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梅花的夏季养护与管理知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知道梅花多在寒冬腊月里绽放,但其夏季的管理养护知识却鲜为人知。为了大家了解更多的花卉养护知识,爱花卉网现将梅花的夏季管理养护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梅花在夏季有明显的伏眠状态:叶片翘卷,停止生长。翘卷叶片是孕蕾的正常现象。有人误认为是缺水卷叶,就拼命多浇水,最终导致落叶。还有人认为在伏天脱叶是梅花快死的征兆,以为没用了,就置之一旁,不理不问。以上这些错误做法都是由于缺乏梅花生长习性导致,让梅花白白的牺牲了。

其实梅花伏眠时,在水的管理上只要做到不干不浇,见干就浇的原则就可以了。如果青叶脱落说明梅花缺水,而叶发黄脱落则说明梅花浇水过多了。梅花夏季发生蚜虫害时,千万不能用乐果,否则会在三天后叶片全部落光,轻者影响开花,重则枯梢。治蚜虫只能用敌敌畏1000~1200倍液或敌杀死和速灭杀丁800~1000倍液喷杀。

xzh52.coM延伸阅读

月季冬季养护管理知识


月季如果养护得当一年四季都可开花,那么月季冬季养护管理有哪些工作呢?

第一:要注意修剪整形。

每逢秋末冬初,当环境气温降至5℃以下时,应当先剪去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等,再视植株的长势,采用强、中、弱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剪。

对长势不够健壮的弱势植株,应采用强剪,可剪去全株的2/3,仅保留3个至4个1年至3年生的主枝,基部留下20厘米左右,使养分供应集中。

对长势正常的植株,给予中度修剪,剪去主干枝的1/2,适于易萌发枝条的勤花品种。

对长势茁壮发育正常的中小植株,应给予弱剪,防止养分过度消耗。

修剪时要求刀口锋利、剪口平滑,勿使上剪口撕裂,一般自芽点上1厘米至1.2厘米处下刀,保留好外侧芽,可促成植株通风透光和株形良好。对剪去的枝条、地面落叶,要集中收拢烧毁,同时给植株喷洒一次石硫合剂,可大大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的生。

第二:要埋施肥料。

对地栽植株,可于修剪完成后,在植株根系外围开挖环状沟槽,视植株的大小,每株埋施250~300克的饼肥末,也可用500克的鸡、鸭粪干或2500~3000克的肥塘泥,以满足其来年生长和开花的需要。盆栽植株可于修剪完成后,从花盆中将植株脱出,抖去部分宿土,剪去已腐烂枯死的根系,换用新鲜肥沃的疏松培养土栽好,同时在花盆的中下部埋施50~100克沤制过的腐熟饼肥末,可满足其第二年生育和开花的需要。

第三:要做好防寒工作。

北方地区冬季比较寒冷,露地栽培的月季冬季不宜作强度修剪,以防止风干伤条,可待翌春发芽前再行修剪。盆栽植株,可连盆一并埋栽于背风向阳处,外搭塑料拱棚,维持盆土不结冰即可,若盆土长时间结冰会影响到来年的生长和开花。注意搁放于室内的植株,棚室温度不宜高于4℃至5℃,使其能得到充分的休眠。

杜鹃盆景的冬季养护管理知识


杜鹃种类众多,大多数四季常绿。杜鹃非常适合制作成盆景,供人们欣赏。以姿、形、色俱佳而为人们所钟爱。对于喜好杜鹃盆景的人来说,其冬季的养护管理十分重要,下面为你介绍杜鹃盆景的冬季养护管理相关知识。
越冬的温度控制:杜鹃种类的不同其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春鹃、夏鹃及毛鹃较耐寒,只要室温不低于0℃,基本不会受冻害;而西鹃宜保证室温在2℃以上方能安全越冬,若室温达不到,则需加温,如采取灯光、炉火等防寒措施,否则植株出现叶片冻焦,以至冻死。杜鹃盆景越冬的最佳温度在8~10℃。
湿度控制:杜鹃盆景冬季处于半休眠状态,水分的吸收及叶面的蒸发量相应减弱,因此浇水过勤、盆土太湿易导致烂根。所以,应每隔5~7天,于中午用存放在室内的水浇透,并且平时宜将盆景置于阳光充足处。
施肥管理:杜鹃在冬季虽不需要施肥,但是自1月期间的一次基肥却不可少。基肥用枯饼或豆饼末混合少量骨粉,干施于离桩根稍远处。通常运用穴施法,其施肥量视树桩大小而定,施后覆土平穴。此次基肥能使树体逐步吸收,利于第二年枝壮叶茂,花朵艳丽。
修剪整形:杜鹃盆景造形应根据原有树形态势用金属丝或棕丝作适度绑扎。不可过度蟠扎,一则防落蕾,二则避免折裂而枯枝及破坏树势的整体平衡。冬季修剪主要是删疏或短截过密枝、徒长枝、病弱枝等无助于造型的枝条。此外,春鹃在冬季已形成花蕾,适当疏去过多过密及瘦小软弱的花蕾,促使植株养分集中,也能延长花期。

种植知识:银杏的栽培管理知识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乔木,产生于古生代石炭纪末期,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树姿雄伟,叶形优美,寿命长,少病虫害,最适宜作行道树、庭阴树,孤植风景树,近几年被城市绿化广泛运用。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乔木,产生于古生代石炭纪末期,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树姿雄伟,叶形优美,寿命长,少病虫害,最适宜作行道树、庭阴树,孤植风景树,近几年被城市绿化广泛运用。

银杏为深根性树种,喜光,耐干旱,不耐水涝。对大气污染有一定的抗性。其适应范围广,在年平均气温10℃至18℃,冬季绝对气温最低在-25℃以上,年降水量400至1200毫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对土壤的适应性亦强,酸性土、中性土或钙质土均能生长。

银杏是典型的强阳性树种,对光照要求严格,光照不足,大多会出现生长不良、枝条细弱,叶片薄而黄,影响生长和结果。

栽植技术要点

根据银杏的生理习性及笔者多年的经验,栽植银杏要掌握苗壮、穴大、肥足、土实、浅栽、水透六方面要点。

一、苗壮 栽植苗要粗壮,根系应完整,无病虫害,树干、根系无大损伤。随挖,随运,随栽,随浇,随管。目前,银杏苗木中间商很多,良莠不齐,有的把银杏大苗购来后,假植2至3个月未能出售。这种苗由于水分失去太多,栽植后很难恢复,出芽不齐,成活率极低。

二、穴大 栽植穴要大,一般挖0.8至1米见方。如果苗木大,树穴要相应加大,一般掌握穴径是苗木胸径的15至20倍。

三、肥足 栽植银杏时,穴中要施足基肥,最好是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肥料与熟土充分拌匀后,施在穴的中部或中上部。之后放2 0至30厘米的熟土,以防根系直接接触肥料而烧根。无合适的肥料,不要勉强施用。农家肥必须经地堆沤、腐烂、发酵,充分腐熟后才能做基肥使用,化肥要少施。

四、土实 栽植时,埋土一定要实,填一层土,踏实一层,层层踏实,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密切结合。切记只能用脚踏实,不能夯实,以防伤根。第一遍透水浇完时,结合封坑,再踏实几次,以防根部透风,苗木倒伏。

五、浅栽 栽植银杏时,浅栽尤为重要,这与银杏根系特点与发根温度有关。栽植深度大,地温上升慢,土壤透气性下降,湿度也大,对根系伤口愈合和发新根不利。浅栽后地温上升快,土壤通气性好,根系愈合早,发根快。

六、水透 栽植后10至15天内,灌溉三遍透水,使穴内土壤和苗木根系密切结合。这样,植株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苗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盆栽白兰花日常养护管理知识


白兰花日常养护管理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下面是白兰日常养花管理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参考。

1.白兰花的花盆、土壤选择。家庭盆栽白兰花,应选择疏松、透气性强且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土壤栽培。通常选用透气性好的瓦盆、紫砂盆(缸)或用底孔较多的塑料盆。盆内土壤最好能有一定量的大小不等的颗粒状土壤,以利渗水透气。

2.白兰花的光照管理。每年的3月至4月,将栽有白兰花的盆、缸移出室外,放置在阳光充足处即可。夏季气温高,应酌情选用遮阳网或搭个简易的荫棚,使白兰花既能照射到上午的太阳,又能避开夏季下午的强光照射(以免因暴晒而灼伤枝、叶)。每当遇到秋季连绵细雨或夏季大雨时,应提前将盆、缸放置在避雨处,以免因积水过多而烂根。冬季应选择在阳光能照射到,且密封性较好的室内放置。为防止冻伤根部,还应将栽植白兰花的盆、缸用塑料膜包裹。

3.白兰花的修剪。盆栽白兰花要选择适宜的高度,用修剪刀剪去顶芽及剪短部分侧枝。顶芽剪掉后以利于多长侧枝,多长花蕾多开花。

4.白兰花病虫害的防治。白兰花通常情况下会出现斑叶病、腐菌病、蚜虫病等。出现蚜虫为害,可直接捕捉消灭。对出现病菌状的叶片,可用稀释后的多菌灵、甲胺灵药液喷雾灭菌。

5.白兰花的换盆。根据白兰花的树冠大小和树龄的年限长短而更换大小适当的盆、缸,以利于植株生长旺盛。操作时应等盆土略干,将盆(缸)慢慢倾斜(或倒过来),一手托住盆,一手抓牢植株,将白兰花倒出移入新盆内。新盆(缸)内应事先垫上少量的疏松土壤,随即浇透水,栽植稳定即可。

6.白兰花的施肥。在白兰花生长的旺盛时期(通常是每年的五六月或七八月),应每半个月左右给白兰花施一次花肥,或在20左右施少许的氮、磷、钾复合肥,每次2克至6克。具体操作是:先用小铁铲将盆内土划几道纵、横小沟,然后将肥慢慢撒入沟内,再用盆内的表土盖上后,浇点水。使肥料随每次浇水而逐渐渗透到植株的根部,切不可把肥料直接撒到根部,以免因根部周围的土壤肥效过重而造成烧根。

7.白兰花浇水。浇水是否得当是养护好白兰花的关键。白兰花不应浇水过勤、过量。正确的浇水方法应是:一次性将盆内的土壤湿润透,盆内的土壤微干时则不必浇水。切记不要天天浇水,但可以经常地用小喷壶给叶片上喷喷水。夏季,应每月不少于浇三四次透水(外加叶片上喷水)。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只要看见白兰花的叶子下垂,就该浇水。秋季每月浇两三次透水,冬季里每月浇一两次透水。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梅花的夏季养护与管理知识”,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