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种植过程上遇上麻烦了吗?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豌豆潜叶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学 名: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

英 名:vegetable leafminer

别 名:豌豆彩潜蝇

豌豆潜叶蝇主要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等。

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蔬菜生长。  

防治:

[农业防治策略]:

A、早春及时清除田间、田边杂草;

B、蔬菜收获后及时进行田园清洁,以减少下代及越冬的虫源基数。

[诱杀成虫对策]:

A、用粘虫板诱杀成虫;

B、以诱杀剂点喷部分植株。诱杀剂以甘薯或胡萝卜煮液为诱饵,加0.5%敌百虫为毒 剂制成。每隔3-5天点喷1次,共喷5-6次。

[药剂防治对策]: 喷药宜在早晨或傍晚,注意交替用药,最好选择兼具内吸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 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

A、20%康福多乳油2000倍液

B、或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

C、或40%绿菜宝乳油1000-1500倍液  

XzH52.COM好文推荐

菊潜叶蝇怎样防治才有效?(精选养花技巧)


“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种植花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菊潜叶蝇怎样防治才有效?(精选养花技巧)”,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菊潜叶蝇怎样防治才有效?

菊潜叶蝇主要为害菊花、 大丽花、 瓜叶菊、 甘野菊及菊科杂草等100多种植物等。该虫食性杂。以幼虫潜入叶肉钻蛀为害,潜道纵横交错。造成叶肉被吃光,引起叶片枯萎。雌虫用产卵器刺破叶组织产卵,及雌雄成虫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造成许多白点。

防治方法

(1)发现受害叶及时摘除。

(2)药用植物或花卉附近的豆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要及时清除,以减少虫源。

(3)在幼虫潜叶为害初期及时喷洒20%除尽乳油2000倍液或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①发现受害叶及早摘除。大丽菊开花后,清除虫害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数量。同时要注意清除花田周围的其他虫源植物。

②发现细小虫道、叶片受害率达10%~20%时,要及时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25%斑潜净乳油1500倍液、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除喷洒大丽菊植株外,也要注意向其附近的其他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杂草植物上喷洒。

紫藤潜叶细蛾


受害状况

紫藤潜叶细蛾,属细蛾科潜叶细蛾属害虫。目前发现仅危害紫藤,危害严重时整个叶片被幼虫潜食成白色不规则的图样,仅留下叶的上下表皮。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至4毫,翅8毫,体褐而有白色条纹,触角与体长,线状。下唇须黑白相间,顶端白色。前翅银白,翅被褐、白的鳞片所盖,翅中从基部有宽而黑褐色的斑带,约占翅长2/3 ,翅的后半有两条比较明显的白色斜带,一一。翅顶端有个三角形黑斑,斑外缘毛上有两条“》”形褐纹,将翅端组成“?》”形,翅后缘白。后褐色,缘毛长。中足腿节黑褐色,后足腿节白,其足腿节内侧有个褐斑。雌成虫腹末节腹面基部黑褐约有2/3 ;雄虫末节腹面灰色。

幼虫:体绿色、体长4毫米,13节,头褐色扁平,胸足3对,腹足趾沟单模式。

蛹:绿色,4毫米左右。

卵:淡而黄色,卵形,0.5毫米。

生活习性

以幼虫在落叶上结茧越冬。当5月上中旬成虫出现,5月下旬幼虫出现,7月中下旬幼虫从叶片中爬出结成白茧,茧多结于叶尖或叶边。蛹8月上旬出现,9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出现。10月中下旬在落叶上冬。第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化。成虫叶背潜伏,卵产在叶子背面主脉与分脉交叉处,散生。初孵幼虫在叶背主、支脉叉处取食,呈一白点,后扩大为线状,呈“V”状态白线条。最终扩展成大面积不规则图案。成虫休息时两翅合并,中央脊背形成褐色的宽带,在带中可看到有上下两个“八”字形的白条线,即为前翅的那两条明显的白色斜纹。

防治手段

紫藤潜叶细蛾以幼虫在叶片上害或叶片上结茧越冬习性,为此要彻底地消除虫害就得在秋后落叶时清除叶片烧毁,其在成虫出现的5月、 7月,幼虫出现的5月下旬,9月中下旬,及时喷洒杀虫农药如1000倍的乐果,2000倍的氧化乐果或除虫菊酯类药剂。要多多的观看虫情的变化习性,在成虫羽期、幼虫初龄期的防治的有利时机,最少要喷洒3 至4次药剂,防止虫害的扩散。

防稻秆潜蝇选什么杀虫剂好? 养花技巧大全


防稻秆潜蝇选什么杀虫剂好?

防稻秆潜蝇选好杀虫剂是关键。

目前,防治稻秆潜蝇等害虫的杀虫剂发明成功。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防治稻秆潜蝇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该发明的杀虫剂,由氟虫脯和吡虫咐两种药剂按(1:0.1)~(0.1:1)重量比混合配制,可制成种衣制、拌种剂、悬浮剂、粉剂、乳油等多种剂型。优点在于:对稻秆潜蝇杀虫效高,试验表明平均效果为87.5%,施药对人、畜、稻田、有益昆虫及鱼类等水生生物不产生毒害,无环境污染。

稻秆潜蝇是近几年在国内大部分稻区暴发成灾,危害严重的虫害。目前,防治稻秆潜蝇等害虫的杀虫剂发明成功。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防治稻秆潜蝇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该发明的杀虫剂,由氟虫脯和吡虫咐两种药剂按(1:0.1)~(0.1:1)重量比混合配制,可制成种衣制、拌种剂、悬浮剂、粉剂、乳油等多种剂型。优点在于:对稻秆潜蝇杀虫效高,试验表明平均效果为87.5%,施药对人、畜、稻田、有益昆虫及鱼类等水生生物不产生毒害,无环境污染。

香豌豆 花豌豆 腐香豌豆


学名:Lathyrusodoratus

别名:花豌豆、腐香豌豆

科属:豆科,香豌豆属

产地:

香豌豆原产于地中海的西西里及南欧.

该属130种分布于北温带、非洲热带及南美高山区,我国产30种。

形态特征:

香豌豆为一、二年生蔓性攀援草木植物,全株被白色毛,茎棱状有翼,羽状复叶,仅茎部两片小叶,先端小叶变态形成卷须,花具总梗,长20c血,腋生,着花1一4朵,花大蝶形,旗瓣色深艳丽,有紫、红、蓝、粉、自筹色,并具斑点、斑纹,具芳香。花尊呈钟状,荚果长圆形,内5一6粒种子,种子球形、褐色。

香豌豆属约130种,世界各地广泛栽种,如矮性变种(Varnanel-lus)茎直立,矮生,植株茂密适盆栽。根据花型可分出平瓣、卷瓣、皱瓣、重瓣四种,根据花期开放可分成夏花、冬花、春花三类,并随着育种工作的进展,栽培品种不断增加。

习性:

香豌豆喜冬暖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宜作二年生花卉栽培。

南方可露地越冬,可耐一5。C的低温,北方需入室越冬,低于5C生长不良,发芽适温2OC,生长适温l5C左右,盛夏到来之前完成结实阶段而死亡。

喜日照充足,也能耐半荫,过度庇荫造成植株生长良,生长季阴雨天多的地区观赏效果不好。

要求通风良好,不良者易患虫、病害。属于深根性花卉,要求疏松肥沃。

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干燥、瘩薄的土壤上生长不良,不耐积水。

豌豆怎么养

一、养护方法

1、温度:豌豆喜温暖的环境,具体来说保持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间比较好。它是半耐寒性的品种,也就是说它有一定耐寒能力,但温度不可太低,不然还是会有危害的。另外,它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也非常不好,一定要注意一下。

2、光照:豌豆属于一类长日照的植物。也就是说,在花期之前,需每天都提供较长时间的光,它的花芽才能形成,不然就会严重影响它开花,以及之后的结果。在其余的成长期间内,也得提供适当的散光才行。

3、浇水:豌豆的耐旱性非常不好,在成长期内需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满足它旺盛的需求。但同样也不能太涝,因而雨季还需稍微注意排水。

4、施肥:豌豆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对养分的要求也就不太高。可只在花期的时候使用一些肥。

二、养殖技巧

1、繁殖:可用播种的方式。在播种之前,需先将选好的种子浸入百分之四十的盐水之中,浸泡催芽。之后,需用根瘤菌来拌种,这可以有效的增加之后的产量。播种前,土中需混入一些肥,最好是腐熟的厩肥,以及一些磷肥和钾肥。播种时,行距最好在十至二十厘米之间,株距则在五厘米左右。

2、松土:在播种过后,松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有利于让土壤更疏松,而且也可以提高地温。另外,开花之前,还需进行一次松土保墒的工作。

三、问题诊疗

1、病害:“根腐病”的发病频率比较高,在幼苗期以及成年期的时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可用药剂治疗。不过,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用药剂拌种,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防治。

2、虫害:主要的种类有“黑潜蝇”、“潜叶蝇”等等。前者可用辛硫磷来防治,后者则可用虫螨光来防治。

四、其他问题

1、毒性:它的植株没有毒,果实可以食用。

2、是否可在家里养:一般不会,不过有庭院的可以种植。

香豌豆养花技巧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香豌豆养花技巧”,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亲爱的花友们,作为一名专业的花农,爱花卉网小编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香豌豆养花技巧的专业知识。香豌豆是常见的一种花卉,它们独特的花朵和迷人的香气一直受到花卉爱好者的喜爱。下面,爱花卉网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养护香豌豆的小窍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土壤选择:

选择养护香豌豆的土壤是至关重要的。香豌豆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在栽培香豌豆之前,可以在花坛里加入适当的腐熟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和保持土壤湿润。

2. 合理浇水:

在香豌豆的生长过程中,合理的浇水非常重要。过多的水分可能会导致根部腐烂,而缺水则会导致花朵的凋落。一般来说,可以每周浇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同时,需要留意天气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浇水量。

3. 适当修剪:

香豌豆的花朵可能会开得非常茂盛,而且枝叶也很繁盛。为了保持植株的健康和美观,可以适当进行修剪。修剪主要集中在去除植株上的枯黄和虚弱部分,促进新的生长。请使用锋利的修剪剪刀,修剪时要注意角度和力度,以免伤及健康部分。

4. 施肥技巧:

香豌豆一般是在初春开始播种。在花卉生长期间,需要定期施肥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开花。可以选择适合花卉的有机肥料,在花期之前和花期过后施肥。注意不要过量使用肥料,以免对香豌豆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5. 病虫害防治:

和其他植物一样,香豌豆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侵袭。常见的病害有霉菌、锈病和蚜虫等。在栽培香豌豆时,可以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可以使用适合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以保持植株的健康。

6. 日光照射:

香豌豆喜欢充足的阳光,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充满阳光的位置。另外,在夏季和盛夏季节时,可以将花盆移到半阴处,以避免过强的阳光照射对植株的影响。

7. 结合支架:

香豌豆的茎特别柔软,容易倾斜或折断。为了支撑植株并保持美观,可以在栽培香豌豆时辅助使用支架。一般使用竹竿、木棍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支架,与植株绑扎以支撑茎部。

麦秆蝇


麦秆蝇在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已有记载,在内蒙古、华北及西北春麦区分布尤为广泛,在冬麦区分布也较普遍,并在局部地区为害严重。麦秆蝇主要为害小麦,也为害大麦和黑麦以及一些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杂草。

为害症状
以幼虫寄生于麦茎内取食幼嫩组织。根据小麦生育期的不同,幼虫蛀茎时可造成四种不同的为害症状:
⑴分蘖拔节期——幼虫取食心叶基部和生长点,使心叶外露部分干枯变黄,成为“枯心苗”。
⑵孕穗期——幼虫取食嫩穗及嫩穗节,使之不能正常抽穗,到被害后期会出现穗部腐烂,形成烂穗。
⑶孕穗末期——幼虫入茎后潜入小穗为害小花,麦穗抽出后,被害小穗失绿变为黄白色,形成坏穗。
⑷抽穗初期——幼虫取食穗节尚未角质化的幼嫩组织,使外露的穗部脱水失绿干枯,变为黄白色,而形成“白穗”。
生活习性
在冬麦区,麦秆蝇以幼虫在麦苗和野生寄主内越冬,翌年在返青的冬小麦上产卵为害,成虫早晚及夜间栖息在植株下部叶背面,白天在麦株上飞舞,遇强光和高温时,又潜伏于植株下部。在微风情况下,成虫活动性强,如风力达5~6级,则成虫潜伏不动。成虫对糖蜜有较强趋性,常在荞麦、豌豆、苜蓿上取食花蜜。成虫喜产卵于具有4、5个叶片的麦茎上,一般小麦在拔节末期着卵及幼虫入茎最多,拔节初期次之,抽穗期则极少。卵大部分产于叶面上。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一头幼虫可为害4个分蘖。
温度尤其是早春的温度直接影响麦秆蝇越冬代的发生时间,而降雨量则影响其发生量,尤其是暴雨,大雨对麦秆蝇产卵、卵的孵化及幼虫入茎均不利,降雨会减少成虫的活动与产卵,已产的卵部分被冲刷掉。
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麦秆蝇发生的轻重,一般适时早播的小麦田受害轻。此外,合理密植,增施基肥,实行粳灌就能预防和减轻为害,而土壤盐碱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肥不足,迟播、播种过深,麦苗生长不良的麦田则受害较重。
小麦品种也是控制麦秆蝇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面积种植抗虫品种,不仅能够避免或减轻受害,还能显著地降低麦秆蝇的发生数量。
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⑴选用抗虫品种
选用一些穗紧密、芒长而带刺的小麦品种种植可以减轻麦秆蝇的为害。
⑵适时播种
尽可能早播种,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小麦生长发育,早拔节。
⑶做好冬耕冬灌工作,提高越冬死亡率。
⒉药剂防治
⑴药剂防治关键时期应是小麦的拔节末期及幼虫大量孵化入茎的时期。
⑵选用的药剂
①粉剂:2.5%敌百虫粉剂,5%西维因粉剂,1.5%乐果粉剂,每亩用1.5~2千克;
②乳油:50%对硫磷(1605)乳油5000倍,50%敌敌畏乳油与40%乐果乳油1:1混合后,兑水1000千克喷雾,每亩用50~75千克。

粟秆蝇


粟秆蝇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内蒙古的谷子产区,尤以降水较为充沛或水肥条件较好的产谷区发生较重。主要取食谷子和狗尾草。


为害症状

粟秆蝇的幼虫入谷子嫩叶心基部、嫩芽和幼穗为害,造成枯心苗,易折,谷穗畸形,不结实。


生活习性

粟秆蝇在东北、河北北部和山西中部一年发生2代,在华北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代。在2代区,第一代主要为害春谷幼苗,造成枯心;第二人主要为害迟播春谷,而在一年两作地区,则主要为害夏谷苗期,常造成大量枯心,次之为迟播春谷的分蘖。在3代区,一般均为一年两作地区,第一、二代幼虫为害情况与2代区相似,而第三代幼虫则主要为害晚播夏谷和早播夏谷的后期分蘖。各地以老熟幼虫在6~9厘米土中越冬。

成虫多于清晨活动,喜在有蚜虫的植物上活动,取食蜜露和花蜜。有很强的趋化性,对糖醋液、糖蜜液和腐烂腥臭的物质有极强的趋性,可用这些物质诱集其成虫。成虫产卵为散产,主为产在谷子叶片基部及叶鞘内外。

初孵幼虫由心叶卷缝中爬到心叶基部,不能抽穗。谷子生长后期,少数幼虫可直接为害幼穗,使之抽出毛掸状不实小穗。

粟秆蝇为喜湿性害虫,最适温度是22~26℃,相对湿度为60%~80%,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出土均要求土壤湿润,成虫交尾、产卵及幼虫钻蛀为害匀需高湿度。在干旱条件下,幼虫常大量失水死亡。氮肥过多,植株柔软受害重,谷株健壮,叶片宽大,生长快的品种受害轻,早播谷子受害也轻。


防治方法

粟秆蝇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在做好科学田间管理的基础上,以成虫防治为主。

⒈农业防治

⑴适时早播,促进壮苗早发。

⑵结合铲除杂草,早期拔除枯心苗,并妥善集中处理。

⑶选种叶宽、茎秆坚硬的丰产品种,减轻粟秆蝇的为害。

⒉适时药剂防治

⑴成虫诱杀利用糖蜜液或腐败有腥臭的动物加入少许敌百虫药,置于谷垅上进行成虫诱杀,减少成虫产卵量。

⑵在羽化盛期叶喷洒40%乐果乳剂1000倍注代号50%敌敌畏乳油与40%乐果乳油1:1混合后,兑水1000倍,每亩喷药液50千克。也可用2.5%敌百虫粉剂,每亩施1.5~2千克。

甜豆和豌豆的区别


一、植株区别

甜豆为一年生缠绕草本,高大约0.9到1.8米,植株全部无毛。

豌豆为一年生攀援草本,高大约0.5到2米,植株全株呈绿色,光滑无毛。

二、叶子区别

甜豆小叶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大约3到5厘米,宽大约1到2厘米,全缘。

豌豆叶子具有4到6片小叶呈卵圆形,长大约2到5厘米,宽大约1到2.5厘米。

三、花朵区别

甜豆花朵单生或1到3朵排列成总状腋生,花冠呈白色或紫红色。

豌豆花朵单生于叶腋,或是数朵排列成总状花序,颜色通常为白色和紫色。

四、果实区别

甜豆的荚果长椭圆形,长大约5到10厘米,荚果内有纸质的衬皮,种子呈圆形,一般是2到10颗,青绿色。

豌豆荚果肿胀,长椭圆形,长大约2.5到10厘米,宽大约0.7到14厘米,顶端急尖,种子呈圆形,青绿色。

如何进行豌豆尖试种?(精选)


如何进行豌豆尖试种?

豌豆尖试种的技术要领:

一、品种选择

用于生产豌豆尖的种子要求种皮较厚、颗粒圆大、表面光滑,发芽率、纯度、净度都较高,我县引种为云南地产农家品种。

二、整地施肥

豌豆根系较弱,宜选择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时适当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

三、播种日期

豌豆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出苗率。豌豆尖适宜生长温度为18~20℃,夏季播种应遮荫降温。播种豌豆尖宜密植栽培,豌豆尖条播行距30厘米,播幅10厘米,667平方米用种量15千克为宜。

四、田间管理

豌豆播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豌豆出苗前切忌浇水,以防烂种,当苗高18~20厘米(约播后1月左右),有8~10片真叶时摘顶尖。第1、第2次采收后分别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千克,并浇足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以促进嫩梢肥大,提高嫩头产量。在豌豆苗生长期间,若雨水多,及时排水,严防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及时中耕除草。

五、采收技术

播种后约35天,当豌豆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即可开始采收豌豆嫩尖,一般采摘顶部带有1~2片尚未充分散开的嫩叶;半个月后可采收分枝嫩尖,每个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0~15天便可采摘1次。豌豆苗采收时间最好在傍晚或清晨,收后放入筐中,切勿堆积,以防发热腐烂。若摘尖后当日不能上市,可铺晾在地面上,喷洒清水保鲜,待次日销售。

六、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潜叶蝇和蚜虫。蚜虫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又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矮小枯死。可用黄板诱杀,集中消灭。也可用1.8%珂巴丁乳油液或斑潜净0.5‰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0天。试种期间未发生病害。

一、品种选择

用于生产豌豆尖的种子要求种皮较厚、颗粒圆大、表面光滑,发芽率、纯度、净度都较高,我县引种为云南地产农家品种。

二、整地施肥

豌豆根系较弱,宜选择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时适当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

三、播种日期

豌豆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出苗率。豌豆尖适宜生长温度为18~20℃,夏季播种应遮荫降温。播种豌豆尖宜密植栽培,豌豆尖条播行距30厘米,播幅10厘米,667平方米用种量15千克为宜。

四、田间管理

豌豆播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豌豆出苗前切忌浇水,以防烂种,当苗高18~20厘米(约播后1月左右),有8~10片真叶时摘顶尖。第1、第2次采收后分别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千克,并浇足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以促进嫩梢肥大,提高嫩头产量。在豌豆苗生长期间,若雨水多,及时排水,严防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及时中耕除草。

五、采收技术

播种后约35天,当豌豆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即可开始采收豌豆嫩尖,一般采摘顶部带有1~2片尚未充分散开的嫩叶;半个月后可采收分枝嫩尖,每个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0~15天便可采摘1次。豌豆苗采收时间最好在傍晚或清晨,收后放入筐中,切勿堆积,以防发热腐烂。若摘尖后当日不能上市,可铺晾在地面上,喷洒清水保鲜,待次日销售。

六、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潜叶蝇和蚜虫。蚜虫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又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矮小枯死。可用黄板诱杀,集中消灭。也可用1.8%珂巴丁乳油液或斑潜净0.5‰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0天。试种期间未发生病害。

相信《豌豆潜叶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潜叶蝇的危害症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