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专家称大个不甜的草莓不是激素催生》,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今天,一市民拨打党报热线称,外地有传言说大个不甜的草莓是膨大素催起来的,担心食用这样的草莓对人体有害。市农业局相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草莓质量没有任何问题,长得个头大与品种、气候和生长环境有关,不甜是因为用苗繁殖多代导致品种退化。

这名市民表示,市场上越大的草莓卖得越贵,但听说现在个头很大的草莓是膨大素催大的,对身体可能有害,尤其是那些畸形、空心的,吃着没什么味道。今天上午,记者到胜利大街一些水果摊查看,发现销售的主要是当地产的丰香和甜宝。一名摊主说,要是买回去自己吃的话,像栗子大小的丰香不错,现在这种卖得最好。他又指着像小鸡蛋那么大、略显细长的草莓说,这种是甜宝,要是送人的话,可以买这种大点的,装到箱子里比较好看。

市农业局专家介绍,济南市场上的草莓主要是当地品种,丰香香味比较浓郁,占市场销售的60%;红脸颊酸甜可口,占市场销售的30%;还有一部分是甜宝,含糖分高达13.6%,非常甜。草莓是一种低温型植物,在较低温度下就能生长,但是因为气候因素、品种、生长环境影响而出现畸形是正常的。个头比较大是因为现在大棚保温技术做得好,让草莓提高了产量。

专家表示,膨大素是一种激素类农药,我市尚没有关于禁止使用膨大素的规定。这种药物喷洒到草莓果实上,会在草莓内有残留,人吃后会进入人体。虽然目前尚无科学实验证明有哪些具体危害,但最好吃自然长大的草莓。外地可能有使用膨大素的情况存在,但在济南是没有的。因为济南的草莓种植在大棚内,都是用蜜蜂授粉,如果滥用农药,会将成箱的蜜蜂杀死,这直接影响草莓产量,对种植户来说很不划算。该专家表示。

为什么有些大个草莓越来越没味道呢?该专家解释说,这与草莓种植所使用的幼苗是第几代有关。草莓是无性繁殖植物,幼苗可以扩充繁殖。近年来,草莓种植户使用的幼苗都是自己培育的,经过几代繁殖,本身的品种性质难以保持住,结出来的果实可能没有味道。比如丰香,在有些种植户那里,大概繁殖到十几代了。为防止草莓品种退化,专家建议种植户积极使用一代苗。

xZh52.CoM展读推荐

灌木丛虫卵网式扩散专家称必须尽快杀虫


保护好绿化花木,关键的一点是做好防虫工作。最近,经常在长春市朝阳区南湖新村东街晨练的张先生发现绿化带里的灌木丛上寄生了许多虫卵,有些成活的小虫将刚发芽的树叶咬得斑驳不堪。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南湖新村东街的绿化带,看到矮灌木丛寄生了许多的白色虫卵呈拉网式扩散,看起来像蜘蛛网。记者沿着南湖新村东街一直走到了尽头,发现有两片绿化带长了这种虫卵,最严重的一处绿化带,根本就没长叶子。

针对绿化带长虫子的情况,吉林省农科院的专家表示,现在长虫子的绿化带种植的都是水蜡树,由于今春气温回升的比较快,容易滋生虫子,最好趁现在树木刚发芽之际将长虫子较多的树木连根拔除,将虫子消灭在萌芽中。

养花喂的是什么激素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花喂的是什么激素”,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花是园艺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激素是帮助花卉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激素可以促进花卉的根系生长、芽眼休眠、开花等生理过程,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养花过程中,园艺师需要了解和喂养植物所需的激素,以确保花卉健康茂盛地生长。

一、植物激素简介

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自身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调节作用。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乙烯(ethylene)等。这些激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引导花卉的生长和开花。

二、激素的种类和用途

1. 生长素(IAA):IAA是最常见的植物激素之一,对植物的伸长和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花卉的生长过程中,适当添加IAA可以促进根系和茎的生长,提高植物对水分和营养的利用效率。

2. 赤霉素(GA):GA是一种能够调节植物的伸长和开花的激素。在养花过程中,园艺师可以使用含有GA的喷雾剂,通过喷洒来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结实。

3.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细胞分裂素主要参与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在养花过程中,园艺师可以使用含有细胞分裂素的肥料或喷雾剂,来促进花卉的侧芽生长和提高花果产量。

4. 乙烯(ethylene):乙烯是一种促进果实成熟和花卉凋谢的植物激素。在养花过程中,园艺师可以利用乙烯调控剂来控制花期和花卉的凋谢,使其花期更长久。

三、喂养激素的方法

1. 土壤施用:适量加入含有植物激素的肥料或土壤,可以提供花卉充足的激素供给。园艺师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在养花过程中调整植物激素的配比。

2. 叶面喷雾:利用植物激素喷雾剂,通过叶片的吸收来进行喂养。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补充花卉所需的激素,提高花卉的生长速度和开花率。

3. 空气喷雾:通过空气中悬浮的微粒植物激素,让花卉通过气孔吸收。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宜叶面喷雾的花卉,如多肉植物等。

四、注意事项

1. 激素喂养应遵循适量原则,过量使用激素会引发植物病虫害和生理失调。

2. 园艺师在选择激素品种和浓度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花卉品种和生长环境进行合理搭配。

3. 喂养激素时需要注意与其他养分的配合,综合考虑植物的整体需求。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激素是园艺师养花喂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合理使用激素,园艺师可以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开花,提高花卉的品质和产量。在喂养激素过程中,园艺师需要根据花卉的需求和生长环境,合理地选择激素品种和喂养方法,以确保花卉健康茂盛地生长。

植物激素在花卉中的应用


中国在花卉栽培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物激素或激素),约自40年代开始。在人工控制花期、矮化栽培、促进扦插生根、打破种子和球根休眠、延长盆花和切花寿命、制备组织培养基质等方面,进行了不少试验,取得并推广了若干成果,尽管其应用还不太普遍,但在花卉栽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着重前三方面综述如下:

一、人工控制花期

促成栽培技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如《帝京景物略》载:“草桥……十月中旬(阴历),牡丹已进御矣。(1)”可见早在明代(公元1368~1644),北京花农已能在阳历11月间温室人工提前牡丹开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催延花期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包括激素处理在内的综合技术,使很多不在秋季开花的花卉能在“国庆”等节日同时开放。如1959年10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大型百花齐放展览会,展出了130余种破季开放的鲜花(2)。

(一)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春季4~5月开花的牡丹在提前半年开花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应选用易于催花的品种如‘赵粉’等,3月摘蕾,4~8月增施追肥,7~8月进行短日照和用冰降温等措施促进其落叶,7月上盆或栽荫棚下,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用200~1000ppm赤霉素涂抹花芽一次,实现了9月下旬、10月上旬开花。试验成功的品种,有‘赵粉’、‘何白’、‘青龙卧墨池’等,花期仅有3天(2)。要国庆节前开放者,可给以5~10℃温度处理,即可适当延期开花。1977、1979两年重复以上实验,证实每天500~1000ppm赤霉素处理最好,4~7天后即可起解除花芽休眠、促使提前萌发的作用。在品种选择方面,除‘赵粉’外,又发现‘雨露苗壮’、‘群英’、‘紫蓝魁’催花表现良好(19、20)。

(二)含笑Micheliafigo(Lour.)Spreng.原系4~5月开香花的常绿灌木,现选用盆栽多年而当年无花的含笑,夏季置荫棚下。每周施肥,7月下旬着花蕾,8月初摘除嫩叶,后每周用100ppm赤霉素涂花蕾一次,再逐增其浓度至200~500ppm。直至9月中旬剥去花蕾外壳,约3天后即开放。花期3天,花径4厘米。因花梗伸长,香味亦浓,颇引人注意。赤霉素促成含笑提前开花,主要作用是促进花蕾长大并开出鲜花(2)。由涂赤霉素到开花约需一个月。

(三)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Lindl.山茶的花期因品种及地区而异,通常为11月至翌年3月。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用‘小桃红’等早花品种盆栽,增施肥料,6月下旬随时摘去叶芽,8月21日起每隔3天于花蕾上滴100ppm赤霉素,上下午各喷水一次。9月4日移入温室,每天喷水4次。9月10日将盆栽山茶移出温室,置半阴处。9月下旬开花(2)。近年,上海植物园、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提高赤霉素浓度至500~1000ppm,自7月份起每1~3天涂一次,品种除‘小桃红’外,又增‘四面锦’、‘东方亮’、‘狮子笑’、‘金心牡丹’等。1979年8月1日起,北京中山公园用500ppm赤霉素隔日涂抹花芽,8月15日起每天涂,8月27日开花,花期14天,如此连续处理,可自9月1日维持至10月中旬茶花开放不绝。所用品种为‘鲜红’、‘九心红’、‘夏色粉’等,处理后所开花朵的花色、花径与正常者相同。1981年湖南省长沙市苗圃创用叶痕点涂催花法,10月下旬用高浓度(2500~4000ppm)赤霉素处理花芽附近摘去叶芽的叶痕,只需滴1次,即可在1个月后始花,且可促使花瓣增多,品种以‘芙蓉五宝’等为好,比对照花期提早2~3个月。

(四)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常绿灌木,6~8月开大朵白色香花。1958~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采取了切根、施重肥、加意养护等措施,取得了9月下旬开花的初步成功(2)。1977年8月12日起上海植物园在此基础上加用赤霉素100ppm涂花蕾每周2次,达到了保蕾、促生长、促开花等目的,收效更进一步。

综上所述,植物激素结合其他综合措施,可起打破花芽休眠(牡丹等)、保蕾、促花(含笑、山茶花、栀子花)、促花梗伸长(含笑)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二、矮化栽培

应用一定种类的生长延缓剂(矮化剂)来控制花卉的生长,使其节间缩短,长得矮壮,株形美观,近年已有少数栽培试验和应用。如于锡钊在北京用矮壮素B9处理适当的菊花品种,达到植株矮化、花朵硕大的目的,特适作案头盆菊观赏(3)。试验结果如下:

三、促进扦插生根

现介绍近来在促进较难生根的树种方面的若干成绩:

(一)松柏类(见表2)

(二)常绿乔灌木类(见表3)

(三)落叶乔灌木类(见表4)

四、讨论与展望

1.综上所述,中国花卉工作者近年在应用生长调节剂于催延花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尤其结合不同节日举办“百花齐放”展览,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牡丹品种‘赵粉’等能通过赤霉素涂抹结合摘蕾、低温处理和增施追肥等综合措施,使国庆赏牡丹得以实现。今后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试验品种,既强调栽培技术措施,又由生理、生化、生态因子、组织解剖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深入研究,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并寻求生长调节剂在催延花期上出现新的突破。

2.尽管以菊花和木芙蓉等为试验材料有了些积极的效果,但应用矮化剂于花卉栽培在中国还是个簿弱环节。在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如在不少盆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和花灌木中,都常有抑制生长、控制株高、增进美观的要求。而在盆花、绿篱和盆景三方面,试验生长调节剂于矮化栽培,并推广全套技术,尤有其迫切性。

3.生长调节剂在促进难以扦插繁殖的观赏树木扦插生根方面,近年已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如珙桐的大量繁殖问题,就是从1979年起通过应用激素促进软枝扦插生根才开始解决的。试验证明,IBA和NAA50ppm水剂处理,生根率最高(70~100%)(7、8),推广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但亦须保证适当的扦插基质、良好的环境条件,并给以精细的管理,方可获得最满意的成绩。不过,若要大规模推广应用激素处理于观赏树木的软枝扦插,还以粉剂速蘸法操作较便,收效显著,更具优越性。此外,木素酸钠能促进难插活的白皮松、华山松等插穗生根(6),且其成本低廉,供应充足,值得重视。

4.竹类扦插成活,原有一定困难。据汪本里1981年试用乙烯剂(800~1200ppm)对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deLehaie)梢叶喷射一次,即可诱发次生丛生枝。用土将丛生枝栽埋后,再对其梢叶喷射乙烯剂2次,可获得90%左右的生根率,8个月后即可分床(14)。用此新法育毛竹苗,速度快,繁殖系数大,虽非离体扦插,也是一种新型营养繁殖方式。

*此文系作者受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派遣,应邀参加1984年7月30日至8月4日在波兰举行国际园艺学会“生长调节剂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所作的综述报告。作者对提供资料的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徐欣、上海植物园张连全、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处于锡钊、北京市中山公园虞佩珍等同志,深表谢忱。(陈俊愉)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城市园林系、北京黄土岗中匈友好人民公社(1980):《北京黄土岗花卉栽培》修订本,375页,农业出版社。

〔2〕上海市园林管理处(1960):《百花齐放展览会技术资料汇编》,5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于锡钊(1982):案头菊的栽培,《植物杂志》,1982(2):39。

〔4〕涂宜刚、盛晋英(1981):日本金松的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0(5):5~6。

〔5〕王青林(1982):云杉扦插繁殖生根条件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2(11):5~9。

〔6〕王涛、韩腾林、刘秀琴(1983):木素酸钠促进针叶树插条生根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3):6~11。

〔7〕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1):珙桐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1(1):1~3。

〔8〕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3):珙桐的引种繁殖,《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三集》:145~146,科学出版社。

〔9〕徐森(1983):楸树枝插技术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4):1~5。

〔10〕王昌杰等(1983):柞树扦插繁殖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3(11):2~3。

〔11〕杜棣芬(1982):木麻黄水插催根育苗,《林业科技通讯》,1982(2):1。

〔12〕王秋国等(1965):经济及园林植物扦插繁殖初报,《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一集》:132~139科学出版社。

〔13〕顾等(1965):油橄榄引种繁植和适应性的研究,《园艺学报》4(1):1~12。

〔14〕汪本里(1981):毛竹次生枝育苗的研究,《林业科学》,1981(3):287~290。

〔15〕喻衡(1980):《荷泽牡丹》,116页,48彩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6〕陈俊愉、刘师汉等(1983):《园林花卉》(增订本),67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长激素调控林木生长的应用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不仅受遗传因子、栽培环境及管理技术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生长激素的调节与控制,如促进与抑制林木生长,加快木质化进程,以及化学整形等,从而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促进林木生长

在林木迅速生长期间,对植物生长激素的反应十分敏感,处理后能显著促进林木的生长。在园林生产上促进林木生长常用的植物生长激素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酯及多效唑等,可促进茎杆伸长、植株增高、促进腋芽和匍匐茎的生长。

对一二年生的槭树、橡树、桦树及樟树等,用200~4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幼树生长,高度显著增加。

在印度杜鹃茎伸长生长期间,用100~2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叶面数次,可明显促进生长;在杜鹃花蕾形成期间,用2.7%赤霉素羊毛酯涂布花蕾,能大大地提前开花,或用10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每周喷洒植株1次,约喷洒5次,可有效延长花期达一个月以上,增大花形,花色艳丽;在冬季用1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3次,可提前开花,延长开花期。

在月季栽植前用100~3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沾根5秒钟,可降低萌芽率,可促进植株生长;当蔷薇、月季萌芽后,用10~1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幼芽一次,可明显促进枝芽的生长。

在报春花抽生花序后,用5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花序1次,隔5~7天,再喷洒一次,可增加株高和促进开花。在佛手生长和结果期间,用0.3毫克/升多效唑+5毫克/升细胞分裂素混合液,喷洒植株,能提高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与利用率,植株生长快,佛手果实大。

当圣诞樱桃树长高10~15厘米时,喷洒25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1次,隔10~15天再喷洒1次,可促进茎杆生长。

在樟子松幼苗生长旺盛时期,用1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茎杆增粗生长、加快枝条木质化。

在早春,用0.5~1毫克/升芸苔素内酯溶液淋浇1年生湿地松苗木,夏季能促进植株长高,秋季则促进茎枝加粗生长,并能提高耐热性和抗寒性。

二、 调控林木矮化

在园林树木栽培过程中,由于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植株高大,枝叶过分繁茂,影响开花、结果,降低观赏价值,或影响花坛、景观的布局。因此,在园林生产上或园林工程建设上,合理应用比久、青鲜素、多效唑、矮壮素及整形素等植物生长延缓和抑制剂,可抑制茎枝生长,矮化株形,促进分枝和花芽分化,提高观赏价值。

当日本女贞春季萌芽生长10~15天,或者修剪后,用2500~5000毫克/升比久药液喷洒植株叶面,可抑制植株长高,控制侧枝生长,改善株形。

在春季2~3月间,用4.6~9.2%青鲜素药液喷洒白杨树,或用1500~3000毫克/升青鲜素药液喷洒白蜡树,均可控制枝芽萌发,抑制枝条生长。

当大叶黄杨冬季修剪成形后,于翌年新梢萌发前,用2000~4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叶面,促进节间短缩,茎增粗,叶片簇生,保持较好株形,提高观赏效果。

当木槿新芽长到5~7厘米时,用1000毫克/升矮壮素喷洒叶面,使植株矮化,效果明显。

当苏铁新叶弯曲生长时,用1~3毫克/升矮壮素药液喷洒,每周1次,连续喷洒3次,可使弯曲的新叶矮化,叶色更加浓绿,提高观赏价值。

在秋末冬初,用300~1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赤桉叶面,或用1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浇施土中,能够抑制冬梢生长和腋芽萌芽,停止冬季生长,增强抗寒力。

在春季行道树腋芽开始生长时,用1000~2500毫克/升青鲜素药液喷洒叶面,能抑制顶芽和树体的生长,保持树形正常,减少人工修剪劳力和费用。

当年生盆栽紫薇新枝生长至5厘米时,用1000毫克/升比久药液喷洒叶面,可矮化植株,提高观赏价值。

当盆栽桂花达到矮化整形效果时,可在春季萌发新梢前,用8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植株促进节间缩短,新叶增厚,株形紧凑,提高观赏性。

在盆栽扶桑移出室外前,用500~1000毫升多效唑药液浇施盆土中,可使枝条粗短,缩小冠幅,多开花,达到矮化效果;并根据矮化程度,可在6月中旬再浇施药液1次。

盆栽矮化竹可用100~1000毫克/升矮壮素、多效唑、整形素或者青鲜素等药液喷洒植株,以保持矮化株形;当竹笋出土长高至20厘米时,可选上述一种药液注入竹腔,每次注1~2节,每节3~5毫升即可,如抑制效果不明显,间隔3~5天后再注1次,可明显抑制竹节间生长,控制矮化,降低高度。

春季盆栽柑桔开始生长时,在盆土中浇施125~25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可有效抑制枝梢伸长生长,提高矮枝比例,增加当年结果率和翌年花芽分化率。

盆栽桃进入春季生长,新梢生长至5~10厘米时,用1000~1500毫克/升比久药液喷洒叶面,间隔10~15天后,再喷一次;或在盆栽桃开花后,每盆用0.5克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水浇施盆土,以防止桃株徒长,提高观赏效果。

三、 林木化学整形

一些园林树木,特别是景观中用作绿篱的植物,往往需要进行修剪、打尖或整形来提高观赏性,特别在生长旺盛时期,常要耗费大量劳力和生产成本。在园林生产上和园林工程建设中,应用植物生长激素取代人工打尖,抑制新梢生长,不仅整形效果好,而且可以减少修剪次数,压缩生产用工,降低成本。应用化学整形的药剂有青鲜素、脂肪族醇素和多效唑等。

在海桐新梢抽出5~9厘米时,用1000~4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叶面,可杀伤顶芽,诱导侧枝萌芽。

用2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水蜡绿篱,或浇施根部,可明显控制新梢生长,防止老化和徒长,达到美观的整形效果,可减少修剪,甚至可不修剪,降低养护成本。

女贞、鼠李及火棘等绿篱植物在春季腋芽萌发生长时,或者在第一次人工修剪后,用1000~2500毫克/升青鲜素药液喷洒植株,可抑制新梢生长,促进植株下部侧芽萌发,株形密集,观赏效果好,并可减少以后的人工修剪。

综上所述,在园林生产和园林工程中,应用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林木生长、调控林木矮化及林木整形时,要根据市场和生产实际需求进行处理。不同林木种类对不同药剂的浓度、施药时间、次数及方法等,会有不同的反应,初次使用时还需经过试验,待取得明显效果后,再全面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在林木上应用生长激素时,加强林木的肥水管理,才能获得最佳效益。

草莓的盆栽技巧


草莓不仅好吃,而且也是集观叶、观花和观果于一身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盆栽植物。

1.盆栽的优点:

草莓果味清香爽口,色泽鲜艳红润,果型优雅美观。盆栽后,株型娇小、挂果观赏期长(从元旦到5月份)。白花、绿叶、红果相互映衬,在居室中摆放(可用泥盆外罩白塑料盆,以利美观),其观赏效果同花卉一样,且可食用,一举两得。

2.品种选择: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适宜盆栽的品种很多。宜选择休眠浅,果型好,香味浓郁的品种。如达斯莱克特、丰香、静香、泰达1号等较适宜。

3.盆土配制:

选用优质菜园土、腐叶土、有机肥,按3?1?1 的比例混合待用。配制时不要选用栽过草莓的土,防止重茬病害的发生。

4.假植:

8月中下旬选取健壮幼苗,假植于小花盆中。要求草莓苗三叶一芯,根系发达。1至2毫米粗,栽培深度以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为宜。栽后,放在阴暗处缓苗5天左右。缓苗后在阳光下保持盆土见干见湿,但不可过干,以免影响生长。假植期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施肥浓度一般为0.2%,每半月一次。

5.定植:

10月初,定植于直径20厘米左右花盆中,先用瓦片垫底,取培养土放入盆中,稍压实,高度为花盆高度的一半。然后取草莓苗3至4株,弓背朝外栽,因为草莓开花挂果方向与弓背方向一致,所以这样可以使花果露在花盆外边,果实着色均匀一致,整齐美观。定植后浇透水一次,以利缓苗。

6.定植后管理:

水分对草莓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定植后一定要保持盆土湿润不干燥,做到小水勤浇,使植株健壮生长。缓苗后,每半月左右浇一次稀豆饼水,直到现蕾。浇水时要从叶下部缓慢倒入,保持叶面清洁美观。

7.花果期管理:

10月下旬喷赤霉素一次,促进花芽分化。现蕾以后及时疏花疏果。去除小、烂、病、畸形花果,以及由叶腋处伸出的侧芽,摘除老叶、病叶,增加通风透光性。

8.挂果后管理:

挂果结束后,不再摘除侧芽,保留侧芽3至5个,形成匍匐茎,在室内悬吊栽培观赏。

专家支招:怎样培育好苗木


要加快绿化速度和提高造林质量,首先必须育好苗,而要培育好苗木,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1、选好种条

培育苗木要用林木种子或树木的枝条进行播种、扦插或嫁接,因此,优良的种、条就是培育好苗木的物质基础。很多地方只图眼前方便,见树就采,有种就播,以致不能培育出健壮苗木,这种教训是深刻的。所以,一定要从当地生长健壮的亩树上采集种、条;采集工作要根据种子成熟情况或扦插的时期适时进行,不能过早或过迟;采集的种子要进行精选、滩凉,然后再播种或贮存;扦插或嫁接用的枝条,最好随用随采集,一定不能使枝条失水。

2、选好圃地

苗圃的土质要疏松、肥沃,最好是沙壤土、壤土,土地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一点五米至二米较为适宜。为了避免与农业争地,山地造林时,可选择山脚的田地适宜进行育苗。

3、精耕细种

根据育苗的具体要求,可以灵活地运用农业上成功的耕作经验。一般要秋耕三十厘米上下,并及时耙地和镇压,最好要做到三耕三耙,使土质疏松、细碎、保蓄水分。在耕作的基础上要细致地播种或扦插,掌握合理的播种量、流苗量以及扦插的距离和深度。

未来苗木区域热点专家解读


2009年,随着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给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那么,今后几年,哪些地区将成为绿化苗木需求的热点?这些区域的园林绿化又有何特点?
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秘书长闫大成:
需求热点向中西部转移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持续向好,各地区的林业和城乡绿化事业将实现更大发展。从目前各地对绿化苗木的需求来看,总的趋势正逐步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城市转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绿化大都进入补植、改造、更新阶段,这类地区未来需要的苗木基本上是品质高、观赏效果好的景观苗。
华北地区、环渤海地区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力度有目共睹,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对绿化苗木的需求空间都很大,尤其是环渤海地区对耐盐碱苗木的需求量很大。
中部地区和西部内陆城市正逐步进入园林、道路绿化的高潮。适应西部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大等环境特点的绿化苗木需求量将大幅增加。绿色通道建设需要规格整齐、价格适中、大小中等、枝下高一致的常规绿化树种;城市园林用途的苗木要求适应性强、观赏性高、无环境污染、养护成本低的树种。
从需求类型看,旧城改造中以大、中规格乡土绿化树种和花灌木为主,新城开发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则以大规格、名特珍稀新优树种为主,荒山、滩地营林和新农村建设对用材林、生态景观林苗木需求大,如新优杨树品种和乡土常绿、彩叶树种。
广州市园林绿化研究所总工程师张乔松:
珠三角绿化市场持续活跃
随着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进一步实施,这一地区仍将成为未来苗木市场的活跃区域之一。今后几年,其城镇园林建设对绿化苗木的需求量是持续性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出台,使这一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苗木的需求随之加大。亚运会的举办,拉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的步伐。广州及周边佛山、中山等主要产区的绿化苗木销售将持续繁荣。
乡土植物成本最低,驯化相对容易,是模仿和构建本地近自然群落不可缺少的材料,而模仿构建本地自然群落正是当前城市绿地人工群落营造的主要方向。
另外,“老树新栽”这种方法在城市街头屡见不鲜,例如乔木灌木化、灌木乔木化、主干艺术化等。如将乔木水翁变成灌木绿篱,将小叶榕的主枝两条扭合在一起,用很短的时间培育出老干虬枝的树干盆景化的盆景型苗木等。
这种粗料精做、造型创新的方式,在城市提质改造中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由于这种形式能够使一些生长粗放、便宜低价的树木脱胎换骨,大大提升苗木景观效果和附加值,因此在广东一些苗木生产企业中逐渐流行。
河南省鄢陵县花卉办公室主任张文科:
中小城镇绿化潜力巨大
目前,园林绿化正在从大中型城市向中小城镇和乡村辐射。中小城镇和乡村在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的同时,正通过大规模镇村绿化,缩小城乡环境差距。
经济条件好的中小城镇,模仿或照搬大中城市的绿化模式,其绿化档次不次于大中城市。但其绿化过程有快有慢、有早有晚,因此中小城镇和乡村绿化需求具有缓慢、持续的特点。
农业大省河南,这几年几乎每个市县都在大力进行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庄规划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等一系列具体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小游园建设等对绿化苗木的需求很大。
全国很多省市也在像河南一样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坚持有路必有树、有地必有绿政策的地方很多,把这些地方累计起来算的话,对绿化苗木的需求量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相当巨大的。
从苗木需求类型来看,镇村绿化用的苗木品种大都是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本着“好栽、好活、好管、好看”的原则,对于绿化树种的规格和品质上的要求相对城市绿化会宽松一些。
 四川省成都市花卉协会会长朱廷朴:
西南中低档树种及造林苗缺口大
西南地区未来几年的绿化需求还很大,尤其以重庆、成都、云南最为突出。重庆在打造森林城市过程中,园林绿化投资额每年都在100亿元以上,未来四年累计将超过500亿元。重庆城区尤其是节点绿化,通常选用高档次桂花、银杏、香樟等。城市外围则强调绿量,会使用中低档次的苗木,如栾树、水杉、朴树、杨树等,使用量非常大,也是目前缺口较大的一部分。
成都的城市建设目标是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因此总体绿化用苗趋势是品种多样,更趋近于自然植物群落配置。就目前绿化情况来看,中低档次的中等规格苗木市场缺口较大,比如胸径8厘米左右的天竺桂、香樟、栾树、樱花等。这类苗木主要使用在通道绿化上。
云南的城市建设目标定位为生态城市。由于云南的气候条件不是特别适宜树种生长,所以其绿化建设所需的大部分苗木都需要从外部调入,是比较大的苗木需求方。云南的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荒山绿化、造林力度逐渐加大,未来造林苗很可能出现短缺。另外城市提质、滇池周围改造项目等,对景观苗木的需求也很大。目前云南地区常用的乡土乔木树种有云南樱花、滇朴、滇润楠、黄连木等。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李培军:
环渤海地区绿化持续升温
环渤海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苗木需求的热点,其中天津最引人注目。目前在建的天津大道和海滨大道,其苗木采购量堪称天津园林绿化历史之最。天津大道是连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快速通道,绿化工程投资9亿元,是天津市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单项工程。该工程去年8月开工,预计今年国庆节以前竣工。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各个功能区也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如此大规模的绿化建设,对苗木的需求量非常大。未来5年内,在800平方公里建设范围内,初步估计每年的绿化建设面积将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年均绿化投资将超过20亿元。
由于天津等环渤海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当地的苗木基地十分有限,大部分用苗需从外省调入。适宜这一地区的常绿树种有龙柏、黑松、雪松、白皮松、桐柏等;落叶乔木有107杨、白毛杨、白蜡、银杏、千头椿、臭椿、合欢、垂柳、白柳、榆叶梅、侧柏等。
另外,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经济区主打生态牌,因此它将会成为继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环渤海地区绿化的又一个推动力。
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何启泽:
西北绿化市场空间大后劲足
目前来看有三大动力拉动西北园林绿化建设。一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对陕西和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西安市将着力打造国际性大都市,并做大做强周边城市。为此,配套的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投入都将加强。第三,甘肃兰州的“创园”工作正在进行,力争2011年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目前市政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建设等对绿化苗木需求量很大。其他如陕西宝鸡、延安,宁夏石嘴山,青海西宁、三江源等也对苗木需求较大。
未来,这一地区的绿化对苗木规格要求越来越大,落叶乔木要胸径10厘米以上,常绿乔木、针叶类的提升到高5米至8米、胸径10厘米以上,而且树冠、树形要好。常规品种国槐、法桐、银杏、三角枫、五角枫、栾树、垂柳、金丝柳、白皮松、七叶树、白蜡、樱花、西安桧、大叶黄杨等,未来需求空间还很大。另外,品种越来越丰富,乡土、适生彩叶树种将大量应用,容器苗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用于立体绿化的藤本植物需求旺盛。

怎样预防草莓早衰,草莓早衰的防治方法(精选)


“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怎样预防草莓早衰,草莓早衰的防治方法(精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草莓早衰的防治方法

1、加强植株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残果、残余果柄及多余的侧芽和匍匐茎,注意在晴天土壤表面干燥时进行摘除操作,防植株基茎处伤口感病;当天不能浇水,防止植株郁闭徒长,增强植株间透气透光性;及时采收成熟果实,避免过多消耗植株养分;及时疏除高级次的花、花蕾、小果和畸形果。

2、加强温度管理。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注意调节风口,合理调节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0℃-28℃,防止出现高于35℃的高温。夜间防止出现低于5℃的低温。白天地温宜控制在15℃-20℃。4月份天气多变,注意“倒春寒”现象发生;5月份天气变得暖和,关键加强温室内降温措施,注意加大放风,尽可能降低夜间温度。

3、加强肥水管理。随着光照强度加大、气温升高,草莓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也加大,又因草莓前期连续结果而造成营养消耗过多,所以要切实加强肥水管理。

4、原则上间隔5-10天进行一次浇水、施肥。浇水时避免大水漫灌,应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由于地温升高,草莓根系活动旺盛,吸取土壤中养分能力增强,所以施肥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根外追肥与叶面喷肥有机结合,如土壤肥力较好,以喷施叶面肥为主。根外追肥与浇水结合进行,每次根外追肥量不宜多,根据实际情况比前期用量可减少30%-50%。叶面肥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叶面肥、高能钙叶面肥或其它一些合适的微肥。

5、 加强草莓授粉措施。温室内蜜蜂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可以加大温室内通风措施,增强草莓自花授粉的能力,或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

6、加强病虫害预防或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白粉病、灰霉病等易发生为害,注意经常仔细观察草莓植株,以便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如发生不严重时,可选用药剂喷雾防治;发生较为严重时,必须燃放烟剂防治,或与药剂喷雾相结合进行防治。宜在傍晚使用烟剂,注意密闭温室内气温不宜超过23℃,以防止产生药害。

一、增强植株治理。

实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残果、剩余果柄及多余的侧芽和爬行茎,留意在好天泥土外表枯燥时停止摘除操作,防植株基茎处伤口感病;当天不要浇水,避免植株郁闭徒长,加强植株间透气透光性;实时采收成熟果实,防止过多耗费植株营养;实时疏除初级次的花、花蕾、小果和畸形果。

二、增强温度治理。

依据天色转变随时留意调理风口,合理调理温室内的温度。白昼温度宜节制在20℃-28℃,避免呈现高于35℃的低温。夜间避免呈现低于5℃的高温。白昼地温宜节制在15℃-20℃。4月份天色多变,留意“倒春寒”景象发作;5月份天色变得温煦,要害增强温室内降温办法,留意加大放风,尽能够降低夜间温度。

三、增强肥水治理。

跟着光照强度加大、气温降低,草莓植株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量也加大,又因草莓后期延续后果而形成养分耗费过多,所以要实在增强肥水治理。

四、准绳上距离5-10天停止一次浇水、施肥。

浇水时防止洪水漫灌,应小水勤浇,坚持泥土潮湿。因为地温降低,草莓根系运动兴旺,汲取泥土中营养才能加强,所以施肥应依据实践状况,施行根外追肥与叶面喷肥无机连系,如泥土肥力较好,以喷施叶面肥为主。根外追肥与浇水连系停止,每次根外追肥量不宜多,依据实践状况比后期用量可增加30%-50%.叶面肥依据实践状况可选用北京爱果者磷酸二氢钾(99纯度,仅6元一斤)、氨基酸类叶面肥、高能钙叶面肥或其它一些适宜的微肥。

五、增强草莓授粉办法。

温室内蜜蜂数目曾经大幅度增加,能够加大温室内通风办法,加强草莓自花授粉的才能,或采用人工辅佐授粉办法。

六、增强病虫害预防或防治。

蚜虫、红蜘蛛、蓟马、白粉病、灰霉病等易发作为害,留意常常细心察看草莓植株,以便及早发现,实时防治。如发作不严重时,可选用药剂喷雾防治;发作较为严重时,必需燃放烟剂防治,或与药剂喷雾相连系停止防治。宜在黄昏运用烟剂,留意密闭温室内气温不宜超越23℃,以避免发生药害。

喜欢《专家称大个不甜的草莓不是激素催生》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毛线钩针花卉草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