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乐在其中难以自技。不同于赏花,种植花草的学问则比较多,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花缢管蚜”,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症状】荷花(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nymphaeaeL.]属同翅目、蚜科。

【分类地位】为害荷花、睡莲、红萍、泽泻、梅花、桃等水生和木本等花卉。以成、若虫群集荷花贴水面嫩叶及露出水面的叶片、叶柄吸汁为害。

【形态及习性】虫体卵圆形,长约2.5毫米,深褐色至墨绿色。成蚜个体形态多样,以无翅和有翅胎生雌蚜为常见。在江南地区,该虫全年有孤雌世代和两性世代交替(此称全生活周期型),而在华南地区,则全年营孤雌生活(此称半生活周期型),年生活世代多达30代以上,世代重叠,无明显越冬期,常年在多种水生植物和梅、桃等花木辗转迁飞扩散为害。喜偏湿环境,相对湿度在80%以上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多。天敌有多种瓢虫、食蚜蝇、食蚜虻等。

【防治方法】①在荷塘或缸盆周围有桃、梅栽植时,应掌握桃、梅展叶时喷杀,防有翅蚜迁飞扩散。②在缸、池荷叶上发现为害时,应及时喷施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粉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水生动物(鱼类)。
联系人:张经理
电 话: 400-811-6650转43431
手 机: 400-811-6650转43431

XzH52.COM好文推荐

如何防止紫薇长斑蚜


紫薇长斑蚜,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斑蚜科。

紫薇长斑蚜雌成虫有几种虫态,有翅孤雌蚜身体为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1对隆起的黑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一对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斑纹,触角顶端及鞭节黑色。无翅孤雌蚜身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形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橘黄色。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部第二节有一个黑色横斑。

紫薇长斑蚜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并以卵在芽腋、芽缝及枝杈等处越冬。翌年春天当紫薇萌发的新梢抽长时,开始出现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迁飞扩散危害。

该虫对紫薇的危害年年都会发生,常常是嫩叶的背面布满害虫,危害后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瘦弱枝以及过密枝。可以喷洒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以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

看天管兰花




兰死有种种原因,有病害、虫害、肥害、水害、土害、热害、冷害和鼠害等等。兰花内部有机体的破坏,又都和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有直接的联系。
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其主要气象指数是温度的高低、降水的大小和日照的多少。兰花的生理功能的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因而兰花栽培管理,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以养根、促苗、护叶、保花为中心内容。
从云南省曲靖市的气候来讲,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到次年4月为旱季。以春兰为例,前者主要为营养生长期,后者主要是生殖生长期。
雨季气温高、降水多、日照少、湿度大,十分有利于兰花的生长;但温度过高,易伤兰,且绵绵阴雨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常导致烂根、死苗。旱季则相反,气温低、降水少、日照多、湿度小,有利于兰花的生殖生长和休眠;但温度过低,易冻死兰苗,湿度过小也不利于兰花的生长。
总而言之,春、夏、秋、冬,晴、雨、冷、热,对兰花的生长,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兰花的栽培管理上,要适中,而不能过分。适则生,过则亡。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要阴者阳之,阳者阴之。天气过热则我遮之,天气过阴则我晒之,天气过燥则我浇之,天气久雨则我避之,天气过冷则我护之。
一、光照
“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通过吸收太阳光,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成葡萄糖,放出氧气,把光照转变为化学能。兰花也不例外。但兰花是半阴性植物,畏强光,喜弱光。一般来讲,较强的光照,适宜于兰花的生殖生长;叶色较黄,花芽较多,花色较深,花期提前且较短。较弱的光照,有利于花芽的营养生长;叶芽较多,叶色较绿,花色较浅,花期推迟,并且较长。
兰花不喜过阳、过阴,而喜半阴、半阳,即不阴不阳;阳而不过阳、阴而不过阴的适中状态。要热遮冷晒,午遮晨晒,夏天多遮,秋天少遮,冬天可以不遮,晴天多遮,雨天少遮;素花多遮,色花少遮。
二、温度
温度与光照是互相联系的。春兰、蕙兰、寒兰适宜温度为18~24℃,墨兰、建兰为25~28℃。“温度适中,兰苗成长良好。气温较高;兰花成长快,花期提前,花香浓烈。气温较低,兰花成长慢,花期推迟,花香较淡。气温超过上限(30℃以上),低于下限(在0℃以下),则兰花处于休眠状态,容易产生热害和冻害。云南曲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兰花均可室外养植。但也要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以营造适于兰花生长的冬暖夏凉的环境。
三、温度
“水是生命的源泉。”兰花不是干生、湿生而是偏干的中生植物。兰根、兰茎能储藏大量水分,而兰叶的角质则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故兰花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兰花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盆土的绝对湿度在50%左右为适宜。盆土过干则根瘪,盆大过湿则根烂。要做到:旱季盆湿润,雨季不过分,冬春过干则浇,夏秋过湿则控;燥暑喷雾水,雪冻忌透水,春要足,夏要够,秋不干,冬不湿。同时要注意:晴天多浇,阴天少浇,雨天不浇;夏天早晚浇,冬天中午浇。
盆土的湿度,以上、中、下部均匀适中为宜。给水方法一是浸泡,即将兰盆放于深水容器中(以不漫口为度)。浸泡,浸透即可。可20天左右一次,以避免盆土出现“表湿里干”的现象。二是浇水,浸泡过的兰盆,由于水分的蒸发,而出现盆口表土干燥情况,因此要经常沿口浇水润之,使盆土不至于“里湿表干”。三是喷叶。特别是炎热天气,要在叶面喷雾状水,以提高空气湿度,解决管理中的“根湿叶干”的问题。
浇水一般以午后为好。一是气温下降,水分蒸发少,有利水分在盆土中渗透;二是当日光合作用消耗的水分,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恢复;三是兰根经过一夜的休整和水分吸收,为第二天兰株的光合作用,提供充足动物质保证。如第二天上午再反复浇水,则兰盆全透。兰株浇水时,还可结合进行施肥。
四、通风
空气中的氧和氮是兰花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条件。因而古今养兰都讲究“面面通风”。特别是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和久雨少阳,更要注意通风透气,降温防病。
通风要有“三防”,即防大风、防油烟和防灰尘。一是防大风。通风以使兰叶呈现跳舞状的微风为妙,初春时节刮的“春风”,风速过猛,应适当遮之。二是防油烟。油烟是兰花的大敌应防之。三是防灰尘。兰叶的灰尘,影响光合作用,应经常清洗。笔者用酒精棉花揩兰叶,既除了灰尘,又起防虫治病的作用。

不夜城的冬管


不夜城过冬之光照和温度

不夜城喜欢阳光。生长环境的光照条件充足,可使不夜城芦荟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株形紧凑。

不夜城要求生长温度在20℃左右,低于零度即会受冻,10℃左右生长近于停顿。

冬季日照时间较短且气温较低应当将不夜城摆放到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注意保暖,如果最低气温达不到5℃以上,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防寒保温措施以免受冻。

不夜城过冬之水肥管理

冬季气温低是植物过冬的一大难题。冬季若温度不低于10℃,可正常浇水,并酌情施薄肥,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温度保持不了10℃,应节制浇水,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总体上要保持盆土略干。

凤梨养管月历


立春,月中入雨水,这个月天气的温差变化很大,是春季的开始。冬去春来,温度可比上月升高1~2℃。在大地回春之际,动植物都有生机蓬勃的气氛,凤梨在春意的召唤下,开始生长发育,培养凤梨的各种准备工作也从此开始。但另一方面,此时春天气候变幻莫测,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捉摸不定。

2月

管理大体与上月相同。

大风寒潮,低温冻害是本月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应认真做好凤梨的防寒保暖工作。

温度及放置场所

放置于室内或温室中,温度保持15℃以上,注意通风。温暖的天气打开窗子,使室内通风良好。2月下旬起就要适当进行遮光工作。

大多数品种开始开花,本月多逢农历新年,是人们购置凤梨最多的月份,购买时要选择开花植株,购回后要选择适宜的放置场所。

①大多数的种类与品种喜欢强光或半阴,室内摆放要尽量选择靠近窗口明亮之处,如在室外放置宜选择阳台等半阴处较好,同时要注意温度的变化。温度一旦低于10℃时,就容易导致植株遭受寒害,花序和叶片会发黑腐烂,观赏期会大大缩短,此时应及时套上透明塑料袋,停止浇水和施肥,以降低寒冷的危害,安全度过春寒的影响。当温度回升到20℃时,可揭开塑料袋,恢复浇水或施肥。

②干枯的叶尖要用剪刀剪成锐角。

叶面清洁和植株修整

及时清理盆面病叶、枯叶。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用洒水器对着叶面喷淋,冲去叶面的灰尘和污垢。注意花朵不要淋到水,并要同时冲洗花盆外的污垢。待叶面冲洗干净后,将盆和植株斜置,倒去植株心部水槽中的水分。

最后,将其移至通风处吹干叶面水分即可。

凤梨怕灰尘、油烟,也不可正面受暖气吹袭。应远离油烟、热气和电热器的放置场所。

浇水与施肥

与1月相同。不过,已长出花芽或开花的植株,浇水时绝不可淋到花芽或开花的植株。若不小心浇到时,应立即用纸巾或棉花轻轻地吸去花瓣花茎上的水滴。否则,如果夜晚仍旧未干,会导致花朵腐烂。如果发生虫害,需喷1次杀虫剂。

凤梨怕灰尘、油烟,也不可正面受暖气吹袭。应远离油烟、热气和电热器的放置场所。

凤梨的选购

慎对花价

花价的高低不能作为选购的主要标准。因为价格是根据市场而定,新出的花因市场稀少,或春节人们集中购置,价格就会偏高,一旦大量生产,市场价格自然就会下降。所以,选购时主要根据个人的偏爱、目的而定。

品花

在开花期根据凤梨的花形、花色进行选择,这样才可挑选到自己喜好的凤梨。

观叶

选购凤梨时不能只注重花朵,植株叶片是否鲜绿挺刮也同样重要。一般来说,一株健康的凤梨,其叶片应油润光亮,如同涂蜡,完全无一点瑕疵。

注重健康

选购凤梨除外观要优美,还要细看叶背、叶鞘和花苞片有无红蜘蛛、介壳虫或蚜虫的滋生,叶片是否被冻伤或擦伤过。如果叶片表面呈暗黑或有伤痕,说明这株观赏凤梨在运输途中曾遭受冻害和人为损伤,即使价格低廉,但以后会出现腐烂或枯萎,因此千万不能购买。而且,健康凤梨的花序,色泽鲜艳,苞片没有任何黑褐色杂斑。

根据栽培条件理性选择

观赏凤梨大多数是不甚耐寒,越冬温度需在10℃或15℃以上。在冬季过于寒冷地区栽培这些凤梨时,必须配置相应的保暖设施。因此,选购时必须先考虑自己的栽培环境是否能满足凤梨的需求,最好在购买前先向内行进行咨询。

李短尾蚜的防治方法


李短尾蚜的防治方法--李短尾蚜的分布与危害
李短尾蚜学名Brachycaudus helichrysi Kaltenbach,又名李圆尾蚜。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四川、辽宁等。寄主有瓜叶菊、金盏菊、西蕃莲、松果菊、天人菊、桃、李、山杏、杏梅、兰绒球等。
该蚜主要在春夏季群集为害金盏菊植株,以吸食汁液为害,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开花。
李短尾蚜的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虫体长1.6毫米,宽0.8毫米,淡黄至黄绿色,无明显的斑纹。腹管灰褐色,短。尾片灰黑色。有翅胎生雌虫体绿色,长1.7毫米,宽0.8毫米。腹部色淡,有黑色斑纹。
李短尾蚜的发生规律 1年发生多代,在江浙一带1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梅、李等木本植物上越冬。次年春越冬卵孵化、在越冬寄主的新叶、新芽上吸食。56月产生有翅胎生蚜,迁往金盏菊上为害。以孤雌胎生方式养殖,直到10月中旬再回越冬寄主上,产生两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李短尾蚜的防治方法
(1)种植时远离栽种蔷薇科植物如梅、李等园地,减少越冬虫源。
(2)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
(3)在早春花木发芽前用清水冲洗枝干和芽部,把越冬卵和初孵若虫冲刷掉。清除周围杂草。
(4)化学防治 在金盏菊上发生之初,选喷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或50%辛敌乳油。每隔1015天喷1次。

治蚜良方两则


乐果加醋用乐果乳油、普通食用醋和水,按1比2比2000的比例配制成“乐果醋剂”,按常规法喷洒在发生蚜虫的作物上,一般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比单独使用乐果可提高防效20%至30%,食醋加在乐果等配剂中,不仅可提高药效,而且对作物有刺激作用,增产效果也很好。

尿洗合剂由洗衣粉和尿素调制成。洗衣粉含有一种叫烷基苯磺酸的表面活性剂,与虫体接触时能形成一层不透水、不透气的薄膜堵塞虫体的气孔,二者按比例配制成的“尿洗合剂”,对蚜虫有较强的杀伤力,防治效果可达95%。尿洗合剂配制方法是:先将500克尿素溶于50千克清水中,再加125克洗衣粉充分拌和即成。尿洗合剂宜随配随用。

烯啶吡蚜酮的作用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花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烯啶吡蚜酮的作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烯啶吡蚜酮的作用

烯啶吡蚜酮是烯啶虫胺和吡蚜酮复配而成的一种杀虫剂。

烯啶吡蚜酮的作用

烯啶虫胺属烟酰亚胺类杀虫剂,具有内吸和渗透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乙酰胆胆碱酯酶活性,作用于胆碱能受体,对昆虫的神经轴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对棉花蚜虫有防治作用。

吡蚜酮作用机理为:水稻飞虱接触药剂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丧失对植物的危害能力,并最终饥饿致死。

本品可用于水稻飞虱的防治。经典配方,杀虫彻底烯啶虫胺以及三嗪酮类杀虫剂吡蚜酮强强复配,采用国际最新技术有效络合,添加各种增效成分,是专门针对蚜虫、稻飞虱等害虫生物学特性研制而成高效杀虫剂。堪称金典配方,杀虫彻底高效。

吡蚜酮使用方法(精选)


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吡蚜酮使用方法(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吡蚜酮使用方法

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的技巧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杀虫剂,吡蚜酮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绿色、作用机理独特、持效期长等众多优点,成为植保专家首选药剂之一。吡蚜酮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和飞虱科害虫,持效期长在20天以上,该药的作用机理是成虫,若虫接触药剂后,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饥饿而死,而非触杀胃毒。药后1-2天死亡率不高,要2天后才能逐步达到死亡高峰,有些个体甚至要5-7天才死亡。

近来我县部分乡镇局部田块稻飞虱发生较重,作为首选药剂之一,吡蚜酮在防治飞虱上也有逐步上升趋势,但部分群众不懂该的作用机理,药后1-2天发现死亡率不高,误以为该药无效,而急于改用其它药剂进行盲目补治,既增加成本又花费工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使用吡蚜酮防治稻飞虱时,推荐用24克(3包)25%吡蚜酮悬浮剂+25%速灭威乳油150g或+25%仲丁威乳油150g等速效性好的药剂,兑水量不低于50千克,在若虫高峰期进行均匀喷雾,达到速效、长效,减少用药成本的目的。

大棚杏树,秋季怎么管


一、早施基肥。由于大棚杏树生长期提前,前期地温较低,根系生长时间短,生长缓慢,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差,所以基肥施入时间应提前到晚夏至早秋进行。此期施入后,根系恢复快,肥料被吸收利用早,可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和器官建造质量,为来年开花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施入的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的速效复合肥。有机肥要求充分腐熟,以尽快发挥肥效。肥料的施入量要比露地栽培多20%~30%。施肥后浇水。
二、增加叶面喷肥次数。大棚杏树发芽早,叶片生长时间长,后期功能减弱易早衰,因此,应加强叶面喷肥,提高叶片的生理活性,增强其同化功能。立秋后一般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5~7次。喷肥种类以氨基酸复合微肥、钛微肥、稀土微肥等高活性有机复合液肥为主,可多种肥料交替使用。
三、加大大棚杏树秋季修剪量。大棚杏树生长前期光照相对较弱,加上棚内湿度大、温度高,极易造成徒长,树势不稳,使树冠郁闭,影响产量质量。生长后期枝叶量偏大,通风透光不良,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应在生长季基本完成全年的修剪任务,减少冬季修剪量,是稳定树势、强壮树体、提高营养贮备的有效措施。在春、夏季修剪的基础上,于8~9月份枝条停长后适当疏除直立枝、过密枝,回缩细弱枝,短截部分长果枝,同时进行拉枝开角,调整枝条布局和枝叶量,合理利用空间,从而充分改善保留枝的透光条件,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达到壮树、稳势的目的。
四、加强病虫防治。9月份搞好叶蝉的防治,可喷1次2500倍灭扫利;喷1~2次杀菌剂防治叶部病害。落叶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以减少病源,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五、合理排灌。大棚杏树秋季应适当控制灌水,干旱时以小水浇灌,避免水分过量,遇到秋雨过多年份,要搞好排水防涝,以防因水分过多引起徒长,影响营养物质的积累。

为避免甘蓝蚜的为害该怎样综合防治?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请您阅读花卉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为避免甘蓝蚜的为害该怎样综合防治?》,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为避免甘蓝蚜的为害该怎样综合防治?

甘蓝蚜主要在晚甘蓝上,其次是球茎甘蓝、冬萝卜和冬白菜上。为害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为害症状和萝卜蚜相似,亦能传播病毒病。

甘蓝蚜喜在叶面光滑、蜡质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花椰菜)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并因大量排泄蜜露、蜕皮而污染叶面,降低蔬菜商品价值。并能传播病毒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蚜虫的直接为害。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在菜田放置黄板诱蚜,在30厘米×50厘米的硬纸板上涂黄漆,或直接使用黄色吹塑纸,其上涂一层机油,黄板会将有翅蚜虫吸引过来并将其粘住。也可在田间挂银灰色塑膜条,驱避蚜虫。

(2)生物防治。

释放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捕食蚜虫。

(3)化学防治。

必要时可用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 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除虫菊脂)3000~4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4000倍液,或毙螨灵1500~2000倍液,或2.4%威力特微乳剂1500~2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500~35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喷雾。

1、化学防治。

必要时可用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除虫菊脂)3000~4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4000倍液,或毙螨灵1500~2000倍液,或2.4%威力特微乳剂1500~2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500~35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喷雾

2、生物防治。

释放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捕食蚜虫。

3、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在菜田放置黄板诱蚜,在30厘米×50厘米的硬纸板上涂黄漆,或直接使用黄色吹塑纸,其上涂一层机油,黄板会将有

翅蚜虫吸引过来并将其粘住。也可在田间挂银灰色塑膜条,驱避蚜虫。

桃瘤蚜的识别与防治


桃瘤蚜(Tuberocephalusmomonis),又名桃瘤头蚜、桃纵卷瘤蚜,属同翅目蚜科。桃瘤蚜在我国分布较广,南、北方均有发生。其寄主植物有桃、碧桃、樱桃、梅、梨等园林绿化植物和艾蒿等菊科植物。近年来,桃树受害十分严重,重发区株被害率达100%、叶被害率达85%,百叶蚜量达20000余头。

一、为害状

桃瘤蚜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以嫩叶受害为重,受害叶片的边缘向背后纵向卷曲,卷曲处组织肥厚,似虫瘿,凸凹不平,初呈淡绿色,后变红色;严重时大部分叶片卷成细绳状,最后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

为害状

二、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有无翅胎生蚜和有翅胎生蚜之分。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0-2.1毫米,长椭圆形,较肥大,体色多变,有深绿、黄绿、黄褐色,头部黑色。额瘤显着,向内倾斜。触角丝状6节,基部两节短粗。复眼赤褐色。中胸两侧有瘤状突起,腹背有黑色斑纹,腹管圆柱形,有覆瓦状纹,尾片短小,末端尖。有翅胎生蚜体长1.8毫米,翅展约5毫米,淡黄褐色,额瘤显着,向内倾斜,触角丝状6节,节上有多个感觉孔。翅透明脉黄色。腹管圆筒形,中部稍膨大,有黑色覆瓦状纹,尾片圆锥形,中部缢缩。

若虫。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体较无翅胎生蚜小,有翅芽,淡黄或浅绿色,头部和腹管深绿色。

卵。椭圆形,黑色。

三、发生规律

桃瘤蚜1年发生10余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卵在桃、樱桃等果树的枝条、芽腋处越冬。次年寄主发芽后孵化为干母。群集在叶背面取食为害,形成上述为害状,大量成虫和若虫藏在似虫瘿里为害,给防治增加了难度。5-7月是桃瘤蚜的繁殖、为害盛期。此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艾草等菊科植物上为害,晚秋10月份又迁回到桃、樱桃等果树上,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天敌种群数量对桃瘤蚜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自然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七星瓢虫、中华大草蛉、大草蛉、小花蝽、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等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

四、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冬季修剪虫卵枝,早春要对被害较重的虫枝进行修剪,夏季桃瘤蚜迁移后,要对桃园周围的菊花科寄主植物等进行清除,并将虫枝、虫卵枝和杂草集中烧毁,减少虫、卵源

2、保护天敌。桃瘤蚜的自然天敌很多,在天敌的繁殖季节,要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不宜使用触杀性广谱型杀虫剂。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桃瘤蚜必须掌握农药对口、防治及时、方法得当。的原则。根据桃瘤蚜的为害特点,防治宜早,在芽萌动期至卷叶前为最佳防治时期。萌芽期天敌较少,可选用5.7%百树菊酯乳油2500倍、2.5%功夫乳油2000倍、90%万灵粉剂4000倍、70%艾美乐水分散颗料剂5000倍、48%乐斯本乳油1000倍、芽萌动期,用5%的高效氯氰酯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30%菊马乳油2000倍液喷布,消灭初孵若蚜。喷雾时每桶药水加神效王1.5毫升,可破坏桃瘤蚜的腊质层,促进农药迅速进入蚜虫体内,能提高防治效果。上述药剂必须交替使用,以防桃瘤蚜产生抗药性。在卷叶后,天敌较多时要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进行防治,避免卷叶对药效的影响。若采用40%氧乐果涂干防治桃瘤蚜,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保护自然天敌。具体方法是先围绕树干括3-4㎝宽的树皮,将40%氧化乐果加5倍的水,涂在括好的树皮上,用废报纸将树干包好,使药通过桃树组织传导到叶片,达到防治桃瘤蚜的目的。

喜欢《荷花缢管蚜》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大棚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