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棉铃虫”,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棉铃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国内各棉区均有分布和为害,北方棉区比南方棉区受害严重。棉铃虫为多食性害虫,除为害棉花外,还能为害小麦、玉米、高梁、大豆、豌豆、苜蓿、芝麻、番茄、辣椒、向日葵等作物。

为害症状
棉铃虫2代:以为害生长点及附近的顶尖和嫩叶为主,使棉花顶尖不生长,侧枝生长较快,造成“破头病”棉;嫩叶为害后形成缺形,有细虫粪,并有许多小孔。蕾被害后蛀孔处有虫粪,苞叶张开,很快脱落。花被害后,雄蕊和花柱被吃掉,花开后呈“风车”状,不能结铃。
棉铃3、4代:主要以为害幼铃为主,棉铃基部有蛀孔,孔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棉铃部位成为僵瓣。
生活习性
棉铃虫在辽河流域和新疆大部棉区,一年发生3代;黄河流域及部分长江流域棉区一年发生4代;长江流域以及以南棉区一年发生4~5代。全国以黄河流域棉区常年发生较重。
一般第一代棉铃虫不为害棉花,而为害小麦和其它早春作物。成虫在夜间活动,飞翔力较强,有取食花蜜补充营养的习性,对高压汞灯和黑光灯以及萎蔫的杨树枝把有较强的趋性;白天潜伏在植物丛间不动,成虫产卵为散产,2代多产于上部嫩叶正面,少数产于叶背面,以后各代集中产卵于上部嫩叶、蕾及铃的苞叶上。
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一头幼虫可咬食蕾铃10~15个,6龄开始落土作蛹室化蛹。
一般来说,在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90%时,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利。雨量影响土壤中蛹的存活率,处于浸水状态蛹常大量死亡。降雨对卵和初孵幼虫有冲刷作用,尤其是骤雨。
棉花与玉米、高梁间作可以减少棉花上的卵量,而与小麦、豌豆等作物间作则有利于棉铃虫发生。
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茶沟茧蜂、绒茧蜂等寄生幼虫;草蛉、瓢虫、小花蝽和蜘蛛类等捕食卵和初孵幼虫,对棉铃虫的为害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⑴加强田间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
⑵适时间苗、定苗、整枝、打顶、打空枝和打边心等,并及时带出棉田集中处理。
⑶选种抗虫品种(系),例如抗选1、2、3、4号,U82-1,中植372等。
⑷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如每亩棉田种植玉米、高梁100~150株,能较明显地减少棉上棉铃虫的落卵量,减轻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
⒉生物防治
⑴以菌治虫,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Bt制剂及棉铃虫病毒制剂。
⑵以虫制虫,通过推行棉麦套种,棉花与油菜间作等方式保护棉田有效态天敌,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⑶使用生物性农药,如灭幼脲、爱福丁等生物性农药。
⒊成虫诱杀技术
⑴灯光诱杀成虫用高压荧光汞灯、黑光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效果显著,尤其在棉铃虫大发生时,可减少棉田落卵量50%以上,每灯距200米左右。
⑵杨树枝把诱杀每亩用杨树枝把10把左右,效果显著,此外应用性诱剂效果较好,可减少棉田有效卵量。
⒋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一般在棉铃虫卵的盛期用药,效果较理想。第2代棉铃虫的化学防治采用“雪花盖顶”的方式,第3、4代棉铃虫的防治采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式。主要药剂有:
①2.5%抑太保或卡死克乳油稀释1000倍;
②24%万灵水剂稀释1000~1500倍;
③25%甲胺磷乳油稀释1000~1500倍;
④50%甲基1605乳油稀释1000~1500倍;
⑤75%硫双灭多威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2500;
⑥20%硫丹乳油300~500倍;
⑦50%久效磷乳油或25%甲胺磷乳油稀释100~200倍,在2代卵孵化期点心,保顶效果好。

xzH52.COm推荐阅读

三四代棉铃虫最佳防治期


09年三四代棉铃虫最佳防治期

姓名:亥杰 单位: 联系电话: 2009-07-17

专家解答
亥杰同志: 您好,7月中旬至9月上旬是第三、四代棉铃虫发生为害期,大部分春棉的植株已趋老化,棉铃虫的落卵量比较少,孵化率也比较低,而套种棉大都成熟较晚,棉株比较幼嫩,十分有利于棉铃虫取食,故落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比纯作春棉田高出 45.2%和53.6%。因此,晚熟棉田(大部分套种棉田和少数晚发纯作春棉田)是第三、四代棉铃虫防治的重点。掌握虫卵活动规律掌握产卵规律,注意施药部位。棉铃虫多将卵产在棉株顶部、果枝顶尖嫩叶上、蕾柄和苞叶上。所以,施药的重点也应该在这些部位。掌握孵化规律,注意适时防治。对棉铃虫要加强测报,掌握产卵高峰和孵化规律。棉铃虫的孵化规律是:卵色头天白,第二天发黄,第三天发黑,第四天开始孵化,虫卵孵化后第二天为害生长点,第四天迁移为害幼蕾。所以,防治的适期应在虫卵的产孵高峰后、大部分虫卵变黑或孵化未迁移前。掌握取食规律,注意施药时间。据观察,棉铃虫多在8~11时和15时以后活动取食,12~13时高温期很少活动。因此,施药时间以在其活动取食时间为佳。注意不要在高温时施药,因为高温时药液易挥发分解,不仅易使操作人员中毒,而且防治效果降低,也不要在早上有露水时施药,因为药液浓度被冲淡后附着力变差,药效不佳。 诱捕灭卵 喷药捉虫扦插杨树枝把,诱捕棉铃虫成虫。将带叶的鲜杨树枝条每6~8枝扎成一把,把高两米左右,于傍晚前后插入棉田,每亩插10~15把。夜间棉铃虫成虫出来活动时闻到杨树枝把散发出来的气味便会钻入枝把内。从插把后的第二天开始,在每天天亮太阳未出来之前,将枝把一一套入塑料带中拔起抖动,收集藏匿的蛾子,而后将其捕杀。捕杀完后,将枝把倒放在棉行间,以防日晒,待黄昏时再将枝把插起来。每5~6天换一次新把,一直坚持到8月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查找到的卵粒和幼虫数量测报棉铃虫的发生期,掌握消灭虫卵的有利时机,也把幼虫消灭在蛀害棉花蕾铃以前。喷施过磷酸钙溶液,驱使棉铃虫集中产卵,大大减少防治面积。在棉铃虫产卵盛期,在治虫药液中加入1%~2%的过磷酸钙浸泡澄清液摇匀后喷洒,每喷洒6行,间隔4行不喷,每亩每次喷混合液50~70公斤,使喷肥棉株分泌的草酸与磷化合形成草酸钙,使其失去引诱棉铃虫的作用,驱使棉铃虫集中到未喷肥的棉株上产卵,以便于集中消灭,从而大大减少工作量。过磷酸钙浸泡后的澄清液也可单独喷施,驱虫效果相同。值得重视的是,喷施过磷酸钙溶液能使棉铃虫的卵壳变硬,致使幼虫不能出壳而死亡。此外,喷施过磷酸钙溶液还有增产效果。进行人工灭卵、捉虫。由于棉铃虫的大龄幼虫的抗药性较强,药杀效果较差,喷药后两天结合田间管理,利用早晨和阴雨天幼虫出来活动的时机进行人工捕捉效果不错。选用对路农药防治。在运用上述防治措施的同时,要搞好田间调查,若三代棉铃虫的百株幼虫达到15头,四代棉铃虫幼虫达到8~10头,就要及时喷药防治。当前可选用防治效果好的下列农药:25%丁醚脲乳油1000倍,或35%硫丹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或2.5%工夫菊酯乳油15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1500倍,或10%的百树菊酯2000倍。这几种农药对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玉米螟、造桥虫等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上述农药要轮换交替使用,一种农药最好只用一次,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注意细节提高药效注意几种农药轮流交替使用,以防棉铃虫对药产生抗性。注意农药复配,以延缓棉铃虫对药物产生抗性,注意不要将酸性和碱性农药复配。注意按农药使用说明倍数配足浓度,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防治二代棉铃虫时,每亩用药液40~50公斤;防治三、四代棉铃虫时,每亩用药液80~100公斤,棉株各部位着药均匀,效果才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防治棉花蚜虫、棉铃虫、盲椿象红蜘蛛有啥法?养花小技巧


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治棉花蚜虫、棉铃虫、盲椿象红蜘蛛有啥法?养花小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治棉花蚜虫、棉铃虫、盲椿象和红蜘蛛有啥法?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棉花主要虫害有棉花蚜虫、棉铃虫、盲椿象、红蜘蛛和蓟马,防治措施主要是化学防治。

①棉花蚜虫用吡虫啉、啶虫咪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②棉铃虫,目前我地种植的棉花多数属于抗虫棉,因此棉铃虫发生严重时可以用药防治,主要是甲维盐喷雾防治。

③盲椿象主要危害棉花嫩尖,造成棉花“破头疯”和无头棉,危害嫩蕾形成干瘪蕾,危害嫩玲形成僵瓣。防治方法: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在早晚避开强光时喷雾防治。以围攻喷药或统一用药效果较好。

④红蜘蛛(俗称火龙)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干白,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喷雾防治。

⑤蓟马主要危害顶尖,造成无头棉。防治方法主要用吡虫啉、啶虫咪喷雾防治。

棉花并不是花,棉花植物开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红色花卉。棉花天然柔和,皮肤接触无刺激。无异味,无污染,无漂染,无任何添加物,气息清新自然,是绝对温暖、健康、环保的绿色产品。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更为适用,是健康保暖的首选。

棉花主要虫害有棉花蚜虫、棉铃虫、盲椿象、红蜘蛛和蓟马,防治措施主要是化学防治。其方法:①棉花蚜虫用吡虫啉、啶虫咪喷雾防治效果很好。②棉铃虫,目前我地种植的棉花多数属于抗虫棉,因此棉铃虫发生严重时可以用药防治,主要是甲维盐喷雾防治。③盲椿象主要危害棉花嫩尖,造成棉花“破头疯”和无头棉,危害嫩蕾形成干瘪蕾,危害嫩玲形成僵瓣。防治方法: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在早晚避开强光时喷雾防治。以围攻喷药或统一用药效果较好④红蜘蛛(俗称火龙)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干白,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喷雾防治。⑤蓟马主要危害顶尖,造成无头棉。防治方法主要用吡虫啉、啶虫咪喷雾防治。

棉红铃虫


棉红铃虫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亦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之一。我国除甘肃的黄河两岸、河西走廊以及山西和陕西的北部、宁夏、辽宁、青海和新疆外,其它棉区均有分布。


为害症状

棉红铃虫以为害棉花的蕾、花、铃和种子,引起蕾铃脱落,导致僵瓣、黄花等。为害蕾时,从顶端蛀入造成蕾脱落;为害花时,吐丝牵住花瓣,使花瓣不能张开,形成“扭曲花”或“冠状花”;在铃长到10~15毫米时钻入,侵入孔很快愈合成一小褐点,有时在铃壳内壁潜行成虫道,呈水青色;为害种子时,吐丝将两个棉籽连在一起。


生活习性

棉红铃虫一般一年发生3代,棉红铃虫以幼虫越冬,主要在仓库内。第一代幼虫主要取食蕾;第二代幼虫为害花、蕾和青铃;第三代幼虫绝大部分集中在青铃上为害。初孵幼虫必须在24小时内钻入蕾或铃中,否则会死亡。老熟幼虫化蛹前,在铃壁上咬一个羽化孔,有的直接出铃在土缝等处化蛹。绝大部分成虫在白天羽化,成虫产卵期长,能延续15天之久。成虫产卵部位常因代别和棉株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各异,第一代的卵往往集中产在棉株嫩头及其附近的果枝、未展开的心叶、嫩叶、幼蕾的苞叶上等;第二代产卵于青铃上,其中以产在青铃的萼片和铃壳间最多,其次在果枝上;第三代卵多产在棉株中、上部的青铃上。成虫飞翔力强,趋弱光,对3瓦的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棉红铃虫对温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气温为25~30℃,相对湿度80%~100%时,对成虫羽化最为有利,而温度在20℃以下或35℃以上对棉红铃虫均不利;气候干旱,则对成虫产卵和卵的孵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棉红铃虫的繁殖与食料关系密切,幼虫喜食青铃,田间青铃出现早,伏桃或秋桃多,有利于其繁殖。棉红铃虫的越冬基数直接影响第一代的发生轻重,越冬死亡率高,基数小则第一代发生轻,反之,则重。


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种植抗棉红铃虫的品种;麦收后种短季棉减轻一、二代为害;以改进栽培措施促进早熟,减轻后期为害,及时集中处理僵瓣,枯铃,晒花时放鸡啄食或人工扫除帘架下的幼虫等。

推广收花不进家和冷库存花,在收花结束后彻底清扫仓库,消灭潜伏仓内的幼虫。

⒉化学防治

①棉仓灭虫

空仓全面喷洒20%林丹可湿性粉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的稀释液,墙壁、房顶里面都要喷到。

实仓时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稀释喷洒,喷后封仓2~3天。性信息素迷向防治,应用人工合成的红铃虫雌虫性信息素,悬挂或粘贴在棉株上,干扰雄蛾寻找雌蛾交配,可以减少棉红铃虫的虫口密度及为害。

②喷洒杀虫剂

主要是在棉红铃虫卵盛期喷洒杀虫剂。杀虫剂的种类及用量如下:

2.5%敌杀死,每亩30~40毫升;20%速灭杀丁,每亩150~250毫升~50%久效磷,每亩35~50毫升;50%辛硫磷,每亩35~50毫升;80%敌敌畏乳油,每亩50~75毫升,兑水1.5~2.5千克,喷在15~25千克细土上拌匀,傍晚撒于田间,可熏杀成虫。

棉铃黑果病是怎样进行防治的?【荐】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棉铃黑果病是怎样进行防治的?【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棉铃黑果病是怎样进行防治的?

据了解,棉铃黑果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专门针对棉铃,此病害造成的后果非常的严重。会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发作会导致棉铃僵化,直接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棉铃伤口多,如虫伤,机械伤,灼伤等可诱发黑果病大发生。该种病害可以通过种植防治和喷洒波尔多液等方式解决。

1、及时摘除剥晒病铃。

2、发病初期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尽可能避免棉铃损伤,及时防治棉铃期害虫。

棉铃黑果病危害棉铃,病菌只侵染棉铃,致全铃受害,铃壳初淡褐色,全铃发软,后铃壳呈棕褐色,僵硬多不开裂,铃壳表面密生突起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后期铃壳表面布满煤粉状物,棉絮腐烂成黑色僵瓣状。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1)尽可能避免棉铃损伤,及时防治铃期害虫。

(2)及时摘除剥晒病铃。

(3)发病初期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用啥药来治棉铃灰霉病效果好?(精选养花技巧)


“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乐在其中难以自技。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啥药来治棉铃灰霉病效果好?(精选养花技巧),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用啥药来治棉铃灰霉病效果好?

近日,有农民反映说自家种植的棉花上表面长有灰绒状霉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棉铃已经干腐。告诉大家,这是棉铃灰霉病引起的。

棉铃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棉铃,其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的严重,病情严重的会造成棉铃干腐。为害的真菌为灰葡萄孢,属于半知菌亚门。该种病害可以通过田间整理或药剂防治来解决。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每次喷对好的药液65-75L,共防2-3次。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万霉灵1#)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万霉灵2#)。隔10-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棉田湿气滞留,做好预防棉铃灰霉病的措施。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i000倍液,隔7~10天1次,每次喷对好的药液65~75L,共防2~3次。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棉铃虫》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种植”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