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棕榈有性繁殖技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棕榈,又叫棕树,为棕榈科棕榈属植物。树干外部坚韧,历来被用作寺钟的撞钟;棕丝可制绳、蓑、笠、床垫等物品。因棕榈四季常青、叶色翠绿,常用作公园、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的绿色观赏树种,也是优良的盆栽材料。现把其有性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采种贮藏: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即种子由软变硬、由绿色变褐色)时采收。在采收时,应在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选择果实饱满、成熟度高的种子。将采下的种子进行筛选,清除杂质和病虫害种子,风干,装入麻袋,置于通风干燥处。

浸种处理:棕榈种壳坚硬,不易萌芽,必须要对其进行浸种处理。处理方法是:在3月中旬,将种子放入温水中(35℃~40℃)浸泡l天,捞出;以后每天早晚仍用温水浸二次。浸泡时间长短在前后略有不同,在第一周每次浸泡60分种~90分钟,一周后每次浸泡30分钟左右。浸泡后用稻草覆盖种子,将种子置于太阳下增温,每过一段时间浇温水,以保持种子湿润。这样,经过10天~15天种子将萌芽。

整地作床:棕榈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在土层深厚、水肥适中、略带粘性的土壤中生长最好,在轻壤土中生长亦佳。选好圃地后,在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早春,将所选圃地进行一次深耕翻晒,每亩施人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拌匀。然后作床,作成床面宽12米、床高20厘米、床长视田而异,挖好排水沟。

播种:4月初,种子萌芽后即可播种。先在床上挖条播沟,开挖深度为2厘米~3厘米,播种密度为: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30厘米,播后用菌根土覆盖,浇透水。以后视圃土干湿程度及时浇水,经常要保持圃地处于半墒状态,两个月后会长出幼苗。

田间管理:幼苗长出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拔掉病苗和弱小苗。夏季多浇水,春、秋两季的浇水量可适当少一些。结合平时浇水可施一些0.5%的尿素液肥,促使其加速生长。9月以后应停止追肥,以免苗木徒长,影响木质化进程,不利于苗木越冬。在冬季要搞好防冻工作,可采用在圃地上盖草、圃地四周烧火土灰等方式处理。

起苗与种植:次年春、秋两季均可进行移栽。移栽前4天将圃地浇透,移栽最好采用带土移栽,这样可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种植的四旁地或道路两旁的,可按株距为2米、行距为2,5米的规格栽植。作盆景栽植的,应在上盆时在盆土内施一些基肥或农家肥。种植时要注意覆土厚度,盖住根部即可。之后,浇一次透水。

XzH52.COM推荐阅读

花卉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有性过程得到种子,用种子繁殖新个体,这种新个体兼有父母本的性状。一部分异花授粉的花卉常常得到一些天然杂交种,从中可以选出一些新种,用种子繁殖,繁殖量大,方法简便,所得苗株根系完整,生长健壮,寿命长。种子易于携带、流通、保存和交换。这些都是种子繁殖的优点。但种子繁殖由于变异性大,往往不能保存其原有的优良性状,所以需要采用一些保持纯系的方法,主要是隔离栽培,每个变种的隔离至少远距2公里。近年来国际上对F1杂交第一代的花卉种子需求量很大,重要优质花坛花卉,基本上都出这种种子出售。

1、种子的采收、贮藏和处理

(1)留种母株选择

留种母株必须选择特别健壮、能体现品种特性而无病虫害的植株,为避免品种间机械的或生物的混杂,种植时在不同变种的植物之间要作必要的隔离,并经常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淘汰劣变植株。

(2)种子采收

花卉种子的来收,要根据果实的开裂方式、种子的着生部位以及种子的成熟度等进行,如:某些种子应在充分成熟后来收;对于荚果、角果等易于开裂的花卉种类,宜在开裂前于清晨空气湿度较大时采收!对种子陆续成熟的花卉种类,宜分批采收;对种子不易散落的花卉种类,可以在整个植株全部成熟后,全株拔起晾干脱粒,脱粒后经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下降到一定标准后贮藏。

(3)种子贮藏

种子采收后,连株或连壳曝晒,或上面加以覆盖后曝晒,或在通风处阴干(不要直接曝晒种子),再去杂、去壳,清除各种附着物,然后妥善贮藏于密闭的容器中并存放在低温条件下,这样可以拘制其呼吸作用,降低能量消耗,保持活力。

(4)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①选种:在播种前首先要检查种子是否属所需要繁殖的植物,名称与实物是否一致,然后要选用粒大饱满而具有该种花卉种子应有的色泽和光泽的当年采摘者,隔年的陈种子如储藏不好,容易降低发芽率。

②种子处理:对硬粒种子或发芽缓慢的种子进行处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浸种:播种前浸种有利于催芽,可在播种前用冲水或温水浸种,一般浸2~24小时,浸种时间与水温成反比,如兔子花、美人蕉都须进行浸种。

b·剥壳:在果壳坚硬成于枯的情况下, 必须将其剥脱后再播种,如黄花夹竹桃等。

c·挫伤:对种皮坚硬,透水性及透气性都较差,幼胚很难冲破种皮而发芽的种子,可在近种脐处将种皮略加挫伤,以利发芽,如紫藤、凤凰木等。

d·酸、碱处理:用强酸强碱如浓硫酸或苛性钠处理种子,可使坚硬种皮变软,处理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视种皮的坚硬程度及透性强弱而异,浸种后必须角清水将种子洗净,方可播种。

e·冷藏或低温层积处理:常为打破种子休眠的一种办法。将种于在2~5℃的温度下处理2一3周,或在秋季用湿沙层积法处理种子,越过冬季后播种,可以打碗休眠,促进发芽。

f·拌种:主要用于一些细小的花卉种子。

2、播种时间

大致分为春播及秋播。木本及宿根花卉都在春季断霜后播种,也可提前在温室播种。一、二年生草花,北方都于早春(2~3月)在温室播种,中部地区对一年生草花春播,二年生者秋播;南方则对两者都以秋冬播为主,一年生者亦用春播。温室草花,根据需要开花期的前后而提早或延迟播种。

3.播种方法

(1)床播

①苗床:露地播种前,先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的地方设置苗床,土壤要疏松肥沃,既利于排水,又有一定的蓄水能力。经翻整后耙细、去除杂物,然后再整地筑畦,床宽一般为1.2米左右,床面必须整平。

②播种:根据种类及种子大小,可采取点播、条播或撒播。点播也称穴播,用于大粒种子,以一定株行距开穴将种子播下,每穴2~4粒。条播用于一般的种类,在苗床上进行横条括。撒播则用于大量而较粗放的种类,将种子均匀地撒于床面。条播管理方便,通风透光好,有利生长;撤播出苗量大,占面积小 ,但在除草时费劳力较多。播种量依种子的发芽率、气候、上质及幼苗的生长速度而定。如温暖、土质肥沃、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播种宜稀。播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十分细小的种子,不必覆盖细上,只需覆草保湿。

③镇压和覆盖:播种后将床面压实,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便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发芽。一般多用平板压紧,也有用木制滚筒滚压。苗床镇压后可覆草,以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发芽,防止雨水冲刷,或浇灌时冲开覆盏细上,致使种子暴露而影响发芽,同时也可减少杂草生长。

④浇水:镇压覆盖后,需立即浇水,特别是浸水处理过的种子,必须立即浇水,一般函地苗床细喷壶喷水,或自动喷雾机喷雾,使整个苗床吸透水。

(2)盆播

一般温室花卉种子、细小种子和珍贵种子,都用浅盆播种。通常用直径30厘米,深度为5厘米的播种盆或木箱,装好播种用培养土,将盆土压实,刮平上面。再将种子袋口张开,使种子徐徐均匀拉下,插好后视种子大刁、而覆一层薄薄的细上,用镇压板镇土,并用细眼喷壶喷水,或用浸水法将播种盆置于水槽中,下面垫一倒置空盆,水分由底部向上渗透,直浸至整个上面湿润为止。然后将盆面盖以玻璃,以减少水分蒸发,将盆置于阴处或于玻璃上盖报纸,待种子萌发。

(3)培养皿播种

花卉种于很多细小如粉未,在一般土壤中不易出苗,可用培养皿装细粒蛙石或珍珠岩加水湿润后播种,出苗较整齐。

4.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以后到出苗前后,土壤要保持湿润,给水要均匀,不可使苗床忽干忽湿,或过千过湿。要经常检查覆盖物是否完好,以防雨水冲刷床面。室内盆播加盖玻璃后,早晚宜将玻璃掀开数分钟,之通风透气,白天再盖好,防止蒸发。早春或冬季播种的,要给予底温。

种子发芽出上后,需立即除去覆盖物,务使其逐步见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才能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待真叶出现后,宜施淡肥一次。露地苗床幼苗过密,需即行间拔,将过密的、生长纤弱的拔去,使留下的苗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料。间拔后需立即浇水,使留下的幼苗根部不致因松动而死亡。诗幼苗长出4~5片真时时,进行移植,放大株行距。盆播幼苗出土后,需立即掀去玻璃,逐步见阳光。当长出1~2片真时时,即行移植,仍移植于浅播种盆内。

花卉的有性养殖技术


有性养殖,也叫播种养殖,即利用植物的种子养殖植物的方法。养殖出来的苗木,称为实生苗或播种苗。有性养殖具有许多特点,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品种容易发生变异,苗木分化严重。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新品种的选育。从另一方面讲,已有的优良品种,应尽量避免有性养殖,特别是木本植物,一定要进行无性养殖。

(一)优质种子应具备的条件

同一种花卉有许多品种,各品种之间形态特征相差很大,具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和园林用途,所以,种子必须保证品种纯正,同时还要求种子纯净,粒粒饱满,无病虫害感染。种子的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遗传品质是指种子的遗传基因优良与否,主要由品种决定。通常所讲的种子品质,主要指种子的播种品质,包括种子净度、干粒重、含水量、发芽率以及种子生活力。

(二)种子贮藏方法

种子贮藏方法可归纳为干藏与湿藏两大类。干藏法是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进行贮藏。该法适合种子含水量较低而且无生理休眠现象的种子,如绝大多数一、二年生草花及部分木本植物。湿藏法是在比较湿润的条件下进行种子贮藏。该法适合于种子本身含水量较高,或虽种子本身的含水量不高,但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的种子。这时往往与催芽结合,进行贮藏。湿藏法,一般是混沙湿藏,大致方法是:按照种:沙一1:3的体积比,将种子与湿沙搅拌均匀,放在室内或埋入地下,经常保持湿润。一般种类的植物,贮藏时间为2~3个月。

(三)种子催芽

通过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使之萌芽,这一生产措施称为种子催芽。种子催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水浸催芽 该法适用于强迫休眠的种子。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24h(水温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而定,一般在30~80℃)然后放在一定的容器内进行催芽,要求环境温度为25~30℃、湿润,可以放在花盆或培养皿中,上、下用干净的纱布保湿,或在浸种后混沙进行催芽。一般需10~15天催芽即可结束。 2.层积催芽 该法适用于深休眠的种子,一般需要时间较长(2~3个月,有的达半年),大致方法是:将种子与湿沙混合,然后埋入地下背阴处,经常保持湿润、通气,前期低温(1~5℃),后期高温(25℃)。

(四)播种

经过催芽的种子就可播种。 一年生草花在春季播种,华北地区一般在4月份进行;二年生草花在秋季播种,华北地区一般在10月进行;多年生草花一般在春季播种,少数可在秋季播种,如芍药、萱草等;木本植物一般在春季播种。温室花卉的播种时期不很固定。因为温室花卉多数为南方的常绿植物,一般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同时,温室的条件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季播种为多。

播种方式有以下四种:

1.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表面,然后覆一层细土,覆土厚度一搬以刚刚盖住种子即可。这种方法适合小粒种子。要求播前苗床灌水,播后不再灌水或播后用喷壶喷水,以免将种子冲出。

2.条播在苗床内按照一定的距离开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然后覆土、灌水。条播的行距一般25~35cm。条播适宜于中、小粒种子。

3.点播 在苗床内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开沟或挖穴,将种子一粒粒地放入沟内或穴内,然后覆土、灌水。点播适宜于大粒种子或特别珍贵的种子。

4.盆播 一般适宜于温室花卉的播种。盆播所用的土壤是经过人为特别配制的培养土,在使用之前要经过消毒灭菌。播种前,先用瓦片盖住盆底排水孔,放入2cm厚的干净石子或细砂,以利排水,然后装入培养土,上留盆口2~3cm。整平土面,从盆底洇水,然后将小粒种子均匀撤在盆中,覆土,罩薄膜或盖玻璃板,放在温暖向阳处,保持25~30℃温度,一般7~10天开始出苗。若为大、中粒种子,也可以将种子按入盆中土壤,然后覆土、浇水。 不论是露地播种,还是温室盆播,播种后出苗之前,管理的关健是温度和水分。温度一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来解决,所以水分管理是播后管理的关键。一般是通过覆盖薄膜和及时喷水来解决水份问题,对大、中粒种子,可以进行浇灌。

棕榈小苗的繁殖方法|棕榈的养护管理


棕榈原产于西非,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棕榈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除西藏外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东、广西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浙江。棕榈树可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树势挺拔,叶色葱茏,适于四季观赏。今天就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下棕榈的繁殖方法与养护管理。

棕榈的繁殖方法

可采用播种繁殖的方式,在原产地可自播繁衍。1011月果熟后,连果穗剪下,阴干后脱粒,以随采随播最好,或采后置于通风处阴干,或行沙藏,至次年34月播种,发芽率为80%90%。播种苗2年后换床移栽,移时剪除叶片1/21/3浅栽,以免烂心及蒸发,从而保证成活。

春播宜早,播前用6070℃温水浸一昼夜催芽,行条播,播种量7501000千克/公顷,种子发芽较慢,盆土深厚,保水效果好,利于发芽,幼苗生长缓慢,置蔽荫处养护或适当遮光。盆播株距3厘米,覆盖种土厚3厘米,每隔2-3天浇1次水。上扣另一花盆半掩状,约40天可发芽。

尔后除去扣盆,苗期及时除草、松土,加强肥水管理。棕榈初期生长缓慢,当年苗高仅3厘米,翌年留床,第三年分栽培大,用于绿化的至少要7年以上。栽培管理棕榈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城市中多作庭园绿化地栽,它适应性强,只要不低洼积水,并有1米深的土层都可栽种,以湿润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好。

不要将棕榈栽在风口处,否则叶片会支离破碎。起苗时需要多留须根,小苗可以裸根,大苗需带土球,栽种不宜过深,否则易引起烂心。大苗移栽时应剪除其叶片1/2,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新叶发生,如老叶下垂时,应及时剪去,其它管理均较粗放。总之,在棕榈繁殖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进行照顾。

棕榈的养护管理

苗期管理:

出苗80%以上时,于傍晚将盖草掀去,用喷壶喷湿畦面。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拔除杂草。出苗一个月后,每7平方米用尿素2千克对水浇施。34个月后,幼苗长出3片叶时,即行假植。假植土壤要疏松肥沃,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土杂粪8010担。假植行株距15厘米13厘米,栽后每夭傍晚要浇水,直至成活。一个月后,开始松土追肥。高温季节,要在苗间擂芭茅秆遮荫。苗高60厘米左右,即可移栽。

进行移栽:

选择土壤潮湿肥沃、排水良好的山脚坡地,尤以田头、地边、宅旁、溪岸、路边等空闲地为佳。低洼地、重粘土、死黄泥、过酸过碱、土层浅的地均不宜栽植。成片栽植的,要在移栽前一年的7、8月间,将地面杂草灌丛全部砍倒,深挖土30厘米左右,把杂草灌丛埋入土中。待移栽时,打碎土块,捡除石块、树根等,挖穴造林.穴深及长宽各30厘米,行株距17米又1.3米,每667平方米约栽30株。

由于棕苗无主根,须根群向四方伸展,故应在穴底中央铺垫一些土,让其高于四周.栽植时,苗茎立于中间高处,须根倾斜伸向四周低处,然后填土踩实。注意不宜栽植过深,严防把苗心埋入土中。穴深苗小的,可在穴底填些腐熟的土杂粪或肥土。移栽后,每23年施肥一次,施用火粪、垃圾、土杂粪等。还要注意排水防债,以防引起烂根死亡。并应注意及时清除树干上的苔癣、地衣、膝蔓等。

君子兰怎样进行有性繁殖?


君子兰通常只用两种繁殖方法:一种是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法;另一种是无性繁殖中的分株繁殖法。大花君子兰用播种繁殖比较普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量繁殖,以满足从多养花者的需要。但用播种繁殖头版 先要进行人工授粉,最好是进行异株授,在为异株授粉结子率高,健壮的植株经异株繁殖后一般可结子十粒;同株授粉只能结子几粒。

授粉的方法是:当花被开裂后2-3天,花苞成熟、柱头有粘液分泌时,即为授粉时机。授粉时,用新毛笔蘸取雄蕊的花粉,轻轻地振落在雌蕊的柱头上。为了提高结子率,可上午9-10时、下午2-3时之间各授粉1次。大约在8-9个月后种子才成熟。当以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黑紫色时,即可将果穗剪下,过10-20天后把种子剥出。播种前,将种子放入30-35℃的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晾1-2小时 (这时,如能用10%磷酸钠液浸泡20-30分钟,取出洗净后再在清水中浸10-15小时,则更好),即可播入培养土. 播种的花盆放置在室温20-25℃环境中,使湿度保持在90%左右,大约1-2星期即萌发出胚根。

进行播种繁殖还要做好的一件工作是要先准备好培养土。制作培养土可用的材料很多,但比较容易取得的一种是用从树林表层取来的带有充分腐殖质的疏松土,掺入1/3的干净细沙土即可。

君子兰喜欢略带酸性的土质,其pH值在6-6.5的为适宜。用播种方法繁殖君子兰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春、秋、冬三季都可播种,但气温是一个重要条件,最好在20-25℃的气温条件下播种,就能适应萌发胚芽的温度要求。

棕榈


美丽的花朵永远会让人感觉满心欢喜,但花朵的枯萎也常常使人暗暗悲伤,让我们西南苗木网的小编给你介绍棕榈花卉的基本资料,保证让您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棕榈(学名: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属棕榈科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干径达24cm,稀分枝。叶簇竖于顶,近圆形,径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40~100cm,两侧细齿明显。雌雄异株,圆锥状佛焰花序腋生,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径约1cm,蓝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15米,干径达24cm,稀分枝。叶簇竖于顶,近圆形,径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40~100cm,两侧细齿明显。雌雄异株,圆锥状佛焰花序腋生,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径约1cm,蓝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在原产地可自播繁衍。10~11月果熟后,连果穗剪下,阴干后脱粒,以随采随播最好,或采后置于通风处阴干,或行沙藏,至次年3~4月播种,发芽率80%~90%。播种苗2年后换床移栽,移时剪除叶片1/2~1/3浅栽,以免烂心及蒸发,保证成活。春播宜早,播前用60~70℃温水浸一昼夜催芽,行条播,播种量750~1000千克/公顷,种子发芽较慢,盆土深厚,保水效果好,利于发芽,幼苗生长缓慢,置蔽荫处养护或适当遮光。盆播株距3厘米,覆盖种土厚3厘米,每隔2~3天浇1次水;上扣另一花盆半掩状,约40天可发芽,尔后除去扣盆,苗期及时除草、松土,加强肥水管理。棕榈初期生长缓慢,当年苗高仅3厘米,翌年留床,第三年分栽培大,用于绿化的至少要7年以上。栽培管理棕榈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城市中多作庭园绿化地栽,它适应性强,只要不低洼积水,并有1米深的土层都可栽种,以湿润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好。不要栽在风口处,否则叶片会支离破碎。起苗时多留须根,小苗可以裸根,大苗需带土球,栽种不宜过深,否则易引起烂心。大苗移栽时应剪除其叶片1/2,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新叶发生,如老叶下垂时,应及时剪去,其他管理均较粗放。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棕榈挺拔秀丽,一派南国风光,适应性强,能抗多种有毒气体。棕皮用途广泛,供不应求,故系园林结合生产的理想树种,又是工厂绿化优良树种。可列植、丛植或成片栽植,也常用盆栽或桶栽作室内或建筑前装饰及布置会场之用。

花卉的有性养殖


有性养殖,也叫播种养殖,即利用植物的种子养殖植物的方法。养殖出来的苗木,称为实生苗或播种苗。有性养殖具有许多特点,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品种容易发生变异,苗木分化严重。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新品种的选育。从另一方面讲,已有的优良品种,应尽量避免有性养殖,特别是木本植物,一定要进行无性养殖。

(一)优质种子应具备的条件
同一种花卉有许多品种,各品种之间形态特征相差很大,具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和园林用途,所以,种子必须保证品种纯正,同时还要求种子纯净,粒粒饱满,无病虫害感染。
种子的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遗传品质是指种子的遗传基因优良与否,主要由品种决定。通常所讲的种子品质,主要指种子的播种品质,包括种子净度、干粒重、含水量、发芽率以及种子生活力。

(二)种子贮藏方法
种子贮藏方法可归纳为干藏与湿藏两大类。干藏法是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进行贮藏。该法适合种子含水量较低而且无生理休眠现象的种子,如绝大多数一、二年生草花及部分木本植物。湿藏法是在比较湿润的条件下进行种子贮藏。该法适合于种子本身含水量较高,或虽种子本身的含水量不高,但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的种子。这时往往与催芽结合,进行贮藏。湿藏法,一般是混沙湿藏,大致方法是:按照种:沙一1:3的体积比,将种子与湿沙搅拌均匀,放在室内或埋入地下,经常保持湿润。一般种类的植物,贮藏时间为2~3个月。

(三)种子催芽
通过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使之萌芽,这一生产措施称为种子催芽。种子催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水浸催芽 该法适用于强迫休眠的种子。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24h(水温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而定,一般在30~80℃)然后放在一定的容器内进行催芽,要求环境温度为25~30℃、湿润,可以放在花盆或培养皿中,上、下用干净的纱布保湿,或在浸种后混沙进行催芽。一般需10~15天催芽即可结束。

2.层积催芽 该法适用于深休眠的种子,一般需要时间较长(2~3个月,有的达半年),大致方法是:将种子与湿沙混合,然后埋入地下背阴处,经常保持湿润、通气,前期低温(1~5℃),后期高温(25℃)。

(四)播种
经过催芽的种子就可播种。 一年生草花在春季播种,华北地区一般在4月份进行;二年生草花在秋季播种,华北地区一般在10月进行;多年生草花一般在春季播种,少数可在秋季播种,如芍药、萱草等;木本植物一般在春季播种。温室花卉的播种时期不很固定。因为温室花卉多数为南方的常绿植物,一般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同时,温室的条件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季播种为多。播种方式有以下四种:

1.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表面,然后覆一层细土,覆土厚度一搬以刚刚盖住种子即可。这种方法适合小粒种子。要求播前苗床灌水,播后不再灌水或播后用喷壶喷水,以免将种子冲出。

2.条播在苗床内按照一定的距离开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然后覆土、灌水。条播的行距一般25~35cm。条播适宜于中、小粒种子。

3.点播 在苗床内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开沟或挖穴,将种子一粒粒地放入沟内或穴内,然后覆土、灌水。点播适宜于大粒种子或特别珍贵的种子。

4.盆播 一般适宜于温室花卉的播种。盆播所用的土壤是经过人为特别配制的培养土,在使用之前要经过消毒灭菌。播种前,先用瓦片盖住盆底排水孔,放入2cm厚的干净石子或细砂,以利排水,然后装入培养土,上留盆口2~3cm。整平土面,从盆底洇水,然后将小粒种子均匀撤在盆中,覆土,罩薄膜或盖玻璃板,放在温暖向阳处,保持25~30℃温度,一般7~10天开始出苗。若为大、中粒种子,也可以将种子按入盆中土壤,然后覆土、浇水。
不论是露地播种,还是温室盆播,播种后出苗之前,管理的关健是温度和水分。温度一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来解决,所以水分管理是播后管理的关键。一般是通过覆盖薄膜和及时喷水来解决水份问题,对大、中粒种子,可以进行浇灌。

棕榈科


花卉植物名 棕竹

拉丁名/别名 Rhapis excelsa / 观音竹、筋头竹

产地与习性 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得低于4℃。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 株高2-3m,茎圆柱形,有节。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与栽培 分株和播种法繁殖。分株宜在4月进行,播种于4-5月进行,播后30-50天发芽。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3-4年换盆一次。

花卉植物名 酒瓶椰子

拉丁名/别名 hyophorbe lagenicaulis /

产地与习性 产于马斯克林群岛。中国台湾、广西海口、广东深圳等地有栽培。为常绿乔木。喜高、多湿的热带气候,适宜向阳或半阴环境。要求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壤土。怕霜冻,冬季最低温要在10℃以上

形态特征 茎干圆柱形,茎基较细,中部膨大,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淡绿色。肉穗花序穗状,多分枝,油绿色。果实椭圆形,赭红色。花期8月,果期翌年3-4月。

繁殖与栽培 播种法繁殖,种子发芽迟缓,苗期生长缓慢。移植宜在春、夏间进行,小苗应多带宿土,大苗应带土球。

花卉植物名 红槟榔

拉丁名/别名 Cyrtostachys lakka / 猩红椰子、红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为常绿灌木。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要求肥沃的砂质壤。

形态特征 株高3-4m,干细长。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对,线形。花单性,紫雄同株。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种子成熟后即播,播种时适宜土温27-32.5℃,气温21.5-32.5℃,湿度85%左右。实生苗需生长15年之后叶柄及叶柄及叶鞘方可变红。

花卉植物名 蒲葵

拉丁名/别名 Livistona chinensis / 扇叶葵、葵树

产地与习性 原产中国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为常绿乔木。喜温暖多湿,能耐0℃低温。喜阳光、亦较耐阴。要求湿润、肥沃、有机质丰富的黏重土壤。花期3-4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20m。单干直立,干棕灰色,有环纹和纵裂纹。叶大,扇形,有折叠,裂片27枚,先端下垂,端尖2裂。肉穗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无柄。核果椭圆形,紫色。果熟期10-12月。

繁殖与栽培 播种法繁殖,一般60天萌芽。苗期应充分浇水,并需遮荫,长至5-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移栽应带土球。盆栽夏季应置荫棚下,并注意通风。

花卉植物名 散尾葵

拉丁名/别名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达加斯加,中国华南地区有栽培,为丛生常绿灌木。喜温暖、潮湿,生长适温25℃。喜阳光充足,也较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3-4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8m,茎丛生,有环纹。叶片羽状全裂,扩展,拱形;羽片披针形,先端柔软。花金黄色,串状,较小。

繁殖与栽培 通常以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幼苗高8-10cm时即可分栽。盆栽幼株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成年株3-4年换盆一次,换盆后应置于半阴处。越冬期间应置于阳光充足处,湿度不得低于5℃。

花卉植物名 鱼尾椰子

拉丁名/别名 Chamaedorea tenella / 燕尾葵
产地与习性 原产墨西哥。喜高温多湿,生长缓慢,不甚耐寒。

形态特征 株高约1m左右,单干或丛生,秆顶簇生近鱼尾状叶片,单叶,全缘,叶端呈鱼尾状分叉,革质,叶面蓝灰绿色,穗状花序,小花黄色。

繁殖与栽培 栽培容易,不需特殊措施。是极为理想的室内观叶植物。

花卉植物名 袖珍椰子

拉丁名/别名 Chamaedorea elegan / 矮棕、矮生椰

产地与习性 原产墨西哥北部和危地马拉,为常绿灌木。喜温暖、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越冬温度不得低于5℃。

形态特征 株高4-5m,干细长。叶顶生,羽状复叶呈弓形,尾部锐尖,先端2裂。肉穗花序下垂,圆锥菜,花单性,雌雄同株。

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播种繁殖在24-32℃的条件下,90-100天发芽。分株多于早春进行。生长季节应置于遮荫的条件下,并向叶面喷水,每15-20天追施一次氮肥,冬季应控制浇水量。

花卉植物名 鱼尾葵

拉丁名/别名 Caryota ochlandra / 孔雀椰子、假桄、面木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大洋洲,为常绿大乔木。喜温暖、潮湿、阳光充足,也较耐阴。要求土层深厚,肥沃。花期7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20m,单干直立,具有环状叶痕。二回羽状复叶,大而粗壮,羽片厚而硬,形似鱼尾。花序长可达3m,悬垂,多分枝,花黄色,果熟后淡红色。

繁殖与栽培 播种法繁殖。种子采后即播56-120天发,生根后即移砂质壤土中,保持23-32℃,并遮荫防晒。北方多行盆栽,越冬温度不得低于10℃。

花卉植物名 山棕

拉丁名/别名 Arenga engleri / 桄榔

产地与习性 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分布中心。

形态特征 为丛生灌木,羽状复叶,花淡红黄色,芳香。

繁殖与栽培

花卉植物名 假槟榔

拉丁名/别名 Archontophoenix alxandrae / 亚历山大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澳大利亚,中国华南地区广为栽培,为常绿乔木。喜温暖,潮湿,阳光充足。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形态特征 株高约25m,干挺直,具环纹,基部略膨大。羽状复叶簇生茎顶,小叶多数,狭而长,全,叶背面灰白色。复合花序,花乳白色。

繁殖与栽培 播种法繁殖。生长季节应适当灌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15-20天追肥一次。

棕榈园和棕榈科景观


1.棕榈园和棕榈科景观棕榈科植物最能体现热带景观,在全园中可用在下列数处:(1)少量临界有微地形草坪上配植;(2)水边配植,还可以看倒影;(3)园路两旁不规则配植;(4)广场、交叉路口等处作主景配植;(5)桥头或建筑小品前组景。1.1 棕榈园种植目前我国厦门植物园棕榈科植物已400种,华南植物园80余种。本园优先展示海南岛及国产种类,同时配植由国外引入已长期使用的种类。1.1.1 海南岛产种类:乔木:桄榔(Arenga pinnata)、椰子(Cocos nucifera)、短叶省藤(Calamus egregius)、大白藤(Calamus faberii)、裂苞省藤(Calamus multispieatus)、阔叶省藤(Calamus pulchellus)、多刺鸡藤(Calamus tetradactylaides)、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高山蒲葵(Livistona)。灌木:琼棕(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矮琼棕(Chuniophoenix nana)、双籽棕(Arenga caudata)、刺葵(Phoenix hanceana)、穗花轴榈(Licuala fordiana)、刺轴榈(Licuala spinosa)、变色山槟榔(Pinanga discolor)、黄藤(Demonrops margaritae)。小乔大灌:短穗鱼尾葵(Caryota mitis)。1.1.2 国内其他省原产种类董棕(Caryota urens)、细棕竹(Rhapis gracilis)、单穗鱼尾葵(Caryota monostathya)、槟榔(Areca catechu)、棕竹(Rhapis humilis)、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筋头竹(Rhapis exelsa)、软叶刺葵(Phoenix roebelenii)、小棕竹(Rhapis miner)、龙棕、龙州棕竹(Rhapis robusta)、石山棕、散尾棕(Arenga engleri)。1.1.3 原产国外,但已在我国常用的种类王棕(Roystanea regia)、三角椰子(Neodypsis decaryi)、国王椰子(Ravenea rivularis)、假槟榔(Archontophenix alexandrae)、大丝葵(Washingtonia robusta)、皇后葵(Arecastrum romenzoffianum)、长叶刺葵(Phoenix canariensis)、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霸王棕(Bismarckia nobilis)、狐尾棕(Wodyetia bifurcata)、油棕(Elaeis guineensis)、棍棒椰子(Hyophorbe verschaffeltii)、三药槟榔(Areca triandra)、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袖珍椰子(Chamaedorea elegans)、青棕(Ptychosperma macarthurii)、箬棕(Sabal palmetto)、酒瓶椰子(Hyophorbe lagenicaulis)、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圣诞椰子(Veitchia menrillii)。1.2 配植方式(1)鱼尾葵+短穗鱼尾葵+董棕--矮琼棕+琼棕+单穗鱼尾葵--地毯草;(2)椰子+桄榔--变色山槟榔+双籽棕--地毯草;(3)高山蒲葵+蒲葵--刺轴棕+穗花轴棕--地毯草;省藤属种类可作为层间种类予以配植。(4)油棕林:模拟当年周恩来总理及尼赫鲁在油棕林下会谈(5)假槟榔+长叶刺葵--三药槟榔+青棕--矮棕竹+筋头竹(6)老人葵+皇后葵--散尾葵+软叶刺葵--细棕竹+龙棕(7)董棕、王棕、三角椰子、狐尾棕、酒瓶椰子、霸王棕、贝叶棕等都可在草坪上或林缘作孤赏树,树丛配植。

棕榈:绿化好树种


棕榈为常绿乔木,浅根、耐荫性树种。树干挺直呈圆柱形,直立而不分枝,冠形小,姿势优美;叶大簇生干顶,圆扁形,四季常青,生长期较长,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树种。

根据棕榈耐萌、耐酸、喜钙、喜肥润、怕水渍、怕干旱、浅根性等特点,造林应选择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湿润而不积水之处。最适宜栽植在阴坡、山脚、山谷、树林边缘或屋前屋后、菜土周围、溪河堤岸、池塘沟边等,这样既充分利用土地,又能蓄水保土。

棕榈造林分植树造林和直播造林两种:植树造林就是选用苗圃培育好的且已移栽过2至3年生的健壮苗木,在已整好的地上造林。栽植季节不宜太早,应于天气转暖,棕榈根系开始萌动,有新的白芽根长出时栽为最好,一般在清明至谷雨时移栽。俗话说:“清明栽棕落地生根”。移植天气以阴雨天或雨后初晴天为最好。注意栽时可在穴底放些碎瓦片,以防积水烂根,促进根系发达,种植宜浅不宜过深,切忌把苗心埋入土内。总之,栽棕榈应做到“深整地,挖大穴,填肥土,底耙平,栽植浅,根舒展,多次培土踏实,莫伤根”。

直播造林就是将已选好的优良种子直接播在造林地,按一定规格播种造林。一般适宜于立地条件较好或在林地行间种植,此方法简便,造林成本低。最好采取随采随播或翌春在穴垦整地后进行催芽播种。每穴撒播种子4至5粒,或经过催芽种子2至3粒,上面盖土约5至6厘米厚,以不见种子为度,但要注意穴内的松土要稍高于周围,以免松土沉下时被雨水及泥土覆盖,压死幼苗。当幼苗生长2至3年后,要及时定株、补缺,每穴只选留一株健壮苗。

栽植后要加强管理,严防牲畜践踏或人为破坏,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成林。

《棕榈有性繁殖技术》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棕榈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