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花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槐花病害防治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槐花焦叶病

症状分析

焦叶病最先危害叶片,使叶片边缘枯黄。若病情严重,也会造成花朵脱落。引起槐花焦叶病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细菌引起的,叶片的边缘会产生褐色的斑块,叶色变淡,最后全部枯萎。叶片在病菌的影响下,逐渐感染树干,逐渐蔓延会影响到整个植株的生长。

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植物缺乏钙元素,钙是植株体内不能重复利用的元素之一,当其形成钙盐沉淀下来,植株的缺钙表现就会很明显,植株发生局部坏死。

防治方法

保证养护的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控制好湿度,避免湿度过高。

保护根系的生长,在换盆、翻土过程中,避免伤到根系。

做好预防,每月喷洒一次杀菌药剂,尤其室内夏季高温炎热的时候,做好杀菌工作。发病时,及时喷洒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及时补充钙元素。

槐花烂皮病

症状分析

这个是家庭养花中很少见的病害,但是是槐花常见的。在槐花生长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主要表现为枝干上出现坏死病斑,逐渐扩大或蔓延枝干一周,稍微内陷。随着细菌蔓延,树干上会出现许多小黑点,枝干慢慢的枯萎,可能伴随着地下部分腐烂。

防治方法

在修剪过程中,避免修剪过重,要及时浇水,适当的补充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春秋两季在修建时,对剪口进行处理,涂上草木灰或者石硫合剂,防治病菌感染。

及时剪除病枝,集中处理。发病时及时喷洒多菌灵悬浮剂。

xzH52.Com阅读延伸

棕竹病害及防治方法


棕竹病害之炭疽病

症状

炭疽病为棕竹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棕竹叶片。发病时,棕竹的叶尖或叶缘会出现半圆形或不定形的斑点,呈现黄褐色或灰褐色,当空气过于潮湿时,叶片上会出现朱红色针头大小液点。

防治方法

结合冬春修剪,将盆土表面的落叶、杂草清理干净。

发病前期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多菌灵,百菌清进行预防,发病较轻使用国光英纳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国光必鲜乳油500-6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棕竹的病害之斑叶病

症状

棕竹发生叶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展成条形斑纹,并汇合成不规则的坏死病斑。最先受害部位是叶尖和叶片边缘,严重时,叶片萎缩,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不要偏施氮肥,宜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可以喷洒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每周一次,连喷3次。

棕竹病害之腐芽病

症状

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之间蔓延到植株的其他部分,造成植株生长停止,并慢慢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气温20℃至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平时应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

发病初期,只有少量的病叶感染,及时将病叶和茎摘除,并喷洒多菌灵杀菌,及时通风。

发病严重时,喷洒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叶片,10天一次,连续3~4次。

鲁冰花病害及防治方法


鲁冰花白粉病

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上会出现很多的白色小粉点,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时候,病斑会逐渐扩大,甚至扩散到全株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叶片会出现很多的白色菌丝,慢慢的会办成黑色或褐色的菌落。受害的植株叶片明显增厚,花朵畸形。

防治方法

在养护汇总及时修剪,将过密、枯黄的枝条剪掉,增强其透光性;合理施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强抗病性;冬季室内温度不要过低。

病害发生时,及时清除病叶,并经常检查是否扩散到其他植株上。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就好。

鲁冰花锈病

症状

发病时叶片的下面会有很多锈褐色的粉末状物质,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的,排成线状的孢子。随后叶片会逐渐萎蔫发黄,若没有及时治疗,整个植株会逐渐萎蔫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做好预防,每月喷洒一次杀菌药剂,尤其是叶片背面。

发病时,将受害的叶片摘除,及时喷洒杀菌药剂,5~7天一次,连续3~5次即可。

鲁冰花基腐病

症状

病菌胡政尧侵入幼苗的根茎,导致其发黑腐烂,环境过于潮湿时,茎上会出现白色的霉状物。植株染病之后,在几天之内根茎就会腐烂、变软,数天之后,叶片萎蔫,全株倒伏,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植株一旦发病,没有治疗的方法,所以要求要做药预防。

在种植之前对种子、土壤进行消毒,平时养护注意通风透光,每月用消毒药剂灌根。

发病时,及时将植株拔除,并用杀菌剂灌根,避免感染其他植株。

紫荆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紫荆的病害:角斑病

症状

角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

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角斑病主要发生在紫荆的叶片上,病斑是多角形的,呈黄褐色至深红褐色,患病后期会着生黑褐色的小霉点。严重的时候叶片上布满了病斑,经常连接成为一片,导致叶片枯萎、掉落。

防治方法

秋季及时清除病叶、枯叶,集中烧毁。

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紫荆的病害:枯萎病

症状

枯萎病会从植株的地下伤口侵入植株的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一般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的枝条发病,然后逐渐发展至整个植株。

剥开树皮,可以看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防治方法

及时剪除患病的枝叶,严重时销毁整棵植株,在销毁后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

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紫荆的病害:叶枯病

症状

植株种植比较密集,容易产生叶枯病,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

主要危害紫荆的叶片,患病初期叶片产生红褐色圆形的病斑,多生长在叶片的边缘,逐渐连片扩展,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叶片枯死、掉落。

防治方法

紫荆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墨兰病害及防治方法


墨兰白绢病

症状

人们也叫它霉菌病,此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在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病。起初叶片和土面上都会出现白色的菌丝,导致假鳞茎发生腐烂,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及时将带菌土壤清理干净,及时将兰株脱盆,检查假鳞茎的腐烂情况,及时切除,消毒后重新栽种。只要假鳞茎没有完全腐烂,还是有可能恢复的。种植后用五氯硝基苯粉剂兑水灌根。

墨兰黑斑病

症状

黑斑病也叫炭疽病,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的小点,逐渐增大变成小黑点。常发生在高温多雨的季节,主要危害新芽,严重时整株都会死亡。

防治方法

发现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及时剪除病叶或拔出病株。

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满足墨兰基本需求的湿度就好。

发病后及时喷洒杀菌药剂,半个月一次,连续喷洒三次。

墨兰软腐病

症状

在墨兰生长过程中,软腐病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一旦发病,叶片脱水、发黄,植株萎蔫,严重时整株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墨兰软腐病主要以防为主,分株后3个月内、4-8月及夏季大雨之后,要特别注意用药,每隔15天左右用药一次,各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加强养护,种植兰苗时,要对各种器具进行消毒。搞好环境卫生,避免人为的产生病菌。

蜀葵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蜀葵的病害:锈病

症状

病原菌是鞘锈菌,多年生老株蜀葵极易感染蜀葵锈病。

感染锈病之后,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斑,背面可以看到圆形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

后期患病严重时,叶片逐渐变黄、枯萎,直到掉落,整棵植株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

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喷施波尔多液,或者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

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蜀葵的病害:白斑病

症状

蜀葵白斑病又叫做斑枯病,主要危害的是蜀葵的叶片。

发病初期,蜀葵叶片表面会生有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病斑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的中央是灰白色的,外缘则是红褐色。

在周围环境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病斑上会出现灰褐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

给蜀葵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少施或者干脆不施。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2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发现患病的植株,要及时将病叶去除,注意枝茎的密度,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尽量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石竹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石竹叶枯病

症状

被害叶片初期叶尖枯黄,逐步向叶基部蔓延,最后叶片会全部枯萎,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灰白色,密生许多小黑点。虽然石竹的叶片没有什么大作用,但鲜花少了叶片总是感觉怪怪的。

防治方法

及时摘除病叶,严重病株拔除烧毁。

喷洒50%扑海因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石竹褐斑病

症状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花梗。被害植株叶片上会出现近圆形的斑点,中间为灰白色,边缘还有黄褐色的隆起。病斑之间相互融合,叶片逐渐干枯。另外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会出现许多的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

减少传染源,在花朵谢后,及时将枯掉的部分清理干净,集中扔掉,不给病菌机会。

在养护过程中,适当的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及时喷药,病情严重时,喷洒药剂不要只选择一种,可以2~3中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体。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咪鲜胺乳油,或国光银泰,7~10天一次,2~3次即可。

石竹枯萎病

症状

病菌主要产生于根部,发病时根部会慢慢的枯萎,从而导致叶片叶片和或多养分缺失,抵抗力下降。随着病菌蔓延,茎部会逐渐干缩,变软,靠近根茎处的叶片枯黄下垂,病情发展迅速,植株很快枯萎。环境潮湿的时候,根茎部分会产生的白色的菌丝。

防治方法

选择健壮的植株栽种,栽种之前要严格消毒,不要使用带病土壤。

及时清理盆土表面的残余枯叶,清理彻底。

及时拔除病株,避免影响其他植株生长。换盆之后及时喷洒高锰酸钾,或3%硫酸亚铁,或70%敌克松500倍液,避免再次发病。

翠菊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翠菊的病害:黄化病

症状

黄化病是由类菌质体(MLO)侵染致病。类菌质体主要是在各种多年生寄主上存活,主要通过叶蝉、菟丝子等传播。

黄化病是翠菊最严重的病害,患病后,叶片呈淡黄色,会长出很多帚状的枝条,花色也会逐渐减退,变成淡黄绿色。

整棵植株变得矮小,萎缩,生长态势变弱。

防治方法

最好将植物种植在网室中,防治病菌的侵染。

可以喷洒50%马拉松1000倍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叶蝉,从而达到阻断传播的效果。

翠菊如果染上黄化病,可以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4000倍液进行防治。

翠菊的病害:灰霉病

症状

当翠菊的生长处在20℃的高湿度环境中时,易发生此病,是翠菊常见的一种病害。

灰霉病会危害翠菊的花、叶,患病初期出现水渍状的黄绿色或深绿色斑点,而后斑点逐渐扩大,后期花、叶掉落,植株枯死。

当环境中湿度较大时,叶片上会出现灰色的粉末状孢子层。

防治方法

注意把翠菊放置在通风的地方,控制环境湿度,避免积水过量。

一旦患病,及时去除病株、病叶,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翠菊的病害:枯萎病

症状

病菌为尖孢镰刀菌翠菊专化型,能多年存活在病株上,并且会依靠种子和土壤传播。

患病时,全株都会枯萎,植株矮化,叶子变黑,根茎会发生腐烂,基部会有粉红色或玫瑰色的分生孢子堆。

防治方法

播种时,用0.1%升汞液浸泡30分钟,杀灭所带的病原菌。

每年轮换育苗和定植的地段或花盆,由于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随土壤传播,操作时,避免将带菌土壤混入新土。

发病初期用药剂灌根或者喷雾,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每株灌药0.25公斤,5—7天灌一次,连续2—3次。

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或25.9%抗枯宁500液。

也可用农抗120100ppm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用高锰酸钾800~1500倍液灌根也可。

翠菊的病害:锈病

症状

翠菊附近有转主寄主松属植物时,易导致该病发生和流行。

叶面出现褪绿斑,背面可以看到圆形的淡黄色粉末状孢子堆。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者12.5%速保利3000倍液。

翠菊的病害:褐斑病

症状

北方7、8月时发病严重。

患病后,初期叶片出现近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色或黑褐色。

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出现细小黑点。叶上病斑较多时,全叶变黄干枯。

防治方法

发现病叶及时去除、销毁。

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槐花病害防治方法》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