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秋天谨防盆栽菊花脚叶脱落》,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入秋,天气逐渐转凉,盆栽菊花开始进入旺盛生长的关键阶段。这时如盆栽菊花管理不善,容易引起下部的叶片纷纷脱落,形成“鹭鸶腿”、“光脚杆”,有失观赏价值。

盆栽菊花造成下部叶子枯黄、脱落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菊花本身生长周期的因素。盆栽菊花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土、肥等自然环境条件下,菊苗只需要4个月左右的生长期,植株即可成熟,达到孕蕾、开花的目的。菊花属短日照植物,但这时的温度、光照若不能满足花芽分化的要求时,则植株下部中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就会发生变化,这时易引起老叶的先衰。因此,凡是秋末、冬初用扦插脚芽培养的菊苗易发生脚叶先落的现象。要防止盆栽菊下部叶子早脱落的现象,首先菊苗要适期扦插,如是秋末、冬初扦插的脚芽,也需要在翌年4~6月更换芽头,另插新菊苗;再就是在翌年春天上盆后的菊苗,通过打顶、摘心,在植株周围的盆土内促生新的脚芽,然后弃去老株,选健壮的新脚芽另植于盆内。

再就是人为的因素,即盆栽菊花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间的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不当而造成盆菊下部叶子枯黄、脱落。


采取防止盆栽菊下部叶片枯黄、脱落的措施是:


一、 合理施肥:

菊花本是喜肥花卉,但其生长阶段不同,需肥的多少也不一样。如在各个不同阶段施肥不当,也会造成盆菊下部叶子枯黄、脱落。春天定植的盆菊的复壮管理需肥稍多些,应以氮肥为主,多促发新枝叶;夏季扦插苗移栽上盆后,正处于控苗期,这时少施肥或不施肥;秋季盆菊开始旺长,需肥量大,这时应增加磷、钾肥,但施肥也不能过量,过量会促使下部叶片老化、脱落。

二、 浇水适当:

立秋后,盆栽菊花需水量应逐渐加大。但这时浇水过多过少都会使盆菊植株下部老叶枯黄、脱落。再就是要注意浇水或下雨不要使泥水溅到叶片上,最好在盆面上铺一层干草,以免浇水或下大雨时,叶子受沾污引起黄叶、脱叶。

三、 防治病虫害:

初秋盆菊最易感染病害和虫害。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危害植株下部脚叶,造成脚叶脱落;白粉病使受害叶片呈白色粉末状病斑,由点成行,影响叶子美观,也会造成叶片脱落。对于病害,在菊花未发病之前,应提早预防,每个月用0.1%等量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1000~1500倍液喷2~3次。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青虫、卷心虫等,可用氧化乐果或杀螟松1000~1500倍液加0.3~0.4%尿素药肥混喷,效果良好。盆栽菊花的病虫害应早防早治,一旦植株受损,叶子脱落,会给盆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大大降低了观赏效果。

再有,防止盆菊植株下部脱叶和“光脚杆”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给盆菊分层分阶段填培养土,待扦插菊苗最后定植在培养盆中时,首先在培养盆中填营养土1/3,随菊苗发根及植株向上生长,再分阶段分层填土,直到菊花现蕾填满盆土时止,盆口只留2~3厘米的水口,以 使浇水和施肥液不往外流。最后的一次填土,再掺入1/3腐熟的干粪末。这样盆菊分层填土的好处是:一可逐渐把菊株枯黄的老叶和“光脚杆”埋入土中,起到矮化、美化株型的作用;二是逐层填土、逐层生根,使盆栽菊花愈长愈旺,待到开花时,盆菊达到株矮、株壮,叶色浓绿、肥厚,不脱落脚叶,花朵硕大、丰满,花色艳丽的良好效果。


XzH52.COM推荐阅读

菊花秋天怎么养


一、浇水

浇水对它的生长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给它充足的水,这样它才会长得比较好,而且花也会比较好看。等到花蕾出现,我们要给它更多的水。秋季还是要根据天气来确定浇水量,下雨天可以不浇,阴天可以少浇,晴天就要多浇一些。此外,浇水工具最好是细眼喷壶,不能给它浇太多,而且也不能太猛,要不然容易让它烂根、枯黄。

二、施肥

1、施肥之前是需要给它松土的,而且不能浇水,之后我们要在盆土比较干的时候给它增加液肥,施肥的时候也不能把肥水沾到叶子上面,要不然叶子很容易枯黄。施完肥要用喷壶向它加清水,这样子可以把叶子上的肥液冲掉。

2、等到十月上旬,可以给它使用0.1%的尿素以及0.05%的磷酸二氢钾。大概五天给它施加一次,也可以用一次这种肥料,用一次有机液肥。此外,我们还可以把上面的肥混合,在晚上做喷雾给它追肥,大概三天一次。

3、我们需要每天都检查一下叶子,如果叶脉变宽,颜色不再鲜艳,叶子变僵硬了,那就需要给它减少肥料的施加。而如果植株从上面数的第二节是整棵植株最粗的地方。而花头的蕾绽放还透色的话,就应该不再施肥。

三、整枝

在秋天它到了现蕾期,但是不长出花蕾,而生长的地方还在长新的叶子,就需要把上方的芽剪除。如果任意让它开花,很容易导致它花的形状不好看。而且等到它发育充实之后,我们要将它太高的齐花托的下面剪除,而后把花头绑牢,这样子花就会长得比较好。

四、光照

在开花之后,颜色比较浅的我们要给它遮光,比较深的就要多给它光。

夏季米兰叶黄脱落原因


夏天,米兰正处在生长旺季,应该叶绿花繁,但为什么会叶黄脱落呢?究其原因:

①放在室外的米兰,如盆土经常过湿,排水不畅,加上浇水或下雨又过多,造成积水而引起落叶。

②放在室内天数过多。环境闷热、空气不流通发生落叶。

③浇水不及时,盆土过干,同样也会引起叶黄脱落。要使米兰生长得枝繁叶茂,冬季既要注意在室内温度不要太高,一般保持在5~10℃即可;又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夏季盆栽米兰在室内不可放置天数过多;盆土干后,浇水应浇足浇透,但要保持见干见湿,更要注意排水畅通,不可积水。

如采用以上方法科学管理,精心养护,米兰落叶就会停止。

长脚兰
中名:长脚兰 学名:Pteroceras appendiculatum(Bl.)Holttum. 科属:兰科长足兰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矮小,茎极短,倒挂生长。叶互生,呈二列排布,狭披针形,顶端渐尖,长7~10厘米,宽2厘米,肉质,绿色,全缘。总状花序,腋生,直立,花葶长3厘米,具花2~3朵;花小,橙黄色,具深色斑点;唇瓣白色。花期:5-6月。 生长习性:长脚兰原产于东南亚,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树干、岩石上,罕见。其性喜温暖、湿润、半荫蔽的气候环境,耐一定的干旱,畏寒冷,生长适温为18~25℃。 栽培管理:长脚兰属热带附生兰,栽培时将植株直接固定于蛇木板或活树干上,置于半荫蔽处养护。夏季每天向植株喷水保湿,秋冬季则保持干爽状态。 长脚兰生长慢,自然分布少,十分珍罕,养殖不易,主要以分株或无菌播种养殖。长脚兰抗性较强,病虫害极少。 应用:长脚兰植株小巧,倒挂生长,而花却向上开花;花虽小,但开花整齐集中,花色高雅、宜人,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家庭栽培的迷你型热带兰。.

谨防盆花感冒


一、要根据不同花卉的耐寒度,适时分批出室。对那些稍耐寒的花木可先出室,如白兰、珠兰、茉莉、橡皮树、九里香、海棠、旱金莲,可在惊蛰后出室。对那些耐寒能力较低的花木可在春分后出室,如倒挂金钟、西洋杜鹃、广东万年青、仙客来、瓜叶菊、吉祥果、天堂鸟、发财树、红绿宝石、红绿帝王、荷兰铁、三色铁、巴西铁等。对那些耐寒性很低的花木可在清明后出室,如米兰、扶桑、各种凤梨、洋兰、热带兰、沙漠玫瑰和用三菱箭嫁接的仙人掌(球)类等。

二、出室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冬季盆花在室内,不受风、雨、雪的侵袭,植株较柔弱,为使其逐渐适应室外环境,在出室前两天至三天要打开门窗,让它通通风。白天可将盆花搬至室外几小时,晚上再搬回室内。但为了避免因通风而致室温过低,可选择晴朗无风的中午前后进行,如遇晓霜或强风天,则应停止通风。

三、出室后要注意肥水的适度。刚刚出室的盆花不可大肥大水。盆土过干,会造成叶黄脱落;过湿,也可造成叶不黄而大批脱落。因此,在盆花刚刚出室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盆土过干或过湿,以盆土湿润为宜。刚出室的盆花,根部吸收能力差,在施肥时以淡为好,切忌施浓肥,特别是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淡培育,盆花会较快恢复生机,到那时就可以按正常方法管理了。

盆栽菊花菊花老枝扦插法



菊花的繁殖一般采用嫩枝扦插,花后的老枝则任其干枯或从土面以上剪去。笔者经过几年来对各种菊花的收集、栽培认为:对于像牡丹、绿衣红裳、帅旗等不可多得的,生长期长,不易生脚芽的名贵品种或是表现优良的新育品种,为了加快繁殖,可在花后利用老枝进行扦插。具体作法是:秋末冬初,将茎叶仍生长较好的开花后的菊花枝条齐土面剪下,以做到花后尽早进行扦插。把老根植于室外背风向阳处自然越冬,剪下的枝条先除去花头,截成3至4个节的茎段,并去掉下部1至2片叶,上部叶如过大也应适当剪去少部分,再用利刀自最下一个节处向下削成斜面,然后用50 ppm 的 ABT 生根粉浸泡插条基部一小时,当然用其他生根剂也可。视插穗多少,看是用盆插或建一室内小拱棚。盆插:盆底部铺5cm厚小石子,中部放入8至10 cm 厚的粗粒培养土,将其整平稍压后,上面再放入5cm厚珍珠岩、粗沙等即可。插时将处理好的插穗用木棍引洞插入沙中3至4cm。并使其下部距培养土1cm左右,这样利于插穗生根后及时吸收到养分而不致烂穗。插后喷一次透水,外罩塑料薄膜,保温保湿,然后将其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温度保持15至18℃,中午温度过高时可适当遮阴,低于5℃时则需采取措施增温,基质将干应及时补充水分。插后20天,可喷2至3次低浓度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可促进插条生根。一般在插后一个多月开始生根并长叶,这时应注意,由于品种生根难易不同,对先生根的可先行移栽或摘心,插穗大部分生根后,应及时除去覆盖物,同时降低室温至10℃以下,待春暖后就可移出室外进行常规栽培了。申翠平文并摄影用竹质花盆与双蝴蝶兰、五彩千年木、兰草、合果芋、星点木、常春藤、装饰蘑菇、贝壳、水草等进行组合,形成了一盆独具特色的组合盆栽。制作步骤是先将双蝴蝶兰相对种稳,然后分别种上五彩千年木、星点木、合果芋等,再摆上贝壳、装饰蘑菇等,此时一盆组合盆栽就这样诞生了。

矮化盆栽菊花技术


盆栽菊花以株形矮壮、花大色艳、脚叶不脱为佳,如果植株过高,则影响观赏效果。要使菊花矮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选矮生品种:菊花品种繁多,家庭培育多为案头菊,具有株矮、叶茂、花大、色艳、观赏期长、生长期短等优点。案头菊中矮生品种有“旭桃”、“凌波仙子”等。选插条时,在同一品种中应从节间短、茎干粗壮的母株上剪取插条,培育出来的菊花会相对矮些。
推迟扦插时间:菊花的常规扦插时间在4至5月,推迟扦插时间,就缩短了菊花的营养生长期,可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培养多本菊可推迟到7月中旬,培育独本菊可推迟到8月上旬。此时气温高、空气干燥,扦插成活率受到一定影响,应选择生长势强、茎干粗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顶枝作为插穗,少留叶片。将插条下部叶片摘除,只留上部2至4片叶,以减少水分消耗。随剪随插,防止叶片失水。将插穗基部浸入50ppmGGR(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30至60分钟。插后置于阴凉处养护或阴棚遮阴,防止阳光直射,搭塑料棚,提高空气湿度。每天向叶片喷水一两次,以保持叶片湿润。喷时不要让水流入盆土中,这样既满足菊花对水分的需求,又防止积水,导致烂根。
浅插浅栽:浅插既可避免高温、干燥的影响,提高扦插成活率,又可降低菊花的高度。方法是将插条插入盆土中3至4厘米,用手压实土壤,浇一次透水。半个月后,插穗依然保持绿色,表明已生根成活。扦插1个月后,可进行第一次移栽。移栽时要浅栽,以防水分和养分过多导致植株徒长。移栽后先放在阴凉处养护,缓苗后再移到向阳处,让其接受较多的光照。第二次移栽同样要浅栽。先将盆土埋到盆高的一半左右,以后随着菊花茎干的长高而逐渐覆土,这样既可达到矮化株高的目的,又使埋在土内的茎干发出新根,增强植株吸收营养的能力,促使菊花生长健壮,花大色艳。
控制水肥:培育株矮花大的菊花,在水肥管理上必须按“前控后促”的原则进行,即在营养生长期要扣水扣肥,以防徒长,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在营养生长后期和孕蕾开花期要增加浇水施肥量,促使花蕾饱满,形美色艳,着花整齐。具体做法是在营养生长前期即第一次移栽后要控制浇水,以盆土略干为好,浇水宜在中午前进行。施肥可施0.1%的尿素或0.05%的磷酸二氢钾液肥。在营养生长后期,即第二次移栽后,除培养基质含肥量较高外,施肥量也要有所增加。每周施一次稀薄的饼肥,同时叶面喷施0.1%至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液肥。在现蕾前,浇水要按“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如浇水过多,会引起徒长。现蕾后,株高基本定型,可增加浇水量,并结合浇水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促花大色艳。待花蕾透色时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量。
摘心摘蕾:盆菊除独本菊外,一般留5至7朵花。要达到株形矮壮,应进行两次摘心。第一次摘心于菊花定植缓苗后,在3至4片叶的上面将主芽摘除。现蕾后,每枝只留一个长势好、花蕾大的主蕾,其余的侧蕾全部摘除。
使用不同的培养基质:第一次移栽使用的培养基要求疏松、透气性强、肥力含量较低,以促使菊苗多发侧根。可用40%的腐叶土、40%的河沙和20%的园土配制而成,经消毒后使用。第二次移栽的培养基质要求通透性强,肥力较高,肥效持久,以满足孕蕾和开花的需要。可用10%腐熟的饼肥、50%的腐叶土、35%的砂壤土和5%的速效磷肥配制而成。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延伸,从而达到节间短、植株矮化的目的。常用的激素有比久(B9)、多效唑等。比久的使用浓度为0.1%至0.2%。使用方法是:扦插后一周,向菊苗顶部喷一次比久溶液,以抑制顶端生长速度。上盆一周后,每隔7至10天均匀喷施一次比久溶液,直到现蕾为止,中间不间断。喷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有利于植株吸收。忌中午喷药,因为易造成药害。

盆栽菊花如何矮化


菊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风姿绰约,色彩瑰丽,美不胜收。盆栽菊花以株形矮壮、花大色艳、脚叶不脱为佳,如果植株过高,则影响观赏效果。要使菊花矮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选矮生品种和矮株扦插菊花品种繁多,家庭培育多为案头菊,具有株矮、叶茂、花大、色艳、观赏期长、生长期短等优点。案头菊中矮生品种有‘旭桃’、‘凌波仙子’等。选插条时,在同一品种中应从节间短、茎干粗壮的母株上剪取插条,培育出来的菊花会相对矮些。

二、推迟扦插时间菊花的常规扦插时间在4至5月,此时气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均适宜插条生根,利于扦插成活。推迟扦插时间,实际上缩短了菊花的营养生长期,可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培养多本菊可推迟到7月中旬,培育独本菊可推迟到8月上旬。此时气温高、空气干燥,扦插成活率受到一定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选生长势强、茎干粗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顶枝作为插穗,少留叶片。将插条下部叶片摘除,只留上部2至4片叶,以减少水分消耗。随剪随插,防止叶片失水。将插穗基部浸入50ppmGGR(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30至60分钟。插后置于阴凉处养护或阴棚遮阴,防止阳光直射,搭塑料棚,提高空气湿度。每天向叶片喷水一两次,以保持叶片湿润。喷时不要让水流入盆土中,这样既满足菊花对水分的需求,又防止积水,导致烂根。

三、浅插浅栽 浅插既可避免高温、干燥的影响,提高扦插成活率,又可降低菊花的高度。方法是将插条插入盆土中3至4厘米,用手压实土壤,浇一次透水。半个月后,插穗依然保持绿色,表明已生根成活。扦插1个月后,可进行第一次移栽。移栽时要浅栽,以防水分和养分过多导致植株徒长。移栽后先放在阴凉处养护,缓苗后再移到向阳处,让其接受较多的光照。第二次移苗同样要浅栽。先将盆土埋到盆高的一半左右,以后随着菊花茎干的长高而逐渐覆土,这样既可达到矮化株高的目的,又使埋在土内的茎干发出新根,增强植株吸收营养的能力,促使菊花生长健壮,花大色艳。

四、控制水肥 培育株矮花大的菊花,在水肥管理上必须按“前控后促”的原则进行,即在营养生长期要扣水扣肥,以防徒长,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在营养生长后期和孕蕾开花期要增加浇水施肥量,促使花蕾饱满,形美色艳,着花整齐。具体做法是在营养生长前期即第一次移栽后要控制浇水,以盆土略干为好,浇水宜在中午前进行。施肥可施0.1%的尿素或0.05%的磷酸二氢钾液肥。在营养生长后期,即第二次移栽后,除培养基质含肥量较高外,施肥量也要有所增加。每周施一次稀薄的饼肥,同时叶面喷施0.1%至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液肥。在现蕾前,浇水要按“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如浇水过多,会引起徒长。现蕾后,株高基本定型,可增加浇水量,并结合浇水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促花大色艳。待花蕾透色时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量。

五、摘心摘蕾盆菊除独本菊外,一般留5至7朵花。要达到株形矮壮,应进行两次摘心。第一次摘心于菊花定植缓苗后,在3至4片叶的上面将主芽摘除。现蕾后,每枝只留一个长势好、花蕾大的主蕾,其余的侧蕾全部摘除。

六、使用不同的培养基质第一次移栽使用的培养基要求疏松、透气性强、肥力含量较低,以促使菊苗多发侧根。可用40%的腐叶土、4 0%的河沙和20%的园土配制而成,经消毒后使用。第二次移栽的培养基质除要求通透性强外还要求肥力较高,肥效持久,以满足孕蕾和开花的需要。可用10%腐熟的饼肥、50%的腐叶土、35%的砂壤土和5 %的速效磷肥配制而成。

七、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延伸,从而达到节间短、植株矮化的目的。常用的激素有比久(B9 )、多效唑等。比久的使用浓度为0.1%至0.2%。使用方法是:扦插后一周,向菊苗顶部喷一次比久溶液,以抑制顶端生长速度。上盆一周后,每隔7至10天均匀喷施一次比久溶液,直到现蕾为止,中间不间断。喷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有利于植株吸收。忌中午喷药,易造成药害。

盆栽菊花及菊花老枝扦插法


菊花的繁殖一般采用嫩枝扦插,花后的老枝则任其干枯或从土面以上剪去。笔者经过几年来对各种菊花的收集、栽培认为:对于像牡丹、绿衣红裳、帅旗等不可多得的,生长期长,不易生脚芽的名贵品种或是表现优良的新育品种,为了加快繁殖,可在花后利用老枝进行扦插。具体作法是:秋末冬初,将茎叶仍生长较好的开花后的菊花枝条齐土面剪下,以做到花后尽早进行扦插。把老根植于室外背风向阳处自然越冬,剪下的枝条先除去花头,截成3至4个节的茎段,并去掉下部1至2片叶,上部叶如过大也应适当剪去少部分,再用利刀自最下一个节处向下削成斜面,然后用50 ppm 的 abt 生根粉浸泡插条基部一小时,当然用其他生根剂也可。视插穗多少,看是用盆插或建一室内小拱棚。

盆插:盆底部铺5cm厚小石子,中部放入8至10 cm 厚的粗粒培养土,将其整平稍压后,上面再放入5cm厚珍珠岩、粗沙等即可。插时将处理好的插穗用木棍引洞插入沙中3至4cm。并使其下部距培养土1cm左右,这样利于插穗生根后及时吸收到养分而不致烂穗。插后喷一次透水,外罩塑料薄膜,保温保湿,然后将其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温度保持15至18℃,中午温度过高时可适当遮阴,低于5℃时则需采取措施增温,基质将干应及时补充水分。插后20天,可喷2至3次低浓度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可促进插条生根。一般在插后一个多月开始生根并长叶,这时应注意,由于品种生根难易不同,对先生根的可先行移栽或摘心,插穗大部分生根后,应及时除去覆盖物,同时降低室温至10℃以下,待春暖后就可移出室外进行常规栽培了。申翠平文并摄影用竹质花盆与双蝴蝶兰、五彩千年木、兰草、合果芋、星点木、常春藤、装饰蘑菇、贝壳、水草等进行组合,形成了一盆独具特色的组合盆栽。制作步骤是先将双蝴蝶兰相对种稳,然后分别种上五彩千年木、星点木、合果芋等,再摆上贝壳、装饰蘑菇等,此时一盆组合盆栽就这样诞生了。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秋天谨防盆栽菊花脚叶脱落》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鹅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