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雪松栽培”,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雪松习性

雪松原产印度、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分布于海拔1200--3000米处,最适生宜1800--2600米。雪松寿命较长,原产地可达600--700年,树高达70余米,胸径3--4米,干形通直,材质坚致,少翘裂,有芳香,能耐久,树姿雄伟苍翠,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同为世界著名三大珍贵观赏树种,也是珍贵的用材树种。

雪松对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广,从亚热带到寒带南部都能生长,在年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较好。雪松耐寒能力较强,年1995南京绝对最低温度达-15.9摄氏度,未出现冻害现象,但对湿热气候适应较差,往往生长不良。雪松为阳性树种,在幼龄阶段能耐一定的蔽荫,大树则要求较充足的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杜萎。雪松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能适应瘠薄多石砾土地,但怕水,低洼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和不透水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雪松抗风力较弱,抗烟害能力较差,对二氧化硫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在嫩叶展开期如空气湿度高,嫩叶易受二氧化硫危害,遇害时嫩叶迅速枯萎,甚至全株死亡。 雪松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等方法。采用的主要是扦插法和播种法。以播种法繁殖的雪松实生苗,具有枝条匀称、萌发力强、树形好、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强等优点,是扦插繁殖的取穗母树。  

二、雪松芽苗移栽 

雪松侧技平展,冠似宝塔,姿势雄伟,四季常青,是优雅的观赏树种之一。要松一般采用实生幼树移栽。为扩大种源、满足市场需要,这里介绍一种译苗新技术---芽苗移栽。

1、建筑温床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的沙壤土建筑温床,床宽1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温床高出地面30--40厘米,床面中间稍高,四周可用砖砌或泥堆,内铺纯净细砂。温床上面撑竹弓覆盖农用塑料薄膜。

2、种子处理

雪松种子空粒较多,因此需进行选种,将空粒去除,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再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

3、适用播种

温床播种的播期略早于直播田。一般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播种。播前温床用水浇透,而后将种子均匀地播于砂上,务必将种子的大头向上,播后盖1.5--2厘米厚的砂子。每平方米播一两种子。温床内经常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30°C以内,天气转暖温度过高时,需及时将塑料薄膜揭开,并喷水保温。

4、芽苗移栽

种子约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土。4月中、下旬苗木子叶全部展开,这时苗高4--7厘米,主根长4--8厘米,侧根尚未生出或刚开始生长,应及时将这样的芽苗移某至大田或容器中。移栽时,将芽苗从砂床轻轻挖出,放在预先装有清水的盛苗器内。移入大田,用一根宽2厘米的剑形竹签,插入土中,开出比芽苗的根略深一些的穴缝,将芽苗根部随即放入中,如用容器移栽,可采用高20--25厘米,直径7--10厘米的通底塑料袋,装满营养土,整齐地排列在1米宽的苗床上。移栽芽苗,要掌握土壤不能过干过温,芽苗宜小不宜大。一般移栽后10--15天,幼苗相继长出新根。大田移栽的株行距为30×30厘米。

5、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要掌握以下要点:(1)移栽床上需搭盖1米高的荫棚。晴天早盖晚揭,8月中、下旬拆除。(2)苗床土壤水分不宜过多,切忌积水,雨季需及时排水。(3)防止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及立枯病的危害。(4)常给苗床松土除草。

三、雪松播种育苗

  雪松历来用扦插育苗,成活率低。近两年来,一些单位采用雪松种子播种育苗,取得了一些经验,重点是做到以下几点:

1、选好圃地 雪松苗木怕旱怕涝,因而育苗圃地要选建在排灌便利、土壤微酸、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地方。切忌在多年的菜地、老圃地上育苗。

2、细致整地 圃地在翻耕时应施足饼肥或腐熟的栏肥作基肥,如用良田育苗的,每亩还要加施钙镁磷肥100斤;在最后一次耕耙前,每亩撒施敌克松2-3斤或硫酸亚铁20-30斤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做成深沟高畦的苗床,床面要整细,筑成龟背形;筑好的床面再铺上一层3-5厘米厚的不带病菌、比较肥沃、疏松并经过筛的山上生土。

3、精心播种 种子播前要经过浸种催芽,以冷水浸种96小时效果最佳;也可用45-50°C温水浸各24小时,浸后用0.1%高锰酸钾消毒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播种,切忌带湿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分”前进行,宜早不宜迟,以条播为好,行距10-15厘米,株距4-5厘米;种子宜立插在播种沟上,每亩播种量15-20斤,播后用黄心土或焦泥灰覆上0.5-1厘米厚。

4、苗畦覆盖 做好播后苗畦覆盖,这是雪松育苗成功的关键措施。播种后不仅要盖土。而且还要上一层薄的狼衣草或稻草,再用喷水壶将水洒在上面保持床面湿润,当出苗70%以上时揭去覆草,为防止刚出土的幼苗因遭雨淋而损失,还应在覆草后立即搭设矮层薄膜棚,并管好棚内温度,当棚内温度保持在15-20°C时,要进行通风;遇外界气温在15°C以上的晴天,白天可揭开薄膜,晚上盖好。待幼苗长出真叶时拆除矮棚,再搭高架荫棚。

XzH52.coM文章精选

雪松扦插育苗-栽培技术


目前在我国雪松多以扦插繁殖作为育苗的主要方式,下面来介绍下扦插育苗:
1、插穗的采集雪松采集插穗,母树以35年生的幼龄树为宜,枝条生根率最高,10年生以内的母树也可,10年生以上母树枝条生根率很低,不宜采用。
2、插穗截制及扦插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插穗长度为15cm左右,基部平剪,剪去插穗上次生分枝。插穗基部用500mg/kg的萘乙酸溶液进行快浸处理,随剪随插,然后按株距46cm,行距812cm,插入沙床,深度为56cm,插后及时灌水,使插穗与土壤密接,及时补充失水。
3、插后精心管理插后及时搭设荫棚遮阴。硬枝扦插3个月后便可开始生根,4个月后新根大量发生。生根前,水分是关键,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雪松树主干垂直,侧枝平展,树冠塔形,姿态雄伟、优美,因而在园林建设中备受青睐,应用广泛。

“雪松”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雪松习性

雪松原产印度、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分布于海拔1200-3000米处,最适生宜1800-2600米。雪松寿命较长,原产地可达600-700年,树高达70余米,胸径3-4米,干形通直,材质坚致,少翘裂,有芳香,能耐久,树姿雄伟苍翠,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同为世界著名三大珍贵观赏树种,也是珍贵的用材树种。 雪松对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广,从亚热带到寒带南部都能生长,在年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较好。雪松耐寒能力较强,1995年南京绝对最低温度达-15.9摄氏度,未出现冻害现象,但对湿热气候适应较差,往往生长不良。雪松为阳性树种,在幼龄阶段能耐一定的蔽荫,大树则要求较充足的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雪松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能适应瘠薄多石砾土地,但怕水,低洼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和不透水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雪松抗风力较弱,抗烟害能力较差,对二氧化硫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在嫩叶展开期如空气湿度高,嫩叶易受二氧化硫危害,遇害时嫩叶迅速枯萎,甚至全株死亡。 雪松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等方法。采用的主要是扦插法和播种法。以播种法养殖的雪松实生苗,具有枝条匀称、萌发力强、树形好、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强等优点,是扦插养殖的取穗母树。

二、雪松芽苗移栽

雪松侧技平展,冠似宝塔,姿势雄伟,四季常青,是优雅的观赏树种之一。雪松一般采用实生幼树移栽。为扩大种源、满足市场需要,这里介绍一种移苗新技术---芽苗移栽。 1、建筑温床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的沙壤土建筑温床,床宽1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温床高出地面30-40厘米,床面中间稍高,四周可用砖砌或泥堆,内铺纯净细砂。温床上面撑竹弓覆盖农用塑料薄膜。 2、种子处理 雪松种子空粒较多,因此需进行选种,将空粒去除,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再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 3、适用播种 温床播种的播期略早于直播田。一般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播种。播前温床用水浇透,而后将种子均匀地播于砂上,务必将种子的大头向上,播后盖1.5-2厘米厚的砂子。每平方米播一两种子。温床内经常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30℃以内,天气转暖温度过高时,需及时将塑料薄膜揭开,并喷水保温。 4、芽苗移栽 种子约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土。4月中、下旬苗木子叶全部展开,这时苗高4-7厘米,主根长4-8厘米,侧根尚未生出或刚开始生长,应及时将这样的芽苗移至大田或容器中。移栽时,将芽苗从砂床轻轻挖出,放在预先装有清水的盛苗器内。移入大田,用一根宽2厘米的剑形竹签,插入土中,开出比芽苗的根略深一些的穴缝,将芽苗根部随即放入其中,如用容器移栽,可采用高20-25厘米,直径7-10厘米的通底塑料袋,装满营养土,整齐地排列在1米宽的苗床上。移栽芽苗,要掌握土壤不能过干过湿,芽苗宜小不宜大。一般移栽后10-15天,幼苗相继长出新根。大田移栽的株行距为30×30厘米。 5、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要掌握以下要点:(1)移栽床上需搭盖1米高的荫棚。晴天早盖晚揭,8月中、下旬拆除。(2)苗床土壤水分不宜过多,切忌积水,雨季需及时排水。(3)防止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及立枯病的危害。(4)常给苗床松土除草。

三、雪松播种育苗

雪松历来用扦插育苗,成活率低。近两年来,一些单位采用雪松种子播种育苗,取得了一些经验,重点是做到以下几点: 1、选好圃地 雪松苗木怕旱怕涝,因而育苗圃地要选建在排灌便利、土壤微酸、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地方。切忌在多年的菜地、老圃地上育苗。 2、细致整地 圃地在翻耕时应施足饼肥或腐熟的栏肥作基肥,如用良田育苗的,每亩还要加施钙镁磷肥100斤;在最后一次耕耙前,每亩撒施敌克松2-3斤或硫酸亚铁20-30斤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做成深沟高畦的苗床,床面要整细,筑成龟背形;筑好的床面再铺上一层3-5厘米厚的不带病菌、比较肥沃、疏松并经过筛的山上生土。

雪松的习性和栽培技术


一、雪松习性

雪松原产印度、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分布于海拔1200--3000米处,最适生宜1800--2600米。雪松寿命较长,原产地可达600--700年,树高达70余米,胸径3--4米,干形通直,少翘裂,有芳香,能耐久,树姿雄伟苍翠,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同为世界著名三大珍贵观赏树种,也是珍贵的用材树种。

雪松对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广,从亚热带到寒带南部都能生长,在年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较好。因此,雪松在绍兴北部围垦土地微碱性土壤上种植长势良好。雪松耐寒能力较强,1995年南京绝对最低温度达-15.9摄氏度,未出现冻害现象,但对湿热气候适应较差,往往生长不良。雪松为阳性树种,在幼龄阶段能耐一定的蔽荫,大树则要求较充足的光照,否则生长不良。雪松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能适应瘠薄多石砾土地,但怕水,低洼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和不透水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雪松抗风力较弱,抗烟害能力较差,对二氧化硫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在嫩叶展开期如空气湿度高,嫩叶易受二氧化硫危害,遇害时嫩叶迅速枯萎,甚至全株死亡。雪松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等方法。采用的主要是扦插法和播种法。以播种法养殖的雪松实生苗,具有枝条匀称、萌发力强、树形好、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强等优点。

二、雪松芽苗移栽

雪松一般采用实生幼树移栽。根据我公司多年经验总结出:一般在小苗期种植时生长缓慢,高度达到3米后生长较为迅速,一年能长1—2米。为扩大种源、满足市场需要,这里介绍一种移苗新技术——芽苗移栽。

1、建筑温床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的沙壤土建筑温床,床宽1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温床高出地面30--40厘米,床面中间稍高,四周可用砖砌或泥堆,内铺纯净细砂。温床上面撑竹弓覆盖农用塑料薄膜。

2、种子处理

雪松种子空粒较多,因此需进行选种,将空粒去除,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再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

3、适用播种

温床播种的播期略早于直播田。一般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播种。播前温床用水浇透,而后将种子均匀地播于砂上,务必将种子的大头向上,播后盖1.5--2厘米厚的砂子。每平方米播一两种子。温床内经常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30°C以内,天气转暖温度过高时,需及时将塑料薄膜揭开,并喷水保温。

雪松怎么繁殖


雪松的播种繁殖

播种时间

雪松的播种繁殖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

播种基质

苗床适宜选择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

播种方法

播种前,先用冷水浸种1-2天,晾干后即可播种,3-5天后开始萌动,可持续1个月左右,发芽率较高。

播种后的工作

雪松幼苗期需要做好遮荫工作,同时防治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一年生苗可达30-40厘米高,待第二年春再行移植。

雪松的扦插繁殖

扦插时间

春季3月下旬前进行扦插繁殖。夏季以7月下旬进行为佳。

扦插方法

春季首先挑选剪取母树上的健康而粗壮的一年生枝条,最好用生根粉等浸泡一下,有利于促进生根。然后再将插穗插在透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中,浇透水,插后搭双层荫棚遮荫。夏季宜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为插穗。插后加强遮荫,并且加盖一层塑料薄膜来保持湿度。

扦插后的管理

插后约30—50天后,愈伤组织就能形成了,这时可以进行根外施肥,喷施0.2%尿素和0.1%的磷酸的二氢钾溶液即可。移植工作在繁殖苗留床1-2年后进行,适宜于2-3月进行,移植时植株需带个球,并立支竿。第一次移植时候的株行距应该控制在50厘米左右,第二次时则需扩大到1-2米。雪松生长期间最好施2-3次追肥。幼苗期很容易受到病虫危害,要及时防治。

雪松怎么移栽


雪松移栽的时期

雪松移植最好是选择在休眠期进行,大约选在春初秋末的时候最为适宜。小编建议大家在雪松夏季第一次生长停止约1个月时间后进行移栽。

雪松移栽前的处理

移植雪松前必须做好对雪松树体的处理。雪松在移植前一般不需要进行修剪。移栽成功后要把折断的雪松枝或过密的雪松枝、有病虫的雪松枝剪去。剪去这些雪松枝后要涂植物伤口愈合剂。同时要给修剪后的雪松喷洒一些水分蒸腾抑制剂,这样可以减少雪松在移栽过程中的水分流失。

雪松移栽的方法

雪松在进行挖掘时要先把雪松表面的土去掉,然后再继续往下挖。如果在挖掘过程中遇到粗根,要锯断粗,然后把树根削平。将需要移植的雪松挖出,一定要注意保护根系。在雪松完成移栽后要给雪松浇三遍水,第一次浇水时要注意水量不能大,要缓慢地浇,在完成移栽后三天内进行第二遍浇水,一周内完成第三遍浇水,这两遍给雪松浇的水要足。

雪松养护须知


使苗木成活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植苗木的春季养护措施,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浇水
笔者经实践认为秋植的苗木在春天浇二到三次水最好。第一次是早春浇返青水,雪松春季浇水至关重要。因早春地温回升快,苗木易萌芽,但此时气温极不稳定,萌动的芽易遭受春寒冻伤,此时(3月初)浇水可有效降低地温,延迟芽萌动,防止其遭到冻害;第二次是清明前后浇生长水,南方春季干燥多风,降水量少,易导致春旱,此时浇水利于植株长叶发根;第三次是5月中下旬,可视土壤墒情及天气状况来确定是否浇,这次浇水不用太多,以浇透土表而无积水为宜,目的缓和春旱,进一步供给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大爷女贞,百日红也是一样的。
施肥
施肥能及时供给植株需要的养分。此时施肥以氮肥为主,春天是植株旺盛生长期。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3∶1∶1这样既可使植株枝叶繁茂,还利于生根。施用化肥的同时,还可施一些腐熟的圈肥,但不宜填埋过深。这样不只能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还可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使植株全面吸收养分。
还可对其叶面喷施肥料,对长势较差的苗木。一般多采用浓度为0.5%的尿素。喷施时间在清晨最好,每两周喷一次,连续喷施三次即可见效。
撤除防寒设施
可于早春浇冻水时将土挖开;树体缠草绳的苗木可待萌芽时去除(如草绳间距较大可不拆,撤除防寒设施应区别对待。对于较耐寒而采用了根部埋土措施的苗木。继续保存)覆膜的花灌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撤除薄膜,可于早春在南侧打孔,尔后每周增加打孔数量,4月初将薄膜全部拆除。南方春季风大,支架不宜过早撤除,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影响植株扎根。春季应及时加固防风支架,挡风障可于春末季风停止后拆除,支撑则可继续保留。
修剪
春季也可视其萌芽及生长情况适当修剪。植株生长旺盛的可不修剪,一般秋季植树都要进行修剪。树体萌芽晚且长势不旺的要将枝条疏剪和短截。对榆叶梅、碧桃、美人梅等春季开花的花灌木,抹除一些花芽是非常可行的因为开花需要消耗大量养分,而此时根系尚处于生长阶段,开花过多,有利于树体与根系的平衡,易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雪松耐干怕积水,种植雪松时,沟渠一定要畅通,雪松苗圃内不准有排不出去的积水,以防雪松烂根坏死。移植雪松时。雪松一定要疏条整枝。以防过多蒸发水分,导致雪松枯死。另外我们移植过的雪松也一定要用竹竿或者木棍固定雪松,以防移植过的雪松根系没有长成,被风吹的左右摇晃,而不能生根,最后枯死。

雪松夏季移植


雪松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很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在笔者所在的山西晋城矿务局,雪松是骨干绿化树种。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一些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就与一些树木发生矛盾,特别是工程赶到夏季,经常需要对一些树木进行处理,如果把雪松砍伐掉很可惜,于是我们尝试对它进行夏季移植。多年来我们夏季共对数十棵5米以上雪松进行移植,成活率达100%。现将移植方法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移植时间:夏季第一次生长停止后约1个月时间。

二、移植地点:起挖前先为大树选好栽植位置,最好选在背风向阳处。立地条件差的要先进行改换土。

三、起挖运输

1.起挖规格:起挖土坨为胸径的10倍至15倍。 2.挖前修剪和捆扎:若无病虫枝及枝枝,一般不修剪,但要仔细捆扎,以免挖时损伤下部枝条。 3.起挖操作:开挖时留出比所定土坨规格大30厘米至40厘米处开挖,深度80厘米至100厘米。 4.包装:用草袋或木箱。若用铁皮做成的漏斗形工具起挖,随起,随运,随栽,则不必包装。 5.起运:用吊车,吊运时一定注意不能损伤树木。注意轻装、轻放、防止根、枝折断和根部泥土散失,还要注意过路电线、建筑和其他东西损伤。

四、树木栽植

栽植坑要比土坨大1米左右,便于卸板。卸时要轻,卸后栽植要分层填土,每层最多30厘米厚镇踏一次,一定要踏实,踏紧。 栽后在树干四周作土埂,以利灌水,并立立柱,支撑树干。

五、栽后养护

栽后连续灌三次透水。栽后当天灌第一次,2天至3天灌第二次,一周后灌第三次。然后进行松土,把捆扎的枝条松开。 若开气炎热,每天早晚向树冠喷水1次至2次,保持湿润,并经常注意松土、除草。第二年支架撤去,进入正常管理。

雪松常见虫害


松梢斑螟
鳞翅目螟蛾科害虫。成虫体长10至16毫米,翅展20至22毫米。
习性 河南每年2代,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至4月活动,4月下旬前后老熟幼虫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中旬产第一代卵,5月中下旬至6月成虫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第二代卵,6月下旬及7月上旬孵化,7月下旬化蛹。
防治方法 掌握成虫出现及幼虫孵化期,喷洒50%二溴磷乳油1500倍液,40%乐果乳油400倍液、90%敌百虫800至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等。
日本单蜕盾蚧
症状 成若虫刺吸叶汁液后,初现黄色斑点,随后向四周扩展,环绕针叶一周形成一段段黄斑、最后整个针叶变黄枯死。
习性 在郑州一年2代,以若虫在针叶越冬,翌年3月开始吸食。4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盛期在5月中下旬,孵化盛期亦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出现并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孵化,盛期在7月上旬,10月下旬若虫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 ①注意植物检疫;②孵化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等。另外可用高分子化合物杀虫剂混合喷雾,可提高杀虫效果。(该杀虫剂喷撒后可在植株上形成一层薄膜,使虫体呼吸困难,窒息死亡。)③若虫危害期,可在树冠下挖5至6个30厘米深的坑将3%呋喃丹颗粒撒入,充分灌水,覆土盖好。10年左右大树,每株用药700克。

雪松移植要领


雪松移植要领---现将移植方法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移植时间:

夏季第一次生长停止后约1个月时间。二、移植地点:

起挖前先为大树选好栽植位置,最好选在背风向阳处。立地条件差的要先进行改换土。
三、起挖运输 1.起挖规格:起挖土坨为胸径的10倍至15倍。2.挖前修剪和捆扎:若无病虫枝及枝枝,一般不修剪,但要仔细捆扎,以免挖时损伤下部枝条。3.起挖操作:开挖时留出比所定土坨规格大30厘米至40厘米处开挖,深度80厘米至100厘米。4.包装:用草袋或木箱。若用铁皮做成的漏斗形工具起挖,随起,随运,随栽,则不必包装。5.起运:用吊车,吊运时一定注意不能损伤树木。注意轻装、轻放、防止根、枝折断和根部泥土散失,还要注意过路电线、建筑和其他东西损伤。四、树木栽植栽植坑要比土坨大1米左右,便于卸板。卸时要轻,卸后栽植要分层填土,每层最多30厘米厚镇踏一次,一定要踏实,踏紧。栽后在树干四周作土埂,以利灌水,并立立柱,支撑树干。五、栽后养护栽后连续灌三次透水。栽后当天灌第一次,2天至3天灌第二次,一周后灌第三次。然后进行松土,把捆扎的枝条松开。若开气炎热,每天早晚向树冠喷水1次至2次,保持湿润,并经常注意松土、除草。第二年支架撤去,进入正常管理。

嫩枝扦插 繁育雪松


雪松为常绿乔木,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观赏树种。

雪松大多数是雌雄异株,自然授粉比较困难。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利用半木质化带叶的枝条进行扦插来繁育雪松。

一、选地作床。育苗地选在河旁、渠边的林间空地上,以地势平坦、开阔、排灌良好、坡度不超过3-5度的沙壤土为宜。若土壤粘重,可适当混合细沙、锯末或泥炭和蛭石,以改善土壤通气和保水性。扦插前用1%-3%的黑矾水溶液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喷3-4千克。

二、采条剪穗。插条应从3-5年生健壮的实生母树冠中部当年新抽出的主梢或粗壮的副梢上选取。采集插条一般在7-8月份雨季进行,插条容易成活。剪穗时,10厘米左右长的枝条可直接从基部剪取;较长的可剪成二、三段,每段长10厘米。插穗要注意保留顶梢及部分针叶,以便进行光合作用。插穗的下端要用刀片削成平滑的切口,这样可加速愈合。

三、激素处理。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可将成捆的插穗下端速沾500毫克/升的奈乙酸溶液(用50%的酒精作溶剂,把奈乙酸的结晶粉末先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500毫克/升)5-7秒钟。待酒精蒸发后,再行扦插。

四、扦插盖膜。扦插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扦插时先将激素处理过的插穗基部沾上黄泥浆,再行扦插。南北行向,株行距5×10厘米。插入土中深度4-6厘米。可先用苗签(用竹子制成长约20厘米上粗下细的竹器)打孔,然后插入插穗压实,使之与土壤密接。插完立即喷水,保持土壤及叶片湿度。扦插后,用2米左右的竹杆隔一米扎一个拱,再用2米宽的农用薄膜覆盖在上面,两边用土压好。

五、插后管理。雪松扦插生根时间较长,故在插后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拱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从扦插到生根愈合前这段时间,除雨天外,每天都要多次喷水;愈合生根后,晴天可每天喷4-5次,阴天早晚各一次;大量生根后,可隔3-5天喷一次水。塑料拱棚内的温度以25摄氏度为宜,过高过低对生根都不利。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雪松栽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雪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