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花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草很有帮助,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鹃军配虫防治技术”,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军配虫又名冠网蝽。主要为害杜鹃类花木植物,影响杜鹃的长势及开花。

1.形态特征

1.1军配虫成虫体长3.5毫米,黑褐色。

1.2军配虫若虫体长1.9毫米。

2.生活习性

2.1一般每年发生4~5代。

2.2军配虫以成虫在落叶、植株翘皮、土隙中越冬。

3.为害特点

3.1以成虫、若虫在叶背吸食杜鹃汁液,影响植株生长和发育。

3.2被害叶片褪绿苍白,叶背出现黄褐色污斑,并致叶片早期脱落。

4.防治方法

4.1清除花园落叶和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4.2杜鹃栽培在荫凉通风处,可减少军配虫为害。

4.3军配虫成虫发生期,特别在第一代虫害发生发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均有很好防效。

4.4药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XzH52.cOm精选阅读

杜鹃军配虫的防治方法


军配虫又名网蝽、花编虫,危害杜鹃的罕见害虫。寄主广泛,对梅花、樱花及海棠类植物都有危害。通常军配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尤其是叶脉附近,刺吸汁液,使叶片正面发生惨白色斑点,叶片的反面通常还附着军配虫排泄的锈黄色粪便。危害严重时,斑点相连,整个叶片枯黄早落,并易引发煤污病,造成生长势衰弱,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军配虫在南方地区一般1年发生23代。

其成虫体长约3.5毫米,体形扁平,呈褐色,前胸背板有纵隆起,并向后延伸如板状,两侧向外突出如翼片,呈灰色,上有深色网状脉纹。军配虫的若虫深褐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但无翅,腹部两侧各生刺突起。军配虫危害期很长,一般从5月至10月,但以炎夏发生最盛。

军配虫的防治措施:

一是应清除植株附近的杂草、落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成虫。

二是若虫、成虫危害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60500倍鱼藤粉、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都可取得较好效果。

杜鹃军配虫防治方法--杜鹃病虫害防治


军配虫又名冠网蝽。主要为害杜鹃类花木植物,影响杜鹃的长势及开花。1.形态特征1.1军配虫成虫体长3.5毫米,黑褐色。1.2军配虫若虫体长1.9毫米。2.生活习性2.1一般每年发生4~5代。2.2军配虫以成虫在落叶、植株翘皮、土隙中越冬。3.为害特点3.1以成虫、若虫在叶背吸食杜鹃汁液,影响植株生长和发育。3.2被害叶片褪绿苍白,叶背出现黄褐色污斑,并致叶片早期脱落。4.防治方法4.1清除花园落叶和杂草,消灭越冬成虫。4.2杜鹃栽培在荫凉通风处,可减少军配虫为害。4.3军配虫成虫发生期,特别在第一代虫害发生发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均有很好防效。4.4药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什么农药可治杜鹃军配虫?【荐】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什么农药可治杜鹃军配虫?【荐】”,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什么农药可治杜鹃军配虫?

可治杜鹃军配虫的农药介绍:军配虫又名冠网蝽。主要为害杜鹃类花木植物,影响杜鹃的长势及开花。军配虫成虫发生期,特别在第一代虫害发生发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均有很好防效。

主要是用药物喷杀。可用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防治。

林木介壳虫防治技术


林木(含竹林,果树,花木)每年都会遇到介壳虫危害,很多种类的介壳虫,体外包着蜡壳、蜡粉、蜡丝等,一般药剂较难透过蜡层。因此,防治介壳虫比较困难,现把三种防治介壳虫的方法介绍如下:

1、天敌防治 首先要了解介壳虫的天敌,然后想办法引进、保护,利用天敌治虫。例如吹绵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澳洲瓢虫和大红瓢虫;粉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孟氏隐唇瓢虫;黑点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寡节小蜂;甲介壳虫和红蜡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跳小蜂等等。利用天敌防治介壳虫,是比较彻底而又省事的办法,但技术性较强。

2、施药防治 关键是在一龄若虫活动时施药。一般刚孵化后的若虫,并不马上爬出母体的蜡壳外,往往等候1---3天,等到天气晴朗暖和时便陆续爬出,爬行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固定,再过几天,体外即陆续上蜡,当虫体上蜡后,防治就较困难。所以一旦发现有介壳虫从母体下往外爬时就应立即喷药防治。一般可用亚胺硫磷800---2000倍,或用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射,也可用松碱合剂防治,防治农药浓度,冬天可浓些,夏天可稀些。其他内吸性农药,如久效磷,氟乙酰胺,杀虫醚、杀螟松、氧化乐果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林木对象、害虫种类及发生虫害的时间,做到安全施用。

3、修剪防治 介壳虫喜欢阴、湿的外界环境。利用冬季林木进行修剪疏删后通风透光,减少湿度,以创造不利于介壳虫的生活条件,达到控制介壳虫繁殖的目的。如无法修剪疏删时,被害树又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冬季可以试喷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坏介壳虫的蜡壳,杀死介壳虫,开春后,一般嫩枝可再抽出,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

怎样防治介壳虫


在园林和盆栽花卉的枝干上,常可发现有黄白色、灰白色、棕褐色以及其他颜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小突起,乍看时似乎是植物的疣瘤或似沾着的分泌物和污染物,用手拨动可脱落,其内有一浅黄色的小虫,这就是常见的花卉害虫蚧虫,其外层保护物是其自身分泌的蜡质层———介壳,故常叫介壳虫。

介壳虫,体型小,一般体长0.5至2.5毫米,全世界已知有6000多种,我国记载的约650多种,在这一庞大的家族中,除紫胶虫、白蜡虫、胭脂虫等少数虫种可供人们利用之外,其他大部分是害虫。

花卉受到介壳虫危害时,轻则叶片发黄、落叶、落果,重则部分枝条或全枝枯萎死亡。由于介壳虫生活隐蔽,不易被发现,所以花卉受害成灾以后,人们还找不到具体原因,再加上介壳的保护,一般的杀虫剂不易透过,因此在一些食叶害虫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今天,介壳虫却成为花卉的常见主要害虫之一。

介壳虫的寄生广泛,木本、藤本、草本植物上都有寄生。花卉上常见的介壳虫有几十种,如月季上的白轮蚧、吹绵蚧,山茶上的龟蜡蚧、长白蚧、糖片蚧、茶花圆蚧等,杜鹃上的蛇眼蚧、蜕盾蚧等。它们一般每年繁殖一两代,个别有3代,以不同的虫态过冬。在早春树液流动以后,介壳虫开始取食,雌成虫产卵后,经数日便可孵化出无介壳的可移动的小虫,称为初孵幼虫,它们在寄生植物上爬动,当找到适宜的处所后,便把口器刺入植物体内,吸食植物汁液,开始固定生活。因此,初孵幼虫的活动期和危害期是进行防治的最好时期和关键时期,此时的幼虫无蜡壳保护,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好。

防治花卉介壳虫,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首先要做好花卉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严把检疫关。对于家庭养花,在把盆花购回家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切莫将寄生在植物上的介壳带回家,以免感染其他植物(花卉)。

其次,选用毒性较小、残效期短的家庭自制植物性药物。如用烟末浸液喷洒,或用200至300倍的洗衣粉稀释液浇灌。初孵幼虫期,不同的虫种在不同的地区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发现有幼虫活动时,即应抓住时机进行防治。因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时间长,在每代成虫产卵和幼虫孵化期,应每隔7至8天防治一欠,连续进行防治两三次,即能基本控制当代介壳虫的危害。若失去这个防治关键时期,则应选用渗透性较强的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亚胺硫磷、磷胺等进行防治。如果花木数量不多,可进行人工刷除或刮除,也可结合修剪整枝,把剪下的带虫枝条进行集中处理,加以烧毁。

杜鹃花如何配土


一、土壤要求

1、疏松透气:使用疏松透气的土壤养殖杜鹃花可以保证植株的根系在土壤之中能够顺畅的呼吸,正常的进行生理活动,为整株花提供养分。

2、富含养分:它的生长离不开营养的支持,选择养分含量较高的土壤能够保证它有充足的营养进行生长,防止它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3、弱酸性土:它比较偏爱弱酸性的土壤,在偏碱性的土壤之中会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为了保证它能够很好的生长,最好提供给它PH在5.5-6.5之间的土壤。

二、推荐用土

1、首先推荐大家使用杜鹃花的专用土。这种土壤是厂家根据植株的生长习性特别配制的,能够满足植株生长的各种需要,能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2、其次推荐大家使用腐叶土。它呈弱酸性,富含养分,而且也比较疏松,能够满足植株对土壤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

1、不要使用比较黏重的土壤。这些土往往透气性不佳,会妨碍到植株进行呼吸。

2、可以通过施加基肥的方式来提高土壤之中的养分含量。

兰花介壳虫防治


形态特征兰花介壳虫俗称兰虱,是一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雌虫介壳长形,腹部向两侧突出,黄色;雄虫介壳细长形,长约1毫米,白色,有深纵背、壳点淡黄褐色,伸出介壳一端。卵淡黄色,椭圆形,长约0.1毫米。初孵若虫卵圆形,黄褐色。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2至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兰叶上越冬。翌年5月,产卵于雌成虫介壳内,初孵若虫爬出雌虫介壳,经短期爬行后,固着于兰药叶片主脉、叶缘等处吸汁为害,并逐渐形成介壳。8月出现第二代若虫,9、10月间发育成熟,羽化交尾。

危害情况一般在6月至9月危害最盛,兰虱常常集中在兰叶的基鞘和筋脉处吸取营养,分泌出大量的病菌。茎叶变成霉褐色,引起各种病症,光合作用受阻,使兰花长势减弱。严重时,叶片出现淡黄小斑及黄斑,后逐渐扩大,以致整片叶枯黄,失绿而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1.少量发生时,可用软牙刷或小棕刷,顺着叶片轻轻刷除,也可用薄竹片将虫体刮除。

2.养植环境及兰盆要通风透光,盆土不宜过湿。

3.可用80%的敌敌畏乳剂加1000至1500倍水,制成溶液喷杀2遍,每周1次。

4.在盆土周围施5%呋喃丹5至8克,灌水一次,7天后即可杀灭。

5.发现病情时,将病株隔离,防止传染。

上图为受介壳虫危害的兰花病株

杜鹃花北方怎么配土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鹃花北方怎么配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杜鹃花是一种常见的玻璃杯家庭鲜花。它的种植要求相对较高,土壤配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由于温度低、干燥的气候特点,所以杜鹃花在北方的种植需要特别注意土壤的选择和配制。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北方地区种植杜鹃花的土壤配制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对干燥,土壤也一般较为贫瘠。为了适应北方的气候条件,我们需要为杜鹃花提供富含有机质和保持湿润的土壤。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土壤配制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添加腐叶土。腐叶土是由自然腐烂的叶子堆积而成的,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非常适合杜鹃花的生长。我们可以将腐叶土与现有土壤按照1:1的比例混合,然后填入种植盆或者花坛中进行种植。

添加酸性土壤和杜鹃花肥。杜鹃花喜欢较为酸性的土壤,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添加一些酸性土壤,例如松针土、杜松土等。另外,还可以选择添加杜鹃花肥,它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可以为杜鹃花提供养分支持。将酸性土壤和杜鹃花肥与现有土壤充分混合,然后进行种植。

保持土壤湿润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干燥,土壤水分很容易蒸发。为了保持土壤湿润,我们可以使用覆盖物来减少水分蒸发,例如覆盖一层湿麻袋或者覆盖花盆的盖子。另外,定期浇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根据杜鹃花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来调整浇水的频率和量。

留意土壤的排水性。虽然我们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过度积水会对杜鹃花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土壤配制时,我们需要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以免水分积累导致杜鹃花根系腐烂。我们可以在种植盆底部放置一些排水材料,例如陶粒、鹅卵石等,以保证土壤的排水畅通。

北方地区种植杜鹃花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配制方法。通过添加腐叶土、酸性土壤和杜鹃花肥,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排水性,可以为杜鹃花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当然,除了土壤配制外,我们还需注意杜鹃花的日常养护,例如适时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希望以上内容对北方地区种植杜鹃花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杜鹃军配虫防治技术》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有虫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