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香石竹枯萎病”,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症状]

受害后茎变软,易倒伏,叶变淡黄色,维管束内部通常出现褐色条纹,引起植株枯死。

[病原]

香石竹尖孢镰刀菌[Fusarinm oxysporum Schlecht. F. sp. Dianthi (Prill. et Del.) Snyder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分生孢子座与粘分生孢子团,子座红色或浅紫色,无气味。

病菌可随寄主植株残体在土壤中存活,通过伤口侵入植株根系和插枝。在26-28℃条件下危害猖獗。此菌只能侵染石竹及香石竹。

[防治方法]

1、病菌可借插枝传播,扦插繁殖时须从无病植株上选剪枝条。

2、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烧毁,如系零星发病,可将病穴更换新土,或可用0.1%福尔马林对土壤消毒。

3、在初见病株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灌注植株根部周围土壤,每隔10天左右灌一次。

4、应用有机质改良土壤 近年国外和我国台湾省,广泛研究土壤添加有机质,对土壤病害的防治有明显效果。据报道,日本在土壤中添加蟹壳类几丁质,防治番茄枯萎病有效,常后使用鸡粪对多种枯萎病也有效。

Xzh52.COM延伸阅读

香石竹芽腐病


[症状]

芽部受害后通常从内部腐烂,鳞片亦变为褐色,花稍微开放或完全不能开放。病情严重时植株生长停止。

[病原]

梨孢镰刀菌[Fusarium poae (Peck) Wollenw.]属半知菌亚门。菌株白色、黄色或红褐色,大型分生孢子数量少,弯镰刀形。小型分生孢子很多、卵形、梨形,厚垣孢子间生、单生或成对,结节状或成串。此菌大多数和螨共生,螨常带病菌侵入芽内,利用病菌造成的腐烂物质作为营养。

[防治方法]

1、 栽植抗病品种。试验证明,白石竹最易感染芽腐病,黄色或红而带白条的品种则感病较轻,淡红的品种感病更轻,红石竹品种对于芽腐病有相当的抗病能力。

2、 发现病芽随时切除,烧毁。

3、 不要栽植过密,要注意通风透光,创造凉爽的环境条件。

4、 喷施高效杀螨药剂(如克螨特、三氯杀螨醇等),杀灭螨类。

香石竹黑斑病


症状此病亦称枝腐病,为香石竹的一种严重病害。病害发生于叶片、枝条和花蕾,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严重时引起全株枯死。

叶片受害后,出现淡绿色、水渍状斑点,后转褐色,逐渐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部灰白色。一般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扭曲,以至萎垂。

枝条上的病斑灰褐色,呈不规则的长条形,多发生在分叉和伤口处。如果枝条被病斑环绕,上部枝叶即萎蔫枯死。

花部受到侵染后出现坏死斑,花瓣不能正常开放。病部产生的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石竹链格孢[AlternariadianthiStevensetHall],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暗褐色,簇生于寄主植物的气孔,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有纵横隔膜,生于分生孢子便之顶端。

引起香石竹发生叶斑和枝腐病的病原还有AlternariadianthicolaNeerg.。

传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气孔和伤口侵入植株。不同香石竹品种对病害的反应有差异。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株残余物,集中烧毁,以消灭侵染源。

2、在发病严重的地段实行轮栽,或对土壤进行处理:每亩用五氯硝基苯1-2.5千克,药粉与30倍的细土拌和,撒于土面,然后翻入土中。然后翻入土中。如果栽培用土不多时,也可加热处理(高压灭菌2小时)。

3、选择抗病品种,栽在通风透光的地段。

4、避免淋浇和风雨袭击,以减少病菌的扩散和侵染。

5、生长期发病和摘除赘芽后,及时喷施波尔多液(1:1:200)、75%百菌清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50%扑海因1500倍液。

坪镰刀枯萎病

镰刀菌枯萎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全国各地草坪均有发生,可侵染多种草坪禾草,如早熟禾、羊茅、翦股颖等,严重破坏草坪景观。

一、症状特点

该病主要造成烂芽和苗腐、根腐、茎基腐、叶斑和叶腐、匍匐茎和根状茎腐烂等一系列复杂症状。发病草坪开始出现淡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随后迅速变成枯黄色,直径2至30厘米。高温干旱条件下,病草枯死,根部、冠部、根状茎和匍匐茎变成黑褐色的干腐状。枯草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至30厘米。湿度高时,病部可出现白色至粉红色的菌丝体和大量的分生孢子团。温暖潮湿的天气,可造成草坪发生大面积叶腐和茎基腐。叶腐主要发生在老叶和叶鞘上(首先侵染叶尖),病斑初期水渍状墨绿色,形状不规则,后变枯黄色至褐色,病健交界处有褐色至红褐色边缘,外缘枯黄色。严重时茎基部变褐腐烂,整株死亡。三年生以上的草坪可出现直径达1米左右、呈条形、新月形或近圆形的枯草斑,枯草斑边缘多为红褐色。由于枯草斑中央为正常植株,整个枯草斑呈蛙眼状。这一症状通称“镰刀菌枯萎综合症”,多发生在夏季湿度过高或过低时。在冷凉多湿季节,可单独或与雪腐捷氏霉并发,引起雪腐病或叶枯病。当草坪被积雪或被其他覆盖物覆盖时常造成叶片枯萎或草株死亡的斑块?在没有积雪或覆盖物时则使草坪出现弥散枯萎。

二、发病规律

由于种子带菌率较高,在种子萌发出苗时,常引起猝倒和苗立枯。高温和干旱有利于冠部和根部腐烂病的发生,主要是发生在仲夏高温期间、充分暴露在阳光下的土壤干旱地方,特别是向南坡面上。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有利于镰刀菌枯萎综合症严重发生,干旱后长期高温或枯草层温度过高时发病尤重。此外,在春季或夏季过多或不平衡使用氮肥,草的修剪高度过低,土壤顶层枯草层太厚等,均有利于镰刀菌的发生。另外,pH值高于7.0或低于5.0也有利于根腐和基腐发生。长期高湿条件下有利于叶斑病的发生。

冠腐、根腐、叶斑和冷湿季节的雪腐、叶枯等症状可在任何龄期的草坪上发生。如:草地早熟禾四年生草坪发生的枯萎综合症,即表现出叶斑、根腐、根茎腐等症状就不受株龄影响。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耐病草种或品种。草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如:翦股颖>草地早熟禾>羊茅。提倡草地早熟禾与羊茅、黑麦草等混播。

2.建植时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可选择草病灵2、3、4号,或适乐时、福美双、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按种子量的0.2%至0.4%拌种。

3.加强科学养护管理,提倡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大量使用氮肥。减少灌溉次数,适当深浇,提供足够的湿度而不致造成干旱胁迫。斜坡易干旱,需补充灌溉;及时清理枯草层,使其厚度不超过2厘米;病草坪剪草高度应不低于4至6厘米;土壤pH值保持在6至7之间。

4.化学防治可选用草病灵3号、阿米西达、敌力脱、甲基托布津等内吸杀菌剂喷雾或灌根。其中草病灵3号防治腐霉枯萎病效果最好。

香石竹叶斑病


病原:香石竹链格孢。分生孢子梗丛生,淡褐色,20.6~45.0微米×5.1~7.7微米;分生孢子手榴弹状或倒棍棒形,具纵横隔膜,褐色,39.8~79.7微米×10.3~29.6微米。该病还有另一种较细的链格孢。
发病规律:该菌主要在病株和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以气流和雨水传播,气孔和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雨季注意排水,露地栽培应搭棚架,使通风透光,勿淋雨,减少发病。温室内避免从植株上方浇水,变喷灌为浇灌或滴灌。②田间发病初期或摘芽、切花后应立即喷洒杀菌剂,如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亦可用1%波尔多液或8%代森锌500~7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7~15天一次,连续2~3次。③插条消毒。香石竹扦插前用10%401的1000倍液浸泡1小时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10分钟,再用水冲洗后栽植。


香石竹茎腐病怎么防治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花香浓郁,颜色多样,有黄、白、紫、红、杂色、洒金、康乃馨可以耐轻微霜冻,但是不耐严寒,而且还忌炎热。种植时要特别的小心养护。

茎腐病是香石竹常见的一种病害。香石竹茎腐病怎么防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香石竹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的茎腐病主要发病部位在香石竹的下部枝条和叶片上,茎腐病的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颜色是红褐色,等到茎腐病发展得比较严重时会变成深褐色,到了后期还会变成灰白色至灰色。香石竹的茎腐病病叶干枯后不会脱落,枝条上的茎腐病病斑会使得上部的枝梢和花蕾全部枯死。

香石竹的茎腐病的病原菌会在茎叶上越冬,到了第二年6月时会开始发病,到每年的盛夏和雨季时茎腐病会变得病情最重,如果香石竹的栽植过密茎腐病则会蔓延很快。

香石竹在茎腐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可以采用喷布倍量式波尔多液来进行防治,一般可以每隔7天喷一次,只要喷2~3次就可以了。香石竹在发病后可以立即喷布50%代森锌1000倍液,可以防止病情的扩大蔓延。

香石竹的养护注意事项

康乃馨繁殖可以采用播种、扦插、压条法进行繁殖,康乃馨以扦插为主。康乃馨扦插的温度一般不得低于10〜13摄氏度,然后放在遮阴处进行养护。康乃馨种植的盆土要选择肥沃的腐叶土,定植的康乃馨苗要保持浇水充分。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等到康乃馨的苗长到15厘米时,可以摘心一次,保进康乃馨多发侧枝,康乃馨在开花前要及时去掉叶腋花蕾,只留下顶花蕾开花,康乃馨的生长期间每隔10天左右可以施一次肥水,温度保持在8摄氏度左右。

常说的石竹花,包括中国石竹,也就是洛阳花、美国石竹,也就是须苞石竹,五彩石竹、还有矮本的少女石竹、瞿麦等,现被重视栽培的是香石竹,也就是常说的康乃馨,香石竹原产于南欧地产,引入我国时间不长。

康乃馨的茎高大约60cm,叶子呈白绿色,下部多分枝,花单生或2〜5朵簇生。有香味。康乃馨的花期比较长,在每年的5〜10月都可以开花,康乃馨的花色有大红、粉红、紫红、肉色、洒金、玛瑙、黄色等,其中又以黄色为名贵。康乃馨如果是温室栽培几乎可全年都能开花,康乃馨适用于盆栽多作切花生产,在婚礼上常常采康乃馨。

大叶黄杨枯萎病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这种病虽然顽固,若能采取正确措施,针对病原,多管齐下采取措施还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防治效果的。
症状
患病的大叶黄场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发病规律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防治方法
1.加强疫情检查,严防带病植株进入非疫区;2.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栽培地每平方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用硫磺粉0.5公斤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4.对于未患病的植株,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锌1000倍液对植株进行交替喷雾进行防治,连喷2至3次。

合欢枯萎病的防治


一、症状 
合欢感染枯萎病后叶片萎蔫、下垂、变干并萎缩,以后叶片脱落,枝条枯死。有的是一两个枝条或几个枝条表现出症状,有的半边枝条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在树干和枝条的横截面上出现一整圈变色环,病株根部皮层变褐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病树树干和树皮的皮孔中可产生肉桂色至白色粉状霉层。  
二、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中残留,由地下根直接侵入或通过伤口侵入,引起植株枯死。在苗圃中有的发病苗木根部完好,但剪口处变枯,纵向剪开后,内部已变褐色。从变褐色的边材中也能分离到病菌,剪口是病原菌侵入途径之一。该病属系统侵染性病害,整个生长季均能发生,5月出现症状,6至8月为发病盛期,病害可一直延续到10月。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增殖和侵染,暴雨和灌溉有利于病原菌传播。
三、防治措施 
该病菌源分布广,侵染期长,通过土壤传播,又是系统性病害,发病早期难以发觉,一旦出现症状难以挽救,所以,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 
合欢在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较好,而街道上土壤坚实,通透性差,因此最好不要将合欢作为行道树,应栽植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  
2.加强抚育管理 
定期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注意防旱排涝。尽量少剪枝,剪后伤口要涂保护剂。清除重病株,以减少侵染源。
3.化学防治 
生长季节未出现症状前,开穴浇灌内吸性药剂,如50%托布津500倍液,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等。在移植时用1%硫酸铜溶液蘸根,枝干处的伤口涂保护剂,以防病菌侵染。

合欢树枯萎病


合欢属落叶乔木,是优美、速生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但合欢树枯萎病的发生,往往会严重影响这一树种的景观效果。如何有针对性的避免和减少此类病害的发生及防治,笔者将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此写出供同行参考。

表现症状合欢树的幼苗和大树均可受此

病危害,但多发生于长势较弱和被病虫害危害过的植株。表现为植株叶片萎蔫、变黄、脱落,枝条逐渐枯死,前后过程仅几天时间。截开主干断面,可见一整圈变色环,树根部断面呈褐色或黑褐色。

发生规律合欢树枯萎病为系统性传染病害,菌种为镰刀菌,传染性强。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残组织和带菌土壤中存留。由根茎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继续繁殖造成输导组织堵塞,并发生毒害作用,最终导致植株萎蔫至死。而且会以较快的速度传染给周边树木,如果防治不利,可造成大面积死亡。尤其是一些弱树,一旦被感染后,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大多在六七八三个月,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入;暴雨、灌溉会促进病原菌的扩散,增加树木的感染机会。

防治对策针对该病侵染期较长,传播途径多,病菌源广,系统性染病,且染病初期难以发现,一旦出现病状,难以控制这一特点。采取单项防治措施很难达到防治目的,必须综合防治,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选择适宜的土壤栽植。合欢树栽植切忌低洼地,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方栽植。

栽植形式上要科学。最好单株或几株栽培于绿化带内,也可点缀在花园、庭院内;由于街道土壤坚实连片,排水不良,不宜作行道树。

提高管理水平。定植后的合欢树要坚持定期松土,防旱排涝,定期施肥,做到春秋各施一次有机肥。成龄树要施有机肥,每棵树4至6公斤有机肥拌土均匀进行坑施,以增强合欢树的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一是在夏季,未见发病之前,逐一开穴浇灌50%甲基托布津500倍或40%的多菌灵600倍液。二是对于移栽的树可用10%硫酸铜溶液蘸根处理。对于已截过的枝干断面,涂抹保护剂,防治病菌侵入。

防治棉花黄枯萎病


怎样防治棉花黄枯萎病

姓名:王圣 单位: 联系电话: 2007-06-25

专家解答
王圣同志: 您好,您咨询的问题参考如下: 症状: 又称半边黄、金金黄、萎蔫病。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症状常表现多种类型: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红叶型等;蕾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枯斑型、顶枯型、光秆型等。青枯型棉株遭受病菌侵染后突然失水,叶片变软下垂萎蔫,接着棉株青枯死亡。黄化型 多从叶片边缘发病,局部或整叶变黄,最后叶片枯死或脱落,叶柄和茎部的导管部分变褐。黄色网纹型子叶或真叶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保持绿色,病部出现网状斑纹,渐扩展成斑块,最后整叶萎蔫或脱落。该型是本病早期常见典型症状之一。皱缩型 表现为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有时与其它症状同时出现。红叶型苗期遇低温,病叶局部或全部现出紫红色病斑,病部叶脉也呈红褐色,叶片随这枯萎脱落,棉株死亡。半边黄化型 棉株感病后叶半边表现病态黄化枯萎,另半边生长正常。该病有时与黄萎病混合发生,症状更为复杂,表现为矮生枯萎或凋萎等。纵剖病茎可见木质部有深褐色条纹。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f. sp.vesinfectum (Atk.) Snyder et Hansen称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透明,具分隔,在侧生的孢子梗上生出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略弯,两端稍尖,具2-5个隔膜,多为3个,大小22.8-38.4×2.6-4.1(μm)。我国棉枯萎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分为三种培养型:Ⅰ型纺缍形或匀称镰刀形,多具3-4个隔,足胞明显或不明显,为典型尖孢类型。Ⅱ型分生孢子较宽短或细长,多为3-4个隔,形态变化较大。Ⅲ型分生孢子明显短宽,顶细胞有喙或钝圆,孢子上宽下窄,多具3个隔。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多为单细胞,大小5-11.7×2.2-3.5(μm)。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黄色,单生或2-3个连生,球形至卵圆形。枯萎病菌的菌落因菌系、生理小种及培养基不同而有差异。该病菌的生理小种国外报道有6个,我国除第3号小种外新定7号、8号二个新小种,其中7号小种在我国分布广,致病强,是优势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带菌种子及带菌种肥的调运成为新病区主要初侵染源,有病棉田中耕、浇水、农事操作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田间病株的枝叶残屑遇有湿度大的条件长出孢子借气流或风雨传播,侵染四周的健株。该菌可在种子内外存活5-8个月,病株残体内存活0.5-3年,无残体时可在棉田土壤中腐生6-10年。病菌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及微菌核遇有适宜的条件即萌发,产生菌丝,从棉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根的表皮或根毛侵入,在棉株内扩展,进入维管束组织后,在导管中产生分生孢子,向上扩展到茎、枝、叶柄、棉铃的柄及种子上,造成叶片或叶脉变色、组织坏死、棉株萎蔫。该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地温20℃左右开始出现症状,地温上升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时隐症,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夏季大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偏碱、排水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或施用了未充分腐熟带菌的有机肥或根结线虫多的棉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抗病品种有 陕401,陕5245,川73-27,鲁抗1号,86-1号,晋棉7号,盐棉48号,陕3563,川414,湘棉10号,苏棉1号,冀棉7号,辽棉10号,鲁棉11号,中棉99号,临6661,冀无2031,鲁343,晋棉12号、21号等。耐病品种有辽棉7号,晋棉16号,中棉18号,冀无252等。枯萎病、黄萎病混合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枯萎病、黄萎病或耐病品种,如陕1155,辽棉7号,豫棉4号,中棉12号等。 (2)实行大面积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提倡与水稻轮作,防病效果明显。 (3)认真检疫保护无病区。目前我国2/3左右的棉区尚无该病,因此要千方百计保护好无病区。无病区的棉种绝对不能从病区引调,严禁使用病区未经热榨的棉饼,防止枯萎病及黄萎病传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4)铲除土壤中菌源清除零星病株。发病株率0.1%以下的病田定为零星病田。发现病株时在棉花生育期或收花后拔棉秆以前,先把病株周围的病残株检净,再把病株1m范围内土壤翻松后消毒。用50%棉降可湿性粉剂140g或棉隆原粉70g与翻松的土壤混拌均匀,然后浇水15-20L,使其渗入土中,再用干细土严密封闭;也可用含氮16%农用氨水1份对水9份,每m2病土浇灌药液45L,10-15天后再把浇灌药液的土散开,避免残毒或药害。 (5)棉种及棉饼消毒。棉种经硫酸脱绒后用0.2%抗菌剂402药液,加温至55-60℃温汤浸种30分钟或用063%的50%多菌灵胶悬剂在常温下浸种14小时,晾干后播种。用棉饼作肥料时,棉籽经60℃热炒4分钟或100℃蒸气1-1.5分钟制成的棉饼无菌。 (6)用无病土育苗移栽。 (7)连续清洁棉田。连年坚持清除病田的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就地烧毁,可减少菌源。 以上内容及建议,仅供参考。

《香石竹枯萎病》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枯萎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