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冬春草花育苗常见生理病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徒长茎细弱,叶片薄,叶色淡绿,组织柔嫩,根系不发达,定植后缓苗慢,成活率低,花芽分化晚且不正常,花芽数量少,畸形花和弱小花多,易脱落,观赏价值低。防止措施:一是增加光照和控制苗床温度。当幼苗生长拥挤时,及时间苗、分苗,防止过分遮阴。即使在阴天,也要适当揭开覆盖物,使幼苗见光充分。要按照幼苗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严格控制苗床温度。二是控制浇水,喷施磷钾肥或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试验表明,幼苗趋向徒长时,每平方米苗床喷洒1公斤2000ppm矮壮素,10天后叶色即转浓绿,茎变粗壮,其抗逆性也增强。

二、僵苗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时易形成僵苗,特征是苗矮小,茎细弱,叶小,根少,不易长新根,花芽分化不正常,易落花落果,定植后缓苗慢。

三、幼苗僵化的主要原因是苗龄过长或苗床长期低温干旱。应改控苗为促苗,给以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促进生长。采用冷床育苗时,尽量提高温度特别是地温,控制浇水。每平方米床面喷洒10克10至30ppm赤霉素溶液。三、冻害幼苗受冻后,叶片和茎呈深色水渍状,并慢慢干枯而死。当幼苗只受到轻微冻害时,虽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但生理机能已明显降低,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可采用人工控温育苗,如电热温床育苗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在寒潮侵袭、低温来临时,盖好覆盖物,必要时再加盖草帘,并尽量保持干燥,防止被雨雪淋湿。加强管理,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幼苗抗寒能力。另外,适当控制浇水,合理增施磷钾肥,也能提高幼苗抗寒力。

四、风干由于幼苗根系吸水与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失去平衡,使嫩叶失水过多而萎蔫,时间过长,叶片呈绿色干死,称为风干。防止措施是苗床通风由小到大,使幼苗有一个锻炼的过程。大风的天气,应防止覆盖物被风吹跑。

五、沤根又叫烂根,是因苗床湿度大、温度低引起的生理病害,尤其在寒流侵袭的阴冷、风雪天气,苗床不能通风换气,幼苗生长弱时容易发生。表现为根部呈褐锈色腐烂,地上部生长受阻甚至停止,叶色灰绿,并逐渐变黄。防止措施主要是控制浇水,苗床干时,按需水情况浇淋,防止大水漫灌。发生沤根要及时通风排湿,亦可撒细干土或草木灰吸湿,或多松土增加土壤蒸发量。

xZH52.coM阅读欣赏

帝王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帝王花常见病害:根腐病

帝王花根腐病病症表现

根腐病是对帝王花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疾病。有根腐菌引起。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夏天,有利于这种病害的发生,它可能导致任何树龄的植株突然死亡,或者发黄、生长缓慢。在土壤潮湿的时候,植株可能凋萎。

帝王花根腐病防治方法

根腐菌一般是由土壤中带来的根腐菌引起的。所以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先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从源头做起。

植株一旦出现感染,一定要结合症状进行连续的杀菌处理,或者联系当地的植物保护专家进行养护。

帝王花常见病害:叶斑病

帝王花叶斑病病症表现

帝王花患上叶斑病,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防治方法

及时去除病叶,及时喷洒药剂。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帝王花的叶斑病很好控制,剪除病叶之后,喷洒药剂即可防治。但是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能病斑都覆盖了百分之五十的叶片了才后知后觉采取措施,悔之晚矣。

帝王花的根腐病和叶斑病都容易出现在夏季,所以夏季的养护措施一定要到位。加强通风处理,保持生长环境凉爽舒适,多检查植株,进行必要的杀菌消毒处理。

紫薇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紫薇花白粉病

症状

紫薇花白粉病一般发生在嫩稍和花蕾上。春夏季节,叶片染病后会生长扭曲,并且覆盖一层白粉。叶片上会出现圆形病斑,严重时连成一片。受害的叶片会因为病斑的原因,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

盆栽紫薇花要及时摘除病叶,并将其移到通风透光处。

一旦发现叶片上出现病斑,及时喷洒药剂。可以选择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波尔多液等,10天喷洒一次,喷洒3~4次就可以好转。

紫薇花煤污病

症状

煤烟病主要危害紫薇花的叶片和枝条。在叶柄上出现一层黑色的霉状物,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煤污病主要是因为虫害侵袭或真菌感染造成的,在高温及阴雨天气发病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不要没事就浇水,保持盆土相对干燥。

做好防虫准备,5月之后气温逐渐上升,每个月喷洒一次护花神,避免出现蚜虫或蚧壳虫。

修剪病叶,并喷洒杀菌药剂。对于出现发黑的叶片,用清水冲洗后,若呈现发蔫、发黄的状态,需要立即剪除,然后喷洒杀菌药剂,避免病害蔓延。

虎颜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虎颜花常见病害:根腐病

虎颜花根腐病病症表现

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虎颜花根腐病防治方法

虎颜花根腐病可使用铜制剂或甲霜恶霉灵进行防治。发病时:可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进行灌根。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

虎颜花常见病害:茎腐病

虎颜花茎腐病病症表现

虎颜花茎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部开始为暗褐色,以后绕茎基部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虎颜花茎腐病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施38%恶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或福美双500倍药液。防治茎腐病的最好方法是,将栽培基质高温消毒。

牡丹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牡丹花常见病害一: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危害牡丹花的叶片和嫩枝。发病一般在花后的15天左右,7月中旬最为严重。初期叶片的背面会出现谷粒大的黑色斑点,边缘发黑,病斑逐渐相连,导致叶片枯焦凋落。

解决方法:做好预防,在花落之后,及时喷洒波尔多液,10~15天喷洒一次,一直持续到7月底。可以避免叶斑病的发生。发病时,喷洒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溶液,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

牡丹花常见病害二:黄叶病

牡丹花黄叶病主要是因为植物缺少磷导致的,表现为,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从茎基部老叶开始,自下而上,逐渐脱落。

解决方法:及时补充养分,花谢之后对叶片喷洒磷酸二氢钾或者微肥。

牡丹花常见病害三:菌核病

菌核病又叫作茎腐病,主要危害根茎造成其腐烂。发病时茎上出现水渍状的病斑,土壤表面出现白色的棉状物。严重时会危害花蕾和叶片。

解决方法:做好消毒工作,在种植植株之前对土壤消毒,干燥后种植,养护期间避免土壤过于潮湿,以免滋生细菌。植株发病时,将植株挖出,消毒后重新栽种。对腐烂较为严重的,可以直接扔掉了。

牡丹花常见病害四:紫纹羽病

紫纹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颈和根。受害部分会出现紫色或者白色的絮状物,边缘发黑。轻者会形成片状的斑块,根不生长,枝条枯瘦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死亡。此病多发生在6~8月,9月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降雨的减少,逐渐减轻。

解决方法:注意养护环境的整洁,避免环境滋生细菌。在高温多雨的天气,要减少浇水,经常通风。对于受害植株,可在土壤表面撒上石灰或硫磺消毒,严重时,脱盆重新栽种。

大花金鸡菊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大花金鸡菊常见病害:白粉病

病症表现

夏季淋雨或者土壤当中含了杂菌,则大花金鸡菊特别容易发生白粉病。白粉病也是大花金鸡菊最常见的病害,发生频率最高。多危害叶片、叶柄。

防治方法

应注意通风透光,可剪除严重叶片并烧毁;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700~800倍液、50%代森铵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1000倍液喷雾。

大花金鸡菊常见病害:黑斑病

病症表现

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被侵染植株的叶子变褐干枯,花瓣皱缩,叶、茎、花均可遭受此病危害。叶片上最初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不久扩大为现规则形状的大斑,直径为2毫米-10毫米,红褐色。

随着斑点的扩大和增多,整个叶片变褐干枯。茎上发病从叶柄基部开始,纵向发展,成为黑褐色长条状斑。花器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不久花瓣皱缩干枯。幼苗期,茎的基部受害时,形成深褐色中心下陷的溃疡斑,病斑逐渐包围茎部,使小苗呈立枯病症状。

防治方法

种子播前要进行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侵种10分钟)。秋后,病叶、病茎等集中销毁,消灭来年的侵染源。从无病的健康母株上留种。用50%代森锌或代森锰锌5000倍液喷雾。喷药时,要特别注意叶背表面喷匀。

大花金鸡菊常见病害:锈病

病症表现

锈病危害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叶片上锈迹斑斑,阻碍植株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

可用50%萎锈灵乳油2000倍液喷雾。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易发生蚜虫虫害,为害叶片、嫩茎、花冠等,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夜合花的常见病害及处理办法


夜合花叶枯病发病症状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斑由小到大呈现不规则的形状,颜色从红褐色到灰褐色演变,病斑连成片会成大片的枯斑,干枯面积能够达到叶片的1/3~1/2,病斑的边缘往往有一条比病斑还要深的带状存在,生病的部分和健康的部分界限非常的明显。

夜合花发病规律

一般是在7~10月份的时候发生较多,而且多发生在植物的下面叶子上,需要注意的是,株植越是瘦弱就越是容易发病,发病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植株生长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环境里。

夜合花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第一,在秋天的时候经已将感染的落叶完全焚毁,不留一丝的痕迹,防治病菌在叶子上过冬。

第二,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尽量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

第三,使用杀菌剂,可选择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草本花卉有哪些常见病害?草本花卉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草本花卉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草本花卉是指它们的茎是草质的花卉,草本花卉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在植物体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是侵染性的病害,以真菌病害最常见,其病原都是生物,它们能繁殖传播,在适宜环境下能迅速蔓延扩大,造成灾害。

草本花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碎倒病

病菌侵染播种幼苗的嫩茎基部则幼苗很快自地面处倒伏,常见于一串红、瓜叶菊、翠菊、鸡冠花、香石竹等幼苗阶段。病原菌多在土壤表层,当土壤温度达到20℃以上时,湿度达到饱和状态病菌即开始危害植株。露地栽培以5月中旬至8月发病率最高;温室或温床多在幼苗具1-2片真叶时发病。

防治方法:首先必须对育苗用土彻底消毒。在播种前对易染病的草花种子用种子重量0.2%的赛力散拌种。幼苗出土后可每平方米灌溉1%的硫酸亚铁2-4公斤进行预防,并应及早间苗加强通风。

(2)白粉病

病菌危害植物的叶、嫩梢、花柄等部位,甚至全株。发病部位初期淡灰色,继而生出一层白粉状或茸毛状物。当它们布满叶片以后使叶内卷,嫩梢弯曲停止生长。有时也侵染未开放的花蕾,最后造成落叶或使植株死亡。白粉病发生的特点是:当气温达到18~30℃.空气相对湿度为55%~85%,环境比较闷热,不通风时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主要应改善栽培条件,控制温度、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栽培中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以增加植株抗性。发病初期要及时摘去侵染的叶片和花梗,并集中烧掉;或将病株隔离。可喷布50%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1000倍液防治,也可用1000倍5%代森铵水溶液喷布。

(3)根结线虫病

危害花卉根部的重要病害。常见危害的草本花卉有金鱼草、凤仙花、一串红、鸡冠花、翠菊、飞燕草等。感病植株地上部分表现生长衰弱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萎蔫,花小。地下部分表现为侧根及须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表面略粗糙,切开小瘤,可见瘤中有乳白色发亮的粒状物,为线虫的虫体。雌虫在寄生植物内或土壤中产卵,卵在温暖的土壤中2~3日即可孵化成幼虫,遇适合的植物根,即从根皮侵入,由于分泌物的刺激植物根部被害处肿大形成瘤状物。线虫主要在土壤表面下5~23厘米处,以1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最多,线虫活动适宜温度为12~18℃。

防治方法:要严格实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害传播到无病区或轻病区;选无根瘤线虫的土壤进行育苗或轮作,对发病严重的花圃应进行土壤消毒;化学防治.可用20%二澳氯丙烷处理土壤,用药量每平方米5~8克,或用4%涕灭威颗粒剂每平方米20克,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平方米15克。

草木花卉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小编就为大家谈到这,谢谢大家的查阅,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

《冬春草花育苗常见生理病害》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冬花类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