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奇唇兰的繁殖管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繁殖方法】 用分株、无菌培养基播种以及组织培养繁殖。

【栽培管理】 栽培宜用有充分空隙的木框。填充物最好用纤维、水苔和木炭等能保湿的混合材料,或用1份腐殖土、2份水苔,再加适量木炭。栽植时,根据植株的大小选择适合规格的木框。先用少量的蕨根、纤维等物将兰苗的根部包起,特别粗大的根可以露在外盛然后放在木框中,再填充水苔、木炭等物,将兰苗固定。木框中放不下的粗大根,可以从缝隙中伸出。如果是小盆苗,可带盆放于木框中,待兰曲长大后根系自然长满木框。温室内应用木框栽植法必须多喷水,保证足够的湿度,否则植株易干枯。

一般小苗耐干旱的能力差,盆栽材料不可过干,新芽和新根开始生长以后,需要水分较多。夏季生长期要求湿度较高,每天都要浇水,并应每天数次向植株周围喷水。秋季当芽已长成新的假鳞茎时,可逐步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促进假鳞茎的成熟,以利安全越冬。冬季只需少量湿度,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只要栽培材料不太干即可。

合理施肥对植物生长有利,施肥不当,尤其是用肥过量极易引起根部腐烂。春季新芽开始生长至夏季生长旺盛期间,可2周施用一次稀薄液肥,以氮肥为主,若能配合适量的钾肥,则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夏末秋初,植株逐渐成熟,应增加钾肥的施用量,适当降低氮肥比例。花芽形成时期,应增加磷肥的施用量,以利于花芽的分化和生长。每次施肥量要少,浓度要低,通常结合浇水施肥。施肥只能施在盆栽材料上,不宜浇施至叶面和嫩芽上。化肥按0.025%--0.1%的比例稀释后,可以施在盆栽材料中,也可以用喷雾法向叶面喷洒。

越冬期间应保持白天10~15℃,夜间5~10℃,不可日夜温度相等,更不能夜间温度高于白天,最适的温差为10~15℃。开花期间需放在阴凉处,可以延长开花时间。初夏以后可仍在室内栽培,为防止夏季室温过高,应适当遮荫和加强通风。若置于室外必须遮荫。

XZH52.cOm精心推荐

五唇兰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分株法繁殖。春季于新芽尚未萌动,新根还没发出时进行。将植株自盆内脱出,剔去附着土,用剪刀顺其自然缝隙分切成3--5苗一丛,另行栽植即可。

【栽培管理】 盆栽宜选底孔较大的陶盆栽培。盆的下部需垫上木炭块或大颗粒的陶粒为排水层。栽培基质宜选用微酸性、肥沃、通气性良好的培养土,可用森林腐叶土4份、马粪土4份、竹根泥3份充分混合后经高温消毒处理。上盆时,根系要舒展,覆土后不必用力压,可轻轻摇动花盆,使根际间充满盆土。分株苗种植时根系要舒展,种植不能过深,浇水用浸水法,待盆土浸湿后放在阴处,上盆或分株后的盆株应置于湿润荫蔽处,少浇水,多喷雾状水,经常保持叶片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膜,相对空气湿度在85%左右,保证植株不萎蔫。温度应控制在20~25℃,半月后可进行散射光照,保持盆土湿润,恢复生机后可进行正常管理。

栽培过程中要加强肥水管理,从花芽分化至抽葶开花,要经常向土壤补充养分,促进营养生长。生长季节可用氮、磷、钾比例适当的复合化肥,浓度为0.1%~0.2%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周一次。也可每7~l0天浇施一次有机液体肥,浓度要低。花芽分化前喷施0.2%的磷酸二氧钾水溶液,连续施2~3次,促进花芽分化。春季植株生根发芽,浇水要多一些。生长季节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夏季晴天,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高温干燥要随时向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冬季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不然会导致烂根与落叶。五唇兰虽怕强光直射,但春、秋、冬三季仍应把盆株置于湿润向阳的地方,加强弱阳光照射,使光合作用旺盛,体内营养物质丰富,苗株生长健壮。夏季要将盆株置于凉爽、荫蔽的环境,透光度在50%左右,加强通风,以使植株安全越夏。五唇兰适宜生长温度为23℃左右,冬季一般室温不能低于10℃。春、秋季宜放在半阴处培养。

奇唇兰高效繁殖方法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奇唇兰怎么种?怎么繁殖?奇唇兰是一种很美丽的花朵,花色多变,观赏性极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奇唇兰花繁殖方法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一、繁殖

奇唇兰可采用分株繁殖、无菌培养基播种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

1.分株繁殖

家庭以块茎进行分生为主,多在春季植株旺盛生长前,将已长满鳞茎的植株从基质内取出,抖掉多余的基质,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栽培时,宜用有充分空隙的木框。填充物最好用纤维、水苔和木炭等能保湿的混合材料,或用1份腐殖土、2份水苔,再加适量木炭。栽植时,根据植株的大小选择适合规格的木框。先用少量的蕨根、纤维等物将兰苗的根部包起,特别粗大的根可露在外盛然后放在木框中,再填充水苔、木炭等物,将兰苗固定。木框中放不下的粗大根,可从缝隙中伸出。如果是小盆苗,可带盆放于木框中,待兰苗长大后根系自然长满木框。

2.无菌播种

奇唇兰花后能结出大量果荚,当种子成熟采收后应立即播种,如果不能尽快播种,在低温干燥条件下,种子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活性。播种时应在无菌条件下切开荚果,将蒴果内粉末状的种子均匀撒落到MS或花宝1号(3g/L)的培养基上。在暗培养条件下培养约10天后转入光照条件下培养,约15~25天后,可见到种胚膨大,有少量种胚开始长成顶端绿色叶原基,5~8周后原球茎形成的实生苗,培养在MS+6-BA0.5~1.0mg/L+IAA0.2mg/L的培养基中,原球茎逐渐分化成苗,可在原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0天左右可增殖两倍以上。当小苗形成新的原球茎,约25天后,待丛生芽生长至2~3cm时,转接到MS+6-BA0.5mg/L+NAA0.5mg/L+活性炭0.5g/L的培养基上进行不定根的诱导。在以上培养基中均添加20g/L蔗糖和7g/L的琼胶或卡拉胶,pH值5.2~5.8,培养温度25℃,光照4000lx,光照12小时。当瓶苗形成完整植株时,将培养瓶盖打开,置于温室中,炼苗1周后,从培养瓶中取出组培苗,洗净根部所带的培养基,用小树皮等细小的基质将小苗用1.5寸盆把植株定植,基质装填高度以2/3为好。

栽后将苗盆整齐摆放到栽培架中,并保持环境温度20℃~25℃,空气湿度70%~85%之间,成活率可达95%以上。

3.组织培养

除用无菌播种外,还可选取健壮的母株新芽、花芽或假鳞茎生长点的分生组织进行外植体快速繁殖。外植体灭菌后,切割成长3mm左右,置于培养基中培养,成功诱导出类原球茎,在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后能顺利长叶和生根,得到完整植株。培养基可参照无菌播种培养基。组培苗移栽半年后,要及时换盆,培育3年后即可开花。

二、栽培管理

奇唇兰属植物大多数种栽培并不困难,开花容易,比蝴蝶兰、大花蕙兰简单。种植得当就会收获很多花。但是由于在我国过于少见,许多兰花爱好者弄不清它的习性,栽植奇唇兰必须尽可能营造类似于原始的栖息地,附生在木段或木板上或用网盆悬吊,切忌使用花盆,否则将不开花。因为其花茎不同于其他吊垂式兰花,从形成花茎开始是一直向下生长的,所以如用花盆终将因为花茎不能通过盆底而腐烂。奇唇兰的单朵花寿命不长,一般在3~5天内凋谢,但栽植得法的奇唇兰会在整个夏季开花,花期长达两个多月。

1.温度和环境

奇唇兰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热带高海拔雨林的地区,栽培管理全年应保持在20℃~25℃的中、高温潮湿环境,夜间保持在5℃~10℃,但不可日夜温度相等,更不能夜间温度高于白天,最适的温差为10℃~15℃。开花期间需放在阴凉处,可以延长开花时间。初夏以后可仍在室内栽培,为防止夏季室温过高,应适当遮阴和加强通风。植株除在夏天应遮阴30%~50%外,其他季节应保证充足的光照,但防止暴晒过度而灼伤叶片。北方地区冬季奇唇兰需在高温温室内栽培,否则温度过低,叶片上易生斑块状坏死。奇唇兰无休眠期,如果冬季没有暖气的室内光亮环境,则会由于全年积温不足而不开花。

2.栽培基质

奇唇兰属喜高温、高湿的热带附生兰,栽培时要求高温和高湿并要求根部通气良好。在热带地区栽培,通常用木框将奇唇兰苗固定在中间,任其根系在木框周围伸展和盘绕。因此可用水苔、蕨根、木炭、树皮块、椰壳等在木框中间填充栽培材料,如果选用水苔作盆花生产,应每隔1年更换1次植料,时间最好在春季新芽尚未生长时或花谢后进行。需注意的是,基质使用前应先进行消毒灭菌,基质的pH值以5.0~5.8、EC值小于0.6mS/cm为宜,偏酸或偏碱均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3.浇水与施肥

奇唇兰根系需常年保持湿润,尤其生长季节不能干透,否则会导致叶尖枯死或褐变,当新芽和新根开始生长时,应每隔2~3天浇1次水。夏季旺盛生长期要求湿度高,应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并应每天数次向植株周围喷水。秋季当芽已长成新的假鳞茎时,可逐步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促进假鳞茎的成熟,以利安全越冬。冬季应减少浇水频率,但不能完全干燥,保持40%~75%的空气湿度和良好的空气流通。都会造成细菌与害虫衍生,伤根败叶。

奇唇兰植株着生一片大型的纸质叶片,旺盛生长期需要肥量较多,但肥量不可过量,否则极易引起根部腐烂。春季新芽开始生长至夏季生长旺盛期间,可两周施用1次稀薄液肥,以氮肥为主,若能配合适量的钾肥,则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夏末秋初,植株逐渐成熟,应增加钾肥的施用量,适当降低氮肥比例。花芽形成时期,应增加磷肥的施用量,以利于花芽的分化和生长。每次施肥量要少,浓度要低,通常结合浇水施肥。施肥只能施在盆栽材料上,不宜浇施至叶面和嫩芽上。化肥按0.025%~0.1%的比例稀释后,可以施在盆栽材料中,也可以用喷雾法向叶面喷洒。

三、病虫害防治

奇唇兰的病虫害多是由通风不良所致,尤其是夏秋梅雨高温季节,兰盆放置不良或日常管理不善,盲目滥施水肥,

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炭疽病、白绢病、褐腐病、叶枯病等。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粉虱、红蜘蛛、蓟马、蜗牛和蛞蝓等。

褐腐病主要在高温多湿之夏秋两季或通风不良的温室中发生。初期发病在叶或茎内呈淡焦褐色或黄褐色小点,过分潮湿时会引起植株变为褐色而腐烂。故一旦发现病株时,应维持温室通风透气,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进行预防,发病时每隔3~7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次。也可选用25%瑞毒霉(雷多米尔)1000~1500倍液喷雾,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或防治效果。

白绢病为真菌性病害,在潮湿条件下,病株根颈表面长出白绢丝状物,并蔓延至根际周围的基质中,多发生在气温高、雨水多的4~8月,危害严重的会导致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栽培基质和花盆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发现病株立即翻盆,弃去植料,将感染明显的鳞茎剪除烧毁。注意环境卫生,清理病株、病叶,减少侵染源。高温多雨季节,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多菌灵500倍液或50%的代森锌500~1000倍液喷洒盆面和叶基内,每月2次,或每逢大雨过后喷洒1次。

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染病后会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并随即迅速扩大,感染病部位内部组织被细菌分解成水液状,叶片失去支撑力而下垂。防治方法:进行盆花生产时,应避免密植,以防叶片摩擦造成伤口。保持通风,并避免过度喷灌,造成叶片积水。在防治软腐病时应轮流使用,避免诱发病菌之抗药性,并应添加品质良好的展着剂,以提高防治效果。药剂可选喷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8.8%多保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30.3%四环徽素1000~20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1次,防治2~3次。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凹陷之小斑点,后期病斑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病斑可互相愈合而形成不规则之大病斑,应将病部叶片剪除。防治上应改善栽培环境,使通风良好,并降低湿度,减少病害传播。发病时可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倍液,或25%炭特灵500倍液,对发病植株每隔7~10天进行喷雾1次,连续3~5次,采用非内吸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混用或交替喷施。

叶枯病都在叶片上危害,严重时叶片干枯,病斑上有褐色小点。假鳞茎也呈现浅褐色至暗红色斑,造成花梗干枯或不开花。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40%兰·病必治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1000倍液。每周1次,连续防治3~4次。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如果通风不良容易滋生介壳虫。光照不足和雨天易使蜗牛和蛞蝓的大量发生。但过分干燥同样易滋生蚜虫、红蜘蛛等虫害。介壳虫可喷施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一般杀虫剂无法杀死,必须使用杀螨剂喷杀。蚜虫危害嫩叶及花芽,应在抽芽期选喷吡虫啉或腚虫脒1000倍液防治。蜗牛和蛞蝓可用驱蝓剂诱杀,也可在晚上或阴雨天进行捕杀,并注意兰园内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地面杂草及枯枝败叶。

腋唇兰


腋唇兰的生长习性

腋唇兰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且日照需充足。春、秋、冬三季阳光较温和,可接受全日照,夏季则移至半日照的场所或避开中午的强烈直射光,也可以遮光网挡住部分光线。

栽培介质宜用水苔保水力较佳,等水苔半干时即浇水,缺水时假球茎会干扁并出现皱纹,但只要再浇水即会恢复。每年春、夏季会从假球茎基部再萌出新芽,成长速度极快,建议需情况更换成较大的盆子,除了水份较能保持外,盆子也不会因头重脚轻而倾倒。

因成长快速,需肥较多,建议除了可定期施用一些缓效性肥料,如魔肥及好康多当基肥外,春、夏季成长较快速时,可再施用一些速效肥,如花宝二号20-20-203,000倍液,每周浇灌一次。繁殖以分株为主,春夏季较适宜,可每3-5球为一单位,分别种入盆中即可。

腋唇兰的观赏性

或许腋唇兰的花不是特别的出色,但它的香味却是非常的吸引人,只要种上一株便能满室生香。要购买的朋友可得把握花期时至花市选购,否则一过了花期,要找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未开花的腋唇兰,虽然也可当观叶植物欣赏,但少了香味的陪衬,较难有另人想购买的欲望,所以花贩也就不会陈列出来了。

袋唇兰植物


学名:Hylophilanipponica(Fukuyama)S.S.Y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

学名:Hylophilanipponica(Fukuyama)S.S.Yi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斑叶兰亚族Subtrib.Goodyerinae

袋唇兰属Hylophila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或向上伸展,黑或暗紫褐色,圆柱形,无毛,具3-6枚叶。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5厘米,上面暗绿色,具光泽,背面色浅,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成柄,多少偏斜,叶柄长约4厘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多数较密生的花,长5-10厘米,花序梗和花序轴红褐色,被毛;花苞片红褐色,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达1.8厘米,宽7.5毫米,先端渐尖,背面被毛,稍长于子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被毛,连花梗长10-11毫米;花绿色带红棕色,不甚张开,倒置(唇瓣位于下方);中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绿色,先端带红褐色,凹陷呈舟状,长7-9毫米,宽3.5-4毫米,质地较厚,上部1/3变狭且向前弯曲,具3脉,背面被毛,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的卵形或近圆形,长7-9毫米,宽6-9毫米,上部1/3突然弯曲向外,先端具短尾状尖头,具4脉,背面被毛,棕绿色,先端带白色,两侧萼片互相围抱唇瓣;花瓣多少呈狭菱形,斜歪,长7-8毫米,中部宽2.8-3毫米,粉红色,先端渐尖且为白色,具1脉,无毛;唇瓣几乎呈1个膨大成圆球形的囊,黄色,微成2裂,长6-6.5毫米,侧面宽4.5毫米,正面宽约7毫米,内外均无毛,囊在蕊柱下方具三角形的入口,在其外具1枚线形而略带波状的附属物;蕊柱短,淡红褐色,长3毫米,前面具2枚角状的附属物;花药长圆状披针形,红黄色,长5毫米;蕊喙长,叉状深2裂;柱头1个,隆起,位于蕊喙之下。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海拔150-400米的林下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兰屿红头山)。

植物特征:

爪唇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爪唇兰,拼音:zhǎochúnlán

拉丁学名:Gongorasp.

别称:飞凤兰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亚目:

科:兰科,亚科:

族:,属:爪唇兰属

形态特征

爪唇兰假鳞茎具棱,叶顶生,卵圆形,总状花序,下垂,萼片黄色,花期春至夏。

生长习性

爪唇兰原产尼加拉瓜至哥伦比亚。

爪唇兰图片

孔唇兰植物


学名:Porolabiumbiporosum(Maxim.)T.T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

学名:Porolabiumbiporosum(Maxim.)T.T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孔唇兰属Porolabium

形态特征:

植株矮小,高10-12厘米。外形很像角盘兰属(Herminium)的植物。块茎圆球形,肉质,不裂,直径约1厘米。茎纤细,直立,基部具1枚叶,叶之下具2枚筒状鞘。叶片线状披针形,直立伸展,长约7厘米,宽约8毫米,先端钝,基部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顶生,具几朵疏生的花;花苞片小,宽卵形,较子房短很多;子房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5-6毫米;花小,黄绿色或淡绿色;中萼片直立,卵形,凹陷呈舟状,长2.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反折或张开,斜狭卵形,长3毫米,宽1.5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直立,斜卵形,长2毫米,宽1毫米,先端钝,具1脉;唇瓣向前伸展,舌状不裂,长2.8毫米,基部宽1.5毫米,无距,基部扩大和在内面具2个孔,向先端渐狭,先端钝;蕊柱短;花药很大,近呈兜状,药隔窄,药室稍小,侧生;花粉团2个,为具小团块的粒粉质,具短的花粉团柄和裸露的粘盘;蕊喙很大,三角形,具伸展的侧裂片;柱头1个,不裂,垫状,不贴生于蕊喙;退化雄蕊2个,小,位于花药基部两侧。花期7月。

产地分布:

产于青海(青海湖Kuku-nor东侧)和山西(五台山北台)。生于海拔3000-3300米的湖边和高山草地中。模式标本采自青海(青海湖边Kuku-nor)。

扇唇指甲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扇唇指甲兰,拼音:shànchúnzhǐjiǎlán

拉丁学名:AeridesflabellataRolfeexDownie

别称:玉荷包、囊元果、爱元果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亚目:

科:兰科,亚科:兰亚科

族:万代兰族,属:指甲兰属

主要产地

云南

形态特征

扇唇指甲兰茎粗壮,长10-30厘米。叶厚革质,狭长圆形或带状,长约16厘米,宽1.5-2厘米,先端不等侧2裂。总状花序从叶腋发出,1-2个,长5-25厘米,疏生少数花;花质地厚,黄褐色带红褐色斑点;中萼片宽卵形,长10毫米,宽8毫米,先端钝,具5-6条脉;花瓣斜卵形,比中萼片稍小;唇瓣白色带淡紫色斑点,3裂;药帽深黄色,前端稍收窄,先端截形,具紫色斑点。花期5月。

生长习性

扇唇指甲兰生于海拔600-1700米的林缘和山地疏生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

扇唇指甲兰图片

花卉大全《奇唇兰的繁殖管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兰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