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洋兰的分株繁殖”,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分株繁殖方法只适用于复茎类洋兰,即大花蕙兰、嘉德丽雅兰、文心兰、石斛兰和兜兰可用此法进行繁殖,但繁殖率不高,繁殖速度较慢。

以大花蕙兰为例:

当盆内大花蕙兰植株长得太密时,可进行分株种植。在分株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⑴、大花蕙兰的兰头(假鳞茎)必须露出土面,不可埋在基质下,否则易烂头;

⑵、栽培基质勿压得太紧,大花蕙兰的根粗壮洁白,有共生兰菌帮助吸收养料,若基质间的空隙太小,会使兰花烂根;

⑶、由于大花蕙兰的根系较多,种植时切勿强行屈折根系,应顺其自然,把植株向同一方向旋转;

⑷、换盆分株前基质宜稍干,以便脱盆,并可防止伤及根系;

⑸、换盆后不应施肥,3-4周后方可施肥。

XzH52.com精选推荐

兰花爆盆如何分株?兰花分株繁殖技巧


养植兰花的花友们都清楚,兰花养了多年后必然会成大盆,这个时候就需要分盆了。分盆其实关键就是在于分株。那么兰花盆栽如何分株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兰花的分株繁殖技术。

一、兰花分株繁殖的条件和时机

1.兰花分株条件:分株通常在种植后经过两三年生长,兰株已经长满全盆时进行;也有为提高发芽率,或快速增加繁育品种的数量,对具有4株以上的连体兰簇进行分株;还有为防止芽变奇株的退化,对仅是一老一新连体子母簇株进行分株。

2.兰花分株时间:兰花分株繁殖,一般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为保证成活率,常在气温为12℃至30℃之间进行。按其生理特征,最佳时机是在花期结束时。因为此时兰株的营养生长疲顿,不仅新芽没有萌发,而且连芽的生长点也尚未膨大,分株不易造成误伤。同时,花期已结束,一般不会再有花芽长出,也就不存在因分株而损害花芽问题。另外,通过分株,还可以促进营养生长的活跃,提高兰株的复壮力和萌芽率。

二、兰花分株繁殖技术要点

1.起苗。

分株换盆时,盆土要干燥些。如果盆土过湿则操作不便,容易使肉质根折断受伤。换盆时将母株翻出后,轻轻除去泥块,抖掉根团中的基质。如果基质板结或粘腻,就要用水冲散后再分簇。

2.洗根、晾根。

洗根最好用自来水冲洗,用水浸泡容易传染病虫害。基质洗去后,将兰株摊在日光下,剪除烂根、断根。用清水洗净根叶,晾干待兰根变软后,用剪刀在空隙大的鳞茎处剪开,剪口涂上木炭粉或硫磺粉,以防病菌感染,然后待种。

3.选盆。兰盆的通风透气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兰花生长的好坏,一般而言,瓦盆通风透气最好,紫砂盆次之,瓷盆最差。在使用新瓦盆时应注意先用清水浸泡3天,再经消毒水浸泡2小时,晾干使用。较难栽植的兰花,使用瓦盆较为适宜,如需要在室内装饰或会场展示时,可在瓦盆外套用瓷盆或釉盆,盆底一定要填加比较粗的质料,确保通风透气。

4.分株上盆。

兰花上盆时一般填充层占兰盆高度的1/4,而根群的长度最好是兰盆高度的1/3,故理想的兰盆一般都比其他花盆高,盆腰结合实际可大可小,总之要让兰根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盆栽兰株一般以二代或三代的连体为单位,视盆的大小适当栽植几束自然株,再加细土距盆口2~3厘米为止。将兰花植株稍稍提起,使根舒展自然,提取的高度以假鳞茎上端与盆土面齐为准,不可过深或过浅。再将盆摇一摇,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并用手沿盆周围压实,以免浇水时造成空洞。

5.上盆后的管理。

花盆最上层铺一层地衣或碎瓦片,使浇水不易造成盆土板结,并减少盆土水分蒸发。第一次浇水最好用坐盆法,即将栽好的兰花盆放在水里,盆面露出水面3~5厘米,使水自下而上慢慢渗透,待水渗透至盆土面,将兰花盆从水里取出,放在阴处约15~30天不能直接晒太阳。这段时间须控制浇水,不可太湿。以后移至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早上能晒到太阳的地方。不管是阳台栽培还是庭院栽培,最好是将花盆放在四面通风的兰架上,封闭式阳台要有推拉窗,这对于减少兰花病虫害很有好处。

芍药的播种及分株繁殖介绍


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且美丽,芍药不但可供观赏,其根入药还有药用价值。人工栽培芍药可以选用播种和分株法进行繁殖,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芍药的这两种繁殖方法,有兴趣的花友可以一起了解。

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且美丽,芍药不但可供观赏,其根入药还有药用价值。人工栽培芍药可以选用播种和分株法进行繁殖,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芍药的这两种繁殖方法,有兴趣的花友可以一起了解。


芍药

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法。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把直径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根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以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田。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20厘米深的湿沙坑内。

芍药还采用分株繁殖。俗语称“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因此芍药通常于10月份待其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分株,春季不宜移植。分株时需将根株掘出,用利刀顺根部裂缝处切开,使每丛带有3至5个饱满充实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伤害芽眼,然后栽于施过基肥的沙质土壤中,覆土3至4厘米,保持土壤润而不渍,一般分株栽植后第二年即能开花。

盆栽芍药可结合分株一两年换盆一次,换盆时应多保留些宿土。如株丛不大,就不要分株。

萱草的分株及播种繁殖法


萱草是我国的母花,经过杂交育种后,萱草的品种已经非常多了,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类。萱草一般在早春3月初进行栽培比较适合,主要用分株繁殖,育种时可以用播种繁殖,小编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繁殖方法。

萱草是我国的母花,经过杂交育种后,萱草的品种已经非常多了,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类。萱草一般在早春3月初进行栽培比较适合,主要用分株繁殖,育种时可以用播种繁殖,小编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繁殖方法。


萱草

一、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于叶枯萎后或早春萌发前进行,将根株掘起剪去枯根及过多的须根,分株即可。一次分株后可4~5年后再分株,分株苗当年即可开花。一般每个母株可分生3~4株,个别品种,例如“金金娃”可分生6~7株。

二、播种繁殖

种子繁殖宜秋播,一般播后4星期左右出苗。夏秋种子采下后如立即播种,20天左右出苗。播种苗培育2年后开花。

播种繁殖宜在秋、冬季将种子作沙藏处理,春播后发芽迅速整齐,实生苗一般2年开花。亦可夏季利用幼嫩的花芽进行扦插,扦插于蛭石中,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翌年即可开花。

文竹播种及分株的繁殖方法介绍


喜欢文竹的朋友在种出健康漂亮的文竹后就会想要自己进行繁殖,文竹的繁殖一般采用播种和分株两种方法,但由于分株法繁殖出来的文竹外形不如用种子繁殖出来的漂亮,所以文竹的繁殖多用播种方法进行。

喜欢文竹的朋友在种出健康漂亮的文竹后就会想要自己进行繁殖,文竹的繁殖一般采用播种和分株两种方法,但由于分株法繁殖出来的文竹外形不如用种子繁殖出来的漂亮,所以文竹的繁殖多用播种方法进行。


文竹

要使文竹结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精心养护,才能使其开花结籽。文竹种子多在2-4月成熟,应及时采收及时播种,如种子放置时间长,发芽能力会下降。

播种前先搓去浆果外皮,取出种子,在温室内播于浅盆中。盆土可用4份细炉碴、3份壤土、2份粪土、1份河泥混合配制。种子播下后,覆土不要太厚,浇透水,室温保持在15-20℃,每天喷1-2次水,使盆土保持湿润,约一个月左右芽。苗高5厘米左右移栽上盆。

分株养殖在春季进行。将文竹植株带土从原盆中倒出,用刀将根部分割开,使每株具有3-5个丛生枝,尽量保存一些根上原土,然后分别移栽于备用的花盆中,浇上透水,放置于遮荫处,7-10天内忌晒太阳,以利成活。

马尼拉草坪草分株繁殖建坪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草坪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人们对草坪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在在黔西南地区所栽的草坪草种中,以马尼拉草坪草(Zoysiamatrella)表现最好,该草种在黔西南地区的绿化面积达95%以上。

马尼拉草坪草原产于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等地,是南方地区的主要草坪草种之一,属于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具有根状茎和葡萄茎,秆直立,成坪快;抗性强,耐高温、耐旱、耐寒、耐践踏,具有较强的蔓延性和竞争力,杂草为害相对减少,易养护管理,在黔西南地区绿色期达330d左右。由于马尼拉草坪草生殖枝稀少,种子成熟后易于脱落,很难采收种子,虽可购买进口种子,但价格昂贵。黔西南地区几乎是密铺法建植草坪,建坪成本相对较高。

分株繁殖法是建植草坪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笔者自2009年以来,在旱地采用分株繁殖法建植草坪,成坪时间短,节约生产成本,比以前水田繁殖更简便,只需2~3个月就能形成成熟草坪。此外,1m2草皮通过分株繁殖可栽植6~8m2的建坪地,可大大地降低建坪生产成本。

1建坪地准备

1.1场地清理

清除建坪场地里的所有杂物,如石块、垃圾、木本植物及根等。

1.2杂草防除

防除建坪地的所有杂草,特别是多年杂草。在土壤翻耕前场地清理后,采用灭生性传导型除草剂(如草甘膦、百草枯等)均匀地喷洒到土壤表面,药剂湿润到10cm深的土层,通过杂草种子、幼苗等吸收而杀死杂草。

1.3土壤翻耕

土壤翻耕适宜时间应在土壤田间持水量为50%~60%时进行,翻耕深度一般熟耕地为15~25cm,新地为20~30cm。深耕有利于草坪草根系的生长。在翻耕过程中,应边耕边清理土层中多年生杂草的根系(如紫茉莉块茎、香附子的根茎)和石块、垃圾等物,这样有利于后期操作和草坪草生长。翻耕后若地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则需进行挖方和填方,将坪床大致整平。

1.4施基肥、农药和再次除杂草

将腐熟的农家肥5~8kg/m2,或饼肥0.5~1.0kg/m2撒施在已翻耕的坪床上,同时撒杀虫剂和杀菌剂,再深旋1次,使肥料、农药与土壤均匀混合,并将大的土块打细碎,再次清除土中的石块、草根。使坪床大致平整,使其中间高,四周低。然后浇透水诱导杂草种子萌芽生长,待杂草长到3~5cm高,并在建坪前15~20d,喷打1次灭生性内吸传导除草剂,力争在建坪前把杂草除尽,以减少后期的除杂工作,节约劳动力,减少开支。

2繁殖季节选择

草坪草分株繁殖最适宜时间是雨季,即梅雨季节。这个季节几乎每天都下雨,非常有利于草坪草的成活,并可极大地减少人工浇水的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不同地区雨季来临的时期不同,黔西南地区最适宜的时间是5月下旬至6月下旬。

3分株繁殖技术

3.1坪床准备

3.1.1施化肥

由于有机肥是迟效肥,发生肥效所需时间较长,所以基肥还应配合速效肥N、P、K三元复合肥为主,按其肥料的有效含量一般施50~150g/m2,将称好的肥料均匀撒于坪床上。

马尼拉草坪草分株繁殖建坪技术

3.1.2精整坪床

将大致平整好的坪床整成龟背形,即中间高,四周低,坪床内无低洼处,坡度0.5%~0.7%,达到平而细的效果;并在坪床四周挖排水沟,有利于草坪向四周排水。即使大雨天坪床内也不会积水,草坪草不会因水淹而生长不好或死亡。

3.2分株材料准备

用来分株繁殖的草坪草要新鲜,尽量缩短起草皮到分栽之间的时间,以免失水影响成活率。最好是即起即用,若是外买应做好保湿工作。人工用手将草坪草分成10~15株为1丛,同时除去草坪草里的杂草,或边栽边分株。

3.3栽植

栽植时土壤湿度应在50%左右,土壤过湿易造成板结,过干根系不易与土壤接触。如过干,应在栽前48h前灌透水。栽时将分株好的草坪草株丛按3~5cm的株行距栽入坪床中。栽植的顺序应是从中间向四周倒退着栽,注意根系不能外露,将根埋入土中,不能窝根,否则会死亡或生长不好。栽好后由于坪床不平整或根外露,再撒1层1.0~1.5cm厚的细土,用撮箕抬与坪床一致的细土撒于床内,坪床凹陷或根外露的地方多撒些,使床面平整。

3.4镇压

用60~100kg辊轮镇压1遍,使松土紧实,床面平整,提高土壤墒情,促进草坪草新根的萌发而有利于成活,镇压时用力要均匀才能使坪床平整美观。

3.5浇水

镇压后浇透第1次水,以后若遇干旱则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若雨天可不浇,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至草坪草株丛发芽成活为止。

4成坪前管理

4.1水肥管理

肥水结合是促进草坪草分枝、分蘖的重要手段,能使草坪尽快成坪。草坪草根系分布在土层10~15cm范围,且都是须根,易失水而死亡,所以成坪前应加强水分管理。成活后每次浇水要浇透,一般以深达下层土壤10~15cm的土层湿润为准。浇水过少仅使表土湿润,致使根系只扩展在表土层,这样必须常浇水,否则草坪易受干旱,且不易复原。充分浇水则根系发达,根系可伸入下层土壤吸收水分,可减少浇水次数,一般每周浇水1~2次。黏土每周浇水1次即可,沙土持水力差,可3~4d浇水1次。当有1/3~1/2草坪面土壤发白时就说明草坪缺水,需要浇水。每2周施液肥1次或下雨天撒施尿素,每667m2用5kg即可,施用过多易造成草坪草徒长,且易发生病虫害。

4.2杂草防除

虽建植前除过,但由于草坪成活后是夏季,也是1年生杂草种子萌芽旺盛生长时期,所以还要加强杂草的防除工作。(1)对于1年生禾草最好采用人工拔除,以防打除草剂伤害草坪草。(2)对于阔叶杂草可喷打选择性除草剂(如2,4-D、百草敌等)进行茎叶处理

分株繁殖及扦插繁殖紫背竹芋怎么繁殖


紫背竹芋喜温暖、潮湿、荫蔽环境。生长适温20-30℃,需水较多,不耐干旱。较耐热,稍耐寒,5℃以上可安全过冬。怕霜冻,喜疏松、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那紫背竹芋怎么繁殖?

紫背竹芋怎么繁殖:分株繁殖

紫背竹芋随着生长,植株越来越大,生长旺盛的话,每1-2年便要换盆了。因此,便可以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在春季气温回升的时候,进行分株,如果气温和湿度比较适合的话,也可以全年进行。

将紫背竹芋的植株去盆去土,用小刀沿地下根茎生长方向将丛生的植株切开,最好可以带有茎叶或者叶芽。可以将其分为数丛,然后分别上盆种植。将栽植好的紫背竹芋置于较阴蔽处养护,控制水分,待恢复正常生长后才可正常浇水。

紫背竹芋怎么繁殖:扦插繁殖

紫背竹芋也会经常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一般,紫背竹芋的扦插繁殖在温度不低于20℃时任何时候都可进行。

紫背竹芋扦插繁殖一般用顶尖的嫩梢,选取10-15厘米长的嫩梢,将其截取下来。观察叶片的大小,一般要保留叶片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将插蕙进行处理,放在阴凉处让伤口愈合或者用一点生根粉让插蕙加速生根。

将紫背竹芋的插穗处理后插于苗床之上,以株距510厘米为佳。苗床可采用河沙、蛭石或珍珠岩等含有机质少的基质混合而成的透气性土壤,插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紫背竹芋扦插后要覆盖60%的遮阳网,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湿度, 其管理方法同分株繁殖一样。

紫背竹芋扦插后一般30-50天生根,但扦插成活率不如分株繁殖高,一般在50%左右。

根蘖分株繁殖法养殖丝兰


丝兰一般怎样繁殖栽培?丝兰又名菠萝花,因其叶似菠萝。是龙舌兰科常绿灌木花卉。丝兰繁殖时一般是采用根蘖分株繁殖法,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分享一下丝兰的繁殖方法。

丝兰高约1米,无茎。线状披针形叶从基部抽出,硬直似剌刀,长可达60厘米,圆锥花序高可达1米以上,着生白色花朵3060佘朵,510月少花季节开放,颇为壮观。花长约47厘米,直径34厘米。丝兰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叶绿有白色细丝离生。

丝兰为常绿灌木,株高可达2米。根肉质。茎短。叶旋叠状基生,广披针形,挺直、硬而革质,边缘有剥裂曲卷的白色纤维。花茎高于叶丛,顶生一大型圆锥花序,花下垂,花被6片,常为白色。花期7—9月。蒴果开裂。

丝兰原产北美。生长强壮。耐寒耐旱耐涝。不择土壤。抗烟尘和有害气体能力强。确是城市工矿区,闹市区绿化的好材料。

丝兰繁殖方法

丝兰通常采用分株繁殖,在早春时节,根部会萌抽许多新芽,当新芽露出地面时,便可带根分割另栽。

移栽时以带土团为好,但不带土团也能成活。若向外运输,可用麦秆包扎,并将叶子捆一道,以免得尖端剌人。包扎的方法和其他苗木同。

繁殖用根蘖分株法进行。早春23月进行,将根蘖芽分离母株,带少许根系,直接定植或在苗床内培育。栽后灌足水分,干后再灌一次,然后松土保湿。主干上的侧枝也可剪下,去掉大部叶片,埋入土中,浇水保持湿润,也能成活。45月施一次追肥。秋后剪去地面上的枯老叶皮,培土施肥,促进第二年萌芽更多。

分栽时,每个芽上最好能带一些肉根。先挖坑施肥,再将分开的蘖芽埋入其中。埋土不要太深,仅稍盖顶部即可。若已生出叶子,那时分栽就要埋土9—12厘米深。埋土后,要浇水。以后,干时可再浇些水,一棵较大的丝兰,能分成20余株。

栽培管理

性极强饨,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虽原产于北美洲,但在我国南北各地都可栽培,而且均能良好生长。分株繁殖时如新芽还未长出幼叶,种植时不要种得过深,以微露出顶端为适,便于叶子抽长;若幼叶已长出,则可根据需要适当种深一些,以便更好地固定住植株。幼株在生长过程中谣要移植时,最好要多带土团以利于成活。浇水、施肥等日常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便可。入冬后应剪除植株外围—些枯老叶子,确保株型美观。

在花坛中心,边缘,庭园角隅,小路边,水池边,亭台一侧均可栽植,夏天花开一片,增加不少景色。

《洋兰的分株繁殖》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宿根花卉分株繁殖”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