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大叶海棠”,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大叶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四季海棠的栽培变种。茎直立,多分枝,茎的直径1.5 厘米至2厘米,光滑,多汁,透明,株高40厘米至50厘米。叶卵圆形,长与宽10厘米×10 厘米,先端尖,叶缘具锯齿,有的边缘带红晕,叶色翠绿,叶面光亮。花腋生,聚伞花序,花色有大红、红、粉红、白等,花单瓣,花的直径3厘米×4厘米。花期5月至11月,长达半年之久,温室栽培可全年开花不断。蒴果有翅。种子细小,具繁殖能力。大叶海棠性喜阳光,也耐半阴;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与霜冻。生长季节可放至向东、向南阳台或窗台,即是初夏强光照射,叶片也不焦边或变红。酷暑盛夏,应适当遮阴与喷水降温,仍可持续开花。露地放置宜在霜降前入室,如放在阳台与窗台养护,可推迟半月左右。入室后须放在有直射阳光处,室温宜保持在5℃以上。如寒流来临,风雪降温,可罩上塑袋防冻保暖。大叶海棠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健壮。春秋每日浇水1次至2次,夏季早晚各浇1次水。生长期7天至10天施1次液肥,或20天左右施1次复合肥,盛夏施肥次数宜少,浓度宜淡。植株长至30厘米高时进行摘心,促发侧枝,形成丰满株形,使其繁花似锦。因株茎脆嫩易折,长至40厘米以上高度时,须设立支进行防护。大叶海棠与原种四季海棠一样,用播种与扦插进行繁殖。

XzH52.COM好文推荐

大叶海棠扦插方法:适合的季节、扦插图解


一、扦插季节

大叶海棠扦插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只要气温高于15℃就可以。扦插后温度太低的话,发根速度是很慢的,并且成活率也很低。

二、选择插条

扦插应该使用长势好的老枝,并且上面要带有2-3片叶子,不然扦插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使用的枝条最好带有2个芽点,在扦插前把枝条底部剪成马蹄状,可以让它和基质更好的接触,放进生根水中泡大概24小时。

三、准备土壤

想要在扦插后更快的生根,一定要准备适宜植株生长的土壤。可以用干净的河沙、腐叶土进行扦插,若使用的基质太厚重,插条会因无法呼吸而不能生根。在使用前要给它消毒,以免影响生根。

四、进行扦插

准备好土壤后直接将枝条插进去,初期需要遮挡强烈的阳光照射,不能被直晒,大概一个月左右就会生长出新的小根系了。

蟆叶海棠


 蟆叶海棠又称王秋海棠、毛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蟆叶海棠是秋海棠中的大型美叶种。根状茎粗壮肥大,肉质,匍匐,节极短。  

叶和花茎均从根状茎的部位生出,在靠近地面处长成一簇。叶斜卵圆形如象耳,长可达40厘米;叶面深绿色,常具金属光泽,有不规则的银白色环带,叶背面紫红叶脉及叶柄上多毛。花淡红色,高出叶面。园艺品种甚多,如铁十字海棠、斑叶秋海棠、虎耳秋海棠、灰叶秋海棠、彩叶秋海棠等。不同品种间主要是叶片颜色、斑纹有所不同。

蟆叶海棠原产于热带亚洲温暖潮湿的森林中,常生于岩石缝隙等土层虽浅但却含较多腐殖质的地方。其性喜高温、多湿、半日阴。耐寒性较强,冬季可忍耐0℃左右低温。

蟆叶海棠多用分株和叶插繁殖。分株宜在春季结合老株更新换盆时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两段或数段,使每段上最少带有一个新芽和2-3片叶,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植于盆中。叶插,即剪取发育充分的叶片,沿中脉的中心分切数块,每块均呈三角形,每块叶中心必须带有叶的主脉或支脉;然后将此叶片插于河沙或河沙和蛭石混合培成的插床中,深约1厘米;插后轻轻压实,并经常保持湿润。在温度20℃左右时很快发生不定根,并抽新芽。叶插可在整个生长季进行,但最好要避开高温期,同时注意湿度不宜太高,以免高温高湿引起腐烂。

蟆叶海棠盆栽要求采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近中性土壤,可以园土1份、腐叶土1份、河沙1份和部分腐熟有机质作基肥配成。盆栽时不宜过深,以根状茎与盆土表面平时为好。每年春季换盆时将旧土及腐烂的根去掉,用新土重新栽植。整个生长期都必须避免阳光直射,应该放置在散射光或法日阴的环境中。日常管理上要求盆土宜干不宜湿,光照宜弱不宜强,施肥宜淡不宜浓。平时浇水应注意不可过多,盆土过湿常引起根部腐烂;高温时每天喷雾2-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多雨高温的三伏天应将其移至通风凉凉爽遮雨的地方。其生生长适温为18-25℃。高温干燥的环境对其生长不利,往往会使叶片变小而厚,严重时边缘干枯,幼叶不能展开直至枯死。生长期应适当追肥,可用液肥或缓效性的粒肥,施肥时要避免肥料沾污叶面而使叶片烧伤。

蟆叶海棠有时叶面上发生褐色病斑,初起时叶面产生针头大小的斑点,继而扩大成四周呈水渍状的黑色病斑。这是细菌性斑点病,发现时应将病叶摘除烧毁,并避免叶面喷水以蔓延。植株上有时也可发生白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对此柯用托布津喷洒防治。如发现蜗牛、蛞蝓等咬食叶片,可人工捕休养杀。

蟆叶海棠叶片具绚丽的彩虹斑纹,艳而不俗,华而不失端庄,极为美丽,是秋海棠中最具特色的栽培种,也是重要的喜阴盆栽观叶植物。其栽培较普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在欧美一些国家尤为盛行。可用作中小盆栽种,也可作中吊蓝式种植悬挂于客厅、书房或卧室,或与其它植物搭配作景箱种植,用于室内装饰美化。

大叶榕树怎么养,大叶榕树图片


一、养殖技术

1、阳光方面:大叶榕树是喜欢阳光的,适合生长在有足够好的日照下,只有养护环境有充足的阳光,它的枝叶才能更茂盛的生长。不过,在阳光变得十分毒辣的时候,是需要进行遮荫的。

2、浇水次数:它有着一定的耐旱能力,但土壤环境比较湿润的话,会有助于它长得更好。在它生长旺盛的时候,应该是3、4天就浇一次水。在气候十分炎热时候,是可以每天进行补水的。

3、修剪技术:大叶榕树的生长速度并不快,不过要是不进行修剪的话,枝条长势就会很乱。因此,在春季的时候可以把杂乱的枝条剪除,并适当的进行造型。

4、过冬防护:入冬后天气就会变得很冷,人们要做好防护工作。应该及时给树干包裹上草毡,或者是涂抹上石灰水,并且还要确保养殖的温度,不可以低于5℃。

5、温度环境:这种植株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状态会更好。所以,养护温度控制好极为重要,要把控温度在20-30℃左右,夏季要喷水通风,冬季则要注意保暖。

蟆叶海棠艳而不俗




蟆叶海棠又称王秋海棠、毛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它的叶片有绚丽的彩虹斑纹,艳而不俗,华而不失端庄,极为美丽,是秋海棠中最具特色的栽培种,也是重要的喜阴盆栽观叶植物。其栽培较普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在欧美一些国家尤为盛行。可用作中小盆栽种,也可作中吊兰式种植悬挂于客厅、书房或卧室,或与其他植物搭配作景箱种植,用于室内装饰美化。
蟆叶海棠是秋海棠中的大型美叶种。根状茎粗壮肥大,肉质,匍匐,节极短。叶和花茎均从根状茎的部位生出,在靠近地面处长成一簇。叶斜卵圆形如象耳,长可达40厘米;叶面深绿色,常具金属光泽,有不规则的银白色环带,叶背面紫红叶脉及叶柄上多毛。花淡红色,高出叶面。园艺品种甚多,如铁十字海棠、斑叶秋海棠、虎耳秋海棠、灰叶秋海棠、彩叶秋海棠等。不同品种间主要是叶片颜色、斑纹有所不同。
蟆叶海棠原产于亚洲热带温暖潮湿的森林中,常生于岩石缝隙等土层虽浅但却含较多腐殖质的地方。其性喜高温、多湿、半日阴。耐寒性较强,冬季可忍耐0℃左右低温。
种植特点:蟆叶海棠多用分株和叶插养殖。分株宜在春季结合老株更新换盆时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两段或数段,使每段上最少带有一个新芽和2~3片叶,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植于盆中。叶插,即剪取发育充分的叶片,沿中脉的中心分切数块,每块均呈三角形,每块叶中心必须带有叶的主脉或支脉;然后将此叶片插于河沙或河沙和蛭石混合培成的插床中,深约1厘米;插后轻轻压实,并经常保持湿润。在温度20℃左右时很快发生不定根,并抽新芽。叶插可在整个生长季进行,但最好要避开高温期,同时注意湿度不宜太高,以免高温高湿引起腐烂。

蟆叶海棠盆栽要求采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近中性土壤,可以园土1份、腐叶土1份、河沙1份和部分腐熟有机质作基肥配成。盆栽时不宜过深,以根状茎与盆土表面平时为好。每年春季换盆时将旧土及腐烂的根去掉,用新土重新栽植。整个生长期都必须避免阳光直射,应该放置在散射光或半日阴的环境中。日常管理上要求盆土宜干不宜湿,光照宜弱不宜强,施肥宜淡不宜浓。平时浇水应注意不可过多,盆土过湿常引起根部腐烂;高温时每天喷雾2~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多雨高温的三伏天应将其移至通风凉爽遮雨的地方。其生长适温为18~25℃。高温干燥的环境对其生长不利,往往会使叶片变小而厚,严重时边缘干枯,幼叶不能展开直至枯死。生长期应适当追肥,可用液肥或缓效性的粒肥,施肥时要避免肥料沾污叶面而使叶片烧伤。
病虫害防治:蟆叶海棠有时叶面上发生褐色病斑,初起时叶面产生针头大小的斑点,继而扩大成四周呈水渍状的黑色病斑。这是细菌性斑点病,发现时应将病叶摘除烧毁,并避免叶面喷水以蔓延。植株上有时也可发生白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对此可用托布津喷洒防治。如发现蜗牛、蛞蝓等咬食叶片,可人工捕杀。
.

大叶琴叶榕怎么养


一、盆土选择

它植株较大,占据的体积也较大,所以要用大一些的花盆。盆土可以用田园土、泥炭土、沙土混合,保证为酸性土。

二、适当光照

它对于光照没有太多的要求,只需要在明亮的散光下就能长的很好,夏季时注意遮挡阳光,不能暴晒在太阳下,否则叶片会晒伤,在上面形成痕迹。冬天可适当多接触,因为外面的阳光强度变小。

三、施加肥料

它的叶子长的又大又宽,所以需要的肥料很多,要根据具体需要施肥,春季和夏季正好是生长阶段,需每隔半个月施次复合肥,比例要均衡,这样能保证叶片浓绿有光泽。从秋季到冬季的这段时间内,需求量变少,就不能再施肥了。

四、补充水分

它生长的速度很快,需要充足水分补充,浇水要根据长势施加,一次性浇透。还要往叶片上喷水,能起到清理叶片的作用。

五、温度范围

它是不能耐寒的植物,所以冬季要保证好温度,至少在8℃以上。

大叶海棠花焦边的原因(图片),焦边怎么办


一、为什么

1、水分施加不当:水分的施加对于植株非常的重要,如果很长时间没有浇注水,盆土中就会变得非常的干燥,根部无法从土壤里面吸收水分,叶片的边缘就会开始发焦。同样浇的水太多的话,盆土里面会变得很潮湿,根部无法吸收完全,给它造成负担,进而烂掉,上面的叶子也会自然地开始发焦。

2、肥料施加过多:在花期的时候虽然需要施加养料供给消耗,但是给予的太多的话,可能会导致肥害,叶子出现焦边的情况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3、光照太强:散光比较适合它,如果光照太强烈的话,就会导致叶片周边出现焦边。

二、怎么办

1、如果水给予的太少的话,就要添加上一些,但是不能猛浇。如果水施加的太多,可以暂停之后放在有光照通风的地方。之后根据植株的生长需求正确的施加水分,在生长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多施加一些,保证好水量供给,但是水量不能太多。

2、暂停施肥,浇上点水稀释。

3、转到有散光的地方进行养护。

大叶女贞大苗夏季移栽技术


笔者所在工作单位曾对上千棵10厘米~15厘米粗的大叶女贞大苗进行了一次性移栽,成活率在98%以上,长势良好,现将总结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由于城市绿化的需要,大叶女贞大苗在夏季进城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让大苗成活,大苗移栽一般要求提前1至2年对树根四周开挖截根,促发细根。但有些工程要求大苗一次移栽到位,这就要求必须重视移栽前的准备、移栽苗的处理及移栽后的管理。

移栽前的准备

一次性移栽大叶女贞大苗首先应重视对土壤改良。笔者所在的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城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原生土壤属滨海盐碱土,含盐量0.13%~3%,通透性差,土壤次生盐渍化强烈。大叶女贞在这样的土壤上是难以成活的,因此必须对土壤进行改良。

盐碱地改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改良土壤环境,客土抬高地面,底部设隔离层。将种植地挖深50厘米~60厘米,周围用钢筋混凝土或条石、蘑菇石作花池壁,底部填10厘米~20厘米直径3厘米~5厘米的石子,然后填满含盐量在0.15%以下的种植土。种植地下挖的深度根据当地的地下水位确定,花池附近有下水道应考虑浅挖,一般不应超过该地的地下常水位。种植池抬高的高度,应根据所设计的园林植物特性和种植面积确定。一般乔木树种应抬高些,灌木低一些;怕涝怕盐的树种高些,耐涝耐盐的树种则可低一些;种植池面积较大时抬高的可低些,较小时则应高些。

大苗移栽前的第二个重要步骤是挖树坑。先在土壤上面施肥每亩2000公斤~3000公斤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然后将土壤深翻,将土坷垃打碎,土壤整平,移栽前一周应将新栽地的树坑挖好,预挖的树坑直径要比移栽树土球的直径大40厘米~50厘米,高要大于土球高度15厘米左右。挖出的土要将表土和中底部土分开放置,还应将土中的砖头、瓦块等杂质清理干净。

移栽苗的处理

对大叶女贞苗木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活率,因此要做好修剪、灌水、挖掘、包扎、吊装和栽植等措施。

因大叶女贞萌蘖力强,耐修剪,故应对移栽的大苗进行强剪,一是要对大枝进行适当短截,二是要对被短截大苗剩余的小枝进行疏剪。修剪后及时对大枝剪口进行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是涂白漆、石蜡或用塑料布绑扎。

对需移栽树进行灌水要在移栽前3天~5天进行,要浇足浇透。

夏季栽植时要带大土球,栽植后及时进行疏枝、疏叶,保留原来树冠的1/2为宜,栽植后封土高度低于树坑沿5厘米~10厘米为宜。土球直径一般为树干直径的6倍~8倍,高度为土球直径的65%~80%,如条件允许挖大些更好。对需断除的大根一定要用锯子锯断,不可用斧子劈砍。根断面应用硫磺粉和ABT生根剂按2∶1的比例调成糨糊状进行伤口处理。

土球挖好后要及时进行包扎。包扎时里层应用浸湿的麻袋片垫底,然后用草绳包扎。包扎的草绳一定要箍紧,并且要尽量减少接头,最后将绳头紧绑在树的根部。土球包扎完后,还要用浸湿的草绳缠树干,一直要缠到分枝点为止。

吊装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损伤树皮。笔者吊装时在钢丝绳下垫了橡胶皮和废旧的棉被,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树干未出现破损。另外,在吊装时还要注意不要将土球碰碎。夏季最好选择晚上运输,以保证苗木免受日光暴晒和高温。

栽植前要对预先挖好的树坑进行喷药消毒,将已充分腐熟发酵的圈肥消毒后,按6∶1的比例将土和肥料充分拌匀后,回填到坑底,厚度为15厘米左右。在用吊车吊树卸车时,应用喷雾器对土球进行全方位消毒。消毒后,将其缓缓放下,按树在原生长地的朝向安放好,扶正后分层添土踏实、围堰,之后浇透水。

移栽后的管理

栽植后期的管理相当重要。栽植时浇头水后,一般过2天~3天要浇二水,再隔4天~5天浇三水。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表土干后及时进行中耕。除正常浇水外,在夏季高温季节还应经常向树体缠绕的草绳喷水,使其保持湿润。

大树移栽时除施用基肥外,为保证夏季生长迅速还应进行追肥,用氮磷钾复合肥效果最好。施肥可每隔20天进行一次,9月初停止施肥,弱树多施,壮树少施。对于生长特别差的树,可采用输液的方法来恢复树势。

大叶女贞适应性强,基本无病虫害,只有在生长过弱时会发生蚧壳虫危害。防治办法是,在6月~7月,用50%马拉硫磷6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1000倍~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天王星400倍液喷洒进行防治。于秋冬季用草把或刷子抹刷主干和枝上越冬雌虫和茧内雄蛹。以后每年于早春浇两次水,在越冬前浇一次封冻水。

观叶秋海棠的栽培




观叶秋海棠又名彩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肥厚粗壮的肉质根茎多平卧于地下。叶柄具绒毛,直接从根茎上抽出。叶阔卵形,先端尖锐,叶长20厘米至30厘米,宽15厘米至20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脉具毛。叶片色彩鲜艳斑驳,依品种的不同,分别呈银白、灰白、红、紫、褐、绿及黑等颜色,甚至在一片叶上还有不同颜色斑纹或色块。聚伞花序生于叶腋,小花白色或淡粉色,不引人注目。

同属中还有一种铁十字秋海棠,亦为观叶佳品,其叶近心形,叶面长有独特的疱状凸起,叶色黄绿或浅绿,沿叶脉有类似十字形的铁褐色斑纹,其他特征和栽培、繁殖方法均同观叶秋海棠。

观叶秋海棠原产印度,有很多是人工培育出的园艺品种。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忌干旱与闷热潮湿。生长适温15℃至25 ℃,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不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浇水,否则对植株有致命的影响,但也不能盆土长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生长期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可向植株喷水或将花盆放在鱼缸上方,以防止因空气干燥而引起的叶尖和叶缘枯焦,但水珠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叶片上。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夏季注意通风良好,避免暴雨淋击和烈日暴晒。冬季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减少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每年的3月至4月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加1/3的粗沙或珍珠岩、蛭石,另外掺入少量腐熟的鸡、牛粪作基肥,换盆时去掉旧土和腐烂的根,用新的培养土栽种,并在盆底垫上一层瓦片或碎卵石,以利排水。

观叶秋海棠的繁殖用分株或叶插。分株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数段,每段都要带有新芽和2片以上的叶子,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于盆中,栽植深度以根状茎上部与土面平为宜。叶插可在夏季剪取健壮成熟的叶片,用锋利的刀在叶背主脉分枝处切几刀,然后平铺在扦插床的沙面上,为确保切口与沙面接触紧密,可在叶片上压几块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以后保持介质和空气有较高的湿度,在半阴的条件下,4周至6周后各切口上部产生芽丛,下部生根,等根和芽稍大一些后就可将各芽丛分开栽种。为节省插床面积,也可将叶片切成三角形,并使每片小叶上都带有一条主要的叶脉,再把小叶直立插于土中,以后小叶片的基部切口处生根发芽,可连老叶片一齐栽植于小盆中,即成为新株。

观叶秋海棠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虽然花朵不大,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但其硕大的叶片色彩绚丽,是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用于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效果独特。

观叶秋海棠栽培要点


观叶秋海棠又名彩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肥厚粗壮的肉质根茎多平卧于地下。叶柄具绒毛,直接从根茎上抽出。叶阔卵形,先端尖锐,叶长20厘米至30厘米,宽15厘米至20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脉具毛。叶片色彩鲜艳斑驳,依品种的不同,分别呈银白、灰白、红、紫、褐、绿及黑等颜色,甚至在一片叶上还有不同颜色斑纹或色块。聚伞花序生于叶腋,小花白色或淡粉色,不引人注目。

同属中还有一种铁十字秋海棠,亦为观叶佳品,其叶近心形,叶面长有独特的疱状凸起,叶色黄绿或浅绿,沿叶脉有类似十字形的铁褐色斑纹,其他特征和栽培、繁殖方法均同观叶秋海棠。

观叶秋海棠原产印度,有很多是人工培育出的园艺品种。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忌干旱与闷热潮湿。生长适温15℃至25℃,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不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浇水,否则对植株有致命的影响,但也不能盆土长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生长期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可向植株喷水或将花盆放在鱼缸上方,以防止因空气干燥而引起的叶尖和叶缘枯焦,但水珠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叶片上。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夏季注意通风良好,避免暴雨淋击和烈日暴晒。冬季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减少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每年的3月至4月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加1/3的粗沙或珍珠岩、蛭石,另外掺入少量腐熟的鸡、牛粪作基肥,换盆时去掉旧土和腐烂的根,用新的培养土栽种,并在盆底垫上一层瓦片或碎卵石,以利排水。

观叶秋海棠的繁殖用分株或叶插。分株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数段,每段都要带有新芽和2片以上的叶子,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于盆中,栽植深度以根状茎上部与土面平为宜。叶插可在夏季剪取健壮成熟的叶片,用锋利的刀在叶背主脉分枝处切几刀,然后平铺在扦插床的沙面上,为确保切口与沙面接触紧密,可在叶片上压几块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以后保持介质和空气有较高的湿度,在半阴的条件下,4周至6周后各切口上部产生芽丛,下部生根,等根和芽稍大一些后就可将各芽丛分开栽种。为节省插床面积,也可将叶片切成三角形,并使每片小叶上都带有一条主要的叶脉,再把小叶直立插于土中,以后小叶片的基部切口处生根发芽,可连老叶片一齐栽植于小盆中,即成为新株。

观叶秋海棠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虽然花朵不大,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但其硕大的叶片色彩绚丽,是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用于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效果独特。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大叶海棠》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叶大的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