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凭经验种养花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棉花蚜虫的防治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请问棉花蚜虫怎样用药才能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和黄枯萎病的用药。谢谢。

姓名:朱兰松 单位:河北省枣强县大营 联系电话: 2009-06-29

专家解答
朱兰松同志: 您好,针对于棉花的蚜虫,要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 1、种子包衣:播种前用德国拜耳公司的高巧包衣,每10毫升药剂包2~3斤棉种,防治棉花苗蚜有效期长达40~50天以上。这是目前防治棉蚜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喷药防治:防治蚜虫较有效的药剂为70%艾美乐,苗蚜每亩地用药5克,伏蚜每亩地用药10克,对水30公斤喷雾,持效期在20天以上;其次为35%赛丹(硫丹)乳油1500倍液、啶虫辛800倍液、金好年1000倍液。 3、添加助剂:为了提高防治效果,达到延长药效等目的,在防治蚜虫的同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入适当的助剂。如为了增加速效性,每桶水可加入4毫升敌杀死一支;为了延长药效,每桶水可加入5毫升好渗一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XzH52.coM文章精选

碧桃蚜虫防治技术


碧桃的叶及嫩梢易遭蚜虫危害,受害部呈卷曲畸形状,并布有粘稠的蜜状排泄物。危害碧桃的蚜虫种类主要有桃蚜用粉蚜用瘤蚜等。其中桃蚜的危害普遍而严重,常使被害叶变黄以至干枯脱落。同时,桃蚜又是传播病毒的一种主要媒介。
桃蚜的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8-2.1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呈绿色、黄绿色、褐色、赤褐色,背面有黑斑。其腹管细长,圆筒形,端部黑色,尾片圆锥形,额瘤显著。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0毫米左右,鸭梨形,呈绿色、桔黄色、赤褐色等,有光泽。其腹管、尾片、额瘤均与有翅胎生雌蚜相同。桃蚜的若虫体小,近似无翅胎生雌蚜。

桃蚜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在桃树上越冬。第2年桃树萌芽时,群集在芽上危害。后转害花和叶片,并不断进行孤雌生殖。4-5月份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其他植物上危害。晚秋又产生有翅蚜迁至桃树上,不久产生雌雄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桃蚜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很密切的关系,春季干旱的年份,发生和危害常很严重,高温、高温对其发生不利。

盆栽花卉蚜虫防治技术


家庭盆栽花卉常遭受蚜虫的危害,尤其菊花和扶桑危害最重。由于家庭花卉量较少,农药防治用药量少,配制不方便。现介绍十种简易防治法,供养花者参考。一、黄板诱杀法选用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硬纸板或木板一块,上面贴上黄纸,然后在黄纸上涂一层黄油,制成诱杀板,将诱杀板插在花盆间,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将蚜虫粘在诱杀板上,达到消灭蚜虫的目的。二、喷洒白酒法选用45度以上的白酒,不需要对水,直接用小喷雾器将白酒喷在有蚜虫的花卉上,每天早晚各喷一次,连喷三天,可基本消灭蚜虫。三、尿洗合剂法取清水适量,加少许洗衣粉和尿素,配制成尿洗合剂,随配即用小喷雾器喷于花卉上,每天下午5时以后进行喷洒,连喷23天,可有效的防治蚜虫。四、以虫治虫法可由农田捕捉部分瓢虫回来,放于有蚜虫的花卉上,利用瓢虫吃食蚜虫,达到控制蚜虫的目的。五、草木灰滤液法取1千克草木灰加水5千克,浸泡24小时,取滤液喷洒,可有效的防治蚜虫为害。六、韭菜防虫法用新鲜韭菜1千克加少量水,捣烂后榨取韭菜汁液,每千克原汁加水6千克进行喷雾。同时可兼治花卉的白粉病。七、大蒜制剂法取新鲜大蒜1千克加水适量捣成蒜泥,榨取大蒜汁液,然后将1千克大蒜原汁加水10千克,进行喷雾,对花卉蚜虫又较好的防治效果。八、蓖麻叶浸泡法取鲜蓖麻叶1千克加水2千克,浸泡24小时,然后煮10分钟,取滤液,再加2倍的水进行喷雾,连喷23次可有效的控制蚜虫为害。九、烟草治虫法用干制烟叶1千克加水20千克,浸泡24小时,过滤后喷洒。也可将烟杆切碎加水,浸泡48小时,过滤喷洒。对花卉蚜虫有较好的杀伤作用。十、柳叶防治法取新鲜柳树叶加适量的水,充分捣烂,加入3倍的水浸泡48小时或煮30分钟,过滤后喷洒,对花卉蚜虫有防治效果。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专家,您好!我们村好多棉花的花蕾和叶子被虫吃了,这是什么虫吃的,白天看不到是什么虫应该用什么药,有劳你尽快回复!谢谢

姓名:姚辄 单位: 联系电话: 2008-06-26

专家解答
姚辄同志: 您好,根据所描述的情况,无法判断是什么虫害引起。因为我国的棉花虫害有300余种,比较常见的有30余种,北部特早熟棉区是棉蚜、棉铃虫;西北内陆棉区是棉长管蚜、黄地老虎、盲椿和棉铃虫;黄河流域棉区是棉蚜、棉铃虫、地老虎、盲椿、叶螨、玉米螟、小造桥虫和红铃虫。长江流域棉区是红铃虫、叶螨、盲椿、棉蚜、棉铃虫、地老虎、棉叶蝉和蜗牛;华南棉区为金刚钻、红铃虫、棉铃虫、棉叶蝉和红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松蚜虫的防治


松蚜属同翅目蚜虫科,主要为害黑松、洒金柏、侧柏等松柏类植物的幼树枝干,其成虫和若虫密集枝干上吸食树汁,严重时引起煤污病至整株干枯死亡。

成虫:有两种类型,有翅型成虫和无翅型成虫。有翅型成虫体长3至4毫米,黑色或黑褐色,雄蚜与胎生无翅型成虫极相似,无翅型成虫都是雌性、体较有翅型成虫粗壮,腹部末端较圆,背部散生黑色烂状物,腹部被有白蜡质粉,产卵前数天尾部被有白色蜡粉,产卵后用此盖卵。卵为棕色,或为黑色,被有白色蜡粉长椭圆形,多整齐排列于针叶表面。若与无翅成虫相似,初为淡棕褐色,后变为黑色或黑褐色。

此虫寄生单一,主要在松柏科植物为害,以卵越冬,2月末孵化,3月出现无翅成虫,并进行孤雌生殖。产生有翅或无翅后代,以后继续繁殖为害,至10月上旬出现有翅胎生雄虫,交尾后产卵过冬,从3月至11月中旬都能看到体形大小不同的若虫。

防治方法:

1. 保护和利用食蚜虻、瓢虫等天敌生物。

2. 忌连作、密植。

3. 在为害期间,喷洒50%至1059农药500倍液加少量洗衣粉(增加附着性)毒杀或50%磷胺乳剂500倍液毒杀,或在幼树树干上涂抹1059农药40倍或氟乙酰胺20倍液。

蚜虫的防治方法


1.蚜虫
蚜虫是花卉上最常见的害虫,属同翅目、蚜科,由于蚜虫能分泌大量密汁,故又称腻虫、密虫。蚜虫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分布很广、体小、养殖力强,种群数量巨大。夏季4到5天就可养殖一代,1年可养殖几十代。由于大量养殖,嫩叶、嫩茎、花蕾等组织器官上很快布满蚜虫,使为害加重。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的茎、叶,尤其是幼嫩部位,吸取花卉体内养分,常群居为害,造成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使花卉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枯萎死亡。蚜虫的分泌物不仅直接为害花卉,而且还是病菌的良好培养基。从而诱发煤污病等进一步为害花卉。蚜虫寄主复杂多样,为害期长,并且还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必须及早、连续、彻底防治。
2.常见种类
(1)棉蚜又叫腻虫,杂食性害虫,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扶桑、蜀葵、木槿、兰花、玫瑰、石榴、香石竹、百合、菊花、海棠、茶花、仙客来等数种花卉。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越冬,来年温度上升到10℃以上时孵化,先为害越冬寄主,经3-4代后产生有翅迁移蚜,4-5月份迁到夏季寄主上为害,9-10 月份迁到越冬寄主上继续养殖为害,11月份产生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交尾产卵。
(2)绣线菊蚜又称苹果蚜、苹果黄蚜,主要为害樱花、绣球花、绣线菊、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栀子花、桂花、榆叶梅、白兰、花桃等多种花木。每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一年生枝条嫩梢及枝条缝隙内越冬。4月下旬开始孵化,6-7月快速养殖,为害重,此时产生大量有翅胎生雌蚜,向其他植株上转移,8-9月数量渐少,10-11 月产生有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
(3)桃蚜又名赤蚜、烟蚜,主要为害兰花、樱花、蜀葵、万寿菊、文竹、茉莉、美人蕉、牡丹等300多种植物。每年发生10-30 代,以卵在嫩枝、树皮裂缝越冬,次年3月孵化为害,并进行孤雌胎生养殖,5-6月养殖快为害重,10月产生有翅蚜,交尾产卵。
(4)月季长管蚜主要为害月季、蔷薇等花卉。每年发生10-20 代,以成蚜和若蚜在月季的叶芽和叶背越冬,5-6月和9-10 月为发生高峰期。气候干燥会导致大发生。
(5)荷缢管蚜分布较广,主要为害荷花、睡莲、梅花、花桃等,全年发生多代。冬季以卵在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树上越冬,翌年3月,卵孵化,4-5月为害重,秋季天气闷热,少雨有利于发生养殖。
3.防治方法
由于为害花卉的蚜虫种类较多,有时单一发生,有时混合发生,并且蚜虫养殖和适应力强,所以各种防治方法都很难取得根治的效果。因此对于蚜虫防治时,应尽快抓紧治疗,避免蚜虫大量发生。在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就可用毛笔蘸水刷掉,但刷的时候注意不要碰伤嫩梢嫩叶。刷下的蚜虫要及时清理干净。冬春季节要常铲除田边地杂草,喷洒氧化乐果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减少虫源。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鲜辣椒或干红辣椒50克,加水30到50克.煮半小时左右,用其滤液洒受害植物有特效。或者用洗衣粉3到4克,加水100克,搅拌成溶液后.连续喷2到3次,防治效果达100%。用“风油精”加水600到800倍溶液,用喷雾器对害虫仔细喷洒,使虫体上沾上药水。杀灭蚜虫及介壳虫等害虫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对植株不会产生药害。也可将将洗衣粉、尿素、水按1:4: 100的比例,搅拌成混合液后,用以喷洒植株,可以收到灭虫、施肥一举两得之效。
对于化学药剂防治可及时喷洒50%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1500 倍液、50%蚜松乳油1000-15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
其它还可以结合一般生物防治方法如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施放真菌,人工诱集捕杀等生物防治法,清除枯枝杂草等病虫残物,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施用农药等,最好的方法就是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再结合栽培措施,通风透气,控制水肥,保护并饲养释放天敌等,会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蚜虫的大面积的发生。

棉花生长后期害虫的防治技术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气候变暖及温室大棚蔬菜面积的逐步扩大,棉田后期烟粉虱的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及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较大影响。自2001年以来,连续几年在滨州、东营、德州、聊城等鲁北几个主要棉区,棉田烟粉虱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棉田烟粉虱在8月中下旬虫量上升明显,9月上中旬虫量达到高峰。
生态防治:根据烟粉虱具有趋黄性的特点,可在棉田边插放黄色板诱杀成虫。具体方法是,用黄色材料制成适当大小的黄色板,并在板上涂抹机油,一般7~10天涂抹1次,可大大减少棉田的虫口密度。及时修棉整枝,摘除棉花底部无效老叶,将布满害虫的废枝叶带出棉田,挖坑深埋,以减少棉田害虫数量。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棉田内外杂草和不在棉田附近种植西葫、冬瓜、南瓜等蔬菜,以消除烟粉虱等棉田害虫的中间寄主。
农药防治:当棉花上、中、下三叶平均单叶有若虫16~20头时(参考指标),可用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或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或25%棉虫霸1500倍药液进行喷药防治,药液要喷于叶背面,每10天左右喷1次。大棚作物收获后,可及时进行熏棚,彻底消灭虫源。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技术建议


近年来,棉花枯、黄萎病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开展有效的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是夺取棉花丰收的重要措施。针对几年来农作物病害防治实践,特别是在做好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上,选用对路农药,实施有效预防,是有效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的成功所在。为此,特提出以下防治技术建议:
一、提前预防在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前,即开展喷药预防。改变过去见病喷药或发病高峰期喷药的做法。做到防患于未然,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具体防治时期
1、6月上旬。枯萎病的盛发期是在棉花现蕾前后,一般在6月中下旬,因为枯萎病来势猛,危害重,若此时降雨量大,有利于枯萎病的大面积流行,因此在6月10-15日用14%枯黄基因素或棉花三清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遍,可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盛发流行。
2、7月下旬。黄萎病的盛发期是在棉花花铃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棉株得病,引起结铃稀少,脱落较多,产量减少,品质变坏,并且由于棉株较大,防治困难,在7月20日前后,(若之前有大雨,雨后应立即进行防治),用枯黄基因素或棉花三清间隔5-7天连喷2-3遍,可有效防治黄萎病的发生。(供稿单位: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菊花蚜虫防治要点


危害菊花的蚜虫有棉蚜、桃蚜、菊小长管蚜等多个种类。成、若蚜均群集刺吸菊花汁液,苗期主要危害嫩茎和嫩叶,影响茎叶正常生长,生长点附近嫩叶变小,向下卷曲,生长点矮缩变小;现蕾开花期则集中为害花梗和花蕾,开花后还为害花蕊,并进入管状花瓣,造成花蕾变小,易脱落,花开不够鲜艳,早凋谢;为害严重时不仅虫蜕散布在叶瓣之间影响美观,蚜虫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煤烟病使枝叶和花朵变黑色,严重影响花的质量和观赏价值。有时还因切花和盆花在室内摆设时产生大量有翅蚜飞散影响室内环境。此外,蚜虫会传播菊花病毒病,造成更大损失。
危害菊花的蚜虫在广东地区一般不产生有性阶段,也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周年以无性孤雌有翅蚜和无翅蚜在多种菊科或非菊科的寄主间转移为害。一般在20—25℃的天气生长繁殖最快,往往不足10天便可发生一个世代,但30℃以上高温炎热天气对其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在每年秋、冬、春季都是蚜虫发生的有利季节,尤其在国庆节、元旦和春节等节日前种植的菊花最易大量发生,天气暖和的冬季为害也严重。
不少花农常用敌敌畏、万灵、氯氰菊酯等杀虫剂喷杀蚜虫,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这些杀虫剂以触杀作用为主,而且因长期使用产生了较严重的抗药性,常常出现每喷药7—10天后蚜虫数量便迅速上升,必须再次喷药。因此,建议使用内吸性强的低毒安全农药,如高猛(30%乳油)4000—5000倍;飞虱宝(25%可湿性粉)1000—1500倍;赛蚜朗(10%乳油)1000—2000倍;施飞特(10%可湿性粉)2000倍;蚜虱绝(25%乳油)2000—2500倍;吡虫啉(10%可湿性粉)1500倍。选其中一种,稀释后均匀喷洒全株,并在5—7天后再喷一次,便可较长期有效控制蚜虫为害。如有条件的地方,可用人工迁移瓢虫、食蚜蝇等天敌,也能进行有效的防治。
中国种植技术网编辑

养花技巧《棉花蚜虫的防治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冬季花卉蚜虫的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