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花卉

2020-09-28 │

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草很有帮助,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品花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选育,培育出雏菊,金盏菊,三色堇,金鱼草等优良花卉品种。均可用于盆栽、地栽和布置花坛。

雏菊的品种有秀红、碧雪抱心、巨山红。秀红:花深红色,花径2.5—2.8厘米,边缘舌状花管形,全重瓣,不露心,花序半球形。株高20~35厘米。花期3月上旬至7月。碧雪抱心:花白色,花径4.0—50厘米,边缘活状花平展,全重瓣。株高25~25厘米。株丛径20~25厘米。花期2月下旬至7月。巨山红:花亮红色,花径3.4~4.5厘米。边缘舌状花管形。盘心管状花鲜黄色,高重瓣。株高20-30厘米。株丛径25—35厘米,花期3月上旬至7月。

金盏菊品种有矮红和流苏黄。矮红:花深极红色,花径8—9厘米,边缘舌状花平展,盘心管状花暗紫红色,高重瓣。株高20—25厘米,株丛径15—25厘米,花期3月中旬至秋季。流苏黄:花鲜黄色,花径80-90厘米,花瓣正面浅黄色,背面鲜黄色,向内半卷,头状花序潇洒飘逸,株高20~25厘米。花期3月中旬至秋季。

三色堇的品种包括纯新黄、彩蝶戏雪、紫蝶1号。纯新黄:花深黄色,花径6.5-7.5厘米。株高15-2O厘米,植株丛生,节间短缩。花期3月上旬至7月初。彩蝶戏雪:花复色,外轮白色,内轮具有浅紫色碟形晕,花径5—7厘米。株高10—20厘米,植株丛生,花期3月上旬至7月初。紫蝶1号:花复色,内、外轮深紫色,中轮有1.5~2.0厘米的淡紫色蝶形晕,花径5.0-6.0厘米,株高25-35厘米。花期3月上旬至7月初。

金鱼草的品种有矮-1、矮-2、矮-4、切-1、切-2、切-3。矮-1:花深桃红色,株高20-30厘米,株丛径25~35厘米,株形半球形,花期4月下旬至7月,冷凉地区可至降霜。矮-2:花深红色,株高20—35厘米,株丛径25~35厘米,株形半球形。花期4月下旬至7月。矮-4:花深紫色,喉部白色。株高20~35厘米,株丛径25—30厘米,株形半球形,花期4月下旬至7月。切-1:花亮红色,株高约100厘米,茎硬而坚挺,基部直径1.0厘米,温室栽培2月下旬始花,阳畦育苗露地栽培5月初始花,适作鲜切花。切-2:花深红色,株高80—90厘米,基部直径0.8厘米,适作鲜切花。切-3:花白色,株高70-120厘米,茎硬而坚挺,基部直径1.0-1.1厘米,适作鲜切花。

科学时报 

Xzh52.COM延伸阅读

园林新品观光木


观光木,又名香花木、香木楠、宿轴木兰,是木兰科观光木属唯一品种,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是我国中部和南方特有的著名园林绿化和香料植物,是继同科植物乐昌含笑、深山含笑、红花木莲之后的又一新开发品种。

观光木,高大常绿乔木,树干挺拔俊秀,枝密阴浓,呈阔圆锥状,叶绿厚膜质,叶片椭圆或矩圆形,表面光泽,背面网脉金黄隆起,叶柄金黄色,色相丰富耀眼。3至4月开紫红色花朵,芳香怡人,方圆百米可闻,别称香花木即因此得名。一般6至7年左右挂果,有大小年间隔周期,因此种源较为稀少。果实表面弯拱起伏呈聚合巨型果,果皮由青色逐渐转为红色。单果重0.4至1.2公斤,盛产时满树硕果下垂,蔚为壮观。它根系发达,涵养水源效果明显,具有鲜明的园艺特征,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兼有赏花、观果功效的速生绿化珍稀树种。近些年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不断上扬。可广泛用于景区、行道、庭院等处绿化,孤植和群植均成景观;也可在山上大面积造林作优质材用。喜湿润环境,在酸性至中性土壤中长势良好,适合我国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栽植。在大余县林业部门和大余县科协的精心试验后,观光木已在大余县实现规模开发。

观光木主要用种子繁殖。10月上中旬,少量种皮微裂时采收。纯净棕黑色三角菱形状种子,每百斤鲜果仅能取得3.5斤纯净种子,种子每斤1600至1800粒,沙藏至翌年2月或3月播种。施足农家肥作基肥,用开条沟方式点播,行株距15×8厘米左右,覆土2厘米厚,遮草保温,出苗盛期至结束分两次撤去覆草,发芽率85%左右。一年苗高35至85厘米,当年冬天或第二年春天即可移植,按70×40厘米规格,亩栽2200株,培育3至4年,可达到高3米以上。(廖君福谭序忠曹人智)

几款荷花新品


东 方 红 ( East Red )
母本:“伯里夫人”40Gy
株形:中株形 叶: 立叶高8cm,叶径18×21cm;
花: 花蕾粉色,桃形;花柄高39cm,花型重瓣, 瓣数107枚;瓣长3.3~7.6cm,宽1.2~5.8cm;花茎15cm,花态叠球状;花鲜红色,着花繁密。
花蕊:雄蕊部分变瓣,附属物淡黄色;雌蕊正常,花托漏斗状,立叶稀少,浮水。

瑰 丽 ( Magnificent )
母本:“红太阳”
株形:中株形
叶: 立叶高27cm,叶径19.5×23.5cm;
花: 花蕾红色,桃形;花柄高27cm,花型单瓣, 瓣数14枚;瓣长5.6~7.6cm,宽1.2~3.6cm; 花茎16cm,花态碟状;花红色(FAN2 Red- Puple Group 64-D),着花繁密。
花蕊:雄蕊部分变瓣,附属物白色;雌蕊正常,花托漏斗状,心皮数7。

光 辉 ( Flame )
母本:“红灯笼”
株形:中株形 叶: 立叶高31cm,叶径15×19.5cm;
花: 花蕾红色,桃形;花柄高40cm,花型重瓣, 瓣数116枚;瓣长5.7~6.4cm,宽1.2~3.5cm; 花茎14cm,花态碗状;花红色(FAN2 Red- Puple Group 60-D),着花繁密。
花蕊:雄蕊部分变瓣,附属物白色;雌蕊正常,花托黄色漏斗状,心皮数7。

东 方 红 瑰 丽 光 辉

秋海棠新品(上)


秋海棠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其植株形态、花色、叶形和叶色等的变异很大。国外长期以来一直很重视对秋海棠的研究。全世界至今已培育出13000多个秋海棠品种。其中许多品种已商业化生产,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野生秋海棠属植物种类丰富,已知种类达200余种。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不少种类则是宝贵的杂交育种遗传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秋海棠研究组对国产秋海棠属植物的野生资源调查、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积累,取得了一定成果,共引种保存国产野生秋海棠150余种,国外秋海棠属植物300余种(品种),成为目前国内收集保存秋海棠属植物种类最多的物种保存基地,并先后选育出20个新品种。现把20个秋海棠新品种的特性简要介绍如下。

‘芳菲’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厚壁秋海棠×厚叶秋海棠(B.silletensis×B.dryadis)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芳菲’秋海棠是以厚壁秋海棠作为母本,厚叶秋海棠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从F1代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由于雌雄花均能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叶色翠绿,株型紧凑美丽,故名‘芳菲’,意为美丽而有香味。

‘芳菲’秋海棠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30~40cm,雌雄异株。根状茎匍匐、粗壮;叶片厚革质、浓绿色具光泽;叶均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卵形或宽卵形,长12~20cm,宽11~20cm。花大、粉红色,雌雄花皆具香味。雄花15~30朵,浅粉红色。花期3~4月,果期4~8月。

适宜的栽培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宜选用富含有机质、透气、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栽培,切忌过深,以免根茎腐烂。植株开花期应给予适当的斜射光照,并增施磷、钾肥,使其花色鲜艳、香味浓厚。

可采用分株、叶插、组培等方式繁殖。其中,叶插又可分为整叶片平插、锥形插和楔形插三种,扦插基质以珍珠岩最佳,也可混入少量腐叶土,以促进发根后植株的营养生长。播种基质以天然高山黑钙土、筛细的腐殖质土为宜,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18℃~22℃,且不需要光照。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此品种与‘厚王叶’秋海棠在具根状茎、无直立茎、叶厚革质、大型具长柄等形态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芳菲’秋海棠花香、雌雄异株,叶片翠绿色、无斑纹,而‘厚王叶’秋海棠花无香味、雌雄同株,叶片暗绿色、中央嵌银绿色环斑。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种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域的植物园、公园、庭园、花坛等荫蔽湿润的场所。温带、寒温带地区可在植物园、公园建温室栽培展示,也可在酒店大堂、会议厅、餐厅等季节性摆设观赏。

‘白雪’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变色秋海棠×掌叶秋海棠(B.versicolor×B.hemsleyana)。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该品种为野外发现的自然杂交新品种。据初步分析和研究,其母本为变色秋海棠,父本为掌叶秋海棠,F1代个体变异较大。

此品种为根茎类多年生匍匐状草本,株高10~15cm。无地上茎或地上茎不明显,根状茎分枝。叶密集,叶片因密具白色斑块而成白色,仅叶脉为绿色;叶浅裂,具重锯齿;叶片被短糙毛,叶柄密被红色柔毛。尚未见开花。因此品种叶片腹面颜色近为雪白色,故名‘白雪’。

该品种抗白粉病的能力较强。叶片几乎为纯白色的种类在国内首次发现,国外也不多见。可用叶插、组培和分株进行繁殖。栽培时应采取遮荫措施,并且需要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盆栽、地栽均可。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在国内外尚未发现相近的品种。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栽植于气候温和地区的植物园和公园的温室、荫棚内,用于室内栽培观赏,湿度较大的地区可在林下栽培。栽培时需要遮荫,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所用土壤常掺入一定量的腐叶土,保持土壤疏松。

‘康儿’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白王’秋海棠×长翅秋海棠(B.‘Baiwang’×B.longialata)。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康儿’秋海棠是从大王秋海棠的白花品种‘白王’秋海棠和长翅秋海棠杂交的F1代中选育而成。此品种生长十分旺盛,对白粉病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故名‘康儿’。

该品种为多年生根茎类常绿草本。株高30~60cm。根状茎较短、粗状,绿色,常分枝。无地上茎或有1~3节花茎。每株生叶6~30片左右。叶大型至特大型,掌状浅裂,心形,绿色,具淡白色的斑纹或斑点,长15~45cm,宽13~30cm,叶基部分重叠,叶柄通常略长于叶片,长18~50cm,直径5~15mm。花白色至淡粉红色。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该品种叶的直立性较其亲本‘白王’秋海棠好,叶数较多、排列稍紧凑、抗倒伏和抗白粉病的能力较强。可用叶插、组培和分株进行繁殖。栽培应采取遮荫措施,并且需要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国内外尚未有相近的品种。

适宜种植的地区最适合于气候温和地区种植,高温高寒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降温、升温措施,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避免高温灼伤和低温冷冻害。适宜栽植于植物园和公园的温室、荫棚内以及用于室内栽培观赏。

‘热带女’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斜升秋海棠(B.prostrata)变异品种。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热带女’秋海棠系斜升秋海棠的变异类型,较为罕见。区别于原种的主要特征是‘热带女’秋海棠的叶片腹面具有许多美丽的白色斑块,观赏价值较高,因产于云南西北部热带林区,十分漂亮,故名‘热带女’。

除了叶片具有白色斑块外,其它特征同原种。‘热带女’秋海棠属根茎类秋海棠,株高25~40cm,全体被灰白色稀疏的短柔毛。根状茎常呈肉红色,斜向上生长,长10~25cm,直径5~12mm。叶绿色,卵心形,极不对称,长7~23cm,宽4~14cm;叶柄长10~28cm,直径3~8mm;叶缘具大小不等的齿;叶基多数部分重叠;叶锐尖。雌雄异株。花白色或稍带极淡的红晕。花期3~5月,果期5~9月。

‘热带女’秋海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叶插、分株和组培方式进行繁殖。栽培时应适当遮荫,并且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热带地区也可在林下栽培,盆栽、地栽均可。该品种抗白粉病能力强,也较耐土壤短期干旱。

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国内外尚未发现相近的品种。

适宜种植地区最适合于热带和气候温和地区种植,高寒地区应栽于温室,避免低温冻害。适宜栽植于植物园和公园的温室、荫棚内以及用于室内栽培观赏。

‘银珠’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掌叶秋海棠(B.hemsleyana)变异品种。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银珠’秋海棠系原种掌叶秋海棠的变异类型,野外比较常见,产云南东南部。与掌叶秋海棠比主要区别表现为:新品种的叶片具有珍珠状的银白色斑点,分散或多个斑点联成短链,十分美丽,故名‘银珠’秋海棠。花为粉红或红色,与原种相同,但花数较少,花部略小。

此前,日本一学者也曾从云南发现掌叶秋海棠的同类变异植株,并成功引种到日本栽培。该学者在美国秋海棠杂志《TheBegonian》发表文章,初步将此品种列为一新种,实不可取。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栽培观察发现,‘银珠’秋海棠除了叶片上的美丽银色斑点和花略小外,其它方面与原种的区别并不较大,因此不宜将其定为新的种或亚(变)种,鉴于其极高的观赏价值,笔者从中选育出性状稳定的植株,将其命名成一个新品种。

‘银珠’秋海棠可用叶插、分株和组培方式进行繁殖。栽培时应适当遮荫,并且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盆栽、地栽均可。该品种抗白粉病能力极强,也较耐土壤短期干旱。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除了日本一学者从我国引种栽培外(但没有进行品种鉴定和登记),国内及其它国家尚未见相近的品种报道。

适宜种植地区最适合于气候温和地区种植,高温高寒地区应采取适当的降温、升温措施,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适宜栽植于植物园和公园的温室、荫棚内以及用于室内栽培观赏,盆栽地栽均可,也可在林下栽培。

‘植物鸟’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白王’秋海棠×掌叶秋海棠(B.‘Baiwang’×B.hemsleyana)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植物鸟’秋海棠是从大王秋海棠的白花品种‘白王’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的F1代中选育而成。因为此新品种的叶片浅裂、斜立,形同一只只展翅的鸟,又是在昆明培育成功,故名‘植物鸟’秋海棠。

‘植物鸟’秋海棠为多年生根茎类常绿草本,冬季气温偏低时叶部分脱落。株高15~55cm。根状茎较短,无地上茎或常有1~3节短的地上茎。每株生叶10片左右,叶心形,绿色,具白色的斑纹,长15~25cm,宽10~22cm。雌雄同株,花单性。花期5~8月,果期6~9月。

该品种抗倒伏和抗白粉病的能力较强。可用叶插、组培和分株进行繁殖。栽培应采取遮荫措施,并且需要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盆栽、地栽均可。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国内尚未发现相近品种,国外相似品种已知有B.‘HulaSkirt’(Rexcultivar×B.hemsleyana)、B.‘Picasso’(B.hemsleyana×Rexcultivar)和B.‘RaspberrySwirl’(Rexcultivar×B.hemsleyana),但上述3个品种均有明显的地上茎。

适宜种植地区最适合于气候温和地区种植,高温高寒地区适宜栽植于植物园和公园的温室、荫棚内以及用于室内栽培观赏。

‘苁茎’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角果秋海棠×红毛香花秋海棠(B.tetragona×B.handeliivar.pilosa)。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苁茎’秋海棠是以角果秋海棠作为母本,红毛香花秋海棠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从F1代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由于此品种茎叶茂盛,茎的分支数特别多,故名‘苁茎’。

‘苁茎’秋海棠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45cm,雌雄异株。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20cm,宽5~9cm。花桃红色,雌雄花皆具有香味。花期4~5月,果期7~8月。

适宜栽培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该品种属直立茎类型,分支较多,宜选用富含有机质,透气、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栽培。夏季勤施氮素肥料,使茎叶保持浓绿。秋季应适当追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耐寒、抗倒伏能力。

可采用分株、茎插、叶插、组培等方式繁殖。扦插基质以珍珠岩最佳,也可混入少量腐叶土。播种基质以天然高山黑钙土、筛细的腐殖质土为宜,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18℃~22℃,且不需要光照。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国外未见相似品种。‘苁茎’秋海棠与‘厚角’秋海棠的花皆具香味,株型和叶形等形态特征也极为相似。但‘厚角’秋海棠花白色、较大,茎粗壮、分支较少,叶片稍厚较大、叶柄粗壮;‘苁茎’秋海棠花桃红色较小,茎分支极多、较细,叶柄细长,叶片略薄、较小。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种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域的植物园、公园、庭园、花坛等荫蔽湿润的场所。温带、寒温带地区可在植物园、公园建温室栽培展示,也可在酒店大堂、会议厅、餐厅等摆设观赏。

‘厚王叶’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厚叶秋海棠ב白王’秋海棠(B.dryadis×B.‘Baiwang’)。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厚王叶’秋海棠是以厚叶秋海棠作母本,‘白王’秋海棠作父本,通过人工杂交授粉,从F1代个体中选育而成。因该品种叶片具心环带状白色斑纹,且形成绿白绿三区,这一特征与父本‘白王’秋海棠相同。而其叶片因部分继承了母本厚叶秋海棠叶片厚的特点,比‘白王’秋海棠的叶片稍厚。故名‘厚王叶’。

‘厚王叶’秋海棠属多年生根茎类常绿草本,高25~50cm。根状茎粗短,不分支或少数短分支。无地上茎,或常有短花茎1节。叶偏卵形,极不对称,长18~38cm,宽12~27cm,腹面暗绿色;叶背常为紫红色,脉凸,脉上毛较少。叶柄暗红色。雌雄同株。花柄粉红色。花冠椭圆形,淡红色或粉白色。花期9~11月,花微香,果期11~翌年1月。

该品种直立性较好,对白粉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重在观叶,兼可观花。

可用叶插、分株和组培进行繁殖。栽培应适当遮荫,并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盆栽、地栽均可。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国外以大王秋海棠作为亲本培育出来的品种很多,称为“大王”系列品种。但这些品种的特征都与‘厚王叶’秋海棠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花茎、叶柄和叶脉被二型毛,易同相近品种识别。

适宜种植地区最适合种植于气候温和地区,高温高寒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降温、升温措施,避免高温灼伤和低温冷冻害。栽培时还需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适合于植物园、公园的温室和荫棚内栽培,也可栽植于林下阴凉湿润处。

‘白王’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大王秋海棠(B.rex)变异品种。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白王’秋海棠系大王秋海棠(B.rex)种类变异类型。该品种系20世纪80年代从云南西部引种栽培,经选育而成。‘白王’秋海棠在中国野生秋海棠中的观赏价值极高,可谓“美丽之王”,故名‘白王’。

‘白王’秋海棠为根茎类植物,株高25~45cm。根状茎极短,无地上茎。每株有叶5~13,叶卵心形,长15~37cm,宽9~25cm;叶片腹面绿色,中间有一较宽的绿白色环带,将叶片分成二色三区,叶背面紫色或浅紫色,叶柄肉红色。每株有花葶2~6支,花序常着花15朵,花白色。花期6~10月,果期7~12月。

可用叶插、播种、分株和组培方式进行繁殖。栽培时应适当遮荫,并且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盆栽、地栽均可。栽培时注意白粉病防治,冬季因气温偏低叶常大部分枯落。较耐土壤干旱。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与原种大王秋海棠的野生植株和栽培植株几乎相同,但新品种的花为白色,叶色稍浅。

适宜种植地区最适合于气候温和地区种植,高温高寒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降温、升温措施,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避免高温灼伤和低温冷冻害,冬季因气温偏低叶常大部分枯落,较耐土壤短期干旱。可栽植于植物园和公园的温室、荫棚内以及用于室内栽培观赏,也可栽植于阴凉潮湿的林下。

‘紫叶’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刺毛红孩儿×变色秋海棠(B.palmatavar.crassisetulosa×B.versicolor)。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紫叶’秋海棠是以刺毛红孩儿作为母本,变色秋海棠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从F1代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由于叶片密被紫褐色短柔毛,整体呈紫红色,故名‘紫叶’。

‘紫叶’秋海棠为多年生草本,具直立地上茎,高25~40cm,被褐色交织棉状绒毛。根状茎匍匐、粗壮,节处着生细长纤维状根;叶互生、具柄,叶片两侧稍不等,轮廓卵圆形,长18~23cm,宽13~17cm,上面紫红色透环状间断暗绿斑点,密被紫褐色短柔毛,下面呈深紫色。叶柄长18~22cm,被褐色交织棉状绒毛。花粉红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适宜的栽培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该品种属直立茎类型,分支不多,叶较大型,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摘心、控制顶端优势,调整株型。宜选用富含有机质、透气、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栽培,并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可采用分株、茎插、叶插、组培等方式繁殖。其中,叶插又可分为整叶片平插、锥形插和楔形插三种,扦插基质以珍珠岩最佳,也可混入少量腐叶土,以促进发根后植株的营养生长。播种基质以天然高山黑钙土、腐殖质土为宜,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是18℃~22℃,且不需要光照。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国内未见相似品种。‘紫叶’秋海棠与英国引进的B.‘Dolitrica’秋海棠在叶片被紫红色毛、整体紫红色、具直立茎等形态特征较相似,但B.‘Dolitrica’的叶片呈扁心形,叶缘呈不规则波状,先端钝圆,叶具长柄,花被片外被紫色长毛。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种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域的植物园、公园、庭园、花坛等荫蔽湿润的场所。温带、寒温带地区可在植物园、公园建温室栽培展示,也可在酒店大堂、会议厅、餐厅等季节性摆设观赏。

‘美女’

系谱秋海棠属(Begonia),掌叶秋海棠×愉悦秋海棠(B.hemsleyana×B.delicosa)(反交相同)。

命名、性状及繁殖栽培要点因该品种地上茎较修长纤细,叶片不仅浅裂,而且具有许多白色斑点,较为美丽,故名‘美女’。

‘美女’秋海棠为多年生根茎类常绿草本。株高35~60cm。叶中小型,偏卵状心形,不对称,长8~24cm,宽5~20cm。腹面绿色,叶背浅绿色。叶柄暗绿或暗红褐色。雌雄同株。花约5朵,花蕾及花红色。花柄红色。花期9~11月。

植株直立性较好,抗病能力强,叶片具许多白色斑点。

可用叶插、分株和组培进行繁殖。

与国内外相近品种比较国内外尚未发现类似的品种。

适宜种植地区适于植物园、公园、苗圃等地的温室和荫棚内栽培,也可栽植于林下阴凉湿润处。

新品种桃树苗介绍


一、红肉蜜本

这是新培育出来的品种,它的优点很多,单单从外观来说,果子外面是全红色,看起来鲜艳,美观程度很高,尝起来口感很硬脆,果肉细腻,不粘连果核,甜度很高,受众面较广,口感能被大多数人喜欢。品质很好,能抵抗寒冷和病害,能耐长时间运输。

二、贵妃血桃

它是通过筛选出来的最新品种,外面的果皮为紫红色,颜色很浓艳,果肉里面的颜色也比其他的品种要浓,是血红色的,非常的美观。味道也是相当不多的,可口多汁,口感很酥脆。闻起来也很香,带有浓郁的果香。

三、极早熟红芙蓉

它是一种早熟的品种,在北方地区大约5月下旬就能成熟,果型很端正为圆形,畸形较少,果肉是淡红色的,口感比较独特。并且生长周期很短,管理不困难。

四、白如玉桃

这是白桃的一种,外观为纯白色,不掺杂别的颜色,口味浓甜,品质较为优良。并且产量很高,能耐长时间储藏运输,可以大规模集中种植。

枸杞的新品种


我听说韩国的枸杞新品种高产,当年就可以达到3000元的收入,当年种当年就可以收果.还有它的前景如何.谢谢

姓名:高猛 单位:齐河县刘桥 联系电话:0534-5722931 2007-12-27

专家解答
高猛同志: 您好,我们暂时对韩国枸杞新品种资料掌握的还比较少,无法给予确切的答复,建议直接与相关生产或经销商联系咨询。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跨地区引种新品苗木注意什么?


跨地区引种新品苗木注意什么?立冬以来,北方苗圃正逐渐封冻,白蜡、法桐等绿化苗木逐渐进入休眠期。在山东滨州、济宁等绿化苗木主产区,当年生小苗相继出圃,批量投放市场。一些苗农引种新品种小苗时,常因不识货上当受骗。

昨天,我从滨州买回一车白蜡小苗,2万株苗子近一半都掺假!近日,山东省济宁市李营镇育苗大户李元喜向记者反应,他与供苗商口头约定,购买当年生速生白蜡新品种园蜡二号苗木2万株。然而,运回来让行家一看才发现,所谓的新白蜡好多都是老白蜡。惠民县苗木协会会长赵书祥说,识别园蜡二号很容易,一要看叶子,二要看树皮树干。新品种小苗叶片大,呈细锯齿状;树皮光滑、细腻,呈灰绿色,树干通直,侧枝少。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的现象,不仅给新品种引种的苗农带来大量经济损失,也损害了苗木产区的品牌形象,影响当地整体效益。近年来,火暴的苗市使多数苗农收益颇丰,诚信问题也逐渐得到业界重视,苗木市场的经营、销售正逐步规范化。赵书祥介绍说,今年是苗木生产新周期的开端,是建苗圃大年,育小苗的很多。惠民县赶上了大量建圃、育苗的好时机,而当年生小苗却供不应求。有些苗农,一天就有10多家客户来买苗。市场火暴,苗子供应紧张,再加上一些客户报价太低,还是不可避免诱发了一些掺杂使假行为,但仅仅是极个别现象。赵书祥说。 据悉,新的白蜡品种生长 快、树形好,老的白蜡品种则没有这些优点。市场上,当年生小苗,速生白蜡新品种价格是老品种的两三倍。一些苗农贪图便宜,又不能分辨新旧品种,很容易被骗。济宁市李营镇苗木协会副秘书长许恩兴说:产生苗木掺假、虚假承诺等不诚信现象,影响因素很多,与购苗者、育苗户、经纪人的素质都有关系。目前,在一些苗木主产区,新品种苗木层出不穷,苗木培育更新换代却相对较慢。因此,学习新品种知识,善于识别新品种,并寻找可靠的供苗商成了苗农保护自身利益的关键。还好,经调解,卖方答应退钱补苗。李元喜感慨道,经过这次教训,以后再引种苗子,一定找懂行的人帮助辨别,而且要与供苗方签订书面协议。

苗木新品种都有什么


一、苗木新品种

很多老的苗木品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除了从国外引进一些新的品种以外,农业学家还会自己研发一些具有更多优点的新品种。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有北美海棠、北美红枫等,农业学家自己研发的有每个季节都会开花的四季茶花、红果肉苹果等。

二、新品种介绍

1、四季茶花:这类植株的花期跟它的名字相同,每个季节都会有花朵绽放,花朵不仅大而且颜色也比较鲜亮,多种植在南方地区。它比起其他茶花来说不仅具有抵抗严寒和高温的能力,还拥有较强的抵抗病毒的能力,所以一经上市就受到很多花友的喜爱。

2、红果肉苹果:这类植株长成之后树冠比较大,枝条的颜色呈红褐色,在春季长出来的叶片颜色为紫红色,形状是椭圆形。它的花期在4-5月份,花朵颜色比较鲜艳明亮也是紫红色,花瓣形状为卵圆形。这类植株多在八月份结果,而且结出的果子数量比较多,果实的形状跟平常种类的形状没有不同,但是果肉的颜色像玫瑰花颜色类似,这类植株的果实带有特殊的香味,吃起来比较脆、味道香甜。

新品种苹果苗介绍


一、水蜜桃苹果

它是属于晚熟的品种,果实比较的重,外表颜色呈现黄绿色,看起来很光滑透亮,里面的果肉为乳白色,口感尝起来鲜甜,汁液很多较为爽口,还能耐储存,自然情况下可以存放三个月以上。

二、中秋王苹果

它是属于中熟的品种,果子重量很均匀,果实外面是全红色,星点比较少,颜色比较亮丽。果肉颜色为黄色。成熟的季节正好适宜,产量大,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收益比较好。

三、国庆红苹果

它是国庆节上市的品种,果子形状很端正,品质比较好,果肉为淡黄色,含糖量高,尝起来口感较好。

四、映雪红玲苹果

它是培育出来的小苹果,果子较小巧,重量只有60克左右。外面的颜色为鲜红色,看起来鲜红诱人,不摘下来会一直保持红色,这点很适合采摘园。口感上很独特,尝起来爽口甘甜,香味浓郁。

五、黄金苹果

这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品质很优良,外面颜色为黄色,含有蜡质光泽感很强,果肉口感较好,汁液较多。

杜鹃中的新品——石楠杜鹃


石楠杜鹃也称树型杜鹃、高山杜鹃、洋石楠,是近年来颇为走红的高档盆花之一。这一品种是从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引进的。与常见的春鹃、夏鹃和西洋鹃等杜鹃品种相比,其花朵大而密集,盛开时好似一个大花球,给人以花团锦簇的感觉,适宜作大、中型盆栽,装饰厅堂、酒楼、饭店等处,富丽堂皇。

石楠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多分枝,树冠丰满,株型紧凑;叶片互生,密集着生于枝条顶端,叶片椭圆状或披针形,革质有光泽,某些品种叶面上还有金黄色斑纹或镶边;叶背颜色稍浅,密被茸毛。石楠杜鹃的花序为总状伞形,花顶生,常数朵聚生于枝头,盛开时呈球状,其直径通常在15厘米~20厘米,个别品种可达25厘米以上;花朵钟状,单瓣或重瓣;花色丰富,有紫红、红、粉红、橙红、桃红、紫蓝、白、黄等多种颜色。其自然花期为3月~5月,经人工催花可提前到1月~2月开放,单株花期可达一个月。

石楠杜鹃为温带高山植物,大部分品种原产于我国西南部,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4500米的高原山区。石楠杜鹃喜凉爽湿润的半阴环境,有一定的耐寒性,生长适温为15℃~25℃,不耐旱,怕酷热和烈日曝晒,也怕积水。每年可在花谢后剪去残花,花期结束后将枝条短截,以促进叶芽生长。浇水要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避免盆土积水和过于干旱。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可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生长期每隔10天~15天施一次腐熟的矾肥水,也可将固态复合肥撒在盆土表面,浅埋后供根部慢慢吸收。

夏季的高温炎热对石楠杜鹃的生长极为不利,当温度超过30℃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超过35℃时植株将遭受不同程度的热害。因此,夏季可将植株移至通风凉爽的阴棚中养护,并注意通风,以免在闷热环境中发生病害。高温干燥时可适当向植株及周围洒水,以降温增湿。雨季要避免盆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同时停止施肥。秋凉后,可恢复正常的水肥管理,并适当增加光照。华南地区全年高温,很不利于石楠杜鹃的生长,特别是夏季高温时,养护不好很容易造成死亡,需将其移至冷凉地区栽培,才能度过炎热的夏季。

石楠杜鹃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可耐0℃低温。因此,冬季生长温度最好控制在15℃以下,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植株花芽分化。每隔1年~2年,盆栽观赏的石楠杜鹃要进行一次换盆。换盆选在花后进行,盆土宜用疏松透气、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加蛭石或河沙混合配制,盆土的pH值应调整在5~6.0之间。

石楠杜鹃可在花后进行扦插或压条繁殖,大规模繁殖则用组培的方法。新株上盆时不要把基质压得太实,要让其透气,也不要进行修剪,等根系发达、顶芽开始生长时再进行修剪,以促进分枝,使株型丰满紧凑。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石楠杜鹃容易发生茎腐病、叶片褐斑病,可喷洒多菌灵或托布津进行防治。土壤缺铁、偏碱还会导致植株发生黄化病,可在浇水、施肥时加入黑矾(硫酸亚铁)进行预防。虫害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如红蜘蛛、军配虫,可用40%氧化乐果的1000倍~1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养花技巧《新品花卉》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