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莲瓣兰“梁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兰花花容千姿百态,蕊蝶以艳丽的色彩,匀称的中宫布局,造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赢得了各地兰花爱好者的青睐。

谈到蕊蝶,莲瓣兰“梁祝”是一个不能不提及的名品。它是莲瓣兰中最先发现“叶花双蝶”的蕊蝶品种。由剑川艺兰高手杨建昌先生发现、培育、命名。其株型秀美,叶绿滴翠,抽心叶明显蝶化。花一廷2-3朵,花型大,花瓣布局匀称。花色胭脂复染。捧瓣与唇瓣白色,红斑泼染,蝶化明显,似用国画写意手法绘制的彩蝶。花香清馨而悠远。盛花时节,犹如彩蝶翩跹于青青碧草间。

据“剑阳蝶”登录者李剑先生介绍:“此品花抽心叶刚长出来不久时‘叶蝶’最为漂亮,观其‘叶蝶’,不赏花胜似赏花,令人百看不厌。而且其出现‘叶蝶’的概率较高,每两三苗草中就会有一片抽心叶蝶化。还有花朵蝶化也很稳定,着花必蝶,只是会因栽培优劣而捧瓣色块会有多寡之分而已。”

台湾兰花名家林先生特别钟爱此花,他认为:“梁祝”喉管通红,捧瓣圆润,颇具唐代美女杨贵妃的富态。

作为高品位蕊蝶的“梁祝”其命名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此名称含蓄而又极具文化内涵。它向我们诉说了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正如《梁祝》“化蝶”歌词:“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莲瓣兰“梁祝”把我们带入的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是神话的意境。许多艺术家用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这一动人的爱情故事。著名音乐家何占豪、陈钢以《梁祝》这一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为题材,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他们用优美的弦律向世人倾诉着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著名的小提琴家俞丽拿精彩的演奏更是使这支曲子凄婉、动人。莲瓣兰“梁祝”则用一丛幽兰间栖息的两只颤动着双翅的彩蝶,向我们诉说着这一千古绝恋。

莲瓣兰“梁祝”的自然美印证了《梁祝》爱情故事的人文美。

XZH52.Com品读分享

莲瓣兰种苗扩繁


栽培技术
莲瓣兰种苗的繁殖一般采取分株繁殖法,以确保兰花品种遗传的稳定性。

1. 设备准备

(1)温室消毒

①对于没有兰花的新温室进行消毒。每100m2温室用100g 1∶1比例的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熏蒸前将温室的门窗全部关闭,内遮阳幕收起。然后将盛放高锰酸钾的陶瓷器皿均匀摆放在温室内的各个位置,之后向其内倒入甲醛。封闭温室5~7天,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7天之后兰花即可进入温室。熏蒸时,操作一定要快,还需要戴简易防毒面具,护眼罩。

②对于有兰花的温室进行消毒。采用杀菌剂进行熏烟消毒。杀菌剂采用百菌清∶锯末∶硝铵=3∶3∶4比例,每100m2用100g。硝铵的用量以可将混合物点燃即可,含量过多燃烧会过快,产生的烟雾过少。而且燃烧时,温度过高,使药物分解,降低药效。含量过少则点不着火。燃烧时如果产生明火,需将其吹熄,使其产生大量烟雾。

(2)系统调试

对温室的自动控制、浇水、施肥系统进行调试,直至运行良好。

(3)工具消毒

对操作间、操作器具、盘筛、操作台等进行消毒。根据操作方便与否,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蒸气高温消毒,是比较彻底的消毒方式,应尽量采用。

①操作间如果密闭效果好,可以采用1∶1比例的甲醛+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方法同温室消毒,否则采用喷药消毒。

②盘筛、旧盆等采用蒸气消毒1~2小时。

③剪刀插入加热至280℃的电子加热器,高温消毒20秒即可。

④操作台用84消毒液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消毒,之后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消毒。

⑤其他不方便使用蒸气消毒的物品,可以采用上述化学药剂进行消毒,但一定要严格按其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

2. 基质准备

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基质。目前大理兰国花业有限公司基地采用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要求基质的横向传导性好,否则滴箭滴的水会直接向下流失,而基质却未浇透,导致浇水不均。现在采用加拿大进口草炭作为基质的主材料进行配制。浇水量不可太大,以免基质过饱和后不易干,导致基质内空气不足,造成烂根;也不可太干,否则基质不易浇透。

配制好的基质总孔隙度要达到50%左右。现用基质采用粗草炭∶中粗草炭∶树皮(陶粒)∶珍珠岩=1∶2∶1∶1的比例进行配制。加水适量混合均匀,以手握成团、指间湿润而无水滴出、从20cm高处自然落下疏散开为标准。因为草炭土呈酸性,在配制基质时,可以加入一定的石灰水调节pH值到6.0。配制的基质需进行蒸气消毒,上气后消毒40分钟至1小时,自然冷却后待用。

3. 母株处理

将需进行分株的植株根据品种进行分类并编号,同类型的植株摆放在一起待处理。

将母株从盆中取出时,先用手轻轻敲击盆周围,使盆内基质变松,之后手拿着较老植株基部缓缓将植株从盆中取出,轻轻抖掉根上附着的基质,用流水冲洗掉根部残留的基质。然后用50%多菌灵600倍液+72%二千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配成的杀菌剂喷洒全株,植株基部连接部分应多喷药。

根据植株的根系生长状况、病虫害危害状况分类摆放,根系生长健壮无黑根、烂根、病虫害的健康植株摆放在一起,根系生长不良或根系发黑、腐烂、有病虫害的植株另外摆放。处理完一批植株后,铺放于阴凉处阴干,也可用风扇吹干水分,并附上该批植株的编号,等根系开始变白时,就可进行分株。

4. 分株

先将操作台清洗干净并消毒处理,高温消毒处理分株用的剪刀,准备好涂抹伤口的药液、牙签等,之后方可进行分株。

分株时尽可能将生长成熟的植株分开。一般情况下,新芽都是从当年生的植株上萌发,隔年或上一次发芽的植株除非人为刺激,一般不会发出新芽。兰花的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发苗量来确定。因此,分株时应尽可能将老株分开,以刺激发芽。

分株时通常先处理无病虫害的植株完后,再处理病株,以避免处理有病植株后,由于消毒不彻底或消毒过程中操作失误而造成交叉感染,导致部分健康植株感病。

通常每分一株苗,就应对其分株用的剪子进行消毒处理,每涂一个伤口就应更换一根涂药牙签。分株时接触到有病害的植株后,需立即洗手消毒,之后方可分下一组植株,以避免病毒、病害传播。

分株时要观察清楚各植株子母关系。被剪下的植株已经成熟、全部叶片生长停止之后才可分株。否则植株的抗病性减弱,易感病。另外,即使成活植株生长也会停止一段时间。剪切时,应紧靠母株基部下刀,以使切口面积最小,最大限度减少被感染的风险。切口应及时涂抹浓度较高的药剂,防止病菌感染。

5. 种植管理

(1)种植

处理好的植株伤口上的药物变干后即可种植。种植前,应先将待种植的植株摆放于盆中,根据盆中植株的实际苗数,填写标签,注明品种编号、苗数和种植日期。同时记入管理账,再进行种植。

种植时先向盆底填放少许直径约3cm的泡沫颗粒,避免浇水时基质从盆孔中漏掉。种植深度以盖过球茎的1/3~1/2为度,浇完水后基质刚好盖住根系。种植太深球茎基部易感病,太浅植株不稳定。基质表面距盆沿2cm左右为宜。可根据植株根系生长情况及品种选择合适盆径的花盆进行种植。种植时,一手松捏植株,将植株放在盆正中,球茎基部处于距盆沿2cm,根系均匀分布在盆中,另一手慢慢填满基质,然后一手扶植株,使其不下沉,另一手端盆轻磕使基质紧实、下沉,但植株球茎仍处于盆沿以下2cm处,之后再填充基质至球茎1/3~1/2处即可。

(2)水肥管理

种植好后根据品种及根系状况分类摆放,间隔2~3天再浇定根水,保持伤口干燥,尽可能地减少伤口感染。浇定根水时,不可滴灌,必须洒浇,以使基质与根系充分结合,定根水可用农药代替,浓度以农药喷施浓度的1/3即可。用于灌根的农药,一般选用具有内吸性的药品,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金雷等。施用量不可太多,以免基质过饱和而不易干。也不可太少,以免盆内基质不能润透,而使根尖受伤,浇至盆底有少量水滴出即可。

以后浇水可使用滴灌,但不可一次浇太长时间,应少量多次,使水分向基质周围充分分散,保证盆内基质干湿均匀。试验证明,每隔5分钟浇30秒钟水,连续浇10~12次,可完全润透基质,而又不会使基质持水过多。

为防止病菌感染,栽种后可连续用药灌根3次,之后再进行正常的管理,30天内可不施肥,待新根开始生长后方可施肥,薄肥勤施,尽量避免施用高浓度的肥液。

(3)光照及湿度控制

分株时根系会有部分损伤,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因此,种植后30天内应保持较低的光照水平及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免叶片失水、叶尖干枯。但夜间要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千瓣莲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千瓣莲,拼音:qiānbànlián

拉丁学名:Nelumbonucifera'QianBanLian'

别称: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荷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亚目:

科:睡莲科,亚科:莲亚科

族:,属:莲属

形态特征

千瓣莲属于大株型,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叶柄粗壮,圆柱形,中空。雄蕊、花托、心皮全部瓣化,花瓣重叠,花蕾呈桃形,外瓣大,内瓣小,瓣数常达1500~3000枚。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千瓣莲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

千瓣莲图片

七瓣莲


植物名称七瓣莲

学名Trientalis europaea

所 属 科报春花科

所 属 属七瓣莲属

分布 北京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密云县坡头。生于山地阴湿的林下。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朝鲜、日本、苏联、蒙古及欧洲也有。

描述 多年生小草本。根茎细长,横走。茎直立,高5~15厘米,无毛。叶互生,下部叶小,上部叶大集生于茎顶成轮生状,长圆状披针形、长圆形至狭卵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全缘或有稀疏锯齿,两面无毛。花1~2朵,生茎顶叶腋;花梗长2~4厘米,无毛或被疏腺毛;无苞片;花萼裂达基部,裂片7,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花冠白色,7裂达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长7~10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基部,花药先端内卷,黄色,子房球形,有时不发育。蒴果近球形,径3毫米,比宿存花萼短,5裂;种子数粒,表面有白色网纹。花期5~6月。果期7月。

纹瓣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纹瓣兰,拼音:wénbànlán

拉丁学名:Cymbidiumaloifolium(L.)Sw.

别称:纹瓣兰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亚目:

科:兰科,亚科:兰亚科

族:树兰族,属:兰属

形态特征

纹瓣兰附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长3-6(-10)厘米,宽2.5-4厘米,通常包藏于叶基之内。叶4-5枚,带形,厚革质,坚挺,略外弯,长40-9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不等的2圆裂或2钝裂,关节位于距基部8-16厘米处。花葶从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下垂,长20-60厘米;总状花序具(15-)20-35朵花;花苞片长2-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2-2厘米;花略小,稍有香气;萼片与花瓣淡黄色至奶油黄色,中央有1条栗褐色宽带和若干条纹,唇瓣白色或奶油黄色而密生栗褐色纵纹;萼片狭长圆形至狭椭圆形,长1.5-2厘米,宽4-6毫米;花瓣略短于萼片,狭椭圆形;唇瓣近卵形,长1.3-2厘米,3裂,基部多少囊状,上面有小乳突或微柔毛;侧裂片超出蕊柱与药帽之上,中裂片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略弯曲,中部变窄或有时断开,末端和基部膨大;蕊柱长1-1.2厘米,略向前弧曲;花粉团2个。蒴果长圆状椭圆形,长3.5-6.5厘米,宽2-3厘米。花期4-5月,偶见10月。

生长习性

纹瓣兰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

药用价值

纹瓣兰纹瓣兰生长强健,抗病力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该植物可全草入药,具有治疗肺热咳嗽、肺结核、咽喉炎、腮腺炎等功效。

纹瓣兰图片

长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ikkimensis(Hook.f.)Kraenz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

学名:Platantherasikkimensis(Hook.f.)Kraenz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17-21厘米。根状茎指状,肉质,长1.5厘米,粗4-5毫米。茎直立,细长,疏生5-6枚叶。基部的1枚叶最大,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具抱茎的鞘;向上的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总状花序长4-7厘米,具5-9朵疏生的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达1厘米,宽4毫米,先端急尖,与子房等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长1厘米,先端收狭、微弯,扭转;花的萼片黄绿色,中萼片长的三角形,直立,长5毫米,宽2.5毫米,先端近急尖,具1脉;侧萼片反折,强烈外卷,线状披针形,长6.5毫米,宽1.2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花瓣泥黄绿色,镰状披针形,长6.5毫米,基部偏斜,宽2.2毫米,上部骤狭呈线形,先端钝,具1脉,张开,不与中萼片相靠合;唇瓣褐红色,披针形,向下弯,长9毫米,基部宽1.2毫米,先端渐尖,具1脉;距细圆筒状,长1.1-1.5厘米,强烈向上弯曲;蕊柱短;药室叉开;药隔顶部凹缺;花粉团椭圆形,具长的柄和粘盘,粘盘小,卵圆形;退化雄蕊2个,狭窄,长圆形;蕊喙大;柱头1个,大,凹陷,位于蕊喙之下,距口的后方。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贡山),其期至东哨房途中;生于海拔23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尼泊尔,锡金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齿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oreophila(W.W.Smith)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

学名:Platantheraoreophila(W.W.Smith)Schlt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35厘米。块茎粗壮,圆柱形,肉质。茎粗壮,直立,基部具1-2枚筒状鞘,鞘之上约具4枚叶,叶之上还具3-5枚狭披针形的苞片状小叶。叶直立伸展,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8-9厘米,宽2.5-3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长7-10厘米,具多数密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2厘米,下部的长于花,先端渐尖;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11-12.5毫米;花绿色或黄绿色,萼片稍肉质,边缘全缘,具3脉;中萼片直立,舟状,卵形,长6-7毫米,宽4-4.5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反折,斜狭卵形,长7.5-8毫米,宽3-3.8毫米,先端稍锐尖;花瓣直立,斜三角状卵形,长6-7毫米,宽3-3.2毫米,先端稍锐尖,具1脉,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边缘具睫毛状细齿;唇瓣线形,肉质,长7-10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稍钝;距下垂,圆筒状棒形,长1.3-2厘米,末端钝,近末端稍,略弯曲,较子房长,几达1倍;蕊柱粗短;药室平行;药隔宽,顶部近平;花粉团倒卵形,具长的柄和近圆形的小粘盘;退化雄蕊小,耳状;蕊喙矮,三角形;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花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木里)、云南(中甸、腾冲)。生于海拔1900-3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或草地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植物图片:

条瓣舌唇兰植物


学名:Platantherastenantha(Hook.f.)So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

学名:Platantherastenantha(Hook.f.)Soo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显柱舌唇兰亚属Subgen.Stigmatosae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32厘米。根状茎细圆柱形,肉质,伸长。茎直立,具多枚叶。叶互生,下部的2枚叶最大,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7-13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中、上部的叶渐变小成苞片状。总状花序长6-15厘米,具7-17朵较疏生的花;花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部的与花近等长;子房圆柱状,扭转,弧曲,连花梗长约1厘米;花黄绿色,萼片绿色,具3脉,边缘具睫毛状细齿;中萼片卵形,直立,舟状,长4-5毫米,宽2-2.6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反折,偏斜的长圆形,长5-6毫米,宽1.5-1.7毫米,先端钝;花瓣黄色,线形,偏斜,稍肉质,长4-5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钝,具1脉,直立,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黄色,长卵形或舌状披针形,肉质,长5-6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具3脉;距细圆筒状,下垂,略外弯,下部略膨大呈棒状,通常较子房长;蕊柱短;药室稍叉开,药隔顶部稍凹陷;花粉团倒卵形,具较长的柄和粘盘;粘盘较大,狭披针形;退化雄蕊2个,小,近半圆形;蕊喙较大;柱头1个,隆起凸出,椭圆形位于距口之后缘。花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贡山、碧江)、西藏(墨脱、亚东)。生于海拔1500-31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铁杉至冷杉林下。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莲瓣兰“梁祝”》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成化莲瓣花卉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