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植物体中的水分运输”,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液体由于受重力吸引,一般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在植物体中却不然。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又把水及无机盐逆着重力运送到每一个枝叶,有时甚至上升30米或更高。这是一种什么动力呢?这一现象曾迷惑了几代的植物学家。根据现代科学的解释,树液的上升是各种力联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根压。一般情况下,植物根部的细胞液浓度往往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因此,水分总是向根部渗透,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叫根压。如果切断树干,断面即流出汁液,称为伤流液,这种现象就是根压的作用引起的。根压使根部的水分上升到地上部分。一些草本植物的根压不到1个大气压,而树木的根压就大多了,10米高的大树根压可达2~3个大气压。

水分上升的另一个力是蒸腾拉力。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水分不断散失,需要从旁边细胞取得水分。同时,旁边细胞又从另一个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便从导管要水。最后根部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加以补充。因蒸腾过程产生的吸水力叫蒸腾拉力,这种力大于根压,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它能使根部吸收的水分迅速运送到植株各个部分。

第三是内聚力。水分运输到叶片的过程中,在根、茎、叶脉导管中的水分子之间彼此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内聚力,它能够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形成一个连续的"水柱"。水分子间结合得非常牢固,保证了导管中的水分形成连续的水柱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由于根压、蒸腾拉力、内聚力这三种力的作用,地下水很快被运达到树冠。其速度每小时可上升45米,最慢的每小时也能上升5米。一株小麦约在15分钟内地下水就可布满全身。

 

XzH52.COM好文推荐

植物也出“汗”?—为了运输养料


人类出汗是为了自我调节体温。你也许没想到,大树也会出汗。大树出汗,通常是从叶片的气孔里冒出液体,不过,大树出汗可不是为了降温,而是为了运输养料。

叶片相当于小“水泵”

植物的根会吸收养料和水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植物是怎么把这些物资运输到十几米甚至上百米的树梢呢?想想看,如果你们家住在10楼,恰逢水泵坏了,你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把一小桶水送到家呢?

起初人们认为,大树是通过毛细作用来提水的。所谓毛细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水会顺着很细很细的管道向上“爬”。我们可以在家用一个比较细的玻璃管体验一下。玻璃管越细,爬升的高度就越高。可是,经过计算发现,以大树“运输管道”(维管束)的尺寸产生的毛细作用,根本无法把水分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

实际上,大树是靠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发挥“水泵”的作用,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才能迫使树干维管束中的水分前来补充的。就这样节节传递,便能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上来。

因为跟蒸腾作用有关,这种特别的提升力就被称为蒸腾拉力。不过,这个供水系统究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蒸腾拉力,到目前还是个谜。

“汗量”最少每月50吨

蒸腾这种“出汗”现象虽然是经常在进行中的,但通常它们的“汗”都是排放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无色无形的。但有些植物却真的能“汗流浃背”,比如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是一种天南星科植物,在潮湿的早晨,我们就会看到有水珠从它们的叶片上渗出,滴水观音因此得名。科学家们给这种出汗过程起了个名字,叫吐水现象。除了滴水观音,番茄、小麦、燕麦等植物都存在吐水现象。

像人类的汗液一样,这些植物出的汗水主要成分就是水。除了水,这些“汗水”中可能还溶解着一些其他成分。比如在针对小麦等作物幼苗的实验中就发现,这些水滴中含有糖(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和矿物质。当然,这些成分的含量甚微。葡萄糖和天冬氨酸的浓度分别为18.5毫克/升、2.2毫克/升。

有人问,植物究竟一天要出多少“汗”呢?

盛夏时节,每公顷加拿大白杨林每天都要从土壤中取出50吨水,再“贡献”到空气中去。对于白杨树这样的阔叶树来说,从根部吸进水分的99.8%都要蒸发掉,只有0.2%用作光合作用。在它们生长过程中,要形成1千克的干物质,大约需要从土壤中抽取300到400千克的水释放到空气中。相对来说,针叶树要节俭得多,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

可以肯定的是,大树出汗会带走很多热量。所以我们在树荫下,总是能感到无比凉爽。而且出汗多的杨树林比松树林更凉爽。

除了“出汗”,还有“速干衣”

为什么植物要吐出这些对自己很重要的水,把水分白白浪费呢?

实际上,植物的吐水现象是一种正常生理活动。为了保证体内的水分平衡,它们必须把多余的水分从叶片上排出去。

除了“出汗”,湿热地区的植物叶片还配备了自己的“速干衣”。以菩提树为例,它的叶子有一个长长的叶尖,其功能就是能让蒸腾的水分尽可能地聚集于此,并很快滴落到地面上去。这种“设备”称得上是“高效的速干装置”了。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叶片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的话,也很容易被真菌感染。所以,越是热带地方的植物越喜欢出汗,其叶子也通常会有长而尖的叶尖。

还有些植物分泌的“汗珠”,甚至能有封闭叶片伤口的作用,也对一些来搞破坏的害虫、兽产生一些威慑作用。比如桃树上一滴滴的“桃胶”。虽然还不清楚桃树究竟为什么要分泌这种“桃胶”,但它对桃树来说,显然是有作用的。

苗木的包装与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苗木暴露于阳光之下,长时间被风吹袭,会造成苗木失水过多,质量下降,甚至死亡。所以,在运输中尽量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对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作用,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注意苗木的包装与运输。

一、包装的目的和材料

据有关资料介绍:曾用油松和侧柏一年生播种苗进行晒根,试验结果表明,在华北3月下旬的阳光下,油松一年生播种苗60分钟全死;侧柏一年生播种苗晒4小时的成活率只有3.1‰,而且经过日晒的苗木成活后再生长也受影响,侧柏苗对照的平均苗高为39.9厘米,晒1小时的平均苗高为31.3厘米,晒2小时为268厘米,晒4小时生长不正常。而且包装袋包装来运输的云杉苗,经过1周其成活率仍为100%。由此可见,苗木运输时间较长时,要进行细致的包装,一般用的包装材料有:草包、蒲包、聚乙烯袋、涂沥青不透水的麻袋和纸袋,集运箱等。

二、包装方法

可用包装机或手工包装。对于大苗如落叶阔叶树种,大部分起裸根苗。包装时先将湿润物放在包装材料上,然后将苗木根对根放在上面,并在根间加些湿润物如(苔藓,湿稻草,湿麦秸等);或者将苗木的根部蘸满泥浆。这样放苗到适宜的重量,将苗木卷成捆,用绳子捆住。小裸苗也用同样的办法即可。而针叶和大部分常绿阔叶树种因有大量枝叶,蒸腾量较大,而且起苗时损伤了较多的根系,起苗后和定植初期,苗木容易失去体内的水分平衡,以致死亡。因此这类树木的大苗起苗时要求带上土球,为了防止土球碎散,以减少根系水份损失,所以挖出土球后要立即用塑料膜、蒲包、草包和草绳等进行包装;或用木箱,对特殊需要的珍贵树种的包装有时用木箱。包装时一定要注意在外面附上标签,在标签上注明树种的苗龄,苗木数量,等级,苗圃名称等。

三、苗木的运输

城市交通情况复杂,而树苗往往超高,超长,超宽应事先办好必要的手续;运输途中押运人员要和司机配合好,尽量保证行车平稳,运苗途中提倡迅速及时,短途运苗中不应停车休息,要一直运至施工现场。长途运苗应经常给树根部洒水,中途停车应停于有遮荫的场所,遇到刹车绳松散,苫布不严,树梢拖地等情况应及时停车处理。

四、裸根苗的装车方法及要求

装车不宜过高过重,压得不宜太紧,以免压伤树枝和树根;树梢不准拖地,必要时用绳子围拴吊拢起来,绳子与树身接触部分,要用蒲包垫好,以防伤损干皮。卡车后箱板上应铺垫草袋、蒲包等物,以免擦伤树皮,碰坏树根,装裸根乔木应树根朝前,树梢向后,顺序排码。长途运苗最好用苫布将树根盖严捆好,这样可以减少树根失水。

五、带土球苗装车方法与要求

2米以下(树高)的苗木,可以直立装车,2米高以上的树苗,则应斜放,或完全放倒土球朝前,树梢向后,并立支架将树冠支稳,以免行车时树冠晃摇,造成散坨。土球规格较大,直径超过60厘米的苗木只能码1层;小土球则可码放2至3层,土球之间要码紧,还须用木块、砖头支垫,以防止土球晃动。土球上不准站人或压放重物,以防压伤土球。

六、运输时注意的问题

如果是短距离运输,苗木可散在筐篓中,在筐底放上一层湿润物,筐装满最后在苗木上面再盖上一层湿润物即可。以防苗根不失水为原则,如果长距离运输,则裸根苗苗根一定要蘸泥浆,带土球的苗要在枝叶上喷水。再用湿苫布将苗木盖上。

无论是长距离还是短距离运输,要经常检查包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免湿度和温度不符合植物运输。如包内温度高,要将包打开,适当通风,并要换湿润物以免发热,若发现湿度不够,要适当加水。另外,运苗时应选用速度快的运输工具,以便缩短运输时间;有条件的还可用特制的冷藏车来运输。

鲜花的切取、运输与保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插花已进入人们的家庭。为使插花艺术达到满意的效果,现将切花、运输、保鲜等方法介绍如下。

一、鲜花的切取:切取鲜花的时间以早晨露水消失和夕阳落山之际为最佳。此时,植物的细胞含水量较多,能使花、叶艳丽状态时间延长;如果需要包装待运,应在午时植物萎蔫时切取,此时枝条较软,捆扎不易折断。不同类别的花种,切花时间亦应不同,如玫瑰、唐菖蒲之类在含苞欲放时或花蕾初放之时切取,有利于水插后慢慢开放,而芍药、石竹、菊花等则必须在花朵开放后切取,否则就不易盛开。切枝的长短依花瓶、花蓝等器具的高低和花环的大小而定,一般花枝的长度为瓶高的一倍半左右。小瓶不宜插入过大的花朵;大瓶以大花为主,可适当搭配些小花。

二、包装运输:切取的花枝须放入阴凉处,下面铺好包装纸或塑膜,将花枝放齐,轻轻包装,运输时避免挤压。如经运输花枝萎蔫,应先放在阴凉处缓缓喷水,待其舒展后再插入水中。为提高花的鲜度,延长开放时间,切花贮存以摄氏5℃为好,不同品种能贮藏半月或数月。

三、插花的保鲜:切取后的花枝应立即插入盛有天然水的容器中,如用自来水需存放1天以上,使水中的氯分子挥发后使用。为保持鲜花、鲜果较长时间的保鲜,需做一些技术处理:1、为使插枝剪口不腐蚀,可将插枝末端在烛火上烧焦2-3厘米,然后再放入白酒中浸渍1-2分钟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也可在插花器皿中加入木炭。2、木本花枝切口大一点好,可用手直接折断取之,扩大断面,能收到满意的效果。3、插花入器后置于空气新鲜的阴凉处,晚间移至有露无风、无霜、湿度较大,温度较低的室外,减少其水分的蒸发。4、夏季加水、换水降温可延长花期;冬天,必须防止受冻。5、使用薄荷油稀盐酸、樟脑及生长激素抹浸渍,或以高锰酸钾、白糖、生长激素少量,制成水溶液即营养液,再加入维生素D片1粒、阿斯匹林2粒,均能延长插花观赏期。

如何使在运输过程中受伤的发财树恢复生机?


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培育好的发财树运送到栽培地,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发财树受伤的情况,这时应该怎么处理了,如何使在运输过程中受伤的发财树恢复生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有时候从南方运来的发财树,因编辫成型,树冠可保持原状。

但是有时候也会因为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折断枝梢,或通风不良及失水等原因,造成发财树叶片发黄和脱落的。这时只要发财树的盆不损坏,根系没有腐烂,就只需要剪掉发财树断枝及萎蔫的嫩枝,这样一般经过1个多月发财树就能发叶,恢复生机。

新引进的发财树植株,当年不用换盆,应施基肥。因为一般在发财树运输前2-3个月,才起苗上盆,大部分发财树主侧根被切断,带旧土又受盆限制,应有一个让发财树缓苗生长的过程。这时只需要给发财树每月浇有机液肥2次,也可以浇含磷、钾高的多元素复合肥液,促使发财树生根发育。新引进的发财树当年不要施氮肥,以控制幼枝徒长,防株型偏冠。

发财树的日常养护

盆栽用土以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为佳,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按2:1:1的比例混合配制。也可用塘泥。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度,要间干间湿,切忌盆内积水。根据实际情况,夏季每2-3天浇水1次,春秋季则4-5天浇水1次,

冬季不干不浇。生长期间每2个月施肥1次,肥料以腐熟的有机肥(饼肥)或复合肥为佳,宜多施磷、钾肥,以促使茎肥壮饱满;少施氮肥,以防枝叶徒长,降低观赏效果。

盆栽时要浅植,膨大的根部要外露。枝条可以拴缚造型,常见为3-5支辫,可将枝干辫结成奇特造型,高低错落,保持叶片层次分明有致。每1-2年进行修剪及换盆1次,防止顶生弱枝徒长。盆径应逐年加大,并增加肥料及新土,以促进生长。

繁殖一般为播种繁殖。每年舂天将成熟新鲜的种子播于苗床,保持湿度,7-10天即可发芽。幼苗长出3-5片叶时,移植上盆。

河蟹运输保鲜要点


河蟹上市后,部分地区要补放蟹种,为明年打好基础。此时蟹种或成蟹都涉及运输问题。这里介绍运输途中不仅保鲜而且保活的技巧。

一、成蟹由幼蟹经8次以上脱壳,达到性成熟,体色由浅灰色变为深绿色后即为成蟹。其规格为50克/只~150克/只不等。

运输成蟹,要尽量保持原来温度,温差不应超过5℃(必要时用冰降温)。短途运输可用浸湿的蒲包,并注意在途中避免挤压;长途运输需尽量缩短时间,并采用通气良好的竹篓存装。装箱时先在篓子底部铺一层泥或蒲包,然后将活蟹一只一只摆平叠放。装满后再加盖扎紧,防止爬动。如在蟹群中放些吸水好的材料保湿,效果会更好。此外,为防止风吹失去水分,要用麻袋等物挡风,这样,24小时内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高的98%以上)。


如果运输抱卵亲蟹或性成熟的用来交配的雄蟹,则不应在容器中摆平叠放,而要每只蟹单独用毛巾包裹,严格防止操作不当而断其腿脚。

二、蟹种规格划分:一般蟹种规格为1万尾/公斤~2万尾/公斤。

运输蟹种,人们习惯用尼龙丝袋盛放后装入竹篓或塑料泡沫箱中,缺少必要的事先排泄蟹种粪便的准备,因而降低了成活率。科学的方法是:一要在5℃~10℃时装运,温差不宜超过2℃,还需通风透气,保持潮湿和防止蟹种活动;二是在发运前将待运蟹种放在蟹笼中或可以密封的网箱内,然后把蟹笼或网箱放入河流或微流水中经4小时以上吊养,待其肠内粪便排空后才装运,这样,24小时内的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高的可达98%以上)。

植物配置中的几个误区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园林建筑所占比重较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园林的要求,已开始注重植物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所要求的生态环境。植物景观并不像园林建筑小品那样四季如一,而是随着季节变化形成景观,且有较强的可塑性,表现不同风格,但就目前的植物配置来看,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注重观赏效果忽视生态效应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大面积草坪和小灌木拼成图案传入中国。一时间,大面积的草坪加上色块组成图案成为园林中的时尚,从南到北刮起了一阵草坪风。的确,绿葱葱的大面积草坪能给人宽阔和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能使园林洁净明朗。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草坪的管理费是一般乔灌木的3至5倍,而发挥的生态效益则只有同样面积乔灌草复合群落的1/4。另外,小灌木组成的图案一年中的养护费也相当高,而其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乔木。从我国的绿地实际情况来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到7平方米,而新加坡则达到人均公共绿地25平方米,几乎是我们的4倍。因此,这种过分追求观赏效果而忽视生态效应的做法不可取。

注重眼前效果忽视长远景观

当今园林设计中,为追求眼前绿化效果,盲目地密植设计,在诸暨市的一个新居住区中1平方米种有冠幅30厘米的杜鹃36株;而在一条新建成的道路中间绿带中,每3米种有一棵地径7厘米至8厘米的杜英。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这么多植物需要生长,能满足其生长条件吗?一棵冠幅30厘米的杜鹃种一年可以长到50厘米以上。在一些设计论证会上,笔者听到一些设计者说,先密植,以后可以再移植,这不是一种人力的浪费吗?再加上在移植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引起植株的死亡,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况且,密植后的植株由于下半部分缺少阳光,生长不旺盛,移植出来以后,不能立即应用于其他地方,这样又会增加苗圃土地的压力。所以,合理的种植无论对植株的生长,还是对植物资源的利用,都有积极作用。

注重大树配置忽视植物习性

园林绿化中许多设计者和一些领导也存在着误区,认为配置的大树越多,绿地的档次越高。从原来的胸径20厘米到现在50厘米以上,许多原来生长很旺盛的大树,从森林里或农村的房前屋后移植来。为了保证成活,做了强修剪,这样极大地损害其原有的良好形态,而且大大减少绿量,生态效益因此也降低了。由于树龄大,且受过伤,即使成活了,也是生长缓慢,形态不美,很难恢复往日的生机。城市绿化应体现具有生命美的生机盎然的景观,所以应栽植年轻且适应性和再生能力都强的树,如胸径8厘米至10厘米的香樟,经过两三年形成冠幅1.5米的树冠,树形健美,遮阴效果好。植物都有其生态习性,有自己适合的生态环境,随意改变其生态环境,会影响其生长,同时对生态资源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配置树种单调植物群落不稳

从现在的绿地植物配置来看,所使用的植物品种比较单调,常常采用如香樟、桂花、广玉兰、杜英、合欢、无患子、紫薇、紫荆、杜鹃、月季、红花檵木、茶花、茶梅、金叶女贞、海桐、含笑、雪松及一些柏类等品种,而在一块绿地上所使用的品种更少,且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搭配不尽完善。这就造成了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植物生长不好,且病虫害增加。原来不曾在这些植物上见到的病虫害现在却开始泛滥,如原来葱兰中不曾见到有病虫,今年在葱兰中出现大批夜蛾,这是笔者从事园林工作十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而它对葱兰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在自然界中,想要植物生长良好,必须有和谐的植物群落。

植物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切忌单纯追求艺术效果,不顾植物习性,硬凑一个违反植物自然生长发育规律的群落,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近年来许多园林绿地植物生长不好,病虫害较多,究其原因就是人工植物群落不稳定造成的。

植物是造园的主要素材,植物配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造园的成败,完善植物配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对近期与远期、平面和立面、色彩与季相以及园林意境要进行充分考虑。要因地制宜地配置各类植物,充分发挥它们与功能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商业环境中的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从来都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美丽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作为硬质景观的配景,也可以独立形成良好的景观点,如草坪上的孤植大树,造型优美可以独立成景。不同空间有不同的植物需求,如植物园以观赏树木花卉为主;在居住区,需要种植与硬质景观相互搭配形成统一效果的植物;而在商业空间中,虽然以大型商业建筑和铺装为主,但植物作为景观的一部分,需要更加精细合理的搭配。
目前,大型的商业MALL逐渐形成,这种集中而综合的商业行为已不是仅仅提供一个购物商场那么简单了,它还努力创造一种自然、舒适的活动空间,是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商业模式。在这样一个综合模式下,环境的营造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绿化空间的限制,商业街中多利用容器种植,但也有一些新兴的商业MALL在规划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景观效果,让景观设计师在项目启动后介入,与规划、建筑专业共同协作,创造出丰富、多元的景观。
在北京,近年新建成的蓝色港湾国际商区,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在其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开花小乔木及花灌木等,与颇具欧美小镇风格的建筑、游览路线相结合,利用阶地、平台、水景、屋顶花园、底层庭院、广场等勾勒出自然的公园感受。在角隅或者小广场中心,经常能看到陶罐种植的植物(图一)。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不可能规划出自然土壤进行种植,那么容器种植则是商业空间中被广泛使用的方式,也是一种经济、美观的手法。

容器的选择因商区的整体建筑风格不同而异,种植的品种也因此而不同。陶罐种植比较古朴、自然,适宜多种植物的组合。可根据容器的形状,选择与之匹配的植物,如扁平的陶罐,适合种植一些相对低矮的花卉,植物高度不宜高于容器总体高度的2倍以上;高挺的陶罐适宜选择株形整齐优美的植物,如菖蒲类植物。
在商业空间中的种植,也许只需一点点变化,就能丰富整个空间。而有些植物造景,则是整个商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把种植与台地、水景结合就是不可替代的。花瓣形状的种植池兼具着两种功能,一是可以提高种植土壤的深度,从而满足因为地下车库顶板过高而不够种植乔木的条件要求,二是作为室外休息的座椅,满足商业休闲的需要

欧式的石柱栏杆、景石、水池,配以黄菖蒲、迎春,适宜水边种植的植物,以及鸡爪槭,大叶黄杨球等,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柔化商业空间的建筑背景

种植池中色彩鲜亮的宿根花卉作为打底植物,只需要配合种植一棵高大的元宝枫和一棵常绿小乔木,优美的视觉感受便可脱颖而出

综上可见,即使是绿化范围很少的商业街,也可通过不同的种植手法,丰富空间的景观效果。

观叶植物的水分管理及换盆


 要想使观叶植物健壮生长,水分管理是最基本的工作。给观叶植物浇水,要从植株基部浇水,一次浇透,以水能从盆底流出为标准。有一些使用树蕨支撑栽培的观叶植物,如绿萝、常春藤等攀缘植物,多数树蕨柱上也着生有根,所以要从植株的上部浇水,使树蕨柱也得到水分。对一些需要湿度较高的植物?可以通过浇叶水来提高其周围的空气湿度。在室内放置的观叶植物,每次浇完水要把积聚在承接器皿中的水分处理掉,否则易烂根。浇水时间在花盆土壤干后或即将干的情况下进行。在生长季节(从春季到秋季),一定不要让植物缺水。而在冬季,要保持土壤偏干。但在增温的场所,植物同样会萌发新芽,生长健壮,此时水分管理可跟生长季节一样。总之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来确定水分管理。

观叶植物经过一二年生长,需要换盆。当植物叶尖发生干枯或是下面的叶片开始脱落时,就可能发生了根系缠绕或是根系腐烂。这时必须进行换盆移栽,换到大一号盆中。换盆时,用手轻拍花盆边缘,使盆土与花盆稍分离,有助于植株的拔出。将根系的土团从下部削去1 /3,在要换入的花盆中加入1/3的培养土,将植株放入花盆中央,从上面加入培养土,浇透水,直到水从盆底流出为止,整平表面,然后用剪刀将受伤的叶片和变黄的叶片从基部剪除。为便于观叶植物迅速恢复生长,换盆移栽适宜时期一般应为早春或6月至8月。

水分对花卉养殖的影响


水分对花卉养殖的影响

1.水分对于花卉生长的意义

花卉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有水参加,这是因为:水是花卉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花卉鲜重的70%〜90%是水分;水是花卉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只有溶解于水时才能被花卉吸收;水分的流动和蒸发在养料的运输和温度的调节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不同类型的花卉对水分的要求

根据花卉对水分的不同要求,通常将花卉分为以下5类:

(1)水生花卉需要生活在水中的花卉,如荷花、睡莲、王莲等。

(2)湿生花卉需要生活在潮湿地方的花卉,如龟背竹、马蹄莲、海芋等天南星科植物;吊竹梅、紫竹梅等鸭跖草科植物;铁线蕨等蕨类植物。这一类花卉如果缺乏充足的水分,则常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浇水应掌握“宁湿勿十”的原则,需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状态,何不能积水,否则易引起烂根。

(3)中生花卉耑要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的花卉,如石榴、月季、米兰、扶桑、君子兰、棕竹、吊兰、秋海棠、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等绝大多数花卉均属于这一类型。这类花卉在水分管理上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

所谓“见十”,是指浇过一次水之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土壤干就要再浇第2次水,绝不能等盆土干了再浇水。

所谓“见湿”,是指每次浇水时都要浇透,即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因为一盆生长旺盛的花卉,其根系大多集中于盆底,浇半截水等于没浇水。

采用“见干见湿”方法浇水,能保证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有利于花卉健壮生长。

(4)半耐旱花卉一些原产于高山上的常绿花木,虽然当地的空气湿度很大,但是山石的土层很薄,乂都是林木的枯枝落叶腐烂后形成的腐殖土,为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通气条件。这些植物为了度过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旱季,在土层很薄的情况下必须具备抗旱的能力,才能生存下来。因此,叶片大多被有较厚的蜡质层,如山茶、苏铁、广玉兰等;有些植物的叶片则布满了茸毛,如天竺葵、杜鹃等;还有一些植物变成了针状叶,如天门冬等。一些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具有肥厚的肉质根,不分主根和须根,也不木质化,根内能贮存较多的水分,呼吸作用也相当旺盛,如果盆土含水过多,则对肉质根的呼吸则极为不利,往往烂根,君子兰、鹤望兰、兰花等都是如此,它们能够抵抗2〜3天的绝对干旱而不会凋萎。

对这类半耐旱花卉,在水分的供应上应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也就是说,盆土不干透不浇,要浇就一次浇透。

(5)耐旱花卉是指在干旱的条件下也能生存的花卉,例如仙人掌类、景天、龙舌兰、石莲花等。这类花卉原产在经常缺水或季节性缺水的地方,有的叶子退化变为刺状,有的茎叶肥大能贮藏大量水分,因而能忍耐干旱,但怕涝,水浇多了则易引起烂根、烂茎,其至死亡。因此浇水应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以保持盆土偏干些为好。

植物激素在花卉中的应用


中国在花卉栽培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物激素或激素),约自40年代开始。在人工控制花期、矮化栽培、促进扦插生根、打破种子和球根休眠、延长盆花和切花寿命、制备组织培养基质等方面,进行了不少试验,取得并推广了若干成果,尽管其应用还不太普遍,但在花卉栽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着重前三方面综述如下:

一、人工控制花期

促成栽培技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如《帝京景物略》载:“草桥……十月中旬(阴历),牡丹已进御矣。(1)”可见早在明代(公元1368~1644),北京花农已能在阳历11月间温室人工提前牡丹开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催延花期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包括激素处理在内的综合技术,使很多不在秋季开花的花卉能在“国庆”等节日同时开放。如1959年10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大型百花齐放展览会,展出了130余种破季开放的鲜花(2)。

(一)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春季4~5月开花的牡丹在提前半年开花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应选用易于催花的品种如‘赵粉’等,3月摘蕾,4~8月增施追肥,7~8月进行短日照和用冰降温等措施促进其落叶,7月上盆或栽荫棚下,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用200~1000ppm赤霉素涂抹花芽一次,实现了9月下旬、10月上旬开花。试验成功的品种,有‘赵粉’、‘何白’、‘青龙卧墨池’等,花期仅有3天(2)。要国庆节前开放者,可给以5~10℃温度处理,即可适当延期开花。1977、1979两年重复以上实验,证实每天500~1000ppm赤霉素处理最好,4~7天后即可起解除花芽休眠、促使提前萌发的作用。在品种选择方面,除‘赵粉’外,又发现‘雨露苗壮’、‘群英’、‘紫蓝魁’催花表现良好(19、20)。

(二)含笑Micheliafigo(Lour.)Spreng.原系4~5月开香花的常绿灌木,现选用盆栽多年而当年无花的含笑,夏季置荫棚下。每周施肥,7月下旬着花蕾,8月初摘除嫩叶,后每周用100ppm赤霉素涂花蕾一次,再逐增其浓度至200~500ppm。直至9月中旬剥去花蕾外壳,约3天后即开放。花期3天,花径4厘米。因花梗伸长,香味亦浓,颇引人注意。赤霉素促成含笑提前开花,主要作用是促进花蕾长大并开出鲜花(2)。由涂赤霉素到开花约需一个月。

(三)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Lindl.山茶的花期因品种及地区而异,通常为11月至翌年3月。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用‘小桃红’等早花品种盆栽,增施肥料,6月下旬随时摘去叶芽,8月21日起每隔3天于花蕾上滴100ppm赤霉素,上下午各喷水一次。9月4日移入温室,每天喷水4次。9月10日将盆栽山茶移出温室,置半阴处。9月下旬开花(2)。近年,上海植物园、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提高赤霉素浓度至500~1000ppm,自7月份起每1~3天涂一次,品种除‘小桃红’外,又增‘四面锦’、‘东方亮’、‘狮子笑’、‘金心牡丹’等。1979年8月1日起,北京中山公园用500ppm赤霉素隔日涂抹花芽,8月15日起每天涂,8月27日开花,花期14天,如此连续处理,可自9月1日维持至10月中旬茶花开放不绝。所用品种为‘鲜红’、‘九心红’、‘夏色粉’等,处理后所开花朵的花色、花径与正常者相同。1981年湖南省长沙市苗圃创用叶痕点涂催花法,10月下旬用高浓度(2500~4000ppm)赤霉素处理花芽附近摘去叶芽的叶痕,只需滴1次,即可在1个月后始花,且可促使花瓣增多,品种以‘芙蓉五宝’等为好,比对照花期提早2~3个月。

(四)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常绿灌木,6~8月开大朵白色香花。1958~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采取了切根、施重肥、加意养护等措施,取得了9月下旬开花的初步成功(2)。1977年8月12日起上海植物园在此基础上加用赤霉素100ppm涂花蕾每周2次,达到了保蕾、促生长、促开花等目的,收效更进一步。

综上所述,植物激素结合其他综合措施,可起打破花芽休眠(牡丹等)、保蕾、促花(含笑、山茶花、栀子花)、促花梗伸长(含笑)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二、矮化栽培

应用一定种类的生长延缓剂(矮化剂)来控制花卉的生长,使其节间缩短,长得矮壮,株形美观,近年已有少数栽培试验和应用。如于锡钊在北京用矮壮素B9处理适当的菊花品种,达到植株矮化、花朵硕大的目的,特适作案头盆菊观赏(3)。试验结果如下:

三、促进扦插生根

现介绍近来在促进较难生根的树种方面的若干成绩:

(一)松柏类(见表2)

(二)常绿乔灌木类(见表3)

(三)落叶乔灌木类(见表4)

四、讨论与展望

1.综上所述,中国花卉工作者近年在应用生长调节剂于催延花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尤其结合不同节日举办“百花齐放”展览,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牡丹品种‘赵粉’等能通过赤霉素涂抹结合摘蕾、低温处理和增施追肥等综合措施,使国庆赏牡丹得以实现。今后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试验品种,既强调栽培技术措施,又由生理、生化、生态因子、组织解剖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深入研究,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并寻求生长调节剂在催延花期上出现新的突破。

2.尽管以菊花和木芙蓉等为试验材料有了些积极的效果,但应用矮化剂于花卉栽培在中国还是个簿弱环节。在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如在不少盆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和花灌木中,都常有抑制生长、控制株高、增进美观的要求。而在盆花、绿篱和盆景三方面,试验生长调节剂于矮化栽培,并推广全套技术,尤有其迫切性。

3.生长调节剂在促进难以扦插繁殖的观赏树木扦插生根方面,近年已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如珙桐的大量繁殖问题,就是从1979年起通过应用激素促进软枝扦插生根才开始解决的。试验证明,IBA和NAA50ppm水剂处理,生根率最高(70~100%)(7、8),推广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但亦须保证适当的扦插基质、良好的环境条件,并给以精细的管理,方可获得最满意的成绩。不过,若要大规模推广应用激素处理于观赏树木的软枝扦插,还以粉剂速蘸法操作较便,收效显著,更具优越性。此外,木素酸钠能促进难插活的白皮松、华山松等插穗生根(6),且其成本低廉,供应充足,值得重视。

4.竹类扦插成活,原有一定困难。据汪本里1981年试用乙烯剂(800~1200ppm)对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deLehaie)梢叶喷射一次,即可诱发次生丛生枝。用土将丛生枝栽埋后,再对其梢叶喷射乙烯剂2次,可获得90%左右的生根率,8个月后即可分床(14)。用此新法育毛竹苗,速度快,繁殖系数大,虽非离体扦插,也是一种新型营养繁殖方式。

*此文系作者受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派遣,应邀参加1984年7月30日至8月4日在波兰举行国际园艺学会“生长调节剂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所作的综述报告。作者对提供资料的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徐欣、上海植物园张连全、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处于锡钊、北京市中山公园虞佩珍等同志,深表谢忱。(陈俊愉)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城市园林系、北京黄土岗中匈友好人民公社(1980):《北京黄土岗花卉栽培》修订本,375页,农业出版社。

〔2〕上海市园林管理处(1960):《百花齐放展览会技术资料汇编》,5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于锡钊(1982):案头菊的栽培,《植物杂志》,1982(2):39。

〔4〕涂宜刚、盛晋英(1981):日本金松的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0(5):5~6。

〔5〕王青林(1982):云杉扦插繁殖生根条件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2(11):5~9。

〔6〕王涛、韩腾林、刘秀琴(1983):木素酸钠促进针叶树插条生根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3):6~11。

〔7〕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1):珙桐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1(1):1~3。

〔8〕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3):珙桐的引种繁殖,《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三集》:145~146,科学出版社。

〔9〕徐森(1983):楸树枝插技术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4):1~5。

〔10〕王昌杰等(1983):柞树扦插繁殖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3(11):2~3。

〔11〕杜棣芬(1982):木麻黄水插催根育苗,《林业科技通讯》,1982(2):1。

〔12〕王秋国等(1965):经济及园林植物扦插繁殖初报,《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一集》:132~139科学出版社。

〔13〕顾等(1965):油橄榄引种繁植和适应性的研究,《园艺学报》4(1):1~12。

〔14〕汪本里(1981):毛竹次生枝育苗的研究,《林业科学》,1981(3):287~290。

〔15〕喻衡(1980):《荷泽牡丹》,116页,48彩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6〕陈俊愉、刘师汉等(1983):《园林花卉》(增订本),67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苗木的水分平衡


树木的水分平衡是指植物的水分收入(根吸水)和支出(叶蒸腾)的平衡。当水分供应不足时,平衡变为负值,而水分缺的结果引起气孔开张度变小,蒸腾减弱,又使平衡得以暂时恢复和维持。园林树木的水分经常处于正负值间的动态平衡中,要维持水分平衡,必须增加根系吸水能力上行供水,以及在干旱时减少叶片的水分蒸腾。陆生植物吸水的动力主要靠根压和蒸腾拉力。根压是根系代谢的结果,根系中的溶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就会产生根压吸水,并能将水压送到地上各部。蒸腾拉力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而热量是蒸腾的动力。植物蒸腾主要是气孔蒸腾,其次是角质层蒸腾。影响蒸腾的外界条件有光、温、风、大气温度等。喷施某些化学药剂,可促使气孔暂时关闭以减少蒸腾量。在潮湿环境中生长,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抗旱能力最小的陆生植物,可分为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是生长在水温条件适中的陆地上。细胞渗透压一般是5—25个大气压,能抵抗短期内轻微干旱。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植物体中的水分运输》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露地花卉的水分管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