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春季花卉苗木的栽培管护技术要点”,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整地
1、对未种有苗木的圃地,进行全垦,放基肥。全垦深度最好能达40公分左右。如果是种植小苗或者播种育苗,我们起高畦,哇宽1米,长可因地形而定。如果是种植中、大苗的,我们可根据苗木的大小来定种植的株行距、种植穴的大小,一般种植的株行距以苗木的枝叶不交错为基准,种植穴一般不小于50×50公分。
2、对已种有苗木的圃地,进行中耕,深度在5公分以上。同时为结合春季施放催芽肥(主要放氮肥或者复合肥),在苗木的树冠滴水线处开好施肥沟,待气温转暖后放肥。
3、开好或者清理好排水沟。
二、播种或栽种、管护
1、播种:在整好的地上在过一次抓子,去掉大块的泥团,土壤消毒,再处理种子(清洗种子,去掉外壳和不合格的种子,种子消毒,催芽。)然后视种子的大小定播种的方式(一般用撒播和点播两种),放基肥、播种、覆盖(如果气温低应盖薄膜),淋透水。平时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避免积水,经常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当种子的出芽率达到70%以上,除掉覆盖物,如太阳太强应适当遮荫。当苗长到有两片真叶时,可以施肥,施肥一定要“薄施、勤施、平衡施”,水分要保持充足,要勤除杂草,避免与苗争肥争水争阳光,同时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
2、种植小苗的在已经整好的畦床上种植,边松土边挖种植穴,适当的修剪,种植规格一般为20×20公分。注意不要弯根,保护好顶芽,淋透水,最好能遮阴一段时间,等小苗成活后才撤去(长出的新叶转绿后),日常管理可参照播种苗的管理来进行管护,
3、种中、大苗的在挖好的种植穴先放上基肥(有机肥和磷肥混合),垫上一层表土或心土,修剪苗木,去掉多余的枝叶,降低苗木的蒸腾作用,突出主干,不够高的留好顶芽,然后才把苗木种上,种时要注意苗要正,土要踩实。淋透水。注意地上部分的喷淋水,等苗木长出新芽并且新叶转绿后可以放肥。生长期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供给,施肥和管理的方法可按照小苗的管理方法来管护。但施肥的浓度要比小苗的浓一点。
4、对于已种的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要轻,在滴水线挖一个环形沟或者对称开两条条形沟,深度至少要20公分以上,大小根据苗木来定,主要放无机的氮肥或者复合肥,同时结合具体情况施放有机肥,施肥量一般为每株二两以下。施肥后应立即淋水。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
三、病虫害防治
冬去春来,天气转暖,病虫害开始多发起来,我们要以防为主,治为辅。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做到防早、治小。对于播种育苗和小苗的我们主要是防治鼠害、蚂蚁、地老虎、蟋蟀、蝼蛄,介壳虫、蚜虫、潜叶蛾、蓟马、螨类、猝倒病、叶斑病、白粉病、煤污病等,防治的方法主要采取:做好土壤和种子的消毒,保持通风、透光、不积水,定期的喷洒防治的农药。对于种中、大苗的我们主要防治的是介壳虫、蓟马、螨类、根腐病、叶斑病、煤污病等,防治的方法是做好土壤消毒,保持通风、透光、不积水,定期喷洒防治的农药

xZh52.CoM展读推荐

榆叶梅春季管护要点


榆叶梅是华北地区园林中重要的早春观花树种,它虽然生性强健,易于栽培,但春季管理却不能放松,如果不重视春天的管理,就会造成树不茂花不繁,影响了观赏效果。现将榆叶梅的春季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浇好两次水

早春的返青水对榆叶梅的开花质量和一年的生长至关重要。这一次浇水不仅可以防止早春冻害,还可及时供给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这次浇水宜早不宜晚,一般应在3月初进行,过晚则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浇水时要注意浇足浇透,不可水过地皮湿;另外,在4月下旬还应再浇一次水,这次水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次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春季多风少雨,虽然早春浇了返青水,但此时土壤墒情已经不好,这时若浇上一水,无异于锦上添花,可使植株生长旺盛,枝叶繁茂。

施好花后肥

榆叶梅经早春开花、萌芽后,消耗了大量养分,此时应及时对其进行追肥,这次追肥关系到植株花后的生长和花芽的分化,应本着及时、适量的原则来施肥,肥可以用氮、磷、钾复合肥,若同时施用一些腐熟发酵的圈肥则效果更好,不仅可使用植株营养平衡,利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还能有效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生物活性,可以采取环状施肥,施肥时应注意宜浅不宜深,施肥后应注意及时浇水。

修剪要合理

榆叶梅修剪,早春时应重点将交叉枝、内膛枝、枯死枝、过密枝、病虫枝、背上直立枝剪掉,还可对一些过长的开花枝和主枝延长枝进行短截,防止花位上移,影响观赏效果;对长势不均匀的植株,要本着抑强扶弱的原则,对长势好的枝条进行短截或疏除;对一些过密的辅养枝和不做预备开花枝培养的上年生枝条要进行疏除;对大的开花枝组枝条适当进行短截,对各类型开花枝组中过密的枝条也应适当进行疏除,防止枝条过密影响开花质量,经过这样合理修剪的榆叶梅不仅花开的大而且花期长。

另需一提的是在花凋谢后应及时将残花剪除,以免其结果,消耗养分,这一点常因人力所限被忽视,其实剪除残花是十分必要而且对植株生长非常有利的。

防治病虫害

春季是病虫害的萌动期,应本着预防为主,治早治了的原则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于早春萌芽前对植株喷施一次石硫合剂,预防病害,花谢展叶后再连续喷两遍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次间隔10天。对流胶病可采取刮除流胶,涂抹波尔多液或涂白等方法进行防治;春季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叶跳蝉等,如有发生可选用广谱杀虫剂喷杀,但应注意不要发生药害。

春季苗木出圃技术要点


现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各地植树热潮不断掀起。春季造林期间,大量苗木出圃,因此各个环节均要注意技术要求,以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损失。

苗木调查

出圃前,首先要做好苗木调查。苗木调查是为了掌握苗木种类、数量、规格和质量等,以便做出合格苗木的出圃计划。此项工作需要高度认真细致。

正式起苗

已达到出圃规格的苗木,或需要移植进一步培育大苗的苗木,都要起苗。该工作是苗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苗木的移栽、造林成活率和绿化效果。

不论落叶或常绿树种,原则上都应在休眠期起苗。所以,春季起苗要早,最好随起随栽。待苗木萌动后起苗,会影响苗木栽植的成活率。起苗既可人工进行,也可机械起苗。现在一般人工起苗,主要有裸根和带土球两种方法。

裸根起苗

落叶树种和容易成活的针叶树小苗可裸根起苗。起苗时不要硬拔苗木,以免拔伤苗木根系,起出后尽量保护好根系上的土。

带土球起苗

多数常绿阔叶树和少数落叶阔叶树及针叶大树,其根系不发达、须根少、发根能力弱,而且蒸腾量较大,所以必须带土球。土球的大小因苗木大小、树种成活难易、根系分布、土壤条件及运输条件等而异。一般土球半径约为根茎直径的5倍~10倍左右,高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起大苗应先将其枝叶用绳捆好,以缩小体积,便于操作和运输;起苗深度决定苗木根系长度和数量,一般针叶、阔叶实生苗起苗深度为20厘米~30厘米,扦插苗为25厘米~30 厘米;同时应注意,不要在刮大风时起苗,否则苗木会失水过多,降低成活率;若是干旱苗圃地,应在起苗前2天~3天灌水,使土壤湿润,以减少起苗时损伤根系。

包装运输

为了防止根系干燥、不使苗木在运输过程中降低质量,要对苗木进行包装,避免苗根、叶曝于阳光下,或被风长时间吹袭。包装工作应选在背风避萌处进行,常绿树种的苗木,苗冠宜外露,以防发霉腐烂。运输苗木时,宜用稻草、麻袋、草席之类的东西洒水盖在苗木上,且要勤检查枝叶间湿度和温度,根据温度、湿度状况进行通风和洒水。

栽前假植

大量起苗后不能及时运走或未栽植完的苗,均需要假植。假植地要选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播种苗假植深度为30厘米~40厘米,迎风面的沟壁作成45度的斜壁。长期假植时,一定要做到深埋、单排踩实,并用席、遮阳网等遮阴,降低温度。

总之,苗木是有生命的植物活体,出圃过程中我们应适时适地满足苗木生长需要,确保各个环节技术措施的落实,才能保证苗木栽植成活率提高。

夏秋花卉苗木扦插繁殖技术


过几年花卉业发展迅猛,花卉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单纯依靠籽播育苗已无法满足花卉市场的需求,所以扦插育苗技术愈来愈受到花农的青睐,尤其是夏秋(6月上旬~10月上旬)花卉苗木扦插繁殖以其繁殖速度快、成本低、繁殖量大等优点广为花农采用。其技术关键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 扦插苗床准备与荫棚建立

1.1 扦插苗床的准备

应选地势平坦、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深翻35cm,清除杂草、乱石和草根,打碎土块,精细整地。要求畦宽1 1m、畦沟宽0.3m、畦长20m左右。苗床整平后,在床面铺一层过筛的6cm厚的红心土,并用25×10-6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雾,对苗床进行清毒处理。

1.2 建立荫棚

荫棚一般用遮阳网对苗床进行全封闭遮荫,要求棚高1.7m左右,荫棚的长宽依苗木的大小而定。新购遮阳网覆盖一层即可,旧的遮阳网因网孔变大而稀,以覆盖两层为好。总之,以人在荫棚内感受外面灼热的阳光变成稀薄的漫射光即可。

2 插穗的采集与扦插

2.1 插穗的采集

插穗枝条的采集应以品种纯正、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为害的一年生或当年生枝为宜。阔叶花木枝条应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或阴雨天进行,枝条带回内应立即洒水,以防失水影响成活,同时把枝条修剪成长5~7cm(有2~3个芽)的插穗,插穗下端2~3cm处的叶片应剪除,上端叶片应保留。叶片较大的(如桂花、含笑等)则应对保留叶剪除1/3~1/2叶片,针叶花木(如松、柏等)其枝条采集时间不限,插穗若在室内阴干两天还可提高扦插成活率。

2.2 插穗的扦插

扦插之前应在苗床上洒水,再在苗床上横划深1cm左右的若干平行扦插沟,扦插沟距为5cm左右,株距4cm进行扦插。扦插以插穗下端3cm扦入土内,上端叶片露出地上部为度,插穗可以正插也可以斜插,但斜插应避免叶片触地。扦插完毕后用7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雾,最后用透光的地膜弓棚,以保苗床的湿度。

3 苗床的管理

检查苗木生长情况不能随意揭膜,而应用手指轻弹弓膜,让内膜水珠震落再透过地膜检看苗木,若叶片挺立,嫩叶不勾头的则生长正常,如嫩叶上出现黑霉状或土壤出现灰白霉状物则应补打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再次灭菌消毒。一般膜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温度在30℃左右。半月检查一次。弓膜保湿要持续到十月份,荫棚则要保持到年底方可拆除。

春季盆花管护


一、出室时间要适当。在早春,花木刚从休眠状态中苏醒过来,比较脆弱,抗寒力、抗逆性较差。如果出室过早,遇气温急剧下降,极易造成冻害,导致大量落叶,甚至整株死亡。因此,盆花出室不宜过早。一般来说,落叶花木(如石榴、月季)和抗寒力较强的花木(如蜡梅、迎春),应在室外昼夜平均温度为15℃左右移出室外。抗寒力较差的花木(如茉莉、桂花、含笑),应在室外昼夜平均温度为20℃左右才移出室外。为防意外,在出室前的7天至10天,选择晴天的早上9∶00以后将盆花搬到背风向阳处,下午4∶00以前搬入室内,让其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同时每天中午向花木枝叶喷雾一次,以补充水分。

二、换盆换土要及时。受花盆体积的制约,盆土内的养分十分有限。如果不及时换盆换土,很难满足花木对养分的需求。一般小盆1年至2年换土换盆一次,大盆3年至5年换一次。换盆换土的具体时间是:早春开花的(如迎春、梅花、碧桃)宜在花后1周至2周换盆换土,其他花木宜在休眠期和早春萌芽前进行。盆的型号应根据花木大小及长势强弱确定。盆土的配方应根据盆花的习性来定,大多数花木的盆土应是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沙质壤土。换盆换土时要防止伤根。换土方法是:在换盆换土前3天至5天先将盆土浇透,再用铁丝或其他硬物沿盆四周将土撬松,最后轻轻地将花木取出。取出后,把盆子外沿的土和底土、顶土除去不用,再用铁丝小心地将根部四周的土除去,适当剪去老根和须根。换土时,应留30%的老土,再填入7 0%的新土。换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阴凉通风处,一周后方可见阳光。

三、肥水管理要合理。春季正是花木生长发育的季节,需要较多的水肥。如果水肥供应不足,则长势不旺。但施肥过多、浇水过量,易引起肥害、“烧死”和烂根等,因此,施肥浇水均要适当。施肥时要按“薄肥勤施、适当增加”的原则进行,一般每隔10天至15天选晴天的傍晚施一次充分腐熟的饼肥水、鸡鸭粪等液肥一次。对幼苗、刚换盆换土和刚上盆的花木,应暂缓施肥,待其生长正常后再施。对花木浇水要按“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必浇透”的原则每周浇2次至3 次,宜选晴天的中午进行。水温不可太低,最好与室温相近,水质以软水为好。是自来水的应放2天至3天后待其将氯气挥发后再用。

四、整形修剪要相宜。合理修剪,既可促使植株生长旺盛,也有助于外形优美。对当年生枝条开花的花木,如月季、石榴等,应在早春休眠期重剪,以促其多发新枝、多开花。对在两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如栀子花、杜鹃花、迎春花等,一般应轻剪,只适当修剪过密枝、伤残枝和病枯枝即可。

五、防治病虫要及早。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花木的害虫也日益增多,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烟煤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和介壳虫等。对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杀。对烟煤病,可喷杀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对蚜虫和介壳虫等虫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至 2000倍液等喷杀。)

花卉苗木立枯病的防治


立枯病是由真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苗期病害,病菌多从表层土侵染幼苗根部和茎基部,受害部下陷缢缩,呈黑褐色。如幼苗刚出土时,表现病状为猝倒;如幼苗组织已木质化,则表现为立枯。潮湿时病部长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

(1)苗床用土和盆栽用土,都必须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土壤消毒的方法是每平方米用40%福尔马林50毫升对水8-12.5千克,浇灌土面,用塑料薄膜覆盖4-5天,揭除覆盖物,经7-10天后播种;或在栽植、播种前条施7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与80%代森锌的等量混合物,每平方米地面用8-10克。

(2)播种或种植前灌水,保持土中水分充足,在幼苗出土后20天内,严格控制灌水。

(3)幼苗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浇灌,可起到灭菌保苗的作用。

花卉苗木培养土



以壤土、砂、腐殖质及有机肥为主体,可用于苗床或容器栽培。容器用培养土,要求理化性质良好,有较好的持水排水能力和通气性,主要可分为以下六类。

(1)杆插成活苗(原来扦在砂中者)上盆用土2分黄砂 1分壤土1 分腐叶上(喜酸植物可用泥炭)

(2)移植小苗和已上盆扦擂苗用土1分黄砂 1分壤土 1分腐时土

(3)一般盆花(天竺葵、吊钟海棠、菊花、棕榈科植物)用上1 分黄砂 2分壤土 1分腐殖质半分干燥腐熟牛厩肥每4公升上述混合物加一满盆五寸盆的骨粉。

(4)一般需较多腐碴质的盆花(如秋海棠类、多数蕨类、报春花类)用上2分黄砂2分壤土 2分腐殖质半分干燥腐熟牛厩肥加骨粉同第三类。

(5 )一般木本植物上盆(如杜鹃、瑞香等)用上2分黄砂 2分壤土 2分泥炭1分腐殖质半分干燥腐熟牛厩肥。

(6)一般仙人掌科和多肉植物用土,2分黄砂 2分壤土 1分细碎盆粒半分腐殖质。每4公升上述混合物加一满盆五寸盆的骨粉和加一满盆五寸盆的磨碎石灰石。菌床用培养上,可照上述比例混合填入。如作畦栽种,而原来的土壤为粘土,可多泡黄砂;如原系砂上,可多加壤土。

以上所说的培养土,都应在消毒后方可使用。

花卉苗木的抗冻救灾技术措施


花卉苗木的抗冻救灾技术措施---为切实减少灾害给花卉苗木造成的损失,近日,省花卉苗木专家提出了抗冻救灾技术措施。

入棚保温

在育的种苗、盆栽的花卉及部分年销花卉、名贵花卉和绿化苗木,凡是能够入棚的要做好入棚保温工作,及时覆盖好棚膜,防止冷空气侵入,并应该及时加温补光。对于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喜温花卉苗木,温度应该维持在12℃以上,其他花卉苗木则要保持在8℃左右,最低不低于5℃,并及时给予补光。

加强田管

及时用塑料薄膜或稻草、谷壳等进行覆盖保温;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开沟排水;及时清除植株上的冰霜(轻摇、用软竹梢轻敲振落,但不能抽打枝叶),并进行壅蔸培土。

整枝修剪

对冻害程度较轻的植株,严格掌握“宁浅勿深”的轻修剪来清理植株,以利于芽的萌发。对受害较重的则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及时剪去受冻部位,以促进新梢萌发;解冻后,进行早春浅耕锄草,结合追施速效氮肥,并适当补施磷钾肥,使植株迅速恢复生机,提高植株抗寒和抗倒伏的能力,促进芽的萌发和新梢生长。若冻土层深,还可用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冻害给植株带来一定的创伤,应及时进行浅耕施肥。

又讯记者宋海峰报道:近日,省茶叶生产专家提醒广大茶农,茶树受冻后不仅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影响年产量,还会导致整株秃枝或枯死,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护理。

行间覆盖,熏烟驱霜

可用柴草、秸秆、草皮、树叶、锯木灰、厩肥、稻麦壳稃、稻草于土壤封冻前铺盖茶园,每亩约需铺草1500~2000公斤,铺草可采用稻草、杂草、修剪的茶树枝条等;当气温降至2℃左右时,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点火,既防晚霜冻又积肥。

覆盖防霜,加强肥培管理

对幼龄茶树,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可用遮阳网等覆盖蓬面,也可在遮阳网上盖上塑料薄膜或稻草、杂草;或直接用稻草盖在茶丛上;加强肥培管理,施足基肥;施入有机肥或氮磷钾化肥,提高土温和土壤肥力;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修剪程度宁浅勿深,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较重的则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甚至台刈。

浅耕施肥,培养树冠

解冻后,及时进行早春浅耕锄草,若冻土层深,还可用1%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春茶萌芽期冻害发生后,在整枝修剪的同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受冻茶树由于上层叶片被冻伤,春茶开采时间可能会推迟一点,因此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既有利于养好树冠,又可多采高档名优茶,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

春季苗木花卉扦插育苗的要点


3月初至4月中旬,是春季扦插育苗的适宜时机,春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温度适中,对插穗切口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系的分化尤为适宜;春季插穗小苗有较长一段生长时间,当年即可培育出符合一定规格的苗木。现将常见的几种花木扦插要点介绍如下:

栀子花春、夏、秋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3月至4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时从生长健壮的母株上剪取1年至2年生的嫩枝,截成20厘米左右的插条,每段要有3个以上的节位,剪去下端叶片然后将下端剪口放入500ppm生根粉溶液中快速浸渍15秒钟,取出稍晾干药液后随即扦插。插前在修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7厘米画线打点,并用1根小木棍在点上打孔,再将插条的2/3插入孔内,用周围土壤压紧后浇水保湿,成活后进行除草、追肥管理,当苗长至50厘米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茶花扦插时间以4月上旬开始至5月为宜。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呈褐色的枝条,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带3个芽的插条,基部在节下部位剪切。插条上保留1片~2片叶子。剪好后随即将基部放入清水中,以保持插条湿润。然后每50根至100根插条捆成一捆,将基部浸泡在100ppm浓度的萘乙酸液中约24小时,再取出用清水洗后进行扦插。

杜鹃在春季选1年生枝条做插穗,长4厘米~12厘米,最长不要超过20厘米。留插穗上部叶片剪去下半部的叶片。用稀蔗糖水浸泡插穗下半部8小时~12小时后,洗净扦插,能促进生根。低浓度的吲哚丁酸10ppm~20ppm浸泡插穗,对不易生根的种类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扦插深度:插穗较短的插入1/2,较长的插穗插入2/3。扦插以后要充分浇水,以后经常喷水,保持插床基质湿润。

木槿一般采用春季扦插养殖。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1年至2年生健壮未萌发枝条,截成长15厘米~20厘米的小段。扦插时备好1根小木棍,按株行距预插小洞,再将木槿枝条插入,入土深度以10厘米~15厘米为好,即入土深度为插条的2/3,压实土壤,插后立即浇足水。注意扦插时不施任何基肥。

紫薇在2月至3月进行硬枝扦插。选取1年生壮枝作插穗,长12厘米~15厘米,入土2/3,5月即可生根成活,成活率可达90%以上,1年生苗高可达50厘米左右。

桂花扦插时间多选择在2月。为促进生根,防治病害,母树在扦插前1个月用800倍~1000倍敌百虫液喷洒,插前10天至15天用石灰水消毒。扦插前用10ppm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8小时~10小时。扦插后立即浇透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还可在苗床上设立遮阳网,约2个月后即可生根。第二年移植1次,第三年出圃。

枸杞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取生长健壮的直径0.4厘米~0.6厘米的枝条或优良株上的徒长枝剪成12厘米~15厘米长做插条。插前可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浸泡插穗,注意插穗入液不能超过插穗基部的3厘米。按5厘米×10厘米株行距插入基质,插穗上部1节~2节露出床面,插后可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促进发芽。

花卉苗木锈病的发病规律


锈病是花卉和景观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类病害,世界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多有发生。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死苗,造成重大损失。

1、症状特点

病株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而得名,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成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也有生蜜黄色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还有的生许多淡黄色、灰黄色到灰褐色稍隆起或刺毛状物,为锈子器、枝干上生肿瘤、丛枝和粗皮等,果实畸形或开裂。

2、病原菌及其生活史

2.1病原菌种类

锈病由锈菌寄生引起。锈菌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锈菌目,侵染花木常见的锈病有以下几种。

2.1.1柄锈菌属(puccinia)

如引起萱草锈病,草坪禾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和冠锈病,结缕草锈病,鸢尾锈病,菊花柏锈病和黑锈病,紫菀锈病,向日葵锈病,天竺葵锈病和蜀葵锈病等10多种。

2.1.2单孢锈菌属(uromyces)如引起唐菖蒲锈病,香石竹锈病和紫菀单胞锈病等。

2.1.3多孢锈菌属(phragmidium)有玫瑰、蔷薇和月季等锈病。

2.1.4胶孢锈菌属(gymnosporangium)有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苹果属、梨属等20多种锈病,桧柏、龙柏等多种柏树锈病。

2.1.5柱锈菌属(cronartium)有牡丹、芍药锈病、松瘤锈病、红松疱锈病、樟子松疱锈病等。

2.1.6鞘锈菌属(coleosporium)有紫菀锈病、红松松针锈病、油松松针锈病和樟子松松针锈病等。

2.1.7层锈菌属(phakospora)有菊花褐锈病等。

2.1.8栅锈菌属(melampsora)有毛白杨锈病,落叶松-杨锈病,胡杨锈病等。

2.2生活史

2.2.1孢子种类

锈菌的生活史最简单的只有冬孢子(代表符号Ⅲ),最复杂的有五种类型孢子,即性孢子(○)、锈(春)孢子(Ⅰ)、夏孢子(Ⅱ)、冬孢子和担孢子(Ⅳ)。

2.2.2生活史型

典型的锈菌要顺序经历5个不同发育阶段,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才能完成全部发育过程,有的锈菌则有变异,缺少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孢子类型。

长(循环型)生活史型产生5种孢子阶段的类型称长生活史型或长循环型生活史型,长生活史型中,又可分为转主寄生长生活史型和单主寄生长生活史型两种。前者在锈孢子萌发后侵染的寄主与原来产锈孢子器的寄主植物种类不同,且其亲缘关系较疏远,如香石竹锈病,其○和I阶段寄生于大戟属植物上,Ⅱ和Ⅲ阶段,寄生于石竹属植物上。松芍柱锈菌,其○和I在马尾松、油松等松树植物上引起松疱锈病,病部的多年生菌丝,第二年仍可继续产生锈孢子,其Ⅱ、Ⅲ和Ⅳ在芍药和牡丹上。松柱锈菌其○和I在松树上,Ⅱ、Ⅲ和Ⅳ在壳斗科的栎属上。单主寄生长生活史型的各孢子阶段在同一寄主上完成,如三种多孢锈菌引起的玫瑰锈病,向日葵柄锈菌引起的向日葵锈病,蚕豆单孢锈菌引起的蚕豆和豌豆锈病等。

缺夏孢子型生活史型其中又分转主和单主寄生两种,转主寄生如由梨胶锈菌和山田胶锈菌引起的海棠、梨、苹果等锈病,○和I发生于海棠等,Ⅲ和Ⅳ发生于桧柏、龙柏、圆柏和刺柏等柏树上,在针叶和小枝上产生大小不等瘤状物,称菌瘿或冬孢子角,吸水膨胀成橘黄色的胶状物。

此外,还有短(循环型)生活史型,只有○、I阶段,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次春侵染幼芽如梅花锈病。只有Ⅲ和Ⅳ阶段如菊花白锈病、锦葵锈病等,这类锈菌全部为单主寄生。

3、病害流行规律

3.1侵染循环

锈菌的侵染循环较复杂,不同锈菌差别很大。病菌越冬,有的以菌丝体或菌丝体和夏孢子在植物的芽、枝叶、留种母株等病组织内,菌丝体可存活多年,有的以冬孢子和(或)夏孢子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有的在病残体和病组织内部可越冬,由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侵染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五种孢子中,能侵染寄主的只有锈孢子、夏孢子和担孢子,夏孢子可多次重复再侵染,而单寄主的玫瑰锈菌,其夏孢子和锈孢子都能再侵染。胶锈菌因缺夏孢子,故无再侵染,仅一次初侵染。孢子主要靠风传播,也有借雨水滴下溅传。锈孢子和夏孢子萌发后,一般从气孔侵入寄主,担孢子可直接穿过寄主表皮或从气孔侵入。一般幼芽、嫩叶、嫩枝易受侵染而发病。转主寄生锈菌,只有存在转主植物时,才能完成侵染循环引起发病。

锈病菌中,仅红花锈病等很少种类通过种子传病,而大多借病苗木、插条和接穗等传病。孢子随气流传播的范围较广,梨胶锈菌的担孢子可传到约5公里处。有的锈菌以夏孢子随千余米的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到数百至数千公里外的不同自然地理区、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陆,地域跨数十个纬度。

32病害流行因素

3.2.1气候因素

各种气候因素中,以气温、空气湿度和降水对发病影响较大,大多锈菌的生长发育,孢子产生萌发和发病,适宜稍偏低的温暖天气,一般气温在10~26℃时发病较重,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抑制孢子形成、存活萌发和侵染,故我国大多在春、秋两季为锈病多发期。病害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空气相对湿度连续数天在80%以上,尤其是饱和湿度,使病害严重。孢子在水滴或水膜中才能萌发,多雨,特别是多雨日、多露或大雾天气,造成病害流行。

3.2.2养护管理因素

园林养护管理,即改善小气候条件,有利园林植物生长,又可增强植物抗病性。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花木,可减轻发病,而土壤板结粘重,或贫瘠保水保肥力差的砂土发病就重。如种植过密,阳光不足,偏施氮肥,花木徒长,苗圃长期积水,植株生长不良,抗病力弱;管理粗放,不及时整枝修剪,园内清洁卫生差,病枝落叶多,病原菌大量存在病害就重。

4、综合防治

4.1杜绝和减少菌源

防治转主寄生的锈病,如新建公园的景观植物配置时,将观赏植物与转主植物严格隔离,如海棠、苹果、梨等锈病与转主寄主柏树要相隔5公里;杜鹃与云杉、铁杉、紫菀等与二针松、三针松等都不能混值。如已经混栽,最好彻底清除转主寄生,如难以清除,应加强转主寄生病害防治。在孢子将飞散时施药预防。为减少孢子飞入传病,将被传病的植物种在传病植物的上风口处,以减轻发病。防治单主寄生锈病,在秋末到次年早春或植物休眠期,彻底清扫园内落叶、落果和枯枝等病虫潜伏的植物残体,生长季经常除去病枝叶集中处理,可减少菌源。

4.2加强养护管理

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抗病力,建园前选择合适地段,做好土壤改良,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地肥力,整理好园地灌排系统;选用健壮无病虫枝作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严格除去病菌;控制种植密度,不宜过密;及时排除积水;科学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不偏施氮肥;经常修剪整枝,除病虫弱枝,使园内通风透光良好;设施栽培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室内湿度。

4.3药剂防治

4.3.1冬季施药

秋末到次年萌芽前,在清扫田园剪病枝后再施药预防,可喷2~5度石硫合剂,或45%结晶石硫合剂100~150倍液,或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五氯酚钠加石硫合剂混合液,配置时先将五氯酚钠加200~300倍水稀释,再慢慢倒入石硫合剂液,边倒边充分搅拌,调成波美度2~3度药液,不能将五氯酚钠粉不加水稀释就加入石硫合剂中,以免产生沉淀。防治转主寄生柏树上的锈病,应在早春3月上中旬喷1~2次,杀死越冬菌源冬孢子。

4.3.2生长季施药

在花木发病初期喷波美度0.2~0.3度石硫合剂,45%结晶石硫合剂300~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2.25%仙生600倍液,或500倍80%大生M-45,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三唑酮1500倍液。防治锈病较新的药剂还有12.5%烯唑醇3000~4000倍液,或43%好力克4000~5000倍液,25%富力库1000~1500倍液,25%敌力脱1000~4000倍液,25%邻酰胺1000倍液,30%爱苗3000倍液,50%翠贝3000~5000倍液,10%世高3000~5000倍液,25%福星5000~8000倍液,50%雷能灵1000~2000倍液。

4.4严格检疫

许多树木枝干锈病是检疫对象,应从无病区引入苗木,从无病母株上采集插枝等无性繁殖材料。

4.5选育抗病品种

花木种类和品种抗锈病能力有明显差异。因此,选育抗锈病花木品种,是防治锈病经济有效的途径。

花卉苗木锈病的综合防治


锈病是花卉和景观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病。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卉苗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死苗,造成重大损失。

一、症状特点病株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呈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有的呈蜜黄色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

二、综合防治(一)消减菌源。防治转主寄生的锈病,可将观赏植物与转主寄主植物严格隔离,如海棠、苹果、梨等与转主寄主柏树要相隔5公里,杜鹃与云杉、铁杉、紫菀等不能混植。防治单主寄生的锈病,在秋末到翌年早春或植物休眠期,彻底清扫园内落叶、落果和枯枝等有病虫潜伏的植物残体,生长季要经常除去病枝叶集中处理,可减少菌源。在孢子堆将飞散时施药预防。(二)加强养护管理。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抗病能力,做好土壤改良,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地肥力,整理好园地灌排系统。选用健壮、无病虫枝作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严格除去病菌。控制种植密度,不宜过密。及时排除积水,科学施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不偏施氮肥。经常修剪整枝,除去病虫枝和弱枝,使园内通风透光良好;设施栽培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室内湿度。(三)药剂防治。秋末到翌年萌芽前,在清扫田园、剪病枝后再施药防治,可喷2~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五氯酚钠加石硫合剂混合液。防治转主寄主柏树上的锈病,应在早春3月上中旬喷药1~2次,杀死越冬菌源冬孢子。在花卉苗木发病初期喷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2.25%的仙生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1500倍液。防治锈病较新的药剂有12.5%的烯唑醇3000~4000倍液、43%的好力克4000~5000倍液、25%的富力库1000~1500倍液、25%的敌力脱1000~4000倍液。(四)严格检疫。许多树木枝干锈病是检疫对象,应从无病区引进苗木,从无病母株上采集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五)选育抗病品种。花卉苗木种类和品种抗锈病能力有明显差异。因此,选育抗锈病花卉苗木品种是防治锈病经济有效的途径。(阮义理)

保护地栽培花卉苗木冻害后救护


主要救护对象为保护地栽培的高档盆花、鲜切花、珍贵观赏植物或新培育的幼苗、芽苗。主要受害特征有大棚倒塌、变形、棚内产生低温冻害、花卉苗木受冻、倒伏、折枝等。主要应对措施为:

l、清除棚顶积雪,增加透光,有效防止积雪压坏大棚,同时减少雪融化后产生冰冻低温。清除积雪时应轻扒轻推,避免刺破棚膜,并将扒下的雪运出圃地。

2、棚体加固保温。不管这次雪灾的大、牛棚是全部坍塌或半倒或未倒,要抓紧时间修复加固骨架和棚膜,加固大中棚立柱,修复棚架,尤其是抗压不强的大棚要新增支撑架,以防再次发生倒塌;大棚四周底膜要用泥土压严,修补棚膜,整理压膜线,压牢裙膜,以尽快恢复生产。如果棚体损毁严重,不能及时修复的,要迅速转移棚内植物,或加盖薄膜、草帘或遮阳网,提高保温效果。

3、排水排渍防冻。要及时清除棚内及四周沟内,最好把棚外两旁从膜上扫下来的积雪清出去,以防雪溶化通过棚脚的泥土渗进棚内,不但带走热量,而且增加湿度。

4、棚内保暖增温。清扫大棚积雪,增加膜体透光性,提高棚温;采取临时增温措施合理调控棚内温度,如灯泡、暖气、临时可燃物等,燃烧增温要防止气害发生。为增温防冻可在大棚内扣小拱棚,用细竹拱起,盖上双层薄膜。

5、合理追肥。对受拣植株喷施4000倍爱贝施速效肥,既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又能增加细胞组织液的浓度,增强植株耐寒抗冻能力,促进植株恢复生长。花卉种苗,如月季、大花蕙兰、蝴蝶兰等,应根据不同品种追施不同的肥料。

6、剪除枯枝。受冻严重的枝叶,要及时剪除并清出栅外,以免霉变诱发病害。

7、防病治虫。植株受冻后,易遭受病虫害侵袭,要及时喷洒一些保护剂和杀虫杀菌剂,还要结合追肥,加强管理,尽快恢复生长。雪后解冻,植株恢复生长后,叶面喷施一次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广谱性药剂,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春季花卉苗木的栽培管护技术要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苗木技术要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