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赏花无须知识,种花则需掌握相关技巧,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苗圃用地规划的原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苗圃用地确定以后,就应该按育苗圃地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苗圃用地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便于灌溉

在苗圃灌溉系统设计的前提下,应按水源口的高程平整土地。各耕作地高程必须低于水源出口,使圃地的每块耕地都能灌上水。应用管道喷灌设施的圃地,不排除漫灌作业的可能性,因为粗平整土地和苗木移植作业后,必须进行漫灌才能达到作业要求。

原则二:便于排水

圃地正题高程设计应考虑排水的方向和出路。圃地各耕作区相对水平的情况下应用排水渠道进行连接。在雨季排涝时,各地块的积水能顺利排出,不能形成个别地块内涝。

原则三:便于耕作

整理地形就是要求耕作地块相对凭证,不要求整个圃地都相对在哎一个高程上。有些耕作地块上的苗木如需带土坨出圃,下茬苗木必然亏土,高程下降,这种情况下应回填土。为便于耕作,还应考虑机械作业的方便性,如机械中耕、机械掘苗、机械打药等。这些都不应收到地形的阻碍。

XzH52.COM编辑分享

育苗基质的选择原则


生产高质量的健壮苗离不开良好的育苗基质,在实际育苗工作中,育苗基质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育苗基质该如何选择。

原则1:育苗基质基本不含活的病菌、虫卵等,不含或尽量少含有害物质。为了达到这一标准,育苗基质应经金宝贝发酵剂快速发酵,达到杀菌杀毒、去除虫卵的目的。

原则2:育苗基质应有与土壤相似的功能。从营养条件和生长环境方面来讲,育苗基质比土壤更有利于植株生长。但它仍然需要有土壤的其他功能,如利于根系缠绕和较好的保水性等。

原则3:育苗基质以配制有机、无机复合基质为好。在配制育苗基质时,应注意把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科学合理组配,更好地调节育苗基质的通气、水分和营养状况。

原则4:育苗基质的主材料应为当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轻基质。

泡桐的苗圃育苗技术


泡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具有很强的速生性,是平原绿化和营建农田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此外泡桐的木材还具有其他木材所没有的优点,如纹理通直、材质轻软、不翘不裂,保温、隔热、绝缘性能好等。泡桐经过引种栽培,现在已经发展为苗圃规模种植,下面向你介绍泡桐的苗圃育苗技术。

圃地的选择:栽培泡桐的圃地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且为肥沃壤土或沙壤土。

圃地选好后就要进行整地、施基肥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施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5立方米,磷肥、碳氨各50公斤。

2、浇足底水。于耕作前3~5天,浇足踏墒水。

3、整地作垄。深耕细耙后,按1米的行距,筑成上宽60至80厘米,高15至20厘米的苗床。

4、铺膜增温。垄床作好后,于育苗前15至20天将透明地膜顺垄贴着床面拉紧铺平,膜地之间不留空隙,然后将士四周压实,以利保墒增温。

泡桐育苗常选用1~2年生无丛枝病、无机械损伤的河南豫杂一号或豫林一号泡桐根作为种根。种根长度为15~20厘米,粗度为1~3厘米,为使出苗整齐,应将种根粗细分开,并摊开晾晒2~3天。在3月上、中旬进行泡桐的育苗埋根,株行距为1x1米。

大规格苗木移植的原则


(一)就近选择原则

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土壤、光照、水分和温度等生态因子的要求不同,移植后的环境条件应尽量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原生地的环境条件相符。因此,在进行大规格苗木移植时,应根据栽植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选择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选择移植易成活的树种,坚持就近选择优先的原则。

(二)树体规格适中

大规格苗木移植,并非树体规格越大越好、树体年龄越老越好,不能一味追求树龄,不惜重金从千百里外的深山老林寻古挖宝,且不谈移植失败对大规格苗木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其实质是对大树原生地生态资源的野蛮掠夺。特别是古树,由于生长年代久远,已依赖于某一特定生境,环境一旦改变,就可能导致树体死亡。同时,移植及养护的成本也随树体规格增大而迅速攀升。

(三)树体年龄轻壮

处于壮年期的苗木,从形态、生态效益以及移植成活率上来讲都是最佳时期的苗木。大多苗木,当胸径在10~15cm时,正处于树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因其环境适应性和树体再生能力强,移植过程中树体恢复生长时间短,移植成活率高,易成景观。一般说来,苗木到了壮年期,树冠发育成熟且较稳定,最能体现景观设计的要求。

(四)科学配置原则

由于大规格苗木移植能起到突出景观和强化生态的效果,因此要尽可能地把大规格苗木配置在主要位置,配置在景观、生态最需要的位置,在能够产生巨大景观效果的地方,作为景观的重点、亮点。如在公共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大规格苗木作为点景用树适宜配置在人口、重要景点、醒目地带;或成为构筑疏林草地的主要元素;或作为休憩区的庭荫树配置。切忌在一块绿地中集中、过多地应用过大的苗木栽植。

(五)科技领先原则

为有效利用大规格苗木资源,确保移植成功,应充分掌握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根据不同的树种和树体规格,制订相应的移植与养护方案,选择在当地有成熟移植技术和经验的树种,并充分应用现有的先进技术,降低树体水分蒸腾,促进根系萌生,恢复树冠生长,最大限度地提高移植成活率,尽快、尽好地发挥大规格苗木移植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六)严格控制原则

大规格苗木移植,对技术、人力、物力的要求高,费用大,移植后的养护难度更大。大规格苗木移植时,要对移植地点和移植方案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移什么树,移植多少,必须精心规划设计。大规格苗木来源更需严格控制,必须以不破坏森林自然生态为前提,最好从苗圃中采购,或从近郊林地中抽稀调整。

目前,大规格苗木移栽巳成为城镇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的成败优劣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因此,大规格苗木移植前必须进行精心策划,准确掌握大规格苗木移栽的配套技术以及加强栽后的精细管理,以确保大规格苗木移栽的成功。

苗圃肥力的养护分析


土壤的肥力是由土壤类型和土壤物理性质决定的,供肥特性是通过有效养分释放的强度和数量来影响苗木生长发育的,

1.矿物质养分消耗严重

园林树苗需在圃立地养护多年,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养分需要比农作物多。如:对一年生杂交杨测定,其每亩年需肥量:N素10.1kg,P2O5,2.9kg,K2O7.5kg。

有人用土壤分析方法计算无根土壤与根区土壤中养料差额时发现,若以苗木生长最旺盛、吸收养料最多时为标准,则实际吸收利用的养料数量,比上述苗木需肥量大几倍至十几倍。经营多年的园林苗圃更应考虑土壤养分的及时补充,避免掠夺式经营。

2.耕作层营养土损失严重

土壤耕作层经多年耕作培养,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较为适合作物生长,人们称之为熟土。但园林苗圃出于苗木移植成活的需要,保护根系不受机械损伤,要求夹带土坨出圃。树木规格愈大,土坨规格也愈大。按桧柏绿篱苗出圃统计,一亩地绿篱苗定植养护三年,出圃时将带走50M3耕作土,使原地表下降8cm。农业称耕作层为犁层,其深度为20-30cm。可见绿篱苗一次出圃,将损失耕作层营养土的近1/3。如果是大规格常绿苗木出圃,土坨直径一般要求60-80cm,损失会更大。

3.重茬种植、单项养分短缺

园林苗木生长周期较长,培育苗木规格较大,相对在圃养护时间长。除去一些花灌木2-3年即可出圃外,落叶乔木都要5-6年,而常绿乔木则要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一个树种在同一营养环境下长时间生存,有同于农作物的连作。土壤中某些所需养分元素必然短缺,一些有害物质、有害微生物必然积累。如苗圃在种植坪面安排上再忽略了树种重茬,土壤肥力一定会削弱。对新建园林苗圃可能反应不会很大,大、中型老的园林苗圃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如何保持苗圃肥力的措施有如下几项:

1.合理耕作

2.休闲轮作

3.覆盖地膜

4.施用有机肥

黄瓜养护管理中的施肥四原则


黄瓜对肥料十分敏感,追肥时应掌握一控、二促、三喷、四忌的原则。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控

定植至坐瓜前应看苗追肥,并控制用量,宜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追肥方式,如果追肥过多且过于集中,易造成植株徒长,影响生殖生长,甚至引起落花、化瓜。一般可略施稀粪水或生化有机肥液即可。

二促

黄瓜是一种根系浅,需肥量较多的蔬菜,在生产过程中,除施用足够的有机肥外,还应大量追施化学肥料,在根瓜幼果期至采收期应加重追肥,以促进其生长那发育及果实膨大期对养分的需求。在根瓜生长期,追施速效肥料23次,可选30%人粪尿浸出液,保证植株不脱肥。在生长中后期为满足植株生长需要,避免后期脱肥,引起植株早衰或畸形瓜的出现,一般在晴天每710天追施1次人粪尿或硫酸钾复合肥。

三喷

黄瓜不仅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而且可以由叶面吸收矿质营养,以促进果实膨大发育,因此,在果实生长期间特别是中后期应配合追肥,辅助叶面喷施34次叶面肥,可用生化有机液肥300500倍液,也可选螯合态多元复合微肥500倍液,或补充硼、锌、铁等微肥,以提高黄瓜品质,增强植株的抗性,防止早衰。

四忌

黄瓜追肥忌在土壤较湿的情况下施肥,易引起雌花分化,出现畸形瓜,造成落叶、落花及化瓜等生理性病害,在高温条件下施肥,植株叶片水分蒸发量大,会影响肥效发挥。此外,施肥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为宜。

种植方法:白蜡种植的修剪原则


白蜡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供编制各种用具;树皮也作药用。下面介绍一下白蜡种植的修剪原则。

随着近年来园林绿化面积的增加和植物配置方式的多样化,白蜡的整形修剪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整形修剪的方法因树木种类的不同而千差万别,笔者认为,不论使用何种方法,以下五个原则是园林工作者必须要遵循的。

1.遵循树木生物学特性的原则。园林树种不同,其分枝方式、干性、层性、顶端优势、萌芽力、发枝力等生长习性也有很大差异。修剪时必须尊重和顺应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遵循树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原则。任何白蜡在其生命周期中,总是遵循离心生长离心裸向心更新的生长程序。修剪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与控制树木不同年龄时期生命周期所表现的各种生长变化规律,延长离心生长的生命活动周期,控制过早出现离心裸,因势利导,利用向心更新规律维持和造就新的树冠,并保持其树冠的圆整和整个树体的生命周期。

3.遵循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一棵树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器官之间既有各自功能又有密切联系,既有互相促进又有互相制约。树木修剪必须遵循顺应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协调平衡这些关系。

4.遵循植物群落中各树种的生态位原则。人工栽植的观赏树木,栽植初期只是一种群聚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生长栽培和外界环境的作用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种类组成,一定外貌的植物群落。各种树木在植物群落中趋于形成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的生态位。在修剪过程中必须重视植物群落结构,在外貌、色彩、线条等方面处理得丰富多样、美观协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按照群落整体结构要求,合理进行整形修剪。

5.遵循白蜡的修剪反应规律原则。白蜡冬季修剪的主要方法有短截、缩剪、疏剪和缓放,由于枝条的生长势、生长部位、生长姿态及修剪强度的不同,其修剪反应差异很大。修剪时必须深入观察、研究上述综合因子,遵循树木修剪反应规律,慎重修剪,才能达到理想的修剪目的。此外还必须考虑到白蜡生长的立地条件和周边环境对树木修剪反应的影响。 总之,应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达到树木整体的促进生长和局部的抑制作用,以提高白蜡个体及群体的生态效果。

通过以上对白蜡种植的修剪原则的介绍,希望能给予种植户一些帮助。

月季夏插的浇水原则


夏季扦插的月季苗,插好后一定要浇透水,并将插壤湿度保持在85%左右。为了保持空气湿度,可在扦插盆上适当遮阴并覆盖塑料薄膜,注意薄膜上要留有通气孔,膜内温度过高时,可打开通气孔通风降温。

扦插后要经常观察塑料薄膜上的水雾或水珠,如看到薄膜上布满水雾或水珠,说明插壤里和膜内不缺水,如水雾水珠很少时,可打开塑料薄膜补浇些水。待10天至15天后,插条底端开始长出愈伤组织,此时,要逐渐减少浇水量,可改用细眼喷壶往插壤里喷水,塑料膜内与插壤里的湿度保持在40%至50%即可。通常20天左右可生根,这时插条的需水量要比以前更少,膜内与插壤的湿度保持在30%左右为宜,浇水过多会使插壤密不透风,导致插条刚生成的嫩根腐烂、插苗死亡。

在插条生根的同时,也开始萌新芽、展新叶,这时可把塑料薄膜逐步掀开通风、透气,并使插苗逐渐接受光照。这时,插苗根系会逐渐增多,但浇水仍不宜过多。总之,在月季扦插期的各个阶段,恰当地掌握浇水量,可有效增加插条有成活率,且发根发芽早,插苗生长旺盛。

夏季苗圃如何管理?


随着夏季的来临苗木生长越来越快,此时苗木对肥水的需求也大,也是病虫大发生的季节,苗木生产者只有精心管理,细心养护,才能培育出优质壮苗。那么夏季苗圃如何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龙柏

1、灌水和排水。
夏季雨水较多,但降雨集中,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导致旱涝并存,因此,在干旱阶段,对苗木需及时灌水。苗木速生期、观花苗木的观花期、观果苗木的幼果期尤其不能缺水。浇水要浇透、浇匀,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坚持见干见湿的原则,苗木生长后期,除天气特别干旱外,一般不灌水或少灌水。
雨季,苗圃易发生湿涝灾害,要提前做好挖渠排洪工作。疏通沟渠,保证苗木不积水,不被淹。灌水或雨水过后,进行除草松土。
2、施肥。
花木速生期、开花期、幼果期需肥量大,要及时补施速效性肥,促进生长、开花和坐果。可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追肥以行间沟施为主,尿素也可结合灌水撒施或叶面喷施。施肥后要及时灌水。
3、中耕和除草。
除草要做到除旱、除小、除了的原则,松土要均匀,苗木根际的草可拔掉,防止伤苗、压苗。
化学除草先做小面积试验,然后再大面积使用。七、八月份夏草生长旺盛,大部分杂草开花、结籽,为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最佳时期,一般用灭生性茎叶处理剂,同时也能使用土壤处理剂。除草剂宜选用杀草广谱、高效并且抑草期在2~3个月的除草剂,如百草枯、草甘膦等。
4、合理修剪。
主要是摘心和控芽。摘心可促发侧枝,促发腋芽生长,促发多次开花和多开花。有些苗木因气候、土壤、遗传等因素,在苗期或生长期生长侧芽、侧根,不利于壮苗的生长和培育,如对意杨的扦插苗和大叶女贞的生长苗要及时抹芽和除蘖,控制少生侧根和侧芽,减少不必要的营养物质消耗,提高壮苗质量。
5、遮阴和喷水。
对于耐阴苗木和刚扦插、移栽的苗木,根据具体情况,要进行遮阴,以减轻高温的不利影响。可采用遮阴网罩降低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根据苗木种类及本身特性,一般选用遮阳率40%~60%的遮阳网。
对不耐高温、干旱的花木,可对叶面和枝干进行喷水,可改善花木局部小气候,利于花木生长,但喷水不能代替土壤灌水。

初春苗圃四注意


一、防冻害俗话说:春天猴子脸,变化多端。在气候多变的早春,苗木极易遭受冻害,要认真做好防冻工作。对采取保护地栽培的苗木,寒流来临时,除密封膜保温外,还要在棚上增盖草帘,天晴后及时揭掉草帘,接受光照,增加棚内温度。在晴朗无风的中午前后,要视棚内温度高低,适当开窗,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

另外,有条件的可在地表撒施草木灰,既能起到吸热增温的作用,又能增加土壤中钾肥含量,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

二、防湿害湿害是影响苗木健壮生长的致命因素,行业内有句谚语:水是苗木的命,又是苗木的病,水多必送命。春季雨雪多的地区和地势低洼的苗圃,一旦土壤含水量过大,不仅土温降低,且通气性差,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有的甚至造成烂根死苗。因此,开春后要把苗圃地的所有排水沟以及圃外排水系统彻底清理。

三、防病害春季苗木常见病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尤其是幼苗期的立枯病发生较普遍,常造成大量苗木死亡。防治方法是,早春播种育苗可用0.3%福美双或50%敌克松(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拌种。

四、防肥害在早春采取播种、扦插等方法育苗的苗圃,施基肥时要严禁施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否则,肥料在发酵时易造成烧种烧根。早春刚刚开始生长的苗木,需肥量还不大,对缺肥严重的苗木,施肥时也应本着宁少勿多,宁稀勿浓的原则,追施少量稀薄液肥(如腐熟的人粪尿等),且不可过量施入浓肥或化肥,以防烧根。

花卉知识:红枫的苗圃地管理


红枫为槭树科械树属落叶小乔木,树冠近圆形或伞形,叶对生,嫩叶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夏季略转青,整株姿形优美,是园林中的红叶品种之一。下面介绍一下红枫的苗圃地管理。

红枫苗木的培育,合理的选择圃地及科学的栽培技术至关重要,其后期的田间管理亦相当关键。

一整形修剪

1.修剪:生长期修剪在4月下旬~8月下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第二年3月下旬。除去树体上的无用萌蘖,包括主杆基部发生的徒长枝和部分猛长的过强枝条。干粗1cm以内的幼苗,除去掉生长过强的枝条外不宜作其它修剪。

2.整形:幼苗一般采用自然圆头形。苗木定植后,干粗1cm以下的苗在离地约80cm~100cm处进行短截,在种植第一年内修剪猛长的枝条,第二年开始,除保留从主杆上分生的3~4个强壮枝外,其余枝条一概除去,保留的枝条彼此相隔10cm左右,以后开始根据修剪技术进行。多年生红枫及盆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整形。

二追施肥

1.原则:追肥坚持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原则,做到看天施肥,看土施肥,看苗施肥。苗木生长初期,使用速效性氮肥为宜。苗木快速生长时期,其前期、中期以施氮素化肥为主,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

2.方法:

(1)干施:采用条施。在苗木行间或行间附近开沟,施入,然后盖土。

(2)水施:腐熟人粪尿浓度以3%~5%为宜。化肥水施浓度以0.3%~0.5%为宜。以阴天或傍晚施为宜。

3.次数和数量:苗圃追肥,每年2次~4次,数量视苗木大小不同和不同生长时期酌情增减。生长初期,勤施薄施;速生时期,适量增加,年施肥总量一般控制在每667m2(亩)30kg~50kg氮、磷、钾复合肥。

三中耕除草

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定植1年~2年后的苗木,为节省劳工,可采用化学除草剂灭草,常用的除草剂有除草醚、灭草灵、盖草灵、果尔、草甘磷等。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用量与用法,禁止使用对红枫生长有影响的除草剂。

四松土和培土

松土、培土除结合除草进行外,降雨和灌溉后及土壤板结也要松土、培土。松土一般每年2次~3次,灌溉条件差应增加次数。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原则。

五开沟排水

降雨或灌溉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对苗床清沟培土。山地育苗应开好避水沟,防止暴雨冲毁苗圃。对沾性较重、易积水的苗圃,应开深约50cm的排水沟,使地下水位控制在根部以下。

通过以上对红枫的苗圃地管理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苗圃用地规划的原则”,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