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怎样使切花月季冬季丰产”,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切花月季的冬季产量,对于增加全年切花月季的收入极为重要。笔者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日光温室内切花月季冬季丰产的技术要点,现简介如下:1.采取各种保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室温及地温首先是要采用合理的温室结构,以保证温室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室内温度,使白天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第二,采用蒲席、稻草席、保温被或纸被覆盖,减少热量的消耗;第三,要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夜间温度,夜温在15.5至16.5℃,才能保持正常的产花量;第四,挖防寒沟。沟内填充麦秸、稻草等有机物,上面覆土,起隔热保温作用。2.增加光照冬季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弱,月季又喜光,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促进月季生长。一是选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以利于增强透光度;二是采用反光膜,铺在地面垄间或贴在温室后墙上,以提高光照强度;三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冬季光照的不足。3.充足供应肥料,适量浇水一般2至3周施肥一次,有机肥与化肥要轮流使用,使用化肥时要保持氮、磷、钾的比例为1:1:2,并结合进行叶面施肥,喷施叶面宝、喷施宝、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此外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封闭的状态下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毫克/千克至2000毫克/千克,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可提高切花的品质。因冬季气温低,加上有塑料薄膜覆盖,蒸发及蒸腾量减少,而切花月季要求温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至70%之间,因此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随施肥进行浇水。4.折枝并结合修剪折弯弱枝和盲枝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保持切花产量稳定和提高切花的品质。也可以采用一次性修剪法,重点保证节日前的切花供应。冬季切花月季生长量小,要以轻剪为主。5.病虫害防治冬季切花月季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等。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500倍液或42%粉必清300至400倍液喷洒。最好在未发病前用百菌清烟剂熏烟,也可采用硫磺熏蒸器加热熏蒸硫磺的办法杀灭棚内空气中的病菌,达到防治白粉病的目的,以保证切花月季叶片的清洁,提高切花的品质。防治蚜虫、白粉虱采用20%好年冬或5%蚜虱净1000倍液喷洒。防治红蜘蛛采用40%三氯杀螨醇或1.8%集琦虫螨克1500至2000倍液喷洒。

XzH52.cOm精选阅读

冬季切花月季丰产技术


冬季是北方地区切花月季缺口较大的季节,切花的价格在这一季节也较高。因此,提高切花月季的冬季产量,对于增加全年切花月季的收入极为重要。现介绍一套日光温室内切花月季的丰产技术:1.保证室温及地温

首先采用合理的温室结构,保证温室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室内温度,使白天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第二,采用蒲席、稻草席、保温被或纸被覆盖,减少热量的消耗。第三,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夜间温度,保证夜温在15.5℃~16.5℃。第四,挖防寒沟,沟内填充麦秸、稻草等,上面覆土,起隔热保温作用。2.增加光照?冬季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弱,月季又是喜光植物,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促进月季生长。一是选用透光性能好的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以利于增强透光度。二是采用反光膜,铺在地面垄间、贴在温室后墙上,以提高光照强度。三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冬季光照的不足。3.保证肥水供应?一般2~3周施肥一次,有机肥与化肥要轮流使用,使用化肥时要保持N、P、K的比例为1∶1∶2,并结合叶面施肥,喷施叶面宝、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此外?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封闭的状态下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毫克/千克~2000毫克/千克,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可提高切花的品质。切花月季要求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因此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随施肥进行浇水。4.折枝并结合修剪?折弯弱枝可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保持切花产量和品质。冬季切花月季生长量小,要以轻剪为主。5.病虫害防治?冬季切花月季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等。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500倍液或42%粉必清300~400倍液喷洒。最好在未发病前用百菌清烟剂熏烟,也可采用硫磺熏蒸器加热熏蒸硫磺的办法杀灭棚内空气中的病菌,达到防治白粉病的目的,以保证切花月季叶片的清洁,提高切花的品质。防治蚜虫、白粉虱,采用20%好年冬1000~1500倍液或5%蚜虱净1000倍液喷洒。防治红蜘蛛采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或1.8%集琦虫螨克1500~2000倍液喷洒。

北方地区冬季切花月季丰产技术


冬季是北方地区切花月季缺口较大的季节,切花的价格在这一季节也较高。因此,提高切花月季的冬季产量,对于增加全年切花月季的收入极为重要。现介绍一套日光温室内切花月季的丰产技术。

一、温室结构要合理。首先,要保证温室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室内温度,使白天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28℃。第二,采用蒲席、稻草席、保温被或纸被覆盖,减少热量的消耗。第三,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温室的夜间温度,保证夜间温度在15.5℃至16.5℃。第四,挖防寒沟,沟内填充麦秸、稻草等,上面覆土,以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二、增加光照。冬季北方地区光照强度弱,月季又是喜光植物,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光照,促进月季生长。一是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薄膜,并保持棚膜清洁,以利于增强透光度。二是采用反光膜,铺在地面垄间,贴在温室后墙上,以提高光照强度。

三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冬季光照的不足。三、保证肥水供应。一般2至3周施肥一次,有机肥与化肥要轮流使用,使用化肥时要保持N、P、K的比例为1∶1∶2 ,并结合叶面施肥,喷施叶面宝、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此外,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封闭的状态下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 毫克/千克至2000 毫克/千克,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可提高切花的品质。切花月季要求温室内相对湿度65%至70%之间,因此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随施肥进行浇水。

四、折枝并结合修剪。折弯弱枝可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保持切花产量和品质。冬季切花月季生长量小,要以轻剪为主。

切花月季生产规程


一、繁殖 切花月季主要是通过嫁接繁殖。所用砧木为野蔷薇、粉团蔷薇或无刺狗蔷薇,以无刺狗蔷薇为最理想。嫁接繁殖在生长季节进行,通常为3月中旬或7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砧木的树皮容易剥离,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嫁接时在砧木上先做垂直切口,然后做水平切口,形成“T”字形。再从接穗上切取盾形芽片插入切口。然后捆绑定位。待接穗成活后剪除切口以上部分。3个月后即可成苗。除嫁接繁殖外,生产上也常用扦插和组织培养进行繁殖。但扦插苗根系不旺,寿命较短,不利于推广。

二、栽培管理

(一)土壤准备。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蒸汽消毒为主,无条件时也可用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后,应多次深翻,以免药害影响以后植物根系的发育。然后施入20厘米厚的农家肥,进行耕翻,整成50厘米宽的高畦,畦高15~20厘米。

(二)定植。每畦种两行,株间交叉,有利于通风透光。株距30~40厘米。定植时将根系向四周散开。嫁接口应高于土表1~2厘米,并培土略高于地面,待浇水沉实后,保持接口仍在地面上,防止接穗生根。

(三)植后管理。在幼苗期及时除去花蕾,促进根系生长,当开花母枝长达50厘米时即可留花做生产用。及时除去侧芽及侧蕾,以保证顶蕾的发育,及时除去砧木发出的芽及接穗产生的根。

(四)巧施肥水。月季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通常生长季节每周浇水两次,休眠期每周浇水1次为妥,但视天气及土壤湿度进行适当调整。追肥常用无机液态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三、切花的采收 切花月季及时采收是关系到切花瓶插寿命的重要因素。过早采收的花枝容易产生弯茎,过迟采收则缩短瓶插时间。月季的红、粉品种一般在第一片花瓣向外松展时采收,黄色品种应略早些,白色品种则应在第三片花瓣向外松展时采收。

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切花月季在营养生长旺盛阶段易出现白粉病和霜霉病,多雨季节易发生黑斑病,深秋季节易发生黄粉病。可采用粉锈宁2000倍加百菌清1000倍,托布津1000倍,粉锈宁2000倍加多菌灵800倍防治。虫害红蜘蛛,在4月上旬叶背面开始出现,夏季达到高峰,一般用三氯杀螨醇1500倍、克螨特1800倍、螨克1500倍,相隔5天喷洒叶背一次,连续二到三次进行防治。蓟马一般6月初在花蕊内为害,造成大量次花。用药宜在傍晚时,可用敌敌畏1000倍,甲铵磷800倍、乐果500倍防治。

冬季保温切花月季最佳栽培温度白天为25度左右,晚上在15度左右。冬天为达到出花目的,必需采用保温设施。从季节上,一般进入10月份就要开始复盖第一道(大棚外)薄膜,11月中旬棚内增加一层地膜,包括大棚四周。到日温降至0极左右时,可考虑加设地温线,180平米的塑料大棚只要设立三根1000瓦的地温线凌空吊起,同时结合地面铺设稻草,大棚内侧竖设草包来保温。这样,大棚内就能承受棚外零下5—8℃的低温。用上述保温设施可以在3月10日左右出春花,冬花保持到2月20日左右。

切花月季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生产中主要以嫁接法为主。

1.砧木 主要选择蔷薇属野生种粉团蔷薇作砧木。其直立性强,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枝干平滑皮刺少,基本不受白粉病感染。砧木全年均可进行扦插,雨季扦插最好。方法是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插穗剪成长12cm左右,太长容易因失水而干枯。将下端削成马蹄形,以利生根7-8月份将砧木插穗扦插于露地背风向阳的畦内,插后遮荫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扦插的砧木,当年秋天即可进行嫁接。第二年春季嫁接也可。

2.接穗 选择开花后从顶部向下数第一或第二枚具有5小叶的腋芽作接穗。腋芽一定要饱满充实。剪掉叶片及少端发育不充实的部分,包在湿部内置于阴凉处备用。随采随接。

3.嫁接 可采用T形芽接法.嫁接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中旬或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先在砧木距地面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长度约1.0-1.5cm,再从横切口中央垂直向下切一刀,长1.2-2cm左右,形成“T”形。用芽接刀刀柄剥开切口树皮,将接芽咨询插入切口,要求将接芽上端与切口上端相接,芽片紧贴在砧木上,并用剥开的树皮盖好,但要将芽露出来。用塑料条带等绑扎严实,将叶柄与芽露在外面。芽接后一周左右,若芽接鲜绿,叶柄一触立即脱落,说明嫁接成活。相反则没有成活,应立即补接一次,嫁接既可以保持品种特性,又获得了强健的根系,是大规模生产月季切花的好方法。

对于一些生根较容易的品种,也可采用扦插法,具体作法是:

月季扦插一般选择在春秋两季,此时是扦插最容易成活的季节,春插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底,秋插从8月下旬至10月底,扦插可结合月季修剪进行。花朵萎谢后,将枝条自基部起第二、三片叶处剪下,剪去下面的两片叶,上面两片叶各保留2~4个小叶,其余剪去,剪成长10cm左右,具有3个芽的扦穗。切后枝条基部速蘸生根粉或400μg/g吲哚丁酸,以利生根。选择傍晚或阴天扦插,扦插深度为插条长的1/3左右,插入太深容易腐烂。插后要立即喷水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遮荫,一般25天可长出新根。

栽培管理 玫瑰栽培时间一般要长达5年至8年之久,因此在栽培时首先要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的家畜粪及氮、磷、钾肥等。嫁接或扦插成活后的小苗以株行距45cmX 30cm定植于栽培室内。栽植时将根向四方撒开,苗木的嫁接部位埋入土下3cm,比周围土层高2cm左右。栽后在根周围灌透水,加强水肥管理。小苗营养生长期需水量较大,2~3天浇一次,腋芽萌动前要适当控水,腋芽萌动到新梢长出要逐渐增加浇水量,以促进发枝。花蕾形成后到开花期,是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高峰,尽量1天浇1次水。8月上旬及9~10月,可适当进行中耕施肥,在株间施以油渣、骨粉、化肥和草木灰等。小苗营养生长前期,要及时摘除一切花蕾,以利于培养开花母枝,让枝条生长健壮。而一些品种有时会在枝梢上长出2个或3个花蕾,此时要保留中间的主蕾,摘除旁边的副蕾,以免养分分散,影响开花质量。盛夏气候炎热时形成的花蕾会受高温影响发育不好即开花,无商品价值,因此这时可见蕾就摘,促使枝条发育。玫瑰修剪一年可进行两次,秋剪和冬剪。秋季生长期,花蕾尚未形成前,可将枝条重剪到60~80cm高度,以更新老枝条,控制开花期,促进枝条发育。进入休眠期后至次年发芽之前,可进行冬剪,控制植株高度,整修树型。

防治切花月季白粉病


白粉病是月季叶部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可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预防的方法有:

1.在早春植株萌动前,喷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杀死越冬病菌。

2.月季植株翌春展叶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3至4次,巩固预防效果;或用等量式波尔多液于展叶后每隔半月喷一次,连续3至4次,可在月季叶片上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膜,防止病菌孢子的侵入。

3.用27%的高脂膜乳剂50至100克,于发病前或发病期加水7升,均匀喷布于叶片的正反两面,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2至3次,可形成一层透光、透气的保护膜,既可防止病原菌孢子的侵入,又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外,大棚栽培切花月季,还应增加通风透气,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增加植物抗性,可明显减少白粉病的发生;同样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早春修剪并烧毁感病的枝叶,也非常重要。

治疗方法:

1.无病期用40%的多硫悬浮剂(多菌灵和硫磺混合而成的广谱性杀菌剂)15至20克,加水7.5至10升喷布叶面,每隔7至10天喷药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相当不错。

2.用氟菌唑防治,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0天喷第二次,一般用30%的氟菌唑800至1000倍液;注意施药后要立即洗净脸手脚等裸露部位,并漱口,不可将剩余农药倒入水田、河流或鱼塘中,以免造成对人畜等的危害;它是治疗白粉病的首选农药。

3.生长期选用5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20%的粉锈灵乳油3000倍液、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任选一种每周喷洒植株一次,连续2至3次,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切花月季花栽培管理要点


一,切花月季花-品种的选择.

目前红色可选用:加布里拉,玛丽娜等;粉红色可选用:婚礼粉,女主角,索尼亚等;金黄色可选用:黄金时代,金徽章,雅典纳等;紫色可选用:紫苔;橙色可选用:莫尼卡等.切花月季首先应选择花型优美,重瓣性强,叶片大小适中,有光泽,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抗逆能力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同时应按市场的需求,适当安排各花色品种的栽培面积的比例.

二,切花月季花-繁殖

1,砧木选择.月季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芽接,其中以芽接应用最广泛.芽接砧木选用同属中最常见的而且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野蔷薇.砧木一般于6-9月份扦插繁殖,湿度保持70-80%.

2,接穗选择.选择开过花的枝条做插穗,选取有5小叶且未萌发的休眠芽,采后立即去除上部叶片,只保留叶柄,浸在水中或用湿毛巾包裹,随用随取.

3,芽接时间.芽接一般于3月中旬,7月上旬至9月中旬进行.

4,芽接方法.采用t字形芽接.

5,芽接后管理.芽接成活以后,将砧木接口以上的枝条剪去一半,待芽条长成5厘米以上的枝条时,将砧木以上全部剪除,3-5个月后可作成苗定植,并要注意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工作.

三,切花月季花-定植

1,土壤准备.选择透气性,排水性好,疏松肥沃的中性壤土,深翻土壤,进行土壤消毒,杀菌灭虫,施足有机肥,亩施堆肥3500千克,牛马粪7000千克,鸡粪1000千克,豆渣150千克,油渣70千克,骨粉24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草木灰180千克,于定植前1个月完成.

2,定植方式.定植畦南北走向,南方为高畦,北方为低畦,定植采用双行式,即每畦植2行,行距35厘米,株距20-30厘米,畦面覆盖塑料地膜.

3,定植.定植可在2-4月进行,定植后及时浇透水,以后则控制浇水.

四,切花月季花-田间管理

1,温度.夜温保持在15-18℃,昼温为23-26℃,夏季昼温为26-28℃,高于22℃适当通风.

2,水分.应做到见干见湿,原则是浇则浇透,冬季10天浇水1次,春秋4-5天浇水1次,夏季2-3天浇水1次.4月初至5月初上午10时后开始遮荫,9-10月逐步减少,冬季补光.

3,其他管理.薄肥勤施,施肥后适量减水,早春,晚秋及冬季宜施无机肥,入夏施有机肥,高温期减少或停止施肥.当幼苗长至一定高度时,设支架高1.5米左右,在高1米及1.4米处搭铅丝.幼苗期及时去除所有的花蕾,培养开花母枝,剪除开花枝上的侧芽侧蕾,及时去除砧木发出的芽,接穗基部白根,病枝,弱枝.

五,切花月季花-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可用代森锰,代森锌,苯来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锈病,黑斑病.

2,虫害防治.可用50%杀螟硫磷1000倍液防治蚜虫,蓟马,卷叶虫,金龟子,介壳虫.

3,综合防治.通风降低发病率,淘汰烧毁病毒枝,通过高温4周,消除减少体内病毒.

六,切花月季花-收获与处理.

红色或粉红系,当萼片角处折至水平位置,且外层1,2片花瓣开始向外松展时采收.黄色略早,白色或其它稍迟些采收.

采后送分级室,贮藏于5-6℃冷室内,将花梗基部在冷水中浸2-4小时,将茎基部水中部分剪去5厘米左右,分别进行分级,捆扎,包装后,放入0-10℃的冷库中贮藏.

丰花月季栽培


丰花月季属蔷薇科蔷薇属,耐寒性强、花色艳丽多彩、分枝力强、花序密集、花期早。自6月初至10月末,单花开放10天,群花连续开放180天以上,深受人们的喜爱。适宜装饰街心、道旁,做沿墙的长篱和独立的花屏或花圃镶边。通过近几年从河南引进的2年生丰花月季试验证明,该品种是沈阳地区美化环境理想的品种。
1、繁殖可用扦插、分株、压条等方法。扦插可嫩枝扦插、硬枝扦插、芽插。嫩枝扦插在4—5月、9—10月份进行。为促进生根,可将切口蘸上吲哚丁酸。硬枝扦插在落叶进入休眠期至翌年春天发芽前都可进行。芽插可在春季新芽长到3—7厘米时进行。
2、栽培管理适宜地栽,株距为50—100厘米,根据苗大小而定。夏季干旱时要浇足水,尤其是孕蕾期和开花期,一定要保证供足水。雨季不要积水。中耕可施人粪尿或撒上腐熟有机肥,然后翻入土中。生长期勤施肥,花后追1—2次速效肥。高温干旱应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后一次肥,并清除杂草。丰花月季栽培最重要的是修剪,作为丛株式的开花灌木,要求植株高而开花较多,要高剪;要求植株较矮,开花大,则宜低剪。一般每株只留3—5个主干。高剪时主枝留75—120厘米,含15—20个芽;低剪主枝留30—40厘米,含6—8个芽。在北方地区需要进行防寒处理,可在地上部分15厘米处剪截枝条;也可加盖玉米秆3—4层,覆土密合缝隙,并灌封冻水。早春发芽前喷3—4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病菌。在生长季节加强管理,增强植株的生长势和抗病力。

丰花月季怎么扦插


时间选择

一般来说,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不过,以秋天或者冬天为主。不过要注意,如果是冬天进行扦插的话,最好是在大棚或者温室中进行,这样有利于保证温度等各项条件。

基质的选择

最基本的要求是疏松透气,不要含有一些没有腐熟的有机质。另外,其中最好也不要含有盐类物质。最常用的有珍珠岩、草炭土、河沙等等。

插床的选择

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选择,各种盆、木箱等都是可以的。还有对它的要求就是排水性能要好,所以底部有孔或者裂缝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要放上一些排水物质。

具体步骤

首先,选择长得好的健壮的茎,然后将它们切成五到十厘米左右长的小段,最好每段都带有一些叶子,这样成功率会高些。然后,等到它们的切口干燥之后,就可以插入基质中了,插的时候要注意上下,不要倒置。还有一点需要留心,就是插的时候需要倾斜一下,这样它汲取水分的面积就能够大一些了。

注意事项

如果是在露地进行扦插的话,我们要注意采取一些保温和保湿的措施,这样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另外,如果是选择在夏天进行扦插的话,那么需要特别注意水分的管理和温度的调控,不然它们就不容易生根了。

切花月季岩棉无土栽培技术


岩棉栽培是目前一种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笔者2000年在日本进行海外技术研修工作时对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岩棉栽培的最大优点是可明显提高生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和避免连作性生产等,大大提高了现代化温室的有效利用率,特别适宜于切花月季、非洲菊等多年生花卉鲜切花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现将切花月季岩棉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床的设置

  栽培床要求稳固、高低水平一致,高40~60cm、宽60cm(2行栽培),一般用20#热镀锌钢管做间距为180cm的弓形支架,支架上平拉4根20#钢管,宽度60cm,上置厚度为1.5~2.0cm的聚丙烯泡沫板,在泡沫板上再盖一层防漏黑色塑料。在栽培床的侧面安置2条“U”型槽,这样过多的残液可通过防漏塑料布流到“U”型槽内,做到营养液的有效回收。栽培床的间距120~140cm。岩棉块的规格:下层为7cm×20cm×91cm或上层为5cm×10cm×91cm,7穴或9穴。

2 定植

  定植前岩棉块要充分浇透水。定植时要选择品质优良、无病虫害、整齐均一的壮苗定植。定植苗一般选用在对角线长5cm的岩棉小方块上扦插的月季种苗,定植适期以小岩棉块下方有少量根伸出为宜。

3 营养液的配制与施用

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配方关系到月季的生长发育能否正常,营养是否充足。营养液中最主要的是氮、磷、钾的配合比例。配制时,将大量元素混合溶解制成A液,微量元素混合溶解制成B液。A液的配方为KNO30.20g/L,Ga(NO3)20.31 g/L, MgSO40.25 g/L, FeEDTA11.3 mg/L, NH4H2PO446.9 mg/L, NH4NO316.9 mg/L, KH2PO455.6 mg/L;B液的配方为H3BO30.6mg/L,MnSO40.6mg/L,ZnSO40.6mg/L,(NH4)2MoO4·4H2O0.6mg/L,CuSO40.6mg/L。配制时浓度均为配方所示浓度的1000倍的浓缩营养液。施用时利用压力泵将浓缩营养液以供水量的)0.1%比例供液。营养液的pH保持在5.5~6.5为宜。灌溉采用滴灌装置,一般A、B液配比为1∶1。供液次数和时间因植株的大小及季节有所不同,一般每天6~12次,每次的供液时间为6~8min。

4 生长期间的管理

定植后30d左右小苗生长至30~40cm高时摘心,同时进行第1次枝条弯曲;为了保证植株保留有足够光合作用的叶片数(60片以上),1个月后,再进行第2次枝条弯曲。一般来说,进行两次枝条弯曲后,变成植株生长最顶端的植株基部才能优先萌发出优质壮芽,进而生长成为高品质的鲜切花。这一时期,要经常进行营养液浓度、EC值、pH的观察,温度、湿度的调控,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切花月季最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为20~27℃,夜间为15~22℃,喜日光充足,相对湿度为70%~75%。

5 病虫害的防治

  切花月季在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虫害以红蜘蛛、白粉虱等为害严重。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气温高、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其防治方法为:1注意通风、降低湿度,控制发病条件;2定期用硫磺烟剂熏蒸防治,平均每30d1次;3发病前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红蜘蛛繁殖能力强,一般1a可达10代以上,尤其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繁殖迅速,为害严重。其防治方法为发生初期喷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效果明显。

6 切花采收与上市

从定植到鲜切花采收开始,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的生长时间。切花要选择生长健壮、叶色正常、茎秆挺拔、品质优良的花枝进行采收。采收后应及时放在5~8℃冷库中在盛少许水的水槽中冷藏。经过预冷的鲜切花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分级、包装。通过冷藏运输送到各大鲜花市场进行销售。

鲜切花要严格按标准分级。一级品花色纯正,鲜艳具光泽,无变色焦边,花形完整,花朵饱满,外层花瓣整齐,无损伤;花茎质地强健,挺直、有韧性、粗细均匀,无弯颈,长度大花品种大于或等于80cm,中花品种大于或等于55cm,小花品种大于或等于40cm;叶片大小和分布应均匀,叶色鲜绿有光泽,叶面清洁、平展;装箱容量为每20支捆1扎,每扎中切花最长与最短的差别不超1cm。二级品花色鲜艳,无变色、焦边,花形完整,花朵饱满,外层花瓣较整齐,无损伤;花茎质地较强健,挺直,粗细较均匀,无弯颈,长度大花品种为65~79cm,中花品种45~54cm,小花品种35~39cm;叶片大小和分布应均匀,叶色鲜绿,叶面清洁、平展;装箱容量为每20支捆1扎,每扎中切花最长与最短的差别不超过3cm。三级品花色良好,略有变色、焦边,花形完整,外层花瓣略有损伤;花茎质地较强健,略有弯曲,粗细不匀,无弯颈,长度大花品种50~64cm,中花品种35~44cm,小花品种25~34cm;叶片分布较均匀,叶片略有褪色,叶面略有污物;装箱容量为每20支捆1扎,每扎中切花最长与最短的差别不超过5cm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怎样使切花月季冬季丰产》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花月季属于露地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