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肥力对雪松等园林树木的影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土壤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它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综合反映,欲提高土壤肥力,就必须使土壤同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园林树木种类繁多,耐瘠薄能力也不同。绝大多数树木均喜欢生长在深厚、肥沃而适当湿润的土壤中,即生长在肥力高的土壤上,称为肥上树种,如梧桐、樟树等;某些树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在较瘠薄的土壤上生长,这些具有耐瘠薄能力的树种被称为瘠土树种或耐瘠薄树种,如雪松、油松、木麻黄、构树等。城市园林配置园林树木时,除了考虑栽植点的诸气候因子外,还要视其肥力状况选择适当的树种,对喜肥和喜深厚土壤的树木,应栽植在深厚、肥沃和疏松的土壤上;耐瘠薄的树木则可在土质稍差的地点栽植。当然,将耐瘠薄的树木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上,会生长得更好。

XzH52.COM好文推荐

高温对树木有什么影响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热害,南方比北方凸出。高温一是可以造成物理伤害;另一个危害是高温使植物体新陈代谢失调,致使养分制造(光合作用)和丢失(呼吸作用)失调,不利于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多北方树种、高寒树种在南方生长不良,存活困难,如杨树类、桃、苹果等引种到华南会生长不良,暖地型乔草耐热,适合南方生长是典型例子。

椴树、枫杨等在北方地区容易发生蕉叶、落叶等现象也是热害造成的。椴树类在公园和其他树种共生条件下表现正常,一旦种植在全光照、光辐射强烈的环境下,叶子焦边很严重。枫杨作为行道树,落叶严重,生长势弱,很早便被淘汰,在动物园和紫竹院公园湖边的枫杨生长正常,已长成直径60-80cm的大树。

友情提示:想要了解更多苗木知识,苗木资讯请上。

雪松等园林植物的寒害与冻害


在春天或秋天,有时突然寒流袭击,温度骤降,宛如严冬降临。在夏秋季节,局部地区温度突然降低。这种突然出现的极端温度对雪松等植物的影响非常大。强大的寒流以及夜间辐射降温引起的低温,能严重影响雪松等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能导致植物的死亡。寒流发源于高纬西伯利亚北部北冰洋及其附近。寒流主要发生在冬季,但春、秋两季也经常发生,甚至夏季也偶有寒流侵袭。春、夏、秋季寒流频度、强度虽不及冬季,但对植物的伤害远比冬季为大。凡低于某温度,植物便受害,这种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生物学零度”。低于临界温度越多,植物受害越重。低于临界温度植物受害的最短时间为“临界时间”,超过此时间,低温的时间越长,植物受害也越重。此外,低温发生的季节、降温速度都能对植物产生极严重的影响。植物受低温伤害的程度还决定于植物种类及其不同发育阶段抗低温能力,这是植物抗低温伤害的内因。

对树木发育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作“环境”,任何物质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植物的环境主要包括有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及人类的活动等方面。通常将植物具体所生存于共同的小环境,简称为“生态环境”。
环境中所包含的各种因子中,有少数因子对植物没有影响或者在一定阶段中没有影响,而大多数的因子均对植物有影响,这些对植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因素)”。
生态因子中,对植物的生活属于必需的,即没有它们植物就不能生存的因素叫做“生存条件”,例如对绿色植物来讲,氧、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类这六个因素,都是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
在生态因子中,有的并不直接影响于植物而是以间接的关系来起作用的,例如,地形地势因子是通过其变化影响了热量、水分、光照、土壤等产生变化,从而再影响到植物的,对这些因子可称为“间接因子”。
所谓间接因子,是指其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关系是属于间接关系而言,但并非意味着其重要性降低,事实上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许多具体措施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所谓的间接因子。

温度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温度因子对于植物的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是极端重要的,而作为植物的生态因子而言,温度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季节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地球上除了南北回归线之间及极圈地区外,根据一年中温度因子的变化,可分为四季。四季的划分是根据每5天为一“候”的平均温度为标准。凡是每候的平均温度为10—22℃的属于春、秋季,在220℃以上的属夏季,在1O℃以下的属于冬季。
不同地区的四季长短是有差异的,其差异的大小受其他因子如地形、海拔、纬度、季风、雨量等因子的综合影响。该地区的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于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就形成一定的生长发育节奏,即物候期。物候期不是完全不变的,随着每年季节性变温和其他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而含有一定范围的波动。
在园林建设中,必须对当地的气候变化以及植物的物候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发挥植物的园林功能以及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2)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气温的日变化中,在接近日出时有最低值,在13—14时有最高值。一天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日较差”或“气温昼夜变幅”。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为“温周期”。这种性质可以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①种子的发芽。多数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可发芽良好,而在恒温条件下反而发芽略差。
②植物的生长。大多数植物均表现为在昼夜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其原因可能是适应性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积累。
③植物的开花结实。在变温和一定程度的较大温差下,开花较多且较大,果实也较大,品质也较好。植物的温度周期特性与植物的遗传性和原产地日温变化的特性有关。
一般来说,原产于大陆性气候地区的植物,在日变幅为10~15℃条件下,生长发育最好,原产于海洋性气候区的植物,在日变幅为5~1O℃条件下生长发育最好,一些热带植物能在日变幅很小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
(3)突变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在生长期中如遇到温度的突然变化,会打乱植物生理进程的程序而造成伤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温度的突变可分为突然低温和突然高温两种情况。
①突然低温。由于强大寒潮的南下,可以引起突然的降温而使植物受到伤害,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寒害,这是指气温在物理O℃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受害植物均为热带喜温植物,例如热带的丁香,在气温为6.1℃时叶片严重受害,3.4℃时树梢即干枯;三叶橡胶树、椰子树等在气候降至0℃以前,均叶色变黄而落叶。
霜害,当气温降至O℃时,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物的受害称为霜害。如果霜害的时间短,而且气温缓慢回升时,许多种植物可以复原;如果霜害时间长而且气温回升迅速,则受害的叶子反而不易恢复。
冻害,气温降至O℃以下时,植物的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死亡。
植物抵抗突然低温伤害的能力,因物种和植物所处于的生长状况而不同。例如,在同一个气候带内的植物间,就有很大不同,以柑橘类而论,柠檬在—3℃受害,甜橙在—6℃受害,而温州蜜橘及红橘在—9℃受害,但金柑在—11℃才受害。
至于生长在不同气候带的不同植物间的抗低温能力就更不同了,例如,生长在寒温带的针叶树可耐—IO℃以下的低温。应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状况,对抵抗突然低温的能力有很大不同,以休眠期最强,营养生长期次之,生殖期抗性最弱。
此外,应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的抗低温能力亦是不相同的,以胚珠最弱,心皮次之,雌蕊以外的花器又次之,果及嫩叶又次之,叶片再次之,而以茎干的抗性最强。但是以具体的茎干部位而言,以根颈,即茎与根交接处的抗寒能力最弱。这些知识,对园林工作者在植物的防寒养护管理措施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冻拔,在纬度高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这种现象多发生于草本植物,尤以小苗为重。
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湿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当树液活动后,会有大量伤流出现,久之很易感染病菌,严重影响树势。树干易冻裂的树种有毛白杨、山杨、椴、青杨等树种。
②突然高温。这主要是指短期的高温而言。植物生活中,其温度范围有最高点、最低点和最适点。当温度高于最高点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直至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新陈代谢作用,温度过高时可使蛋白质凝固及造成物理伤害,如皮烧等。
一般来说,热带的高等植物有些能忍受50—60℃的高温,但大多数高等植物的最高点是50℃左右,其中被子植物较裸子植物略高,前者近50℃,后者约46℃。
(4)温度与植物分布
把木棉、凤凰木、鸡蛋花、白兰等热带、亚热带的树木种到北方就会冻死,把桃、苹果等北方的树种引种到亚热带、热带地方,就生长不良或不能开花结实,甚至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因子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限制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在园林建设中,由于经常要在不同地区应用各种植物,所以应当逐步熟悉各地区所分布的植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状况。
各种植物的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树种对温度变化幅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对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对一些适应能力小,只能生活在很狭小温度变化范围的种类称为“狭温植物”。
植物除对温度的变幅有不同的适应能力而影响分布外,它们在生长发育的生命过程中当需要一定的温度量,即热量。根据这一特性,又可将各种植物分为大热量种(其中又可按照水分状况分为两类)、中热量种、小热量种以及微热量种。
当判别一种植物能否在某一地区生长时,从温度因子出发来讲,过去通常的习惯做法是查看当地的平均温度,这种做法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数字,实际上是不能作为准确的根据。
比较可靠的办法是查看当地无霜期的长短,生长期中日平均温度的高低、某些日平均温度范围时期的长短,当地变温出现的时期以及幅度的大小,当地的积温量以及当地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值及极端温度值和比值的持续期长短,这种极值对植物的自然分布有着极大的影响。
园林绿化中,常常需突破植物的自然分布范围而引种许多当地所没有的奇花异木。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不应只考虑到温度因子本身,而且尚需全面考虑所有因子的综合影响,才能获得成功。

光照强弱、土壤、肥料等对花卉生长有何影响?


光照强弱和气温高低会影响开花吗?
对某些花卉植物来说,光照的强弱对其绽开与否有极为明显的影响。如草茉莉在傍晚弱光时开放,到第二天日出即闭合;昙花也一般在晚上开放;而半支莲、酢浆草则必须在强光下才能绽开,日落后就闭合了。为了确切地说明开花时间和光线强弱有关的关系,18世纪世界著名的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根据各种不同花卉的开花时间,顺时针排列在一个精心设计的花坛里,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花时钟”。现将几种花卉花蕾开放的时间摘录如下,从中可看出不同花卉开花时对光线强弱的要求,在栽花时可想法满足其开花对光照的要求,也可作为欣赏花卉时的参考:3时蛇床花开;4时牵牛花开;5时蔷薇花开;6时龙葵花开;7时芍药花开;8时莲花开;9时半支莲开;10时马齿苋开;16时万寿菊开;17时茉莉花开;18时烟草花开;19时剪秋罗开;20时夜来香开;21时昙花开;同样地,气温对花的开放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各种花卉的花芽分化都需要一定的温度。秋播的草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形成花芽,并进一步开花。春播的一年生草花必需经过适当的高温才能形成花芽。人们把低温对越冬花卉促进花芽形成的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低温处理过程,叫做春化作用。人为地降低温度促使植物花芽分化,称为春化处理。例如对秋植的球根花卉,夏季进行冷藏处理,冬春能提前开花,有的花卉在种子萌动时必须经过一段低温处理,而有的在幼苗子叶展开后进行春化处理。
花卉与土壤的关系如何?
土壤是花卉生长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花卉对土壤质地、酸碱度的要求是不样的。土壤质地指的是土壤的物理性状即土壤粘性、砂性程度。根据土壤粘性和砂性程度,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土壤颗粒直径小于0. 01毫米在10%以下的为砂土,占6%以上的为粘土,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壤土。粘土、砂土、壤土又根据粘砂程度不同分为若干等级,如重粘土、轻壤土等。牡丹以砂质壤土为宜,兰花则以森林山沟中的腐叶土为最佳。有些花卉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土壤的酸碱度(即PH值)等于7的为中性,小于7的为酸性,大于7的为碱性。月季要求PH6-6.5,山茶要求PH5.5-6。部分南方花卉如苏铁、茉莉等长期在北方栽培后,往往因土壤呈碱性而生长不良,这就需要施些淡淡的硫酸亚铁水,使土壤呈酸性,以适应其生长。
 花卉生长需要什么样的肥料
花卉和其他植物一样,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元素为养料,尤其对氮、磷、钾需要量最大。因此,观茎叶的花卉可常施些氮肥,但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使花株徒长、倒伏,特别是在缺磷、缺钾的情况下则更严重。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花的香味,使果实充实饱满、品质好、产量高,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因此,观花、观果的花卉应多施些磷肥。钾肥能促进植株对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淀粉及糖分的形成,
使茎叶茁壮、枝干坚实,不易倒伏,增强抗病及耐寒力,促进球根花卉根部生长发育。
空气对花卉生长的影响怎样
空气环境与花卉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对它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如下几种:一、氧气:空气中一般氧气占21%左右,花卉的各部分都需要进行呼吸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特别是种子萌发、花朵开放时呼吸作用特别旺盛。所以种子不能长时间泡在水中,否则会因缺氧而不能发芽。土壤积水或扳结也会造成缺氧,而使根系呼吸困难造成生长不良,严重时引起烂根等现象。所以需要经常松土、清除积水,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
二、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少约为0.03%,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10倍以内时,光合作用速度随着增加。但过量时反而会使光合作用受抑制。
三、有害气体:在工矿区周围空气常被污染,如二氧化硫、氯气、一氧化碳、氟化氢等,这些气体即使含量极微,对花卉生长也十分有害。有害气体对花卉的伤害分为急性伤害、慢性伤害、不可见伤害三种。急性伤害往往在短时间内使叶或花发生坏死斑、点,或落花。慢性伤害使叶变小变形,并使花期推迟或开花少、小,甚至不开花结实。不可见伤害又称为生理性伤害,看不到外部的症状,但植物的一些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一些合成分解代谢均受到抑制或减弱。

土壤演变为填充土并钙化对树木的影响


城市内水泥结构建筑物密集,楼层很高,道路也多铺设柏油或水泥,这些物质在白天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使气温大幅度升高;夜晚建筑物和道路将白天吸收贮藏的热量逐渐放出,但由于高层建筑多,空气流通不畅,热量不易通过对流散发;同时,因城市上空凝聚较厚一层二氧化碳和尘埃,也阻碍热量散向太空,使城市内的气温和土温增加,并明显地高于周围城郊和空旷地15外,在小巷林立的街区,空气对流更差,升温更加明显。这些因素使城市形成了待殊的小气候,即所谓“热岛效应”。城市高层建筑多,建筑物的南向或东南向阳光较充足,而北面或西北面日照很少,过于荫蔽,阴、阳两侧也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环境。
由于城市内不断地修建房屋、道路,经常埋没地下的排水、供水、供气管道等,使原有土壤的层次和结构屡遭破坏、上下混合;加之大量的建筑垃坡就近掩埋,使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碎砖、碎瓦、石砾等废弃物,土壤逐渐演变为填充土,其中废弃的生、熟石灰使土壤富钙和碱化,不利于树木的生长。

光照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是花卉植物制造营养物质的能源,没有光的存在,光合作用就不能进行,花卉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按照花卉对光照强度要求不同,分为(1)阳性花卉:大部分观花、观果花卉都属于阳性花卉。如玉兰、月季、紫薇等,凡阳性花卉都喜强光,而不耐阴,如阳光不足则易造成枝叶徒长,组织柔软细弱,叶色变淡发黄,不易开花或开花不好,易遭病虫害。(2)阴性花卉:在蔽阴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如文竹、茶花、仙客来、秋海棠等。如长期处在强光下则枝叶枯黄,生长停滞,严重的甚至死亡。(3)中性花卉: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但夏季光照强度大时需稍加蔽阴,如桂花、茉莉、八仙花等。

综上所述,各种花卉对光照要求不尽相同,而且既是同一种花卉,再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也不一样,幼苗需 光量可逐渐增加,阳性的菊花却要求在短日照下形成花蕾。

园林树木的科学种植


园林树木的科学种植--园林树木除了要体现其观赏价值以外,还要彰显其生态功能和社会作用。只有用科学的方法种植,才能换来园林树木的健康。科学的种植方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树种配置要合理不同种类的树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有些树木栽种在一起,彼此间可以互利互惠、促进生长。如油松与柞树,在自然界中它们不但可以和平共处,而且还能够营造互为有利的生态环境。另外,锦鸡儿与杨树、皂角树与白蜡、侧柏与油松等,若相邻而种,也可相互助长。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尽量将此类相生植物栽植在一起,以达到相互促进生长的目的。
合理配置树种还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如杨树林里种植臭椿,椿树的臭味能驱赶杨树的蛀干天牛;把山茶花和山苍子混植,山苍子可减轻山茶花煤污病的发生。
有些树木若生长在一起,会因相互之间争夺阳光营养、或分泌有害物质、或传播病虫而生长不好。俗话说苹果遇核桃,肥猪碰钢刀,说的是核桃根的皮层内,含有核桃醌等挥发性物质,能使苹果茎杆细胞分离、生理异常。梨柏是冤家,并栽必出差,是因为梨锈病的病原菌在夏、秋季寄生梨树,冬季到柏树上越冬,来年开春再回到梨树上危害。实践表明,在梨园周围只要不种柏树,梨锈病便很少发生。
以乡土树种为主如果不加论证便盲目地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树种,虽有时能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但新引入的树种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有时一些有害生物亦会随之传入,在引入地暴发流行。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侵入性虫害,都是随着引种的树种传入的,目前已在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慎重使用边缘树种和未经驯化的外来树种。任何树种由于自然选择都有其固有的分布区域,乡土树种最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是规划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适地适树、适树适栽。不适当的栽植地点、栽植方式,会造成树木长势衰弱,容易招致弱寄生菌和弱寄生昆虫危害。如把油松、刺槐等阳性树种栽植在楼后背阴地,或将云杉、五角枫等阴性树种栽植在光照充足处,均会出现生长不良现象。
层间栽植要适度园林绿化不能仅注重观赏和休闲需要,热衷于栽培龄级一致、整齐划一的树木,否则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
树木层间栽植要适度,既不能过于稀疏,也不能过于拥挤。盲目将株、行距加密,会造成树木生长空间狭窄,不透风,湿度大,而且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料。近年来,一些城市绿篱上介壳虫、白粉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绿篱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所致。
选择树种除了注重多品类外,还要注意树木层间的混配与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结构。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乔灌藤草花并重,构建丰富多彩、层相繁杂的树木群落景观。这对于有害生物的滋生蔓延、传播扩散有机械阻隔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鸟类、蜘蛛等天敌动物以及其他有益生物的生存繁衍。
总之,在园林绿化系列工作中,要合理利用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树种之间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遵循生物之间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以达到自然调控为主的生态治理效果。

园林树木的栽植原则


园林树木的栽植,要注意树体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使之根旺树壮、枝繁叶茂,达到园林绿化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一、适树适栽

首先,必须了解树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有成功的引种试验和成熟的栽培养护技术。特别是花灌木新品种的选择应用,要比观叶、观形的园林树种更加慎重,因为此类树种的适应性表现除树体成活之外,还有花果观赏性状的完美表达。适树适栽原则的最简便做法,就是选用性状优良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尤其是在生态林的规划设计中,更应实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以求营造生态群落效应。

其次,可利用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条件,突破原有生态环境的局限性,满足新引入树种的生长发育要求,达到适树适栽。例如:可筑山引水,设立外围屏障;改土施肥,变更土壤性质;束草防寒,增强树木抗寒能力。此外,更可利用建筑物防风御寒,小庭院围合聚温,以减少冬季低温的侵害,扩大南树北移的范围。

第三,地下水位的控制在适树适栽的原则中,具有重要地位。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的主要因素。现有园林树种中,耐湿树种极为匮乏,特别是雪松、广玉兰、桃树、樱花等对根际积水极为敏感,栽植时可采用抬高地面或深沟降渍的措施,以利于树体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适树适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树种光照适应性的掌握。园林树木栽植不同于一般造林,多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群落生态种植模式,来表现景观效果。因此,多树种群体配植时,对树种耐阴性和喜阳花灌木配植位置的思考,就显得极为突出。

二、适时栽种园林树木的栽植时期,应根据树木特性和栽植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期树体处于休眠状态,受伤根系易恢复,栽植成活率高。常绿树种栽植,在南方冬暖地区多为秋植;冬季严寒地区,常因秋季干旱造成“抽条”而不能顺利越冬,故以新梢萌发前春植为宜;春旱严重地区可进行雨季栽植。

春季栽植春季树体结束休眠,开始生长发育,是我国大部地区的主要植树季节。此外,春植符合树木先长根、后发枝叶的物候顺序,有利于水分代谢的平衡。特别是在冬季严寒地区或对于不甚耐寒的树种,春植可免却越冬防寒之劳。秋旱风大地区,常绿树种也宜春植,但在时间上可稍推迟。具肉质根的树种,如山茱萸、木兰、鹅掌楸等,根系易遭低温冻伤,也以春植为好。春季工作繁忙,劳力紧张,要根据树种萌芽习性和不同地域土壤化冻时期,利用冬闲做好计划。树种萌芽习性以落叶松、银芽柳等最早,杨柳、桃、梅等次之,榆、槐、栎、枣等最迟。土壤化冻时期与气候因素、立地条件和土壤质地有关。落叶树种春植宜早,土壤一化冻即可开始。华北地区春植,多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华东地区以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佳。

2.秋季栽植秋季栽植,树体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而且气温和地温都比较高,树木地下部分尚未完全修面,栽植时被切断的根系能够尽早愈合,并有新根长出。华北地区秋植,多使用大规格苗木,以增强树体越冬能力。华东地区秋植,可延至11月上旬至12下旬。东北和西北北部严寒地区,秋植宜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地封冻前进行。

3.雨季(夏季)栽植受印度洋干湿季风影响,有明显旱、雨季之分的西南地区,以雨季栽植为好。雨季如果处在高温月份,由于短期高温、强光易使新植树木水分代谢失调,故要掌握当地的降雨规律和当年降雨情况,在连阴雨时期栽植。江南地区,亦有利用“梅雨”期的气候特点,进行夏季栽植的经验。

三、适法适栽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

应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的栽植时期以及栽植地环境条件等,采用裸根栽植或带土球栽植。

1.裸根栽植此法多用于常绿树小苗及落叶树种。裸根栽植的关键在于保持根系的完整,骨干根不可太长,侧根、须根尽量多带。从掘苗到栽植,务必保持根部湿润,根系打浆是常用的保护方式之一,可提高移栽成活率20%。浆水配比为:过磷酸钙1公斤+细黄土7.5公斤+水40公斤,搅成浆糊状。为提高栽植成活率,运输过程中可采用湿草覆盖,以防根系风干。

2.带土球移植常绿树种及某些裸根栽植难于成活的树种,如板栗、长山核桃、七叶树、玉兰等,多使用带土球栽植。大树栽植和生长期栽植,亦要求带土球进行,以提高成活率。如距离较近,可简化土球的包装手

园林树木的栽植原理


园林树木的栽植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在栽植过程中,由于树体根部受到损伤,特别是根系先端的须根大量丧失,使得根系不能满足地上部所需的水分供给。另外,根系被挖离原生长地后容易干燥,使树体内水分由茎叶移向根部,当茎叶水分损失超过生理补偿点时,即干枯、脱落,芽亦干缩。因此,园林树木的栽植,要注意树体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使之根旺树壮、枝繁叶茂,达到园林绿化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一、适树适栽首先,必须了解树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有成功的引种试验和成熟的栽培养护技术。特别是花灌木新品种的选择应用,要比观叶、观形的园林树种更加慎重,因为此类树种的适应性表现除树体成活之外,还有花果观赏性状的完美表达。适树适栽原则的最简便做法,就是选用性状优良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尤其是在生态林的规划设计中,更应实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以求营造生态群落效应。

其次,可利用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条件,突破原有生态环境的局限性,满足新引入树种的生长发育要求,达到适树适栽。例如:可筑山引水,设立外围屏障;改土施肥,变更土壤性质;束草防寒,增强树木抗寒能力。此外,更可利用建筑物防风御寒,小庭院围合聚温,以减少冬季低温的侵害,扩大南树北移的范围。

第三,地下水位的控制在适树适栽的原则中,具有重要地位。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的主要因素。现有园林树种中,耐湿树种极为匮乏,特别是雪松、广玉兰、桃树、樱花等对根际积水极为敏感,栽植时可采用抬高地面或深沟降渍的措施,以利于树体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适树适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树种光照适应性的掌握。园林树木栽植不同于一般造林,多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群落生态种植模式,来表现景观效果。因此,多树种群体配植时,对树种耐阴性和喜阳花灌木配植位置的思考,就显得极为突出。

二、适时栽种园林树木的栽植时期,应根据树木特性和栽植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期树体处于休眠状态,受伤根系易恢复,栽植成活率高。常绿树种栽植,在南方冬暖地区多为秋植;冬季严寒地区,常因秋季干旱造成“抽条”而不能顺利越冬,故以新梢萌发前春植为宜;春旱严重地区可进行雨季栽植。

1.春季栽植春季树体结束休眠,开始生长发育,是我国大部地区的主要植树季节。此外,春植符合树木先长根、后发枝叶的物候顺序,有利于水分代谢的平衡。特别是在冬季严寒地区或对于不甚耐寒的树种,春植可免却越冬防寒之劳。秋旱风大地区,常绿树种也宜春植,但在时间上可稍推迟。具肉质根的树种,如山茱萸、木兰、鹅掌楸等,根系易遭低温冻伤,也以春植为好。春季工作繁忙,劳力紧张,要根据树种萌芽习性和不同地域土壤化冻时期,利用冬闲做好计划。树种萌芽习性以落叶松、银芽柳等最早,杨柳、桃、梅等次之,榆、槐、栎、枣等最迟。土壤化冻时期与气候因素、立地条件和土壤质地有关。落叶树种春植宜早,土壤一化冻即可开始。华北地区春植,多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华东地区以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佳。

2.秋季栽植秋季栽植,树体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而且气温和地温都比较高,树木地下部分尚未完全修面,栽植时被切断的根系能够尽早愈合,并有新根长出。华北地区秋植,多使用大规格苗木,以增强树体越冬能力。华东地区秋植,可延至11月上旬至12下旬。东北和西北北部严寒地区,秋植宜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地封冻前进行。

3.雨季(夏季)栽植受印度洋干湿季风影响,有明显旱、雨季之分的西南地区,以雨季栽植为好。雨季如果处在高温月份,由于短期高温、强光易使新植树木水分代谢失调,故要掌握当地的降雨规律和当年降雨情况,在连阴雨时期栽植。江南地区,亦有利用“梅雨”期的气候特点,进行夏季栽植的经验。

三、适法适栽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应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的栽植时期以及栽植地环境条件等,采用裸根栽植或带土球栽植。

1.裸根栽植此法多用于常绿树小苗及落叶树种。裸根栽植的关键在于保持根系的完整,骨干根不可太长,侧根、须根尽量多带。从掘苗到栽植,务必保持根部湿润,根系打浆是常用的保护方式之一,可提高移栽成活率20%。浆水配比为:过磷酸钙1公斤+细黄土7.5公斤+水40公斤,搅成浆糊状。为提高栽植成活率,运输过程中可采用湿草覆盖,以防根系风干。

2.带土球移植常绿树种及某些裸根栽植难于成活的树种,如板栗、长山核桃、七叶树、玉兰等,多使用带土球栽植。大树栽植和生长期栽植,亦要求带土球进行,以提高成活率。如距离较近,可简化土球的包装手续,只要土球大小适度,在搬运过程中不致散裂即可。如黄杨类须根多而密的灌木树种,在土球较小时也不会散裂。对直径在30厘米以下的小土球,可用草绳或塑料布简易包扎。如土球较大使用蒲包包装时,只需稀疏捆扎蒲包,栽植时剪断草绳撤出蒲包物料,以便新根萌发,吸收水分和营养。如用草绳密缚,土球落穴后,也应剪断绳缚,以利根系恢复生长。

园林树木的栽植要领


园林绿化工程中,能否掌握树木栽植的要领,是影响树小栽植成活率的火键,栽植要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冠根修剪树木栽植前,树冠必须经过不同程度的修剪,以减少树体水分的散发,保址树势、平衡以利苗小成活,修剪量依不同树种及景观要求有所不同。

对十较大的落叶乔木,尤其是生长势较强、容易抽出新枝的树小,如杨、柳、槐等,可进行强修剪,树冠可减少至1/2以上,这样既可减轻根系负担,维持树体的水分平衡,也可减弱树冠招风、体摇,增强苗木栽植后的稳定性。具有明显丰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埘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枝条l/5-l/3。无明显主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干径lOcm以上者,可疏枝保持原树形;干径为5-lOcm的,可选留主干上的几个侧枝,保持原有树形进行短截。枝条茂密具仃圆头型树冠的常绿乔木可适量疏枝。枝叶集生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用作行道树时,可剪除基部2-3层轮生侧枝。常绿针叶树,不宜多修剪,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用作行道树的乔木,定干高度宜大于3m,第一分枝点以下枝条应全部剪除,其上枝条酌情疏剪或短截,并应保持树冠原型。珍贵树种的树冠,宜尽量保留少剪。

花灌木及藤蔓树种的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带土球或湿润地区带宿土裸根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开花灌小,不宜修剪,当有枯枝、病虫枝时应予剪除涂。枝条茂密的大灌小,可适量疏枝。对嫁接灌木,应将接口以下砧小上葫生的枝条疏除。分枝明显、新枝着生花芽的小灌木,应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用作绿篱的灌木,可在种植后按设计要求整形修剪。在苗同内已培育成型的绿篱,种植后应加以整修。攀援类和藤蔓性苗木,可剪除过长部分。攀援上架苗木,可剪除交错枝、横向生长枝。

落叶乔木住非种植季节种植时,应根据小同情况分圳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苗木必须提前采取疏枝、环状断根或在适宜季节起苗用容器假植等处理。苗木应进行强修剪,剪除部分删枝,保留的侧枝也应短截,仅保留原树冠的三分之一,修剪时剪口应平而光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以防水分蒸发、剪口冻伤及病虫危害。同时必须加大十球体积,可摘叶的应部分摘叶,但不得伤害幼芽。

裸根树木栽植之前,还应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丰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卷曲的过长根剪去。树木栽植树木栽植时,要检查树穴的挖掘质量,并根据树体的实际情况,给以必要的修整。树穴深浅的标准可以定植后树体根颈部略高于地表面为宜,切忌因栽植太深而导致根颈部埋入土中,影响栽植成活和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忌水湿树种如雪松、广玉兰等,常行露球种植,露球高度约为土球竖径的1/3~l/4。带土球的树木,草绳或稻草之类易腐烂的土球包扎材料,如果用量较稀少,入穴后就不一定要拆除如果包扎材料用量较多,可在树木定位后剪除一部分,以免其腐烂发热时,影响树木根系生长。

栽植时将混好肥料的表七,取其一半填入坑中,培成丘状。裸根树木放人坑内时务必使根系均匀分布在坑底的土丘上,校正位置,使根颈部高于地面510cm左右,珍贵树种或根系欠完整树木应采取根系喷布生根激素等措施。然后将另外一半掺肥表土分层填入坑内,每填一层土都要踏实,并同时将树体稍稍上下提动,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最后将心土填入植穴,直至填土略高于地表面。带土球树木必须踏实穴底土层,而后置人种植穴,填土踏实。假山或岩缝间种植,应在种植土中掺入苔藓、泥炭等保湿透气材料。绿篱成块状模纹群植时,应由中心向外循序退植。坡式种植时应由上向下种植。大型块植或不同彩色丛植时,宜分区分块种植。树木栽植时,应注意将树冠丰满完好的一面,朝向主要的观赏方向,如入口处或主行道。若树冠高低不匀,应将低冠面朝向主面,高冠面置于后向,使之有层次感。在行道树等规则式种植时,如树木高矮参差不齐、冠径大小不一,应预先排列种植顺序,形成一定的韵律或节奏,以提高观赏效果。如树木主干弯曲,应将弯曲面与行列方向一致,以作掩饰。对人员集散较多的广场、人行道,树木种植后,种植池应铺设透气护栅。

灌水是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措施,特别在春旱少雨、蒸发量大的北方地区尤需注意。俗话说:树木成活在于水,生长快慢在于肥,就是这个道理。树木栽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鱼鳞穴式种植。新植树木应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以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北方地区种植后浇水不少于三遍。粘性土壤,宜适量浇水,根系不发达树种,浇水量宜较多;肉质根系树种,浇水量宜少。秋季种植的树木,浇足水后可封穴越冬。干旱地区或遇干旱天气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干热风季节,应对新发芽放叶的树冠喷雾,宜在上午l0时前和下午3时后进行。浇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裸露根系或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浇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土封树穴,注意不得损伤根系。

树木栽植,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种植裸根树木应采取根部喷布生根激素、增加浇水次数及施用保水剂等措施。针叶树可在树冠喷布聚乙烯树脂等抗蒸腾剂。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穴底铺10至15cm砂砾或铺设渗水管、盲沟,以利排水。竹类定植,填土分层压实时,靠近鞭芽处应轻压。栽种时不能摇动竹杆,以免竹蒂受伤脱落。栽植穴应用土填满,以防积水引起竹鞭腐烂。最后覆一层细土或铺草以减少水分蒸发。母竹断梢口用薄膜包裹,防止积水腐烂。

树体裹干 常绿乔木和干径较大的落叶乔木,栽植后需进行裹干,即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主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性,经裹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对枝干的伤害。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裹干,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使用,效果较好,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而引起的高温,会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对树体造成伤害。树干皮孔较大而蒸腾量显着的树种如樱花、鸡爪槭等,以及大多数常绿阔叶树种如香樟、广玉兰等,栽植后宜用草绳等包裹缠绕树干达l-2m高度,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固定支撑栽植灌木后,因土壤松软沉降,树体极易发生倾斜倒伏现象,一经发现,需立即扶正。扶树时,可先将树体根部背斜一侧的土挖开,再将树体扶正,还土踏实。特别对带土球树体,切不可强推猛拉,来回晃动,以致土球松裂,影响树体成活。树木栽植后,因灌水根际土壤下沉出现坑洼不平现象时,应及时平整,以使根部受水受肥一致。新植区,在平整树盘的同时,应结合垅道园路的整理,使其整齐划一、美观清洁。

栽植胸径5cm以上树木时,特别是在栽植季节有大风的地区,植后应立支架固定,以防冠动根摇,影响根系恢复。但要注意支架不能打在土球或骨干根系上。裸根苗木栽植常采用标杆式支架,即在树干旁打一杆桩,用绳索将树干缚扎在杆桩上,缚扎位置宜在树高1/3或2/3处,支架与树干间应衬垫软物。带土球苗木常采用扁担式支架,即在树木两侧各打人一杆桩,杆桩上端用一横担缚联,将树干缚扎在横担上完成固定。三角桩或井字桩的固定作用最好,且有优良的装饰效果,在人流量较大的市区绿地中多用。

搭架遮荫大规格树木移植初期或在高温干燥季节栽植,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树冠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体量较大的乔、灌木树种,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成片栽植低矮灌木,可打地桩拉网遮荫,网高距苗木顶部20cm左右。视树木成活后,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园林树木的科学配置
园林树木除了要体现其观赏价值以外,还要彰显其生态功能和社会作用。只有用科学的方法种植,才能换来园林树木的健康。科学的种植方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树种配置要合理不同种类的树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

有些树木栽种在一起,彼此间可以互利互惠、促进生长。如油松与柞树,在自然界中它们不但可以和平共处,而且还能够营造互为有利的生态环境。另外,锦鸡儿与杨树、皂角树与白蜡、侧柏与油松等,若相邻而种,也可相互助长。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尽量将此类相生植物栽植在一起,以达到相互促进生长的目的。
合理配置树种还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

如杨树林里种植臭椿,椿树的臭味能驱赶杨树的蛀干天牛;把山茶花和山苍子混植,山苍子可减轻山茶花煤污病的发生。
有些树木若生长在一起,会因相互之间争夺阳光营养、或分泌有害物质、或传播病虫而生长不好。俗话说苹果遇核桃,肥猪碰钢刀,说的是核桃根的皮层内,含有核桃醌等挥发性物质,能使苹果茎杆细胞分离、生理异常。梨柏是冤家,并栽必出差,是因为梨锈病的病原菌在夏、秋季寄生梨树,冬季到柏树上越冬,来年开春再回到梨树上危害。实践表明,在梨园周围只要不种柏树,梨锈病便很少发生。
以乡土树种为主如果不加论证便盲目地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树种,虽有时能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但新引入的树种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有时一些有害生物亦会随之传入,在引入地暴发流行。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侵入性虫害,都是随着引种的树种传入的,目前已在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慎重使用边缘树种和未经驯化的外来树种

任何树种由于自然选择都有其固有的分布区域,乡土树种最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是规划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适地适树、适树适栽。不适当的栽植地点、栽植方式,会造成树木长势衰弱,容易招致弱寄生菌和弱寄生昆虫危害。如把油松、刺槐等阳性树种栽植在楼后背阴地,或将云杉、五角枫等阴性树种栽植在光照充足处,均会出现生长不良现象。
层间栽植要适度园林绿化不能仅注重观赏和休闲需要,热衷于栽培龄级一致、整齐划一的树木,否则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
树木层间栽植要适度,既不能过于稀疏,也不能过于拥挤。盲目将株、行距加密,会造成树木生长空间狭窄,不透风,湿度大,而且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料。近年来,一些城市绿篱上介壳虫、白粉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绿篱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所致。
选择树种除了注重多品类外,还要注意树木层间的混配与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结构。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乔灌藤草花并重,构建丰富多彩、层相繁杂的树木群落景观。这对于有害生物的滋生蔓延、传播扩散有机械阻隔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鸟类、蜘蛛等天敌动物以及其他有益生物的生存繁衍。
总之,在园林绿化系列工作中,要合理利用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树种之间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遵循生物之间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以达到自然调控为主的生态治理效果。

受伤园林树木的救护


树木修剪及大风等易在树上留下伤口,特别是对大枝回缩修剪,易造成较大的伤口,扩大枝条开张角度也往往出现大枝劈裂现象。这些伤口若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枝条干枯,或经雨水浸蚀和病菌侵染,引起枝干病害,导致树体衰弱。针对伤口种类不同,要采取以下几种不同处理方法。

1、大枝劈裂伤口的处理。先将伤口内的杂物清除,再把伤口两侧树皮刮削露出形成层,用支柱或吊绳将劈裂枝皮恢复原状,用塑料薄膜将伤处包严扎紧。若劈裂枝条较粗,可用木钉钻在劈裂处正中钻一透孔,用螺丝钉拧紧,使劈裂枝与树体固定。如果劈裂枝附近有较长的大枝,也可用“桥接法”把劈裂的枝条连接上,促进愈合,恢复健壮的树势。若枝条损坏不很严重,可借助木板捆扎固定,短期内便可愈合,半年至1年后可解绑。被风刮断的大树,可锯成1-1.5米高的树桩,视树干粗细高接2-4根接穗,或把锯面切平刨光,涂药消毒后,让其发生萌蘖枝,逐渐培养成大树。

2、修剪伤口的处理。在修剪中有时候需要疏枝,将枯死枝条锯平或剪除,在其附近选留新枝加以培养,以补充失去部分的树冠空缺。疏枝后树体上的伤口,尤其是直径2厘米以上的大伤口,应先用刀把伤口刮平,再用浓度为2-5%的硫酸铜溶液消毒,然后涂抹保护剂。一般保护剂是用动物油1份、松香0.7份、蜂蜡0.5份配制的,将这几种材料加热溶化拌匀后,涂抹在树体伤口上。


3、皮层腐烂的治疗。有些树木皮层严重受损但尚未环状烂通,可在4-6月实行植皮手术。用酒精消过毒的刀片,把损伤坏死的树皮皮层和木质部刮净,沿病疤边缘向外削去3-4厘米宽的一圈好皮,并对伤口进行消毒。在同一品种树体的光滑健壮枝干上,取一块健康树皮,将其贴于病树枝条上,使四周接触好,并紧贴木质部,用塑料薄膜将伤处封严,防止雨水进入。
4、树洞的填补。有些树体上的伤口因保护不周导致愈合不良,引起树皮木质部腐烂,进而形成树洞。树洞严重时会破坏树体的输导组织,使水分和养分不能正常运转。必须及时采用补救措施,防止继续扩大。可先将腐烂的木质挖出,并切削去全部腐烂组织,清理干净后用药水消毒,然后用水泥和小石子按1:3的比例混合填补。小树洞可用木板钉楔填平,或用沥青混合3-4份锯末,涂抹填平。

相信《肥力对雪松等园林树木的影响》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雪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