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立菊是怎样培养的?,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一株大立菊可开上千枝花朵,富丽堂皇,十分壮观。如中山小榄的大立菊,一盆可达4-5千朵花。应选择高秧、分枝性强、节间长而柔韧、花朵整齐、花开持久的大花品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选第一代脚芽扦插育苗。要求芽全长10厘米,出土部分5厘米左右,长势茁壮,丰满抱头,下带根系。

摘心是培植大立菊的关键。在植株展开6-8片叶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当一级侧枝展开4-5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此次摘心后,原主干下部发生的侧枝应予以保留。培育一棵千头立菊,要摘心7-8次,最后一次摘心在7月下旬。

换盆不必局限时间,发现排水孔微露新根,即可连土坨移出换盆,如要培养千头立菊,必须地栽。到次年9月底10月初,植株已经成型,花蕾也已生成,需将地栽立菊带土移入大盆中。

一般每次摘心后,可施用微量速效化肥催芽。夏季可在10天左右施用1次氮磷钾复合肥。7月下旬最后一次摘心后,施用充分腐熟的饼肥,间隔15天再施1次,9月中旬第二次追肥,9月下旬以后,每周追液肥1次,直至花蕾露色为止。

立秋以后,先在盆内插入竹杆,再用细竹围成大小不同的圈绑扎在立杆上,一棵三千朵立菊花架直径为2.8-3米。在立杆与圈上用细竹纵横连成十字或井字形框架。当花蕾发育定型后,即开始标扎,使花朵整齐,均匀的排列在圆圈上。花蕾上架标扎时,盆土稍带干燥,不使枝叶水分过多,以免上架折断花枝。花蕾上架标扎工作最好在午后进行,此时枝叶含水少,柔软,易弯曲,易牵引。

XzH52.COM推荐阅读

大丽花和大立菊的区别


植株外形

大丽花

又叫大丽花、天竺牡丹、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菊花在傲霜中含苞怒放,但是大丽菊却不同;大丽花在春夏期间陆续开花,等到春夏季节过去以后依旧会零散的开花,直到霜降时凋谢。它的花形和牡丹花的外形很相似,色彩瑰丽多彩,很受人们的欢迎。

大丽花的花是头状花序大,有长花序梗,呈下垂生长,叶子是肉质,内层呈膜质,椭圆状披针形。

大丽花的颜色多样有白色、黄色、紫色等等。

大立菊

大立菊株大花多,是菊花类植物栽培的一种株型,当栽培一年以后就能够开出几百朵至上千朵花花来,极具观赏价值。

价值

大丽花

大丽花的生长在温暖光照的环境下,最适合做花坛、花径或庭前丛植中的植株,极具观赏价值,矮生的品种也可以作盆栽。

大丽花的花朵还可以制作切花、花篮、花环等用来做装饰以及文艺演出的道具。

大立菊

大立菊其花开颜色多彩,一株可以开百来朵花,极具观赏性;

所以大立菊比较适于作展览或厅堂、庭园布置用。

独本菊是怎样培养的?




  独本菊是指每盆栽培1株,独开1花的菊花,它能够充分表现品种的形态特征,亦称品种菊和标本菊。独本菊的花径一般可达25-30厘米。甚至40厘米左右。平瓣类型瓣宽可达7厘米,长管类型花瓣垂直可达50-60厘米。
每年花谢以后,将留种的独本菊地上部分剪去,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或脱盆将宿根埋入土中。养好接穗。于第二年七月上旬进行扦插,此时温度较高,生根容易,20天左右便可定植菊苗于20厘米口径的瓦盆中,填半量培养土,9月初再将培养土填足。一周后,植株明显长大,此时应即用细竹标扎以防倒伏。细竹最好涂成茎杆同一颜色,不宜太粗,长短应高过花头。待花朵长定后,再将标竹多余部分剪去。9月中旬,花芽形成后,植株不再向高生长。从产生花蕾之日起,要开始施重肥,灌足水。施肥从每星期一次增加到每星期二次,浓度由粪水2份水8份,增到肥、水各半。促使花蕾迅速发育。如发现腋芽萌发,要及时剥除。植株现蕾后,应适时拨除侧蕾,以保证主蕾充分发育,但不宜过早,否则易损伤主蕾和新叶;也不应过迟,以免空耗养分和残留侧梗疤痕。拨蕾时应以左手扶住植株,用右手食指尖或火柴棍从侧方轻轻一捅,侧蕾即落。自上而下可分3次陆续拨除侧蕾。另外不可一次把侧蕾除尽,应在第四个叶片下酌情留1-2个侧蕾做后备用,当确定主蕾发育正常时,再把后备蕾摘除。

独本菊也可采用脚芽扦插法培植。头年冬季选取留种母本的脚芽,扦插后放在温室中培育。翌年2月栽于20厘米瓦盆中,作为母株,5-6月,苗高60厘米时,摘心,促其从根部诱发脚芽。7月中旬,脚芽高10厘米时,选远离母株基部,近盆边处,顶芽饱满的脚芽,以这个脚芽为中心定植于大盆中,其余脚芽都剥除。到8月上旬再剪除母本。以后勤施浓肥,去侧芽、侧蕾、标竹等都与前法相同,可以培育出很大的花朵。

塔菊、大立菊浇水四要点


根据所处不同生长阶段确定浇水量4月初,嫁接塔菊、大立菊的蒿苗从盆中移植大木桶,浇一次透水,缓苗期不需浇水。当蒿苗恢复正常生长,至4月中旬开始嫁接,进行正常的浇水管理,但此时根系尚不发达,地上部分生长量也不大,每隔2天-3天浇水一次即可。5月至7月,是塔菊、大立菊嫁接盛期,此期地下根系逐渐发达,地上部分嫁接的菊苗生长量逐渐加大,需水量也增多,持续晴天必须每天浇水,而且要浇足水。7月底至9月底,嫁接结束,塔菊、大立菊从菊苗的生长旺盛期进入花芽分化、孕蕾期,此期需水量更大,加上气候炎热,日照长,蒸腾快,每天要浇两次透水。10月份以后,花蕾全部形成,逐渐进入盛花期,虽然天气渐凉,但仍需每天浇水一次。
根据不同季节天气确定浇水量和浇水时间冬春培养蒿苗,因气温低,消耗水分较少,应少浇水,浇水时间宜在上午九点以后至下午三点以前。夏天气温高,日照长,秋天气候干燥,塔菊、大立菊的嫁接、生长、发育都在夏秋季。因此,消耗水分较多,较快,应多浇水,浇透水。浇水时间宜安排在早、晚。菊花性喜湿润,但忌积水,嫁接的塔菊、大立菊也如此,梅雨季节连续雨天,如桶内土壤长时间保持过湿,会导致根系缺氧而窒息腐烂,因此要及时排除积水,侧桶防渍。夏秋季有短时阵雨或雷雨,而雨量很少,往往仅湿表土。此时,仍需及时浇透水。塔菊、大立菊栽培的中后期,因株型大,生长旺盛,既使连续阴天,也需消耗较大水分,所以要注意观察,及时浇水补充到位。久雨骤晴,塔菊、大立菊尽管桶中土壤很湿,但枝叶会发生因缺水而出现的蔫萎或缩水现象,这是因为久雨,土壤过湿,根系的吸收功能减弱,一旦暴晒,枝叶的水分消耗量加大,从而出现水分入不敷出的不平衡状态,这时,切不可在塔菊、大立菊的桶中浇水,应任其逐步恢复到原状。
桶栽塔菊、大立菊需要足够的水分,但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不可过干过湿,又不可半干半湿,应掌握见干便浇,不干不浇,干透浇足的原则。干透是指表土层而不是整桶土壤,浇透是指水分要渗透到桶底部,桶底流出水为度。夏秋季节,每桶塔菊、大立菊要浇塑料桶一桶水(15千克水)才能浇透,天气炎热、气温高、气候干燥的季节,每天早晚要浇两塑料桶水(30千克水),方能满足一桶塔菊或大立菊的需水量。
桶栽塔菊、大立菊,桶大而深,切忌浇“半截水”,即浇水时只打湿表土,而位于深土层的根系仍处于干燥状态,常此以往,会导致缺水的根系枯死,整株塔菊、大立菊也因此蔫萎甚至枯死。如遇浇水不当,出现干旱脱水,枝叶蔫萎,最好分两次浇水,第一次浇水后,过2小时至3小时后再充分浇足。注意水质水温雨水、河水、塘水最好,井水含多种杂质,最好不用,用自来水比较普遍,但自来水消毒药物含量大,最好贮存一天至二天再用。
夏季浇水不可忽视水温问题夏天气温高,土温也高,因此要防止水温过低,所以宜在早晚浇水,此时水温与土温差异不大,而且尽量用水池或水缸的贮存的水以防浇水时土温骤降,伤害根系。

大立菊的栽培管理和造型技术


Culture and Sculpt Technique of Chrysanthemum
大立菊的栽培管理和造型技术
沈广

大型盆栽菊花经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其造型直径可达2~4米,花可达几十朵、几百朵,甚至上千朵,花大而整齐,因而显得雍贵华丽,在群花中傲然而立。
大立菊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若管理稍为粗放一点则开花不整齐,花朵小,甚至不开花和半途死亡。在广东省栽培大立菊更为困难,因为广东省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暴风雨多,高温多湿。在每次暴风雨过后会暴发病虫害,增加了栽培难度。冬夏温差大,光照时间相差大,较难控制花期。因此,在广东省,原来只有广东市、中山市、佛山市等少数几个大城市因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才有栽培,当地市民才能观赏到华丽高贵的大立菊。我们通过多年的栽培管理,探索出了种植大立菊的经验,在湛江市种植成功,使港城人民能够观赏到这一艺术奇葩。
现将栽培技术、经验总结整理如下,供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从而达到推动大立菊的大面积栽培,使更多地方的人民能够观赏到这种植物。
一、选择品种
中国的菊花品种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宜培育成大立菊。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力旺盛、根系发达、主干结实不空心、枝条较柔软、节间适当偏长、花头大而色彩斑斓鲜艳的大中花品种,如‘绿珠球’、‘桃山带桂’、‘金劲露’、‘火舞’、‘迎春舞’、‘骏河白云’、‘绿花红党’等。
二、取芽育苗
根据要培育大立菊的花朵数量来确定取芽时间,若需要800~1000朵,应于9月育苗,可在第二个春节开花;若需要600~800朵,应于11月育苗;若需要200~400朵,应于1~2月育苗。取芽有以下两种方法:
1.脚芽
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基部长出的健壮硕大的嫩芽,俗称脚芽,用刀片切下带有根的芽,种在口径8厘米的小盆中。
2.插枝
选取粗壮生长好的株顶心,用刀片切下7厘米长的顶部,蘸生根粉后插在干净的河沙中,用1000倍百菌清溶液淋透,防止病菌感染。定时淋水和增加空气温度。10天后种在口径为8厘米的小盆中。
两种取芽方法的种植初期(7~10天)均要将芽置于阴棚中养护,生长正常后移于阳光下。用充分沤制腐熟的人尿的稀释液施肥,每10天一次。随着菊苗的生长,施肥浓度相应加大。苗高12~15厘米时,换入口径为15厘米的陶盆中。苗高20~22厘米时移栽到口径为20厘米的陶盆中,同时紧贴植株插一根直径约1厘米、长约100厘米的实心圆竹子。用麻丝将植株绑在竹子上,使其直立生长。注意不能绑得太紧,否则会影响其生长。

怎样培植独本菊、大立菊、什锦菊、悬崖菊、宝塔菊、多朵菊和小菊盆景?


(1)分株法11月至12月上旬,取菊株基部萌生的靠近盆边的脚芽,带一部分根茎切下,长约6-8cm,栽入20cm口径盆中,放在温室或普通室内培养,成活后进行追肥,注意通风培育壮苗。

(2)嫁接法

用青蒿或黄蒿作砧木,于11月初将幼苗上30cm口径盆后移人室内培养,勤施薄肥,促使其具有10〜20个侧枝。1-3月,在每个侧枝上嫁接同一个品种的菊花。经常喷水保湿,并保持室温以上,有利接穗成活生以上两种方法繁殖的菊花苗长出6~7片叶时,讲行第一次摘心,3月底或4月初将盆移出窒外,脱盆栽干疏松肥沃的土壤中,或换植于50~60cm口径的盆中。经移植或上盆的大立菊在加强肥水管理下,当苗高20cm时开始摘心,以后每隔3周摘心一次,直至8月份立秋后进行最后—次摘心。

摘心先摘中部长得快的枝,再摘周边的。外围枝摘心次数比内部枝少1~2次,使外围枝比内部枝长,有利向四周拉开。同时要用竹子等设立支柱,外围扎一个圆形竹圈并将菊枝缚上,以逐渐引枝向四周均匀伸长。随植株生长需将竹圈放大。在夏季高温需搭荫棚,夜间移去,使植株吸收露水。干早时,早晨或傍晚浇一次水保持湿润。大立菊显蕾后须多次剥蕾,每枝只留顶端一蕾,剥蕾的同时设立正式竹架。竹架呈圆形或半球形,每圈相距约圈数依枝条数目而定,一般为4~8圈,通常使花蕾高出竹圈约7cm并把花蕾绑缚在架上。

(3)什锦菊

秋末采白蒿种子播种,第二年4月初选发育良好的植株,带土团定植于35~40cm口径的盆内,株高30cm以下时,随时摘除腋芽。随着苗长高,对30cm以上的腋芽全部保留,当长出30多个腋芽时摘心,促进腋芽发育成枝。选择的接穗品种要求花期早而且相近、花型丰厚、花色谐调,枝条叶、节稀密相似,观赏时间长短—致。嫁接时间一般从6月上旬至7月上旬,根据砧木的生长情况,从下部向上依次逐枝嫁接。砧木的枝条要老嫩一致,当枝条为灰白色有弹性时,将侧枝的前部截去,截口的髓部略呈白色。截枝时,如侧枝叶节稀疏,可留枝长30cm左右;如叶节紧密,可留枝40cm。选择晴天间多云、无风的上午进行嫁接。接穗要采10cm长的顶枝,可浸在水中防止萎蔫,嫁接时,先将接穗下端的叶片去掉,仅留上部的3-4片叶,然后在距离接穗下端2Cm处削成一边薄、一边厚的楔形,立即含在口中防干燥,并立即按要求的长度切去砧木前端,从有棱处向下纵切长13cm左右的刀口,深达中心即可,迅速把接穗薄边向内、厚边向外插入切口,注意使两者的皮层紧密贴合,并用塑料薄膜绑扎接后大量浇水,10天左右可愈合。接活后先抹去砧木的侧芽,3周后把砧木上的叶全部摘去。如果是6月份嫁接的,接活后立即摘心,促进发侧枝,以后再与7月份嫁接成活的接穗一道摘心,促使花期一致。

管理过程中注意整枝造型,长、短枝条牵引绑扎适当摆布,剔除重叠、残弱枝条。由干什锦菊体型高大,应竹竿从四面支撑,预防风雨损伤。后期应及早移放到避强风和寒霜侵袭的安全地点养护。肥水管理与大立菊相同。

4)悬崖菊

悬崖菊是小菊的一种整枝形式,通常选用满天星类单瓣型、分枝多.枝条细软.幵花繁密的小花品种。11月选取脚芽置于冷床或室中,栽人50cm口径的盆内,在有充足光照下培养。盆土由1份园土、1份厩肥、1份火土灰配成。盆土需保持湿润,任植株生长不摘心,加强肥水管理,到下一年3月下旬春暖时移出室外,并脱盆栽植在露地事先作好的畦床里,因地栽长势更好。如作盆栽,则定植在口径为45cm的盆中。盆土以河沙2份、厩肥2份、园土4份混合而成。栽植后,把花盆放在土台上,用细竹竿作架,基部高、端部低;基部宽、顶部窄。架长200-230cm、宽50~70cm。将菊株主枝从高20~25cm处打弯,弯曲方向朝南,用棕丝绑扎在竹架上。以后每长出10cm绑缚1次,使主枝先端沿着竹片横卧向前作平面延伸。侧枝长出后,选2个健壮侧枝在主枝两侧同前法诱引,但不摘心,其他侧枝依不同部位进行不同长度摘心。一般摘心后留5~6片叶,中部侧枝稍短些,留3~4片叶。顶部侧枝长出后更短,仅留2~3片叶,以后侧枝再生侧枝,用同样方法摘心,促进分枝,最后一次在9月初定型。加强肥水管理,每周施1次液肥,到10月上旬花蕾形成后,停止施肥及解除支架,使菊株自然下垂。地栽悬崖菊挖起移人较大的盆中,11月上旬即可开花。

5)宝塔菊

用白蒿作砧木,分层嫁接成塔形。作法是在11月上中旬采蒿苗栽于温室内越冬,让它当年长分

枝,下年3月底株高40~60cm时,移栽到露地。4月上旬至6月底陆续作劈接法嫁接,每隔10天接一层。可用同一品种,也可一层一个品种,一般第一层接7个枝,第二层15枝,第三层13枝。每层之间相距20cm,将多余的侧枝删除,5月上旬进行第一次摘心,以后每隔20〜25天摘心一次。每次摘心保留4片叶,共摘心4-5次,直到8月卜.旬立秋时停止。下层摘心次数可多,中上部渐次减少,顶梢吋不摘,任它开花。9月上旬上盆,盆口径60cm,现蕾后须立杆搭架,每层搭一圆盘,自下而上,由大到小。

6)多朵菊

多朵菊采用嫁接的方法繁殖。在11~12月选用青蒿小苗栽棺作砧木,栽于20cm盆中置温室越冬。第二年苗高10-12cm、直径0.3-0.5cm时备用。接穗是在10月下旬选多朵菊壮实的脚芽栽老根于盆中,移人温室培养。第二年3月上中旬选粗壮砧木并离盆约8cm处截断,用劈接法嫁接,接好后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养护。4月屮旬出宰翻盆換土,培养土配制与悬崖菊相同。换盆后放在阳光充足,通凤处进行肥水管理。夏季每天上午浇足水,梅雨及阵雨天注意盆内不积水。每隔半月追肥一次,也可用0.1%的磷酸二氧钾(铵)根外追肥2〜3次。注意摘心,当嫁接苗高15cm,有叶5~6片时,进行第一次摘心,以后毎隔10天进行一次,7月初停止。5月份后,菊花蓬径达到50cm左右,可用小竹做成井字架,下用小竹做支架将菊花固定最后成型,其直径可达1〗m左右。

7)小菊盆景

选择枝干粗壮,坚韧.节间密集,叶型小巧,花朵稀疏而花色淡雅的小型品种,如“白星球”、"一捧雪”、“二乔”、“金满天星”等。多用浅盆,株高与盆深协调。制作方法足:扦插于7月左右进行,生长过程中控制肥水,不让生长过旺,可随意整型。也可秋末冬初扦插育苗,3月份分盆,经几次换盆,培养根系定植。光照必须充足,控制水分,不加底肥和追肥,直到9月初停止换盆,每次换盆注意保持根系舒展。

另可于初冬或早春挖取白蒿作砧木嫁接。用人工牵引方法使蒿干扭曲,构成苍劲树干姿态,然后选适当的小菊品种作接穗,于4~5月分批自下而上用劈接法嫁接。在养护过程中,土壤不宜太肥,浇水不宜过多,夏季炎热需遮阴,摘心适度。9月上旬最后一次摘心,10月下旬可现蕾。

大立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护方法

1、花盆选择:大立菊有比较特殊的栽培方式,作为艺菊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它需要经历三次的换盆,定植前使用口径在30cm的花盆,不宜太大,第二次需要定植到特大盆内,最后移植到排水性好的盆缸中,花盆使用通气。排水效果好的瓦盆。

2、养分管理:大立菊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肥料量会越来越多,除了基本所需的肥料外,还需要进行追肥来满足生长需要。

3、水分管理:在嫁接过后,大立菊需要经常性的浇水,但每次浇水量都不能太多,因为大立菊怕积水,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4、基质选择:大立菊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土壤里需要有大量的腐殖质,最好是通气、排水效果好的沙质土壤。

二、养殖技巧

1、摘心:为了让大立菊的造型更加丰满和匀称,需要进行多次摘心,从长出两三片叶子时开始,一般需要五到十次的摘心。

2、嫁接:在春天气温开始升高之后就可以开始嫁接了,大立菊一般嫁接到青蒿上,青蒿最好在八厘米长的时候再开始嫁接。嫁接的时候要不断的牵引侧枝向外生长。

三、问题诊疗

1、灰霉病:灰霉病会危害到大立菊的叶子、根茎以及花蕾,发现有病斑的叶子要及时清除,防止蔓延,并及时喷洒海因或者速克灵粉剂。

2、病毒病:病毒病主要危害的是叶片,病叶为灰绿色且带有不规则白色条纹,病株是会传染给正常植株的,需要及时处理,并喷洒抗蚜威防治。

四、其他问题

1、是否有毒:大立菊是一种艺菊,主要作用是观赏,是没有毒性的,不过大立菊的观赏价值很高,却没有太大的食用价值,所以并不建议食用。

2、能否在家里养:大立菊是可以在家中养的,不过大立菊是一种很复杂的艺菊,从嫁接到摘心、绑扎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对养花人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在家中养殖的话,需要养花人花费更多心思。

盆景制作方法是怎样的独本菊的种植方法


独本菊,这是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虽然跟菊花有点像,但是又很独特,独本菊的种植方法是怎样的?独本菊的盆景制作方法是怎样的:

独本菊的种植方法:

1、施肥

施肥对于菊花的生长十分重要。菊花天生喜肥,因此,在生产前期,主要是用速效氮肥来施肥。在生产的过程中,每20天要对菊花施一次尿素,15至20粒即可。这样的施肥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菊花的生长。

2、疏蕾

不要小瞧疏蕾这一过程,它在菊花生长时可发挥了大作用。将位于中央的主花蕾保留下来,抹除侧面多余的枝干和花蕾,就可以使种植出来的独本菊长势旺盛、花朵艳丽。

3、矮化处理

在菊花的营养生长期和花芽分化期,通常都要对菊花进行矮化处理,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至10月份。矮化处理可以避免菊花出现只窜高不开花的现象,有更好的观赏体验。

独本菊的盆景制作方法:

1、摘心法培育

培育独本菊,一种方法是进行摘心。

一般在菊花小苗进行扦插之后,长到一定的高度,就要进行摘心,一般进行23次,在最后一次进行摘心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其中茎比较饱满的一个分支,并要将其余的侧枝都剪掉,只单独培育保留下来的枝条。

因为在此前进行过几次摘心,所以植株会显得比较矮壮,此时再加强水肥,植株会快速生长,要注意植株的矮化。

2、不摘心法培育

如果菊花的小苗不进行摘心,这样就不容易生长侧枝,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浇水和施肥。立秋之后,一般是要进行扣水扣肥,这样可以控制植株的高度。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叶面肥,这样可以使其叶子亮丽。在秋季的时候,花芽形成,要注意开始增加水肥,加大水肥的使用,并且要及时的摘除花蕾,仅保留顶端的最茁壮的花蕾,剩下的要全部摘掉。

独本菊的养殖方法和盆景制作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赶快在自己家里来一株,是好看到不要不要的。

艺菊的栽培养护


菊花品种成百上千,微寒凌霜金秋吐艳,广为大众喜闻乐见。近有初学的从业者和爱好者问大众习见喜爱的普通盆栽菊花怎样栽培,特答。

普通盆栽菊花园地生产栽培或家庭观赏栽培,一般管理应选择适生健壮、抗逆性强、株型适中、枝干挺拔、花型丰满、花姿艳丽、花期耐久的品种。

母株在露地、阳畦或冷室越冬。北京地区露地越冬,可在7月扦枝育苗,栽植在背风向阳的畦里,株行距30厘米。入冬插上名牌,剪去茎杆,浇足冻水,覆盖一层稻草。来春解水,去掉覆盖杂物,逐渐萌芽。母株在阳畦或冷室越冬的为盆植菊棵。开过花后剪去老本,整坨移出,除去外层肥土和枯根,用中浓度石硫合剂等杀虫灭菌农药喷布后,换坨假植在阳畦或冷室内,把土贴实。如土壤干燥,可浇一次透水。平时喷水保持土壤潮润,不可太湿。冬季阳畦用塑膜防寒,最冷时夜间应用蒲席覆盖。白天注意通风光照,温度宜在7℃以下,夜间保持0℃左右,来年春季移出阳畦或冷室,根据根坨大小,以株距40厘米左右在畦地栽植。栽后视土壤干湿,浇一两次透水,适时松土保墒。

当宿根新芽长到高10厘米左右新枝时,开始疏枝和摘心。先把密集残弱的小枝疏掉,再将选留的新枝摘去心尖,促发大量的健壮分枝,准备扦插繁殖。如新枝长势不旺,可酌施速效化肥促壮。

家庭莳养盆菊,花后剪去老本,可原盆保留,注意放低温(0℃左右)处,保持盆土潮润,宿根不怕冷,怕风干。来春放室外养护,准备剪枝扦插繁殖。

根据株型的大小和开花朵数,通常分三期进行扦枝育苗。

大株十数朵(或称三枝九顶)菊:在5月上旬,第一期扦枝育苗,采用母株新发枝的顶尖。

中株(三五朵)菊:在6月上旬,第二期扦枝育苗,利用第一期采枝扦插后母株续发的新枝。

案头菊(矮壮独本菊)要求规格:原盆栽培,茎高不超过15厘米,在内径10厘米,外高12厘米筒盆定植;植株体态和谐匀称,能表现出品种特性。7月中下旬第三期扦枝育苗。选剪第二期采枝后母株上部发出的顶梢,要求芽头丰满,长势健壮,叶腋没有萌发侧芽迹象。同时要求选择花型丰厚、茎粗、节密、叶肥的早花品种,传统品种与引进品种各半,如平沙落雁、长风万里、君子玉、仙露蟠桃、绿云、白鸥逐波、鹫峰霁雪,兼六香菊、久米庭、久米游、泉乡迎阁、泉乡万胜等。

大量生产栽培可在畦地扦插育苗,选择靠近稀疏林荫或绿篱的湿润地段做畦,长宽面积可因地制宜。畦土不须精耕细作、平整排水松散透气。如畦土黏重,可掺适量沙土调配均匀。畦内撒布适量代森铵,进行土壤消毒和灭虫。再在畦土表面覆1厘米厚干净河沙,仔细压平。畦地上方用竹木搭起60厘米高的框架放遮阳篱网。高温多雨地区可在遮阳帘网上再覆一层薄膜防雨。

北京地区五月上旬天干风大,7月中旬酷热多雨。一般生产栽培利用苗箱扦插具有很高的成活率。插箱用板条打成,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10厘米,箱下钉三条横带,箱底留3毫米宽3条排水缝。扦插前在箱底垫2厘米厚的粗沙作排水层,然后用素面沙土与隔年普通培养土各半混匀装箱压平,表面再覆盖1厘米厚的纯净河沙。5月天干风大插箱宜放在温室,前口打开窗子,上张遮阳帘网。7月扦枝放荫棚下凉爽通风处,架离地面。

家庭小量莳养菊花,可用一个大花盆装半盆干净细沙土,每盆扦插十枝,扦好上盖玻璃,放凉爽通风、漫射光处,“见天不见日”,约3周后成活即可分栽。

食用方法是怎样的牛膝菊辣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牛膝菊是一种野菜,但是在有些地方就是用来喂牛的,牛膝菊也要辣子草,牛膝菊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牛膝菊怎么吃呢?

牛膝菊的功效与作用:

辣子草味淡性平,有止血、消炎的功效,据《云南中草药选》介绍,辣子草主消炎止血,治扁桃体炎、咽喉和、急性黄疸型肝炎和外伤出血。用法:煎汤内服;研末外敷。

辣子草还富含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辣子草的食用方法:

辣子草的幼苗、嫩茎叶均可食用。其香味特殊、风味独特,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摘。采摘后洗净,入开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漂洗,去除草酸及苦味,然后凉拌、炒食、或者做汤、涮火锅均可。喜欢面食的朋友可以把辣子草切碎后拌面粉蒸熟食用,其味道也非常清香爽口。

还可以把辣子草采摘洗净后直接炒食,在云南一些地区的人们就经常把鲜嫩的辣子草素炒食用。也可以用来炒肉丝或者其他菜肴,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养生野菜哦。注意采摘辣子草一定要选鲜嫩的嫩茎叶,老的容易纤维化,口感不太好。

辣子草野外识别需知:牛膝菊茎叶略被毛,叶对生,花枝对生于叶腋,苞片叶状。花2型,分白色舌状花和黄色管状花;

牛膝菊别名:

牛膝菊,又名辣子草、兔儿草、铜锤草、向阳花、珍珠草等,是菊科牛膝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牛膝菊原产于南美洲,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等省,其他地区也都有零星分布,只不过数量较少。

牛膝菊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还不赶快弄来吃吃。

喜欢《大立菊是怎样培养的?》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能使菊花花卉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