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梅桩盆景造型”,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梅桩的造型素以微派的游龙梅而闻名。此外,苏、杨派又以劈干、顺风、垂枝、疙瘩等式而著称。上述这些造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梅桩盆景的多姿多态、变化多端。但是,都未能充分表现梅桩傲雪凌霜、坚忍不拔的坚贞、刚强性格,故今梅桩造型大多采用粗扎细剪自然式造型为主。不足之处是枝干横斜疏瘦,以曲为美表现不足。为了兼顾二者,在制作梅桩盆景时采取半折、半锯法来进一步表现梅桩的遒劲。 夏也不必遮阴。但水大会沤根,施肥过多会使叶片过大,影响观赏,所以养护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可在花蕾形成时向叶片喷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以延长花期。冬季放在室内冷凉处或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每3年左右的春季萌动前翻盆一次,盆土宜用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半折法适用于主干直径0.5-2㎝梅苗的造型。方法是:从基部起,依势而上,在需要造型的部位将主干折断一半左右,一直折到所需的角度,在具体操作中,用两手的姆指顶住需要折弯的部位,两手握住主干两头,慢慢地向同一方向用力,听到枝干发出轻微的咔咔声之后,减少施力,说明这时枝干有部分被折断,根据需要,可再重复一次,然后用棕绳蟠扎到所需的弯度。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折第二弯、第三弯,┅┅使全部主干弯曲后,用塑料薄膜,剪成宽2㎝左右的长条,包住折弯处,加速其愈合。

上述办法对2㎝以下梅干的造型可一次完成,而对于2㎝以上的树干或枝干较粗大的造型则需采取半锯法来拿弯。即:在干、枝需要拿弯的部位用锯依次横锯干、枝的一部分,便于干、枝弯曲。其方法是:在需要拿弯的部位用钢锯依次横锯主干或枝条,半锯的长度、深度根据拿弯的需要而定,粗干、枝锯深可达直径2/3,长是深度的2-2.5倍,正弯处锯到2/3强,然后依次减少一点。通过上述方法,就可以得到所需形状的梅状盆景了。

XzH52.COM好文推荐

三角梅盆景造型之硬枝整形


我们在给三角梅盆景造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已经木质化的枝条,此类之类在造型的时候容易折断,而一些比较粗的硬枝更是难以弯曲造型。那么我们该如果造型呢?看看下面。

这里说的硬枝是指完全木质化的枝条,这种硬枝在造型时,不管是用铝线缠丝还是拉绳牵引,在弯曲时都很容易折断,对付这种硬枝不能硬来,这里面有一定的技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硬枝拿弯首先要在枝条折弯的部位,用利刀如裁纸刀上下左右各割一道,走刀轨迹与枝条平行,注意不是环割,是顺着枝条割。刀割长度与枝条粗细成正比,深度最好达髓部。割好后,用电工胶布把刀割部位缠上,然后扭、折刀割部位,使该处变软。经过这样处理后,不管是进行铝线缠丝还是拉绳牵引,都会变得非常容易了,即使是2、3厘米粗的枝条都可以随意弯曲造型,再硬的枝条也不容易折断了。

大家开始可以先用细枝条练手,慢慢再过渡到粗枝条。

可能大家觉得刀割粗枝条会比较费劲,没关系,宝上有专用工具,叫破杆钳,大家可以搜一下。

经一个多月的试验,感觉这种方法对植物的生长没有什么影响,破杆后的枝条长势一点也不比旁边没有破杆的枝条差。而且三角梅具有很强的愈合能力,破杆的伤口应该很快就能愈合。

盆景摘叶造型


摘叶能使一年发叶一次的盆景树木多次发芽、发叶。摘叶能使盆景重新发出绿叶,再现生机勃勃的风姿,使之更美观,更具观赏价值。

摘叶前1个月左右要加强肥水管理,以促使摘叶后新芽迅速萌生并长成嫩叶。

摘叶的时间根据树种和观赏期的不同有早有晚。但除了春季自然萌芽时不能摘叶外,其他时间均可摘叶,一般以春季和秋季摘叶为最好。摘叶次数的多少也可根据树种及观赏效果不同而定。如红枫在夏季进行摘叶,至秋末就能发出红嫩的幼叶,更为艳丽动人;枸杞在初夏、初秋进行两次摘叶,果实会结得更好;竹类盆景叶子一年四季常青,但过密的叶片也会给人以臃肿的感觉,疏剪枝叶后,更显其刚劲有力、青翠潇洒的风姿。

树桩盆景的造型


一、蟠扎

树桩枝条的弯曲度、走势在自然情况下大多不尽人意,通过蟠扎的手法,进行必要的调整。棕丝蟠扎要一定的基本工,不易掌握。用金属丝蟠扎非常方便。选择粗细适宜的金属丝,以要蟠扎枝条基部粗度的1/3为好。过粗不灵活,用力大了易折断或损伤树枝树皮;过细不能定型。先固定好金属丝在起点,固定的好坏很重要,不牢会在枝条上旋转,损伤树皮,弯曲力度也不够固定,方法因人而异,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便于应用为原则。掌握好密度和方向,金属丝与枝干成45度角,紧贴树枝,疏密适当,过疏过密或不均匀,效果都不能理想。有时遇到枝条较粗,一根金属丝不达到弯曲效果时,可用双丝缠绕,加强弯曲力度。金属丝的方向应一致,先树干后书枝,先下部后上部,遁序渐进。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折断枝条。根据树形整形状,远观近瞧,对不满意的进一步调整。

金属丝蟠扎易于掌握,只要把起点固定好,蟠扎密度、方向、弯曲受力点等几个方面掌握好,基本上便可以随意弯曲造型,工效高,一次蟠扎到位,成型快,可在嫰枝时就可蟠扎。

二、摘叶

盆景是一种造型艺术,叶片丛生密集难以观看到曲折、苍劲、优美的树干。尤其是岭南的大树型树桩盆景。稀疏有致的叶片,更能显出枝干的奇特,摘叶是树木盆景又一项技术措施。杂木类盆景中有的叶片较大,通过摘叶能起到叶片变小的作用。有的树桩一边叶片生长不旺盛,更甚者逐渐枯死,可把生长旺盛的枝条的叶片全部摘去,促使另一半生长。

三、抹芽、摘心

抹芽、摘心是树桩盆景造型与保持树姿的主要手段之一。可改变树形,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使树叶疏密得当,通风透光性能良好,书形更加美观。

抹芽就是把新萌发出来的不需要的嫰芽从杆枝上抹掉。萌芽力强的树种,常常在主干或主枝上长出许多不定芽,不但白白消耗营养,而且由于枝叶密集,通风透光性能差,破坏了树形,影响花蕾生长。有些对生枝在刚萌芽时抹掉其中一个,注意腋芽的角度,留芽角度不当以后就会影响树形。

摘心就是除去新枝顶端的芽,促进腋芽生长与坐果,摘心可控制枝条长度,缩短节距,使叶片密集。树种不同,摘心的时间先后不一,松柏宜在4--5月,杂木在嫰枝长到预想设计时摘心,花果类避免在花蕾形成期摘心,关键要根据所掌握的实际进行。

挂钩式悬崖桩景的造型


挂钩式悬崖桩景的特点是树桩的头根部均挂在盆内,而干身却飘离盆外下垂,钩挂的头根部成为全桩的最高点,有如钩子挂在盆口,故称为挂钩式。

常规的倒挂式、悬崖桩景造型非常注重桩头部起立后,翻转倒挂下垂部分的卷曲自然美和倒挂部位的第一托枝。挂钩式悬崖桩景却正好相反,干身一出即悬挂盆边下垂,盆面的根头部呈秃顶孤峰造型。

自然界中一些主根侧根横走的桩材,就具备了挂钩的特点,如果干身上部又有立体的过渡自然的曲度,就形成了理想的挂钩式悬崖桩选。下垂部分干身的造型与倒挂式的大悬崖、半悬崖桩景造型无异。头根部要求又与常规的悬崖式桩景相同,是一种破格的悬崖桩景造型形式。

挂钩式悬崖桩景造型的精华,在于孤峰式挂钩状的头根部。必须起立有力、棱角峥嵘,使人一见就有一种突兀、显贵的感觉。

还在于干身的卷曲扭动韵律美。常规的大悬崖桩景、半悬崖桩景干身的造型都适合挂钩式悬崖造型。即使一些变化不大的,长跨度的、直线段的不大适合于大悬崖、半悬崖桩景造型的干身,在挂钩式悬崖中桩景却有它独特的韵味,这也是挂钩式悬崖桩景与其它各式悬崖桩景最不相同的地方。

黄杨盆景造型有哪些


黄杨平展造型

黄杨的枝条横着展开,只有上面有密集的分枝,下方没有。看起来简洁干练,整齐明了。

黄杨上扬造型

让黄杨的主枝和上面的分枝都呈现出上扬的姿态,其余杂乱的小枝条全部剪掉,这种造型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

黄杨风吹造型

就像有大风不停的吹着一样,各分枝的方向刚好与主枝的方向相反,营造出一种大风的感觉。

黄杨垂帘造型

减掉细小向上的枝条,留下长长的下垂的枝条,像垂下来的胡须或者是窗帘。

黄杨自然造型

自然造型并不是说任其自然生长,而是在其生长的基础上,减掉多长,过密的枝条,使之左右对称,上下线条流畅,看起来有理有据,井井有条。

梅花盆景的造型


我国古代人民,欣赏盆梅,多以“老干偃盖,苔藓封枝,盘根错节,横斜疏瘦、苍劲淡雅,疏花点点”为佳品。“梅以曲为美 ,直则无姿;以歆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瘦疏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制做梅花盆景,以吸取古代诗画中的艺术特点,结合梅花的生物学特征,经过适度加工,整形修剪,经数年培育,即可养成苍劲多姿的梅花盆景了。
梅干的造型,要求苍劲古雅,变化多姿,主干的造型是制作梅桩的重要工作,可根据“以欹为美 ,正则无景”的意境,作出斜、卧、悬等方式制作。
曲干式:“直则无姿,正则无景”,主干宜曲不宜直。将主干弯成不规则的弯,要求弯曲自然,以1-3弯为宜。幼树主干细小,蟠扎容易,用细绳套在地基处,慢慢弯曲主干,到需要的弯度时,将绳绑在合适的部位,打成死结,固定即可,弯度从下到上要逐步变小,或用粗细合适的铅丝,在根部固定,缠绕在主干上。然后按需要的弯度拿弯也可。对于较粗的主干,不易弯曲。可用利刃在主干内侧横切两三处,达木质部的1/3到1/2,用塑料布包好伤口,再弯曲主干。并要经常检查,以免嵌入树内,景响生长。
斜干式小盆景,潇洒豪放,风韵独特,很受人们喜爱,且栽培制作容易,上盆时将主干向一侧倾斜,即可养成。卧干式和悬崖式小盆景,淡雅清丽、姿态优美、飘逸豪放,制作时将四射根剪去细小的一边,将另一边较粗的根直栽盆中,主干横卧,近于盆面就成卧干式;主干前部蟠扎低于盆面,即成悬崖式。露根能表现“石雅幽芳,盘根错节”而千姿百态,将上盆后的梅桩,选株型低矮,且侧根多而粗壮者,在当年秋季或次年春,连土球拨出,盆中上培养土后,将其放在盆内,经过多次的冲浇,就形成状如鹰爪的梅根。
附木式梅花盆景,成型快,造型容易。选苍古遒劲的死树桩或死梅桩,在其背后顺枝干开糟,用当年或二年生的树枝缚糟中固定,经数年栽培,由于幼树生长迅速而膨大,在槽的周围出现瘤状,似与古桩一体。
梅桩的造型,我国各地有不同的风格,如杨州将梅主干劈去一半,露出苍劲的老干,称为劈梅;山东,河南将主枝二,三向左右弯曲,扎成屏风式;安徽、四川将主干左右弯曲,状如游龙,称龙游梅。
无论怎样造型,但最好不要加工过度,失去自然,艺术要服从于自然,遵循“以剪为主,蟠扎为辅的方式,经数年培育,就能培育出苍劲多姿的梅花盆景了。

保持树桩盆景的造型


要保持盆景的造型,必须要及时对树桩进行修剪、摘叶、剥芽和摘心等工作。

1、 修剪:对于不同的品种,其修剪方法也不同。萌发力较强的品种,在新枝发生后,根据姿态修成平成片即可。而对于观花盆景,开花结果多在短枝上,长枝是营养枝,只要留下1—2节,其余的剪去,使其枝短花密。修剪时一般保留外侧的芽,使其水平发展。

2、 摘叶:对萌发力较强的品种,在夏季可将叶全部摘去,同时追肥并经常喷水,半个月左右便有嫩叶生出,可提高观赏水平。

3、 剥芽:一些品种在生长期其根部及枝干上常会萌发一些不定芽,会影响树型,同时又消耗养分,所以在幼芽时就应剥除。

4、 摘心:对于有些要求枝密的品种,在新梢未木质化前就要将心摘除,以促进侧芽的生长。

月季盆景的造型方式


月季盆景的造型方式

月季盆景的造型方式主要有:古桩月季盆景、微型月季盆景、组合式月季盆景三种方式。

古桩月季盆景

古桩月季盆景,,选取形态好的月季植株稍加修剪后制作成盆景,一般采用自然形态,造型方法以修剪为主,偶用牵拉的方式,整个盆景植株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富有诗意。但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度掰弯月季,防止其因承受不住折断或撕裂。

微型月季盆景

选择植株较矮小,姿态优美的品种进行制作。扦插后成活后,进行修建和牵拉,让整体造型疏密有致,将其栽植与精致的紫砂壶中,等到开花时,清新典雅,美妙如画。

组合式月季盆景

选取健壮的月季,栽植到合适的长方形或者椭圆形花盆,注意各种颜色的花的配合,,以及花、茎、叶的配合。最后再加上石头,树木,和花草,整体造型浑然天成。

岭南盆景的风格和造型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差异很大,各地的植物生长各有特点,树种不一,盆景创作的题材和手法也不尽相同。由于盆景艺术是作者主观思维和情感的反映 ,所以各地区的盆景创作,自然形成各种流派和风格。

岭南地区以广州为中心,旁及港澳和广西、福建等地。他们地处亚热带,终年雨量充沛,四季如春,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它的取材以九里香、雀梅、福建茶、榆树、满天星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居多。所以岭南盆景引发了“截干蓄枝”的制作手法,另外,它深受“岭南画派”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影响,加上岭南盆景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外界的交联系较多,使岭南盆景在风格上独树一帜,不断创新、不断完美。

岭南盆景的创作强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界天然古朴的树木形态为师,去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作品。岭南盆景更追求“形神兼备,传情达意”,它要求作品不仅有“形似”美,更要求作品独具神态和意境。如老榕型的盘根错节,躯干苍老嶙峋,枝干回旋伸延扩散,枝繁叶茂,覆盖婆娑。使人联想到岁月漫长,人生易老;红棉树的枝垂干劲,雄伟挺拔,气贯长虹,给人以踌躇满志之情;斜树形则轻盈潇洒,清雅飘逸,充满动感,让你脱俗超凡,涤荡一切烦恼。又如双干树的干--干双盼,枝与枝相互追逐传情,有如人世间的情与爱,袒露无遗;悬崖树型跌宕险峻、悬根露爪,勇往直前的气概,鼓舞着人们与天地搏斗、宁死不屈。

盆景是一门有生命的艺术,任何一种造型都不会是绝对的,应该有变化、有发展。以下介绍的是经过岭南派几代人在吸取大自然景色的基础上,依照国画原理长期探索出来的、受到行内公认的 岭南盆景造型艺术。仅供各位参考!

1. 悬崖型 -- 峭壁苍虬 造型要给人一种刚直不阿,力拍云天的感觉。要讲究“跌宕有势”,即无论从空间任何角度,都得看到树干向不同方向弯曲伸展;主干向下悬挂,树头、根紧咬盆沿;树干的伸延要流畅,逐节缩小,曲中顿挫分明,要有强烈的节奏感;树尾要有生气,枝托部位适当,大小比例合理。 枝型多采用鸡爪枝,间有自然枝。

2. 水硬型 -- 顾影生情 给人的印象,或是一眼清泉、一湾湖水,或是一条清留漪漪的小河大树稳扎堤岸,树梢横卧水面,以水为镜顾影自怜。造型以模仿江堤岸边的斜卧大树为主,树根总向一边生长,与树根连成一气,浮露出泥面的根“拖沙糨”给树身配重,树冠最好有一大飘枝,且枝法要精练,临水飘佛,与主干相映成趣。枝托 的配搭要有摇曳生风之感。枝型多采用鹿角枝、鸡爪枝、飘枝和自然枝等。

3. 木棉型 -- 气贯云霄 一树红棉拔地参天,傲岸苍劲,枝虬结盘旋,势如龙奋。如不加修饰地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 就无甚意境,必须着意刻画红棉树的苍劲挺拔、雄浑粗壮。红棉树的树干要挺拔,曲中见直流畅有势,树头要大且多“板根”,逐渐缩小树尾,树顶要平 ,单干、双干均可。枝法上须注意争让得法,顾盼有情,长短有度,伸延流畅。

4. 单干企树型 -- 扶摇直上 在荒山旷野,常见有一种依山傍石,临风挺立的大树,它虽不比红棉挺拔苍劲,但也不乏刚阳 之气,这就是单干企树。单干树的造型特点是不用“对门枝”,枝托的位置没有明显规则,大小比例要基本恰当,但又不必完全按列排序,并且要刻意搭配一两条跌枝或垂枝,使造型显得更生动活泼。枝型多用鸡爪枝、平行枝、垂枝。

盆景造型固定器问世


传统盆景制作方法概括起来是:枝干造型有裁剪、弯曲、蟠扎、嫁接、雕饰五种方法,另外还有枝叶和根部造型等辅助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基本由盆景制作者根据加工素材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由于材料不一致或因制作者的水平、风格不一致,生产出的产品,常常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规格不一,合格率和成品率均不高。另外在整形修剪的过程中,常强调看、慢、裁,一步一步实施,需要很长时间,好的作品少则3-5年,多则十几年甚至更长,才能最后定形,成品率不高。因此我们萌生了发明盆景造型固定器的思路,以克服传统的盆景造型技术方面的缺点和不足。
我们根据盆景造型和制作工艺过程的要求,设计一个盆景造型固定器,在盆景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装上这种固定器,校正盆景植物的茎干和枝叶的生长方向,改变它的自然生长习性,使之有规律地弯曲虬盘。盆景造型固定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生育阶段,不同的造型要求,设计成不同的规格,通过工厂进行制造生产。固定器可以重复使用,适宜于盆景植物的规模化生产。

具体操作方法
固定器的结构 用一定粗度和硬度的铁丝作固定器的材料,或用木质材料,相隔一段距离,弯曲成卡状,以便于盆景植物的枝干放入卡中。固定器上还设有一些分叉,用于盆景植物主枝造型的固定。固定器安装后,盆景植物的主干被校正成“S”、“之”形或螺旋形,主枝也呈一定的规则分布。固定一段时间后(通常半年以上),盆景植物则被定形成弯曲虬盘的形状。具体见图片。我们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还可改用半月形槽式材料制作固定器,适当增加一些能活动的卡,这样的盆景固定器便于安装,校正效果会更好。
盆景植物材料的准备及固定器的安装 选罗汉松作试验植物 ,用播种法(也可用扦插法或其他方法)快速育苗。育苗基质要求有机质含量高,N、P、K含量丰富,通气性好,适当覆盖。基质配方是:田泥∶泥炭=1∶1(体积比),外加10%(重量比)充分腐熟的禽粪,幼苗长至20-30cm高时移栽到塑料盆内(盆径10-15cm)。盆栽基质同育苗基质。苗高60-80cm左右,半木质化时(幼苗3/4处于木质化程度),安装固定器。
试验设置及实施 2001年11月15日播种,2002年3月20日移栽,2002年9月18日统一安装固定器造型,并对侧枝进行适当修整固定。共取试验对象30株,其中设对照5株。试验期间需注意:
育苗和盆栽期内要精细管理,促幼苗成活、速长。
不能等到苗径太粗才安装固定器,也不能在植株太嫩时就急于安装固定器。一般来说,当苗的主茎3/4木质化,苗高70-80cm时,韧性和弹性都比较好,此时安装固定器效果较好。
固定器安装后,对幼苗进行适当摘心,并按固定器的结构要求,留取侧枝,侧枝要进行中上部短截,以促进盆景植物的主茎和主要成形侧枝长粗长壮。其他管理措施按常规进行。
所用25株罗汉松,安装上固定器后,全都成形良好,完全按照固定器规格成形,并且生长势与没有安装固定器比较,差别不很明显,均生长较好。这说明,这种固定器,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既可使盆景植物快速成形,也对盆景植物的长势没有什么影响。

该发明的三大特点
科学性 该发明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在传统盆景制作技术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用作盆景造型的可适性、可行性,使盆景造型操作程式简化。在盆景造型制作的操作过程中对植物的伤害较小,特别是装上该盆景造型固定器后,对盆景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什么影响。不同于传统的盆景造型方法(例如:蟠扎法、锯折法、剪裁法、垂吊法等),常使盆景植物受到严重的伤害并留下痕迹,影响盆景植物的观赏性,甚至引起较高的死苗率,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先进性 通过网上专利信息检索,查阅相关资料,调查有关市场,目前还没发现有盆景造型器方面的理论设想或技术操作的资料介绍。
实用性 简化了盆景生产操作技术程式,使没有艺术造型知识或没有受过专门盆景造型训练的人也可以从事盆景制作;缩短盆景生产周期,据估计制作相同规格的盆景,可以缩短生产时间1-3年;使盆景制作程式规范化,造型有一定的规则,在盆景生产中引入标准化生产的概念,有利于盆景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因此该发明在盆景生产中有推广价值。

存在的问题
固定器的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便形成适合不同盆景植物的系列产品,特别是利用一些新的槽型结构材料,制成不同的固定器,可能更便于安装。
本次试验,只是一种小范围的试验室试验,面积不大,不能完全证明这种固定器在其他盆景植物上的适应性,还需进行盆景固定器应用的大田栽培试验,验证盆景固定器在不同盆景植物类型,不同栽培条下的适用性。

喜欢《梅桩盆景造型》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老桩花卉红花继木老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