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气温骤降 花卉防冻须知”,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要注重防冻保温。若是有封锁式的阳台,对盆花越冬就很有利;如无封锁式阳台,晚上盆花应入室,一些出格怕冷的盆花,如热带兰花、凤梨、一品红、红掌等,晚间室温最好不低于10℃。

二要注重不成过多浇水。专家称,冬季水分蒸发量小,加上花卉植物在低温情形下发展障碍,过多的水分会让根系呼吸不畅,极易造成根系得病,甚至烂根衰亡。

三要注重不成多施氮肥。冬季花卉的领受能力不强,施过多氮肥,会危险根系。

四要注重多晒太阳。以利光合浸染生成有机养分,使植株的抗寒性提高;对于一些冬季开花的花卉,也有利于枝叶繁茂,花开得更年夜、更美。

五要注重防病治虫,主若是防介壳虫和蚜虫。

专家提醒,因为冬季天色斗劲干燥,还要注重进行叶面喷雾,改变室内过于干热的状况。

XzH52.COM推荐阅读

提醒:气温骤降花卉需防冻


专家提醒,因为冬季天色斗劲干燥,还要注重进行叶面喷雾,改变室内过于干热的状况。

一要注重防冻保温。若是有封锁式的阳台,对盆花越冬就很有利;如无封锁式阳台,晚上盆花应入室,一些出格怕冷的盆花,如热带兰花、凤梨、一品红、红掌等,晚间室温最好不低于10℃。二要注重不成过多浇水。专家称,冬季水分蒸发量小,加上花卉植物在低温情形下发展障碍,过多的水分会让根系呼吸不畅,极易造成根系得病,甚至烂根衰亡。

三要注重不成多施氮肥。冬季花卉的领受能力不强,施过多氮肥,会危险根系。

四要注重多晒太阳,以利光合浸染生成有机养分,使植株的抗寒性提高;对于一些冬季开花的花卉,也有利于枝叶繁茂,花开得更年夜、更美。

五要注重防病治虫,主要是防介壳虫和蚜虫。

专家提醒,因为冬季天色斗劲干燥,还要注重进行叶面喷雾,改变室内过于干热的状况。

花卉与气温


温度对花卉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气温。它是影响花卉生长的重要条件。多数花卉生长的适宜气温在10~25℃之间。气温过高会使花卉体内蛋白质凝聚变性,叶绿体 遭到破坏,养分消耗增多;气温过低会使花卉细胞原生质活力降低,根的吸收能力减弱,轻者则使花卉受到伤害,重者导致死亡。 耐寒花卉指原产地在温带及寒带花卉,一般能耐-3~-5℃的短期低温,在5~10℃就能生长,10~25℃生长繁茂,如:夹竹桃、菊花、万年青、月季、牡丹、梅花、石榴、海棠等,这一类花卉可以在黄河以南露地栽培。 喜温花卉指产地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花卉,一般在25℃以上生长茂盛,在10℃以下,生长缓慢,在5℃以下进入休眠。因此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冬季必须移到室内,才能安全越冬。如:棕竹、铁树、蒲葵等,室内温度在1-5℃就能安全越冬;而白兰花、扶桑、茉莉等要在6~10℃才能安全越冬;仙客来、吊钟海棠、天竺葵等则不能低于10℃,而鸡蛋花、一品红、玻璃翠、及多肉质花卉的仙人笔、昙花、令箭荷花、龙舌兰等室温不能低于12℃。若达不到各种花卉对气温的要求,轻者影响第二年的生长与开花,重者则造成生理障碍而死亡。

花卉生产种植与气温


温度对花卉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气温。它是影响花卉生长的重要 条件。多数花卉生长的适宜气温在10~25℃之间。气温过高会使花卉体内蛋白质凝聚 变性,叶绿体遭到破坏,养分消耗增多;气温过低会使花卉细胞原生质活力降低,根的吸收能力减弱,轻者则使花卉受到伤害,重者导致死亡。
耐寒花卉指原产地在温带及寒带花卉,一般能耐-3~-5℃的短期低温,在5-10℃就能生长,10~25℃生长繁茂,如:夹竹桃、菊花、万年青、月季、牡丹、梅花、石榴、海棠等,这一类花卉可以在黄河以南露地栽培。
喜温花卉指产地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花卉,一般在25℃以上生长茂盛,在 10℃以下,生长缓慢,在5℃ 以下进入休眠。因此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冬季必须移到室内,才能安全越冬。如:棕竹、铁树、蒲葵等,室内温度在1-5℃就能安全越冬;而白兰花、扶桑、茉莉等要在6-10℃才能安全越冬;仙客来、吊钟海棠、天竺葵等则不能低于10℃,而鸡蛋花、一品红、玻璃翠、及多肉质花卉的仙人笔、昙花、令箭荷花、龙舌兰等室温不能低于12℃。若达不到各种花卉对气温的要求,轻者影响第二年的生长与开花,重者则造成生理障碍而死亡。



气温骤降,暖气都开始使用了,那么花儿该怎样安置、养护呢?(精选养花技巧)


气温骤降,暖气都开始使用了,那么花儿该怎样安置、养护呢?

导语:四季更替,转眼之间已经来到了冬天。院子里养护的花卉也早早的就已经搬到了室内。就目前,很多人家已经用起了暖气,家里暖洋洋的,回到家中还是可以穿半袖短裤。对于花儿来说,这个环境,还是很适合它们的生长的。

但是毕竟是冬天,万物凋零的季节中,我们想让花卉好好地生存下去,还是要付出一定的心血的。比如我们需要注意家中夜半子时温度不要降到太低,也要注意给家中通风不要太闷,还有浇水、放置花盆等等的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问题。

一、浇水问题

冬天的时候,空气是比较干燥的,室内的温度也相对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会随便开窗。在这样的环境下,浇水是不能太多的。这次我们观察的不再是盆土干不干,而是看花儿的叶片是什么状况,一般盆土干了,花叶也蔫了,我们才可以浇水。

而且有些植物在冬季的时候是有着休眠的行为的。所以对于水分的需求自然不高。有时候,这些花儿什么也不需要,就像动物冬眠一样。所以如果家中有这样习性的花儿,比如说是仙人球、茉莉花等的花儿,就可以在十度左右的环境保存,让其安心休眠,不需要浇水。

二、花盆放置问题

在冬天,有些地方是花儿不可靠近的,不要为了家中好看而去随意摆放花儿的位置,这样的话,可能第二年就看不到花开了。首先,花盆就不可以直接放在暖气片上。要知道暖气片上的温度是很热的,虽然不直接和花儿接触,那也会通过盆土传递,影响花儿的根系。

其次,花盆不能放置在距离窗户太近的地方。我们在冬天每次靠近窗户,都可以感受到那一股寒意,花儿就更加会感受到了。如果家中是地暖的话,和暖气差不多,大型一点的花卉也不可以直接放在地上,不然它们的根系也会闷出问题。

三、空气湿度和通风

冬天是很干燥的,所以我们野望想办法去保持花儿周围的空气湿度。有些人家中有加湿器。可以的话,我们可以把加湿器放在花盆附近,让花儿好好享受一下湿一点的空气。即便没有加湿器,我们也可以给花儿叶片上时常撒上一些水,以此来提供空气湿度。

在冬天,虽然天寒地冻,但是如果家中不通风的话,人类也会不舒服,实在是太闷了。一般我们可以在阳光比较好的正午来打开一点窗户,让家中可以保持通风。而且常通风也可以改善一下室内过热的温度,让花盆中的小虫子们难以存活,以便保护花卉。

冬季养花,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比如说花儿的黄叶,就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我们养花人来说,只要花儿可以安全过冬,来年春天,不仅是花儿的春天,也是我们的春天。所以,我们就需要多付出一些心血给花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感谢各位的支持!)

花卉种苗如何抗寒防冻


覆盖保护法 加固遮阳网,减轻寒风直接侵袭苗木嫩枝。也可用铁筋、竹片等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上覆盖塑料薄膜作成小拱棚,四周用土埋严,如温度降到0℃以下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苗木自身温度,再在塑料拱棚上面覆盖草席帘起防寒保温作用。

灌水防冻法 在寒流来临前灌一次水,可稳定地温,供给苗木越冬期间的水分,有效防止干冻。

熏烟防寒 依次堆放树枝、湿柴等,上盖8~10cm厚的土层,做成高度1.0m~1.5m、底部直径1.5m~2.0m的烟堆,燃烧时不准有明火。

喷施钾肥和护树将军 苗木上喷施护树将军,杀菌消毒,保温防冻防冻,有利于保护苗木,在秋末冬初开始进行苗木的耐寒性锻炼,隔10天喷施一次新高脂膜加1000倍磷酸二氢钾或加高含量磷钾肥,连续3次,增强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提高其对冬季寒潮的抵抗能力。

冬季大棚花卉防冻要点


冻害不同的花卉要根据其不同的抗寒能力分别管理:

1.加覆盖物。晚上应在大棚内套小棚并加盖草帘。夜间在大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可增温1℃至2℃。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加一层薄苫,可使棚温提高2℃至3℃。在原来的草苫上覆盖一层薄膜,不仅可以挡风,还能防止雨雪打湿草苫,从而减少因水分蒸发而引起的热量散失。对于地栽的花卉还可以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后可提高土温1℃以上。

2.周围熏烟。寒流到来之前,在大棚周围点火熏烟,可防止大棚周围的热量向高空辐射,减少热量散失。

3.清扫棚膜。把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及积雪及时清除干净,可以增加光照,提高棚温。

4.覆地膜或小拱棚。大棚内属高垄栽培的,可在高垄上覆盖一层地膜,一般可提高地温2℃至3℃;平畦栽培的,可架设小拱棚提高地温。

5.挖防寒沟。在大棚外侧南面挖沟,填入马粪、杂草、秸秆等保温材料,可防止地温向外散失,提高大棚南部的地温。

6.双膜覆盖。在无滴膜下方再搭一层薄膜,由于两层膜间隔有空气,可明显提高棚内温度。

7.水池保温。在大棚中央每隔几米挖一贮水池,池底铺塑料薄膜,然后灌满清水,再在池子上部盖上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池内水分蒸发而增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由于水的比热大,中午可以吸收热量(高温时),晚上则可以将热量释放出来。

8.适时揭苫。在温度条件许可时,尽量早揭晚盖,促进花卉进行光合作用。深冬季节,晴天一般在早晨阳光洒满整个棚面时揭草苫,这时棚内气温一般不低于18℃。多云或阴天时光照较弱,也应适时揭开草苫,使散射光射入,一方面可提高温度,另一方面由于散射光中具有较多的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切忌长时间不揭草苫,造成棚内阴冷、气温大幅下降。

9.增施肥料。在棚内施入马粪、碎草等酿热物,以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温,为花卉提供养分,而且还能增强花卉抗冻能力。

10.挂反光幕。在大棚北侧悬挂聚酯镀铝膜,可以增加棚内光照,提高棚温2℃至3℃。

11.暖气增温。遇到极冷天气,可在棚内增设火炉或开通暖气,但使用炉火加温时要注意防止花卉煤气中毒,应安装烟囱将煤气输出棚外,注意不要在棚内点燃柴草增温,因为柴草燃烧时放出的烟雾对花卉危害极大。

12.撒草木灰。草木灰呈灰黑色,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均匀撒于大棚地面后,一般可提高地温1℃至2℃。

13.喷抗冻素。在降温之前,用抗冷冻素400至700倍液喷洒植株的茎部和叶片,能起到防寒抗冻的作用。

冬季大棚花卉如何防冻


进入冬季,北方地区花卉开始陆续进入大棚管理阶段,然而,由于冬季风雪天气多,棚内气温、土温均较低,大棚长时间封闭,加上管理不善,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风害等,轻者影响花卉生长,重者造成花卉死亡,应注意避免。

冻害

不同的花卉要根据其不同的抗寒能力分别管理:

1、加覆盖物。晚上应在大棚内套小棚并加盖草帘。夜间在大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可增温1℃至2℃。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加一层薄苫,可使棚温提高2℃至3℃。在原来的草苫上覆盖一层薄膜,不仅可以挡风,还能防止雨雪打湿草苫,从而减少因水分蒸发而引起的热量散失。对于地栽的花卉还可以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后可提高土温1℃以上。

2、周围熏烟。寒流到来之前,在大棚周围点火熏烟,可防止大棚周围的热量向高空辐射,减少热量散失。

3、清扫棚膜。把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及积雪及时清除干净,可以增加光照,提高棚温。

4、覆地膜或小拱棚。大棚内属高垄栽培的,可在高垄上覆盖一层地膜,一般可提高地温2℃至3℃;平畦栽培的,可架设小拱棚提高地温。

5、挖防寒沟。在大棚外侧南面挖沟,填入马粪、杂草、秸秆等保温材料,可防止地温向外散失,提高大棚南部的地温。

6、双膜覆盖。在无滴膜下方再搭一层薄膜,由于两层膜间隔有空气,可明显提高棚内温度。

7、水池保温。在大棚中央每隔几米挖一贮水池,池底铺塑料薄膜,然后灌满清水,再在池子上部盖上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池内水分蒸发而增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由于水的比热大,中午可以吸收热量(高温时),晚上则可以将热量释放出来。

8、适时揭苫。在温度条件许可时,尽量早揭晚盖,促进花卉进行光合作用。深冬季节,晴天一般在早晨阳光洒满整个棚面时揭草苫,这时棚内气温一般不低于18℃。多云或阴天时光照较弱,也应适时揭开草苫,使散射光射入,一方面可提高温度,另一方面由于散射光中具有较多的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切忌长时间不揭草苫,造成棚内阴冷、气温大幅下降。

9、增施肥料。在棚内施入马粪、碎草等酿热物,以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温,为花卉提供养分,而且还能增强花卉抗冻能力。

10、挂反光幕。在大棚北侧悬挂聚酯镀铝膜,可以增加棚内光照,提高棚温2℃至3℃。

11、暖气增温。遇到极冷天气,可在棚内增设火炉或开通暖气,但使用炉火加温时要注意防止花卉煤气中毒,应安装烟囱将煤气输出棚外,注意不要在棚内点燃柴草增温,因为柴草燃烧时放出的烟雾对花卉危害极大。

12、撒草木灰。草木灰呈灰黑色,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均匀撒于大棚地面后,一般可提高地温1℃至2℃。

13、喷抗冻素。在降温之前,用抗冷冻素400至700倍液喷洒植株的茎部和叶片,能起到防寒抗冻的作用。

风害

北方地区冬季风大,花卉大棚塑料薄膜的压线经受不住大风,以致塑料薄膜被吹翻或刮坏,花卉也因此毁于一旦。主要原因有:刮风时,棚膜与支架摩擦,如支架不光滑,易引起破洞,若不及时修补,破洞越来越大;通风口来不及关闭,大风猛烈吹进棚内,鼓起棚膜,造成毁膜;棚膜展放不紧,压膜线有伸缩性或拉力不够,易造成大破口,地锚线埋得浅,易使整块地膜被风刮跑;陈旧老化、破口较多的膜更容易发生风害;膜与支架质量差,经不起狂风的袭击;管理不妥,未注意天气变化,没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护。

预防风害的主要措施有:

1、设防风障。在距棚1至2米处,用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做风障。在空旷地建棚时,周围要有防风林带。

2、规格建棚。建棚时严格遵守建棚的要求。温室墙体、后屋顶应抹灰封严,薄膜与后屋顶搭接处要严密,有条件的可设置缓冲间。

3、加固压膜线。用专用压膜线压紧膜。将常规100厘米1根压膜线变成50厘米1根压膜线,每间隔300厘米用1根铁丝作压膜线,并用紧线机拉紧。

4、固定牢地膜。最好用共用地锚。其方法是:每隔2米埋一个拧有铁丝的砖头,深度为50厘米左右。铁丝头拧成圆圈露在地表。埋好后,用1根12号铁丝将各个地锚串起来拧紧,每根压膜线都可拧到这个共同的铁丝上。

5、单膜整体覆盖。选膜是关键,应选用不陈旧、无破洞的棚膜,最好用质量高的新膜,如新一代消雾型聚乙烯无滴大棚膜。依据棚体选用相应规格宽度的单膜,单膜整体覆盖地面,不留缝,周边压实、压平。

6、覆盖草苫与强化管理。上膜后要细心管理,隔3至5天要紧一次压膜线,有破洞要及时粘补。为解决放风调温与刮风吹膜的矛盾,可间隔3至5米放一草苫压膜。傍晚起风时,应将草苫一个压一个与风向一致盖好,草苫下面两端再用草苫盖上,用石块压紧。如果晚上风很大,要注意及时修补破膜。

7、横加腰带。采用2至3块棚膜的盖膜方式,棚膜缝合处膜边一定要各加一条强度大的拉筋作腰带。具体方法是把作拉筋用的压膜线或尼龙绳夹在膜内,用电熨斗或烙铁烫接棚膜,上膜后把绳两端固定,视棚体长度每间隔5至10米固定一次。

8、盖膜掌握方法。常规的盖膜方法为上边压下边。这种方法由于连接处有缝隙,风受阻力大,使得棚膜容易被风吹开,若改为下边压上边,风不易把膜吹开,即使雨水流于棚内也无大碍。

9、棚体结构改造。拱棚或温室骨架的拉杆或绑杆与棚膜的间隔最好为10至15厘米,间隔太小一则容易磨破棚膜,二则有支撑作用不易压实棚膜,所以要求支架牢固,与膜接触的地方应光滑。

10、坚持多层覆盖。加双层草苫,增加草被或棉被等,或采用双层膜,或在棚室内再加小棚等均能提高防风效果。

种苗花卉防寒防冻措施
1、覆盖保护法。为遮阳网加固,减轻寒风直接侵袭苗木嫩枝。也可用铁筋、竹片等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上覆盖塑料薄膜作成小拱棚,四周用土埋严,如温度降到0℃以下时,可考虑在塑料拱棚上面再覆盖草席帘起防寒保温作用。

2、灌水防冻法。在寒流来临前灌一次水,可稳定地温,供给苗木越冬期间的水分,有效的防止干冻。

3、熏烟防寒。依次堆放树枝、湿柴等,上盖8~10 CM厚土层,做成高度1.0M~1.5M、底部直径1.5M~2.0M的烟堆,燃烧时不准有明火。

4、喷施钾肥和防冻液。采用苗木专用防冻液来防冻,有利于保护苗木,在9、10月份开始进行苗木的耐寒性锻炼,隔10天喷施一次1000倍磷酸二氢钾或高含量磷钾肥,连续3次,增强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提高对秋冬季寒潮的抗寒能力。

冬季大棚花卉如何防冻害


1.加覆盖物 晚上应在大棚内套小棚并加盖草帘。夜间在大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可增温1℃~2℃。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加一层薄苫,可使棚温提高2℃~3℃。在原来的草苫上覆盖一层薄膜,不仅可以挡风,还能防止雨雪打湿草苫,从而减少因水分蒸发而引起的热量散失。对于地栽的花卉还可以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后可提高土温1℃以上。

2.周围熏烟 寒流到来之前,在大棚周围点火熏烟,可防止大棚周围的热量向高空辐射,减少热量散失。

3.清扫棚膜 把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和积雪及时清除干净,可以增加光照,提高棚温。

4.覆地膜或小拱棚 大棚内属高垄栽培的,可在高垄上覆盖一层地膜,一般可提高地温2℃~3℃;平畦栽培的,可架设小拱棚提高地温。

5.挖防寒沟 在大棚外侧南面挖沟,填入马粪、杂草、秸秆等保温材料,可防止地温向外散失,提高大棚南部的地温。

6.双膜覆盖 在无滴膜下方再搭一层薄膜,由于两层膜间隔有空气,可明显提高棚内温度。

7.水池保温 在大棚中央每隔几米挖一贮水池,池底铺塑料薄膜,然后灌满清水,再在池子上部盖上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池内水分蒸发而增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由于水的比热大,中午可以吸收热量(高温时),晚上则可以将热量释放出来。

8.适时揭苫 在温度条件许可时,尽量早揭晚盖,促进花卉进行光合作用。深冬季节,晴天一般在早晨阳光洒满整个棚面时揭草苫,这时棚内气温一般不低于18℃。多云或阴天时光照较弱,也应适时揭开草苫,使散射光射入,一方面可提高温度,另一方面由于散射光中具有较多的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切忌长时间不揭草苫,造成棚内阴冷、气温大幅下降。

9.增施肥料 在棚内施入马粪、碎草等酿热物,以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温,为花卉提供养分,而且还能增强花卉抗冻能力。

10.挂反光幕 在大棚北侧悬挂聚酯镀铝膜,可以增加棚内光照,提高棚温2℃~3℃。

11.暖气增温 遇到极冷天气,可在棚内增设火炉或开通暖气,但使用炉火加温时要注意防止花卉煤气中毒,应安装烟囱将煤气输出棚外,注意不要在棚内点燃柴草增温,因为柴草燃烧时放出的烟雾对花卉危害极大。

12.撒草木灰 草木灰呈灰黑色,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均匀撒于大棚地面后,一般可提高地温1℃~2℃。

13.喷抗冻素 在降温之前,用抗冷冻素400~700倍液喷洒植株的茎部和叶片,能起到防寒抗冻的作用。

家庭养花须知


【今日主讲】

孙晓萍

杭州市绿化管理站高级工程师

【中心思想】

常言道:雅室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放一些花草在室内,绿叶繁花,四季常青,真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但是对于养花爱好者来说,如何才能得其要领,把花卉养得更好呢?我们需要在基质、换盆、施肥、浇水、修剪、防治这些方面做好功课。

【课堂速写】

基质

盆栽植物最重要的是选好栽培的基质,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土。盆栽的土有什么要求呢?总的要求是五个字:宜、洁、轻、易、廉。宜就是要适宜,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类型的基质;洁就是要干净,没有病虫害;轻就是要轻质,不能太重,因为家庭养花搬来搬去不方便;易就是容易得到、容易取得;廉就是要价廉物美。

基质分三类。第一种是矿物质基质,比如河沙。第二种是壤土,像黄土、红土,还有园田土也就是菜园土。基质不同,它的性能也不同。河沙比较疏松,排水性、通透性比较好。壤土排水通透性都还可以,就是养份含量比较少,合在一起养份含量会比较好。园田土比较黏性,养份含量比较多,但排水性就差一点。

第二类植物材料是植物性基质。比如腐殖土,也就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兰花泥,它含有很多养份。还有像泥炭、木屑,也都是这类基质。

第三类是人工基质。人工基质是一些矿物质的,包括珍珠岩等。

实际上,我们不能光用这三类基质的任何一种,而是需要把这三种基质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合来适应植物生长。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这个基质配制好以后,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排水、通气性,有一定的肥力,还有酸碱都适宜。一般我们要求盆栽基质是微酸性到中性,如果碱性就不是很好。普通型的栽培基质一般建议腐殖土四份、园田土四份 河沙掺两份,把它们拌匀了。也可以用无土型的,成本比较高一点,即泥炭四份、蛭石五份或者木屑一份。当然也可以有其它的一些配比。

基质配好以后要进行一定的消毒,可以用火烧,也可以用蒸气蒸,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夏天的烈日下曝晒。你也可以用一些药剂,像福尔马林等,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换盆

基质配好以后,我们就要把植物进行上盆。上盆要在遮阴条件下,而不是在大太阳下,4月至11月都可以进行。一般我们对植物上盆的幼苗要进行整形修剪,把一些细弱枝、病枝都剪掉,对根部一些受伤的根或太长的根也要进行修剪。盆上好后马上要浇水,并且一定要浇透。什么叫浇透呢?水要从盆底的孔漏出来,最好是漏出来以后,过一会再去浇一次,使水分非常均匀被土壤吸收。

刚上好的盆子的盆栽花,不能直接放到全阳光下,应该放在避阴处,我们把这叫作一个铺盆的过程。放一至两周,然后再逐步的移到阳光下生长。

我们已经栽培的一些盆栽花卉,一般来说每年要换一次盆,至少两年要换一次,就是由小盆换大盆,因为植物的生长,地上部分生长了,地下部分根系也在不断地生长。一年两年后,整个根系就把整个盆子布满了,生长空间不够

,营养也吸收不够了。土壤本身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不适宜植物生长,所以换盆非常重要。有人可能养了盆花,三四年还是这个盆子,那植物的生长开花就达不到你的要求了。

换盆的时间最适宜在三四月间进行,这个时候春天刚到,叶子还没萌动,没萌动之前换盆对植物造成的影响比较小,不会造成植物生长的停顿。当然在阴湿的条件下,4月至11月也都可以进行换盆,像我们养的月季就必须要一年一换盆,不换的话开花就不那么好看了。

换盆的同时也要进行一些修剪,要对根系进行修剪,老的旧的土要扒掉,旧的根烂的根要剪掉;植物的枝叶也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一些嫩枝的头也要打掉一些,这样来达到上下平衡。

施肥

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肥料的种类分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就是一些菜饼、菜籽饼、豆饼,人粪、草木灰也是这一类。无机肥主要是指一些化学肥料,我们现在常用的就是复合肥。因为有机肥有一定的气味,不适宜家庭养花,所以一般用无机肥为主。

施肥的原则要掌握薄肥勤施,就是少量地、多次地施,不要施大肥,这样很容易伤害植物的根系。一般观叶植物是以氮肥为主。如果去买复合肥,氮磷钾配比是不一样的。有一比一比一的,也有一比二比二的。以氮肥为主就要选那些氮磷钾配比是一比一比一的,也不能施得太多,特别是有些观叶植物,有些是有金叶、银边的,如果氮肥施过多

,就会一直长绿,观赏性就差了。观花、观果类植物不能施仅以氮肥为主的肥料,特别是在花前花后,要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复合肥一般是一比二比二。花开好以后特别要注意施花后肥,残花剪掉马上施,促进它的生长,保证营养。

在春季,我们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在秋季就要施以磷钾肥为主肥料,这样才可以促进它的根茎粗壮,可以抗冻、抗寒。如果以氮肥为主,会造成植物的土壤就容易冬季受冻害。幼苗期的植物花苗比较小,肥料就施得更少一点;壮苗期的话,可以多施点肥。

浇水

科学浇水非常重要,往往浇水不当会造成植物生长的不良,甚至就是干枯死亡。浇水非常重要,植物对水的需求

不同。仙人掌、仙人球这一类多浆多肉植物,本身植物体内有很多水分,所以不需要经常浇水,盆土要保持干燥,一般冬季一两个月浇一次,如果在生长期顶多半个月浇一次。你经常浇水会造成植物根部腐烂。

首先我们要根据季节和天气的情况来浇水。梅雨季节经常下雨,盆栽基本不需要你人工浇水。如果你在阳台上养花,雨下了后也不要浇水;室内的花没有淋到雨,还是要浇的。一般我们就是要看盆土有没有发白,有没有干燥,盆土发白说明水分很少了,如果土壤还是黑的,就比较湿润。

第二要根据环境的条件来浇水。放到室内跟放室外是不一样,室内就要少浇水,室外要稍微勤快一点。阳光充足的地方,像现在夏天,盆栽花卉可能就是需要一天或者一到两天要浇一次。观叶植物还要注意空气湿度,我们在浇水的同时可以采取在叶面上多喷水,一天喷个两三次,同时也在这个盆花的周围喷一下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使这个盆花生长更加符合它原来生长的那个环境。那么它会生长得非常健壮,叶色非常浓绿。

修剪

植物的修剪整形也非常重要。一盆花如果不去整,会长得很乱,或者开花结果非常少。

修剪整形一般分两个时期。在生长期,主要以调节树势为主,不能剪得过重;休眠期的修剪,也就是在冬季,植物不再生长了,可以以整形为主,进行比较重的修剪,可以剪掉一些粗的枝条。修剪的原则就是生长期修剪要轻剪,主要是剪除过密的枝条,如果生长比较好的话,枝条发了很多,那么一些过密的枝条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休眠期修剪

可以适当的进行重剪,还有一些老树需要更新,那么可以把它整个地上部分都截掉,让它重新萌发。落叶树种一般在落叶后到萌芽以前修剪,常绿树一般在早春萌芽以前修剪。春季开花的植物要注意不宜在休眠期修剪,如果休眠期

把开花植物进行修剪了,那么第二年春天就不会开花了,所以应该挑在花后。

修剪的基本方法有抹芽。抹芽的意思就是在芽还没长出来时,用手工拨掉。第二是疏枝,过密的枝条要进行疏枝,要剪到尖儿上边。第三是短截和摘心,摘心是草本花卉是经常要做的,不经过摘心,一根枝条会长得很长,没有分枝或者比较少分枝,造成开花量比较少。短截就是把过长的枝条截短。

防治

杭州常见害虫有五百种以上。常见的害虫分三大类:食叶害虫、刺吸性害虫、蛀干害虫。植物受虫害后会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症状,基本上有八种:卷叶、虫印、浅痕、出叶、发白、枯死、、切割、穿孔。

植物也会生病,主要是由于真菌性细菌、病毒、线虫感染,还有一些是生理性的,主要是环境不恰当、养护不当、营养不良或者水土不服引起。常见的症状有斑点、粉状物、畸形、叶片扭曲、落叶、穿孔、缩叶、变色。

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一般讲究八个字:以防为主、综合治理。要防在先,首先要让你养的这盆花生长健壮,可以抵预一些病虫的侵入;其次就是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在它发生早期进行治疗或者防治。综合治理意思就是要多种方法进行防治,不仅仅是用化学药剂。家庭养花最好是少用化学药剂,而是讲农业防治,即加强养护管理,水肥管理恰当,进行适当修剪。

家庭养花尽量不用化学药剂,因为会有气味,有的毒性也不太好。我们可以用几种土办法来防治:

小苏打液。百分之零点一的浓度,可以防治月季、菊花、凤仙花、木芙蓉、瓜叶菊等花卉的白粉病,防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一般预防病的话,要隔一个礼拜再喷一次,补喷一次,基本可治愈。

食醋。醋也可以用来进行防治病虫害,比方说茶花上有蚧壳虫,蚧壳虫表面是被蜡质的,一般农药也打不进去,我们一般要挑选五月中下旬的时候,它初孵的幼虫刚出来,没有蜡质,用棉球蘸一些食醋在茶花的叶子、杆子上擦。蚧壳虫危害过的叶片有些发黄了,擦了以后它会重新返绿。花卉喷洒一些实用的醋溶液,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杜鹃的黑斑病、月季的白粉病,对花卉的一些张霉病、叶斑病也有一定的防治和治疗作用。

酒精。用棉球蘸酒精反复地擦兰花的叶体,把兰花上的蚧壳虫去掉。因为兰花喜阴,更容易长出蚧壳虫。

碘酒。很多盆景的枝干容易腐烂,我们可以先用酒精消毒后的刀片刮除树桩上的腐烂的部分,然后再擦碘酒,隔七到十天再涂擦一次,可以防止它继续腐烂。

氨水。木本花卉特别容易受到天牛、吉丁虫、木蠹蛾等蛀干害虫的危害,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蛀干被蛀空、枝条枯死。往往虫孔外面会看到有一些分泌物,说明里面有虫,我们可以向这个虫孔里面注射百分之二十的浓度的氨水二十毫升或是三十毫升,用医用注射器往里面注射氨水,然后外面用黏土或腊封住。

辣椒。拿干的红辣椒一两五十克,加清水两斤左右,放在锅里煮十到二十分钟,冷却以后锅里辣椒水可以来防治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害虫。如果怕浓度太高的话,冷却以后再配一些水,因为太辣可能要对植物造成影响,草本植物浓度要低一点。

桃叶。桃树的叶子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可以取桃叶一斤,加水六斤,煮三十分钟。可以对蚜虫、尺蠖进行防治。桃叶晒干碾成粉末直接打在盆子里面,也可以防治地下害虫,比如蝼蛄之类。

大蒜。一斤大蒜加少量的水浸泡以后,把汁液捣出来,加水稀释十倍,可以防治蚜虫、红蜘蛛、蚧壳虫一类。如果把大蒜汁浇到盆里,还可以防治盆栽花卉的一些线虫、蚯蚓等的危害。

雪松养护须知
使苗木成活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植苗木的春季养护措施,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浇水
笔者经实践认为秋植的苗木在春天浇二到三次水最好。第一次是早春浇返青水,雪松春季浇水至关重要。因早春地温回升快,苗木易萌芽,但此时气温极不稳定,萌动的芽易遭受春寒冻伤,此时(3月初)浇水可有效降低地温,延迟芽萌动,防止其遭到冻害;第二次是清明前后浇生长水,南方春季干燥多风,降水量少,易导致春旱,此时浇水利于植株长叶发根;第三次是5月中下旬,可视土壤墒情及天气状况来确定是否浇,这次浇水不用太多,以浇透土表而无积水为宜,目的缓和春旱,进一步供给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大爷女贞,百日红也是一样的。
施肥
施肥能及时供给植株需要的养分。此时施肥以氮肥为主,春天是植株旺盛生长期。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3∶1∶1这样既可使植株枝叶繁茂,还利于生根。施用化肥的同时,还可施一些腐熟的圈肥,但不宜填埋过深。这样不只能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还可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使植株全面吸收养分。
还可对其叶面喷施肥料,对长势较差的苗木。一般多采用浓度为0.5%的尿素。喷施时间在清晨最好,每两周喷一次,连续喷施三次即可见效。
撤除防寒设施
可于早春浇冻水时将土挖开;树体缠草绳的苗木可待萌芽时去除(如草绳间距较大可不拆,撤除防寒设施应区别对待。对于较耐寒而采用了根部埋土措施的苗木。继续保存)覆膜的花灌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撤除薄膜,可于早春在南侧打孔,尔后每周增加打孔数量,4月初将薄膜全部拆除。南方春季风大,支架不宜过早撤除,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影响植株扎根。春季应及时加固防风支架,挡风障可于春末季风停止后拆除,支撑则可继续保留。
修剪
春季也可视其萌芽及生长情况适当修剪。植株生长旺盛的可不修剪,一般秋季植树都要进行修剪。树体萌芽晚且长势不旺的要将枝条疏剪和短截。对榆叶梅、碧桃、美人梅等春季开花的花灌木,抹除一些花芽是非常可行的因为开花需要消耗大量养分,而此时根系尚处于生长阶段,开花过多,有利于树体与根系的平衡,易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雪松耐干怕积水,种植雪松时,沟渠一定要畅通,雪松苗圃内不准有排不出去的积水,以防雪松烂根坏死。移植雪松时。雪松一定要疏条整枝。以防过多蒸发水分,导致雪松枯死。另外我们移植过的雪松也一定要用竹竿或者木棍固定雪松,以防移植过的雪松根系没有长成,被风吹的左右摇晃,而不能生根,最后枯死。

相信《气温骤降 花卉防冻须知》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春播气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