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古往今来,人们争相吟咏着花,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盆花早春管理技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谨防春寒。早春气候有所变暖,但气温忽高忽低,温差很大。当然棚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使花卉复苏;同时要谨防春寒袭击,免于一冷一热而导致死亡。

出室有别。各种花卉对低温的忍耐能力不同,所以盆花出室应区别对待,可分早、中、晚三期出室。月季、牡丹、迎春、绵带花、石榴、菊花、碧桃、金银花等耐寒花卉和早春就开始萌芽的可为先;桂花、栀子、山茶、瓜叶菊、文竹、杜鹃、樱花、四季海棠等可为中;洋兰、变叶木、米兰、茉莉、一品红、红桑、鸡蛋花、王莲、三角花、仙人掌等可晚些时间出室。出室的时机在谷雨前后,先在阴处放2天,再置于向阳处,开始日晒2-3小时,以后逐日延长,半个月后才适应室外生长。

翻盆整枝。换盆翻土以4月中下旬新梢尚未萌发前最适宜。早春开花的花卉如梅花、茶花、春兰等可在花朵凋谢后或3月进行。根据不同的花卉选择相应的土肥,换好后灌足水,置于阴处数天。结合换盆翻土,进行整枝,剪除枯枝老叶,以促进腋芽萌发。

合理施肥。随着气温上升,花卉相继萌发,这时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合理补充花卉的养料,施肥时以少淡勤为原则。

XzH52.COM推荐阅读

月季的早春管理


早春,月季的根开始在土壤里伸展。这时最重要的抚育工作是修剪。温暖地区在2月下旬,较寒冷的北方地区,修剪工作要在3~4月进行。修剪大体上是剪去植株高度的1/3左右,首先是剪除弱枝、病枝及枯枝。植株去年发出的新枝生机最旺,选这样的主枝留下2~3条最多5条,根据植株原来生长情况,一般在距地面50厘米左右,健壮芽的上方1厘米的部位用枝剪修剪。所谓健壮芽就是沿未萌动的、丰满的、已隆起的芽。为了不使芽生长成过密的枝,应选留植株外侧上方的健壮芽。另外,修剪应在枝条饱满的部位进行。用剪子修剪时发出“咯当”的声音就是饱满的部位。如果感到切口柔软,就要再往下剪到到硬的地方。植株分枝节老化的部位粗糙而且突出的膨胀,其间根本没有壮芽,因此也要剪掉。

2~3年的主枝中间部位是新芽多发部位,所以修剪时只留10~20厘米便可。一般要想花期开花多,就进行弱剪。要想花期花开得好,不求花多,就进行强剪。另外,对长势不好的植株应下决心强剪,因为这种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如果树冠偏大,易造成养分供应不足。在修剪的同时最好做一次高浓度消毒,这样对防病虫害有显著效果。

为使修剪后的枝条向外倾斜,可用支柱(木棍等)固定,使树形均衡优美,并避免刮风时枝叶互相摩擦。倾斜枝下部芽发出的枝条较健壮,花也繁茂,应注意保护。

惊蜇后,昆虫先后从冬眠中苏醒并开始活动,这时用杀螟松(杀虫剂)10毫升和用于治白粉病的可湿性硫磺粉20克溶于10升水中,用充分溶解的浓溶液喷洒植株。因为这时月季还没有长叶,所以不必担心发生药害。

在修剪后20天左右,芽开始萌动,其中弱小的芽在抽芽过程中往往自然淘汰,要想使花开得好,就要根据主枝的粗细留芽,粗枝留3~4个芽,铅笔粗细的枝留1~2个芽,其余全部去掉。天气寒冷的地区,萌芽较迟,可推迟去芽时间。

如在12月份已施基肥,早春可不追肥,待抽芽时在根的周围撒上适量化肥,用以催芽。芽抽出后,晴天如果地表干燥,为不使地表冻结,可在早晨或午前灌水。

早春盆花管理


“冬天好过春难度”是养花行家经验之谈。如何让盆花安全度春呢?行家有经验总结,我们“拿来”就行了。

一、加强修剪

对于当年生枝条上开出的花如扶桑、月季等均可在春季重剪。修剪原则是该密就留,该梳便修,该无则剪,去病存健,去弱存强,去赘存形。

二、防止温差过大

春天气温多变,寒流不时袭来,盆花最怕春寒。一些原产南方的花卉,若过早出室,易遭干燥风危害,所以出室一定要适期。出室后宜放背风向阳处,遇天气突变需及时搬入室内。

三、浇水不宜过多

春回大地,花卉有的刚刚苏醒,有的刚萌发幼芽,这时虽需要一定的水分,但不能浇得过多,否则,不仅易引起枝叶徒长,影响开花结果,而且盆土长期潮湿,土中缺乏氧气,易造成烂根。所以春季浇水要适量,见干见湿。随着天气变暖和植株的增长,可逐步增加浇水量。但春季气候干燥多旱风,应注意经常向叶面喷水。

四、勿施肥过浓

盆花或盆播幼苗越冬后,往往比较柔弱,易施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各种类型的专用化肥。施肥量应由少到多,春季可每隔10至15天施一次,施肥后要注意浇水和松土,使盆土疏松,以利根系发育。如果这时施浓肥,则有害于幼苗的生长,甚至使幼苗被“烧死”。

大樱桃冬季和早春管理要点


  施肥与灌水

秋施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磷钾肥辅之,除大量元素氮磷钾外,还要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沃田甲、木美土里维果等,这些微肥含有益活性菌,能固氮、解磷,解钾,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后,应浇一次封冻水,这次水要浇足、浇透,浇水后做好保墒工作,增强树体越冬能力。

春季樱桃树萌芽前追施复合肥,有利于春季新生梢生长、开花,提高坐果率和优质高产。

清 园

樱桃的落叶是各种病害、虫害潜伏隐藏的场所和载体,落叶后应适时将果园病虫枝、枯枝落叶和杂草等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另外,老果园冬季大部分害虫的卵、蛹、幼虫和病菌休眠越冬场所都在果树皮下越冬,应在虫害未出蛰前刮皮烧毁,并进行树干涂白。同时冬季用3~5度石硫合剂全树喷雾封园,减少越冬病虫害基数。

深 翻

初冬在土壤封冻前,应对全园进行中耕,结合施肥深翻一次,深度在20公分左右,通过深翻改土,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活土层,促进根系生长。

修剪时间

樱桃树木质部导管较粗,组织松软,在休眠期或早春过早进行冬季修剪,剪口容易失水形成干桩,进而危及剪口芽口或向下干缩一段而影响枝势。在修剪时期上应掌握在树液流动以后接近发芽以前进行,这个时期分生组织活跃,愈合较快。

盆花早春要善待


谨防春寒早春气候有所变暖,但气温忽高忽低,温差很大。春花最怕冷风吹。人们进入早春,往往把门窗打开,让室内充分地通风换气理所当然,但不能忽视了冷风直接侵袭花卉,使其适应不了突然的变化,常因骤寒而招致死花。同时切勿喜阳把花卉端出晒个太阳,这样由于受一冷一热的温差,也会导致死亡。

出室有别各种花卉对低温,忍耐能力均不同,所以盆花出室不能千花一样待之。可分早、中、晚三期出室。月季、牡丹、迎春、绵带花、石榴、菊花、碧桃、金银花等耐寒花卉和早春就开始萌芽的可为先;桂花、栀子、山茶、瓜叶菊、文竹、杜鹃、樱花、四季海棠等可为中;洋兰、变叶木、米兰、茉莉、一品红、红桑、鸡蛋花、王莲、三角花、仙人掌等可晚些时间出室。出室的时机在谷雨前后,清明前不能出室。出室时要炼苗,先在阴处放2天,再置于向阳处沐浴阳光,开始晒2小时?3小时,以后逐日延长,达半月后才适应室外生长。

翻盆整枝随着花卉长大,根系扩展和更换有机培养土,需换盆翻土。时间以4月中下旬新梢尚未萌发前最适宜。早春开花的花卉如梅花、茶花、春兰等可在花朵凋谢后或3月进行。根据不同的花卉选择相应的土肥,换好后灌足水,置于阴处数天。结合换盆翻土,进行整枝,剪除枯枝老叶,以促进腋芽萌发。

合理施肥春季气温上升,花卉相继萌发,这时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合理补充花卉的养料,施肥时以少淡勤为原则。

早春室内盆花的养护


  ⑴保温增湿。一般放置盆花的室内温度最好掌握在12℃-20℃为宜。由于室内空气较干燥,易引起植株叶尖干枯及落蕾、落花等,所以在日常管养上可经常用喷雾器在植物周围雾状喷雾,以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

⑵宁干勿湿。植物需水量少,自然蒸发也慢,室内盆栽植物的浇水要严格控制,若盆土不是太干,不要浇水(尽量保持偏干为宜),以防因盆土过湿而引起烂根。凡浇水时的水温,最好接近室温,浇水时间最好选择中午前后。对休眠或半休眠的植物应停止施肥。

⑶保持叶面清洁。盆栽植物在室内放置久了叶面总会积聚一些灰尘,阻碍了植物叶片从空气中吸湿,并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需清洗或用湿抹布擦去灰尘,但喷洗叶面的水温也最好接近室温,同时注意,喷洗时的水应尽量减少流入盆土。在室温较高的中午,可将窗户略打开,使之通风透气,以利植物的生长。

⑷注意肥水管理。对生长期的君子兰、仙客来等花卉,应多施一些以磷钾为主的肥料。对已在花期中的植物,应保持盆土湿润为宜。

兰花春管


开春后气候变化大,阴雨天多,往往还会有寒潮发生,对兰花生长很不利。此时如管理跟不上,极易导致兰花烂根、烂芽,甚至使整株死亡。

保温防涝春季对盛花期的报岁兰、春兰,必须放置室内管理,保护花莛及花朵,因为阴雨寒冷的天气会缩短盛花期,如受冷雨浇淋,还会使花朵发生腐烂。对于处于萌芽期的建兰、寒兰等,可以置室外,必须注意兰盆疏水防涝,最好在兰盆上方架塑料薄膜遮雨。这一时期,兰花应忌一切肥料,盆土应保持微湿状态,否则,建兰、寒兰的新芽就会烂死,芽尖腐烂变成黑褐色,一直延伸至全芽褐枯死亡,俗称“黑死”。春芽烂死,会严重影响整盆兰花的当年生长繁殖和开花。

防治病虫春季阴雨连绵,是各种病虫害的多发期。高湿的环境条件,会导致兰花褐斑病的发生和加重,也会引起蜗牛、蚜虫、地老虎、蝼蛄等害虫的为害。对褐斑病,可在初发生时喷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800倍液-1000倍液,连喷2次至3次,间隔7天至10天。对虫害以人工捕杀为主,保持兰盆及四周清洁,撒放生石灰防止害虫从盆壁及盆底疏水孔钻入盆里为害。

适时施肥对花期已过的报岁兰和春兰应及时补肥,以施稀薄马蹄片水和叶面喷施浓度为0.1%的磷酸二氢钾液为好,催发春芽。进入5月是所有兰花的施肥期,可以在兰花盆沿埋50克至100克慢效有机肥粒和骨粉。每周进行喷施壮芽肥,肥液为0.1%的磷酸二氢钾,为预防病害,可加入托布津或多菌灵农药混喷。

早春苗圃管理要点


苗圃的早春管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防冻害

早春气候多变,升温与降温变化幅度很大,尤其是在雨雪初晴的夜晚,常还有霜冻天气出现,很容易导致逆温伤害苗木。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冻工作。对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苗木,霜冻天和寒潮来临前,一定要扣好大棚;必要时还应根据降温情况,在棚膜上加盖草苫等覆盖物;对一些名贵苗木,还可在棚内设置小拱膜增温保苗;天气放晴后,可及时揭苫接受光照;晴天中午升温很快,为防止棚内温度升高烧苗,应高度注意棚内温度情况,适当揭膜开窗,通风降温,防止高温份苗;对露地育苗的苗圃,强寒潮之前,还要在北方设置屏障,抵挡寒潮袭击。

防湿害

春季雨雪多和地势低洼的苗圃,一旦土壤含水量过多,不仅降低土温,且通透性差,严重影响苗木根系的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苗木烂根死苗,影响苗木回暖复苏。因此,进入春季,应在雨前做好苗圃地四周的清沟工作,对原有排水沟系要进行一次清理;没有排水沟的要增开排水沟,已有的还可适当加深,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做到雨后苗圃无积水;尤其是对一些耐旱树种如臭椿、刺槐、丁香等,更应注意水多时要立即排水,防止地下水位的危害;要对苗圃地进行一次浅中耕松土,并结合撒施一些草木灰,能起到吸湿增温的作用,促进苗木生长发育。

防肥害

有些苗木可在早春播种或扦插,为了培肥苗圃地,施入基肥时应采用腐熟的有机肥料;若施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料,随着气温回升,肥料发酵时易造成伤种伤根伤苗;对刚开始生长的苗木,在追施肥料时,也应注意切忌过浓过多,最好用稀薄的、腐熟的人畜粪尿水浇施;切不可过量施入浓肥或化肥,防止烧根。

防病害

春季苗木常见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等,特别是猝倒病和立枯病,随着气温回升和雨量增多,发病率高、蔓延快,是苗木生产的大敌,常造成苗木成片大量死亡。这些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其中腐霉菌最适土温为12℃~20℃,丝核菌和镰刀菌最适土温为20℃左右。在温度适宜和相对湿度达10%~100%之间,湿度越大,其侵染和养殖能力越强。而这时的苗木一般多处于幼嫩期,容易受病菌感染。因此,春后苗圃地管理:①要加强防渍工作 多雨季节,苗圃地下水位高,应及时加深或增开排水沟,排水降湿;②及时清除病苗 一旦发现有猝倒病、立枯病病苗,必须收集进行销毁,同时在病苗地周围撒些石灰粉,防止其再次侵染蔓延;③喷药防治 开春后,每隔10~15天,每亩苗圃可用0.5%~1%波尔多液50~75千克,或65%代森锌500倍液75~100千克喷洒苗木,这样能使苗木外表形成一层保护膜,可防止病菌入侵并直接杀死病菌。

盆花雨季管理


一、防积水。置于露天下的盆花,雨后盆内极易积水,若不及时排除,盆土水分形成饱和状态,造成空气不足,严重缺氧,对花卉根系生长极为不利。特别 是一些较怕涝的品种,如仙人掌类、大丽、鹤望兰、君子兰、万年青、四季海棠 以及文竹、山茶、桂花、菊花等,在不妨碍其生长的情况下,可在雨前先将盆略 微倾倒。一般不太怕涝的品种,可在阵雨后将盆内积水倒出。如遭到涝害时,应 先将盆株置于荫凉处,避免阳光直晒。待其恢复后,再逐渐移到相宜点正常管理 。

二、防雨淋。一些花卉,如秋海棠、倒挂金钟、仙客来、大岩桐、非洲菊等夏季有的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盆土不得过温;有的叶面或花芽对水湿 非常敏感,叶面不能积水,如常受雨淋,容易烂根和脱叶,因此,下雨时要将其 置于避雨处或适当进行遮挡。

三、防倒伏。一些高植株或茎空而脆的品种,如大丽花、菊花、唐菖蒲、晚香玉等遇暴风雨易倒伏折断,因此,在大雨来前要将盆株移到避风雨处,并需提 前立设支架,将花枝绑扎固定。

四、防窝风。雨季高温且空气温度又大,若通风不良,植株极易受病虫危害也易导致延迟开花,影响授粉结果。因此,要加强通风。若发现花卉遭受蚜虫 、红蜘蛛或出现白粉病、黑斑病等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通风措施,并用适当方法 进行除治。

五、防温热。盆栽花木在炎热天气下遇暴风雨,最好在天晴之后用清水浇一次,以调节表层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减轻湿热对植物的不良影响。

六、防徒长。雨季空气温度大,加之连阴天光照差,往往造成盆花枝叶徒长。因此,对一些草本、木本花卉可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俗称扣水),以促使 枝条壮实。

盆花秋季管理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日照时间缩短,强度减弱,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都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北方盆栽花卉的管理,必须注意各自的特点。一般秋冬或早春开花的菊花、仙客来、水仙、一品红、茶花、蟹爪兰及秋播的草本花卉,可继续正常施肥、浇水:其余大部分盆花则需要逐渐节制肥水,做好越冬准备。盆土不太干则不浇或少浇水,尤其是耐荫花卉和放在室内较暗处又低温的盆花,严禁浇水过勤和水量过大,以免烂或招致病虫害。梅花、杜鹃等,木本花卉,虽需继续追肥浇水,但入秋以后也要减次、1跋量,以免造成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和降低抗寒能力。

宿根类草本盆花如菊花开花以后剪除茎叶,连盆置于5℃左右冷凉干燥处准备过冬。球根类花卉如唐菌蒲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叶片枯黄时,将球茎挖出,充分晒干并抖去泥土,分品种装入纸袋置5℃左右干燥室内贮藏。大理花、美人蕉下霜前或初霜后将块根、根茎挖起,尽量不伤大丽花块根的根茎,轻轻去掉泥土,稍晾干后沙埋于5-7℃的室内阴暗处,注意沙土不要过湿。晚香玉的鳞茎需在下霜前挖起,剪除老叶,切除残留的鳞茎盘和须根,充分晒干,置于15--20℃的室内干藏。朱顶红、状元笔一类,少量的可在内控肥水; 大量的于下霜前剪叶,挖出,晾干,埋沙贮于不结冰的室内,准备过冬。

雨季盆花管理


一、防积水:雨后盆内积水,若不及时排除,盆土水分形成饱和状态,造成空气不足,严重缺氧,对花卉根系生长极为不利,特别是一些较怕涝的品种,如仙人掌类、大丽花、瑞香、文殊兰、龟背竹、万年青、大岩桐、白兰、兰花以及文竹、桂花、菊花等,极易引起植株萎蔫,叶片泛黄或根部腐烂,严重时会整株死亡。

二、防雨淋:一些花卉,如秋海棠、倒挂金钟、仙客来、天竺葵、百合等,夏季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盆土不得过湿,若遭雨淋极易造成根部或球茎腐烂,引起落叶。君子兰受雨后,雨水将细菌、灰尘带人叶心,在温度高、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容易形成病灶,叶片从基部开始腐烂。一些顶部凹进或有绒毛和长毛的仙人球,雨淋后也易引起茎叶腐烂。因此,下雨时要将植株置于避雨处。

三、防倒伏:一些高植株或茎空而脆的品种,如大丽花、菊花、唐菖蒲、夹竹桃等遇暴风雨易倒伏折断,需提前立设支架,将枝梢或花枝绑扎固定。

四、防窝风:雨李高温且空气湿度又大,若通风不良,植株极易受病虫为害,也易导致延迟开花,影响授粉结果。因此,遇有阴雨不停,空气湿度过大时,要加强通风;适当扩大盆株摆放的距离,对某些花卉进行修剪,除去过密枝、平行枝、交叉枝、下垂枝、重叠枝,以利盆株通风透光。

五、防湿热:盆栽花木在炎热天气下遇暴风雨,最好在天晴之后用清水浇一次,以调节表层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减轻湿热对植株的不良影响。

六、防徒长:雨季空气湿度过大,往往使花卉枝叶徒长,生长柔弱、开花不良。因此,应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促使枝条壮实,开花繁多,避免徒长。

七、防病虫:雨季气候湿、热,虫害中红蜘蛛为害严重,可喷施800倍三氯杀螨醇或200倍克螨特,亦可埋施15%涕灭威防治(直径20厘米花盆埋1克)。病害中以白粉病、黑斑病为典型,可喷施700一一1000倍多菌灵、粉锈宁稀释液进行防治。

喜欢《盆花早春管理技巧》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早春花卉管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