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苗木木虱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苗木若栽培管理不善,容易遭受木虱为害。木虱又名盐花枯蝇,主要危害青桐、梨树、樟树、合欢等多种园林树木,是苗木新梢期的重要吸汁害虫,如果防治不及时,会使苗木叶片卷曲,不能正常伸展,造成严重损失。现将木虱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形态特征:

成虫 体形小,自头顶至翅端长2.4毫米;全体青灰色,其上有微小灰褐色刻点,头顶突出如剪刀状,头部有三个黄褐色大点,品字形排列;翅半透明,杂有灰黑色不规则斑点;腹部棕褐色,足灰黄色;卵近梨形,暗黄色,顶端尖削,底有短柄插入植物组织内,使卵不易脱落;

若虫 初孵化时体长只有0.35毫米,长圆形,暗黄色,复眼红色,足及触角黑色,各腹侧缘有片状腊质分泌物;老龄若虫体长1.6毫米,体扁薄,形似质甲,土黄色,腹侧有尖刺并分泌腊丝,翅半透明,黄色或带淡绿色。

生活习性 木虱一年可发生数代,各代重迭发生,成虫若虫均聚集柑桔嫩芽上,吸食汁液,被害芽生长受阻,叶多卷曲不能正常发育。成虫取食时头部下俯,腹部翘起成45°角,若虫取食后,其排泄物附在腹末,成一长条,卵产于嫩叶或嫩茎上,聚集不定。雌虫能产卵800粒,在夏季,卵期为4~6天,若虫有5龄,各龄期多为3~4天,自卵至成虫需时15~17天,成虫寿命达一个月。严重为害时间多在春季至夏初,秋梢嫩芽期间也受害。

防治方法 发现木虱为害时,选喷下列药剂:合成洗衣粉400~500倍液;松脂合剂15~20倍液;25%中科美铃15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1000~1500倍液。以上药剂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XzH52.COM好文推荐

梧桐木虱的防治方法


梧桐木虱的防治方法|梧桐树的资料--梧桐树是我国北方优良的行道树,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树干光滑,枝叶繁茂,叶大优美,遮阴效果好。但是梧桐木虱危害较大,大大影响了其观赏效果,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对梧桐木虱发生及为害规律有了一定了解,并进行了有效防治,积累了以下经验。
危害特点及症状 梧桐木虱又称青桐木虱、梧桐裂头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以若虫、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尤以幼树受害最大,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形态特征 成虫黄色或绿色,体色变化较大,绿色中胸背板大部为黄色,胸背有黄色纵条,体长4毫米至5毫米,翅展约13毫米,复眼深赤褐色,触角丝状,黄色,最后两节黑丝。卵略呈纺锤形,一端稍尖,长约0.7毫米,初产时黄白色或黄褐色,孵化前变为淡红褐色。末龄若虫体略呈圆筒形,被较厚的白色蜡质物,全体灰白而微带绿色,体长3.4至4.9毫米。
生物学特性 该虫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集于嫩梢或枝叶上,而以嫩梢和叶背上为主。若虫期虫体都群居于蜡质絮状物中,该虫行动迅速,无跳跃能力。成虫羽化后总是爬行,很少飞翔,如受侵扰,则以跳跃助飞翔。卵散产,每只雌虫可产卵50粒左右,卵期10至12天。成虫寿命约42天。在河南郑州地区,该虫一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期30余天,6月上旬开始羽化,下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孵化为第二代若虫,8月上、中旬,第二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开始产卵,主要产于主枝下面近主干处,侧枝下面或表面粗糙处过冬。
防治方法
一、在危害期喷清水冲掉絮状物,可消灭许多若虫和成虫。
二、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至5000倍液,再加洗衣粉300至500倍液,提高药效,10天后再喷1次,防治成、若虫效果较好。
三、在若虫初龄期或大发生期先用稀释100倍的生态箭杀菌消毒,再用稀释1500倍的绿丹二号喷施,或者直接用树体杀虫剂进行树干注射,防治效果十分有效
四、结合冬剪,除去多余侧枝。另外,可用石灰33斤,牛皮胶0.5斤,食盐2至3斤,配成白涂剂,涂抹树干,消灭过冬卵。
五、注意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作者单位系郑州神力润升化工有限公司)

青桐木虱的防治方法


青桐木虱又名梧桐木虱,同翅目木虱科,只危害青桐。被木虱危害的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有的会出现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脆弱、易被风刮折的现象。青桐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冠形优美,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常被作为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一旦发生病虫害,传染、传播极快,会对树木造成极大危害,影响观赏效果。青桐木虱是一种长期存在的顽固害虫。目前正处于青桐木虱危害前期,希望有关单位和广大林农做好预防和除治工作。
青桐木虱以若虫、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枝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尤以幼树容易受害,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絮状飘落,人不小心碰到会有黏糊糊的感觉,还有一股臭味,且很难清洗。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毫米至5毫米,翅展12毫米至13毫米,体黄绿色,头端部下陷明显,复眼半球形突出,单眼3个呈倒品字形排列。触角黄色10节,最后两节黑色,末端有两根鬃毛。前胸背板呈弓形,前、后缘黑褐色。中胸背板有两条纵褐线,前盾板具带状沟,盾板上具6条纵纹。足淡黄色,爪黑色,后足基节上有一对锥形突起。翅透明,翅脉浅褐色。腹部背板浅黄色,各节前端有褐色横带。雄成虫体长4毫米至4.5毫米,腹部背板可见7节,腹板可见6节。雌虫腹部、腹部背板各比雄虫多一节。
卵 长卵圆形,一端稍尖,长0.7毫米,初产时浅黄色或黄褐色,近孵时为红黄色,并可见红色眼点。
若虫 共五龄,第1龄至2龄若虫身体扁平,略呈长方形,黄色或绿色,末龄若虫身体近圆筒形,茶黄色常带绿色,腹部有发达的蜡腺,故身体上覆盖有白色的絮状物。触角10节,翅芽发达,可见脉纹,在翅芽之间有一对黑色斑点。
 发生规律
该虫在北方1年发生2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底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危害,若虫期30多天。第一代成虫6月上旬羽化,下旬为盛期;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羽化。成虫羽化后需补充营养才能产卵。第一代成虫多产卵于叶背,经两周左右孵化;第二代卵大都产在主枝阴面、侧枝分叉处或主侧枝表皮粗糙处。发育很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和成虫均有群居性,常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居在叶背等处。若虫潜居生活于白色蜡质物中,行走迅速;成虫飞翔力差,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若虫发生期可采用高压喷雾喷洒清水,冲下白色絮状物和虫体,可消灭许多若虫和成虫。结合冬剪,除去多余侧枝、病虫枝。
 化学防治
第一代若虫约在4月底5月初出现,比较整齐一致,利于集中消灭,是一年中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喷洒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吡虫啉溶液,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至1500倍液喷施,效果很好。或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啶虫脒具有触杀、胃毒和较强的渗透作用,杀虫速效,对产生抗性的害虫有特效,用量少、活性高、杀虫广、持效期长达20天左右,对天敌杀伤力小,对环境相容性好等。还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至2500倍液,再加洗衣粉300倍至500倍液,提高药效,10天后再喷1次,防治成、若虫效果较好。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进行防治。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白粉虱的生物防治


白粉虱危害多种观赏植物以及蔬菜,束刺吸式害虫。对植物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是温室白粉虱。

生物防治的关键在于了解害虫、寄主虫以及捕食者的生命周期。白粉虱的雌虫交配后,可在植物叶片背面产下200-400个卵。它们的生命周期很短,只有3周到4周,在温室传播特别迅速,其成长的所有时期均在植株上完成。

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从而导致叶片表面产生黄色斑点,使叶片脱落、扭曲或者生长受阻。同时,他们吸食的汁液大于本身所能消化的量,就会分泌大量的蜜露,这些蜜露覆盖在植物上会滋生黑色的 霉污病菌。黑色的霉污病会阻碍光合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生长,常常导致叶片脱落。

一种小型的寄生蜂——丽芽小蜂作为控制温室白粉虱的天敌昆虫,已被成功的应用了至少50年。丽芽小蜂通过两条途径杀灭白粉虱。首先是雌虫排卵到白粉虱若虫体内,孵化的若虫以白粉虱若虫为食并最终杀死白粉虱;成蜂还可刺吸白粉虱若虫的体液,导致白粉虱死亡。

丽芽小蜂的雌蜂一生可排卵400个,其幼虫孵化后,首先吸食白粉虱身上无关紧要的组织,因而在白粉虱死亡前,丽芽小蜂一般能长到足够的大小。

被寄生后,白粉虱的蛹和若虫变成黑色。成年丽芽小蜂从这些黑色的蛹中飞出,寻找其他的白粉虱蛹或若虫以吸食和排卵。

在温室中,一旦发现白粉虱最好马上使用丽芽小蜂。可寻找植物叶背面白粉虱的蛹及成虫以确定白粉虱的存在。也可使用黄粘板,粘捕白粉虱,借此判断试问中的虫口密度。发现白粉虱后把蜂卡放在正在发育的白粉虱若虫附近就可以了。

要注意丽芽小蜂与杀虫剂不能同时使用。丽芽小蜂对温室残留的杀虫剂特别敏感。

利用丽芽小蜂控制温室白粉虱的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把它当作害虫综合防治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生物和传统防治为基础,有规律的控制,而不要依赖于杀虫剂。

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


1、发生规律:黑刺粉虱1年发生4代,以2-3龄若虫越冬。该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出现且开始产卵,各代1-2龄若虫盛发期在5-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有世代重叠现象。在同一果园中以成虫迁飞传播,远距离主要是由风传播。 2、生活习性:黑刺粉虱喜阴蔽环境,常在树冠内或中下部的叶背密集成弧圈产卵,初孵若虫常在卵壳附近爬行约10分钟后固定并取食,各代若虫孵化后分别群集在春、夏、秋梢嫩叶背面吸食营养液,受害叶形成淡黄色斑点。其排泄物常诱发柑橘煤烟病,使植株枝叶发黑,光合作用力差,树势趋弱,枝叶抽发少而短,逐年减产。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性,减少危害;二是科学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性能,破坏黑刺粉虱活动繁衍场所;三是冬季清园时剪除虫害枝和阴蔽衰弱枝,清理园内枯枝落叶,统一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2、保护利用天敌:推广果园生草栽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创造有利于红点唇瓢虫、草蛉等天敌养殖、生息、迁移活动的场所,培植利用天敌消灭黑刺粉虱。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以抓住冬季清园时喷铲除剂和在1-2龄若虫期喷药为好。 ①冬季清园。剪除虫枝、枯枝、阴蔽枝,在改善树体通风透光的前提下,于12月中旬至元月中旬对粉虱发生严重的果园喷1次20倍松碱合剂和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液,清除越冬虫,减少来年发生基数。 ②防治好成虫、低龄若虫。在成虫迁飞时及各代1-2龄若虫盛发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2500倍加300倍机油乳剂液,或扑虱灵1500倍加300倍机油乳剂液,或800倍敌百虫或敌敌畏等。喷药时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提高药效和防止抗药性。

冬治木虱 秋结好梨


梨木虱是梨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为害梨叶,造成叶片出现枯斑,早期脱落,使树势衰弱,果实品质和产量降低。梨木虱食性专一,主要为害梨,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两种类型。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针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清园 清理园内和周围的残枝、落叶及杂草,深埋或烧毁,降低越冬梨木虱的基数。

刮皮 在树盘上铺塑料薄膜,用刀刮除枝干上的粗翘皮以及腐烂、干腐、轮纹等病斑,然后收集起来集中深埋。

冬耕 冬耕不仅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而且可将在土壤中越冬的梨木虱翻到地面,使之冻死或让鸟类啄食。

灌水 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实施园内灌水,能淹死在土壤中越冬的梨木虱。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越冬成虫出蛰期至产卵期,即2月下旬至3月中旬。常用药剂有20%杀灭菊酯乳剂30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0.9%爱福丁3000倍液、47%百磷3号1000~1500倍液以及菊酯类药剂1500倍加40%氧化乐果1500倍液等,这些药剂还可兼治梨实蜂、梨蚜等。

温室白粉虱防治技巧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蛾子,是保护地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的重要害虫。这类害虫繁殖速度快,群集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发生煤污病。温室大棚内一年可发生10余代,成虫有趋嫩性。根据温室白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快、传播途径多、抗药性强、世代重叠等特点,在防治上应着重抓好冬、春季防治。

做好检疫 必须严格检查,避免调入种子带有虫、卵。

园艺防治 清除温室周围杂草,彻底处理残枝落叶,以消灭或减轻虫源;提倡温室第一茬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等较耐低温的蔬菜。

培育无虫苗 把育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理杂草和残株,并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

避免混栽 温室、大棚附近不要栽植黄瓜、番茄、菜豆等白粉虱喜食的蔬菜。而要种植一些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或十字花科蔬菜等,以减少外来虫源侵入温室、大棚的机会;更不要将黄瓜、番茄、菜豆混栽于一室,以免为白粉虱创造良好和生活环境而加重危害。

黄板诱杀 先制成大小为1*0.2米的黄板,上面涂上10号机油,挂于有粉虱的棚内、地头或作物行间;黄板上诱满白粉虱后,用刷子将其刷掉,重新涂油,再行诱杀。

熏烟防治 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烟剂4号,每亩400克熏烟。

喷药防治初发期可用25%扑虱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杀灭菌醋乳油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劝夫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

倒挂金钟白粉虱的防治方法【荐】

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倒挂金钟白粉虱的防治方法【荐】”,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倒挂金钟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倒挂金钟白粉虱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害虫,除危害倒挂金钟外,还危害茉莉、兰花、凤仙花、一串红、月季、牡丹、菊花、万寿菊、五色梅、扶桑、绣球、旱金莲、一品红、大丽花等多种花卉。成虫和若虫以口器在叶背刺入叶肉吸取汁液,使花卉叶片卷曲、褪绿发黄,甚至干枯。

倒挂金钟白粉虱的形态特征

倒挂金钟白粉虱成虫:体长1.0mm-1.2mm,翅展2.3mm,体浅黄或浅绿色,被有白色蜡粉,复肾赤红色。触角短丝状。翅膜质,前后翅上各有一条翅脉。

白粉虱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后渐变为黑色。

白粉虱若虫:体扁平,椭圆形,黄绿色,体长0.5mm左右。

白粉虱蛹:椭圆形,隆起,浅黄色。

白粉虱蛹壳:扁平,长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整个蛹壳背面覆盖着白色絮状蜡丝。

倒挂金钟白粉虱的发生规律

世代重叠现象显著,在同一时期可见到各种虫态。成虫喜欢选择上部嫩叶栖息、活动、取食和产卵。成虫一般不大活动,对黄色有趋性。营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的后代完全是雄虫。若虫孵化后即固定在叶背刺吸危害。

倒挂金钟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1、在倒挂金钟旁边悬挂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粘油。振动花卉枝条,使白粉虱成虫飞舞,粘到板上。

2、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0倍液、国光毒枪(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20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要注意通风,如有虫害发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白粉虱喷施进行防治。

如何防治梧桐木虱


梧桐树是我国北方优良的行道树,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树干光滑,枝叶繁茂,叶大优美,遮阴效果好。但是梧桐木虱危害较大,大大影响了其观赏效果,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对梧桐木虱发生及为害规律有了一定了解,并进行了有效防治,积累了以下经验。

危害特点及症状

梧桐木虱又称青桐木虱、梧桐裂头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以若虫、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尤以幼树受害最大,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形态特征

成虫黄色或绿色,体色变化较大,绿色中胸背板大部为黄色,胸背有黄色纵条,体长4毫米至5毫米,翅展约13毫米,复眼深赤褐色,触角丝状,黄色,最后两节黑丝。卵略呈纺锤形,一端稍尖,长约0.7毫米,初产时黄白色或黄褐色,孵化前变为淡红褐色。末龄若虫体略呈圆筒形,被较厚的白色蜡质物,全体灰白而微带绿色,体长3.4至4.9毫米。

生物学特性

该虫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集于嫩梢或枝叶上,而以嫩梢和叶背上为主。若虫期虫体都群居于蜡质絮状物中,该虫行动迅速,无跳跃能力。成虫羽化后总是爬行,很少飞翔,如受侵扰,则以跳跃助飞翔。卵散产,每只雌虫可产卵50粒左右,卵期10至12天。成虫寿命约42天。

在河南郑州地区,该虫一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期30余天,6月上旬开始羽化,下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孵化为第二代若虫,8月上、中旬,第二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开始产卵,主要产于主枝下面近主干处,侧枝下面或表面粗糙处过冬。

防治方法

一、在危害期喷清水冲掉絮状物,可消灭许多若虫和成虫。

二、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至5000倍液,再加洗衣粉300至500倍液,提高药效,10天后再喷1次,防治成、若虫效果较好。

三、在若虫初龄期或大发生期先用稀释100倍的生态箭杀菌消毒,再用稀释1500倍的绿丹二号喷施,或者直接用树体杀虫剂进行树干注射,防治效果十分有效。

四、结合冬剪,除去多余侧枝。另外,可用石灰33斤,牛皮胶0.5斤,食盐2至3斤,配成白涂剂,涂抹树干,消灭过冬卵。

五、注意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月季黑刺粉虱防治


分布与危害
黑刺粉虱又名橘刺粉虱。主要为害害月季、蔷薇、米兰、玫瑰、茶花、丁香和柑橘等。 以若虫群集在植株叶背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后形成黄斑。其排泄物易诱发某些真菌浸染而发生煤污病,使枝叶变黑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橙黄,长1.0-1.3毫米,覆有白色蜡质状物。前翅紫褐色,具7个不规则的白色斑块,后翅淡紫色,较小,无斑。复眼红色,足黄色。
卵 香蕉形,基部有一小柄粘于叶背面。初产时淡黄色,孵化前呈紫黑色。
若虫 初孵若虫淡黄色,椭圆形,体周缘呈锯齿状,尾端有4根毛。老熟若虫体变黑色,体周围具明显的白色蜡圈,体背有14对刺毛。
蛹 黑色椭圆形,有光泽,长约1毫米。蛹壳边缘锯齿状并附有白色蜡质。蛹背中央具一纵脊,蛹两侧边缘有刺毛,雌蛹11对,雄蛹10对。
发生规律
1年发生4代左右。以老熟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翌年3月在原处化蛹,4月左右成虫羽化。成虫白天活动,群集于枝叶上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背,老叶上为多。成虫有孤雌生殖,其后代发育不雄虫。若虫孵化后不久,便吸汁为害。各代若虫盛发期约在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除1、2代较整齐外,其余各代发生均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防治方法
A.圃地和温室加强通风透光,适当修枝,创造不利其生长和养殖的环境。
B.第一代和第二代若虫盛发期不红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可用2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喷雾防治。并要注意喷布叶背,因为该虫主要群集于叶背活动。

红花檵木栽培管理技术--红花檵木的苗木移栽技术--红花檵木病虫防治


红花檵木栽培管理技术--红花檵木的苗木移栽技术--红花檵木病虫防治--红花檵木,别名红桎木、红檵花。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枝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花4~8朵簇生于总状花梗上,呈顶生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带状线形。蒴果木质,倒卵圆形;种子长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5月,果期9~10月。红花檵木枝繁叶茂,树态多姿,木质柔韧,耐修剪蟠扎,是制作树桩盆景的好材料。花、根、叶可药用 。红花檵木整地做厢将底土进行翻耕,深20至30厘米,打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及杂草等。每亩施钙镁磷钾肥400 至800公斤。红?木小苗采用厢式栽培,厢面高出地面20厘米,苗床宽1.2米,长度视地势而定。每两厢之间设宽40厘米的步行道,每厢外侧设一条20x20厘米的排灌水沟,整个地块在周边设40x30厘米的排灌水沟。红花檵木苗木移栽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的状态下进行,起苗前3小时充分洒水,使湿润的土附在根群上,避免根群受伤。起苗时做到边起边栽,勿使其长期暴露于强光下。如需长途运输,苗木根部要打稀泥浆,并用塑料袋包紧。整个地块栽完后,及时灌水。栽苗季节以10月上至 12月中旬和2月上旬至3月下旬为好,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易产生冻害,4月以后栽苗因光照强、气温高会影响成活。栽植可分沟植或穴植,每亩栽1至1.5 万株。裸根移植应将根系舒展于穴内,勿使其卷曲,上盖细土,稍稍提动,使根群舒展,再轻轻压实,浇足压蔸水,再盖一层表土保墒。秋季栽植应避免冬季受冻,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要采取防寒措施,一般是在苗床上铺盖干草、落叶,也可拱盖薄膜。红花檵木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能促进苗木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中耕深度依苗木根系的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幼苗小苗中耕宜浅,中苗大苗宜深;近植株根部宜浅,株间行间宜深,一般以3至5厘米为好。中耕除草常在5至6月进行,7月以后苗木根系已扩大到株行间,要停止中耕,否则将切断根群,使苗木受损。适时追肥 2至3年生出圃的红花继木球类,追肥目的是促进枝叶生长,氮肥可多施,但在秋季苗木生长后期,应增施磷钾肥。追肥除粪干、人粪尿外,也可追施腐熟的猪粪尿,对红花?木有催红作用。大面积栽培时,化学肥料亦可配合施用,2至3年出圃的苗木,可每 100平方米施硝酸铵1.2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0.5公斤。
红花檵木病虫害防治立枯病立枯病主要在春季雨水多时发生,幼苗和成株均受危害。受害处产生暗褐色病斑,严重时成片死亡。防治方法:用无病新土移栽,使用的肥料一定要腐熟,绝不能用新鲜农家肥。及时清除病株。移栽前每平方米用40%甲醛50毫升对水6公斤进行土壤消毒,或用70%五氯硝基苯酚按1∶30的比例拌细土,撒于苗床土上。春栽小苗一星期后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交替使用。红花檵木虫害主要虫害有蚜虫、尺蛾、黄夜蛾、盗盼夜蛾、大小地老虎及金龟子等。蚜虫会影响植物生长,诱发煤污病;尺蛾、夜蛾以幼虫食叶危害,严重时2至3天可吃光全部嫩梢;地老虎和金龟子以幼虫蛀食根系,地老虎主要危害扦插苗和幼苗,金龟子大、中、小苗均危害。防治蚜虫可于萌芽前喷5%柴油乳剂或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成虫和虫卵。落花后喷第二次药,秋季10月间喷第三次药。防治尺蛾、夜蛾幼虫可用 50%甲胺磷1500倍液喷施,要治早、治小。地老虎和金龟子的幼虫为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是加强苗圃管理,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冬季翻耕,将越冬幼虫翻到地表冻死。用3%呋喃丹颗粒剂,按每亩2公斤用量,开沟施入10至20厘米深的土中。

相信《苗木木虱的防治方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木虱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