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乐在其中难以自技。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芋出圃后管理技巧,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在竹芋的销售过程中,养护同样非常重要,下面介绍几个小技巧。

出圃准备

昼夜温差变化越小越好,最好控制在8℃以内。夏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30℃,湿度控制在70%至80%;冬季生长温度不得低于18℃,否则就易发生冷害,使叶内细胞破裂,叶缘处形成水滴,从而受到病菌侵袭,表现为叶缘变黄或黄斑出现。

运输技巧

夏季运输用泡沫箱或纸箱,要打眼帮助通风;冬季装箱过程在室内完成,结束后要在箱外包裹两层保温棉,并外加一层塑料膜,此过程要多加小心,防止碰伤竹芋叶片。

卖场养护

进入卖场后的养护与温室一致。夏季可以采用早晨向叶面喷水、中午或下午向盆内浇水的方式来保证湿度,盆土要做到宁湿勿干。冬季,卖场气温普遍要低于温室,晚上可保留竹芋外面的塑料套袋,以达到保温效果;白天则要拿掉,否则呼吸产生的水分容易凝结在植株上,时间久了就留下了痕迹,像烫伤的小点,很难擦拭去。pH值保持在5.5至6.5之间,EC值不得低于0.3,四五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Xzh52.COM延伸阅读

苗木出圃技术要点


苗木出圃是培育苗木的最后一关,起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栽植的成活率。在起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出圃标准和时间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要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等条件才可出圃。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
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如樟树起苗时间应选择在樟树第二年生新芽苞明显突出至芽苞片出现淡绿色之前,即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为宜。如在芽苞开放后再起苗,会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正在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春天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
出圃的方法一是起苗深度要根据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宜深不宜浅,过浅易伤根。若起出的苗根系少,宜导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长弱,所以应尽量减少伤根。远起远挖,若果树起苗一般从苗旁20厘米处深刨,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注意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断,切忌用手拢苗。二是起苗前圃地要浇水。因冬春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最好在起苗前4至5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内吸足肥水,有比较丰足的营养储备,又能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的抗御干旱的能力。三是挖取苗木时要带土球。起苗时根部带上土球,土球的直径可为地径的6至12倍,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失去水分。珍贵树种或大树还可用草绳缠裹,以防土球散落,同时栽后与土密接,根系恢复吸收功能快,有利于想高成活率。
做好分级工作为了保证栽后林相整齐及生长的均势,起苗后应立即在背风的地方进行分级,标记品种名称,严防混杂。苗木分级的原则是:必须品种纯正,砧木类型一致,地上部分枝条充实,芽体饱满,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及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良好。将分级后的各级苗木,分别按20株或50株、100株成捆便于统计、出售、运输。
苗木假植出圃后的苗木如不能及时定植或外运,应进行假植。假植苗木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阴凉、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1米深60厘米东西走向的定植沟。苗木向北倾斜摆一层苗木填一层混沙土,切忌整捆排放,培好后浇透水,再培土。假植苗木均怕渍水、怕风干,应及时检查。
中国种植技术网编辑

春季苗木出圃技术要点


现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各地植树热潮不断掀起。春季造林期间,大量苗木出圃,因此各个环节均要注意技术要求,以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损失。

苗木调查

出圃前,首先要做好苗木调查。苗木调查是为了掌握苗木种类、数量、规格和质量等,以便做出合格苗木的出圃计划。此项工作需要高度认真细致。

正式起苗

已达到出圃规格的苗木,或需要移植进一步培育大苗的苗木,都要起苗。该工作是苗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苗木的移栽、造林成活率和绿化效果。

不论落叶或常绿树种,原则上都应在休眠期起苗。所以,春季起苗要早,最好随起随栽。待苗木萌动后起苗,会影响苗木栽植的成活率。起苗既可人工进行,也可机械起苗。现在一般人工起苗,主要有裸根和带土球两种方法。

裸根起苗

落叶树种和容易成活的针叶树小苗可裸根起苗。起苗时不要硬拔苗木,以免拔伤苗木根系,起出后尽量保护好根系上的土。

带土球起苗

多数常绿阔叶树和少数落叶阔叶树及针叶大树,其根系不发达、须根少、发根能力弱,而且蒸腾量较大,所以必须带土球。土球的大小因苗木大小、树种成活难易、根系分布、土壤条件及运输条件等而异。一般土球半径约为根茎直径的5倍~10倍左右,高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起大苗应先将其枝叶用绳捆好,以缩小体积,便于操作和运输;起苗深度决定苗木根系长度和数量,一般针叶、阔叶实生苗起苗深度为20厘米~30厘米,扦插苗为25厘米~30 厘米;同时应注意,不要在刮大风时起苗,否则苗木会失水过多,降低成活率;若是干旱苗圃地,应在起苗前2天~3天灌水,使土壤湿润,以减少起苗时损伤根系。

包装运输

为了防止根系干燥、不使苗木在运输过程中降低质量,要对苗木进行包装,避免苗根、叶曝于阳光下,或被风长时间吹袭。包装工作应选在背风避萌处进行,常绿树种的苗木,苗冠宜外露,以防发霉腐烂。运输苗木时,宜用稻草、麻袋、草席之类的东西洒水盖在苗木上,且要勤检查枝叶间湿度和温度,根据温度、湿度状况进行通风和洒水。

栽前假植

大量起苗后不能及时运走或未栽植完的苗,均需要假植。假植地要选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播种苗假植深度为30厘米~40厘米,迎风面的沟壁作成45度的斜壁。长期假植时,一定要做到深埋、单排踩实,并用席、遮阳网等遮阴,降低温度。

总之,苗木是有生命的植物活体,出圃过程中我们应适时适地满足苗木生长需要,确保各个环节技术措施的落实,才能保证苗木栽植成活率提高。

一品红出圃前的管理


一品红出圃前后的管理对一品红品质保持及货架寿命影响很大,管理得当,可以在整个圣诞节期间都能提供高品质、摆放时间长的一品红。现在一品红的货架寿命比20年前已大大延长。尽管如此,如果出圃之后的摆放环境不佳,仍会使货架寿命缩短。

一品红出圃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叶片、苞片下垂、脱落,落花,叶片变黄,苞片边缘变褐,在运输过程中机械损伤等。如果生产、运输、销售几个环节配合好,可基本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或受损程度大大减轻。

对一品红的管理措施会影响一品红的货架寿命。苞片成熟前应尽量给以较大的光强,有助于预防销售前花芽脱落现象的发生。生产时摆放过密、夜温过高或基质太干都会使未成熟的花芽脱落。生长后期土壤中可溶性盐水平过高会造成苞片边缘变褐及出圃后叶片脱落。出圃前用清水冲淋会减少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若过量灌溉也有可能使根系受到永久性损伤,从而造成品质降低,叶片脱落。另外,由于比较难控制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的浓度,最好选用释放周期为90天至110天的缓释肥,只施用一次,这样到出圃时肥分已消耗得差不多了。

一品红必须发育成熟后方可出圃。在种植后期将温度降到13℃至15℃,可以使苞片着色更好。现在有许多一品红品种,即使一些苞片未发育完全,苞片颜色已经很红了。但如果这时就出圃,移入室内,苞片很容易出现褪色现象。因此出圃时要求苞片已充分展开并着色,花已开始开放。成熟后的一品红应尽量放在冷凉的环境中,但温度不要低于10℃至12℃。因为温度再低会使苞片颜色发蓝或变白。

套袋运输会使一品红植株释放的乙烯积累,从而导致叶片和苞片下垂。套袋时间越长,苞片、叶片下垂情况就越严重,因此,到达后必须立即除去包装。一般来说除袋后将植株放入明亮、温度在10℃至23℃之间的环境中,经过24至48小时植株就能恢复。如果到达时基质较干必须浇透水。若摆放环境的温度不低于22℃,要每天给以12小时光照,光强1100勒克斯,这样可以减轻叶片变黄和落叶现象。若温度在18℃至21℃,则550勒克斯的光强也可以。环境要通风良好,但应避免直吹到植株上。不要将植株直接摆放在阳光下或摆放过密,过密会使光量不够而导致落叶增多。苞片较大的品种,大的苞片会将下面的叶片挡住而遮住阳光,因此,有一定的摆放空间尤为重要。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但注意不要浇水过多。

苗木出圃标准和时间


苗木出圃标准和时间|苗木出圃的方法---苗木出圃是培育苗木的最后一关,起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栽植的成活率。在起苗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出圃标准和时间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要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等条件才可出圃。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如樟树起苗时间应选择在樟树第二年生新芽苞明显突出至芽苞片出现淡绿色之前,即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为宜。如在芽苞开放后再起苗,会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正在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此外,春天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出圃的方法
一是起苗深度要根据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宜深不宜浅,过浅易伤根。若起出的苗根系少,宜导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长弱,所以应尽量减少伤根。远起远挖,若果树起苗一般从苗旁20厘米处深刨,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注意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断,切忌用手拢苗。

二是起苗前圃地要浇水。因冬春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最好在起苗前4至5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内吸足肥水,有比较丰足的营养储备,又能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的抗御干旱的能力。

三是挖取苗木时要带土球。起苗时根部带上土球,土球的直径可为根径的6至12倍,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失去水分。珍贵树种或大树还可用草绳缠裹,以防土球散落,同时栽后与土密接,根系恢复吸收功能快,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苗木出圃要注意两点


苗木出圃是培育苗木的最后一关,起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栽植的成活率。在起苗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出圃标准和时间

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要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等条件才可出圃。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

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如樟树起苗时间应选择在樟树第二年生新芽苞明显突出至芽苞片出现淡绿色之前,即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为宜。如在芽苞开放后再起苗,会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正在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此外,春天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

出圃的方法

一是起苗深度要根据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宜深不宜浅,过浅易伤根。若起出的苗根系少,宜导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长弱,所以应尽量减少伤根。远起远挖,若果树起苗一般从苗旁20厘米处深刨,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注意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断,切忌用手拢苗。二是起苗前圃地要浇水。因冬春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最好在起苗前4至5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内吸足肥水,有比较丰足的营养储备,又能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的抗御干旱的能力。三是挖取苗木时要带土球。起苗时根部带上土球,土球的直径可为根径的6至12倍,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失去水分。珍贵树种或大树还可用草绳缠裹,以防土球散落,同时栽后与土密接,根系恢复吸收功能快,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苗木出圃六项注意


一、出圃标准

苗木出圃标准:苗木枝条健壮,成熟度好,芽体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害。同时苗高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如毛白杨、速生杨、法桐等苗木直径应在3厘米以上,苗高在3.5米以上;苹果、梨、杏、桃等苗高在1米以上。

二、把握起苗时间

原则上起苗要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流动以前都可起苗。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起苗,若在芽苞开放后起苗,会降低苗木成活率。

三、掌握出圃方法

起苗时应尽量避免伤根,要远起远挖,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因冬春季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最好在起苗前4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地内吸足肥水,有比较充足的营养储备,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抗御干旱的能力。

四、带土球挖取苗木 起苗时,根部所带土球的直径应为苗木直径的6-12倍。珍贵树种或大树可用草绳缠裹土球,以防散落。苗木栽后根与土壤要紧密接合。

五、苗木消毒

一是杀菌消毒法、可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浸苗P3-23分钟,或用1:2:100的波尔多液浸苗10-20分钟。二是杀虫消毒法。可用50%的甲基1605乳油500倍液浸苗20分钟。

六、搞好分级

为了保证苗木栽后林相整齐及生长的均势,起苗后应立即在背风的地方进行分级,标记品种名称,严防混杂。苗木分级原则:品种纯正,砧木类型一致,枝条充实,芽体饱满,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及机械损伤。针叶类树种还要考虑顶芽发育状况。

苗木出圃需注意的方面

苗木标准苗木出圃时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等标准。

一、起苗时间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起苗。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起苗。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春季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正在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到春季能较早开始生长。

二、起苗深度起苗深度要根据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宜深不宜浅,过浅易伤根。若起出的苗木根系少,宜导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长势弱,所以应尽量减少伤根。果树起苗一般在苗木旁边20厘米处深刨,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不要损伤苗木的皮层和芽眼。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断。

三、圃地浇水起苗前圃地要浇水。因冬春季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最好在起苗前4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地内吸足肥水,有比较充足的营养储备,且能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抗御干旱的能力。

四、根部带土球挖取苗木时根部要带土球,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失去水分。珍贵树种或大树还可用草绳缠裹,以防土球散落,同时栽后要与土壤紧密接合,使根系快速恢复吸收功能,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五、搞好分级为了保证苗木栽后林相整齐及生长的均势,起苗后应立即在背风的地方进行分级,标记品种名称,严防混杂。苗木分级的原则:品种纯正,砧木类型一致,地上部分枝条充实,芽体饱满,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根系要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及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良好。将分级后的各级苗木,分别按20株、50株或100株捆成捆,便于统计、运输、出售。

六、苗木假植出圃后的苗木如不能及时定植或外运,应先进行假植。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阴凉、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1米、深60厘米东西走向的假植沟,苗木向北倾斜,摆一层苗木填一层混沙土,忌整捆排放,假植好后浇透水,再培土。假植苗木均怕渍水、怕风干,应及时检查。

葡萄夏插育苗秋季落叶出圃


购买《大棚葡萄种植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夏季,利用尚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葡萄新梢进行绿枝扦插,扦插苗可在当年秋天落叶后出圃,大大缩短育苗周期。绿枝扦插的苗木成活率高、质量好,故在葡萄育苗生产上采用较广泛。扦插时间6~8月均可进行,最好在夏末扦插,当新梢生长至5~10节、半木质化有一定的硬度和成熟度时随剪随插。黄化处理扦插前3周对树上计划采剪的新梢用黑布条、厚纸等包裹进行黄化处理,可有效防止阳光直射绿枝,以利于根原体的分化生根。插床准备选择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轻黏壤土,筑成1~1.2米宽的插床。苗床要求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带叶扦插把插条剪成15~20厘米的小段,下剪口稍斜剪,上剪口在高于上芽1厘米处剪,去掉下部叶片以利插条与土壤接触,留上部1~2片叶。为减少蒸腾,如叶片大时可以把每叶剪去一片。将插条按10厘米×15厘米株行距插入整好的苗床内。插后管理插好后要浇足水,使插条与土壤充分接触。搭建高0.8~1米、宽与畦宽相同的阴棚,待插条成活后再撤除。

夏季竹芋如何管理


相对于红掌、凤梨来说,竹芋要娇气一些。365天都要投入足够的精心,若有几天环境产生大的波动,就会在植株上留下罪证,这是竹芋种苗商和生产商的共识。进入夏季,竹芋成品花的主要生产地华北和西北地区皆处于高温、低湿和高光照的环境,如何利用温室设备进行环境控制,成为竹芋度夏生产的关键。

从竹芋种苗商北京博方园艺有限公司和西诺(北京)花卉种业有限公司处获悉,竹芋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至22℃,空气湿度需控制在65%至85%。在炎热的夏季,这对生产商的温室设备和生产管理的精细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博方总经理方杰提醒生产商竹芋度夏管理有几个关键点:首先是持续高温的挑战。管理者必须时刻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指数。一旦温室温度超过28℃且没有及时处理的话,叶片很容易出现黄斑。其次,夏天容易出现白天低湿、夜晚高湿的双重考验。白天风机、水帘启动进行降温、增湿,晚上则需要适时地进行风机抽湿。否则,夜晚高湿将易造成叶片水浸状斑点,就像滴了油点一样。另外,还有一项最容易被忽视,夏天的暴雨天气会造成夜间低温。比如前阵子北京的夜温就降到了12℃左右,植株很容易受冻,但很少有企业在夜间进行补温的。

西诺销售经理丁振涛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两点:大部分生产商都知道竹芋的适生温湿度,但往往会忽视光照指数。竹芋夏季的适生光照要小于8000勒克斯,光照降下来的同时温度也会随着降下来,湿度则会上升。另外,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环流风机和喷雾系统能有效增加湿度。而现在大部分企业只使用外墙风机,并用人工喷水,这样降温增湿的效果不够显着,而且相对费时费工。

此外,一些生产商也就实际操作经验谈了他们对竹芋度夏的看法。甘肃陇海园艺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朱紫虎说:我们西北地区夏季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光照强、白天温度高、湿度低,需要加强遮阴、降温工作。做好遮阴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水帘、风机的工作量,做到节能增效。进入夏天,我们不仅启用外遮阳、内遮阴网,还会把温室东、南、西三面外墙用遮阳网覆盖。针对西部夜间低温、高湿的特点,我们一般会在下午四五点提前将水帘风机停掉,这样晚上温室里的湿度就不会太高。另外,夜间需要补温,一般持续到6月初。今年气候偏冷,现在晚上锅炉还没停。

北京盛芳园花卉种植基地从今年4月起租用了荷兰瑞恩公司的生长监测仪器GrowWatch,对温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数值进行实时和累计监测,每天将数据反馈到瑞恩荷兰总部,方便荷兰方专家提出管理建议。盛芳园生产负责人唐显华告诉记者:有了这台仪器后,我们对植株症状的分析更加精确,并且能对环境的变化很快做出反应,比如温度一旦超标,仪器就会发出报警声,做到精准操作。另外,唐显华还总结了不同竹芋品种的耐性差异,比如紫背天鹅绒、美丽最怕热;金花竹芋需肥量较高;而青苹果若光照控制不当,叶片容易向外散,影响株形等。

苗木出圃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一、出圃标准 苗木出圃标准:苗木枝条健壮,成熟度好,芽体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害。同时苗高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如毛白杨、速生杨、法桐等苗木直径应在3厘米以上,苗高在3.5米以上;苹果、梨、杏、桃等苗高在1米以上。

二、把握起苗时间 原则上起苗要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流动以前都可起苗。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起苗,若在芽苞开放后起苗,会降低苗木成活率。

三、掌握出圃方法 起苗时应尽量避免伤根,要远起远挖,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因冬春季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最好在起苗前4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地内吸足肥水,有比较充足的营养储备,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抗御干旱的能力。

四、带土球挖取苗木 起苗时,根部所带土球的直径应为苗木直径的6-12倍。珍贵树种或大树可用草绳缠裹土球,以防散落。苗木栽后根与土壤要紧密接合。

五、苗木消毒 一是杀菌消毒法、可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浸苗P3-23分钟,或用1:2:100的波尔多液浸苗10-20分钟。二是杀虫消毒法。可用50%的甲基1605乳油500倍液浸苗20分钟。

六、搞好分级 为了保证苗木栽后林相整齐及生长的均势,起苗后应立即在背风的地方进行分级,标记品种名称,严防混杂。苗木分级原则:品种纯正,砧木类型一致,枝条充实,芽体饱满,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及机械损伤。针叶类树种还要考虑顶芽发育状况。

孔雀竹芋的管理


一、日常管理

1、光照要求

孔雀竹芋喜阴,不可阳光直射,以免造成伤害。5~9月生长季要置于阴蔽或半阴处,光照过强或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叶缘叶尖枯焦、叶面斑纹暗淡无光;但光线也不宜太弱,若长时期放在阴暗室内,也会使生长势衰弱,不利叶色形成,失去叶面特有的金属光泽。冬春季只需少量遮阴。

2、湿度

因孔雀竹芋要求空气湿度大,当气候比较干燥,冬季室内空气湿度小时,容易造成叶片干枯,影响观赏效果。可在夜间用塑料膜罩起来,或放在玻璃箱中,尽量保持和提高空气湿度。

3、温度

如冬季温度较低,植株出现休眠,常出现叶片卷缩、先端枯死的现象。只要保护好,在春暖后仍可以从基部发出新芽。

二、肥水管理

1、水分要求

孔雀竹芋属观叶类植物,叶片茂密且较大,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缺水时易出现叶片卷缩、叶类枯焦等不良症状,所以生长季要供其较大量水分,但在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其肉质根茎易腐烂,要经常向叶面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秋末后应控制水分,以利抗寒越冬。

2、施肥

在不同生长期根据其不同生长需要可不定期地追施人工复合的缓效的花肥或其他有机肥,同时还可用专门生产的液体肥料进行叶面喷施(有效浓度掌握在0.1%~0.3%)。生长旺盛每2周施1次稀薄液肥,但氮肥不宜太多。在冬季或休眠期一般不施肥或2~3个月施1次,即在冬季来临前施用,且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强植株冬季抗寒能力。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竹芋出圃后管理技巧》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宿根花卉出圃标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