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菖蒲弯孢霉叶斑病,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症状:球茎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为褐色至黑色,危害部位由浅入深,病斑易剥离,球茎中心多呈褐色软木质腐烂。受侵染的叶片,初为极小的角斑或圆斑,尔后迅速沿叶脉推进扩展,呈和椭圆形,黄褐色,边缘浅红褐色,并有淡黄绿色晕圈,中央有黑色霉层。在老病斑上常见同心轮纹。从子球茎上长出的小叶,顶端通常呈卷曲、弯扭状。茎和芽鞘受侵染后,产生椭圆形褐色斑,边缘凹陷,病斑迅速扩大,最后组织变为黑色,花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随后扩展成不规则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初为黄褐色,随后变为黑色。

防治办法:

1、种植前球茎处理:清除有病球茎集中销毁;挑选健康球茎经消毒处理方可播种,可用苯来特1000倍液,将球茎浸渍10-185分钟即可,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66倍浸球茎亦可。

2、实行轮作:发病严重的圃地,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消灭或减少土壤中存活的病菌。

3、注意圃地卫生:发病期间,注意发现被害严重的植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残体集中销毁。

4、药剂防治:在唐菖蒲叶片、花发病期间或病害流行的地区和年份,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进行保护。

XzH52.cOm精选阅读

鸡冠花链格孢叶斑病的防治方法【荐】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鸡冠花链格孢叶斑病的防治方法【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鸡冠花链格孢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

(2)轮作倒茬。

(3)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提高抗病力。严防大水漫灌。

(4)棚室养护的鸡冠花发病初期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①粉尘法,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kg。②烟雾法,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00—250g,隔7~9天1次,视病情连续或交替轮换使用。

(5)露地栽培的鸡冠花发病初期喷洒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药掌握在发病前开始用药,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L,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喷药后4小时遇雨,应补喷,生产中雨后及时喷药可减轻为害。

(1)选用无病种子。

(2)轮作倒茬。

(3)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提高抗病力。严防大水漫灌。

(4)棚室养护的鸡冠花发病初期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①粉尘法,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kg。②烟雾法,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00—250g,隔7~9天1次,视病情连续或交替轮换使用。

(5)露地栽培的鸡冠花发病初期喷洒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药掌握在发病前开始用药,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L,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喷药后4小时遇雨,应补喷,生产中雨后及时喷药可减轻为害。

唐菖蒲球茎腐烂病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组织。感病球茎出现下限病斑,黄至黑褐色,边缘隆起呈溃疡状。叶基发病常有少量明显的黑斑。叶鞘感染则出现暗褐色水渍状斑纹。叶片受害则黄化凋萎。在干燥的环境中,病部组织软化消失,最后仅残留维管束组的纤维,此时茎干易被折断。

发病规律

病菌常依附在患病的球茎残土壤中生活,遇适宜的环境即侵染传播。在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进行土壤消毒,避免在发病土壤连作。选用无病种球,并用1000 倍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发现病株及时烧毁,并消毒土壤。收获种球时,严格挑选,淘汰病球。施用草木灰和磷肥作基肥,及时排除积水。

白兰叶斑病怎样防治


白兰花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病菌以菌丝在落叶和树上病叶组织中越冬,春末夏初气温回升至28℃以上,天气潮湿多雨时病菌开始侵染发病,以6~9月最盛。发病初期叶面上有不明显褪绿小点,后病斑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为紫褐色,中部为黄褐色至白色,病斑中央有时有黄色轮纹,并散生有小黑点。

二乔玉兰炭疽病也主要危害叶片。病菌以菌丝在病株上越冬,春天凭借风雨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危害,6~9月为发病盛期。发病时与白兰花炭疽病症状相似,但病斑中部为黄褐至黄白色,病斑中央有时有褐黄色轮纹。

白兰花炭疽病与二乔玉兰炭疽病危害时,幼树顶梢尤为严重,会引起大量的落叶,影响开花与观赏。

防治的方法有:

1、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

2、在春末发病前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保护,可防止侵染。

3、发病后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数次。

因此可见,你喷药的同时,应清除落叶,以减少病源。重新发病后,需继续喷药,并除去落叶。

苏铁叶斑病的防治


苏铁叶斑病是由苏铁白斑病和苏铁叶枯病的病原真菌引起的,栽培土壤瘠薄、栽培环境不通风、透光条件差、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引起根腐,或因冬季防寒措施不佳发生冻害,都易引发叶斑病。该病通常在每年的4-10月发病,危害严重的时期为8-9月。苏铁叶斑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

栽培管理措施 选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活的酸性沙质壤土种植,施入适量饼肥,定期浇灌0.5%的硫酸亚铁溶液。冬季要及早采取防寒措施,春季新叶展开后,应及时将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枯叶剪除。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药次数依发病情况而定,一般每10天喷1次。对由根腐引发的叶斑病,可将病株连根拔出,剪去发病严重的枝叶,去除根部的附着土及根腐部分,将根部置于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根部,将根部朝上放在阳光下晒30分钟,晒后在阴凉处放置两天,再对叶面及盆栽土壤用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香石竹叶斑病


病原:香石竹链格孢。分生孢子梗丛生,淡褐色,20.6~45.0微米×5.1~7.7微米;分生孢子手榴弹状或倒棍棒形,具纵横隔膜,褐色,39.8~79.7微米×10.3~29.6微米。该病还有另一种较细的链格孢。
发病规律:该菌主要在病株和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以气流和雨水传播,气孔和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雨季注意排水,露地栽培应搭棚架,使通风透光,勿淋雨,减少发病。温室内避免从植株上方浇水,变喷灌为浇灌或滴灌。②田间发病初期或摘芽、切花后应立即喷洒杀菌剂,如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亦可用1%波尔多液或8%代森锌500~7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7~15天一次,连续2~3次。③插条消毒。香石竹扦插前用10%401的1000倍液浸泡1小时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10分钟,再用水冲洗后栽植。


唐菖蒲条斑病


【症状】感病植株最初在叶片上形成褪绿斑点,斑点被叶脉包围呈多角形,植株变矮,叶片皱缩扭曲,花朵变小,在粉红色花品种上花瓣呈碎色状。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病毒在病球茎及病植物体内越冬,成为次年的初浸染源,病毒由汁液、蚜虫传播,用带毒的小球作繁殖材料也使病毒能广泛传播。病毒均从微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对引进的种球如有病毒,应立即销毁。

②建立无毒良种种球繁育基地。

③治虫防病,用40%氧化乐果2000倍防治蚜虫,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以防相互感染。

④选择较抗病的品种进行栽培。

银杏叶斑病的防治




银杏叶斑病(P estalotia ginkgo hori ,银杏盘多毛孢)又称轮纹病,是已发现的银杏主要病害之一,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省市均有发生,危害银杏叶片,甚至引起银杏提前落叶,严重影响了银杏的观赏价值,不容忽视。

一、症状病害发生于叶片周缘,逐渐发展成扇形或楔形的病斑,色褐或浅褐,后成灰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有鲜明的黄色带,至病害后期,在叶片的正面产生散生的黑色小点,有时成轮纹状排列,阴雨潮湿时,从小点处出现黑色带状或角状粘块。

二、病原银杏多毛孢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病部的小黑点即分孢子盘,分生孢子盘直径100至180 毫米,带状或角状的粘块即分生孢子块,分生孢子纺锤形长约15-24 微米,宽约7-9微米,有隔膜4个,中部细胞琥珀色,长12-16 微米,顶生鞭毛2-3根,长8-16 微米。

三、发病规律此菌以菌丝体及其子实体在病叶上越冬,经风雨或昆虫传播引起发病,以衰弱树和树叶受伤处发病较多,特别是从虫伤处侵染发病最多,7-8月前后开始发病,到秋季后发病加重,夏季的高温干燥或曝晒较烈的环境,以及衰弱植株和树叶,受虫伤较多植株病害发生严重。

四、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提供良好的排灌系统,注意基肥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注意N、P、K的平衡施用,避免高氮肥,培养健壮树势,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收集病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由于病害发生后,病情发展较快,所以利用药剂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喷药的适宜时期在发病前夕或初期进行,可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2000 倍液;也可二者混用,用药间隔时间因病害严重程度及气候条件而定,强风过后,更应注意喷药保护,发现虫害及时防除,以减少伤口,防止病害发生。

天竺葵常见叶斑病


天竺葵叶斑病是春夏季常见的一种病害,高温多雨季节最容易发生叶斑病,常造成大部分感病叶片死亡脱落。茎部受侵染则变黑、萎蔫、腐烂,剖开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变黑。插条受害不能生根,由茎开始腐烂,并向上发展,导致叶片萎蔫死亡。

症状 天竺葵叶斑病,包括黑褐病和褐斑病两类。

黑斑病 叶上初生水渍状斑,半圆形至不定形,后呈圆形,直径2 至3毫米,中央有稍凹陷的坏死斑。较大病斑直径6至10毫米。常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暗褐色,有同心轮纹,上生较少黑色霉层。叶斑上病斑散生或汇合,严重时叶片变黑皱缩枯死。此病多见于植株下部老叶,但上部叶片也易受侵害。

褐斑病 叶上病斑圆形或卵形,直径1至4毫米,浅褐色,灰白色至砖红色,有暗褐色狭窄边缘,叶片下面病斑有时稍微鼓出,斑面散生黑粒或暗灰色霉层状物。

病原及发病特点 以上两种叶斑病的病原均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不定形褐斑点是由刺盘孢菌侵染引起。近圆形灰褐斑是由尾孢菌、叶点霉、壳二孢侵染引起。上述病菌均以分生孢子于春夏季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和再次侵染。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生病害。往往靠浇水、风雨、水滴飞溅带到叶片上,其主要通过刀等园艺工具接触传播,从伤口侵入。环境潮湿,植株生长过密易发病。

防治方法 创造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植株或枝条过密,降低湿度,防止枝叶徒长。

浇水时避免喷灌,以防洒水传播病菌,应沿盆边缓缓渗入,防止浇水过多,盆内积水,引起烂根。

发现病叶片,一定要及时摘除并销毁。

施肥不宜过量,施氮肥过多,易引起株叶徒长,不开花或少开花。在早春或早秋应适当多施磷钾肥。

发病前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始病期喷施50%炭疽福美+80%代森锰锌(1∶1)1000倍液,或70%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粉剂1000倍液,上述药物交替喷施3至4次,隔7至15天喷一次,前密后疏,有良好防治效果。

如何防治银杏叶斑病


银杏叶斑病(P estalotia ginkgo hori ,银杏盘多毛孢)又称轮纹病,是已发现的银杏主要病害之一,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省市均有发生,危害银杏叶片,甚至引起银杏提前落叶,严重影响了银杏的观赏价值,不容忽视。

症状病害 发生于叶片周缘,逐渐发展成扇形或楔形的病斑,色褐或浅褐,后成灰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有鲜明的黄色带,至病害后期,在叶片的正面产生散生的黑色小点,有时成轮纹状排列,阴雨潮湿时,从小点处出现黑色带状或角状粘块。

病原 银杏多毛孢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病部的小黑点即分孢子盘,分生孢子盘直径100至180毫米,带状或角状的粘块即分生孢子块,分生孢子纺锤形长约15-24 微米,宽约7-9微米,有隔膜4个,中部细胞琥珀色,长12-16微米,顶生鞭毛2-3根,长8-16微米。

发病规律 此菌以菌丝体及其子实体在病叶上越冬,经风雨或昆虫传播引起发病,以衰弱树和树叶受伤处发病较多,特别是从虫伤处侵染发病最多,7-8月前后开始发病,到秋季后发病加重,夏季的高温干燥或曝晒较烈的环境,以及衰弱植株和树叶,受虫伤较多植株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 改善立地条件,提供良好的排灌系统,注意基肥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注意N、P、K的平衡施用,避免高氮肥,培养健壮树势,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收集病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由于病害发生后,病情发展较快,所以利用药剂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喷药的适宜时期在发病前夕或初期进行,可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2000 倍液;也可二者混用,用药间隔时间因病害严重程度及气候条件而定,强风过后,更应注意喷药保护,发现虫害及时防除,以减少伤口,防止病害发生。

常见药剂: 代森锌、甲基托布津

浅谈大叶黄杨叶斑病


大叶黄杨是园林上常用的观叶常绿小灌木,具有许多优点,但叶斑病的发生,会引起植株提前落叶,造成秃枝,甚至死亡,严重地影响了大叶黄杨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

症状: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直径为2毫米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为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等形态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为初侵染源。孢子由风雨传播。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分生孢子产生,由气孔或剪口、伤口侵入。在河北唐山地区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大叶黄杨叶斑病易与介壳虫、蚜虫等相伴发生,使植株病势加重。在管理粗放、排水不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植株的选择、栽植、管理上下功夫增强植株抗病性。在发生病害时要治早、治小、治好,抑制其发展。

1.消灭侵染源:冬季清除病落叶,进行焚烧或深埋,消除侵染源。

2.栽植、育苗时,选择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性。

3.加强养护管理:选择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以利于植株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发病率。

4.化学防治: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对大叶黄杨进行药物防治,可以很好的控制病害进一步发展,常见化学药剂有1%的波尔多液,75%的托布津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500倍液。化学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发财树叶斑病怎么防治?发财树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发财树叶斑病怎么防治?大家都知道吗?发财树叶斑病是经常见到的一种病害,接下来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下发财树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及症状,帮助大家更好的种植发财树。

发财树叶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缘或叶尖出现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病斑,暗褐色,最后为灰白色不规则形斑,发病后期病斑为灰色或灰褐色,斑缘为暗褐色线纹,病斑外围有或没有黄色病变。大病斑呈纸状。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少量的黑色小点粒。

发财树叶斑病的发病原因: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叶点霉引起,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水肥不当导致沤根从而引起的真菌病害。

发财树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密度适宜以利通风透光。

2、雨后及时排水,温室通风透光,以便降温除湿。

3、发财树根系不发达,应及时浇水施肥,使其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4、运输途中进行通风换气,上下车及其他园艺操作中避免伤口。

5、冬天温室室温应保持在16℃以上。

药物治疗方法:

发病初期喷65%爱克菌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o硫磺悬浮剂8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7~10天1次。

《唐菖蒲弯孢霉叶斑病》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钢弯管”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