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月季花蔷薇白轮盾蚧的防治》,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形态特征:雌成虫圆形,稍隆起,两个壳点在可央或偏向边缘,黄色,雄成虫蚧壳狭长形,背面有三条平行脊线,壳点在前端,黄色或黄褐色,卵圆形,淡红色,半透明状。若虫长卵形。淡红色,能缓慢爬行。固定后为紫色,其上分泌白色蜡丝。一年发生两代。以雌虫越冬。第一代雄虫于7月上旬羽化,第二代在10月上旬羽化,羽化后即与雌虫交配,雌虫产卵于蚧壳下。本虫主要危害老棵月季,常群聚于老枝干或裂缝处,吸食汁液。影响植株生长。

防治办法:(1)雌虫一般在茎基部发生,容易被发现。在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毛刷刷除。(2)在若虫孵化期,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喷施50%杀螟松1000倍液;(3)可在根部埋入颗粒杀虫剂,如涕灭威,每株用量2~3克,能够有效防治。

XzH52.coM文章精选

贝形白盾蚧发生及防治


贝形白盾蚧又名考氏白盾蚧。是南方野外和北方温室花卉的主要害虫,为害的植物有夹竹桃、白兰花、万年青、杜鹃等。 形态 介壳:雌介壳梨形或近圆形,较扁平,白色、不透明,壳点位于前端。雄介壳细长,背面有三条纵脊线。成虫:雌成虫体近椭圆形,体后部变狭。贝形白盾蚧分食枝干和食叶两种类型。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第一代于3月下旬产卵,4月中旬卵孵化,5月下旬雄若虫羽化。第二代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上旬卵孵化,8月上句雄成虫羽化。第三代9月产卵,9月下旬卵孵化,10月下旬成虫羽化。 防治方法 ①人工刷除。②在卵孵化后,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雾伤治。

花卉贝形白盾蚧虫害防治


贝形白盾蚧又名考氏白盾蚧。是南方野外和北方温室花卉的主要害虫,为害的植物有夹竹桃、白兰花、万年青、杜鹃等。

形态:介壳:雌介壳梨形或近圆形,较扁平,白色、不透明,壳点位于前端。雄介壳细长,背面有三条纵脊线。成虫:雌成虫体近椭圆形,体后部变狭。贝形白盾蚧分食枝干和食叶两种类型。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第一代于3月下旬产卵,4月中旬卵孵化,5月下旬雄若虫羽化。第二代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上旬卵孵化,8月上句雄成虫羽化。第三代9月产卵,9月下旬卵孵化,10月下旬成虫羽化。

防治方法:①人工刷除。②在卵孵化后,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雾伤治。

月季花和蔷薇花的区别


一、枝干区别

月季花和蔷薇花的长相比较相似,但是枝干是不一样的,月季株型偏矮一些,但是枝条是直立的。茎部上的刺略有些不同,月季花上面的刺表现为扁平状,仔细看的话,尖端的位置还有小弯钩。

蔷薇花的株型偏高一些,但是茎干部分比较轻长,长有的枝条也是蔓生或攀援状的。上面的刺在茎部上分布很密集,单个的刺较小一点,是垂直于枝干的。

二、叶子不同

前者的叶子比较的光滑,上面的纹理不明显,数量并不是很多,外表看起来很油亮、光泽,摸起来能明显感觉到。小叶数量较少,一般为3-5片。

后者的叶子不是很光滑,上面的纹理比较的复杂,用手一摸能感觉粗糙一些。小叶数量较多,一般有5-9片。

三、花朵不同

前者的花期比较长,能从4月持续到9月份。它开花时,一般枝条上花朵的数量很少,只有一朵或两三朵,花朵凋谢后,萼片不会脱落。

后者的花期很短,只有春夏之际开花。开花时一簇一簇的,数量较多,花朵凋谢后萼片就会脱落。

月季花的病害防治


药剂防治

白粉病

一种真菌病害,在高温通风不良而又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危害花卉。在嫩叶上出现白粉似的现象,称之白粉病,可用600倍液的粉锈宁或400倍液的退菌特。

黑斑病

由真菌危害,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枝或落叶上于土壤越冬,翌年春吸水产生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有利于孢子萌发,故易于发病。叶子上存有水滴时,孢子在其中经6小时,即可萌发侵入。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病害的流行。可用0.10--0.2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洒叶面。

综合防治

要早期铲除病菌,早春于4月上旬,在月季出窖后树势未活动之前先进行1次修剪,在未发芽前对月季进行全面细致地(包括植株盆土、盆周围场地)喷洒波美0.50--1度石硫合剂。

植株定期打药防治,可用75%可湿性百菌清500倍液和18%的多菌铜150倍液每隔10天喷洒1次,如打药后遇雨,雨后还要及时喷洒,打药时间是6--9月经常打药,控制黑斑病的发生。

月季花锈病的防治


症状:锈病危害月季的芽、叶片、嫩枝、叶柄、花托、花梗等部位。主要发生在芽和叶片上。春季萌芽期,病芽基部肿大,在1~3层鳞片内长出大量桔红色粉状物,象朵小黄花;有的弯曲呈畸形,15~20天后枯死。嫩叶受害后,先在叶正面上,丛生黄色小点状孢子器,后在叶背面生成桔红色孢子堆。秋季腋芽被菌侵染后,经越冬多枯死。

发病规律:本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月季病芽内越冬,次春3月下旬,病芽萌发时即开始发病,产生夏孢子,并向叶面上传播侵染。病叶上的冬孢子也能越冬,次年春萌发产生担孢子,侵染幼叶嫩梢,再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叶又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可多次产生,重复扩大侵染,潜育期最短7天。每年4月下旬叶片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7月初为发病盛期。8月可旬。平均气温在27度以上,病害不发展,28度以上的气温,夏孢子不萌发。9月可旬以后,仅腋芽发病。雨水多而均匀的年份,发病则重。

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病芽,在3月下旬至4月可旬检查,发现病芽要立即摘除切毁。一般病芽率不到0.5%,摘除后即可防止孢子扩散。(2)4月上旬或8月下旬两次发病盛期前,喷药1~2次,可控制病害发展。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在春季发芽前喷0.1石硫合剂;或在发病初期喷0.2石硫合剂。

观赏树木日本单蜕盾蚧的防治方法


日本单蜕盾蚧FioriniajaponicaKuwana又名松针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等地区。为害罗汉松、马尾松、油松、黑松、红松、雪松、日本五针桧、白皮松、华山松、桧柏、云杉和冷杉等多种松柏植物。由于此蚧为害,造成针叶枯黄易脱落,生长势衰弱,易招致小蠹虫等弱寄生的害虫侵入。发生严重时,致使幼树形成小老树,乃至死亡。

雌成虫介壳长1.5毫米左右,长椭圆形,前细后粗,黄褐色,介壳表面被有很薄蜡质。壳点2个,壳点黄色。虫体长卵形,浅橘黄色,前圆后尖,两侧较平行。雄介壳长条形,白色,溶蜡状,背部纵脊不明显,壳点1个,黄色,位于前端。雄成虫橘红色,翅透明。卵椭圆形,深黄色。若虫黄色,触角白色。

综合防治

(1)加强养护管理冬季结合整枝修剪,除去有虫枝,使之通风透光,不利于该蚧发生。越冬期在枝干上涮石灰水,消灭越冬虫体。产卵期剪除卵囊袋。

(2)保护和利用天敌该蚧优势寄生性天敌为细绵蚧跳小蜂以及多种瓢虫。

(3)药剂防治若虫孵化盛期喷施花保100倍液防治。冬季喷施25%康福多6000倍液防治越冬虫体。

月季花蝼蛄的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cm,体黑色或黑褐色,全身密生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暗红色斑,前足粗壮,为开掘式足,腹后有长尾须,翅常叠于体背,卵椭圆形,初产出时黄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褐色,初孵若虫乳白色,2龄后变为黄褐色,一般三年发生一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声性,3~4月开始活动。4~5月危害严重,成虫于6月交尾产卵,7月孵化若虫,取食危害至10月,蝼蛄是地下害虫之一,主要啃食根茎,经常在土层下哄成来往隧道,使植株根条脱水而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为避免给蝼蛄提供生存环境,施用有机肥料一定要经充分腐熟才能使用;(3)在受害植株部泼浇40%氧化乐果1000倍液。(4)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加上炒香的饵料拌匀,加水拌成干湿适宜的毒饵,撒在植株根部周围或盆内。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月季花枯枝病的防治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月季枝干,在枝干和出现溃疡病斑,初为红色小斑点,后扩大变深,可心呈褐色。后期病斑凹陷,纵向开裂,病部可心出现黑点,潮湿时涌现出黑色孢子堆。严重时病斑环割茎干,病部以下枝条萎缩枯死。

发病规律:本病菌是个种弱寄生菌,主要在带病的枝干上越冬。次年抽生新梢消耗养份,枝干生它衰弱者,病菌即乘虚而入,迅速扩展,使病斑蔓延。6~7月间,病枝上产生的大量子实体和孢子,在雨季由风雨传播。这种病害发生的轻重与植株它势和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凡老、弱、残株及水肥缺乏株发病严重;健壮旺株则不发病。

防治方法:(1)秋冬季彻底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生长期可喷0.13%尿素溶液,以增强植株长势。(2)休眠期喷施5石硫合剂;5~6月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喷施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月季花根瘤病的防治


症状:即根部所见的白色瘤状物。幼瘤白色有弹性,以后变硬。肿瘤表面粗糙。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根瘤能长出地面。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

发病规律:L线虫在个年内有春秋两次侵染期,以雄虫、卵或二龄幼虫在病瘤内越冬,以在土壤可或病瘤存活个年以上。线虫侵入月季根后,能刺激月季根皮细胞增生,以致发生癌瘤病变。

防治方法:(1)栽植前用浓链霉素500-1000倍液浸泡植株根部10分钟。(2)嫁接时将接刀用高温消毒或酒清清毒,避免线虫从伤口浸入。(3)用甲醇、冰醋酸、碘片(50:25:10)混合液涂患处;或用二硝基钾粉钠,木醇(20:80)混合液涂沫患处,能使病瘤消失。

月季花桃蚜的防治


形态特征:无翅孤雌成蚜,体长2.2mm,体色有绿、黄绿、褐色。尾片锥圆形,有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体长.2mm,头胸黑色,腹部淡绿色,体积较小。每年能发生10~20代,经卵在叶芽或花芽基部越冬。也有部分孤雌蚜在月季植株上越冬。桃蚜在春季随气温增高加带繁殖,并由有翅蚜遍地扩散。夏季高温季节会适当减少,但到9月可再次发生。本虫害以吸食月季叶的汁液为主,特别是对月季的嫩叶、新梢危害严重。受害植株叶片枯黄脱落,其排泄物还能诱发煤污病,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害虫。

防治办法:(1)利用黄色塑料板涂油后诱粘。(2)在发生期喷施80%敌敌畏500倍液;或喷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3)可用44%乙甲铵磷50~100倍液涂于月季茎干上。(4)保护利用天敌灭杀,如瓢虫、蚜狮、蚜姬蜂等。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月季花蔷薇白轮盾蚧的防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月季花养花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