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奇花漫谈”,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太阳花在我国四川省万源县大竹河有一种奇妙的太阳花。它高约15厘米,针状的绿叶柔软异常,花共有5个花瓣,呈深红色或嫩黄色,美丽极了。最奇妙的是:它早上日出时开花,而日落时花儿就收拢如笔头儿状了。因它随日出落而开闭,所以人们都叫它“太阳花”。

飞刀花在秘鲁索千米拉斯山上,有一种能伤害鸟兽的“飞刀花”。这种花花株很矮,不到半米高,可是开花时有脸盆那么大。每朵花有5个花瓣,花瓣边缘上生满像针那样尖利的刺。如果轻轻碰它一下,它的花瓣就会猛地飞弹起来,要是被花瓣刺着了,轻的会刺出血来,重的会使人的肌肤划出一条很深的“刀痕”。

催眠花非洲坦噶尼喀有一种木菊花,喜欢生长在荒山野岭之中。这种花色彩夺目,香气浓郁,不但博得人们的喜爱,就是野生动物也常常立足欣赏。然而这种花具有强烈的催眠作用。人们只要用舌头舔下花瓣,马上就会入睡,野生动物吃后,立刻卧地而眠。即使是2吨多重的犀牛,只要吃了它,也会昏倒在地,呼呼大睡。

音乐花扎伊尔蒙博托湖上有一种荷花,基部有4孔,气孔内壁覆盖着一层薄膜。微风从气孔进入,吹动干燥的花膜,花朵便会发出一种如同音乐的声响。

变色花在世界各地都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变色花”,它们色彩斑斓,非常有趣。

据古书记载,在唐代,洛阳曾有株牡丹,“一枝两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间,香艳各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株牡丹花,从早晨到中午、黄昏以及入夜这一天当中,花的颜色由深红变成深碧,又变成深黄,再变成粉白。在当时,这株牡丹被人们看做是“妖花”。

在瓯江、温州一带盛产一种芙蓉的佳品——三醉芙蓉,开花时颜色会有3种变化:早上白色,中午桃红,晚上暗红。

云南省傈傈族自治州,有一种4米来高的木本花卉,花瓣有单、双两种,花蕊呈金黄色颗粒状。这种花在开花时会不断长出新花蕾,更罕见的是,早晨花开时为淡红色,到了正午就变成了白色,下午3点钟左右呈粉红色,夜里9点为深红色,深夜12点左右又变成玫瑰色,次日下午4点就凋谢了。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奇叶美的仙客来




仙客来花型奇特,色彩绚丽而丰富,叶片斑驳可爱,是一种花、叶俱佳的小型盆栽花卉,它主要花期在冬、春季节,尤以元旦、春节期间为盛。其价格适中,养护也不太难,适合大众消费。用于装饰居室、窗台等处,气氛热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仙客来为报春花科、仙客来属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球茎圆球形或扁球形,外被木栓质,表皮紫褐色或红褐色,须根生于其下方。叶丛生于球茎顶部,具红褐色或紫红色肉质叶柄,叶形根据品种的不同有圆形、肾形、心形、短剑形、戟形、常春藤叶形等,大多数品种叶缘呈齿状,但也有少数的品种只有极浅的齿,甚至不带齿,叶背紫红色或红褐色,叶面有亮绿、暗绿、深绿等色,并有银白或灰白色斑纹。

根据斑纹的不同有:

银叶,叶片主要为银色,中央绿色。

花叶,叶面有清晰的戟形图案,中央和边缘均为绿色。

银边,叶片绿色,叶缘银白色,常常沿叶脉延伸到叶片中央。

斑叶,叶片绿色,有银白色或灰色图案,图案常为斑点,沿叶脉分布而远离叶缘。

花由叶丛中抽出,单生,花梗肉质,褐色,细长,花蕾下垂,盛开后花冠基部联成筒状,花型有:

单瓣反转形,花瓣5枚,花头向下,花瓣从基部向上反卷,形成兔头状,为仙客来的典型花型。

重瓣反转形,花瓣多于5枚,全部反转向上翘。

蝶形,花瓣部分平展,部分反转,形似飞舞的蝴蝶。

穗状花形,花瓣全部反转,但其先端有或深或浅的波状缺刻。

重瓣锦簇形,花瓣全缘,形成绣球状花形。

皱花,多为重瓣,花瓣全皱,形成皱花锦簇。

灯笼形,花头向下,花瓣不向上反转,花形似灯笼。

风车形,花头向下,花瓣展开,不完全反转,形似风车。

仙客来的花瓣也有很多类型,主要有:

平展瓣,花瓣阔而平展。

皱边,花瓣有明显的皱边,可分为普通皱边、波状皱边和双色皱边,其中普通皱边花瓣平展,边缘皱褶;波状皱边花瓣波状,边缘皱褶;双色皱边的花瓣平展或有皱边,但皱边颜色与花瓣其他部位有较大的反差。

花边,花瓣有大的淡色或深色花边。

波状,花瓣波状,无皱边。

脊突,花瓣中央有明显的脊突。

齿状,花瓣边缘有深浅不同的齿。

旋瓣,花瓣扭曲旋转。

畸形瓣,不属于上述类型花瓣的称为“畸形瓣”。

仙客来花的颜色十分丰富,有纯白、浅粉、深粉、红、紫红等色,甚至接近于黑色的深红色,近年来人们还培养出开金黄色花的仙客来。此外还有各种复色,其复色大致可分为:

红口(也称红喉),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基部花冠口有红、深红、紫红色的大斑块。

红唇,花瓣外缘全缘,有红色线状狭条。红端,花瓣外缘有红色条块。

红斑,花瓣及先端有红色斑点。

彩条,花瓣上有彩色线条。

刷毛状,花瓣上有像刷子刷过一样的条纹。仙客来花瓣的大小依品种而不同,大者可达7厘米,小者仅1厘米。大多数品种的仙客来花朵只有发自花冠内特殊细胞的微弱香气,育种工作者的追求之一就是想方设法激发仙客来花中的香气细胞,培育出既美丽又浓香的仙客来品种。仙客来的花期在11月至次年的3月,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 8月底9月初就能开花了。

仙客来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土耳其、意大利、塞浦路斯等地,生长于石灰岩地带的森林中或灌木丛,该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干燥。在16世纪之前,人们还多把仙客来当作药用植物来使用,认为其球茎干粉服用后有催产作用。作为观赏植物和盆栽花卉的仙客来,最早是在1596年进入英国庭园的,1731年以后又从英国传到了世界各地。到了18世纪中叶,英、法、德的园艺家开始了仙客来新品种的培育,使品种越来越多,传遍了欧洲大陆。日本是从19世纪引入原种仙客来和园艺品种进行栽培的,起名为篝火花,是因为鲜红的仙客来开花时像一团篝火。我国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少量引入仙客来进行栽培的,其中文名称据说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根据她英文名“Cyclamen”的发音而取的,既符合音韵,意义又好。因其花形似兔耳而被人们称之为兔耳花或兔子花,又因球茎形状像萝卜,叶像秋海棠而被叫做萝卜海棠。上世纪80年代后,仙客来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现在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之一。我国栽培仙客来的时间不长,命名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引种时根据品种的意译或音译,仍采用原名,如阿波罗系列、巴巴库系列等;第二种是引种时根据品种的特点和引入地进行命名,如荷兰红、日本粉皱边等;第三种是自己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或优选种,多由栽培者根据品种特点命名,如国旗红、彩云系列等。

山茶花漫谈


山茶花,又叫海榴、耐冬、曼陀罗、十德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公元604-617年执政的隋汤帝在《宴东堂》中说:"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海榴之名被山茶取而代之是在宋朝。诗人徐致中惊吟:"山茶本晚出、*不闻图经。迩来亦变怪,纷然著名称。"山茶花1677年传人英国,1797年传人美国。1977年邓小平访问美国,白宫宴席中央就装饰了1500枝盛开的山茶花。 山茶花作为世界名花是当之无愧的。白如玉的"童子面"稚笑灵盈,红如火的"品红"热情奔放,粉若朝霞的"牡丹粉"风韵别致,紫似琥珀的"重楼"威严豪爽......优良品种很多,举不胜举。 前人总结出茶花有十绝:根-轮*离奇;干--高竦四五丈;校-黝纠,状如尘尾龙形;皮尺肤纹苍润;叶-丰叶如幅;花色盲艳而不妖;花期-次第开放历二三月;插花一水养瓶中十余日颜色不变;树龄-三四百年尚如新植;耐寒-性耐霜雪四季常青。 烂熳的山茶花,在天寒地冻的晚冬绽蕾吐蕊,直开到桃李芬芳的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哪里的山茶花最好呢?这在明朝就已定论:"山茶按谱甲于滇"、"云南茶花甲天下"。云南的山茶花,以树高、花大、种繁、质美闻名中外。祖种是滇西的红花油茶,在高黎贡山西麓的腾冲县北云华公社多达两千亩,河木冲大队一棵山茶的胸径竞达70多厘米。云南至今还存活着许多明代植的山茶--昆明西山太华寺的"通草片",东郊金殿的"蝶翅",黑龙潭公园的"早桃红",晋宁县盘龙寺的"松子鳞",丽江县玉峰寺的"万朵山茶"...... 四川、广东、福建、湖南、浙江、江西和山东都有山茶花。自古以来,山茶花有红、白、橙、蓝、绿色,独无黄色。1960年胡先啸教授等人在广西发现了黄色茶花。它十分珍贵,雍容大方,清淡靓雅,定名为"金花茶",为花中瑰宝。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借茶花歌颂了纯洁的红裳女郎。鲁迅的《在酒楼上》用茶花表达了胜利喜悦之情......啊,可爱的山茶花!

叶奇花艳翠花掌


翠花掌(Aloe variegata),又名千代田锦、什锦芦荟、斑纹芦荟,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植物。株高20~30厘米,具短茎,肉质叶自根际长出,呈三出覆瓦形排列,旋叠状生长,叶片三角剑形,肥厚多肉,表面下凹呈V形,叶长约12厘米,宽3~5厘米,叶缘密生白色肉质刺,叶色深绿,有横向排列不规则的银白色或灰白色斑纹。松散的总状花序,有小花20~30朵,花朵筒状,橙红或橙黄色。

翠花掌还有一个斑锦变异品种,叫‘千代田之光’,其叶片上有纵向的黄色斑纹,其它特征同翠花掌,但由于其植株体内叶绿素较少,生长缓慢,栽培中一般很难开花。

翠花掌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干燥的半阴环境。不耐寒,畏高温多湿,忌强光曝晒,适合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生长。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宜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浇水不必太多,以防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春、秋季及初夏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冬季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10℃以上可继续浇水,并酌情施些薄肥,使植株生长;如果节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3~5℃低温。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并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3份、园土2份、粗砂或蛭石3份,并掺入少量骨粉等石灰质材料混匀后使用。栽培中如果盆土积水,容易引起烂根,可将植株从盆中扣出,去掉烂根,晾5~7天后重新栽种,栽后保持盆土稍有潮气,等长出新根后再进行正常管理。花谢后若不留种,应及时剪去残花,以免植株结果,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

翠花掌的繁殖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分株,也可在生长期间将老株周围萌生的幼苗挖出,晾1~2天后栽入沙土中,有根无根都能成活。对于生长多年的大型植株还可将其上部切下,晾1周左右进行扦插,剩下的部分仍留在原土中,残留的桩上则会长出许多幼苗,等其长得稍大些,再取下扦插。如果能采收种子,也可进行播种繁殖,可4~5月在室内盆播,种子发芽适温22~24℃,播后2周左右种子发芽。幼苗柔嫩,管理要小心,既不能水大,也不能水小,否则极易腐烂。

千代田之光的栽培与翠花掌相同,但由于长势较弱,土壤中不要含太多的养分,平时也不要施太多的肥、浇过多的水。繁殖多用分株方法。
翠花掌叶色斑斓,花朵鲜艳,是一种既可观叶、又能赏花的小型观赏芦荟。适合用小盆栽种,点缀窗台、几案等处。而千代田之光则是芦荟中的珍贵品种,多肉植物爱好者可作为品种收集栽培。


漫谈中式园林设计特色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楼盘需要配套完善、美观独特的园林绿地。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是模仿西式园林,中式园林甚少。而刻意模仿的少数中式园林作品往往是只得皮毛,未见精髓。本文拟就中式园林艺术作一简单的剖析。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

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千变万化,这里仅浅谈中式造园中的叠山理水艺术。叠山理水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中式园林不论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同样,凡条件具备,都必然引水入园。与自然山水不同,园林中的山水除兼备自然的形神外,还要具有传情的作用。《园冶》中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园冶》缀山篇中把山石分成几大类:一种是“厅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厅堂的前院中缀山石。按《园冶》所说,厅山一般要“稍点玲珑石块”,而不宜复杂。这就是说,要少而精,要突出重点、主题,要以一两块形制优美的石峰作为主体来点缀庭园空间。其造型要符合透、漏、瘦、皱的美学原则。用现在的眼光看,“厅山”更接近于抽象雕塑。一种是墙中嵌理壁岩,有的嵌入墙内,有的虽与墙面脱离,但效果与前者同,均以粉墙为背景,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正如《园冶》所云:“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以上两种均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庭园空间,而对于某些较大的庭园空间来讲,则喜用大规模堆山叠石。山石多峰岩嶙峋,沟壑纵横,脉络分明,深得山林野趣。

山石除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通常可借山石把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的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而且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甚至利用山石还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这也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

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从情态上则有动有静。集中而静的水多用于中小型庭院,其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开朗的感觉。而对于大中型庭院,虽然也是集中用水,但水池偏处于庭院的一侧,这样可腾出大块面积供堆山叠石,形成山水环抱的格局。和集中用水相对的是分散用水,其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至于水池的形状绝大多数呈不规划的形式以再现自然水景。在园林中,涓涓溪流是对自然界溪流的艺术摹写,它一般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还应该宽窄对比,求得变化,产生忽开忽合、时收时放的节奏感。特别是与山石结合,更能营造深邃藏幽的情趣。

中西式园林对比

中式园林是一种特殊的出于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而创造的空间,它是人对大自然欣喜的回眸与回归。其艺术特质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就是任其自然之意,即重自然,抑人工,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园林文化美学命题,其精神涵义便是“道”之境界。“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对自然人性化的审美境界的追求。

而“人文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看成是宇宙万物的主体。西式园林在设计中极力表现出人工对自然的超越,强调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整整。总之,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集合制约关系中去,可以说是建筑功能的外部延伸。中式园林并非以“理性”为基础,它往往倾注了作者的心灵感受。像西方那种“几何审美观”在中式园林中是看不见的。一句话:西式园林是“虚实相立,以实为主”;中式园林是“虚实相间,以虚为主”。

中式园林的展望

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确实具有迷人的魅力。不论是谁,只要身临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所感染。而今,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深,纯粹古典形式的中式园林不复存在了。你也许看不到长廊侵雨、有亭翼然的场面,领略不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但是它的一些精髓却留了下来。“虚实相生,以虚为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空间问题,空间意象往往还有象征性、模糊性和抽象意义。而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式园林的营造过程中,为世人所惊叹,并逐渐地运用在所谓的现代园林之中。

中式园林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它需要一些真正的设计师和房地产开发商脚踏实地去发掘它的精髓。

兰花正格花与奇花、异草浅议




在一个地方莳养兰花几年,享有一点名声,故而,常有一些养花爱好者或当地村民,偶尔碰见,时常向我询问,哪种兰花最好或什么样的兰花是最好的。问到此事,真是叫我一时难以回答。我略思片刻,只能讲,在兰花种类中,各品种中都会有好的品种,问题是要看欣赏者的角度。过后,我则会想到当今在兰花欣赏和宣传方面的问题,在此提出来供养兰者共同商议。
首先是如何看待兰花的正格花与奇花、异草。一般说来,正格花应具备有外三瓣,内二瓣(也叫主、副萼和花瓣),唇瓣(也称为舌)、鼻等,用人相来比喻即叫着五官齐全。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在瓣形上发现形同荷花,梅花,水仙花似的瓣形花,也属正格花之列。同一品种中出现多瓣、少瓣或唇瓣变异,称之为奇花;通常而言,多数兰草的叶片颜色是单一的绿色或淡绿色,若叶片的某一部位呈现不同的颜色或整片改变,即称之为彩草。上述兰草中,依本人观点是各有特色,各有不同欣赏价值,应抱同样观点、同等对待。
其次,在赞赏奇花、异草时应正确对待正格花。兰花莳养和欣赏在中华大地有其悠久历史,且形成独特的兰文化。并随着人们经济和赏兰的水平而不断提高。不可否认的是,兰草各地有,正格花易得,奇花、异草难觅。几年来,常会抽些时间到山里采集兰草,可就是奇花、异草实在是难以遇见,仅能在市面上见到佳容。故而感到,只要是花品端庄,颜色秀丽,有神,即可称为兰花中的好品种。
第三,为普及兰花事业应把握宣传方向,兰花的普及面,体现出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文明程度。自古以来,人们欣赏兰花,莳养兰花,这体现出人们对兰花品质的赞赏和给养兰者所带来的情趣,起初,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养兰者不多,难怪乎,当时称为贵人之花。如今,虽说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兰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能够养奇花、异草的还为数不多。从普及兰花事业,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而言,人们所能接受的还是价格适宜的兰花。奇花、异草,少则上千、上万,有的品种每苗几十万,实在是让众多群体望而生畏,难以接受。为此,还是多以宣传正格花为好,多介绍一些让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价格适宜,花品端庄、秀丽的兰花,这样才能做到让兰花进入万家,从而提升整个兰花群体的文明品位,才能促进兰花事业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起到促进作用,这才是兰花推崇者的心愿所在。

茉莉花的养殖完整篇-漫谈茉莉


茉莉花没有南方北方之分,根据茉莉的生长习性,喜热怕冷,喜偏酸性土壤,属于典型的南方植物;茉莉在冬季越冬时,温度高于15度就可以常绿越冬,低于15度,叶子会大量脱落,落叶越冬。4、5度以下就会受冻害和寒害,并不耐寒。

茉莉根据开花时花瓣的特征,分为单瓣茉莉、复瓣茉莉和重瓣茉莉三大类。茉莉品种可见:

1、单瓣茉莉开花时只有一层花瓣,复瓣茉莉有两层花瓣,重瓣茉莉有三层以上的花瓣。

2、三种茉莉中,单瓣茉莉最香,复瓣次之,重瓣最淡。(提示:在观赏效果上,复瓣茉莉要强于单瓣和重瓣,高度重瓣的茉莉常出现开花时花瓣不完全打开就枯萎的现象。)

3、夏季施肥建议以薄肥为主,在花蕾期以及生长期进行施肥,盛花期不要施肥。(温度高于35度,不要施肥。)

4、通常情况下,一朵茉莉花在傍晚开放,能持续开1~2天。茉莉植株上花蕾越多,同时花蕾大小越不均,开花期就越长,盛夏季节是它的主要开花时间。

5、茉莉耐修剪,花后修剪,可以促进萌发新枝,多开花。(开花枝修剪花下1~2对叶,夏季常出现;徒长叶枝一般采取短解、摘心或重剪抑制生长,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出现。)

6、茉莉属强喜阳花卉,除了移栽初期和刚买不久处于适应期的苗子外,通常多晒太阳,多暴晒,长势就越好,开花就越多。

7、浇水要看花盆大小,植株大小、土壤干湿状态以及天气情况。生长期多浇一些,休眠期少浇。

如夏季,晴好天气1~2天一次,阴雨天气3~4天一次,以表土(3~5厘米深的土)变干,植株尚未出现萎蔫时进行。夏季浇水要在早晨和傍晚进行,中午前后如出现缺水萎蔫,要立即浇透水。

8、处于缓苗阶段的植株,不要施肥,放阴凉、通风处,等新芽大量萌发后转入正常管理。

奇臭无比的霸王花


这是一种世界上最大的花,它以黑色的小点作为生命的起点,以黑色而腐烂的花瓣作为生命的终点,极为辉煌的生命却披上颇为灰暗的恶名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森林是一片保护很好的野生生态系统,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走在这片森林里,你或许会闻到一股恶臭,如果你避而远之,很可能就会错过一生中难得一见的奇观了,迎着那股恶臭走过去,一朵巨大而鲜艳的花朵一下跳入你的眼帘,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霸王花。
霸王花又叫“大王花”,它以有着硕大无朋的花朵而得名。有人形容霸王花的恶臭是腐肉味和粪便味的混合,很像腐烂的动物尸体的味道,所以它又获得了一个“尸花”的恶称。霸王花还有一个名称叫“莱福士花”,是由它的发现者莱福士来命名的。莱福士是英国人,1804年,他被派到马来西亚槟榔屿。后来又做了苏门答腊的总督。莱福士对植物和动物极有兴趣,在做总督期间,热衷于收集当地的动植物标本,曾发现多个新物种并为之命名。
霸王花的花朵是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每朵花开5瓣,直径1.5米,重9公斤左右。霸王花的花瓣又厚又大,外面带有浅红色的斑点,每片花瓣长40厘米左右。霸王花的花心像个面盆,可以盛5升水。霸王花的花心看上去还像一个大洞,可以容纳一个3岁左右的小孩,可是没有哪个小孩愿意钻到这么臭的花中去捉迷藏。霸王花是一种寄生植物,适合生长在海拔高度400米至1300米的森林丘陵地上。霸王花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性,它没有特定的开花季节,也没有根、叶和茎。它寄生在一些野生藤蔓上,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不知道霸王花的种子是如何发芽和生长的,同时,也无法解释它是怎样依靠野生藤蔓生存的。惟一可以确定的是它底部丝状纤维物散布在这种藤蔓上以吸取养分。
霸王花开始像个小黑点寄生在藤蔓上,你不仔细看还不能发现它。要经过18个月的孕育,那个黑色的小点逐渐变成深褐色的花苞。由于花朵太大,霸王花的花苞又要吸收9个月的营养,才开始开花,整个开花的过程需要耗上好几个小时。由于从花苞到绽放的时间太长,好些霸王花还没有盛开就夭折了。虽然孕育时间很长,花朵的寿命并不长,不过3~7天就凋谢,花瓣慢慢变黑并开始腐烂。霸王花不是一开始就那么臭,幼苗和花蕾都是没有什么气味的,花刚开的时候,还有一点儿香味,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变得臭不可闻了。为什么一下子就变得那么臭呢?这还是个谜。霸王花也有雌雄之分,所以必须有两朵不同性别的花朵同时开放才能传粉并孕育种子。像霸王花的臭花是没有蜜蜂愿意为它传粉的,不过臭花也有它的追逐者,一些喜欢逐臭的苍蝇和甲虫就能帮助霸王花传粉。
据调查,曾经发现的霸王花的种类达17种之多,如今有部分品种已经绝种。霸王花的移栽和种植比较困难,而且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园里是难得一见的。英国人为了纪念莱福士,在基尤花园的威尔斯亲王温室的热带植物地区里种植了一株霸王花,经过6年种植,这株花终于绽放开来,给这片植物园带来恶臭的同时,也带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霸王花以黑色的小点作为生命的起点,以腐烂的花瓣作为生命的终点,它的生命是如此的辉煌,而又夹杂着几许无奈和灰暗。(杨先碧)

奇唇兰


学名:Stanhopea bucephalus 别名:金鱼兰、倒挂兰 科属:兰科、奇唇兰属 原产于秘鲁、墨西哥。我国福建、台湾、广东等省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卵形,集生于短匍匐茎上,老时有皱纹。叶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浓绿色。花大,鲜黄褐色带有红斑,有香味。花期8月。 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多附生于大树枝杈上。不耐寒,越冬最低温度不可低于-3℃。 用分株、无菌培养基播种以及组织培养养殖。 栽培宜用有充分空隙的木框。填充物最好用纤维、水苔和木炭等能保湿的混合材料,或用1份腐殖土、2份水苔,再加适量木炭。冬季只需少量湿度,夏季生长期要求湿度较高,每天要洒水。开花里需放在阴凉处,以延长花期。 同属植物常见栽培的还有:S.devoniensis,叶强壮,具皱褶。花大,常有深色豹皮点。原产秘鲁。S.eburnea,花和唇瓣均白色而呈波状。原产几内亚和巴西。S.platyceras,花大。萼片淡黄色,有大环斑和红紫色斑点。原产哥伦比亚。S.tigrina,花紫色,有芳香。萼片和翼瓣均为暗黄色带有深紫色大斑。原产墨西哥。 奇唇兰花形奇特,花色艳丽,有香味。为著名的温室花卉。  .

奇花异树---五色槐


五色槐,为豆科槐属,是一个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国槐变异新品种,生长在黄河古道汾河岸边,因树势高大,冠形优美,远远看去,威严壮观,碧绿挺拔,更显出国槐的神威,可称是举世无双的一颗璀灿明珠。

五色槐每年7-9月开花,花繁似锦,五彩缤纷,槐香四溢,沁人心脾。其花初花时为绿白色,开放时旗瓣为白色,中部为黄色,翼瓣和龙骨瓣为玫瑰红色,微带紫红色,故名五色槐。它树高冠大,树姿雄伟,花色艳丽,叶片肥大呈长椭圆形,叶子的大小和厚度是普通槐的3-5倍,生长迅速,无病虫害。可作为园林、路旁绿化和生态工程建设树种。花可药用,价昂贵,同时可做无公害多彩染料,具有开发前景。

五色槐适应性强,在全国均可栽培,繁殖简单,它只能以国槐系列做砧木,低、高接均可,苗圃地当年嫁接可长3米以上,个别2米左右见花,此时胸径可达3厘米以上,生长势均优于普通国槐、黄金槐、蝴碟槐、柳叶槐,更优于金叶国槐等,是普通国槐的换代品种。该品种具有当年定植或当年嫁接、当年开花的特早熟习性,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品种。

天下奇花--千年牡丹生峭壁


花儿盛开离不开土壤和阳光,可在滔滔巢湖东岩的银屏山中,有株野生白牡丹竟在三四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生长了千年,至今青春常驻。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节目称其为“天下奇花”。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仙人洞看花》一书中,以“岩花含笑足勾留”的诗句,指出了此花时代的久远。

这里姑且不说奇花不论遇到旱灾、涝灾、严寒、酷暑,一直能够安然无恙;不说她历经千年,不长高,不缩小,每年谷雨前后三天准时开放,吸引无数游客如醉如痴地观赏;仅就其能在凌空石崖中生存下来,千年不减芳姿绰容,就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银屏奇花为单层花瓣,花朵色白如银,该品种现在已很稀少。千百年来,无数游客无不想知道她的“修身养性”之道,然皆不能如愿以偿。有人议论:若说她是由好事者早年所栽,可一者无法登临,二者难以存活。现在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此花是鸟类的杰作,大自然的造化。花种随鸟类的粪便存留于悬崖石缝中而生,湿润的石灰石石缝为其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分。然而这些只是推测而已。至于此花历经千年岁月,成为牡丹家族中罕见的寿星之现象,也使许多植物学家遇到了研究难题。

养花技巧《奇花漫谈》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奇石花卉客厅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