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其他人是如何解决花卉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茶花主要病害防治(一)”,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炭疽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由赤叶枯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侵染茶花叶片而造成。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发病率达33%。病症多出现于叶缘、叶尖和叶脉两侧。初现暗绿色斑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大班,颜色由褐色变为黑色,严重时可扩散到整个叶片,引起大量落叶。

【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病适温为25~28℃。当温度适宜,湿度增加时,特别是连续降雨时,能促进病害的蔓延和发展。一般4月份开始发病,6~7月份病害达到高峰,9月份以后病情趋向停止。

【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除病叶。

②冬季剪除病枯枝。

③在每年发病期前,喷洒1%的波尔多液,每半个月一次。

④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喷洒一次,连续喷3~4次。

⑤加强栽培管理,科学除草施肥。在春季可增施磷、钾肥,在叶片展开前喷施0.1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藻班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由寄生性锈藻(Cephaleuros virescens)引起。在叶片的两面均可出现病斑,但以叶面为主。初期为针头状呈灰绿色小圆点,后逐渐呈放射状向外扩展,形成近似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隆起明显,表面有细条纹式的毛毡状物。 后期病斑颜色由灰绿色变为暗褐色。由于病原体的覆盖,影响叶面光合作用的进行,因而使 茶花植株生长衰弱。

【发病规律】寄生性锈藻以丝状营养体在寄生组织中越冬,在潮湿条件下产生游动孢子,孢子侵入新植株而使其得病。该病原菌是一种很弱的寄生菌。在高温高温的条件下,因通风透光差而生长不良的茶花林,发生此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

①加强培育管理,合理施肥,及时修剪,避免茶花林地过于荫蔽,做到通风透光,以提高茶花抗性。

②可用0.2%~0.5%硫酸铜溶液喷雾防治。


枯枝病

【病因及症状】由病原真菌(Glomerella cingulata)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后引起的一种病害。受害枝条坏死,叶片由绿变为淡黄,从顶部向下逐渐干枯脱落,最后整个枝梢干枯死亡。

【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情况是,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在病枯树上越冬的病原菌饱子堆逐渐成熟,随风飘散到附近的茶花枝条上,从新芽、嫩枝伤口、叶痕、嫁接或修剪伤口等处,侵入茶树为害,并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①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予以烧毁。

②摘除无用的不定芽和细弱枝,减少病原菌的附生场所。

③将带病植株隔离养护。

④在茶花植株萌芽抽梢之前,用甲基托布津、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喷施,特别要保证枝条伤口部位的喷药。

⑤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xzH52.COm推荐阅读

茶花主要虫害及其防治(一)


蚜 虫

形态与危害:蚜虫分有翅蚜虫和无翅蚜虫两种。有翅胎生雌蚜, 翅透明,体黑褐色;无翅胎生雌蚜,无翅,体暗褐色。此外,若早外表与成虫相似,体无翅 ,淡黄色。成虫和若虫群集于茶花嫩梢上吸取汁液,使被害茶花的芽叶萎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蚜虫的排泄物,能引起烟煤病。

防治方法 ①在蚜早发生盛期,用50%磷胺乳剂2 000倍液或50%乐果乳剂1 000倍液喷洒茶花植株,每3~5天喷洒1次,连续3次,可消灭蚜虫。②以烟筋0.5千克,生石灰0.25千克,加水10~15升,浸泡一昼夜,过滤去渣后用以喷雾防治,其效果好。

蚧壳虫

习性与危害 :危害茶花的蚧壳虫种类较多,严重的有吹绵蚧、红蜡蚧、糠片盾蚧三种。蚧壳虫产卵量大,每只雌虫产卵可达千粒左右,1年发生3~5代。大多是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翌年3月份开始产卵为害,多集中在嫩枝和叶片上吸取叶液。受害叶片由绿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黄色,严重时枝叶上布满蚧壳虫,造成全株枯黄致死。其分泌物可诱发烟煤病。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此虫大多数成群集中,可在发生周期数量不多时,直接在枝叶上压杀虫体。②药剂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虫抗药力弱的特点,把握施药时期。成虫体有蜡质,防治效果较差。常用药剂有用松香和烧碱(苛性钠)加水烧煮而成的松脂合剂(松香∶烧碱∶水=3∶2∶10),该药液为黑褐色,主要含有过量的游离碱和松香皂液,对蚧壳虫体外蜡质覆盖物具有强烈腐蚀作用,为防治多种蚧壳虫的有效药剂。一般冬季用10倍液,夏季用20倍液。还可用40%氧化乐果5倍液涂干。③改善茶花的通风透光条件,抑制蚧壳虫的生长和繁殖。

蛀茎虫

危害状况 此虫主要危害茶花的枝梢。被害的枝梢初呈凋萎状,日久均枯死。一般在3~4月份主要危害春梢,在8~9月份主要危害夏梢。被危害的枝梢上有 早孔和粪便排出物,枝条最终干枯。

防治方法 ①剪除并集中烧掉生有蛀茎虫的枝条。②可用灯光诱杀成虫。③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可用20%乐果乳剂5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洒;在幼虫期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洒。

黑刺粉虱

危害状况 黑刺粉虱主要危害茶花叶片,吸取叶片的汁液,其分泌物可导致烟煤病大量发生,严重影响茶花的正常光合作用,造成大量落花等现象。

防治方法 ①在冬季或早春,把有虫枝、叶剪除,并集中烧毁,以除虫源。②在若虫孵化盛期,可用25%亚胺硫磷、50%马拉松800~1 000倍液喷洒;或用40%乐果、50%二臭磷、50%杀螟松1 000倍液喷洒;或用扑虱灵(又名噻嗪酮)1 000倍液喷洒,7天喷1次,效果良好。

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一)



树木花卉病虫害一直是妨害植物健康生长,困扰着广大绿化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如何发现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事关绿化事业的大局,现将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列举出来,以便广大绿化工作者参考。

白粉病

为害对象:月季、蔷薇、山刺玫、风仙花、玫菊花、杨、柳、槐、栎、玫瑰、大丽花、栗、核桃、泡桐、桑、朴、臭椿、苹果、梨、桃、丁香

为害状况:为害叶、枝、花柄花芽长出一层白粉状物,叶片卷曲,枝条畸形,严重时花少而小,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l、早春发芽前,彻底剪除罹病枝叶,集中烧毁,再喷3—4度石灰硫磺合剂。

2、生长期喷50%代林铵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800倍液。

黑斑病

为害对象:月季、蔷薇、山刺玫、黄刺玫、榆叶梅、杨、核桃、油桐

为害状况:主要为害叶片,叶上长出紫黑褐色或褐色圆形斑或不规则的轮纹斑,引起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

l、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2、根据病情可喷100—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

锈病

为害对象:蔷薇、玫瑰、月季、萱草、菊花、云杉、落叶松、马尾松、云南松、黑松、油松、毛白杨、枣。

为害状况:为害叶、茎、花茎和花蕾,产生橙黄色夏孢子堆和黑色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

1、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2、生长期药剂保护,喷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97%敌锈钠250—300倍液(加0.1—0.2%洗衣粉)。

灰霉病

为害对象:牡丹、仙客来、菊花、芍药、葡萄、杨、柳

为害状况:为害叶、茎和花,紫褐或褐色病斑,长出灰霉病状物,茎上病斑软腐,致使植株折倒。

防治方法:

l、注意通风透光,及时剪除病枝叶,集中烧毁。

2、药剂保护,喷120—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波或代森锣800—1000倍。

褐斑病

为害对象:榆叶梅、菊花、贴梗海棠、除虫菊、杨、沙枣

为害状况:被害叶上有褐色或黑褐色圆形病斑,叶渐变黑,枯死。

防治方法:

l、冬、春季彻底消除病叶、枝,并烧毁。

2、生长期喷药剂保护,喷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波或代森锌600倍液。

松苗叶枯病

为害对象:马尾松、黑松、湿地松、加勒比松

为害状况:苗木下部针叶先受害,逐渐向上蔓延,叶面先出现黄斑,后出现黑色小霉点。

防治方法:

1、苗木不要太密。

2、喷洒500倍退菌特或700倍六氯苯等杀菌剂。

炭疽病

为害对象:兰花、仙人掌、绣球、玉兰、仙客来、杉木、油茶、泡桐、苹果、海棠、桃、梨、樱桃、山楂、柿。

为害状况:为害叶、茎、长出近圆形紫褐色或淡褐色病斑,其上有黑色小点,严重时叶枯。

防治方法:

l、发现病株,及时剪除。

2、注意通风透光,严格控制土壤湿度。

3、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或多或70%托布津500—600倍液。

叶霉病

为害对象:牡丹、芍药

为害状况:为害叶、茎、病斑近圆形,紫褐色,呈明显的同心轮纹,潮湿时,叶背出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造成大量焦叶。

秋季花卉主要病害的防治


秋季长江下游地区,温湿度适中,光照较好,给一些病菌的滋生繁殖及其侵染创造了有利于条件,常使某些花卉受到严重危害。现将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便及时防治。
一、白粉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柄,嫩梢及花梗、花蕾、花瓣等部位。受害部位先呈现零星分布的白色粉点,后逐渐扩展蔓延,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在适宜的条件下,7-10天可布满整个叶片,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如同降霜一样,受害叶片,由于细胞组织受到破坏,常使叶片嫩梢扭曲萎蔫、僵化,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光合使用。有的不能正常开花,有的甚至整株死亡。菊花、凤仙花、大叶黄杨、瓜叶菊、大丽花、枸杞、紫薇、金银花、百日草、月季等花卉易受其害。
2、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白粉病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闷热等环境下发病严重。因此,要将花盆置于通风透光条件较好的地方。注意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浇水不可过量。并要及时摘除病叶,剪掉病枝、病蕾。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减少再浸染病原。初发病时,可喷洒1:1:140等量式波尔多液,发病后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严重时,每隔10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2-3次。
二、褐斑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褐色斑点,以后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斑逐渐扩大,连成大斑,因受叶脉的限制,多呈不规则形。其外围有一褪色晕圈。边缘呈红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病斑当中产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病害严重时,病斑占满全叶。被害植株叶片易脱落,受害重者,整株一叶不存,形成光杆,最后植株由下而上逐渐全株枯死。其中以杜鹃、水仙、茉莉、丁香、桂花、贴梗海棠、荷花、睡莲、石楠等花卉受害严重。
2、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发病前,每隔7--10天喷1次1:1:200波尔多液,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初期,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也可用50%多菌灵200倍液灌根。
三、炭疽病
1、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柄、嫩枝、茎杆及花蕾花瓣。叶片受害后,初期呈现出细小的圆形苍白色水浸状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周围有褐色边缘,微隆起。最后病斑中央部褪成灰白色至白色,该病部极薄,呈半透明状,易穿孔。也有的先从叶尖发病,后向叶片内扩展。病斑常可达整个叶面的1/3--1/2,最后叶片枯死。有的不断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常全株一叶皆无。叶柄受害时,病部变褐,稍凹陷,向叶片扩展蔓延到主脉、支脉乃至整个叶片变褐,病斑继续向下蔓延,由小叶柄到总叶柄、小枝,甚至茎杆变褐枯死。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往往产生淡红色粘质物,为病菌产生的孢子盘。受害植株,轻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失去观赏价值,重者导致整株死亡。山茶、月季、米兰、白兰花、百合、广玉兰、南天竹、万年青、君子兰、仙人掌、梅花、兰花等花卉易发生此病。
2、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浇水不宜过多,盆土不宜过湿,同时要增强通风透光性能,降低湿度。发现病叶、病叶柄应立即剪除烧毁,并要及时清除死亡植株。发病时,可喷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以及75%百菌清8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摘自《安徽农业》2001.10期)




茶花主要虫害及其防治(二)


茶梢蛾

危害状况 茶梢蛾以幼虫危害茶花叶肉和蛀食茶花春梢,使被害的春梢逐渐枯萎而死亡。

防治方法 ①在成虫盛期,可剪除被害的叶片和枝梢,集中烧毁,以消灭害虫。②在幼虫危害时期,可用敌百虫500~1 000倍液喷洒,或用杀螟松、氧化乐果等 1 000倍液喷洒,均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茶毒蛾

危害状况 茶毒蛾幼虫以食叶为主。一、二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多群集在茶花叶片背面,吃食下表皮和叶肉,而仅留上表皮与叶脉,使被害的茶花叶片成为半透明网状膜,不久即枯黄。三龄幼虫始食全叶,常群迁到树冠上部为害,同时吐 丝结网。四龄幼虫食量逐渐增加,到五、六龄时幼虫食量大增,待吃完全株茶花的叶片后, 即迁移至别处继续为害,其后果很为严重。

防治方法 ①在3龄幼虫之前进行防治,效果较好。②茶毒蛾一般以卵块越冬,可在冬季与早春采摘卵块,将其集中烧毁,以消灭虫源。为防止毒毛伤手,采摘前先在手上涂上肥皂水即可。③可用氧化乐果、敌百虫、马拉松等1000~1 500倍液喷洒防治 。④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潜叶蛾

危害状况 潜叶蛾以幼虫潜入茶花嫩叶和新梢皮下,进行蛀食,5月份开始危害,6月份虫害逐渐严重,到7~9月份虫害最为严重。被害幼叶的表皮出现半透明斑纹,被害新梢的表皮,出现白色或半透明泡状。茶花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扭曲脱落。

防治方法 ①可用杀灭菊酯5000倍液、氧化乐果1000倍液,在虫害发生前后,连续喷洒3次,即可防治。②家庭盆栽茶花如有若虫为害,可用人工捕捉杀灭。

茶尺蠖

危害状况 茶尽蠖以幼虫咀食叶片为害。在其大发生时 ,可将茶花叶片、嫩茎吃光,严重影响茶花生长,使它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在3龄幼虫之前进行防治效果好。常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2000~4000倍液、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杀灭菊酯2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敌敌畏、氧化乐果、马拉松等1000~1500倍液,用以进行喷雾防治。

毛茛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花毛茛为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茎挺立,花朵硕大,多瓣重叠,花色艳丽,是春季布置花坛、花境,点缀草坪,盆栽观赏和用于鲜切花生产的理想花卉。但花毛茛病害的发生,常导致块根腐烂,不发芽。植株茎叶枯萎,早衰不开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花毛茛的观赏,降低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在花毛茛生产中,对其发生病害的种类,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地调查与研究,以期为花毛茛生产中,早期正确诊断出病害的种类,及时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灰葡萄球菌侵染所致。为害花毛茛的叶、叶柄、茎、花及根系等整个植株。发病初期,先在近地面叶片的叶缘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蔓延至叶柄、花梗、花,并使病部变成褐色或灰褐色,受害组织呈软腐状坏死。后期发病严重,且在潮湿条件下,患病部位产生分生孢子,长出灰色霉层,植株枯萎死亡。

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环境条件适宜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棚室雾滴在植株间传播。阴雨绵绵,浇水过多,或大棚雾气大时利于发病。施氮肥过多,通风透光差,土壤排水不良,生长衰弱或多年连作等,发病严重。如遇连阴低温,天气转晴,温度升高时,灰霉病也易爆发。

防治方法:①花毛莨栽植前施足底肥,做好土壤和块根消毒,实行轮作。②加强栽培管理,保证通风透光良好,避免湿度过大。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③及时摘除有病枝叶、带病花蕾和清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菌源,减少病菌扩散。④发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向病部和土壤表面喷洒,每隔10d(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即可控制病害发生。

兰花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一、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兰叶。其症状是叶面出现椭圆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连片腐烂。大多在梅雨季节发生,在湿度80%以上,高温闷热时发病最盛。当发现时要立即剪除病叶,集中烧毁,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随即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炭疽美600倍液喷施。每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即可起到抑制作用。
二、软腐病 多在4~5月份发生。由于雨水带菌进入幼心内,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由褐黄变为黑色,以至发臭死亡。当发生后要及时移到通风少湿的地方,并用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尔多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施,每隔10~15天一次,连喷数次。
三、根腐病 多在高温多湿时发生。当盆土渍水、土壤板结、酸性较多、施肥过浓时镰刀菌趁机侵入根部,使根逐渐腐烂,植株吸收不到养分而死亡。如在早期发现,应迅速换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烂根败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整株兰花浸入15分钟左右,取出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以清水稀释3000倍,浸透兰株30分钟后晾干,重新种在更新的植料里,放置在通风之处。
四、白绢病 当高温多湿时节,其病菌的菌丝体先从假鳞茎或基部入侵,接着危害根部。病害发生后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发黄干枯,表面缠绕白色绢丝状的菌束,慢慢扩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兰根,都会中间通空,只剩下纤维组织,呈现出叶断根断的干死现象。防止白绢病的发生,在种植前要选用干净和消毒过的植料,不宜施用过浓的有机质肥料。用百菌灵600倍液将病株浸上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000倍浸透20分钟,重新栽种,另放置其它地方,与没有发病的正常兰花隔离,以防发生传染。
五、日灼病 在缺乏遮光的地方,兰花被夏天强烈的日光晒过,使叶肉内的一些叶绿素遭受曝晒而坏死,继而被病菌侵入而发生病变,其病状多呈褐色或黑色斑点。防治的方法着重于加强荫蔽设施,特别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阳光曝晒。
六、兰叶发黄或叶尖干枯 不一定都是由于病菌引起,大多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现的生理现象。这就需要注意以改善水肥条件、调节空间温湿度、经常通风换气等方法加以解决。

水仙病害防治(一)


水仙花叶病:

症状:在水仙生长初期不表现症状,或出现轻微的绿色斑驳。随着病情发展,到生长中期才产生明显的花叶症状,严重时叶片黄化,扭曲,植株明显矮小、瘦弱。其病原为水仙花叶病毒。通过叶蝉、汁液与接触传播,带毒的鳞茎及子球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该病毒还侵染红口水仙、黄水仙、风信子、长春花、千日红、矮牵牛、三色旋花、绒缨菊等观赏植物。此外、黄瓜花叶病毒也可引起水仙花叶病。

防治方法:

1、采用茎顶组织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脱毒,培养无毒苗,并建立无毒母球基地。 2、注意田间卫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以免传毒。 3、喷洒杀虫剂,防治桃蚜及其他蚜虫以及叶蝉等传毒昆虫,以上方法应结合运用,综合治理,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水仙灰霉病:

症状:水仙鳞茎受害后,根盘部腐烂,变软,表面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鳞茎最好薄薄一层摆在竹帘上,贮藏场所要干燥,通风透光。 2、药剂消毒 鳞茎用0.5%福尔马林液处理半小时,水洗后阴干贮藏。 3、人工防治 贮藏期间发现有病鳞茎,立即拣出销毁。

水仙黄条斑病:

症状:其典型症状为沿叶脉产生黄色条斑,成为系统花叶。病叶开始粗糙,花梗也有明显的褪绿斑,花碎色。最后,鳞茎变小,植株矮化,提前枯萎。有些品种的叶片上褪绿不明显,有的品种则表现为绿色条斑。其病原为水仙黄条斑病毒。通过桃蚜及其他蚜虫传播,汁液也可以传毒。水仙黄条斑病毒还能侵染明星水仙、黄水仙、红口水仙、多花水仙及长寿花等花卉。其他还有潜隐病和条纹病,它们分别由水仙潜隐病毒与中国水仙条纹病毒所致。在自然条件下,往也会有两种或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其症状也就复杂化了。

防治方法:1、采用茎顶组织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脱毒,培养无毒苗,并建立无毒母球基地。 2、注意田间卫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以免传毒。 3、喷洒杀虫剂,防治桃蚜及其他蚜虫以及叶蝉等传毒昆虫,以上方法应结合运用,综合治理,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水仙大褐斑病:症状:发病初期病斑出现于叶子尖端,呈褐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以后叶子的边缘和中部也会出现病斑,花梗也可被浸染。病斑初为褐色斑,扩展后成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单个病斑大水可达1厘米×4.5厘米。病斑全并呈细长条斑,上下端迅速黄化。病斑在边缘发生时,叶片生长停滞并变成扭曲状。中国水仙上的病斑明显地加厚,周围组织黄化。喇叭水仙的病斑褐色,周围不黄化。 病原及发病现状:病原为水仙大褐斑菌(Stagonospora curtisii)。病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鳞茎表皮的上端或枯死的叶片上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也可在其他寄主如孤挺花、文殊兰上越夏。南方地区4-5月间雨水多,发病较重。栽植过密、排水不良,连作都会加重发病。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多花水仙病重,青水仙、喇叭水仙感病轻。

防治方法: 1、剪除病叶,拔除病株,减少浸染源。 2、避免连作或在水仙种植地附近种孤挺花、文殊兰、百子莲等植物。   3、鳞茎收获时避免产生伤口,种植前剥去膜质鳞片,将鳞茎浸入1%甲醛溶液浸泡0.5-1.0小时,或50%多菌灵500液12小时,或0.1%升汞溶液0.5-1.0小时,减少初次浸染。 4、发病期可用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

仙客来主要病害


1、细菌性叶腐病

病害在仙客来的叶柄、芽、球茎处均可发生。开始时叶柄带有水渍状病点,随后病斑扩大成黑色斑块,继而造成腐烂。腐烂部沿叶脉向叶端发展,使叶片全部腐烂,叶黄化枯死。病状扩大到幼花芽及叶芽,并沿输导组织扩展到球茎,使之腐烂枯死,地上部萎蔫。仙客来的幼苗即可感病,第一片叶展开时胚轴可产生水渍状斑点,使幼苗枯死。一株幼苗发病枯死可以传染其它健康植株。接触过病株的手、水、花盆等均可为其传染源,种子带菌也是主要传染途径。

防治方法:消除自然传染源,防止种子传染,加强种子检疫。播种前用0.5%次氯酸钠浸泡3小时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1昼夜;随时摘除病叶或植株,集中烧毁,同时要喷药并保持环境的卫生,养护操作时尽量保持环境干燥,不要用处理过病株的手再污染健康植株;药物防治可喷150至200倍波尔多液,摘叶或摘花后的伤口处可用土霉素2000倍液或链霉素3000至4000倍液涂抹,以起到预防作用。

2、细菌性软腐病

病害多发生在7至8月高温多湿期,雨天过后的晴天,地上部急剧萎蔫枯死,球茎软化腐烂,芽及叶柄基部也同时腐烂,腐烂部位放出恶臭气味,球茎上部有粘液状渗出物。软腐病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用土消毒不彻底很容易导致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盆栽用土要进行彻底消毒,在每立方米培养土中均匀撒上加水50倍的福尔马林稀释液400至500毫升,然后把土堆积,上盖塑料薄膜,密闭48小时后去掉覆盖物并把土摊开,待福尔马林气体完全挥发后便可使用。消毒时戴上口罩和手套,防止药物吸入口内接触皮肤。另一种方法是加热消毒,家庭配置好的培养土放入铁锅内,放在火上灼烧2 0分钟也能收到消毒效果;药物防治可选用1000倍链霉素液或150至200倍波尔多液定期喷洒重点病株及周围健株的根际土壤,约每隔半月喷一次,连续喷2至3次,即可控制病情蔓延。

3、炭疽病

炭疽病在1年中任何时候都可发生。初发病时叶片出现小的水浸状小斑点,然后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同心圆形轮状病斑。7至10月是仙客来叶芽及花芽分化盛期,这时幼花芽也可出现水渍状小斑点,斑点上下延伸形成纺锤形的病斑,可致花枯死。

防治方法:炭疽病菌喜高温,待芽枯死时再防治已经太晚了,因此要早防早治,消灭传染源是首要措施。本病以种子传染为主,种子要用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等彻底消毒,同时绝不可在病株上采种。合理浇水施,发病前喷洒160倍波尔多液,每半月喷一次,连续喷2至3 次,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剂或代森锰锌800至1000倍液。

4、灰霉病

灰霉病病菌生活力很强,一般雨季至10月以后的花期发病较多,在6至7月的阴雨天如植株软弱徒长,老化叶有伤口等,病菌便会侵入,通常老叶的叶柄处先发病。10月以后如果温室密闭,温度高也可发病。初发病时植株外侧老叶柄腐烂出现黑色霉菌,随后邻近的叶柄、花梗也相继发病,很快传染整个植株,最终导致球茎腐烂,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此病在多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因此以防湿为主要对策。浇水不要过多,要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并保持室内洁净,使病菌密度下降。药剂防治主要是在雨季到来前的5月下旬及进入温室前的9月下旬及早定期喷洒克菌丹800倍、苯菌灵2000倍的混合药液。

5、萎凋病

萎凋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病初期一部分叶片失去生机,凋萎、黄化,以后黄化叶片逐渐增多,雨后晴天植株全部枯萎,这种情况到夜间可以恢复正常,白天再度萎蔫,直到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此病主要以土壤传播为主,因此用土及花盆等要进行彻底消毒,根除其传染源。同时要合理浇水,因为花盆过大,盆土过干或过湿等都易导致萎蔫病的发生。发现病株要马上烧掉或深埋,并对花盆进行再次消毒。药物防治主要是用苯菌灵2000倍液灌根防治,生长期以克菌丹800倍液喷洒。

6、叶斑病

叶斑病一般多在7至10间发生,叶片呈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摘除病叶,同时用代森铵800至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150至200倍液喷雾。

7、细菌性芽腐病

芽腐病菌喜低温,多在11月至历年3月的寒冷时期发病。仙客来受冻后更易患病,其病状也是叶、芽、球茎发病腐烂。

防治方法:对种子要进行彻底消毒,定期喷150至200倍波尔多液防治。

8、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侵入幼苗的根部在主根和侧根上长出许多大大小小的瘤状物,线虫在瘤内吸食汁液,感病植株呈现营养不良、矮化、叶片小而皱、丛生,以后渐渐枯萎根系坏死。

防治方法:栽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把土放在铁锅中炒拌20分钟,待土壤变干发白时取出,冷却后便可使用,同时每盆用克线磷0.75克。发病后用8%敌敌畏1000倍液浇灌仙客来根际土壤

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花卉病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选用抗病品种

要在多种选择中,筛选出抗病的品种,抗病毒品种,本身自带的抗体,就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选择这样强壮,健康的品种,会让你接下来的种植以及花卉的养护减轻负担。

加强管理

植物和人一样,拥有生命,需要营养,因此,在花卉的养护过程中,应时时注意管理,比如合理的浇水,施肥,定期除草、修剪枝叶,搞清楚种植的花卉的生养习性,注意种植环境,光照环境是否和花的品种符合等。

加强土壤消毒处理

很多人在养花的过程中都经常忽视这点,但其实,对土壤进行消毒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名贵花种来说,更是重要,可以采取喷洒高锰酸钾或者搅拌生石灰粉等,这些看似简单地步骤,却能让花卉成长的更好。

适时、适度的进行药物防治

常用的保护剂主要有:百菌清、代森锌、波尔多液等,这些药剂在花卉未发生病症前喷洒,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花卉染病时,常用的药剂有:甲基托布津、达克宁、甲霜灵、多菌灵等。

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病害


桂花又名木犀,为我国特产的珍贵芳香植物。咸宁位于鄂南,素有桂花之乡之美称,近年来,桂花病虫害为害上升,致使观赏价值下降,常见的有: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吉丁虫、木虱、粉虱、介壳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和尺径等,结合近几年防治实践,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经验简介如下。

(1)发疽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茎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为害严重时枯叶。

从6-7月开始,喷代森锌500-600倍液预防;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并喷洒50%代森胺800-1000倍液防治。或冬季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2)叶斑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面上发生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上生有黑霉,致使叶片早落。从6-7月开始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合理浇水及施肥;注意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3)腐烂病:多发生在根颈部,被害部位呈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乃至死亡。夏无多雨季节发生严重。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患病严重处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4)吉丁虫: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

人工捕杀: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振动枝干,落地后捕杀。

涂刷茎干:从成虫发生到幼虫为害期在茎干上涂刷20-30倍敌敌畏乳剂,氧化乐果乳剂或久效磷乳剂,重复3-4次(间隔7-10d);用80%敌敌畏乳剂和10-20倍粘土,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刷在枝干被害处,使羽化后成虫咬破树皮出洞时中毒死亡。

成虫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2-3次(间隔7d左右);毒杀幼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刮除树皮,涂以80%敌敌畏乳剂20倍液。

(5)木虱: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液,诱发煤烟病。 若虫盛发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0%久效磷2000-3000倍液。

(6)粉虱: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焉、甚至死亡。该虫分泌大量排泄物,污染叶片,可引起煤烟病。抓住低龄幼虫期喷药,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2.5%敌杀死40ml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喜欢《茶花主要病害防治(一)》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缺铁主要症状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