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垂榆嫁接养殖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垂榆(Ulmuspumilavar pendula),为人工嫁接的园艺品种。枝垂到地面,极为优美。耐寒、抗旱,是优良高档绿化树种。为满足市场需求,为在较短的时间内繁育较多的垂榆苗木,现将垂榆嫁接养殖术简单做以介绍。

砧木的选择:

砧木应选干形通直、生长快的榆树,这样有利于缩短培育周期。据我们观察对比,河南白榆为首选砧木,其它品种略次之。砧木除特殊要求培育矮冠外,一般应选胸径在2 5cm以上,并且树高在2~3m,直径需达1cm以上,无树干病害,方能做砧木。

接穗的采集和贮藏:

垂榆接穗有2种,冬穗和春穗。这2种接穗在嫁接养殖中都实用。冬穗需经过低温贮藏;春穗则可随采随接,但要掌握好时机。

1. 冬穗的采集和贮藏:

选用垂榆当年生、芽饱满、节间长度适中、充分木质化的枝条,用枝剪剪下。剪下的接穗应马上贮藏,可用沟藏法进行贮藏。选择地势较高处,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背阳的地方,挖深和宽各1m左右的贮藏沟,沟的长度可视接穗的数量而定。在沟底铺厚约5cm的湿沙,然后再铺上一层接穗,一层湿沙,一层接穗。如接穗堆大,需要每隔一段插一直径约5cm左右的草把通风。气温回暖时取出,截成10~15cm,有3~4个饱满芽,用蜡封住接穗两端,保存在0~5℃的地方(可用窖,也可用调温冰箱、冰柜)。

2. 春穗的采集和贮藏:

春穗是树液已开始流动,冬芽刚开始生长的时候,选用1~2a生枝条,抹去生长过大的叶,剪成10~15cm接穗,捆扎成把,将基部浸入水中约1/3,随接随取。

嫁接方法:

在5月中下旬,树液已开始流动,离皮的情况下,选用插皮接,它是枝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用于高接换头。

1. 砧木的处理:

将准备嫁接的白榆在要求的位置锯断或剪断,断面要与枝干垂直,截口要用刀削平,以利愈合,并且抹去砧木上其它萌芽。

2. 接穗的处理:

把接穗削成长2~3cm的长削面,如果接穗粗,削面稍长些。在长削面的背面削成1cm左右的削面,使下端稍尖,形成一个楔形,接穗留2~3个芽,接穗削成厚度在0 3~0 5cm,最好每个削面都一刀削成。接穗随接随削,以防风干。

3. 嫁接:

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皮层之间,长削面紧贴砧木木质部,然后用塑料条绑缚,要求绑紧(防止接穗脱落或松动;防止嫁接处风干;防止雨水渗入)。同时,春穗需套袋,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嫁接后的田间管理:

嫁接后应及时灌水,并注意砧木干上的白榆萌芽状况,发现萌芽应及时抹去,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接穗成活。接后7d就可以观察其成活状况,接穗青绿,芽苞鼓胀是成活的。对于没有成活的应及时补接。14~21d以后,就可以解开绑缚,以利于粗生长。如过迟,会使绑缚物嵌入皮层,即使成活,也易风倒折冠。在生长过程中,注意整形,防止偏冠。同时,注意病虫害的发生,接后第2年春即可出圃。垂榆嫁接养殖还有其它方法,此法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也同样适用于其它高枝改头嫁接养殖。

XzH52.COM好文推荐

垂榆快繁技术


垂榆是一种较流行的园林风景树,为实现快速垂榆繁育,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选取砧木。砧木选取华北地区广为栽培的白榆树种,要求生长健壮,干形良好,三至六年生的大苗。在春季发芽前,按照要求高度约2至2.5米截去树头,横截面直径以2至5厘米为佳。

二、嫁接。

1.接穗要选一年生壮枝,芽要饱满,嫁接前现采集的或经过冬藏的都可以。

2.嫁接选用枝接法,具体操作时可用劈接法或插皮接法,但以劈接为佳。接穗带2至3个芽,在基部用利刀削成2至2.5厘米长的平滑斜面,再用利刀将砧木轻轻劈开;嵌入接穗,形成层对齐,接穗斜面高出砧木截面0.2厘米。若用插皮接法,接穗下部斜面要削成一面为2至2.5厘米的长斜面,一面为0.5厘米长的短斜面,然后用刀挑开砧木皮层。骨对骨插入接穗,要求接穗斜面露白o.2厘米,以利于成活。接好后用塑料膜将接口及砧木横截面包严包紧,然后套上塑料袋。根据砧木粗细,每棵树可接1至4个接穗。

3.接后15天检查,成活者可将砧木萌芽全部抹去,不成活者抹去弱芽,保留三五个壮芽,待下次补接,成活苗一个月后解除包扎物,解除时一定选取阴天时或晴天的傍晚,否则易造成刚放出来的嫩芽不适应外面的干热气候而死亡。当接穗上的芽长至30厘米长后,就要开始有选择地绑支撑物,防止大风刮掉接穗。

三、管理。嫁接苗要加强肥水的供应,促使其早发芽,发壮芽,注意修剪,抹去砧木上发出的原白榆芽,调整树枝的伸展方向,使冠形端正,不出现偏头。

四、整形。垂榆一船都要求整理成伞状。嫁接成活当年,在同一水平面上从不同方向选留3至5个主枝,在新梢尚未木质化时,向外水平绑缚,新梢长到80至100厘米时进行掐心,促发新梢。冬季修剪,主枝基部粗2厘米以上者,可保留80厘米短截,2厘米以下者可保留60厘米短截。防止偏冠。第二年每一主枝上选留2至3个延长枝向外延伸生长,可从新梢弯处截去,促进新梢生长,而后同样进行修剪,扩大树冠,同时要及时剪除内膛的下垂及高出伞顶的枝条。经过三四年培养,垂榆便可以出圃了。

垂榆的嫁接繁殖与修剪整形


垂榆俗称龙爪榆、垂枝榆,属榆科榆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其粗枝短而扭曲,小枝卷曲而下垂,姿态优美。喜光、耐寒、耐干旱和瘠薄、适应性强。在公共绿地或庭园绿化中广为应用,如对其群体造型,可修剪成骆驼、大象等动物形象。
垂榆市场需求量较大,苗木经常供不应求。垂榆播种繁殖,其后代多为白榆,或因受其他榆树花粉的影响,产生多种分化变异,枝条既不下垂也不弯曲。
为保持其优良性状,在繁殖过程中多采用嫁接方法。垂榆嫁接是把垂榆接穗高接在白榆上,培育成新的植株。笔者经过数年来的实践,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砧木选择选取3至6年生的白榆大苗做砧木,要求生长健壮,干形良好,无病虫害。在春季发芽前,按照要求高度在约2至2.5米处截去树头,横截面直径以2至5厘米为佳。
嫁接在垂榆休眠末期,树液开始流动前,采集垂榆植株外侧冬芽饱满、无病虫害、粗为0.5至1厘米的一年生萌条,剪成长10至15厘米的小段,贮存在阴凉处,用湿沙培上,随时观察,注意保鲜,控制发育(也可在嫁接前现采集)。
嫁接选用枝接法,具体操作时可用劈接法或插皮接法,但以劈接为佳。
劈接时间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接穗带2至3个芽,在基部用利刀削成3至5厘米长的楔形,使有芽的一侧稍厚。再用利刀将砧木轻轻劈开,插入接穗,对准一侧形成层,使接穗斜面高出砧木截面0.2厘米。
插皮接嫁接时间为5月上旬,在树液流动,皮木分离时进行。它适用于砧木较粗的嫁接。
削接穗时在接穗下部芽背面削成长2至4厘米的斜面,然后在斜面两侧各削一刀,露出形成层。嫁接时用手捏开砧木形成层,使木质部与皮层分离,将削好的接穗轻轻插入。要求接穗斜面露白0.2厘米,以利于成活。
根据砧木粗度不同,可嫁接1至4个接穗,接好后用塑料条将接口及砧木横截面包严包紧,有条件的可以用塑料袋套住接穗,以提高成活率。
嫁接后15天检查,成活者可将砧木萌芽全部抹去,不成活者抹去砧木弱芽,保留3至5个壮芽,待下次补接。
成活苗一个月后解除包扎物,解除时一定选取阴天或晴天的傍晚,否则易造成刚放出的嫩芽不适应外界干热气候而死亡。
当接穗上的芽长至30厘米长后,就要开始有选择地绑支撑物,防止大风刮折接穗。
嫁接后的管理嫁接苗要加强肥水的供应,促使其早发芽,发壮芽。注意修剪,抹去砧木上发出的原白榆芽,调整树枝的伸展方向,使冠形端正,不出现偏头。在培育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促进其茁壮成长。
整形修剪在园林绿化中要想获得良好的垂榆树形,必须严格掌握以下几个修剪环节,才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垂榆一般都要求修整成伞状。嫁接成活当年,在同一水平面上从不同方向选留3至5个主枝,在新梢尚未木质化时,向外水平绑缚,新梢长到80至100厘米时进行掐心,促发新梢。冬季修剪,主枝基部粗2厘米以上者,可保留80厘米短截,2厘米以下者可保留60厘米短截。
第二年每一主枝上选留2至3个延长枝向外延伸生长,可从新梢弯处截去,促进新梢生长,剪口在枝条打弯向下3至5厘米处,留背上枝。剪口平滑,向下。侧枝按照“留优去劣,去密留稀,分布均匀,考虑距离”的原则修剪。剪口不能太靠下,以免形成窄小树冠。剪口靠上,容易形成开阔的伞形树冠。同时要及时剪除内膛的下垂及高出伞顶的枝条。
这样经过三四年培养,垂榆便可以出圃了。

垂槐嫁接育苗技术


垂槐又名龙爪槐,其冠形如伞,树姿美观,是一个优美的绿化观赏树。为加快树苗培育,我们采用国槐树苗作砧木,垂槐一年生枝条作接穗取接芽,进行嫁接育苗。经试验,分别采取三角形芽接,截干芽接等技术措施,由原来两年成苗出圃提前为一年成苗出圃,加快了育苗速度,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其方法介绍如下: 一、嫁接时间   以阳历5月下旬~6月下旬,当年生垂槐枝条腋芽成熟饱满时,雨季到来之前为最适宜。 二、砧木、接芽的选择   选2年生、高2 5m左右的健壮国槐苗作砧木。选具饱满芽已木质化的当年生垂槐枝条取接芽。 三、嫁接方法   垂槐在一年春、夏、秋三季都可嫁接育苗,如春季枝接,夏季芽接,秋季接秋瘪子。夏季芽接具有省接穗、方法简便、成活率高的优点。1.开“T”字形接口:在砧木苗高2m处的光滑面上,用刀横竖两刀切成“T”切口,深达木质部。2.削接芽:从接芽上方0 3m处横切一刀长1cm多,再从芽下1 5cm处向上削至芽上方0 3cm处,深达木质部。3.嫁接:扭取接芽,并将“T”字口撬开皮层,将接芽慢慢插入接口中,要求芽上缘与接口上皮层的边沿密接,再用薄膜条绑扎严紧,不使透风,以利愈合成活。 四、三角形芽接法 即在砧木苗高2 5m处,成三角形排列,绕主干120°上下相距2~3cm左右,分别接上三个芽,方法同上。 五、截干嫁接法 砧木苗在早春尚未萌芽前在干高2m处截干,到长出几个侧枝后(枝条在半木质化时),可分别在每枝上进行绿枝芽接。 六、接后管理 接后10天左右接芽便开始生长活动,要加强管理工作。1.加强管理: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嫁接苗旺盛生长。2.剪砧抹芽:在接芽以上1 5cm处将砧木剪截。砧木易出现萌芽要及时抹掉。3.打头(摘心):当接芽长到6~8cm时,即开始打头(即将头捏掉),当打头后却可长出几条侧枝,长到6~8cm左右时,再进行第二次摘心。经过两次摘心后,一个接芽一般能长出12~16条枝,如不摘心一个接芽往往只会长成一个粗壮枝长垂至地面,不能形成伞形树冠。4.调枝:接芽长出的枝条成自然分布,如果枝不能均匀分布于砧木主干四周,不能形成伞形树冠时,要人工拉绳绑棍调枝,并进行修剪、抹芽正形、调整树势等管理措施,使其冠形圆满端正,树姿优美。5.防治病虫害:垂槐苗易遭蚜虫和尺蠖危害,尤其小苗会受害削弱树势,影响生长,应及时防治。垂槐嫁接苗经6月下旬到8月底两个多月的生长期,就可长成冠幅为40~80cm的垂槐大苗,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即可出圃栽植。

垂丝海棠养殖技术


垂丝海棠养殖技术--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Voss.)Koehne?)是蔷薇科梨亚科苹果属小乔木,高3~5 m,树冠疏散,幼枝开展紫色,花梗细长,花果随梗下垂,故名垂丝海棠,其变种主要有重瓣垂丝海棠和白花垂丝海棠。每年4月,花繁色艳,朵朵下垂;秋季果色美丽,果期长,是著名的庭园美化观赏花木。1.砧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砧木种子选用河北省产的八棱海棠,应它与垂丝海棠亲缘关系相近,嫁接亲和力强,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抗一定病虫、耐水湿、耐盐碱,能在含盐量为0.3%的土壤中正常生长。首先把砧木种子用清水冲洗浸泡,将绒毛、杂质与秕种漂除,选留饱满成熟的种子。将浸泡选纯的种子与湿沙混合,混合前先把沙子用清水洗净,并用 0.5%的多菌灵消毒,湿度保持以手攥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种沙比例为1∶3,并充分搅拌均匀。元旦前将混沙的种子放于透气的容器或木箱中,并置于 3~5℃的室内越冬。种子沙藏期间,需注意经常观察其温度、湿度情况,春暖时需翻动几次,以防种子发芽或霉烂,若发现有霉烂的种子必须及时拣出。2 .整地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厚、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入冬前翻耕土壤进行熟化,每667m2施用3~4方土杂肥,硫酸钾复合肥50 kg或磷酸二铵30 kg,硫酸亚铁15 kg,呋喃丹10 kg,翻耕均匀,整平耙细,进行灌水。3.种子催芽翌年3月初,将经过沙藏处理的种子取出,除去沙子,拣出烂种,用清水浸泡12 h后,将种子捞出,摊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盖上透明塑料薄膜,四周封严,放置6~8 d,每天需上下翻动1~2次,并用温水冲洗种子表面粘液,以利种子呼吸,有7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4.播种惊蛰前后即可播种。采用宽窄行选南北向条播,宽行50 cm,窄行30 cm,行沟深约2 cm左右,每667 m?2播种2 kg左右,若墒情好可直接播种,若墒情差点可在沟内浇小水,再进行手播,覆土厚?1.5 cm?,随后盖农用地膜。5.砧木培育(1) 透孔炼苗 播种后7~10 d,海棠种90%发芽破土,当芽长出2片真叶时,开始透孔放风,透孔时间选上午10∶00前或下午15∶00后最好,透风3 d左右把小苗放出,随后用湿土将孔眼盖严。(2) 间苗与移栽 4月上中旬,当海棠苗长出3片真叶时,需进行间苗和移植,间苗一般坚持留壮、留齐的原则,株距大约留16 cm为宜,保持每667 m?2 1万株苗左右,苗疏的地方从苗密地的方结合间苗进行移栽,尽量使根系多带土,随栽随浇水,以利成活。(3) 综合管理 当苗高15~20 cm时即可浇水施肥,采用漫灌方法浇水,施肥量每667 m2施尿素10 kg左右,6、7月份再各施一次尿素,用量各为15 kg,每次施肥后必须立即灌水,其间需要及时抹除侧芽,以减少养分消耗。苗期注意防治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可用0.1%的甲基托布津药液喷雾或灌根;主要虫害以苹果黄蚜危害严重,发生时用0.033%的朴虱蚜溶液喷雾防治。
6.嫁接(1) 接前准备嫁接前主要做好接穗与砧木的准备工作。选用生长健壮、饱满充实的垂丝海棠发育枝作接穗,剪下的枝条除去叶片和嫩梢,注意要保留1 cm长的叶柄,以便嫁接操作及检验成活。将剪下的接穗枝条打成捆,直立放于背风阴凉处,下半部分用湿砂培好,上部经常喷水防干。嫁接前把接穗放在水桶里,水桶内放入10 cm深的清水,上面用湿布盖遮,随接随取。嫁接前需将砧苗下部的萌枝靠基部剪除,并喷1次杀菌、杀虫剂,以防接后病虫危害。接前4 d圃地最好浇1次小水,以利砧木离皮和嫁接成活。(2) 嫁接时间和方法 嫁接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砧苗基径达0.5 cm左右时即可嫁接,采用丁字形芽接法,接后用塑料薄膜缠紧封严,只露叶柄。7.接后管理(1) 解绑与补接 接后10 d左右注意检查成活情况,凡是接芽新鲜或用手一碰芽片上的叶柄即脱落,说明接芽已经愈合成活。反之,凡是芽干瘪或芽片上的叶柄一碰不落者,说明接芽没成活,需立即进行补接。接芽成活后即可解绑,一般在接后15~20 d解绑。(2) 剪砧除萌 解绑后及时将接芽以上的砧木部分剪除,剪口必须距接芽以上0.5~1 cm,并向接芽对面稍倾向,以利剪口愈合。剪砧后砧木基部会萌生大量的萌蘖,需贴基部将其剪除,否则会应养分过多消耗而影响苗木正常生长。(3) 肥水管理 解绑后圃地需立即灌1次透水,即所谓的解绑水,以促进接芽萌发生长。当新梢长至10 cm以上时,开始进行叶面追肥,一般每10 d左右喷1次0.3%的尿素水溶液,在生长旺季每10~15 d喷1次4010-6的赤霉素(GA)溶液,以促进苗木生长。当苗木长至30 cm左右时,可施第一遍地下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6月份再施一次地下肥,一般掌握每667 m?2施尿素15 kg,每次施肥后必须立即灌水。在7~8月内喷3次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苗木生长和组织充实,增加后期苗木的木质化程度。结合圃地墒情,进行排水与灌水,并注意及时中耕除草。(4) 病虫害防治 在生长季节,垂丝海棠苗易发生叶螨和蚜虫的危害,如若发现,立即喷施15%的螨死净0.05%溶液防治叶螨,喷施10%的吡虫啉0.02%溶液防治蚜虫。如果发生白粉病可用20%的粉锈宁0.05%的溶液进行防治。

中华金叶榆的养殖


中华金叶榆是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树种,具有叶片金黄艳丽,树冠丰满,高度抗寒冷、干旱等特点,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中华金叶榆生长迅速,枝条密集,耐强度修剪,造型丰富,既可培育为乔木,做为园林风景树,又可培育成灌木,广泛应用于绿篱、色带。中华金叶榆根系发达,耐贫瘠,水土保持能力强,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大量应用于山体景观绿化中,营造景观生态林和水土保持林。

目前常用的养殖方法主要有嫁接和扦插两种,以嫁接为主。中华金叶榆是我国乡土树种白榆的变异品种,和白榆亲合力最好,因此在培育中华金叶榆苗木时,常以白榆为砧木,进行嫁接养殖。可采用以大规格白榆为砧木的高枝嫁接方法直接培育工程苗,也可采取在一年或二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培育中华金叶榆幼苗。

嫁接养殖

枝接

1、高接:以培育乔木状金叶榆为目的。嫁接时间在3月上中旬,以砧木苗尚未发芽前树液将开始流动时最为适宜。砧木与接穗选择及处理:选取胸径3cm以上的主干通直白输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长6—8cm左右,放进90℃—95℃的溶蜡中速蘸,使表皮蘸上一层薄蜡,并装进薄膜袋中冷藏或沙藏。

嫁接方法:1)劈接:在砧木两米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在断面中心用嫁接刀由上至下垂直劈一刀,深度2.5cm左右,在接穗下端一个芽的两侧各削一刀长2.5cm左右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边稍厚,另一边稍薄,削面要平。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厚边向外慢慢插入劈口内,使砧木劈口外侧形成层与接穗外侧形成层准确对接,并让砧木紧紧夹住接穗,一般可同时插两根接穗,较粗的砧木可劈“+”形插4根接穗,然后用15—20cm长的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2)插皮接:在砧木两米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约2—3cm的斜面,削面要求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绑缚方法同劈接。

2、底部接:以培育灌木形金叶榆为目的,适用于以一年至二年生白榆苗做砧木的嫁接,方法同上,一般一株砧木只插一根接穗,嫁接后绑好。

芽接

按嫁接时间分为夏季芽接和秋季芽接,按嫁接部位分为高接和底部接。夏季芽接以培育成品苗和接穗圃为目的,秋季芽接以培育半成品苗为目的。

1、夏季芽接:用白榆二年生苗木或一年生成熟苗木为砧木。6月初时,从中华金叶榆的充实枝条上选取饱满的小侧枝部位,从侧枝的上方1cm处用嫁接刀(要求嫁接刀十分锋利,每用1—2小时磨刀一次)削下2—2.5cm的皮部,不带木质,然后在砧木距地面5cm左右处,选一光滑部位,自上而下削去与芽片大小相同的组织,将芽片与砧木对接重合,用塑料布条自上而下将芽片绑缚严实。操作关键是选择接穗的侧枝大小,侧枝太粗,削皮时侧枝削不动,而且侧枝容易从皮部脱出,使取芽失败;侧枝太细时,接穗也太细,不易操作,即使削下,芽皮也太窄,很难成活。削下的芽片如果薄厚均匀,即使起皱,拉平后照样能用,不会降低成活率。夏季芽接一般一直可进行到7月初。此段时间,榆皮组织粘液丰富,接穗和砧木易粘合,最高成活率可达85%以上。

2、秋季芽接:时间为8月中下旬,采用夏季芽接的嫁接方法。此时接穗已不离皮,芽接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易萌芽,不能过冬;过晚则接穗不易愈合,降低成活率。

扦插养殖

硬枝扦插扦插时间在3月中旬。插穗可在上年入冬前剪取,选取0.5cm以上的壮条,截成15—20cm,绑缚成捆,进行沙藏。扦插前取出插穗,用清水洗净沙土,用ABT6号100ppm浸泡下部2小时。一般可直接进行大田扦插,行距50cm,株距15cm,随开沟随扦插,插穗微露出地面,将土踩实,覆盖地膜,浇透水。4月上旬开始出芽,此时应及时从芽眼处抠破地膜,利其长出地面。直至4月底新根才能长出。

嫩枝扦插扦插时间在7月上旬。以全光雾插较易管理:剪取当年生的近木质化的枝条,截成15—20cm,剪去中下部叶片,保留上部4—5片叶,绑缚成捆,用ABT6号100ppm浸泡下部2小时后扦插至沙土中,密度以叶子完全覆盖沙面既可。扦插后立即喷雾,每天3—4次,气温过高时,中午加喷一次。沙盘上部和南、西半圈要用遮荫网封闭。20天左右可长出新根。

中华金叶榆养殖方法


中华金叶榆是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树种,具有叶片金黄艳丽,树冠丰满,高度抗寒冷、干旱等特点,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中华金叶榆生长迅速,枝条密集,耐强度修剪,造型丰富,既可培育为乔木,做为园林风景树,又可培育成灌木,广泛应用于绿篱、色带。中华金叶榆根系发达,耐贫瘠,水土保持能力强,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大量应用于山体景观绿化中,营造景观生态林和水土保持林。目前常用的养殖方法主要有嫁接和扦插两种,以嫁接为主。中华金叶榆是我国乡土树种白榆的变异品种,和白榆亲合力最好,因此在培育中华金叶榆苗木时,常以白榆为砧木,进行嫁接养殖。可采用以大规格白榆为砧木的高枝嫁接方法直接培育工程苗,也可采取在一年或二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培育中华金叶榆幼苗。嫁接养殖枝接1、高接:以培育乔木状金叶榆为目的。嫁接时间在3月上中旬,以砧木苗尚未发芽前树液将开始流动时最为适宜。砧木与接穗选择及处理:选取胸径3cm以上的主干通直白输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长68cm左右,放进90℃95℃的溶蜡中速蘸,使表皮蘸上一层薄蜡,并装进薄膜袋中冷藏或沙藏。嫁接方法:1)劈接:在砧木两米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在断面中心用嫁接刀由上至下垂直劈一刀,深度2.5cm左右,在接穗下端一个芽的两侧各削一刀长2.5cm左右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边稍厚,另一边稍薄,削面要平。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厚边向外慢慢插入劈口内,使砧木劈口外侧形成层与接穗外侧形成层准确对接,并让砧木紧紧夹住接穗,一般可同时插两根接穗,较粗的砧木可劈+形插4根接穗,然后用1520cm长的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2)插皮接:在砧木两米左右处锯断,削平茬口,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先用嫁接刀在断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达木质部的竖口,切口长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长约23cm的斜面,削面要求薄而平,在其背面的两侧,浅削去表皮,然后将接穗大斜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时为适。绑缚方法同劈接。2、底部接:以培育灌木形金叶榆为目的,适用于以一年至二年生白榆苗做砧木的嫁接,方法同上,一般一株砧木只插一根接穗,嫁接后绑好。芽接按嫁接时间分为夏季芽接和秋季芽接,按嫁接部位分为高接和底部接。夏季芽接以培育成品苗和接穗圃为目的,秋季芽接以培育半成品苗为目的。1、夏季芽接:用白榆二年生苗木或一年生成熟苗木为砧木。6月初时,从中华金叶榆的充实枝条上选取饱满的小侧枝部位,从侧枝的上方1cm处用嫁接刀(要求嫁接刀十分锋利,每用12小时磨刀一次)削下22.5cm的皮部,不带木质,然后在砧木距地面5cm左右处,选一光滑部位,自上而下削去与芽片大小相同的组织,将芽片与砧木对接重合,用塑料布条自上而下将芽片绑缚严实。操作关键是选择接穗的侧枝大小,侧枝太粗,削皮时侧枝削不动,而且侧枝容易从皮部脱出,使取芽失败;侧枝太细时,接穗也太细,不易操作,即使削下,芽皮也太窄,很难成活。削下的芽片如果薄厚均匀,即使起皱,拉平后照样能用,不会降低成活率。夏季芽接一般一直可进行到7月初。此段时间,榆皮组织粘液丰富,接穗和砧木易粘合,最高成活率可达85%以上。2、秋季芽接:时间为8月中下旬,采用夏季芽接的嫁接方法。此时接穗已不离皮,芽接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易萌芽,不能过冬;过晚则接穗不易愈合,降低成活率。扦插养殖硬枝扦插扦插时间在3月中旬。插穗可在上年入冬前剪取,选取0.5cm以上的壮条,截成1520cm,绑缚成捆,进行沙藏。扦插前取出插穗,用清水洗净沙土,用ABT6号100ppm浸泡下部2小时。一般可直接进行大田扦插,行距50cm,株距15cm,随开沟随扦插,插穗微露出地面,将土踩实,覆盖地膜,浇透水。4月上旬开始出芽,此时应及时从芽眼处抠破地膜,利其长出地面。直至4月底新根才能长出。嫩枝扦插扦插时间在7月上旬。以全光雾插较易管理:剪取当年生的近木质化的枝条,截成1520cm,剪去中下部叶片,保留上部45片叶,绑缚成捆,用ABT6号100ppm浸泡下部2小时后扦插至沙土中,密度以叶子完全覆盖沙面既可。扦插后立即喷雾,每天34次,气温过高时,中午加喷一次。沙盘上部和南、西半圈要用遮荫网封闭。20天左右可长出新根。

中华金叶榆

银杏嫁接嫁接技术


银杏嫁接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通过嫁接可以保存、养殖优良品种,矮化树体,便于密植,扩大品种栽培范围,并能提早开花结实。银杏苗嫁接关键是接穗采集和不同时期内嫁接方法的选取。

1.接穗采集

春季接穗采集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10~20天内,嫁接任务大可以提前采集,采集接穗应从优良单株的成年母树上或采穗圃中采集。采集接穗的母树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品种纯正,丰产、稳产、优质;②出核率高,出仁率高,单核重、大;③无病虫害;④母树生长健壮旺盛。

银杏接穗枝条应具备如下条件:①当年生嫩枝或2~5年生发育正常的长枝;②生长健壮、充实。一般要用树冠外围和树体中上部发育成熟的枝条。老树上徒长枝也可选用,在嫁接技术熟练情况下,可选用老龄枝或多年生短枝,以便提早结果,枝条在树冠的南向成活率高,嫩枝要比老枝成活率高;③接穗最好取枝条的中部,因为上部接穗木质化程度差,基部接穗芽子不饱满;④接穗腋芽和顶芽饱满充实。穗条采集后要蜡封枝条或接穗的两端,保湿贮存。

2.嫁接

(1)嫁接的时期:银杏原则上一年四季均可嫁接,不同嫁接的时期采用方法也不一样。春季嫁接宜选用劈接、插皮接、带木质芽接、双舌接、袋接、腹接等。嫁接时间从发芽前5天至展叶,嫁接成活率最高。即清明前15天至清明后5天内嫁接。

方块芽接及方块短枝接可在生长季节进行。

秋季嫁接以8月下旬为宜,主要方法有方块芽接、带木质芽接、劈接、插皮接、贴枝接、腹切接等。

(2)嫁接方法

①劈接法:此法用2年生以上的实生苗,它是砧木和接穗均未离皮的常用的传统的嫁接方法。

削接穗:选择有2~3个饱满芽的粗壮接穗,在最下端的芽两侧各削一个3厘米~4厘米的削面,使呈楔形,外宽内窄,但最上一个芽要在外侧,削面光滑,无毛。削面斜度适中,削面削好后,上面留1~2个芽,在上芽上方0.5厘米~1厘米处剪断。

劈砧木:在适宜的嫁接部位上,先截干,用劈接刀在砧木横断面往下劈纵切口,切口深4厘米~5厘米。

插穗及包扎:插入接穗时要用劈刀的楔部将劈口撬开,先将接穗与砧木劈口左右对齐,然后轻轻将穗插入,且注意砧、穗形成层对准,插入后外“露白”0.2厘米~0.3厘米,然后用薄膜条包紧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伤口,以防雨水的侵入和过量的蒸发而影响成活率。

②插皮舌接法:砧木和接穗离皮后即可进行嫁接的一种方法。

砧木处理:根据所需要高度,在砧木平直处将砧木锯断,削平锯面,选择砧木皮光滑平直一侧,用刀削去老皮长约5厘米,深达嫩皮见白。

削接穗:接穗上保留2个饱满芽,削面成马耳形,削面平直长3厘米~4厘米,再从背后下部轻削一刀,并去掉前端较软部分,以便插入,然后用手捏开,使木质部和韧皮部分离。

插接穗:先用手捏开砧木的韧皮部,并使其与木质部分离或用嫁接刀将韧皮部撬开口,然后将接穗木质部向内徐徐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直至微露接穗为止,然后用塑料薄膜绑缚牢固,封紧接口。

③插皮接法:适用于砧木已离皮而接穗未离皮进行的嫁接方法。

削接穗:先在芽的背面0.5厘米处下刀,削成3厘米~4厘米长的斜面,入刀要陡,深至接穗的1/4~1/3,然后在其斜面背面的尖端处削成长0.3厘米~0.5厘米的短削面,在短削面两侧各轻削一刀,使呈楔形,然后,在长削面两侧各轻削一刀,使形成层露出,然后截断,每穗2芽。

削砧木:在砧木适宜部位剪断,削平切口,在光滑的一侧轻轻横削一刀,再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将砧木刀缝两侧皮层轻轻撬开。

插接穗:将接穗削面朝向砧木木质部,徐徐插入接穗,待接穗斜面在剪口上呈半圆形为止,上部露白0.3厘米,然后用塑料条绑缚即可。

④切接法:春秋两季均适用,省接穗,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削接穗时,先在芽下方约1厘米处成45°斜削一刀,削掉芽子下面一段,然后翻转接穗,使宽平面向上,从芽基部起平削一刀,削芽皮层,不伤或微伤木质部,最后在芽上0.3厘米处斜削一刀,削断接穗。砧木在距地面8厘米~15厘米处,选光滑处自上而下纵切一刀,刀穿皮层,不伤或微伤木质部,切口长2.5厘米~3厘米,接合时,将单芽大削面朝向砧木木质部插入口内,下部抵紧砧木切口底部,至少使砧木与接穗形成层一边对齐,然后扎紧,以防失水,采用全封闭式包扎,待接穗发芽时顶破塑料薄膜。此法最适宜1~2年生幼苗嫁接。

⑤袋接:是把砧口捏成袋状,接穗削成弧形削面,并插入砧袋内的一种小苗嫁接方法。此法简便元易行,成活率高,不需绑缚,是银杏春季嫁接最早的方法之一。此法适于砧木根颈部位已离皮的1~2年生小苗嫁接。

削接穗:接穗选好后左手持接穗,基端向内,右手拿嫁接刀。接穗四刀削成:第一刀先在最上部一芽同一方向处下刀,削成3厘米长略呈弧形的斜面;第二刀将削面尖端过长的部分削去;第三、四刀分别在斜面两侧约1/2处顺势修削一刀,再从芽上1厘米处截断。每穗1~2芽。

剪砧:扒开砧木根部泥土露出根部浅黄色部分,用剪刀将砧木剪成约45°的马耳形斜面,正袋接要求斜面向南。

插接穗:先用左手捏开砧木剪口皮层,使剪口顶部一面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右手取接穗将削面朝内,即“骨对骨”缓缓插入袋内,插到不能再插时为止。要防止用力过猛而使接穗皮皱褶和砧木皮层破裂。如果破裂,最好绑缚。接好后左右手各抓一把泥土,对挤到接口处,使泥土和接口紧密接触。然后在周围及上面盖上细土,盖没接穗顶端1厘米~2厘米,并培成馒头状,以利增湿保温,持接穗发芽萌动后人工扒土,以保证腋芽正常萌发。

⑥腹接:皮下腹接,砧木切口不伤及木质部呈T形切口,撬开皮层插入接穗,接穗长削面平直斜削,长2厘米~2.5厘米,背面下端呈小斜面。如果接于大树上的授粉枝或通过嫁接来填补树冠缺枝部位时,可以不剪砧,用于育苗成活后剪砧。为了防止位置效应,第一芽在接穗上边。

单芽腹接:砧木处理时,先在嫁接部位斜切一切口,深达木质部1/3。接穗为一单芽枝段,在芽的两侧作两个斜切削面,外宽内窄。两个切削面长短也略有不同。削后在芽上0.5厘米处剪断。插入后如果松动须绑缚。

⑦带木质部芽接

削芽片:一手倒握接穗,一手从芽基上方1厘米处向上斜削一刀,深达木质部。再在顶芽(向内一端)1厘米处斜切一刀,深达木质部,不要取刀,顺直向上平削,直到将带木质部的芽片取下为止。芽片一定要光滑,否则不易成活。

削砧木:在适宜嫁接部位光滑面上,将砧木削成与接芽同等大小并深达木质部的切口,轻轻取下切块。

嫁接:将削好的芽片嵌入砧木切口内即可,芽片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均可。接好后再用塑料条自下而上绕芽扎紧。春季嫁接立即剪砧,夏秋季嫁接翌春剪砧。

⑧根接

A) 插皮根接

削接穗:接穗削法同普通插皮接,但长削面3厘米,短削面0.5厘米。

根段选择及切削:根砧先从苗圃内挖出,洗净泥土,切不可损伤须根。剪除机械损伤部分,并剪成长10厘米的根段,截制时粗端平切口,细端斜切口,以便区分上、下端,并按粗细分级。削砧方法同普通插皮接,按常规方法插入接穗后绑缚即可。

B)皮接装根法:适于较细银杏根,接穗较粗。 削接穗:先用嫁接刀修平接穗下切口,向上0.3厘米处用刀向上削一个斜面,长约3厘米,深达木质部。削起皮层带有部分木质部,但不脱离穗条,又要有弹性。

削根段:将根段粗端上口选平滑处削一长3厘米的斜面,在斜面的反面削一长0.2厘米的小斜面。

嫁接及包扎:将根段长斜面向内由下而上插入接穗切口内,再用塑料条自上而下绑扎紧。但接穗下切口不要用塑料条封口,以利于接穗基部形成愈伤组织和生出新根。

C) 合接法:用嫁接刀修平接穗下切口和根段较粗一端(基端),并各削一长3厘米的斜面,对准二者的形成层然后扎紧。

圆冠榆


圆冠榆,榆科榆属。原产中亚等地,我国新疆栽培历史悠久,在喀什,哈密、伊犁等地,保留有古老的大树。圆冠榆是落叶乔木、深根性树种,主干粗壮直立,树皮灰棕色,纵裂,老枝灰色,幼枝绿色,叶椭圆形或倒卵形,树冠圆形。
圆冠榆适应性强,喜阳光,抗寒耐旱,抗风,对土壤要求不严。哈密庙尔沟,位于天山前山带山谷沟口,三面被砾石戈壁环围,年降水量仅37.3毫米,最低常温达—30℃,绝对最高温度40℃,数棵圆冠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充满生机,树高30米,胸径1.5米左右,长寿达300多年。
圆冠榆是白杨形态变异品种,很少结实,且种子不育,很久以来制约了生产发展。上世纪70年代、林业科技工作者,以果木嫁接的技术原理,用当地白杨作砧木进行无性繁殖。经反复试验,枝接芽接逐获成功,经多年的观察,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枝条从嫁接点以上部位丛生,枝条密集柔软细长,每级新枝层层扩展向上。深绿色叶片分布整个树冠外缘,互相衔接而不重叠,树冠自然造型成球状圆形。圆冠榆枝繁叶茂,姿态优美,近年来得到推广应用,既是观赏树种,又是速生绿化树种,普及天山南北,在城乡绿化中一展风采。

水榆花楸的播种育苗技术


水榆花楸(Sorbusalnifolia),蔷薇科,花楸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m。该树种为中庸偏阳,耐阴、耐寒、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常生于林内、林缘或灌丛中,种子繁殖。分布较广泛。由于水榆花楸在秋季叶变成金黄色,果鲜红色,金叶红果相映,所以在公路绿化,庭院绿化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另外木材边材黄白,曝于空气中逐渐变红、心材红褐色、色泽美丽、结构细致,可做家具;树皮可作染料。因此,水榆花楸成为木材生产和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当前水榆花楸苗木需求量很大,为此根据多年育苗实践总结出水榆花楸播种育苗技术。

1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1.1 种子的采集

水榆花楸种子9月中旬成熟,应及时采收浆果,然后将果实搓碎,用清水将种子漂洗干净。

1.2 种子的处理

首先将种子用高锰酸钾浸泡3~5min后捞出,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按种沙1∶3混合置于木箱内。箱内温度控制在17~20℃,湿度控制在60%~70%,每3~5d翻动1次。待120~150d即可发芽,如不到播种季节发现种子30%裂口时,应该立即置于1~5℃的条件下控制发芽。

2 选地和整地

根据水榆花楸的生物学特性,育苗地宜选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呈中性或微酸性,且比较肥沃的轻壤土。切忌在粘重土壤上育苗。播种前细致整地和作床,一般在4月末作高床(床面高于地表8~10cm),床宽1m,床长10~20m,宜南北延长。向床匀撒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及磷酸二氢铵,农家肥5kg/m2,复合肥40g/m2,翻动床面,深度为25cm,将肥匀混在土壤中,打碎土块粗略搂平床面。为了防止病虫害,应向床面匀撒五氯硝基苯+代森锌4g/m2,最后细致做好床面。

3 播种和苗期管理

经过处理后的混沙种子应适时早播,当平均地温达到8~9℃时,即可播种。新宾地区的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床播,首先将床面每延长米开5趟沟,且沟底平,再向沟内均匀撒种,边播种边压实,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以利保墒。播种量为20g/m2,最后向沟内覆土1.0~1.5cm,立即向床面喷洒清水,浸湿深度为15~20cm,以后浇水多次少量。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保持表土湿润,含水率在60%左右,防止种子芽干,造成缺苗断条。6月末,由于幼苗茎细嫩,地表温差较大,为防止遭受日灼和病虫危害,要少量多次浇水,以调节床面温度和湿度。7~8月一般为幼苗的生长旺盛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每隔2~3d浇1次透水,还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经常进行除草松土。8月中旬以后,控制浇水,除非特别干旱,平时不浇水,降低土壤温度。为了培育壮苗,在7月初对床面苗木施肥,可施复合肥15~20g/m2,每年施2次,开沟施肥即可,但施肥时间不能过晚,促使苗木木质化,有利于苗木的越冬。

4 病虫害防治

为了防止病虫害发生,苗出齐后必须用敌克松500倍液或甲基异硫磷500倍液喷洒苗床,每7d喷洒1次,持续3~5次。

5 留苗密度

经过多年试验,水榆花楸育苗,留苗密度为110~140株/m2,1年生出圃苗,苗高可达50cm,地径0.53cm。水榆花楸春季起苗,即可作为绿化苗木定植或上山造林。

养花技巧《垂榆嫁接养殖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嫁接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