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种植花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齿瓣舌唇兰植物》,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学名:Platantheraoreophila(W.W.Smith)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

学名:Platantheraoreophila(W.W.Smith)Schlt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35厘米。块茎粗壮,圆柱形,肉质。茎粗壮,直立,基部具1-2枚筒状鞘,鞘之上约具4枚叶,叶之上还具3-5枚狭披针形的苞片状小叶。叶直立伸展,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8-9厘米,宽2.5-3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长7-10厘米,具多数密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2厘米,下部的长于花,先端渐尖;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11-12.5毫米;花绿色或黄绿色,萼片稍肉质,边缘全缘,具3脉;中萼片直立,舟状,卵形,长6-7毫米,宽4-4.5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反折,斜狭卵形,长7.5-8毫米,宽3-3.8毫米,先端稍锐尖;花瓣直立,斜三角状卵形,长6-7毫米,宽3-3.2毫米,先端稍锐尖,具1脉,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边缘具睫毛状细齿;唇瓣线形,肉质,长7-10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稍钝;距下垂,圆筒状棒形,长1.3-2厘米,末端钝,近末端稍,略弯曲,较子房长,几达1倍;蕊柱粗短;药室平行;药隔宽,顶部近平;花粉团倒卵形,具长的柄和近圆形的小粘盘;退化雄蕊小,耳状;蕊喙矮,三角形;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花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木里)、云南(中甸、腾冲)。生于海拔1900-3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或草地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植物图片:

xzH52.Com阅读延伸

条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tenantha(Hook.f.)So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

学名:Platantherastenantha(Hook.f.)Soo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显柱舌唇兰亚属Subgen.Stigmatosae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32厘米。根状茎细圆柱形,肉质,伸长。茎直立,具多枚叶。叶互生,下部的2枚叶最大,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7-13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中、上部的叶渐变小成苞片状。总状花序长6-15厘米,具7-17朵较疏生的花;花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部的与花近等长;子房圆柱状,扭转,弧曲,连花梗长约1厘米;花黄绿色,萼片绿色,具3脉,边缘具睫毛状细齿;中萼片卵形,直立,舟状,长4-5毫米,宽2-2.6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反折,偏斜的长圆形,长5-6毫米,宽1.5-1.7毫米,先端钝;花瓣黄色,线形,偏斜,稍肉质,长4-5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钝,具1脉,直立,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黄色,长卵形或舌状披针形,肉质,长5-6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具3脉;距细圆筒状,下垂,略外弯,下部略膨大呈棒状,通常较子房长;蕊柱短;药室稍叉开,药隔顶部稍凹陷;花粉团倒卵形,具较长的柄和粘盘;粘盘较大,狭披针形;退化雄蕊2个,小,近半圆形;蕊喙较大;柱头1个,隆起凸出,椭圆形位于距口之后缘。花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贡山、碧江)、西藏(墨脱、亚东)。生于海拔1500-31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铁杉至冷杉林下。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狭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tenoglossaHay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

学名:PlatantherastenoglossaHayata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12-)30-40厘米。块茎纺锤形。茎直立,基部具1枚大叶,大叶之上具1-2枚披针形的小叶。大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钝且抱茎。总状花序长8-10厘米,具5-10朵疏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常短于子房连花梗;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9-14毫米;花黄绿色或淡绿色;中萼片三角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侧萼片反折,线形,长6-7毫米,宽0.8-1.5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直立,斜三角形或卵形,长4.5-5.5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具2脉,先端颇为张开,不与中萼片靠合;唇瓣黄绿色,线形,肉质,长7毫米,先端钝;距细长,圆筒状,长15-18毫米,弯曲;蕊柱粗3毫米;药室平行;药隔宽,凹陷;花粉团长2.5毫米,椭圆形,具细长的柄和近圆形的粘盘;退化雄蕊明显;蕊喙凹入;柱头1个,甚平。花期3-5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坡路旁草丛或潮湿的山地。日本(琉球)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台湾(七星山)。本种标本未见,上面描述系摘自《台湾兰科植物》(1987)和《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1977)。

小花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minutiflora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

学名:PlatantheraminutifloraSchlt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匍匐,肉质,圆柱形。茎直立,圆柱形,无毛,上部棱上多少具翅,中部具1-2枚苞片状小叶,基部具1枚大叶,其下面具1-2枚筒状鞘。大叶片匙形或椭圆状匙形,长5-10厘米,宽1-2.5厘米,无毛,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成长柄,柄下部抱茎;上面的1-2枚小叶,通常披针形,长1.5-3厘米。总状花序长3-8厘米,具4-12朵密集或较疏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几与花等长,先端渐尖;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可达1厘米;花黄绿色或绿白色,较小;萼片绿色,边缘全缘;中萼片直立,舟状,极宽的卵形或近于圆形,长2-3毫米,宽2.5毫米,先端钝,具1(-3)脉;侧萼片张开,镰状卵形,长2.5-3.5毫米,宽1.2-1.8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直立,黄色或近白色,斜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宽1-1.3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黄色或白色,稍外弯,舌状或舌状披针形,肉质,不裂,长2.5-3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先端钝;距下垂,圆锥形,甚短,长约1毫米,末端常稍钩曲;药室稍叉开,药隔较宽,顶部稍凹陷;花粉团倒卵形,具短柄和近圆形的小粘盘;退化雄蕊小,近椭圆形;蕊喙矮,宽三角形;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花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于陕西(秦岭太白山)、甘肃(天祝)新疆(昭苏、拜城、特克斯、玛纳斯、石河子南山、奇台),四川(松潘黄龙寺、汶川卧龙、泸定)、云南(丽江、中甸、德钦)、西藏(察隅察瓦龙、波密、工布江达)。生于海拔2700-4100米的山坡林下。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附近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松潘黄龙寺)。

高山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achalinensisFr.Schmid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

学名:PlatantherasachalinensisFr.Schmidt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40-60厘米。块茎纺锤形,肉质,长1.5-2厘米。茎直立,粗壮。大叶1-3枚,最下面1枚斜上,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8-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窄成抱茎的鞘;上面的叶渐变小,先端急尖。总状花序长10-30厘米,具多数密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6-27毫米,长于子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6-15毫米;花白绿色;中萼片狭卵形,长3-3.5毫米,先端钝,具3脉;侧萼片反折,镰刀形,长4-4.5毫米,先端钝,具3脉;花瓣长圆形,长约3毫米,具2脉;唇瓣宽线形,长5-7毫米,基部具1枚朝向内的、长圆形的胼胝体;距纤细,长15-20毫米,弯曲向下;蕊柱宽1.5毫米;药室平行;药隔狭;花粉团长2毫米,椭圆形,具细长的柄和小、狭三角形的粘盘;退化雄蕊小,不甚明显;蕊喙凹入弯曲成V字形;柱头1个,略略突出。花期7-9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海拔2300-2800米的高山草原中。日本、俄罗斯(萨哈林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萨哈林岛)。

高原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exellianaSo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PlatantheraexellianaSoo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显柱舌唇兰亚属Subgen.Stigmatosae

形态特征:

植株高5-25厘米。根状茎圆柱形或圆柱状纺锤形,肉质,匍匐。茎纤细或较粗壮,直立或近直立,中部以下常具1枚大叶,上部有时具1-2枚小很多的苞片状小叶。大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5-10厘米,宽0.7-3.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长2-10厘米,具3-10朵花,密集或疏散;花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下部的长于花;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稍弧曲,连花梗长6-7毫米;花淡黄绿色,较小;萼片边缘具睫毛状细齿,中萼片狭长圆形,直立,长4.5毫米,宽1.8毫米,先端钝,具1-3脉;侧萼片反折,斜狭长圆形,长5毫米,宽1.8毫米,先端稍钝,具1-3脉;花瓣偏斜,狭三角状披针形,肉质,长5毫米,宽1.5毫米,先端钝,直立,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舌状或舌状披针形,长5毫米,宽1.3毫米,肉质,厚,伸出,稍弓曲,先端钝;距圆筒状,下垂,长8-10毫米,稍弓曲,向末端略增粗,末端钝,与子房等长或长于子房;蕊柱短;药室平行,较长,药隔很窄;花粉团倒长卵形,具较短的柄和粘盘,粘盘狭长圆形;退化雄蕊2个,小,近半圆形;蕊喙较小;柱头2个,隆起,椭圆形,位于距口之前方两侧。花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部、云南(贡山、德钦、中甸)、西藏(察隅、墨脱、波密、米林)。生于海拔3300-4500米的亚高山至高山灌丛草甸中。尼泊尔、锡金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东北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cornu-bovisNevsk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

学名:Platantheracornu-bovisNevski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46厘米。块茎长圆状卵形,长4-6厘米,基部粗5-8毫米,肉质,向先端变狭。茎细长,直立或近直立,在下部或近中部具1枚大叶,在大叶之上具1-3枚较小很多的、披针形苞片状的小叶。大叶向上伸展,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5-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近钝,基部圆形略抱茎。总状花序具3-12朵较疏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2.5厘米,最下部的明显长于花;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稍弧曲,无毛,连花梗长1-1.3厘米;花黄绿色或淡绿色;中萼片宽卵形,凹陷,长5-6.5毫米,宽4-4.5毫米,先端渐尖,具3脉;侧萼片反折,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9毫米,宽1.5-2毫米,先端稍钝,具(-1)3脉;花瓣长7-8毫米,下部为斜卵形,不等侧,宽3-3.2毫米,向上骤然收狭而伸长成线形,宽0.25-0.3毫米,先端稍尖,上半部向外张开,不与中萼片靠合;唇瓣下垂,舌状披针形,长9-10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距圆筒状,细长,长1.5-2.6厘米,粗0.5-1.5毫米,向后伸展、几乎不弯曲,或其下部稍向下弯,或下垂其下部稍向前弯或呈弧状弯曲,末端稍尖,较子房长多,长为子房长的1.5-2倍;药室稍叉开;药隔较宽,宽约2.5毫米,顶部微凹;花粉团椭圆形,具细长的柄和近圆形的粘盘;退化雄蕊2个,小,狭窄的半圆形;蕊喙宽三角形;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穴内。花期7-8月。

产地分布:

产于黑龙江(嘉荫)、吉林(抚松、长白山)。生于海拔1300-19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中。俄罗斯(远东、乌苏里)、朝鲜半岛北部、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乌苏里)。

本种提示:

本种植物的花瓣上部向外张开,不与中萼片相靠合,与属中的尾瓣舌唇兰(P.mandarinorumRchb.f.)关系密切。北川政夫(M.Kitagawa)先生(1979年)将其降为尾瓣舌唇兰的变种即:P.mandarinorumRchb.f.var.cornu-bovis(Nevski)Kitagawa.而井上健(K.Inoue)先生(1982年)在对日本产的尾瓣舌唇兰种的分类研究(分4亚种、9变种及2变型)中,又将本种重新组合置于他新成立的亚种之下的一变种处理即:P.mandarinorumRchb.f.subsp.maximowicziana(Schltr.)K.Inouevar.cornu-bovis(Nevski)K.Inoue.我们根据本种在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它与尾瓣舌唇兰在我国分布于山东和以南省区,两者分布区不重叠,彼此的区别特征明显,暂作为独立的种处理。

植物图片:

丽江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likiangensisT.T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

学名:PlatantheralikiangensisT.T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28-30厘米。块茎狭椭圆形,肉质,长1.5-1.7厘米,粗4-5毫米。茎粗壮,直立,基部具2-3枚筒状鞘,中部之下具3枚叶,中部以上有1-2枚苞片状小叶。叶直立伸展,叶片匙形,长13-19厘米,中部以上宽2.8-5.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抱茎的鞘状柄。总状花序长5-8厘米,具9-12朵疏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较子房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1.21.3厘米;花较大,黄绿色,萼片绿色,先端钝,边缘全缘;中萼片直立,舟状,心状卵形,长5毫米,宽5毫米,具7脉;侧萼片张开,斜卵状披针形,长7.5毫米,宽3.5毫米,具3(-5)脉;花瓣黄色,直立,稍肉质,斜线状披针形,长6毫米,基部之上宽1.5毫米,先端钝;唇瓣线形,肉质,长10毫米,宽1毫米,先端钝;距下垂,圆筒状棒形,长2-21毫米,粗约1毫米,末端之下稍增粗,末端钝。花期7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西北部(丽江、维西)。生于海拔2800-3000米的山坡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齿瓣舌唇兰植物》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虎舌兰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