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檀香木种植技术与发展前途,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张教授您好:请问在中国哪些地区可以发展檀香木种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术支持?哪里可以引种?有发展前途吗?

姓名:田先生 单位:个人 联系电话:13812533356 2008-11-28

专家解答
田先生: 您好,檀香是热带、南亚热带一种贵重的小乔木,在中国可以种植的省份有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地区。要求气候带为北回归线以南,平均气温≥10℃积温达6000℃,冬季无雪和严重霜冻,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0℃。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xZh52.CoM展读推荐

檀香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檀香的生长发育习性:檀香为半寄生性植物,靠根吸盘吸附在寄主植物根系上吸取养分才能正常生长。因此,檀香从苗期到大田定植都必须配置适宜的寄主植物,否则会影响檀香生长,甚至引起死亡。 二、檀香的栽培管理技术 1.宜林地选择:选地势向阳,开阔起伏,有一定坡度的山地栽种最好。 2.种植方法:檀香的营养袋苗,除冬季低温无雨量外,其他季节均可栽植。植时避免伤根,保持营养土完整,把苗带土团轻植苗穴内,盖上松土稍加压实,切忌双脚踩压;栽植深度,以穴与地面平行或稍低地面1-2厘米为宜,栽植后要淋足定根水并喷施新高脂膜缩短缓苗期。 3.寄主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檀香的寄主很广,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寄生植物,不能强求一律,理想寄主标准是:生长快、根系发达,根皮不易脱落,生长期长的灌木或小乔木;树冠疏朗,枝叶不茂密或落叶; 4.抚育管理(1)除草松土、施肥:檀香定植后根据土壤肥力、寄主植物的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土壤肥沃,奇主植物生长茂盛可少施或不施肥;土壤较瘦,寄主生长不良可适当施肥。(2)修枝整形:檀香小苗阶段需要一定的荫蔽,但荫蔽太大会抑制檀香的生长,且容易发生病虫害,对寄主植物及时修除过密和遮盖檀香顶部的枝条,使林内通风透光。及时的在修剪口涂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 5.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为幼苗立枯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尺蠖、双线盗毒蛾、卷叶虫、白襄蓑蛾、蝗虫、东风螺、蝼蛄、金龟子、蚯蚓等。可以喷施各种针对性药剂+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国花的由来与发展


国花的由来与发展2005-1-11

何谓国花?“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这种花被称为国花”(《辞海》对国花的定义)。
植物的花为什么会被人们尊为国花?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自从人类居住在森林中,就以狩猎和收获植物种子果实、块茎等作为食品的时候起,就开始意识到要以花的各种形态作为认别植物的主要标志。进入农业社会后,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更为密切。例如用花纪事,以某种植物开花的时节来指导某项农业生产,如油桐开花时节,是该播种水稻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植物及花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更清楚。人类衣、食、住、行及医药保健都与植物有关。然而花在植物体上是专司繁殖任务的器官,她是植物新个体的塑造者,遗传学上研究它的基因,在分类学上是分类的主要依据和标志。花的姿、色、香、形、韵是花卉园艺的研究对象,花的艳丽色彩,引起艺术界和染料工业的重视,花中的芳香油是香料工业中不可替代的天然资源,用鲜花可制作食品、脂粉、香水。花的造型图案是装饰工艺的源泉。花还向人类提供重要的蜜源与药源。花粉粒在地质与古植物学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确定岩石、地层的寿命和年代,探测矿产资源等。
花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花具有直观的美,更具有潜在美。花以持有的风韵吸引不同肤色、国籍的人用花来表达思想、形容现实生活,赋予花深刻的寓意,使花成为一种人格化的自然,用花抒发内心的感情、表达崇高的理想,把花视为吉祥、幸福、光明和圣洁的象征。在鲜花前,形成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她跨越时空、超越国界,把整个地球装扮起来。
对花的崇拜和爱护,使得许多国家和人民,把当地特别著名的植物尊为国花,如同国旗和国歌—一样,作为国家的象征、国家的荣誉和国家的光辉。如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郁金香、保加利亚的玫瑰等都是最富有象征性的国花。国家安定与民族兴盛,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进取心和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有了用植物花朵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有时国花是指植物学上植物的繁殖器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也把能供观赏的植物的某一部分,如果实、变态茎枝叶乃至整个植物体统称为国花。如黎巴嫩的雪松、加拿大的枫树。
选定国花的不同方式
—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习俗爱好。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对国花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1)一些国家由政府根据本国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大多数
人民的意愿,把某种最美丽或与本国、本民族有特殊情感的植物定为国花,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如黎巴嫩、马来西亚、尼
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保加利亚、
捷克、荷兰、意大利、加拿大、多米尼加、墨西哥、阿根廷、玻
利维亚、智利等国家的国花就曾是这样确定的。
(2)大多数国家的国花是由约定俗成或者是由传说和民间故
事演变所定的。希腊国花油橄榄,据说是由神话产生的,并且是
最早(公元前十二至前八世纪的历史,有文字记载)定为国花的
—种植物。
(3)由民俗、传说和宗教等演变的。如印度的菩提树,是因
佛教始祖在树下成佛而确定的。又如,斯里兰卡的莲花、伊朗的
黄色蔷薇、苏格兰的紫色刺蓟。
(4)很多国家的国花与其特殊的观赏或经济价值相联系。如保
加利亚玫瑰、荷兰的郁金香、希腊的油橄榄、芬兰和瑞典的铃兰。
(5)有些国家的国花是从皇朝王室所用标记图案而来。如英国的红玫瑰、法国的百合花、阿富汗的小麦等。
(6)一些国家的国花,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是两种以上国
花同时并存。例如荷兰最早定为国花的是金盏菊和麝香石竹,后
来才改为郁金香;墨西哥传统国花是柠檬梨,后又把大丽花、热
带兰作为法定国花;日本王室认定国花是菊花,民间则以樱花为
国花;意大利法定国花是意大利松,但传统的说法是月季,民间
却又崇尚雏菊、紫罗兰,也有说是茎菜花与白色百合花。

盆栽草莓高效种植有何前途?养花小技巧


“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不同于赏花,种植花草的学问则比较多,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爱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盆栽草莓高效种植有何前途?养花小技巧》,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盆栽草莓高效种植有何前途?

草莓这种果实一直被大众朋友们所喜爱,近几年盆栽草莓也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种植果树。

草莓是蔷薇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白果红,植株矮小,叶丛生,碧叶托着红果,匍匐于地面,饶有情趣。在气候温暖地区冬季不落叶,花果期长,从11月至翌年5月均有花果,可以布置花坛、花境。盆栽草莓在果实鲜红时,特别在元旦、春节期间,置于几案或做吊篮悬于室内或阳台上,既是观赏果实的佳卉,又是良好的品尝鲜果,会大大增添节日的喜悦气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大,尤其是对那既可用来欣赏,又可品尝美味鲜果的两用花卉,更受人们青睐。因此,发展草莓盆栽是一种省地高效的栽培技术,具有广阔前景。

种植盆栽草莓首先要选用盆、土及品种,盆栽用盆选择径口在20-30厘米的陶瓷盆为宜。盆土选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品种采用欧洲四季红,长虹2号、83-38等优良的四季草莓品种盆栽为好。全年可以多次开花结果。

盆栽草莓栽培时间一年四季均可。但从园地起苗上盆,最好在秋季进行。选择健壮秧苗,起苗时要多带土,摘除老残叶,将苗木根系剪留10厘米左右。让根系舒展栽入盆土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不埋心为原则。土要按实,固定苗位,使土面与盆口保持3-4厘米距离。栽后浇透水,放置阴凉处3-5天,然后搬到光线充足处。

四季盆栽草莓一年多次开花结果,营养消耗多,要加强养分补充。可用兽蹄、鱼骨、家禽内脏、豆饼等,加水腐熟发酵,沤制成液态肥水或追施复合肥。一般每星期追肥一次。室外盆栽,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浇水时,应事先将水晒暖再用,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浇灌。

盆栽草莓应加强植株管理。

一是适时疏蕾、摘叶、摘除匍匐茎。即将无效的高层次花,在花蕾分散期适量疏除。去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质量。

二是架果造形。即用铁丝或竹签做成不同形状的果架,放入花盆将果穗架起,促使果穗通风透光,果实着色均匀,防止泥土污染果实,减少病虫危害。同时,也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艺术造型,提高观赏价值。

三是防治病虫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园林发展


一个薄雾氲氤的微寒秋日。在北京植物园内的卧佛山庄举行了由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园林局举办的主题为《抓住2008年奥运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研讨会。

与会人员包括园林专家、各区县园林主管部门、北京市园林局直属单位的代表、有关大专院校、有关单位园林工作者及北京园林学会会员代表在内的130多人。 研讨会进行大会交流和专业委员会专题交流。

有18位专家分别围绕“以宜居城市为目标的北京市绿地规划建设、旧城区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与歧视、奥运木本植物的选择养殖与应用、公园绿地管理、再生水在园林中的应用、北京屋顶绿化、奥运花卉筛选、大树移植技术、节能园林技术应用、园林景观建设、园林绿化资源保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笔者上午参加会议的议程如下:

浅谈苗圃发展与花木施工关系


近几年来,园林花木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近两年城市花木事业的进一步开展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花木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企业及各人开始投资苗木业,许多地区也把苗木作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重要方向。

但花木施工中苗木的采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采苗地点分散,规格、数量、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当然这难免与一些不负责的园林企业为节省资金牟取暴利有关,但与苗圃规模小、苗木质量不高、管理粗放且多为小规模经营,行不成市场化有一定关系。

以我省为例,现阶段,我省的园林苗圃主要为小面积、小数量的家庭做业式为主,他们由于缺乏市场信息,盲目性种植情况严重。不少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家种啥,我种啥”“什么赚钱,我种啥”等。主要表现为:首先,新品种热一阵风。前两年,杨树新品种热,家家户户育杨树苗,杨树苗过剩之后,又出现了金丝垂柳热、龙爪槐热等象闪电一样,新的品种一眨眼过去。其次,常规树木随风倒。近两年法桐、白蜡大规格苗木由于需求量较大,于是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发展法桐、白蜡,结果很多小苗积压存圃、卖不出去;苗圃经营品种单一也是大多苗圃的弊病,雪松、桧柏、杨柳、法桐、大叶黄杨、红叶小檗等,你有我也有比比皆是;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统计的数字及相关方面的信息报道全国苗圃中一、二年生的小规格苗木占总面积的近1/2,这些小苗木不仅在短时间不能出圃,还要移植、阔繁到3倍以上的土地面积上。而市场上出现了大苗亏缺的现象。足可见苗木管理上的问题。而现阶段国家对苗木生产还没有制定出统一规范、适用的质量标准,这些都成为制约花木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花木工程的质量必须从基本的苗木业开始。

由于苗木生产受地域、气候等的影响,花木施工中苗木的跨地域,采购是很普通的事,但由于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要求不严,没有严把质量关,至使好多病虫害跨地域传播。

针对苗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着重提高城市花木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对花木单位的管理力度,加快花木的法制化建设,尤其加强对苗圃的改善。

我国园林花木苗木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大多品种单一,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苗木质量不稳定,苗木成活率低,产品供应季节短,生产周期长,生产率低,占用大量的优质农田。目前我国园林花木苗木的生产水平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找出一条产量高、质量稳、生产周期短、可实现周年供应、产业化水平高及能出口创汇的现代化花木苗木生产新途径,为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良好基础。

苗圃所提供的植物是花木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们应当加强花木施工与苗圃育苗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有发展前途或未来几年内受欢迎的树种;其次,苗圃应改变小规模自主经营的模式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可施行信息合作、技术交流、合并、股份制等多种联合形式;加强对市场的了解;苗圃的生产周期较长,见效慢,不要盲目的“随大流”这样不仅达不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更是对资源的浪费。

苗圃生产上的改革应做到:

一、发展规模不宜继续扩张,应着眼于种植结构的调整。

大规格苗木虽然稍有空缺,但经过地区之间的调剂或降低一下使用规格,基本供需平衡。由于新品种的增加,苗木培育技术的提高,苗木生长迅速、产量增加很快,大约用三、五年的时间,常用的大规格苗木将基本供应充足,因此不应再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回想起二十世纪末的山楂苹果、那种砍树、烧苗的现象历历在目,让人痛心,历史的悲剧不应重演。现阶段要着眼于对当前苗木种植结构的调整。压缩常规小苗木的生产,增加大规格苗木的扩繁,特别注重合格苗木的生产,减小密度、科学培植,尽快培育适合城乡、小区花木的各种苗木。由于近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的生产,绿色通道工程将受一定局限。未必大小道路两侧都形成宽大的花木带,每侧栽植并且管好一至两行高质量的行道树并非不好。因此,加快培育高质量、大规格的苗木更为迫切。

二、管理粗放,苗木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近几年加入种苗行业的新手增多,大多数不懂园林苗圃学,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他们只注重信息的获得和品种的选择,而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苗木,有的对苗圃地选择不当,土壤贫瘠、盐碱或涝洼,不适宜种植苗木,有的选择树种不当在沙土和壤土上栽植常绿树种,起苗时不能带土坨;有的栽植密度过大,苗木的生长空间太小加上肥水管理不及时,苗木生长比例失调,存在“欺苗”现象,致使合格苗出圃率低;有的不进行整形修剪、不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使苗木抗逆能力差,干形、冠形长势不良,商品苗档次低,优质苗出圃率低,直接影响了经济收入。

三、缺乏统一生产标准,营销误区太多。

当今,全国苗木生产还没制定出统一、规范、适用的质量标准,尽管上世纪末制定了一些常规树种、荒山造林树种的苗木质量标准,但可操作性不强,大多没有采用。至于园林花木树种,尤其是观赏乔木、灌木及藤本树种,一直没有制订可使用的苗木生产标准。这给苗木生产、销售、质量检收等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不良经营者投机、钻营留下了契机。例如不同规格树种的根幅、带土球直径的大小,调运期间根系的保护措施,验收苗木时直径测定的位置,干型、冠形的标准等等,误区、盲点太多。由于统一的苗木产销标准没有出台,在苗木生产、经营中,无法按照需要单位对苗木规格、质量的要求制订生产、管理计划。

可持续园林发展与害虫防治


摘 要 园林害虫的危害是制约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是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针对园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措施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建立生态工程技术,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少用化肥、农药,使园林生产得以持续发展,从保护植物扩展到保护园林生态体系。害虫防治的对策为:1.充分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2.少用化学农药,发展无公害防治制剂;3.强调高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害虫防治、对策

可持续园林是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害虫防治作为园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害虫防治指导思想与对策。

一、可持续园林

自1992年2月6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已成为工农业、牧业、林业、园林等生产发展的重要基准。

可持续园林Sustainable landscape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强调综合利用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生物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消耗,使园林效益与园林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园林发展对策。可持续园林不仅要有高的景观效应和完备的功能效应,还要持久地保护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可持续园林必须是生态上的可持续,否则就不可能持续到最后。可持续园林必须是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产、社会上可接受,生态系统能健康发展的园林经营体系和技术体系。实质上它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二、害虫防治在可持续园林中的作用

害虫防治作为园林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在可持续园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害虫危害是制约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随着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园林害虫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与农林害虫相互渗透的频率不断加大,有的虫害在城市园林这一特殊环境中发生范围更广,危害更猖獗,共有害虫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重。例如桃蚜在包头致使榆叶梅这种观赏价值很高的灌木不得不从园林中退出。杨笠圆盾蚧、柳牡蛎蚧在杨树上平均虫口密度为100头/cm2,受此类蚧虫危害致死的树木占20%。又如有名的钻蛀性害虫光肩星天牛,对银川、呼市、包头、西安、大同、太原、保定、沈阳等城市中的行道树、圃地苗木造成了毁灭性危害,使几十年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包头市近几年大量引入国槐,国槐的头号“杀手”锈色粒天牛也随之传入,危害也相继发生。双条杉天牛近1、2年已成为包头地区桧柏的毁灭性害虫。地下害虫不仅使圃地苗木生长受阻,同时使成片的草坪、花卉死亡。

就其园林害虫的广泛性而言,对园林植物造成的难以用经济指标量化的为害和损失较之农林害虫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害虫是引起植物受害,制约园林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因子。

(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也是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化学防治仍是目前害虫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农药为25亿kg,杀虫剂占30%左右,总销售额为250亿美元。我国1993年农药产量为2.62亿kg,占世界第2位,杀虫剂为77%,总销售额为88.93亿元人民币。在防治害虫、保障农、林、牧、园林等生产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大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引起了一系列社会与环境问题。

1、有益生物被杀伤

杀虫剂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伤了有益生物天敌、蜜蜂、野生生物等,引起害虫再度猖獗,使害虫的发生频次增加。如桃蚜在包头60年代发生频率为10%,70年代大发生频率上升到70%以上,近年来每年都猖獗发生,大发生频率在85%以上。

2、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

目前已有504种害虫与螨类对一种或数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有的害虫如温室白粉虱10年内对菊脂类农药的抗性增加了50倍。由于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时化学农药浓度猛增,导致防治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加重,形成防治“效益比”逐年下降的恶性循环。在园林中形成了“虫害”越重越打药,越打药虫害越重的怪圈。

3、农药残留量增加,环境受到污染,人畜健康受到危害

在自然界中喷洒农药,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的仅占0.1%,而99.9%进入环境中,残毒和生物富积直接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美国每年因农药造成的直接损失天敌杀伤、抗性增加、植物损伤近30亿美元;引起社会与环境的总代价高达81亿美元。1992年我国农药中毒70068例,死亡8562人,致死率为12.22%。据估算,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人因农药中毒,2万人死亡。

三、可持续园林中害虫防治的指导思想

园林害虫防治的指导思想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园林生态子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物防治,进行抗性品种栽培和害虫与天敌动态监测,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措施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将害虫防治与其它措施寓为一体,以生态工程技术,对园林生态系统及其植物—害虫—天敌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变害为利,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少用化肥、农药,使园林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显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害虫管理,需非常注重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园林的可持续性。它要求在开展害虫防治时,既考虑到防治对象与被保护对象,也考虑土壤、生物资源等整个园林生产体系中各组分;既考虑到当时当地害虫的发生与危害,也考虑到未来及更大时空尺度的害虫发生动态与防治的生态风险分析;既考虑到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游憩、观赏需要,也考虑不致于破坏后代人赖以生存的资源基地和环境条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害虫管理体系。在未来的害虫管理体系中植物的抗性、天敌的作用、栽培防治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极大的加强,而化学农药的作用将显著地减少。

四、可持续园林中害虫防治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园林发展的需要,以及害虫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在害虫防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一些害虫防治对策。

1、充分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自然因素对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据报道,在生态系统害虫的控制作用中,天敌的控害作用在50%以上,植物抗性和其它生态因素的调控作中占40%,天敌与抗性的综合控害作用超过80%。因此,可持续园林发展中的害虫防治,非常强调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发挥自然因素对害虫的调控作用,首先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园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从观念上把已经习惯了的园林害虫防治转变为园林害虫管理。从园林生态系统中植物—有害生物—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抗逆作用,将植物防御、耐害、补偿和诱导抗性调整到最佳状态。强调天敌的控害作用,通过植物合理配置,使用选择性农药和无公害农药,创造天敌生存与繁殖的最适条件,应用多种调控措施,破坏有害生物栖息生境,恶化其生存与侵害的条件,将害虫持续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

2、少用化学农药,发展无公害防治制剂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是害虫防治的根本对策。目前,瑞典已成功地实施了减少农药使用量50%的计划,丹麦和荷兰也分别制定了2003年减少农药使用量50%的“行动计划”和“长期植物保护规划”。美国1993年发布公告,尽最大努力减少使用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农药使用量50%。因此,对人畜及生态环境相对安全的无公害制剂产量每年以10%— 20%的速度递增,在我国BT杀虫剂防治害虫已由80年代的5万kg发展到2002年的2000万kg。利用病毒制剂和白僵菌防治害虫面积每年分别在10万公顷和66.7万公顷以上。近年来诱杀和干扰害虫正常行为的昆虫信息素也已成为害虫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3、强调高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的发展,为害虫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尽可能地少用化学农药奠定了基础。目前,主要从植物—害虫—天敌食物链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1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对害虫产生抗性。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微生物本身基因,以提高其对害虫的感染力,或与异源病毒重组以扩大其宿主范围,或将外源激素、酶和毒素基因导入杆状病毒基因组以增强其致病作用。3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以昆虫转座因子P因子作为载体,将显性不育基因,结构基因导入雄虫体内培养出不育雄虫,从而达到异常控制害虫的目的。

4、将害虫防治纳入可持续园林管理之中

害虫防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影响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因子很多,害虫防治只是其中之一。害虫防治必须服从可持续园林发展的需要,与其它栽培、管理等协调配合,将植物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植物的综合营养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保护植物扩展到保护园林生态体系。(段半锁 李占龙)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 《中国农业年鉴》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4:490-497
2刘舜尧 《农药译丛》1996.182:1-8
3程绪珂 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1993:1-28
4王献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自然资源》19944:1-6
5李辛夫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原则 《科研管理》1997.182:19-23
 6 李典漠 协同进化——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昆虫知识》1997.341:45-49
7 包满珠等 浅谈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中国园林》1998.1:8-10

薰衣草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种植方法:喜欢排水好、不肥沃之地。而且,因为抗酸性土壤能力弱,所以要用石灰(每平方米用50-100g)混合中和。通风好朝南的倾斜地十分理想,花盆种植时,在红玉土6成,腐叶土3成和蛭石1成的用土中混入少量石灰。

■繁殖方法:插条很简单。春季伸出的新梢在6-7月切除,无花穗的芽切成5-8cm左右,吸水30分钟-1小时之后,插入清洁的红玉土或蛭石里。

■管理·收获:开花后,兼作收获和整枝,在腋芽的上面回切。从梅雨前到盛夏,为了通风良好,要将拥挤的地方打枝。虽说是半耐寒性,但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还弱,所以冬季要采取防寒、除霜的对策。用细竹或麦秆等防风就可以放心了。

☆小乔木
☆紫苏科
☆原产地:地中海沿岸、西班牙、欧洲 ☆花语:等待
☆全花、茎、叶都含有芳香气味,可作芳香油、百花香、切花等,是适用范围很广、受人欢迎的香草。增加了交配品种,品种很多。


秋葵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种植技术

1、种子催芽:种植时要选健康,饱满的种子,这样才能更好的发芽,生长。它的种皮都比较坚硬,种前应先浸泡十小时左右,之后在放在温暖环境下催芽。等发现种子开口再播种。

2、准备土壤: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土层要深受,且要透气疏松的。种前先翻土晾晒,消毒处理。之后还要添加底肥,给其足够的养分。

3、播种入土:土壤准备好之后就可把种子播种入土,注意种前先湿润。用点播法,两个洞穴之间要保留25到30公分的距离,不能挨的太近。种好后在覆盖薄土,不久就可生根发芽。等长出三五片真叶时就能移栽。

二、栽后管理

1、肥水:生长初期需要的养分较多,要及时补充。应每周浇水一次,且每次都要浇透彻,但注意不可积水。此外,后期还要施肥,肥料用磷钾肥即可。多补充养分才能长得更旺盛。

2、除草:期间还要注意勤除杂草,人工去除就行,减少养分流失。此外,发现有黄叶和多余的枝叶时要及时剪除,也可节省养分。

3、病害:它虽然有很强的抗病性,但仍然避免不了会有病虫害侵蚀。其中常见的是疫病,要及时喷药物来控制。

龙舌兰的种植技术与习性


龙舌兰,别名:世纪树、番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常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植株高大。茎短。叶基生,成莲座状,灰绿色,倒披针形,长达1.7米,宽约20厘米。叶缘的刺最初为棕色,稍后呈灰白色,末梢的刺长达3厘米。花葶粗壮,长达8米,花淡黄绿色。龙舌兰开花结籽后莲座死去。盆栽极少开花。其栽培变种有:

金心龙舌兰(A.a.var.medio-picta):叶片中间具乳黄色条带。

金边龙舌兰(A.a.var.marginata-aurea):叶缘具淡黄色条带。

银边龙舌兰(A.a.var.marginata-alba):叶缘具白色或奶黄白色条带,幼时具红晕。

(二)习性:喜温暖干燥和光线充足的环境,不耐阴。耐旱力强。喜排水良好、肥沃而湿润的砂质壤土,也适酸性土壤。

(三)栽培管理: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5~25℃,在夜间10~16℃生长最好。冬季凉冷干燥对其生育最有利,越冬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较喜光,要常放在外面接受阳光,但对花叶品种在夏日需适当遮荫,以保持色泽鲜嫩。冬季,如果所处位置的光线较暗,则应保持低温、不浇水,并且保持干燥,否则会腐烂。春天应立即恢复光照。空气湿度在40%左右即可。

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好。盆栽时通常以腐叶土加粗沙混合,生长季节两星期施一次稀薄肥水。夏季可大量浇水,但排水应好。入秋后应少浇水,盆土以保持稍干燥为宜。

每年4月换盆。应小心的抖去根间老土,切去死根,用疏松透水的盆栽土上盆,盆底铺一层碎瓦片。开始几个星期应少浇水,以后逐渐增加。

(四)繁殖:播种或分株繁殖。播种后需较长时期才能达到观赏效果,实用价值不大。分株繁殖方法常用,通常结合换盆时进行,即在4月份,把母株周围的分蘖芽分开,另行栽植,栽后的幼株放在半阴处,成活后再移至光线充足的地方。

(五)病虫害:常受介壳虫危害。

凌霄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学名:Campsis grandiflora

别名:紫葳

科属:紫葳科、凌霄属


原产我国中部,各地均有栽培。

落叶攀援藤本,具气根。树皮灰褐色,具纵裂沟纹。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9(11)片,长卵形,边缘有粗锯齿。由3出聚伞状花序集成顶生圆锥花序。花冠漏斗状钟形,外面橙红色,内面鲜红色。蒴果细长如豆荚,种子薄片状有膜。花期7-8月,果期10月。

好温暖向阳,较耐阴,不耐寒,要求排水良好,在背风向阳的肥沃湿润土壤;耐干旱,忌积水,荫芽力、萌蘖力均强。

繁殖主要用扦插和压条,也可用分株和播种。扦插容易生根,春、夏都可进行,剪取具有气根的枝条更易成活。压条把枝条弯曲埋入土中,深达10厘米左右,保持湿润,极易生根。

分株,将植株基部的萌蘖,带根掘出,短截后另栽,也容易成活。

播种,种子采收后即在温室播种,或干放至翌春播种。 移植在春、秋两季进行,植株通常需带宿土,植后应立引竿,使其攀附,在萌芽前剪除枯枝和密枝,以整树形。发芽后应施1次稍浓的液肥,紧接着浇1次水,以促其枝叶生长和发育。


同属植物常见栽培观赏的还有美洲凌霄C.radicans,小叶7-13(15)片,叶背脉间有细毛,花冠较小,筒长,橘黄色,产北美;栽培品种Flava,花橘黄色;Madam Galeu花褐红色,耐寒。 凌霄柔条纤蔓,碧叶绛花,在庭园中常用于攀援棚架、花门、假山、墙垣等,还可与其它喜阴湿的攀援植物搭配栽培,具有层次,使垂直绿化取得良好的观赏效果。也可盆栽或置于高架上,制成悬垂式盆景。花、根、茎、叶可入药。

华椴的种植方法与种植技术


学名:Tilia chinensis

科属:椴树科、椴树属


产于湖北、四川、甘肃、云南 落叶乔木。树皮灰绿色。叶卵圆形,边缘密生锐锯齿,先端短突尖,脉腋有簇毛。花常黄色,聚伞花序。果矩圆形,有5棱。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温带树种。喜阳光,较耐寒。生长在水分充足、封深厚肥沃的山腰、山腹。深根性,稍能耐侧方庇荫。萌蘖性较强。 用播种繁殖。种子外皮坚硬,并有隔年发芽特性,采得种子后可层积贮藏在湿润细砂中,放阴凉处,次年秋播。幼苗期需搭棚遮荫,防止日灼,并经常施放草灰和浇水,保持床面湿润,提高防旱及防高温能力。小苗生长缓慢,需留床1-2年,切根处理后于春季分栽培大。绿化用的大苗需经数年至10年以上培育,栽植时间以春季萌芽前为好,植株需带土球,栽后需充分浇水。


同属植物可引种栽培的还有:

紫椴T.amurensis,叶阔卵圆形,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具尖粗锯齿。花带黄色,3-20朵成下垂聚伞花序。产东北、河北、山西、山东。

心叶椴T.cordata,叶近圆形,先端聚尖,边缘有细锐锯齿。花黄白色,有芳香,5-7朵成下垂或近直立聚伞花序。产欧洲。

湖南椴T.endochrysea,叶阔卵圆形,先端短渐尖,边缘疏生波状齿,背面密生白色茸毛。花黄色,5-15朵成聚伞花序。产湖南。

糯米椴T.henryana,叶阔卵圆形或卵圆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刺毛状小齿。花白色,20朵以上,成下垂聚伞花序。产河南、湖北、江西。

日本椴T.japonica,叶近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深锯齿。花7-40朵成下垂聚伞花序。产江苏、安徽、浙江。

广东椴T.kwangtungensis,叶卵圆形,先端渐尖,边缘近基部疏生小齿。花黄色,10-12朵成下垂聚伞花序。 产广东。

糙皮椴T.leptocarya,树皮暗灰色,粗糙。叶卵圆形,先端尖,基部偏斜,近于心形,边缘为波状或为不整齐疏生锯齿状。产浙江、安徽。

糠椴T.mandshurica,叶圆卵形,先端短渐尖,边缘疏生锯齿。花7-10朵成下垂聚伞花序。产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江西等省。

南京椴T.miqueliana,叶卵圆形或三角卵圆形,边缘有粗刺状锯齿。花10-20朵成下垂聚伞花序。产江苏。

蒙椴T.mongolica,叶近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有粗齿,表面暗绿色,背面带白霜。花6-20朵成聚伞花序。产河北、河南及内蒙。

黄山椴T.oblongifolia,树皮灰白色而光滑。小枝白绿色,无毛。叶长椭圆形,先端尖,全缘。产安徽黄山。

粉椴T.oliveri,叶阔卵圆形至圆卵形,先端短渐尖,边缘为刺针状锯齿。花小巧玲珑,7-20朵成聚伞花序。产湖北、陕西、浙江等省。

少脉椴T.paucicostata,叶卵圆形,先端短渐尖,边缘为刺针状锯齿。花带黄色,7-15朵成聚伞花序。产陕西、湖北、安徽、云南。


华椴树姿清幽,叶形美丽,夏日黄花满树,芳香馥郁,花序梗一部分附生在舌状苞片上,奇特可观。可以广泛利用进行道树和庭园绿荫树。由于树冠大,抗烟、抗毒性强,又是厂矿区绿化的好树种。花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相信《檀香木种植技术与发展前途》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檀香木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