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白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植物名称白芨

学名Bletilla striata

所 属 科兰科

所 属 属白芨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南部各省、区。北京公园温室内常见栽培。

描述 多年生陆生草本。假鳞茎块状。叶披针形,多纵皱,无柄,基部具鞘状,环抱茎上,长11-45厘米,宽1.5-5厘米,无毛。总状花序,顶生,具4-10朵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早落;花玫瑰红色;萼片和花瓣狭椭圆形;唇瓣倒卵状椭圆形,3裂,具5条纵褶片,从基部伸至近顶端;中裂片宽椭圆形,先端钝,边缘皱波状;侧裂片耳状,向两侧伸展,卵形或三角形,内抱合蕊柱;合蕊柱两侧具翅,稍弓曲;花粉块黄色,长而扁。蒴果,圆柱形,具6条纵棱。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活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稍耐寒,长江甲下游地区可露地越冬。丽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繁殖方法:般用分株繁殖。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掘起假鳞茎,将其分割成数小块,每块须带顶芽,在假鳞茎切口处涂抹草木灰防腐,随即上盆或栽植在地里即可。种子细小,缺乏养分,故播种发芽比较困难。

栽培技术要点:

1. 用浅盆腐叶土栽种,要排水良好,生长期每15天左右施肥一次,秋末休眠后,保持盆土稍干,以利越冬。

2. 地栽,需翻耕土壤,施足基肥,3月初种植,覆土深度3厘米,栽后稍镇压再浇水。

3. 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及时施肥,花后施1次磷钾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4. 有时有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呋喃丹颗粒剂灌施盆土;常发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应用价值:可布置花坛、花径、岩石旁,或做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观赏。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

XZH52.cOm精心推荐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是收敛止血类常用药,别称连及草、甘根、白给等,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块茎入药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亦可盆栽或点缀花台、花境、庭院等作为观赏植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芨的栽培技术吧!

白芨的育苗方法

1、分株:白芨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但繁殖周期长、效率低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2、播种:白芨可采用播种繁殖,但白芨的种子非常细小且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因此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

3、组培:白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种苗,通常是在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待种子萌发后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从而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白芨的种植条件

1、土壤:白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宜选疏松肥厚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2、温度:白芨喜温暖,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

3、光照:白芨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

4、水分:白芨喜阴湿的环境,怕涝,也不耐旱,需常浇水保湿。

白芨的种植方法

1、土壤选择:白芨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和腐殖质壤土,喜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

2、整地作畦:白芨种植地翻耕20厘米以上,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混匀,栽植前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3、中耕除草:白芨苗出齐后在5~6月份生长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因此要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4、适时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通常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5、灌溉排水:白芨喜阴湿环境,因此要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但白芨又怕涝,大雨时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6、病虫防治:白芨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根结线虫病用3%呋喃丹颗粒剂灌施,地老虎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防治。

白芨育苗、采收及初级加工技术


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分布在我国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区。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抑制作用。以下介绍一下白芨的育苗、采收及初级加工技术。

1育苗

1.1种子育苗

1.1.1苗床整理

应选择温室且高度在1~1.5m的苗床,苗床每隔2m用木棍隔开并将塑料纸平铺在苗床上,四周固定在苗床边缘保持苗床水位在24cm。

1.1.2混合

将发酵过的树皮粉与营养土、河沙按照1:8.5:10.1的比例混合,所得混合物在与多菌灵按照体积比为10000:1充分混匀配制成有机质,将配好的基质装入有孔的育苗漂盘中,基质装入占孔的三分之二,然后压平压实放入苗床上浇透水。

1.1.3种子处理

选择授粉后胚龄18~20周且发育饱满的白芨果荚,将采收好的果荚用牛皮纸袋装好后阴干保存。在播种前将果荚放置在4℃的冰箱中低温处理24h然后剥开果荚取出种子,将种子与滑石粉、草木灰按照1:50:50的比例充分拌匀。

1.1.4播种及育苗

将拌匀好的种子撒播在漂盘的孔中,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撒播5g,然后在漂盘上覆盖上一层保鲜膜,注意水分管理并保持漂盘中的基质湿润。

1.1.5壮苗

待白芨苗长出一片真叶后揭去保鲜膜,每隔7d喷施一次配制好的营养液,长出4~5片真叶后每隔3d喷施一次。

1.2分块茎繁殖、块茎繁殖

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cm、深5~6cm,按株距10~12cm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土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kg。

2种植及田间管理

2.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cm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kg,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kg。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cm的高畦。

2.2田间管理

2.2.1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因此要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2.2适时追肥

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2.2.3灌溉排水

白芨喜阴因此要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3采收及初级加工

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块茎挖起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h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min取出炕至全干。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一般亩采收鲜品800~1000kg可加工200~300kg。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白芨块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白芨块茎种子现行价每公斤120元,每亩需要种子120~140kg,购买种子投资14400元,不计算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的情况下种植一亩白芨需投资金14400元。

以上是白芨种植技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想了解更多种植相关的知识请关注花卉网!

白芨林下种植技术及栽后管理


白芨观赏性极高,很多家庭将其作为盆栽种植,其实,白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作为经济作物进行大面积种植,今天,小编就和您讲讲白芨林下种植技术及栽后管理。

一、林地选择

白芨具有宜阴喜湿、不耐涝的习性,非常适宜林下种植。在年均气温15-20℃、年降雨量900mm以上且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区域,选择连片、坡度≤25°的林下地块种植。白芨适宜种植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忌碱土和粘土种植。所选种植地应远离工业和城市污染源。

二、整地作畦

将林地内的枯枝杂灌以及低矮的侧枝清理干净。结合疏伐和整枝,将林下透光率调整至30%-50%.认真清除石块等杂质后.将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然后深翻30cm以上,细碎耙平土壤,并沿等高线作畦,畦面宽100-120cm.高15cm.长度不限.畦沟和围沟宽40cm,深15cm,使沟相通以利排水。

三、定植时间

春秋2季均可定植。

四、定植方法

选择阴天或午后阳光弱时进行。畦面按株行距20cmX25cm横向开宽4-6cm,深5-7cm沟,沟底施入1cm厚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与土拌匀后.按定植密度确定的株距摆放种苗,要求顶芽芽尖向上.注意舒展根系,然后用开第2条沟的土覆盖前一沟.依次类推。定植后。用腐质土或稻草覆盖畦面.厚度以不露土为宜。定植时应注意保护顶芽和须根,定植后要浇透1次定根水。

五、栽后管理

1、间苗与补苗

定植当年.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现状,适当拔除一部分过密、瘦弱和有病虫害的植株,并及时补栽。补苗后,要浇透定根水,保证苗存活及合理的白芨林下种植密度。

2、除草

白芨小苗纤细.压不住杂草,定植后的前1-2a内,应勤加除草,见草即拔。定植2a以后,可视杂草长势情况安排除草。禁用化学除草剂。

3、迫肥

白芨喜肥。为保证药材品质,迫肥应以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为主.可适量辅以复合肥。白芨定植后的第1年可不追肥或少量追肥。定植第2年,应结合除草进行雨前追肥即春季白芨出苗前.畦面均匀撒施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夏季白芨生长旺盛期,根部追施稀释的人畜粪尿水.或撒施拌入体积比约1/4复合肥的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秋季,可根据具体情况根部撒施草木灰或充分腐熟农家肥。施用的有机肥或充分腐熟农家肥要浅锄混入土中,施肥量根据地块土壤肥力决定。采挖当年秋季不迫肥。

4、水分管理

白芨喜湿,不耐旱。遇连续干旱天气要注意及时浇水.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多雨季节要及时疏沟排水,忌畦面积水,以免烂根。

5、冬季管理

白芨不耐严寒,冬季有冰雪封冻的高海拔种植区.应在畦面盖草防寒.保证白芨安全越冬。

六、病虫害防治

应选择无明显病虫害的林地种植。白芨种植过程中.早春和晚秋要及时清除种植地残叶枯茎和枯草落叶,定期修除过密枝叶或疏伐过于密集竹丛,加强通风;保持林地排水通畅,5-9月是白芨的生长季,要视情况安排人工除草伐灌。

当有病虫害发生后.应优先采用生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措施。必须施用农药时.应选用最小剂量和高效、低毒、低残留且残留期短农药。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采收前60d禁止使用农药。

1、根腐病

发病初期用1%硫酸亚铁液或生石灰施在病穴内进行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浓度的溶液喷施,7d喷1次,连续2~3次。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用硫酸铜0.2%浓度的溶液浇灌病区。

2、茎腐病

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0.125%-0.167%浓度的溶液或50%退菌特0.1%-0.125%浓度的溶液,间隔7~10d,连续喷施3~4次。

3、叶斑病

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0.1%浓度的溶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0.167%~0.2%浓度的溶液喷洒。每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

4、叶枯病

发病初期.喷施浓度为0.5%的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0.125%-0.2%浓度的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浓度的溶液.间隔10~15d,连喷3次。

5、地老虎

成虫期.黑光灯或糖酒醋液诱杀;幼虫期,用10%二嗪磷颗粒剂和5%毒死蜱颗粒剂对干细土,拌匀撒施土中。

6、金龟子(蛴螬)

幼虫孵化盛期用10%二嗪磷颗粒剂和5%毒死蜱颗粒剂对干细土.拌匀撒施土中;成虫期用黑光灯或汞灯诱杀成虫;卵期或幼虫期.每667m2,用蛴螬专用型白僵菌1.5-2kg与15-25kg细土拌匀.在根部施药。

七、采收

定植4a,在秋季回苗后至春季萌芽前,选择晴天,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将根茎连土挖起.抖去泥土,剪去茎秆,切下有芽苞的根茎作种,其余部分除去须根,用清水洗净,放沸水中煮5-10min至内无白心.晒干或≤70℃烘干。贮藏于阴凉、干燥、通风处,注意避光和防虫。

《白芨》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白芨的花卉结果吗”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