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薄叶型迷你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栽培技术
文心兰(Oncidium)是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牙买加等拉丁美洲地区的热带花卉,由于盛开时宛如一群少女婆娑起舞,所以也称为舞女兰,是一种非常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目前,常见的文心兰属分类方法有2种:(1)按叶型将其分为棒叶、剑叶和薄叶3个系列;(2)按株型大小将其分为大株型和小株型2大类。

薄叶型迷你型文心兰包括一些文心兰原生种和杂交种,其中原生种包括Oncidium.Cheirophorum、Onc.Or nithorhyncum等。市场上最流行的迷你文心兰杂交种是Oncidium.Twinkle系列,植株十几公分到二十几公分,单株花量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上千,花色有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等。

薄叶型迷你文心兰以其植株矮小,叶型柔美,花朵娇小可爱,香气浓郁,花色丰富,有花观花、无花观叶等优点,日渐成为市场上的宠儿,成为家居及办公桌上的点缀。

1. 栽培设施

在广东地区平地栽培薄叶型迷你文心兰,需建设标准的薄膜温室,含水帘一风机降温系统、内外双层遮阳控制系统,温室内应配备苗床架,内循环风机,有条件还应配备1层内保温膜,夏季有助于降温,冬季用于保温。个别地区冬季温室内气温长时间低于5℃,还应配置加温系统。

2. 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采用进口优质水苔或松树皮。水苔使用前需用自来水浸泡2h以上(但不能太久,尤其在夏季以免发臭),去除杂质,后甩干至适当湿度(用手用力捏,水滴不成线)。树皮需浸泡2个月以上才可以使用。

3. 灌溉水

灌溉用水应保持清洁,pH值为5.5~6.5,EC值应该0.3(mS/cm),可用自来水及经过滤的其他水源。

4. 栽培管理技术

薄叶型迷你文心兰对环境温度的耐受力较强,生长适温10~22℃,可承受5~35℃的温度范围,喜湿润、温差大、通风良好的环境,光照强度适宜在10000~15000lx,湿度宜保持在70%~80%,除浇水增加基质湿度以外,还可通过叶面和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1)瓶苗炼苗及出瓶

薄叶型迷你文心兰适宜春季及秋季出瓶。为了让瓶苗出瓶后能很快适应生产环境,瓶苗先放置于1个与生产栽培要素相近的环境,或者在种植温室内,炼苗15~20天左右即可出瓶定植。瓶苗出瓶时,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小苗从瓶中取出,并按大小分为大、小2个等级。取出的小苗用清水将附着在瓶苗上的培养基洗掉,接着将幼苗放在含有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大生-45,或光谱性杀菌剂等)中浸泡2~3min,然后晾干,待种植。

(2)小苗期栽培管理

选用小块(直径0.6~0.8cm)松树皮种植时,先在底部垫少量树皮,将苗摆在中央,沿着杯壁填满植料将苗固定在中央用水草种植时,先将水苔抖松,拿少许水草放于根系的中间,然后将小苗根部外围用水苔包住,种植于5cm软杯或穴盘中,以结实有弹性感为宜,注意小苗阶段不能种太紧,尤其是穴盘苗。注意植料不能超过生长点。

①生长环境 (1)光照:刚出瓶的小苗,光照不可太强,需遮光85%~90%,使光照强度不超过5000lx,待缓苗后逐步提高,30天后,控制在8000lx以内,3个月后可达12000~15000lx。(2)温度:小苗期生长适宜温度15~25℃。(3)湿度:瓶苗出瓶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可通过叶面喷雾提高湿度,注意不要淋湿水草及树皮。30天后湿度可保持在70%~80%。

②水、肥管理 刚出瓶的苗需适当控制水分,定植后1周内只需叶面喷湿,1周后待盆中水苔较千时,浇少量清水,使水苔呈湿润状态即可。

待新根长出后,此时可以开始施肥。基质长期偏千或偏湿都不利生长,基质七成干时需要浇水或施肥,每次浇水或施肥必须浇透。施用以N∶P∶K为20∶20∶20和30∶10∶10的复合肥浇灌与喷施结合,周期循环使用,夏秋季,每5~8天施肥水1次,冬春季,每7~10天施肥水1次,其余时间可喷灌清水增加基质湿度。温度低于8℃,不浇水。

(3)大苗期栽培管理

①换盆 小苗经过10~12个月的生长后,第1代假球茎膨大并有新生侧芽长出,新根缠绕盆底,此时可换盆。换盆前,需适当控水。

②生长环境 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0~15000lx;适宜温度18~30℃相对湿度60%~80%。

③水、肥管理 换盆后的植株不宜浇水,可通过喷雾增加湿度,待基质较干时才可以浇水,不宜过湿,湿润即可。大概1个月后,因换盆受伤的兰根逐步恢复并长出新根后,此时可以开始施肥。以N∶P∶K为20∶20∶20和30∶10∶10的复合肥周期循环使用,可间施10∶30∶20的复合肥1~20∶1进入7月施用N∶P∶K为20∶20∶20和10∶30∶20的肥料,可间施9∶45∶15的肥料2~3次,以利于花芽的形成和花梗伸长增粗;在春季和秋季各增施1次有效期为3~4个月14∶14∶14的缓效肥,每盆2~3g。施肥与浇水交替进行,防止盐分过多积累,引起烧根,影响植株生长。

(4)催花期管理

换盆后的大苗经过4~6个月的生长后具有2~3个较饱满的假球茎,并开始出现花梗,进入9月份后,开始花芽分化。光照强度控制在15000lx左右;适宜温度15~25℃,相对湿度60%~80%。原则上,夜温10~15℃,日温20~25℃,光照强度15000~20000Ix,花的品质较高,花色鲜艳、分枝多,小花多。

施肥以N∶P∶K为10∶30∶20或9∶45∶15的水溶肥为主,辅以20∶20∶20平衡肥,冬春季,每7~10天施肥1次,进入9月,可适当控水,促进花芽分化。

(5)花期管理

①生长环境 光照及温度,可根据所需花期的早晚进行调控。原则上,高温高光照花开得快且花期短;高温低光照,花易早衰或消苞,品质较差;低温高光照,花开较慢,花期可延长且花的品质较好,低温低光照,花开慢,可延长花期,但花品质下降。

②水、肥管理 施肥以N∶P∶K为20∶20∶20的水溶肥2000倍为主,每15~20天施肥1次。因花期多集中在12~2月,温度较低,浇水应在室内温度较适宜的9:00以后,15:00以前进行,遇到寒冷天气,浇水次数要适当减少,温度低于8℃时,不浇水。

(6)分株与换盆

用酒精消毒过的剪刀将兰株以自然丛株分开或用手轻轻撕开,除去干瘪皱的老茎,以促使新芽萌发,剪去已发黑、空心腐烂的老根,清除掉已酸化的基质,冲洗兰株,将修剪清理好的兰株放在阴凉处晾干后种植。分株时间宜选择于3~5月。换盆后待基质干后才可以浇水,不宜过湿。此阶段不能施肥,一般在换盆1个月后,受伤兰根逐步恢复健康有新根长出来后,再逐量增施肥料。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降低虫源病源,兰棚要通风透气,空气流通,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经常性锄草,及时销毁病株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光线充足,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迷你文心兰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炭疽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高温多湿季节最为猖獗,可用大生455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50%扑克拉锰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炭克(待克利)25%乳剂2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细菌性叶斑病在文心兰植株小苗及新芽萌芽时期为害较严重,高温多湿利于病害的发展,严重者会造成整个叶片或整株褐变黄化死亡。发现病症时,立即去除有病的组织,同时多剪去未受感染的组织3~4cm,如受害严重的则整株去除;剪刀等用具每用1次都要严格消毒。药剂防治:目前没有治疗药剂,主要是采用68.8%多保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O%链四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铜快得宁可湿性粉剂400倍、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倍预防。

为害迷你型文心兰的虫害主要为叶螨。除对温室内的虫害进行防治,对新引进的花种、花苗,更应严格检查,防止外地新害虫的侵入。可用1O%阿维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螨危240g/L4000倍液等防治。

应用范围
文心兰是一种极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兰花切花品种之一,适合于家庭居室和办公室瓶插,也是加工花束、小花篮的高档用花材料,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xzH52.Com阅读延伸

文心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文心兰植株轻巧、潇洒,花茎轻盈下垂,花朵奇异可爱,形似飞翔的金蝶,极富动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下面将文心兰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光照

光照是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文心兰所需的光照强度在10000~25000Lx,在栽培过程中一般使用遮阳网来调节光照强度。在春季,阳光较为柔和,一般只需要使用30%左右的遮阳网控制光照,每15d转盆1次,使文心兰四面受光,有利于植株均衡生长。在夏季,阳光最为强烈,必须运用50%~70%的遮阳网进行遮阴,否则叶片会被灼伤。秋季时,将大棚的遮阴网完全打开或将盆花从阴蔽处移出,让它晒半天(上午)的太阳。冬季时,将文心兰放入室内越冬,但不必过暖。在冬季适当提高光照,有助于开花。

2温度

温度是影响花卉品质与花期的重要因素。文心兰只要植株成熟即可开花,花期并不固定。不同的文心兰品种所需的生长适温也存在差异。贾恒菊、罗天相、钱桦等提出,厚叶型的文心兰较喜温暖,生长适温18~25℃,12℃以下要防寒。较适合栽培于华南地区。薄叶型的文心兰较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适温10~22℃,适合栽培于海拔高的冷凉地区,难栽培于平地。但冬季寒潮来时,仍需要放在温室中过冬。陈红岩表明,文心兰在高温多湿的情况下生长最好,冬季应保持10℃以上,个别品种可耐短时间0℃左右的低温。其他季节的生长适温以20~30℃为最好。温度升高至35℃以上时要适当加强通风。

3湿度

湿度是影响文心兰生长及切花寿命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多数地区春、夏季温湿度较高,华南等地相对湿度更高。在较闷热的环境下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特别是炭疽病及软腐病)以及瓶插切花寿命的缩短。因此,栽培文心兰应选择通风较好的场所,空气湿度适宜保持在60%~80%左右。

4水

水是文心兰生长的必要因素。文心兰大多喜欢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不同的品种及不同的栽培介质,所需要的水分多少也有所不同,如叶片薄的品种需水量比叶片厚的品种要大;没有假鳞茎的品种,抗旱能力稍差,需经常保持盆内基质湿润。文心兰总的浇水原则是根据基质的类型注意保水或者及时补水;干湿交替,每次浇水要浇透,下次要等到基质略干燥时再浇。春季属新芽萌发时期,需少浇水,约3~5d浇一次水,浇水时尽量不要将水滴溅在新芽上,以免新芽腐烂。

在室外栽植时也要避免雨水直接淋洗植株;夏季属于植株生长旺盛期,蒸发水分快,要多浇水,可1~2d浇1次,冰妖配合喷雾浇水。雾水的作用不但可降低叶面温度,还可以增强植株的呼吸功能。傍晚过后,一般不再喷雾,否则叶面持水时间过长,易发生病害。当温度过高时,应减少浇水次数,以防兰根致死。秋季和春季一样,约3~5d浇一次水即可。冬季需少浇水,减少水分量有利于植株开花,当气温在10℃下时要停止浇水。在炎热的夏季应在植株周围的物体上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否则会影响其生长,同时,在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温室内栽培文心兰除保持相对较大的湿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否则容易导致生长不良以及发生腐烂病。

5肥

适当施肥是文心兰健壮生长的有效措施,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施[20]。文心兰有以下2种施肥方法。

5.1按生长期施肥

(1)栽培时,用少量缓放性肥料作基肥,每月施用1次腐熟豆饼水、油粕、骨粉等。

(2)幼苗时期,可用N∶P∶K比例为20∶20∶20的平衡液肥2000倍液,每半个月施1次,有助于株高生长及新芽增加,而施用8∶8∶8比例的肥料3000倍液(每周2次),则有利于假鳞茎的生长。

(3)生长旺盛期,一般为5~10月,每半个月施肥1次。

(4)开花时期,可适当提高P、K的施肥量,适量施用浓度为0.1%磷酸二氢钾,促进开花,花梗的健壮和花朵的色泽。

(5)开花后要及时摘除凋谢花枝和枯叶,以免肥料的浪费。

(6)休眠期可停止施肥和浇水,增加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即可。

5.2按季节施肥

除晚秋与冬季气温过低外,在生长季节春、夏、早秋3季,每2~3周施1次1500~2000倍的液体水溶性速效肥,未开花时叶面喷洒或根部施用氮、磷、钾“三要素”均衡的复合肥。近开花时要及时补充磷、钾肥。周双清研究表明,为减少虫害和菌害,一般不施用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微量肥。建议施用花多多专用肥或根据实际需要配制的肥料。幼苗期用花多多1号肥(20-20-20)与10号肥(30-10-10)轮换施用;中大苗期用花多多1号肥和2号肥(10-30-20)轮换施用,且液肥浓度为800~1000倍;花芽分化期用花多多15号肥(9-45-15)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浓度为500~800倍液;雨季时适当用花多多11号肥和亚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

6通风

良好的空气流通是栽培文心兰的必要条件,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在夏季帮助调节温度、湿度,帮助叶片进行呼吸作用,还可以防止具有假球茎及薄叶的兰花品系病虫害的发生。

7栽培基质

栽培的基质选用保湿保肥性、通气性及排水性均较好的植料,如水苔、碎蕨根、木屑、木炭、珍珠岩、碎砖块、泥炭土、椰壳、蛇木屑、蛙石、火山石等。基质可用单一植料或混合植料,种植前植料可先浸水1~2d,再经阳光晒干后使用,可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其中贾恒菊、李柏杉研究发现以下的植料组合对植株的生长非常有利:①椰壳及石子的组合:先将椰壳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24h,捞起后与石子按4∶1的比例搅拌均匀。石子应以粒径1~2cm为佳,体积不要过大。②多种植料的组合:以细蕨根40%、泥炭土10%、木炭20%、珍珠岩或蛭石20%、碎石和碎砖块10%混合调制对植株的茎叶生长非常有利。种植时要用碎石或碎砖垫花盆底部1/3左右,以利于通气和排水。周双清等研究表明,基质选用椰衣和碎砖为好,比例为3∶1。

文心兰切花的栽培技术


文心兰凭着潇洒脱俗的花姿和温文尔牙的气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文心兰属兰科(Orchidaceae)文心兰属(Oncidium),此属也称舞女花属金蝶兰属,为附生半或地生兰。

日常管理

温度管理缓苗阶段,白天温度25℃~28℃,晚上23℃~25℃。新根萌长快,待长出新根后,温度可适当放宽些,但保持上述温度有利于兰苗生长,鳞茎生长成熟后昼夜温度在(26℃~29℃)/(23℃~25℃)时,文心兰可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文心兰花期较短,为了延长花期,可适当降低温度。文心兰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2℃~33℃,低于12就停止光合作用。如低温超过6~8小时就会发生冻害,高于33℃生长发育也会受阻,特别在强光照下会灼伤兰苗。温度变化不宜太热,否则易引起落蕾现象。

湿度管理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刚栽植的小苗湿度应在80%左右,湿度不应太大或太小,太大易感染病害,太小对兰花生长不利。在炎热的夏季应在植株周围的地面、台架、叶片上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否则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假鳞茎易腐烂。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向盆内大量灌水来提高湿度,否则极易引起烂根,湿度变化也不宜太大,否则不仅不利于生长,也极易引起落蕾现象。

光照管理光线不能过强或过弱,过强易引起灼病,轻者组织受伤,叶变黄色,严重的呈灰白色,并引发炭疽病。光线过弱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导致叶片徒长软弱下垂,不利于花芽分化,开化数量少,生长不良。刚栽植的幼苗,光照在10000~15000lux,随着幼苗的长大,光照逐渐增强,高达30000~35000lux,在这个光照条件下,文心兰花芽分化快,营养生长可以更好地转为生殖生长。一般夏季遮光60%~75%,春秋季遮光40%~50%。

水肥管理总的浇水原则是干湿交替,每次浇水要浇透,下次要等到基质略显干燥时再浇。春季刚分株时少浇水;夏季植株生长旺盛,蒸发水分快,要多浇水。可每天浇一次。上午浇过后,下午再对叶片实行喷雾浇水,这种雾水不但可降低叶面温度,不定期可以增强植株的呼吸功能。傍晚过后,一般不能再喷雾,否则叶面持水时间过长,易诱发病害。由于文心兰栽培基质主要是椰壳和石子,不易保水、保肥,应在盆中放一些乡释肥,以增加肥效。施肥种类及数量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一次肥一次水或两次肥一次水。为防止椰壳内有病菌滋生,可经常浇灌1000倍液多菌灵或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基质pH值应控制在5.5~6.5,EC值在1.2~1.6mS/cm。文心兰不同长生时期的施肥种类及作用见表1。

病虫害防治应保持栽培环境的整洁卫生,经常清除日光温室内以及温室周围的杂草,及时检查并清除黄叶病株,对发病较重的病株要废弃掩埋,以防其成为感染源,对发病较轻的病株要用剪子剪除病叶,马上喷洒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隔离栽培,以控制病虫害蔓延。喷洒农药要不留死角,特别是叶背、温室的角落及地面均要充分喷到,温室每月进行一次消毒处理。

切花采收

待花苞60%~70%天放时进行采收,冬季温度低,可适当晚此采收。夏季温度高,应提前采收。剪花时从基部2~3cm处剪断,然后对采收的切花进行严格分级,精心包装。切花分级标准见表面现象。

文心兰介绍,文心兰如何养护?


文心兰

Oncidium

兰科

文心兰属(金蝶兰属)

花期:一周左右

花语:隐藏的爱,快乐无忧、忘却烦忧

很多花友喜爱兰花,爱它的优雅端庄,却又因兰花的难以照料望而却步。其实,花跟人很相似,只要你能掌握各种兰花的特性,对应去打理,它们便会以美丽的花朵来回报。对兰花感兴趣的园艺新人,可先从小巧动人的文心兰开始。

文心兰(Oncidium),原产于中南美洲,属名是由onkos(瘤)与eidos(形)两字合成,因其唇瓣基部有瘤状的肉质突起而命名。

它的上方侧裂处像是女孩的肩膀,下方的花片又颇似绽放的膨松舞裙,加之花色亮丽,微风拂过之时,一朵朵盛开的小花,就好像一群臂长细腰的美丽女郎在风中翩翩起舞,“跳舞兰”(DancingLadyOrchids)的别名由此而来。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文心兰的花朵大小、植株形态,有着各式各样的变化,颜色也并非只有印象中的黄色一种。

聘婷脱俗的花姿,花朵繁多花期长,又有着蕙质兰心的雅意,使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深受欢迎,常用于插花或组合盆栽等花艺装饰,被插花界誉为切花“五美人”之一。

养护

1、清理干净花瓶,放15-25cm高度的水,根据花瓶大小放适量的保鲜剂;

2、拆除保水棉,轻轻拆开每一支花(文心兰花枝柔软,花朵之间容易交叉打结);

3、倾斜45度角剪枝,放入花瓶中,花与花之间保留一定空间;

4、建议2天左右换水一次;

5、建议文心兰旁边不要摆放容易释放乙烯的水果,如柿子、苹果等,容易引起掉花。分割线

文心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文心兰,拼音:wénxīnlán

拉丁学名:

别称:舞女兰、金蝶兰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兰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叶片1~3枚,可分为薄叶种、厚叶种和剑叶种。一般一个假鳞茎上只有1个花茎,也有可能一些生长粗壮的2个花茎。有些种类一个花茎只有1~2朵花,有些种类又可达数百朵,如作为切花用的小花种一枝花几十朵,数枝上百朵到数百朵,其花朵色彩鲜艳,形似飞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故又名金蝶兰或舞女兰。

生长习性

喜湿润、半阴环境。

文心兰图片

迷你文心兰增殖体系快速建立方法


栽培技术
迷你文心兰(Sanchezia nobilis)具梦幻般的香味,小巧可爱,开花时如群蝶飞舞。花期长,适合放在办公台、餐桌、阳台等位置,是很好的盆栽花卉。迷你文心兰传统繁殖方式采用分株繁殖,繁殖速度较慢。采用种子无菌播种,种子萌发率极低,甚至见不到胚乳。而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快速繁殖体系.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的组培苗。国内对大花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相关研究较多,而迷你文心兰的组培快繁特别是增殖体系建立的研究报道很少。外植体的污染率和成活率是影响种苗工厂化生产首要因素,污染率低、成活率高可以节约成本,为快速扩繁奠定基础,因此,研究迷你文心兰增殖体系快速建立技术,对其规模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迷你文心兰采自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基地,品种包括罗蔓香、白雪、白力士、黄金4个品种,均为引进台湾品种。

(2)试验方法

①侧芽的选择 选择健壮的植株,采集当年新生的叶片未展开及已展开的侧芽为外植体,按品种、大小进行分类,初步处理后(去掉栽培基质,切取多余的根和侧芽上部细长的叶,便于后续消毒)待消毒。

②消毒时间 以6cm的侧芽为材料,洗衣粉溶液漂洗去污,清水冲洗,滤纸吸干放到超净工作台上,75%酒精浸泡3~5S,无菌水冲洗.再将其放入0.1%的升汞消毒,无菌水冲洗,滤纸吸干放置在经高温消毒处理过的培养皿中备用,升汞消毒设置4、8、12、16、20min5个时间梯度,比较消毒效果。

③接种方法 将消毒后得到的材料分两种处理:一种是将外部叶片一层一层剥掉,心叶切掉顶部直接接入诱导培养基;另~种是依照一片侧叶含一个生长点进行芽体切取,一般一个侧芽可切取5个左右接种材料(此接法亦可在消毒前进行,即先将侧芽切成一个个带苞片的小芽体,再进行消毒处理并接入诱导培养基)

④诱导培养基的选择

(1)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原球茎、新生芽诱导的影响。比较1/2MS、MS、VC、KW等4种基本培养基对迷你文心兰诱导的影响,以上培养基均含6-BA4.0mg/L+NAA1.0mg/L,附加蔗糖30g/L。45天后统计原球茎、新生芽诱导情况;

(2)不同6-BA和NAA对原球茎、新生芽诱导的影响。以MS为基本培养基,按照10∶1的浓度梯度附加6∶BA0~5mg/L和NAA0~0.5mg/L,设计成两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45d后统计原球茎、新生芽诱导情况;

(3)不同浓度的蔗糖对原球茎、新生芽诱导的影响在选出最适激素配比的基础上,以MS+6-BA2.0mg/L+NAA0.2mg/L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10、20、30、40、50L蔗糖。45天后统计原球茎、新生芽诱导情况。

(4)活性炭对原球茎、新生芽诱导的影响以MS+6-BA2.0mg/L+NAA0.2mg/L为培养基,设置活性炭浓度为0、0.5、1g/L3个处理,观察活性炭对原球茎、新生芽诱导是否有促进作用。45d后统计原球茎、新生芽诱导情况。

上述处理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强度20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12h。除了蔗糖浓度对比实验外,其余培养基均附加蔗糖30g/L,pH5.6~5.8。每处理接种15个外植体,每瓶接种1个外植体。

试验中需统计外植体的污染率(污染的外植体数占外植体总数的比例)、死亡率(除污染死亡外的死亡外植体数占外植体总数的比例)、成活率(成活率=1-污染率-坏死率)、诱导率(诱导分化的外植体数占外植体总数的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1)侧芽大小、消毒时间、接种方法对原球茎、新生芽启动诱导的影响

侧芽试验采用酒精浸泡5S、升汞消毒时间为10min消毒方式试验,侧芽大小2~6cm,成活率在升高,6cm达到45%,而6~10cm虽然死亡率降低,但污染率在升高,导致成活率走低。升汞消毒4~12min,污染率降低明显,但16~20min又表现出升高趋势,从成活率来看。4~8min随消毒消毒时间而升高,8~20min随时间增加越来越低。按多个芽点进行接种,污染率、死亡率比单芽点低,成活率、诱导率比单芽点高。

(2)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活性炭对原球茎、新芽诱导的影响

降低MS的盐浓度,对原球茎、新芽的诱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其他3种对比中,以MS培养基诱导最好。不同浓度的蔗糖对原球茎诱导不同,当蔗糖浓度在0~30范围时,诱导的原球茎、芽体随蔗糖浓度增加而提高,蔗糖浓度为30g/L时,诱导率达45%,当蔗糖浓度大于30g/L时,随蔗糖浓度增加而下降。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原球茎或新生芽的诱导高于未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但增加活性炭量未见起明显作用。

(3)6-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原球茎、新生芽诱导的影响

随6-BA/NAA的浓度升高,原球茎、新生芽诱导率也升高,组合在4/0.4时达到最大值,再提高激素浓度,诱导率反而下降。在试验过程中还观察到,4/0.4~5/0.5,诱导出的原球茎有一定的畸形。表现出玻璃化、质硬化。

应用范围
文心兰是一种极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兰花切花品种之一,适合于家庭居室和办公室瓶插,也是加工花束、小花篮的高档用花材料,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文心兰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上盆后应将盆株置于明亮的漫射光下,且需少量浇水,保持盆内植材略湿润即可。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可正常管理。

【栽培管理】

夏时要注意遮荫,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降温。盛夏秋季每天都要浇透水一次,即浇到盆底孔出水为止。施肥以施复合化肥为好,宜薄肥,忌浓肥,宜于清晨或下午3时以后施肥。7、8月份,是植株抽花时期,此期由于高温、高湿,易生细菌性软腐病,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为此,可在晴天时把盆内植材晒干,则细菌不易在干燥条件下繁殖,同时,将烂叶烂茎及时剪掉。在进入高温、高湿的季节之前,应加强施肥,特别是要增加钾肥的比重,培养壮苗,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日常管理文心兰对环境的要求一般不太严格,但冬季温度不宜低于15℃,空气湿度四季在80%左右。春、夏、秋三季需半阴环境,冬季可给予充足阳光,但切勿使其曝晒在炎夏的烈日中。文心兰繁殖多用分株繁殖法,一般刚分株后勿立即浇水,当稍干时往叶面喷些水,等有新根长出时再浇水,然后喷些平均肥,但浓度不可过高,一般0.6%至0.8%。在养护过程中水不可浇得过多,这样容易烂根,应注意通风透光。如有发病株,应及时销毁,并用一些杀菌剂喷洒。开花期的温、湿度都不易过高或过低,这样会影响花朵寿命,缩短花期,甚至出现落蕾或提早枯萎现象。

栽培设施
文心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光照强度 为10000Lux-25000Lux。小苗生长量少,一般光照强度以5000Lux-15000Lux为宜,中大苗生长量大,一般光照强度以15000Lux-25000Lux为宜。荫蓬不能太低,以4-4米为宜,太低则影响通风效果,栽培架以0.6-1.0米为宜。

栽培基质
文心兰所需基质要求通风透气利水,常用基质有树皮、蕨根、水苔、木炭等。实践认为:小苗用水苔,中、大苗用木炭做栽培基质,具有生长好、成本低等特点。木炭一0.5-2cm为宜,并在栽种前用水浸泡冲洗以除去炭粉。盆栽宜选用气孔较多的素烧盆或容积较小的浅盆种植,用桫椤凰木炭渣和椰糠作植材,在盆底加垫小砖粒或风化石,以利疏水保湿。植株栽好后,可于盆面铺上一层水草,以防旱保湿,有利气生根的生长。

肥水管理

小苗的肥水管理
经过充分炼苗洗干净后用离干的水苔做基质并定植与Ф3cm塑料软杯中,定植后当天用65%好生灵1000倍液混合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喷洒防病。待盆中水草较干时,用清水浇半水,使水草呈湿润状态。之后约15天开始有新根生长,可用20-20-20彼得肥3000倍液浇灌,每周一次。

换盆与中大盆肥水管理
小苗经过3-4个月后,长至4-6个假鳞茎,根系密集,并有部分根长出盆外,此时应换盆。换盆时先将小苗脱盆放于装有少量木炭快垫底的塑盆中,再加适量木炭块于植株四周,
当中苗经过5-6个月后,长至6-8个假鳞茎,根系将木炭块很好包住,此时应为中苗换盆。

中大苗肥水管理
小苗、中苗换盆当天应喷1次65%好生灵10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混合液防病,定植后3-5天浇水1次。由于夏秋季及干燥天气应增加浇水次数并每天加喷1次叶面水,冬季干冷天气每2-3天喷一次叶面水,6-7天浇1次透水。4-10月为文心兰生长盛期,此时每月还应间施1-2次5-11-26彼得肥,防止植株徒长及提高抗病能力,此外还应适当补充钙元素以增加叶片厚度。

虫害防治
文心兰常见虫害有蜗牛、介壳虫、白粉虱等,春夏多雨季节,蜗牛经常活动,此时应定期撒石灰粉于兰园四周及栽培架支脚处,当通风不良时常引起介壳虫,可用800-1000倍液速朴杀或速蚧灵喷杀。白粉虱可用3000倍液速朴风蚜或蚜虱消喷杀。病害发生后,可于早晨或傍晚喷施农用链霉素防治,一年内喷施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宜。

迷你型萝卜栽培技术


迷你型萝卜是一种小型萝卜,生育期较短,肉质根生长迅速,每茬生长期不足1个月,根皮深红色,色泽美观,可以生食、炒食或腌渍,风味独特,是优质无公害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目前国内尚无大规模推广的迷你型萝卜品种,进口品种主要有日本的二十日大根和四十日大根两种,其中又以二十日大根栽培更为普遍。这两个品种的肉质根均为圆形,直径2~3厘米,充分膨大的单根重15~20克(商品成熟要求单根重10~12克),根皮红色,肉为白色,株高20~25厘米,适应性强,不耐热,适宜于早春、秋季露地和冬季保护地栽培。两者主要区别为:前者喜温和气候,生长期20~25天;后者抗寒能力较强,生长期30~35天。本文以二十日大根为例,简要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

二、土壤要求

迷你型萝卜肉质根较小,生长期短,应选择质地疏松、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对土层厚度要求不严格,深度在20厘米以上即可,土壤中不能有石块、瓦砾等杂物,以避免肉质根出现分叉等畸形。不宜选择种植多年的熟菜地,因其表土较为肥沃,而且一般氮素偏高,容易引起叶片旺长,造成营养失衡,多生须根,从而影响根部正常膨大。此外,熟菜地残留病原物,害虫基数较多,易发生病虫害。

三、整地做畦

迷你型萝卜栽培在适宜的土壤里,肉质根才能根茎肥大、形状端正、外皮光洁、色泽美丽、品质良好。因此,整地要求深耕晒土、平整细致、施肥均匀,才能促进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有益微生物的增加,并能蓄水保肥,有利于根对养分及水分的吸收。施肥以基肥为主,一般不需追肥,可一次性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一般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左右做基肥。施肥如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肥害。整地后做成平畦,畦宽1~1.2米,以方便田间管理为准。

四、播种

露地播种,春季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秋季在8月上旬至10月初,温室栽培可以安排在10月中旬至3月上旬。深冬气温较低时,播种前7~10天闭棚烤地,棚内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播种。夏季由于高温多雨,肉质根品质差,不宜种植。为了便于采后及时加工处理,宜采取分批错开播期方式。播前3~4天浇足底水,水分均匀渗下、表土稍干时整平地面播种。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播种深度1.5~2厘米,667平方米播种量1000~1200克。

五、田间管理

迷你型萝卜生育期短,田间管理相对比较简单。露地栽培出苗前如遇雨天,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使发芽的种子顺利出土。苗期少浇水,有利于抑制地上部徒长。从破肚到肉质根形成约需15天,这期间要保持田土湿润,不过干也不过湿。浇水要均匀,土壤含水量以70%~80%为宜。若水分不足,会使肉质根的须根增加,造成外皮粗糙、辣味浓、糠心等现象。冬季保护地栽培要注意保温防寒,出苗后白天保持15~20℃,夜间8~10℃,不能低于5℃。幼苗破肚后、肉质根膨大期白天棚温保持13~18℃。生长期间一般可不追肥,如果植株过分矮小或叶片颜色发黄,可随浇水施用少量速效氮肥,并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及时中耕除草,有利于土壤保持疏松,防止表土板结,促进肉质根的正常膨大。

六、主要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在多次重茬地块苗期容易发生,一般出苗后5~6天内发病。简易防治方法:将农家加工泡菜、酸菜用的泡菜水兑入少量活性乳,按1∶4~5的比例加水稀释,每2~3天喷雾1次,利用其中的乳酸菌可有效抑制该病的发生。

2.黑斑病:真菌性病害。发病前,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粉剂1500倍液,每5~7天防治1次。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每周喷1次。

3.蚜虫、菜青虫:高温干旱时易发生,注意及时抗旱浇水,虫害初期用2.5%溴氰菊酯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七、采收

迷你型萝卜春秋季栽培一般生长20~22天即可采收,冬季寒冷季节生长期可达28~32天。肉质根直径在2厘米以上、单球重10~12克时要及时采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则肉质根纤维量增多,易产生裂根、糠心,影响产品质量。收获前先浇水,使土壤松软潮湿,收获时茎叶连同肉质根一同拔起即可。采收后挑选色泽鲜艳、形状匀称的肉质根,带叶洗净,即可上市销售,一般商品产量可达1公斤/平方米。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薄叶型迷你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栽培管理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