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关于盆栽梅花养护的方法”,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盆栽梅花的养花方法,盆栽梅花的养护可分为:花盆选择、浇水管理、施肥管理、光照管理、日常修剪和病害防治。下面为您一一介绍:

盆栽梅花养护之花盆选择:盆植梅花的花盆以通透性较好的瓦盆、土陶盆为佳,并在盆底垫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

盆栽梅花养护之浇水管理:梅花喜润怕涝,所以浇水要适时适量。冬季和春初花期保持盆土稍湿润为好,待花全凋谢后浇1次透水,以后只需等土干了再浇水,但傍晚应向枝叶及附近地面喷水。因为梅花极不耐旱,所以梅雨季节要严格控制浇水。

盆栽梅花养护之施肥管理:梅花喜肥亦耐贫瘠,所以施肥时应适当控制,不要施肥过多造成浪费,也不要施肥太少,造成营养不良。花期不用施肥,花谢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可促其复壮,当新梢长3~5厘米时,长势好不需施肥,长势差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新梢长到18厘米左右不再施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其花芽分化。秋末落叶现蕾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或0.2%磷酸二氢钾液,促花蕾发育开放。

盆栽梅花养护之光照管理:梅花系阳性植物,宜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忌置于风口。喜暖而耐寒,冬季需经低温刺激,才能花繁叶茂,冬季最低气温在-12℃以上的地方,不必入室越冬,置于避风向阳处即可。如欲其春节开放,节前20天将其移至5~10℃的低温室,并置南向西向窗台内多见阳光,开花后移至0~5℃的地方,可开放1个月,温度过高易早谢。

盆栽梅花养护之日常修剪:梅花萌芽发枝力强,耐修剪,老树易复壮,花后将开过花的枝条短截,只留基部2~3个芽,弱枝、病枯枝全剪,交叉枝、重叠枝剪掉一枝,过密处疏剪。当新梢长到20厘米时摘心,控制其生长,使营养集中于花芽分化,新梢过长反而花稀少。通过修剪不仅株形美,而且通风透光好,不易遭受病虫害。

盆栽梅花养护之病虫防治: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温干旱时,可能发生炭疽病,7月气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可能发生白粉病,注意通风透光两病皆可预防,如发现病枝叶将其剪下烧掉,并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喷治。梅花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溶液喷杀或用呋喃丹埋于土中,使植株带毒杀灭之。

xZh52.cOM阅读欣赏

花卉知识:盆栽梅花的养护特点


梅花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枝干挺秀,花色雅丽,清香扑鼻,在百花凋谢的冬季,傲霜斗雪,迎寒怒放。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高贵品质,且其神韵、姿色、香味均属上乘,位居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

1.盆植梅花以通透性较好的瓦盆、土陶盆为佳,紫砂盆亦可,在盆底垫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基质以肥沃的轻粘性土为佳,可用老山泥、塘泥与菜园表土混合作培养土,种植时在土中掺点骨粉、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种植宜浅而不露根,深栽不易开花,栽后置半荫处,浇1次透水,10天后转入正常管理。2~3年于花后翻盆换土1次。

2.梅花喜润怕涝,浇水要适时适量。冬季和春初花期保持盆土常稍润为好,花全谢后浇1次透水,不干不浇,常在傍晚向枝叶及附近地面喷水。梅雨季节要严格控水,待老叶边微卷,嫩枝稍萎蔫时才浇水,如此反复几次,迫使新梢停长,有利于花芽分化;进入伏天,雨天要排水防涝,晴天早晨浇1次水,傍晚如土干再浇1次,防过干脱水掉叶;9月以后逐渐减少浇水量,1~2天于下午浇1次水;10月花芽开始萌发为花蕾,叶已落,需水量不大,见土干再浇水,盆土稍干微润便可。

3.梅花喜肥亦耐贫瘠,花期不施肥,花谢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促其复壮,当新梢长3~5厘米时,长势好不施肥,长势差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新梢长到18厘米左右不再施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其花芽分化。秋末落叶现蕾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或0.2%磷酸二氢钾液,促花蕾发育开放。

4.梅花系阳性植物,宜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忌置于风口。喜暖而耐寒,冬季需经低温刺激,才能花繁叶茂,冬季最低气温在-12℃以上的地方,不必入室越冬,置于避风向阳处即可。如欲其春节开放,节前20天将其移至5~10℃的低温室,并置南向西向窗台内多见阳光,开花后移至0~5℃的地方,可开放1个月,温度过高易早谢。

5.梅花萌芽发枝力强,耐修剪,老树易复壮,花后将开过花的枝条短截,只留基部2~3个芽,弱枝、病枯枝全剪,交叉枝、重叠枝剪掉一枝,过密处疏剪。当新梢长到20厘米时摘心,控制其生长,使营养集中于花芽分化,新梢过长反而花稀少。通过修剪不仅株形美,而且通风透光好,不易遭受病虫害。

6.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温干旱时,可能发生炭疽病,7月气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可能发生白粉病,注意通风透光两病皆可预防,如发现病枝叶将其剪下烧掉,并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喷治。梅花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溶液喷杀或用呋喃丹埋于土中,使植株带毒杀灭之。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对含磷农药过敏,忌用此类农药。它对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抗性差,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可能死亡。

以上就是盆栽梅花的养护特点,你了解了吗?

2024关于梅花入秋后的养护


梅花是寒冬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人们冬季重要的观赏植物,梅花在很多的园林、庭院、公园等地方被广泛种植,园林中搭配岁寒三友——松柏和竹子与梅花相互映衬,成为很多地方布景的重要的一个手法。

1、加强肥水的管理。入秋后,每7天-10天向盆土内施一次有机肥液,以磷肥为主,同时应再追施1次-2次0.1%-0.2%的磷酸二氯钾水溶液,并注意将秋天萌发的嫩梢剪去,因嫩梢到入冬不能成熟,白白消耗养分,这样进行及时修剪,可达到催蕾的目的。

2、盆土不可过干过湿。入秋后,对盆栽梅花逐渐节制浇水,盆栽梅花对水分十分敏感,盆土过湿,易引起过早黄叶、落叶,甚至沤根而死亡。盆土长期过于干旱,也易造成落叶,影响孕蕾开花。因此浇水要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秋凉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以利枝条充实。

3、适当进行修剪整形。要使盆栽梅花开花多而美,要对其采取疏枝、整形。盆梅侧枝先端长出的条枝,花芽少,要适当剪短,侧枝上的粗壮徒长枝、瘦弱纤细枝、交叉枝、重叠枝,密集枝及枯死枝要全部剪除,到了秋天,将短枝10厘米短截,长枝留5个-6个芽短截,使枝条偏疏,使枝姿优美,开花也就多而大。经修剪整形后,翌年开花就花繁、花大、花艳了。

入秋后,盆栽梅花从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随着叶片的同化和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的回流积累,根系生长出现高潮,此时应给根系生长和吸收营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如经常给盆土进行松土、避免盆土过干或过湿,适当施用有机肥等,这样就有利盆栽梅花的孕蕾、开花。

入秋后,盆栽梅花的病虫害相对减少,为了减轻喷施农药对叶片的刺激,施药浓度应偏小,喷药次数也不必过勤,这样就可避免落叶和落蕾现象,大风也是造成落叶的因素之一,如遇大风,可把盆端至避风向阳处。

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


梅花为蔷薇科杏属小乔木,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开于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有哪些吧!

南北朝描写梅花的诗句

《赠范晔》

北魏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唐朝描写梅花的诗句

《山园小梅》

唐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唐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早梅》

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唐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杂诗之一》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识梅花》

五代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种植方法:怎样盆栽梅花


梅花喜温暖,盛产在长江流域,北方严寒多不能露地越冬,常作盆栽观赏。春季选择将及花期的幼株,趁新叶未展带土球装盆,梅花适宜轻松肥沃的土质,可用沙质壤土略掺粪干或饼肥使用。上盆后要连续浇两次透水,放在阳光充足处培养。

梅花是我国原产的落叶乔木,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深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梅花喜温暖,盛产在长江流域,北方严寒多不能露地越冬,常作盆栽观赏。春季选择将及花期的幼株,趁新叶未展带土球装盆,梅花适宜轻松肥沃的土质,可用沙质壤土略掺粪干或饼肥使用。上盆后要连续浇两次透水,放在阳光充足处培养。

梅花怕涝,水大会伤根落叶,影响着蕾开花。夏天可每天下午浇水一次,但上午要对个别的干盆浇水,即所谓找水。阴天虽可不浇,但也要个别找水。雨天将盆放倒,要及时排除积水。总之以经常保持盆土不湿不干的湿润状为佳。

为了使梅花多着花蕾,应在夏季孕蕾之前,亦即当新梢伸长至25厘米左右时,行干旱处理。做法是:先作短时间的停水,使植株因缺水而叶片翅卷,枝条略呈蔫萎状,然后再浇小水缓苗。小水的水量约是例常浇水的6~7成。小水连续几日后再次作短时停水,如此反复几次,植株终因水量不足而停止枝条的生长及二番枝的萌发。如此可使植株集中养分促使花芽分化,可获多着花蕾的效果。

但如盆土已干燥过久,则应先浇小水使根部缓缓吸收,逐渐恢复生机,稍过2~3日再照常规浇水。切不可立即大水浇灌,否则,会造成大量落叶,梅花在孕蕾期间发现落叶会直接影响着蕾。栽培者不可不慎。

梅花到了秋季就要逐渐减少浇水量。在开花和展叶期也要少浇水。

梅花的施肥,除春季上盆和换盆时施底肥外,夏季生长期间可每周追施稀薄腐熟的豆饼水或马掌水一次。秋季孕蕾期间要停施氮肥,增施少量速效磷肥,以免生势过旺,植株徒长。

梅花的花芽形成在当年新生的枝条上,欲使多着花,可用修剪的办法促使多生新枝。初上盆的幼株可选留强壮的枝条2-3枚,在20厘米左右处短截,其余枝条可全部自基部剪除。在这截短枝条上端的2~3芽当年可长成长枝,下部的当年可长成短枝。在新生的长枝叶腋间多着生叶芽,短枝的叶腋间则多着生花芽。秋季剪定时可将着有花芽的短枝适当剪短,以节省养分使花开足壮。对生有叶芽的长枝应保留5~6个叶芽,将上部剪去。这样,所保留的叶芽其上端2―3芽翌年又可发展成为长枝,其下部的几个芽将变为开花的短枝。至第二年秋再作同样剪定。

梅花成长过程中会有徒长枝、纤弱枝、病害枝、重叠枝及密生枝等发生,可随时自基部剪除,以保持树型良好。

梅花在花前要根据树势适当疏蕾,开谢的残花要及时摘掉,以节省不必要的养分消耗。花期过后要将开花的枝条适当剔除一部分,其余可短截至2~3芽处。

梅花应每年春季开花后换盆一次。换盆时将原土铲去一部分,剔除枯朽的老根,添换新土并施人适量的豆饼、马掌或羊蹄壳作关于盆栽梅花的造型,除古雅的桩景外,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在北方常有曲枝拿弯的造型办法。梅花于冬季落叶后可移人不结冰的冰窖内越冬。如欲促成早花,可在预期观花的前50~60天移入10℃左右的低温温室,届时即可开花。在此期间要注意少浇水,多晒阳光。绽蕾后移至低温处以延缓花期。梅花繁殖多用嫁接法。以山桃、毛桃或实生梅作砧木,于早春枝或秋季芽接,均易成活。

盆栽梅花秋季养护注意事项


梅花作为国人喜爱的花木品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它不畏凌寒,傲霜斗雪,易于万物凋谢的时候观赏。要想梅花冬季能长势喜人,在秋季梅花管理要做到位。那么,在入秋后,盆栽梅花该如何进行养护管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阐述。

梅花秋季养护

从9月上旬至11月下旬开始,盆栽梅花生长就会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随着叶片的同化和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的回流积累,根系生长出现高潮,此时应给根系生长和吸收营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如经常给盆土进行松土、避免盆土过干或过湿,适当施用有机肥等,这样就有利盆栽梅花的孕蕾、开花。

入秋后,盆栽梅花的病虫害相对减少,为了减轻喷施农药对叶片的刺激,施药浓度应偏小,喷药次数也不必过勤,这样就可避免落叶和落蕾现象,大风也是造成落叶的因素之一,如遇大风,可把盆端至避风向阳处。除此之外,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1、加强肥水的管理。入秋后,每7天-10天向盆土内施一次有机肥液,以磷肥为主,同时应再追施1次-2次0.1%-0.2%的磷酸二氯钾水溶液,并注意将秋天萌发的嫩梢剪去,因嫩梢到入冬不能成熟,白白消耗养分,这样进行及时修剪,可达到催蕾的目的。
2、盆土不可过干过湿。入秋后,对盆栽梅花逐渐节制浇水,盆栽梅花对水分十分敏感,盆土过湿,易引起过早黄叶、落叶,甚至沤根而死亡。盆土长期过于干旱,也易造成落叶,影响孕蕾开花。因此浇水要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秋凉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以利枝条充实。
3、适当进行修剪整形。要使盆栽梅花开花多而美,要对其采取疏枝、整形。盆梅侧枝先端长出的条枝,花芽少,要适当剪短,侧枝上的粗壮徒长枝、瘦弱纤细枝、交叉枝、重叠枝,密集枝及枯死枝要全部剪除,到了秋天,将短枝10厘米短截,长枝留5个-6个芽短截,使枝条偏疏,使枝姿优美,开花也就多而大。经修剪整形后,翌年开花就花繁、花大、花艳了。对于衰老的梅桩可以对其进行重剪,逐年疏剪或短截主干上的侧枝,最后从基部去掉,以集中更多养分促进梅桩隐芽萌发为生长枝。另外也可以锯断粗枝,使之更新,伤口处要涂抹硼酸软膏等保护剂,防止染病。

4.花果期管理:梅花一般在2~3月开花,6月结果。凡是种梅花的人都很想让其在春节期间开放,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催花枝术。

2024关于梅花盆景夏季怎么养护


梅花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透光之处栽培。盆栽用土以壤土为宜,粘土易发生刺状枝,梅桩盆景盆土较浅,盆底用分解较慢的蹄片、骨粉做基肥。

梅花适地放置

梅花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透光之处栽培。盆栽用土以壤土为宜,粘土易发生刺状枝,梅桩盆景盆土较浅,盆底用分解较慢的蹄片、骨粉做基肥。夏季管理不当,极易引起梅桩枝瘦叶落,因此要注意梅桩的夏季防暑工作。

梅花合理浇水

梅花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因此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的湿润,但不能积水,水分过多容易黄叶,严重时造成全部叶子脱落。5至6月份,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要适当扣水,抑制新枝继续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夏季每天向花盆周围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生长。进入7月份,就要进行正常浇水,这时如果缺水易引起落叶。

梅花适时追肥

梅花在生长期间,根系受到容器的抑制,生长期内应追施1至2次肥。第一次追肥在春季新枝长到5厘米左右时,用麻酱渣或饼肥水作追肥,能够促进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第二次追肥在秋季停止生长后到落叶前进行。一般在9月下旬,肥料可用饼肥粉,撒在盆土表层,为第二年生长补充必要的养分。

梅花整形修剪

梅花凋谢以后,应进行一次修剪,保留枝条的2至3个芽,将其余的剪去,并经常注意剪去影响造型的病虫枝、枯死枝、交*枝、重叠枝。同时进行修枝、剪叶、摘心。梅花造型设计形式较多,有的潇洒倒悬,有的曲枝盘弯。一般采用绑扎做弯的方法,从幼苗开始,新枝每长出12厘米至15厘米时做一次弯,每次做弯将枝条完成S或螺旋上升状,用塑料条绑缚,如此反复进行几次。使之逐渐成型固定,体现其古朴的姿态。

梅花病虫防治

梅花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注意不要使用含磷的农药,以免对梅花产生刺激,引起大量落叶。梅花病害主要有缩叶病、炭疽病,煤污病等,可喷洒1%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至600倍液防治。

2024关于盆栽菊花的养护关键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因其品种繁多,所以叶形、花型、花色变化极大。要使栽培的菊花花形大、颜色美、叶色绿、高矮适中、体态匀称,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适期控肥

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施肥过多,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追肥不可过早,如果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多次喷施0.1%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如出现缺磷、钾肥等症状,应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浓度要逐渐增加,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

二、适当控水

要让菊花长得矮壮、节密、叶肥、不赤脚,控水是唯一的有效措施。盆菊浇水要适时适量,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给叶片喷一次叶面水。

三、适盆换土

菊花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换盆2―3次。幼苗期移栽在直径约12厘米的小盆养护,壮苗期换入直径约15厘米的盆内培养,花蕾分化前再换入直径约20厘米左右的盆中培养,这时应适时加施肥料,只有这样,花盆逐渐增大,盆土逐渐增多,才有利于供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适量水肥。切忌大盆养小苗或小盆养大苗。若发现枝叶过盛,可去掉部分宿土或须根。

四、及时摘心

及时摘心可促发侧枝,有效地压低株高。盆栽的摘心时间和次数,因不同选形艺术而异,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等其侧枝长出4―5片叶时,每个侧枝再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

五、抹芽疏蕾

菊花壮苗期,萌发出许多腋芽,需及时用手指捏掉,否则消耗大量养分,且能发出许多小侧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孕蕾期,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应及早去掉旁蕾,促进顶蕾肥大。

六、养好脚叶

俗话说鲜花还需绿叶配。做到适期扦插,在盆菊生长期间,合理施肥、浇水、预防病虫害,即可防止脚叶枯黄脱落,又可确保叶片青秀,提高观赏效果。

2024关于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


梅花疮痂病主要危害枝梢,也可侵害叶片。新梢被侵染后,先产生浅褐色圆形小点,边缘带紫褐色。下面介绍一下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主要危害枝梢,也可侵害叶片。新梢被侵染后,先产生浅褐色圆形小点,边缘带紫褐色。到秋季,病斑直径可扩大到3毫米左右,紫褐色或黑褐色,略突起。第2年病斑变成灰色至暗灰色,并生有黑色小点,后渐渐扩大,直径2至3毫米,病斑小而数量多。在叶上的病斑为多角形,淡绿色。

二、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越冬。翌年4至5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直接穿透寄主表层而侵入。侵入后,菌丝不深入寄主组织和细胞内部,反在寄主角质层与表皮细胞的间隙进行扩展繁殖,并形成束状或垫状菌丝体,然后从其上长出分生孢子梗,突出寄主角质层而外露。

病害潜育期达30天左右。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较广,从2至32℃,最适温为18至24℃。春季和初夏多雨潮湿利于发病,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5至6月气温较高,多雨、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三、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彻底剪掉发病的枝条,并带出田外烧毁。

2、新栽植的梅园,注意密度不要太大,以免梅花长大后因密度太大,梅花枝条因风雨相互摩擦、碰撞,使得病菌相互传播流行。

3、在梅花发芽前,喷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5、4月下旬至5月上旬,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福镁锌可湿性粉剂30 0至500倍液,每隔5至7天喷1次,共喷2至3次。

以上就是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盆栽梅花养护的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