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龙头兰植物”,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学名:Pecteilissusannae(L.)Rafi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

学名:Pecteilissusannae(L.)Rafin.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白蝶兰属Pecteil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45-120厘米。块茎长圆形,长4-6厘米,直径1.5-2.5厘米,肉质。茎直立,基部具鞘,其上具多枚叶。叶着生至花序基部,下部的叶片卵形至长圆形,长6-10厘米或更长,宽3-6厘米,上部的叶片变为披针形、苞片状,长达5厘米。总状花序具2-5朵花,长6-15厘米;花苞片叶状,长于或短于子房;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5-6厘米;花大,白色,芳香;中萼片阔卵形或近圆形,扩展,长2.5-3厘米,宽2-2.8厘米,先端圆钝;侧萼片宽卵形,张开,稍偏斜,较中萼片稍长,先端钝;花瓣线状披针形,甚狭小,长约1厘米或更短,较萼片短很多;唇瓣长2.5-3厘米,最宽处达3厘米,3裂;中裂片线状长圆形,全缘,肉质,直立,长约2厘米,宽约4毫米,上面近基部处无胼胝体;侧裂片宽阔,近扇形,外侧边缘成蓖状或流苏状撕裂,内侧边缘极全缘;距下垂,长6-10厘米,较粗,直径3-5毫米,为子房长的2-3倍。花期7-9月。

产地分布:

产于江西、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东南部。生于海拔540-2500米的山坡林下、沟边或草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至尼泊尔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xZh52.cOm扩展阅读

假龙头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假龙头,拼音:jiǎlóngtóu

拉丁学名:

别称:随意草、囊萼花、棉铃花、伪龙头、芝麻花、虎尾花、一品香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唇形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茎丛生而直立,四棱形,株高可达0.8米。单叶对生,披针形,亮绿色,边缘具锯齿。穗状花序顶生,长20厘米至30厘米。每轮有花2朵,花筒长约2.5厘米,唇瓣短,花色淡紫红,因其花朵排列在花序上酷似芝麻的花,惟密度稠一些,故名芝麻花。花期7月至9月。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阳光和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它较耐寒,能耐轻霜冻,耐肥。

假龙头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假龙头花,拼音:jiǎlóngtóuhuā

拉丁学名:PhysostegiavirginianaBenth.

别称:随意草、如意草、芝麻花、假龙头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唇形科,亚科:野芝麻亚科

族:荆芥族,属:假龙头花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米。茎丛生而直立,四棱形,叶片披针形,亮绿色,边缘具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花色粉、白、淡紫红等。花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假龙头花原产北美,性喜温暖、较耐寒,耐旱,耐肥,适应能力强。

假龙头花图片

玫红女王假龙头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玫红女王假龙头,拼音:méihóngnǚwángjiǎlóngtóu

拉丁学名:Physostegiavirginiana'RoseQueen'

别称:假龙头、随意草、囊萼花、棉铃花、伪龙头、芝麻花、虎尾花、一品香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唇形科,亚科:野芝麻亚科

族:荆芥族,属:假龙头花属

形态特征

玫红女王假龙头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米。茎丛生而直立,四棱形,叶片披针形,亮绿色,边缘具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花玫红色,因其花朵排列在花序上酷似芝麻的花,故名芝麻花。8-10月开花。

生长习性

玫红女王假龙头性喜温暖、较耐寒,耐旱,耐肥,适应能力强。

玫红女王假龙头图片

假龙头花的栽培要点



假龙头花紫色、玫红或白色,花期在7~9月份。性喜阳光,耐半阴,耐热,耐寒,喜肥。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具有自播习性,为了使株形矮而丰满,花序长,色鲜艳,栽培中应注意:

①摘心。当幼苗长至15厘米左右要将顶梢摘去,仅保留2节,以促使萌发新枝,之后再摘心1次,如果求延迟花期至10月初进入盛花期,则在6月中旬再进行1次摘心。

②施肥。由于假龙头喜肥,因此在种植前应施浮石过的有机肥作基肥。在生长期间要薄肥勤施,在孕蕾期和开花后也要施1次稀薄液肥。第一批花后及时去掉残花并追施液肥2次,可促使二次开花。如养分不足会使植株生长瘦弱,花穗变短,花期缩短。

③浇水。生长期间宜勤浇水,尤其高温更应多浇水, 不然叶色发黄,老叶焦边严重的脱落。

④光照。假龙头喜光,故生长期间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如长期阳光不足,会导致植株徒长,节间过长则影响观赏效果。

⑤分栽。因假龙头萌发能力强,地栽的隔2~3年必须进行分栽,否则由于生长过密而使植株瘦长倒斜,主花穗短,侧花穗少。

小花蜻蜓兰植物


学名:Tulotisussuriensis(Reg.etMaack)H.Har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

学名:Tulotisussuriensis(Reg.etMaack)H.Hara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蜻蜓兰属Tulot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55厘米。根状茎指状,肉质,细长,弓曲。茎较纤细,直立,基部具1-2枚筒状鞘,鞘之上具叶,下部的2-3枚叶较大,中部至上部具1至几枚苞片状小叶。大叶片匙形或狭长圆形,直立伸展,长6-10厘米,宽1.5-2.5(-3)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10-20余朵较疏生的花,长6-10厘米;花苞片直立伸展,狭披针形,最下部的稍长于子房;子房细圆柱形,扭转,稍弧曲,连花梗长8-9毫米;花较小,淡黄绿色;中萼片直立,凹陷呈舟状,宽卵形,长2.5-3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具3脉;侧萼片张开或反折,偏斜,狭椭圆形,较中萼片略长和狭多,先端钝,具3脉;花瓣直立,狭长圆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相靠合且近等长和狭很多,宽仅约1毫米,稍肉质,先端钝或近截平,具1脉;唇瓣向前伸展,多少向下弯曲,舌状披针形,肉质,长约4毫米,基部两侧各具1枚近半圆形、前面截平、先端钝的小侧裂片,中裂片舌状披针形或舌状,宽约1毫米,前后等宽或向先端稍渐狭,先端钝;距纤细,细圆筒状,下垂,与子房近等长,向末端几乎不增粗。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吉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东北部(资源)、四川。生于海拔400-2800米的山坡林下、林缘或沟边。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乌苏里,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远东乌苏里。

台东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taitungensisS.S.Y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

学名:OrchistaitungensisS.S.Yi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红门兰组Sect.Or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15厘米。块茎卵形或椭圆形,有柔毛。茎细长,直立,圆柱形,基部具2枚圆筒状鞘,鞘粗糙,先端急尖,基部抱茎,鞘之上具3枚疏生叶。叶片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延伸且抱茎,两面无毛,全缘,上面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花序具12-22朵花,长7-10厘米;花苞片叶状,披针形,长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无毛,上部的花苞片较小;花梗直立,无毛,长2-3毫米;子房卵状圆柱形,长4-5毫米,无毛;花紫红色;中萼片长卵形,凹陷,长4-6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常与花瓣靠合呈兜状,具1脉,无毛;侧萼片长卵形,长4-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多少反折;花瓣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3-3.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无毛;唇瓣直立伸展,外形略呈十字形,长1-1.5厘米,宽1-1.2厘米,3裂,粉红色,但基部具白色或红色斑点;侧裂片卵形,长4-6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中裂片大,倒卵形,长7-8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具睫毛,基部具长距;距圆筒状,近直,向后伸展,长1-1.2厘米。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南部。生于海拔2500-2700米的山地,多见于开阔多阳光的山坡及公路旁坡上。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东。

高山红门兰植物


学名:Orchistakasago-montanaMasamun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

学名:Orchistakasago-montanaMasamun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红门兰属Orchis

红门兰组Sect.Or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14厘米。块茎纺锤形。茎具3枚叶,基部具鞘,顶部具3-4朵花。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具筒状鞘,鞘长约1厘米。花带白色或带粉紫色,直径约13毫米,花梗连子房长6-8毫米,与花苞片等长;中萼片卵形,长4毫米,宽2毫米;侧萼片偏斜,卵状镰刀形,长5毫米,宽2毫米;花瓣卵形,长4毫米,宽2毫米;唇瓣生于蕊柱基部,基部具距,长6毫米,宽6.5毫米,3裂,中裂片极大,长5毫米,宽4毫米,先端截形。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高山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林高山(Nengkaoshan)。此种标本未见,上面描述系摘自《台湾植物志》(1978)。

相信《龙头兰植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龙头株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