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没有人不喜欢花的,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切花菊的繁殖管理”,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繁殖方法大规模切花生产的菊花,一般采用扦插、分株或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

秋菊和寒菊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法。一般秋菊在4月中下旬扦插最为合适,寒菊扦插可选择在6~7月。这种方法能从少量母株繁殖大量菊花幼苗,减少育苗周期,提高成活率。方法是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健壮的母株,在其上部新梢顶端剪取6-10cm长接穗,剪口为平口或马蹄形,去掉下部叶片,以减少蒸腾,使插穗带有3~5片叶为宜。插穗剪下后应浸入水中,使其吸水1-2小时后立即扦插。还可在水中加入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以促进生根。扦插基质一般选用蛭石、珍珠岩、普通田园土掺入少量砂土,或者用草炭上与砂性黄土以2:1比例混合,做到通气、排水性好,保湿力强。扦插时,可用木棍或竹签开洞,以减少基质对切口的摩擦。插穗插入土中2~3cm左右,将土埋平压实。扦插后要及时浇水,用芦苇或搭荫棚遮荫,一周后逐渐接受日光照射。土壤要防止过干或过湿,15天后开始长根,25~30天即可长成假植幼苗。菊花最适发根温度在15~20℃之间,温度过低,生根所需时间延长,温度过高,易造成插穗腐烂。所以在扦插过程中除选择适宜的扦插基质,保证合适的湿度、光照外,还应注意温度对插穗成活的影响。

组织培养法是快速、经济、高效繁殖切花菊的一种方法。方法是取品质优良的菊花老根抽出的新枝嫩茎,将叶片、叶柄一起摘除,在清水中冲洗后,放入无菌接种室消毒,切成长0.5~Icm长的小段,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培养。一般在室温25℃左右,光照8小时,或用日光灯加光,经2周左右可逐渐产生愈伤组织和绿苗。经过1个月左右,再将绿色小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作生根培养,10天左右可生根。将根长至1cm的试管苗取出移栽到蛭石培养基质中,浇灌清水,喷洒叶面,10天长出新根后即可移入培养土中进行常规栽培。

分株法用于秋菊、夏菊的促成栽培。一般夏菊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秋菊11月至翌年3月,寒菊4~5月最为适宜。分株时要选择挖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在根茎处用月剪分离成若干丛,每丛带地上茎2~3个,且附带部分根苇,再植于苗床或箱盆中培养。

栽培管理切花菊在品种和观赏上与盆栽菊有很大不同。切花菊一般选择茎长颈短,花瓣厚硬,茎秆粗壮挺拔、节间均匀,叶片肉厚平展,适合长途运输和贮存,且2~3天内不易萎蔫,吸水后能挺拔复壮,浸泡后能全开而耐久的品种,如秀芳红、四季之光等。

切花菊的栽培类型有多本(一枝数花)和独本(一枝一花)两种。定植时间也有不同,多本秋菊在5月中下旬定植,晚秋菊、寒菊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定植,夏菊1月上中旬定植。独本菊定植时间可稍晚一些。切花菊忌连作,也不宜与同种作物连作。多施长效性有机肥可使菊花根系生长发达,并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不同花色的切花菊品种应分开定植,因各品种之间存在较多差异,如生长快慢不同,高度不一,花期有先有后等,分开栽植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切花菊正常生长。

切花菊茎秆硬挺,植株高大,高度为80~150cm,为防止植株倒伏或折断,当菊花长到30cm高度左右时,进行主株张网,可加设1-2层切花网,用网眼为20~25cm的塑料线网,让菊花枝条均匀分布。切花网的高度应随植株的高度进行调整。

切花菊要求茎秆粗状高大抗倒伏,因此肥水管理也同盆栽菊有一定差别。一般土壤水分保持湿润状态,不能过干或过湿。营养生长期,可结合植株生长情况适当增加水分供应,同时可结合浇水进行根外追肥,以氮肥为主,促使茎叶生长粗壮。花芽分化期可暂时停止施肥,待花蕾出现后再重新追肥,以利花芽分化和花蕾生长。追肥时应注意不要使肥液污染叶片,否则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叶片受害。切花菊长到15-20cm高左右,具6-7枚叶时要进行摘心。摘心后萌发多个分枝,应注意留强去弱,将多余的分枝全部除去,以减少养分消耗。现蕾后要及时去除主蕾以外的全部侧蕾,使养分集中供给主蕾。对多头小花型品种,则要求下部打杈,摘除中央冠芽,以促使花头发育整齐一致。

为使切花菊在不同时间开放,生产上还采用促成栽培(3-5月上市)、半促成栽培(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上市),以及灯光控制栽培法(通过电灯照明,使光照时数大于菊花临界期,从而推迟花芽分化而在12月至翌年2月上市)来改变切花菊的花期,从而延长切花供应时间。

xZh52.Com小编推荐

非洲菊切花冬季管理要点


非洲菊原产于非洲,为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因品种繁多,花色绚丽深受消费者喜爱。非洲菊生性喜温喜光耐干不耐水湿,最佳生长适温是15-25℃,耐最低温度0℃左右,在1-2℃时可不受冻害,但长期低温影响其产量。冬季总的鲜花产量较低,但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是春夏秋的5倍以上,做好冬季管理工作,提高鲜切花产量是全年获得较高的收益关键。冬季管理工作具体做到以下四点。

一、培育壮苗,积累营养

1、夏季过后应及早撤除遮阳网,增加光照强度,在9-10月生长适期内加强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潮润,不要太过干燥。注重控制氮肥,增施磷、钾、钙、镁及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提高苗身营养积累,苗势壮新叶萌发快叶色浓绿者为宜。

2、摘除病老叶,防止病老残叶争营养与生长空间,改善植株光照与通风条件。

3、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蚜虫、潜叶蝇、飞虱为害,控制白粉病、煤污病和灰霉病,在冬季来临前做好普治预防工作。

二、做好保温工作

1、在11月中上旬霜降来临前盖好外层大棚膜。

2、当夜间最低气温降到10℃以下时,做好二层膜的覆盖工作,设计时既要有利于密封保温,又要方便白天的通风换气。薄膜最好要用保温效果好的3-4丝流滴膜,有利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在温度变化大时不起雾,提高光线通过率。

3、当气温进一步降至0℃以下时,加盖无纺布搭畦面小环棚,加强保温效果,这样在极端低温-5~-6℃时,棚内温度仍可达1~2℃,免遭冻害发生。有条件的可适当加温,但应注意废气的排放,不要污染棚内空气。

三、大棚日常管理

1、注意通风棚内因呈密闭状态,再加上土壤蒸发植株蒸腾作用,湿度很高,当相对湿度超过90%时,易引发畸形花的产生,同时白天日照下温度并相对较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引发病害发生;另一方面,棚内土壤散发出氨气等有害气体积累过多易引发烧叶现象,严重时影响产量和花朵品质,加强棚内外空气交换显行非常必要。一般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很快会上升,当温度升至15℃时应开始通风,通风辐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强,外界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可在背风面通风。下午3点左右开始闭棚以保持温度。

2、注意光照特别是覆盖无纺布等保温材料的,白天一定要揭开,增加光线通过。非洲菊的长日照植物,对光的需求量较大,冬季常因光照不足而影响产量,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人工补光,用100~200瓦白炽灯或40瓦日光灯每隔5~6米每天补光3~6小时(视自然光照时间而定。

四、肥水管理与病虫防治

1、冬季土壤宜保持一定的湿度,但切忌过湿,沟里不可积(挂)水。施肥最好配合滴灌以每隔二个星期灌溉一次,灌水量以植株根系保持温润即可,肥料的用量掌握在每标准棚用1公斤硝酸钾+0.5公斤硝酸钙+0.5公斤磷酸二氢钾,禁止使用含氨肥料(如尿素等)以防氨气挥发积累过多引发氨中毒。

2、CO2气肥在日出前的半小时,非洲菊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棚内的CO2达到顶峰约2000ppm以上,但在日出后的半小时内因植株光合作用消耗迅速下降达到空气浓度的30%,CO2的量不足使得作物处于饥饿状态,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因此加强通风或人工增施CO2很有必要。

3、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疫霉病等。大部分是由土壤所带的病原菌引起的,一旦发生没有切实可行的根治方法,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加强通风降低小环境湿度,及时摘去病叶与病株集中烧毁,防止病原体飞散造成二次污染。定期喷施杀菌剂。杀菌剂可采用科博、世高、福美双、百菌清、速克灵、速霉威、敌力脱、特富灵等。一般1周用药1次,如处发病感染期则2天1次连用3次,喷药时机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保证在闭棚后叶片不湿。喷施农药时可配合叶面施肥,一般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或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抗性。

切花月季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生产中主要以嫁接法为主。

1.砧木 主要选择蔷薇属野生种粉团蔷薇作砧木。其直立性强,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枝干平滑皮刺少,基本不受白粉病感染。砧木全年均可进行扦插,雨季扦插最好。方法是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插穗剪成长12cm左右,太长容易因失水而干枯。将下端削成马蹄形,以利生根7-8月份将砧木插穗扦插于露地背风向阳的畦内,插后遮荫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扦插的砧木,当年秋天即可进行嫁接。第二年春季嫁接也可。

2.接穗 选择开花后从顶部向下数第一或第二枚具有5小叶的腋芽作接穗。腋芽一定要饱满充实。剪掉叶片及少端发育不充实的部分,包在湿部内置于阴凉处备用。随采随接。

3.嫁接 可采用T形芽接法.嫁接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中旬或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先在砧木距地面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长度约1.0-1.5cm,再从横切口中央垂直向下切一刀,长1.2-2cm左右,形成“T”形。用芽接刀刀柄剥开切口树皮,将接芽咨询插入切口,要求将接芽上端与切口上端相接,芽片紧贴在砧木上,并用剥开的树皮盖好,但要将芽露出来。用塑料条带等绑扎严实,将叶柄与芽露在外面。芽接后一周左右,若芽接鲜绿,叶柄一触立即脱落,说明嫁接成活。相反则没有成活,应立即补接一次,嫁接既可以保持品种特性,又获得了强健的根系,是大规模生产月季切花的好方法。

对于一些生根较容易的品种,也可采用扦插法,具体作法是:

月季扦插一般选择在春秋两季,此时是扦插最容易成活的季节,春插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底,秋插从8月下旬至10月底,扦插可结合月季修剪进行。花朵萎谢后,将枝条自基部起第二、三片叶处剪下,剪去下面的两片叶,上面两片叶各保留2~4个小叶,其余剪去,剪成长10cm左右,具有3个芽的扦穗。切后枝条基部速蘸生根粉或400μg/g吲哚丁酸,以利生根。选择傍晚或阴天扦插,扦插深度为插条长的1/3左右,插入太深容易腐烂。插后要立即喷水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遮荫,一般25天可长出新根。

栽培管理 玫瑰栽培时间一般要长达5年至8年之久,因此在栽培时首先要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的家畜粪及氮、磷、钾肥等。嫁接或扦插成活后的小苗以株行距45cmX 30cm定植于栽培室内。栽植时将根向四方撒开,苗木的嫁接部位埋入土下3cm,比周围土层高2cm左右。栽后在根周围灌透水,加强水肥管理。小苗营养生长期需水量较大,2~3天浇一次,腋芽萌动前要适当控水,腋芽萌动到新梢长出要逐渐增加浇水量,以促进发枝。花蕾形成后到开花期,是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高峰,尽量1天浇1次水。8月上旬及9~10月,可适当进行中耕施肥,在株间施以油渣、骨粉、化肥和草木灰等。小苗营养生长前期,要及时摘除一切花蕾,以利于培养开花母枝,让枝条生长健壮。而一些品种有时会在枝梢上长出2个或3个花蕾,此时要保留中间的主蕾,摘除旁边的副蕾,以免养分分散,影响开花质量。盛夏气候炎热时形成的花蕾会受高温影响发育不好即开花,无商品价值,因此这时可见蕾就摘,促使枝条发育。玫瑰修剪一年可进行两次,秋剪和冬剪。秋季生长期,花蕾尚未形成前,可将枝条重剪到60~80cm高度,以更新老枝条,控制开花期,促进枝条发育。进入休眠期后至次年发芽之前,可进行冬剪,控制植株高度,整修树型。

非洲菊的繁殖及管理


非洲菊是菊科大丁草属的宿根草本花卉,一般株高50-60cm,花朵较大,周年开花,但以当年10月至次年的4月为盛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花期则是每年的5-6月和10-11月。

1.繁殖

由于非洲菊为异花传粉植物,自交不孕,花序中雄蕊与雌蕊成熟的时间不同,必须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种子,其种子后代必然会发生变异。变异类型普遍表现为花梗变细、变软,花形变小,切花价值大大降低,当今的切花品种多为杂交育种,且为多倍体,基本上无种子产生,所以子繁殖目前仅用于育种及盆栽品种,一般不直接用于大面积切花种生产。

播种繁殖非洲菊不能自花授粉,需人工授粉,得到的种子细小,寿命只有半年,在0℃左右低温下贮藏可保持1年,宜随采随播。春播3-5月,秋播9-10月。播种时撒播于育苗盘中或育苗畦中,发芽适温为18℃-20℃,播后1周发芽,发芽率较低,约为50%左右。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植1次,在棚中养护2个月即可上盆或定植于田间。

分株繁殖生长健壮的非洲菊成年植株可以采用分株繁殖,但繁殖系数低,易感染病虫害,分株繁殖代数高时,种苗退化,质量不稳定,降低商品率,一般较少采用。分株繁殖每年每株仅可分出5-6个新株,一般在3-5月进行。首先把一年生的母株挖出,再把地下茎分切成若干子株,每个子株必须带有根和芽,然后移植到苗床内或直接定植到大田。栽时不可过深,以根颈部略露出土为宜。

扦插繁殖将健壮的植株挖起,截取根部粗大部分,去除叶片,切去生长点,保留根颈部,并将其种植在种植箱内。环境条件为温度22℃-24℃,空气相对湿度70%-80%。以后根颈部会陆续长出叶腋芽和不定芽形成插穗。一个母株上可反复采取插穗3-4次,一共可采插穗10-20个。插穗扦插后3-4周便可长根。扦插的时间最好在3-4月,这样产生的新株当年就可开花。

组培繁殖组织培养是目前非洲菊繁殖的主要方式,种苗质量高,繁殖速度快,可实行周年计划安排,有利于商品化生产。通常使用花托和花梗作为外植体。芽分化培养基为:MS+BA(10毫克/升)+IAA(0.5毫克/升);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基为:MS+KT(10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3毫克/升)。

非洲菊外植体诱导出芽后,经过4-5个月的试管增殖,就能产生成千上万株试管植株。非洲菊最适合的大田移栽时期是4月份,这时移栽的幼苗在8月份就能大量产花。因而,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宜在10月中旬以前完成;第1次试管增殖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后每月1次,到翌年2月中旬结束第4次增殖,然后进行为期2周的试管苗长根;长根后移栽到苗床,养护1个月,再在4月初移至大田。

2.栽培

切花非洲菊品种很多,花瓣有红、橙、黄、粉、白,花心有黄、黄绿、红褐等色,近1-2年来市场上刮起“黑心花”旋风,故最近推出的新品种多为黑心非洲菊,因其色彩对比鲜明,产量高而倍受消费者和栽培者喜爱。

植前准备非洲菊采用人工培养土栽培,可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培养土的参考配方为:腐殖质5份、珍珠岩2份、泥炭3份,此栽培方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一般采用大田栽植,种植地位置应选择在阳光充沛的地方,至少具有30厘米以上深厚土层,土壤要求疏松肥沃通气良好,土壤pH值6.0-6.5,pH值过高应适当调整,否则会导致叶色发黄,生长衰弱。非洲菊属深根性植物,根系很发达,可纵横延伸分布在1米深的土层中。所以整地时需要深翻,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肥量以每个大棚(350m2)畜肥2000千克、鸡粪6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碳铵50千克。同时施入呋喃丹0.5千克和多菌灵0.3千克。注意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基肥和土壤混合要充分。非洲菊最怕积水,因此温室种植应采用高畦,种植畦作成一垄一沟的形式,垄宽40厘米、沟宽30厘米。在定植前20天,对大棚内的土壤用40%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每个大棚内用40%甲醛9升加540千克水,均匀地浇在大棚内,再用地膜覆盖一周。

移栽定植非洲菊为周年开花植物,最佳移植时期为3月下旬和9月上旬,但从有利于生产和销售角度来考虑,最好能在春季定植、秋季开花,入冬至春节前进入盛花期。尽量避免在9月后才定植。非洲菊种苗培育速度快,最好两年更换,确保产花的数量和质量。在育苗床,待苗长到5-6片叶进行定植,注意浅栽,避免种植过深造成坏根死苗,定植后应浇透水。定植时要严格挑选种苗,一般选用优质组培苗,也可用健壮的一年生大苗分株移植,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种植畦和株行距栽种,栽种时要注意将根颈部位略显露于土壤,防止根基腐烂,栽后即浇透水,注意保温保湿。

植后管理非洲菊是喜温花卉,其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高于25℃或低于15℃生长缓慢,在30℃以上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期间,盖上50-70目的遮阳网降温,避免强烈日光灼射。在冬季低温来临之前要盖好大棚的薄膜,做好保温工作,在晴天时也要进行通风降温降低棚内湿度,通风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半至下午1点进行。11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大棚内加盖第二层薄膜保温。这样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3℃以上。在低温期间每天应在10点以后进棚管理,下午3点前做好盖膜保温工作。非洲菊为喜光花卉,冬季需要全光照,但夏季时应适当遮荫,加强通风降低温度,防止高温引起休眠。非洲菊耐肥、怕湿,在周年生产条件下每隔二周左右施肥一次,为了提高切花质量,还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锰、硼、铜等微肥。新定植的小苗成活后应适当控水蹲苗,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小苗定植45天进入旺盛生长的成苗期,生长期间,每7-10天可长出1片新叶,根系发达,吸肥吸水力强。在肥水管理上,要供给充足的水量,保持基质湿润,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及钙、镁、铁等元素;定植后3-4个月进入花期,花初期由于养分积累少,花朵细而弱,商品率低,不宜留花,应及时摘除花蕾,保持植株营养供应的平衡,同时还要及时摘除花叶、黄叶及病叶,避免养分消耗,一般每棵保持25片叶左右为宜。正式开花前应加大肥水供应,促使茎粗花壮,并及时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增施钾肥,使植株壮健,贮藏足够养分后供水要充足,花期浇水时切勿从叶丛中心进水,否则易引起病害发生。一般要求5-9月份每隔一周左右浇水一次,10月到翌年4月每隔2周左右浇水一次。当叶子过密时,必须将植株外层的老叶、病叶及时摘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有利于新叶生长。另外还要经常把生长叶下压,促进花芽的发育,提高切花产量。为防止苗心腐烂,定植时小苗的根颈部要露出地表,但随着植株生长根颈部的上移,加上浇水泥土冲走,致使株态不稳,影响植株的生长和鲜花的采收,所以要求定期理沟,上土护根固定植株。

3.病虫害防治

采用温室大棚栽培,由于多年连作,如果管理不当,病虫害的发生就会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生产效益。在病虫害防治上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除了注意种植环境通风以外,每年春季必须做好清棚消毒,减少虫源病株。一般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药剂如下。

虫害跗线螨虫:这是对非洲菊威胁最大的虫害,其繁殖快,难以控制。经跗线螨虫危害的植株,叶片卷缩、硬化,花朵不能正常展开,可用克螨特、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杀虫素、速螨酮等交替使用防治。蓟马:受蓟马危害的植株生长缓慢,花瓣产生白斑、褪色,可用高效蓟蚜清、蓟马灵等进行防治。潜叶蝇:成虫危害叶片产生白色取食小圆点,幼虫危害叶片产生白色取食隧道,可用爱福丁进行防治。蚜虫:危害后叶片失绿变色,排泄物容易使真菌滋生,可用蚜虱绝、硕丹等进行防治。粉虱:此虫繁殖快、危害较大,危害叶片并残留煤状物于叶上,可用高效蓟蚜清、叶蝉散、灭扫利等进行防治。防治时通常一周用药一次,连施3次,但采花期要注意不要让农药喷溅到花朵,因为农药对花色有影响,损坏花枝的商品性状。

病害疫病:该病主要由根茎、叶柄断口侵入的镰刀菌引起,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生,发病时叶茎部变黑腐烂,导致植株萎蔫死亡,可用托布津、敌克松等灌根处理。颈枯病:发病时花变小、畸形,花茎顶端部位干枯,可用代森锰锌或链霉素防治。叶斑病:受害株叶片和花上有灰色的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块连成片,可摘除病叶清理出棚及时销毁,并用托布津、普菌克、百菌清等防治。

4.采后处理

采后处理对于非洲菊的瓶插寿命是非常重要的,不经过采后处理的非洲菊瓶插寿命很短。非洲菊的采后处理包括下面几个环节。

采收非洲菊的采切时间直接影响到它的瓶插寿命。所以一般要求植株生长旺盛,花梗挺直,舌状花瓣形成一个完整的花冠,而且至少有两个环状雄蕊群清晰可见时采切。切忌在植株萎蔫或夜间半闭合状态时采收花枝。过早采花将使瓶插寿命缩短。这是因为过早采摘时,外轮边花所储存的能量是不足以完成其发育的。采花时要摘下整个花梗而不能做切割,因为切割后留下的部分会腐烂并传染到敏感的根部,还会抑制新花芽的萌发。采下的花整理后,将花梗底部切去2-4cm,切割时最好不要用剪刀剪,因为那样会挤压木质部,应该用锋利的刀具斜切,最好在水中切,因为采花时空气有可能被吸进导管而阻止花朵吸水。花梗底部是由非常狭窄的木质部导管组成的,对水分传输有阻碍作用,切去之后,花朵吸水更加容易,这对于避免花茎部开裂和弯曲是很重要的。

预处理非洲菊切花保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花茎容易折断,并且产生腐烂。切花采收后,要立即将花梗浸入水桶中,并运送到凉爽的地方。所用的水和水桶要很干净,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清洗消毒,以防细菌滋生,因为细菌会堵塞导管而使花朵不能吸水。预处理过程中,水的pH值要用氯化物(漂白粉)调整为3.5-4.0。过高的pH值将为细菌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条件。漂白粉既能降低水的pH值,又能杀菌,其中的氯化钙还能起到延长切花寿命的作用。漂白粉的加入量以50-100mg/L为宜,处理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处理时间过长会使花梗损伤,表现为花梗出现褐色的斑纹或颜色被漂白。作长时间处理时,漂白粉的浓度要降低,最高为25mg/L,最低为3mg/L。处理地点不能有阳光照射,否则将使漂白粉的有用成分发生分解而失效。也可用硝酸银或硫酸铝溶液进行保鲜处理,处理剂为每升水30毫克硝酸银或25毫克硫酸铝,处理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处理之前要把花梗头上约3-6厘米、外观为红褐色的部分剪除,直至显露出没有被堵塞的导管为止。

保鲜液处理预处理完成后,将花梗浸入保鲜液中处理6-24小时,处理过程中,较多的花梗浸入水中有利于花朵吸水,其长度以10-15cm为好;环境温度过高会使花朵因为蒸腾作用而失去过多的水分,以10℃-15℃为好。水分的丧失会引起非洲菊花朵的衰老,因此在整个采后处理过程中都要避免干燥和吹风。最好将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到70%。此外,在保鲜液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切花受到乙烯的危害,乙烯是一种衰老激素,会缩短非洲菊的瓶插寿命。卡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乙烯,因此在装货的过程中,要把卡车的引擎关掉。非洲菊的保鲜液由以下成分组成:蔗糖3g/L,柠檬酸150mg/L,磷酸氢二钾(K2HPO4·7H2O)75mg/L。蔗糖为非洲菊保鲜过程提供能量,还能促进花朵吸水。柠檬酸使保鲜液的pH值降低,从而阻止细菌的滋生。

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将环境温度降到6℃-9℃,会延缓花朵的生命活动,保存能量。非洲菊最好采用7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长方形包装盒包装,以免在运输途中因移动而折断,包装用的纸箱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太频繁,以免滋生细菌。运到目的地以后,非洲菊花梗底部会变干,要用干净的小刀斜切去一点花梗,再浸入干净的保鲜液中,如果没有保鲜液,也可以使用低浓度的漂白粉溶液。

切花菊周年开花栽培


用于切花的菊花生长适温一般在15℃至22℃,要求通风、空气干燥的环境,适于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PH 值以6.6至7.9为宜。切花菊多为短日照品种,但现在也有新品不受日照时数的限制。

为了使切花菊周年供花,育苗、栽培时间可根据花期需要安排:3 至5月份开花的,可在头年10月扦插育苗,冬季在温室内栽培(夜间温度不能低于8℃);7至9月开花的,可在3月育苗栽培,并作短日照处理;10月开花的,可在4至5月育苗栽培;6至7月开花的,可在1至2月育苗栽培,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5℃至20℃。

利用组培无毒苗为母株,从宿根基部采嫩梢作插穗,进行扦插。插穗长7至10厘米,要有顶芽,2至4个节。将基部削成斜面,去掉下部叶片,保留上部抱头叶片,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基质为细沙。插后保持苗床湿润,避免强光直射,2至3周可生根,生根后减少浇水量。

栽培管护措施如下:要选用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多雨地区做成高畦,干旱地区做成低畦,畦面宽100厘米,施足基肥,深翻30 至40厘米,耙平整好。每个畦面定植四行,按梅花状种植,株行距均为30厘米,定植后浇一次透水。

若需要剪幼苗扦插,应进行第一次摘心,既可扩大根系,又能使顶部再萌发3至4个新芽。当植株二次枝长到2至3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在二次枝2片叶处剪去上部顶芽。之后,同样进行第三次摘心。摘心次数的多少,根据花期的早晚、花枝的高矮强弱而定,一般每株保留6至8个枝为宜。菊花生长过程中,腋芽、副蕾同时长出,应及时除去。腋芽应在米粒大小时除去,过大再除会留下芽褪不美观;顶端花序出现花蕾后,要保住主蕾,及时去掉副蕾。如7至8月间出现“柳叶头”,要及时除去,利用下侧蕾补充。在菊苗生长到20厘米高时,绑扎固定花枝,使其生长直立、不弯曲、不倒伏。

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可施饼渣、尿素,孕蕾前适当增施磷肥、钾肥。浇水次数根据土壤墒情而定,天旱时多浇,阴雨天不浇或少浇,结合施肥进行。每摘一次心,都应施一次肥,最后一次摘心应多施磷、钾肥。花蕾形成后,5天施一次肥,直到开花为止。花蕾期还需喷洒0. 2%磷酸二氢钾液肥。

切花菊栽培与养护


1,切花菊栽培-定植.

切花菊是喜肥忌涝的植物,宜深沟高畦,施足基肥,沟面高差30-40厘米,每亩施4吨腐熟的猪粪.露地栽培,畦宽为120厘米,沟宽50厘米,保护地栽培则根据设施情况而定,例如6米30米标准大棚,栽植3畦,畦面宽1.2米,沟宽0.5米.

定植适期因品种栽培的株型,摘心的次数和供花期的不同而差异.一般夏菊,早菊或多花型的定植适期为5月下旬,秋菊,冬菊或大花型的定植适期在6月上旬.露地栽植,定植密度为20株/平方米;塑料大棚内栽培,每畦宽1.2米,每行种6株,行距20厘米.

2,切花菊栽培-主柱张网.

切花菊的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需要在畦的四周立支柱作为固定网络用,网宽同于畦宽,网眼为20-25厘米见方,当菊株生长到20-25厘米高时,在30厘米高处张第一层网,以后随着菊株不断长高,在60厘米处张第二层网.

3,切花菊栽培-整枝,抹芽,疏蕾,换头.

切花菊多本栽培经过摘心萌芽多个分枝,选留3-4枝,其余全部疏除,及时抹去分枝上的腋芽.现蕾后及时剥除菊株顶端主蕾以下的所有侧蕾.出现柳叶头现象,应及早摘心换头,将枝条顶梢的柳叶部分连同1-2片正常叶剪去,待其下部萌发的侧枝长成代替主茎,以后在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

4,切花菊栽培-病虫防治

菊花常见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白粉病,锈病等,运用轮作清除残体;通气结合运用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有效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脐螬,用氧化乐果,敌杀死,呋喃丹等防治.

龙须海棠(秋叶菊)繁殖管理


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在春季4-5月进行,采用室内盆播,播后10天左右发芽。扦插,春、秋季均可进行,选取充实的顶端枝条,剪成6-8厘米长,连叶一起插入沙床,插壤不宜过湿,插后15-20天生根,再隔1周即可盆栽。

栽培: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干旱,不耐寒,怕水涝,不耐高温。土壤以肥沃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

刚盆栽培的幼苗,稍干燥为好,当株高20厘米时,需摘心剪去一半,促使多分枝,多开花。

生长期要充足阳光,茎叶生长繁茂、健壮,开花不断。如光照不足,会使节间伸长,柔弱纤细,枝叶易倒状,开花减少。夏季高温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生长缓慢或停滞,应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防止强光暴晒。

每15天至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栽培中肥水不要过大,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枝叶生长繁茂,开花稀少。

盛夏进入半休眠状态,控制浇水,放冷凉通风处。否则高温多湿会引起根部腐烂。平时保持盆土稍微偏干,冬季生长缓慢,少浇水,保持叶片不皱缩即可。若气温低,湿度大,叶片易变黄下垂,严重时枯萎死亡。越冬植株在早春需株修剪和换盆,长出新枝叶,可在4-5月重新开花。

冬季移至室内向阳处,温度不要低于5℃,最好能维持10℃左右的室温,减少浇水,保持叶片不皱缩即可,若气温低,湿度大,叶片易变黄下垂,严重时甚至植株枯萎死亡。

每年的早春换一次盆,盆土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并结合换盆进行一次重剪,将老枝剪去1/2到1/3,促使其长出新的枝叶,等到4月至5月就可重新开花。栽培多年的老株往往开花不良,可繁殖新株更新。

有时发生叶斑病和锈病危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粉虱和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非洲菊繁殖及栽培管理


非洲菊是菊科大丁草属的宿根草本花卉,一般株高50-60cm,花朵较大,周年开花,但以当年10月至次年的4月为盛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花期则是每年的5-6月和10-11月。

繁殖

由于非洲菊为异花传粉植物,自交不孕,花序中雄蕊与雌蕊成熟的时间不同,必须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种子,其种子后代必然会发生变异。变异类型普遍表现为花梗变细、变软,花形变小,切花价值大大降低,当今的切花品种多为杂交育种,且为多倍体,基本上无种子产生,所以种子繁殖目前仅用于育种及盆栽品种,一般不直接用于大面积切花种生产。
播种繁殖 非洲菊不能自花授粉,需人工授粉,得到的种子细小,寿命只有半年,在0℃左右低温下贮藏可保持1年,宜随采随播。春播3-5月,秋播9-10月。播种时撒播于育苗盘中或育苗畦中,发芽适温为18℃-20℃,播后1周发芽,发芽率较低,约为50%左右。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植1次,在棚中养护2个月即可上盆或定植于田间。
分株繁殖 生长健壮的非洲菊成年植株可以采用分株繁殖,但繁殖系数低,易感染病虫害,分株繁殖代数高时,种苗退化,质量不稳定,降低商品率,一般较少采用。分株繁殖每年每株仅可分出5-6个新株,一般在3-5月进行。首先把一年生的母株挖出,再把地下茎分切成若干子株,每个子株必须带有根和芽,然后移植到苗床内或直接定植到大田。栽时不可过深,以根颈部略露出土为宜。
扦插繁殖 将健壮的植株挖起,截取根部粗大部分,去除叶片,切去生长点,保留根颈部,并将其种植在种植箱内。环境条件为温度22℃-24℃,空气相对湿度70%-80%。以后根颈部会陆续长出叶腋芽和不定芽形成插穗。一个母株上可反复采取插穗3-4次,一共可采插穗10-20个。插穗扦插后3-4周便可长根。扦插的时间最好在3-4月,这样产生的新株当年就可开花。
组培繁殖 组织培养是目前非洲菊繁殖的主要方式,种苗质量高,繁殖速度快,可实行周年计划安排,有利于商品化生产。通常使用花托和花梗作为外植体。芽分化培养基为:MS+BA(10毫克/升)+IAA(0.5毫克/升);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基为:MS+KT(10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3毫克/升)。
非洲菊外植体诱导出芽后,经过4-5个月的试管增殖,就能产生成千上万株试管植株。非洲菊最适合的大田移栽时期是4月份,这时移栽的幼苗在8月份就能大量产花。因而,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宜在10月中旬以前完成;第1次试管增殖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后每月1次,到翌年2月中旬结束第4次增殖,然后进行为期2周的试管苗长根;长根后移栽到苗床,养护1个月,再在4月初移至大田。

栽培

切花非洲菊品种很多,花瓣有红、橙、黄、粉、白,花心有黄、黄绿、红褐等色,近1-2年来市场上刮起“黑心花”旋风,故最近推出的新品种多为黑心非洲菊,因其色彩对比鲜明,产量高而倍受消费者和栽培者喜爱。
植前准备 非洲菊采用人工培养土栽培,可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培养土的参考配方为:腐殖质5份、珍珠岩2份、泥炭3份,此栽培方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一般采用大田栽植,种植地位置应选择在阳光充沛的地方,至少具有30厘米以上深厚土层,土壤要求疏松肥沃通气良好,土壤pH值6.0-6.5,pH值过高应适当调整,否则会导致叶色发黄,生长衰弱。非洲菊属深根性植物,根系很发达,可纵横延伸分布在1米深的土层中。所以整地时需要深翻,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肥量以每个大棚(350m2)畜肥2000千克、鸡粪6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碳铵50千克。同时施入呋喃丹0.5千克和多菌灵0.3千克。注意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基肥和土壤混合要充分。非洲菊最怕积水,因此温室种植应采用高畦,种植畦作成一垄一沟的形式,垄宽40厘米、沟宽30厘米。在定植前20天,对大棚内的土壤用40%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每个大棚内用40%甲醛9升加540千克水,均匀地浇在大棚内,再用地膜覆盖一周。
移栽定植 非洲菊为周年开花植物,最佳移植时期为3月下旬和9月上旬,但从有利于生产和销售角度来考虑,最好能在春季定植、秋季开花,入冬至春节前进入盛花期。尽量避免在9月后才定植。非洲菊种苗培育速度快,最好两年更换,确保产花的数量和质量。在育苗床,待苗长到5-6片叶进行定植,注意浅栽,避免种植过深造成坏根死苗,定植后应浇透水。定植时要严格挑选种苗,一般选用优质组培苗,也可用健壮的一年生大苗分株移植,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种植畦和株行距栽种,栽种时要注意将根颈部位略显露于土壤,防止根基腐烂,栽后即浇透水,注意保温保湿。
植后管理 非洲菊是喜温花卉,其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高于25℃或低于15℃生长缓慢,在30℃以上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期间,盖上50-70目的遮阳网降温,避免强烈日光灼射。在冬季低温来临之前要盖好大棚的薄膜,做好保温工作,在晴天时也要进行通风降温降低棚内湿度,通风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半至下午1点进行。11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大棚内加盖第二层薄膜保温。这样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3℃以上。在低温期间每天应在10点以后进棚管理,下午3点前做好盖膜保温工作。非洲菊为喜光花卉,冬季需要全光照,但夏季时应适当遮荫,加强通风降低温度,防止高温引起休眠。非洲菊耐肥、怕湿,在周年生产条件下每隔二周左右施肥一次,为了提高切花质量,还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锰、硼、铜等微肥。新定植的小苗成活后应适当控水蹲苗,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小苗定植45天进入旺盛生长的成苗期,生长期间,每7-10天可长出1片新叶,根系发达,吸肥吸水力强。在肥水管理上,要供给充足的水量,保持基质湿润,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及钙、镁、铁等元素;定植后3-4个月进入花期,花初期由于养分积累少,花朵细而弱,商品率低,不宜留花,应及时摘除花蕾,保持植株营养供应的平衡,同时还要及时摘除花叶、黄叶及病叶,避免养分消耗,一般每棵保持25片叶左右为宜。正式开花前应加大肥水供应,促使茎粗花壮,并及时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增施钾肥,使植株壮健,贮藏足够养分后供水要充足,花期浇水时切勿从叶丛中心进水,否则易引起病害发生。一般要求5-9月份每隔一周左右浇水一次,10月到翌年4月每隔2周左右浇水一次。当叶子过密时,必须将植株外层的老叶、病叶及时摘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有利于新叶生长。另外还要经常把生长叶下压,促进花芽的发育,提高切花产量。为防止苗心腐烂,定植时小苗的根颈部要露出地表,但随着植株生长根颈部的上移,加上浇水泥土冲走,致使株态不稳,影响植株的生长和鲜花的采收,所以要求定期理沟,上土护根固定植株。

病虫害防治

采用温室大棚栽培,由于多年连作,如果管理不当,病虫害的发生就会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生产效益。在病虫害防治上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除了注意种植环境通风以外,每年春季必须做好清棚消毒,减少虫源病株。一般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药剂如下。
虫害 跗线螨虫:这是对非洲菊威胁最大的虫害,其繁殖快,难以控制。经跗线螨虫危害的植株,叶片卷缩、硬化,花朵不能正常展开,可用克螨特、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杀虫素、速螨酮等交替使用防治。蓟马:受蓟马危害的植株生长缓慢,花瓣产生白斑、褪色,可用高效蓟蚜清、蓟马灵等进行防治。潜叶蝇:成虫危害叶片产生白色取食小圆点,幼虫危害叶片产生白色取食隧道,可用爱福丁进行防治。蚜虫:危害后叶片失绿变色,排泄物容易使真菌滋生,可用蚜虱绝、硕丹等进行防治。粉虱:此虫繁殖快、危害较大,危害叶片并残留煤状物于叶上,可用高效蓟蚜清、叶蝉散、灭扫利等进行防治。防治时通常一周用药一次,连施3次,但采花期要注意不要让农药喷溅到花朵,因为农药对花色有影响,损坏花枝的商品性状。
病害 疫病:该病主要由根茎、叶柄断口侵入的镰刀菌引起,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生,发病时叶茎部变黑腐烂,导致植株萎蔫死亡,可用托布津、敌克松等灌根处理。颈枯病:发病时花变小、畸形,花茎顶端部位干枯,可用代森锰锌或链霉素防治。叶斑病:受害株叶片和花上有灰色的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块连成片,可摘除病叶清理出棚及时销毁,并用托布津、普菌克、百菌清等防治。

采后处理

采后处理对于非洲菊的瓶插寿命是非常重要的,不经过采后处理的非洲菊瓶插寿命很短。非洲菊的采后处理包括下面几个环节。
采收 非洲菊的采切时间直接影响到它的瓶插寿命。所以一般要求植株生长旺盛,花梗挺直,舌状花瓣形成一个完整的花冠,而且至少有两个环状雄蕊群清晰可见时采切。切忌在植株萎蔫或夜间半闭合状态时采收花枝。过早采花将使瓶插寿命缩短。这是因为过早采摘时,外轮边花所储存的能量是不足以完成其发育的。采花时要摘下整个花梗而不能做切割,因为切割后留下的部分会腐烂并传染到敏感的根部,还会抑制新花芽的萌发。采下的花整理后,将花梗底部切去2-4cm,切割时最好不要用剪刀剪,因为那样会挤压木质部,应该用锋利的刀具斜切,最好在水中切,因为采花时空气有可能被吸进导管而阻止花朵吸水。花梗底部是由非常狭窄的木质部导管组成的,对水分传输有阻碍作用,切去之后,花朵吸水更加容易,这对于避免花茎部开裂和弯曲是很重要的。
预处理 非洲菊切花保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花茎容易折断,并且产生腐烂。切花采收后,要立即将花梗浸入水桶中,并运送到凉爽的地方。所用的水和水桶要很干净,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清洗消毒,以防细菌滋生,因为细菌会堵塞导管而使花朵不能吸水。预处理过程中,水的pH值要用氯化物(漂白粉)调整为3.5-4.0。过高的pH值将为细菌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条件。漂白粉既能降低水的pH值,又能杀菌,其中的氯化钙还能起到延长切花寿命的作用。漂白粉的加入量以50-100mg/L为宜,处理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处理时间过长会使花梗损伤,表现为花梗出现褐色的斑纹或颜色被漂白。作长时间处理时,漂白粉的浓度要降低,最高为25mg/L,最低为3mg/L。处理地点不能有阳光照射,否则将使漂白粉的有用成分发生分解而失效。也可用硝酸银或硫酸铝溶液进行保鲜处理,处理剂为每升水30毫克硝酸银或25毫克硫酸铝,处理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处理之前要把花梗头上约3-6厘米、外观为红褐色的部分剪除,直至显露出没有被堵塞的导管为止。
保鲜液处理 预处理完成后,将花梗浸入保鲜液中处理6-24小时,处理过程中,较多的花梗浸入水中有利于花朵吸水,其长度以10-15cm为好;环境温度过高会使花朵因为蒸腾作用而失去过多的水分,以10℃-15℃为好。水分的丧失会引起非洲菊花朵的衰老,因此在整个采后处理过程中都要避免干燥和吹风。最好将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到70%。此外,在保鲜液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切花受到乙烯的危害,乙烯是一种衰老激素,会缩短非洲菊的瓶插寿命。卡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乙烯,因此在装货的过程中,要把卡车的引擎关掉。非洲菊的保鲜液由以下成分组成: 蔗糖3g/L ,柠檬酸150mg/L, 磷酸氢二钾(K2HPO4·7H2O )75mg/L 。蔗糖为非洲菊保鲜过程提供能量,还能促进花朵吸水。柠檬酸使保鲜液的pH值降低,从而阻止细菌的滋生。
包装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将环境温度降到6℃-9℃,会延缓花朵的生命活动,保存能量。非洲菊最好采用7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长方形包装盒包装,以免在运输途中因移动而折断,包装用的纸箱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太频繁,以免滋生细菌。运到目的地以后,非洲菊花梗底部会变干,要用干净的小刀斜切去一点花梗,再浸入干净的保鲜液中,如果没有保鲜液,也可以使用低浓度的漂白粉溶液。

非洲菊切花盆栽效果


非洲菊切花盆栽效果
据荷兰Florist花卉公司的一份资料介绍,在荷兰,非洲菊的栽培已从土壤栽培(地栽)改为用不同的基质栽培。这些栽培基质粗略地分为岩棉栽培和盆栽,而盆栽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种植者的兴趣,盆栽便于操作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疫霉菌传播的机会,避免地栽时的土壤问题,提高产量,减轻灰霉病的发生,水分更易控制,化学防治更有效。 为研究本地环境下盆栽非洲菊切花的效果,特进行对比试验。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 供试非洲菊品种:黑心红(21#)、黄沙(3#)、阿尼神(7#)。 (2) 供试花盆:直径250mm,高220mm的塑料花盆。 (3) 供试土壤基质:2/4腐殖土+1/4红土+1/4珍珠岩。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盆栽和离地苗床栽两种栽培方式; 7#、3#、21#三个品种,共6个水平组合,即6个处理。选择长势大小较一致非洲菊苗同期种植,盆栽每个品种栽545盆占一条苗床;离地苗床每品种568株占一条苗床。土层厚20cm左右。采用滴灌浇水,在相同管理条件下进行。每处理随机调查20株。调查整条苗床产量,算出平均单株产量、死苗率。试验在云南省农科院花卉中心温室内进行。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用t测验法比较盆栽和苗床栽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见下表)产量为11月和12月总和的平均单产。 由上表知:经t测验,21#非洲菊盆栽的平均开展度和花梗长极显著高于苗床栽培的。7#非洲菊盆栽的平均株高极显著高于苗床栽培的,平均开展度显著高于苗床的平均开展度,平均花梗粗显著低于苗床的平均花梗粗。3#非洲菊的平均花梗长极显著高于苗床的平均花梗长。其余各性状,两者平均数间的差异均不显著。21#和3#非洲菊的两种栽培方式的切花产量无明显差异,7#盆栽的平均单株产量比苗床栽的低0.53支。21#、3#盆栽的死亡率比亩床栽的低2.1%和1.9%,7#的死亡率与栽在苗床上的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非洲菊切花盆栽,方便操作,便于管理。植株栽在各个盆中,不受地下水位起伏变化的影响,盆栽不受土壤结构,如排水性、土壤成分、干扰层的限制。 盆栽与苗床栽比较,还有省工、省时的优点,不需拉土进苗床、出苗床,早投产,早收益。据资料介绍,盆栽的非洲菊,其切花产量比地栽的高20%~35%。根据盆栽特点,发挥滴灌的作用,薄肥勤施,精心管理,切花的产量和质量有望超过地栽的。不售切花时,可作为盆花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切花菊生产技术要点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花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品种繁多,颜色缤纷,花形千姿百态,深受人们喜爱,曾与牡丹、兰花等被誉为十大名花。作为切花生产的菊花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采芽育苗、定植管理、切花制作以及运输等。


一、采芽育苗

温室育苗不受季节限制,当母本菊脚芽长到4至5厘米时,选丰满、抱头、长势茁壮、远离母株的个体,用刀切下,留上部2至4片叶。按不同品种,插入已浇透水的素沙、沙壤土或珍珠岩中。扦插深度为菊芽的1/3左右,扦插不宜过密,插后浇透水,将插入的缝隙密合。注意光照和通风,以防霉烂及病害,扦插初期温度要保持在10℃至15℃ 左右,以促生根,大约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


二、定植管理

将生根的菊芽分栽于花盆中或就地栽植。菊花怕涝,土壤以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宜。打垄栽植株距20厘米左右,品字型种植。

这一时期的菊苗,生长需要大量养分,应加强肥水管理。植株生长阶段,以氮肥为主,一般使用泡好的磷酸二铵500至800倍液或腐熟的豆饼水稀释液。施肥时应尽量避免肥水浇到茎叶上,施肥后及时浇水,可以冲刷残留在茎叶上的肥水,防止烧苗。

当菊芽长至15厘米左右时,即可摘心。摘心时,上部保留一段枝干和10片左右新叶,以促进菊苗代谢。同时及时摘去基部老叶,使菊苗通风、透光,并随时注意把母株侧芽抹去。大约半个月左右,菊苗即能萌发出新的脚芽。

当新脚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修枝。有的品种需要留作独本菊,如节间较短的‘紫云’、‘银炼荷花’、‘光辉’ 等品种,可选留枝形好、长势壮的菊花枝,其余枝芽剪去。作多头菊的根据植株具体情况适当修剪。

这一阶段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通风良好,控水做到见干见湿。浇水宜在清晨。为了防止植株徒长,可在这一阶段每隔10天左右喷矮壮素多效唑(5000倍液)或B9(400至600倍液)。发现菊花现蕾停止喷施,防止烧坏花蕾。

为了促其早开花可进行短日照处理,使菊苗见光时间少于13.5小时,具体操作如下:晚4∶00至第二天早8∶00,用黑塑料布遮光。为了避免高温和保持通风,可在天黑之后把塑料布揭开,天亮之前再盖上,这样大约经过40天左右菊花现蕾。这一阶段,应抓紧时间去侧蕾,促进枝条顶部花蕾生长,同时应定期施磷钾肥,当花蕾长至丰满时停止短日照。

相信《切花菊的繁殖管理》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月月菊的繁殖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