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莓种植技术:如何提高草莓的产量”,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草莓种植中如何提高草莓的产量?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果实十分香甜可口,而且还富含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目前草莓种植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广泛种植。本文将从种植时间、种植方式、浇水、施肥等多个方面介绍提高草莓产量的方法。

1、草莓的最佳栽培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初。种植时保持行距在40公分左右,株距为20公分左右。

2、使用苗栽时需让根茎与土表平齐,放入秧苗时根系要舒展,并轻轻镇压。栽后要随即灌水且必须灌透,之后连续3天浇小水,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在整个生长发育期中,需要进行多次中耕。

3、在草莓的生长发育期内要注意灌水和施肥,尤其是在花果期更应注意。在浇水方面,除了要结合施肥浇水及开花到果实成熟期及时供应水分外,在草莓开始萌芽展叶时、果实采收后及其它干旱缺水时也需浇水。

4、在施肥方面,施肥可进3次。第1次早春开始草莓处于生长期,这时施磷酸二铵或结合尿素。第2次施肥是开花结果期追尿素,第3次施肥是在采收后追尿素。尿素以每次每亩20斤为宜。有机肥在定植时施,按每亩3000~4000斤。在生长期结束前一个月左右,应停止施肥灌水,以加强越冬准备。

5、草莓冬季防寒:通常采用覆土防寒或把草莓连根挖起窖藏到第2年春种植。如采用土覆盖防寒,覆土前应先灌1次水。

6、草莓在结果后的4~5年产量开始下降,果实变小,所以在这以后应该对草莓株进行更新。更新的方法是用草莓产生的葡萄茎来进行,伸出葡萄茎并产生短粗根后,可自然入土,产生新的秧苗。用葡萄茎养殖可获大量秧苗,提出供秧苗或更新用。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相信你对如何提高草莓的产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XZH52.COM精选阅读

草莓大棚种植技术


草莓是一种很好吃很甜的水果,其我国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了,不仅在国内,国外它也很有名,其可以用于各种食物的加工和制作,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草莓的种植业近几年蒸蒸日上,种植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大棚种植草莓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让草莓盈利更快,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草莓的大棚种植技术吧!

一、整地与品种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选择种植的场地,草莓种植的地势要选择比较平坦的地方,海拔可以高一点。对土壤的要求就是要疏松透气,排水性要好,在整地的时候可以在土壤中混合上细沙,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对土地进行消毒可以使用辛硫磷乳油进行喷洒,还能防治蛴螬以及地老虎等一些害虫的侵害。

二、适时定植扣棚

为了能够在春节之前进行上市售卖,移栽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每年的九月上旬,等到这个时间就可以将草莓移栽到大棚中了,移栽的时候要随移随栽,如果长时间没有栽的话会使苗出问题,确定好行距后就可以移栽了,一亩大概一万两千株左右,在定植后我们要天天给它进行浇水,浇定植水是很重要的,另外要保证移栽的时候外露的根系都埋入了图里面,扣棚时间为11月份。

三、温湿度管理

草莓的果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为18-25度之间,所以对于温度在冬季和春季的控制是有点难度的,我们需要在大棚里面在嵌套棚中棚,然后铺上盖地膜,这样才能保证白天的温度在28-30度,保证晚上的最低温度在5度以上,如果温度高出了30度以上的话我们就要采取通风的措施来进行降温了,所以通风是很重要的。

四、中耕松土

中耕松土是很多作物都要走的一步,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中耕松土能够更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将一些长势不好以及老化的叶片都要剪掉,降低营养物质的消耗,这样更有利于草莓果实的发育。

五、病虫害的防治

大棚草莓病虫害并不是很多,但还是要做好预防,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在选苗的时候就要选好,将一些抗病的品种挑选出来对其进行培养病虫害会比较少一些,然后土地进行适当合理的轮作,在草莓开花后不宜马上施药,这样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发现灰霉病可以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采收的最佳时间段在上午的八点到十点以及下午的四点到六点。

以上就是草莓科学大棚种植技术了,大家有没有学会呢?大棚种植技术限制是非常火的,在不是吃草莓的季节也可以让别人吃到草莓,其盈利也是非常高的。

盆栽草莓怎么种植?盆栽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草莓盆栽怎么种植?有哪些管理要点?现在由于有机草莓的纯天然性,受很多消费者的喜爱,所以不少农户都有种植有机草莓的想法。下面先一起学习有机草莓的盆栽管理技术。

一、草莓品种的选择

选择休眠较浅,耐寒,长势强的品种,例如童子一号、甜查理、红颜、丰香、丽红等;植株要求根系健壮,无病虫害,具有4~5片功能叶片。

自繁种苗最好用组织培养的脱毒苗,在移植前2天浇透水,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二、材料的准备

花盆的大小:用于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或阳台摆放的,可选用口径25~35cm的花盆;若用于花坛摆放,可选较大的花盆。盆土可用腐熟有机肥2份、大田土1份、蛭石或珍珠岩1份配置混匀。棚外设遮阳网,定植初期缓苗使用。棚内要有加温、保温设施以应对冬季极端寒冷天气;

配置温度计、湿度计利于调控温湿度;风口设有防虫网,阻止外来昆虫的进入。腐熟有机肥的制作:1000kg动物粪肥、3kg酵菌素、3kg豆饼加水适量,拌匀堆成肥堆,发酵腐熟2个月以上,堆内温度不要超过55℃,用翻堆的方式降温。

有机肥液的制作:把腐熟的有机肥放到缸中,加入2~3倍的水浸泡半天,其浸出液为有机肥液,可用作追肥;也可以买厂家生产的有机肥。7月份进行高温闷棚至少40天,进行土壤消毒,杀灭土传病菌及地下害虫。

三、定植

盆栽草莓春季促成栽培,一般在9月中旬~10月上旬定植,从种植到果实成熟需要120~150天。移栽时保证草莓弓背朝向花盆外,有利于草莓果实着生于花盆外侧。盆土应距盆口3cm左右,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栽后浇足定根水,把露在外面的须根用土盖严。棚外加盖遮阳网,减小光照强度,每天喷水防止蒸腾量过大叶片萎蔫,7~10天缓苗成功后,可减少浇水量。

四、栽培管理

(1)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摘除匍匐茎以节省养分。疏花疏果,疏除弱小花蕾、畸形果,根据植株强弱,每株保留2~3个花序,每一花序上保留4~5个果。草莓多为两性花,能自花授粉、自花结实,但异花授粉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一个温室可多栽几个品种。在同一花序中,一级花序所结果实最大,随花序级次增高逐渐缩小。草莓开花前7天,每一温室放1箱蜜蜂,可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由开花至浆果成熟需要30天左右,花序上浆果成熟的顺序与开花顺序是一致的,采收期持续30天左右。

(2)温度管理

草莓在休眠期低于-5℃产生冻害;地上部达到5℃,开始萌芽生长,10℃时能形成新根,营养生长适温为20~25℃,超过35℃植株会衰老;花芽分化最适温度14~17℃,日照在10~12小时以下;草莓为常绿植物,气温降至2℃以下,植株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叶片仍呈绿色不落叶,只呈矮化现象,采取人为措施可以打破休眠,进行促成栽培。根据外界气温变化,一般11月初把盆栽草莓移入日光温室,白天温度维持在25~28℃,夜间不低于10℃;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可降至20~28℃,夜间8~10℃为宜。

(3)光照管理

草莓定植初期,用遮阳网遮阳,减小光照强度以减轻水分的蒸腾作用,利于缓苗。不同生育期对光照要求不同,花芽分化期则需要10~12小时,开花结果期和匍匐茎抽生期需要12~15小时的长日照。冬季日照短,后墙挂反光幕或涂成白色以增强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可用LED灯补光,或使用农业温室补光灯。

(4)肥水管理

盆栽草莓最好用带喷头的水管,避免破坏栽培基质的结构。定植后保持基质湿润,果实接近成熟时,适当控水,可增加含糖量,提高果实品质。草莓结果初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初期是追肥的最佳期,采用有机认证的叶面肥或商品有机肥、豆饼浸出液等。11~1月份,在日光温室中增施二氧化碳的气肥,弥补冬季温室内二氧化碳的不足,增强草莓的光合作用,可使植株健壮,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五、病虫防治

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用电热式自控熏蒸器加硫磺熏蒸法进行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熏蒸器距地面1.5m、距后墙2m,一个熏蒸器有效使用面积80~100m2,每次用硫磺20~30g。植株未发病时,每天用2.5小时;若发病较重每天可使用8小时,待病情控制后恢复正常使用。蚜虫、白粉虱等可用黄板粘纸诱杀,每隔4~5m悬挂1块,高度同植株相平,朝向东西向。红蜘蛛、蚜虫也可采用生物农药“百草一号”1000倍液、“1%阿维菌素”2000倍液、“BT”2000倍液进行防治。

六、果实采收

当地销售的采收成熟度要高些,远距离销售的达到八成熟就可以。采收时连同果柄摘下,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机械伤。采收时间宜在早晨露水干后,或根据市场需要连同花盆一同销售。

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有人类就有花,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草莓种植技术:如何提高草莓的产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