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竹乡—福建建瓯",希望您喜欢!

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南麓,全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51万,土地面积63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529.3万亩,森林复盖率80.8%,森林总蓄积量2000万立方米。在有林地中竹林面积120万亩,居全国县(市)之冠,立竹总量1.8亿株。1996年3月被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同年被林业部列为全国九个“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县”之一,1998年又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三个“高效竹林培育先导示范基地县”之一,同时享有“中国笋都竹乡”和“中国毛竹第一乡”之美称。

建瓯市除毛竹外,还有绿竹、苦竹、方竹、肿节少穗竹、石竹、紫竹等14属66个竹种。近年来,又引种雷竹、黄甜竹、红哺鸡竹等优良小径竹,全市小径竹面积达3.3万亩,初步形成海拔300米以上的高山、半高山区以培育毛竹林为主,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山区以培育小径竹为主的竹林资源培育格局。

1989年以来,建瓯市委、市政府实施了“资源转化,以山兴市、以竹富市”的竹业发展战略,把竹业开发作为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来抓,作为全市“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主导产业来抓。

建瓯竹业开发,分阶段实施了“三大战役”:1990至1994年全市开展了以低产竹林改造为重点的竹业开发第一战役,把全市百万亩竹山全部垦复抚育一遍,建立了以培育笋竹两用林为目标的经营模式。1995至1998年开展以建设丰产高效竹林为重点的竹业开发第二战役,竹林培育向集约经营方向转变。经过两大战役的实施,建瓯年产竹材达800-1000万根,产鲜笋25-30万吨。在大力培育和提升竹资源质量基础上,1999-2005年扎扎实实地在全市开展了以加工、流通为重点的竹业开发第三战役,全方位,大力度地推进竹业产业化进程。2002年,全市竹业总产值达10.13亿元,其中山上竹林产值5.51亿元,山下加工产值4.62亿元,农民人均销售笋竹收入1203元,笋竹加工产品出口创汇1.5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市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2003年,全市拥有笋竹加工企业247家,其中笋加工63家,竹加工170家,竹炭企业14家,涌现出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明良食品有限公司、三森竹木有限公司、天丰竹业有限公司、阳光竹地板有限公司,特艺竹木有限公司等14家年产值上千万元的笋竹炭加工规模企业,突出的产品有:水煮笋、软包装笋食品、竹胶板、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竹凉席、竹炭保健品等十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创建了10多个著名品牌。1998年以来,共有22个笋竹炭产品在各类展销会、中国竹文化节或博览会上获金奖。在省内外和国际市场获得很大声誉。

随着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从事笋竹产品流通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已发展到3000多人,其中笋干经销队伍达1000多人,年经销笋干1.5万吨,年交易额1.8 亿元,为搞活全市乃至全省的笋干流通发挥着重要作用。房道、小桥、迪口、南雅、玉山等乡镇已成为鲜笋交易的集散地。由香港贝思特公司开发兴建的闽北笋菇市场,占地面积27亩,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店面104间,第一期工程今年5月已投入使用。规划中的“中国笋竹城”正在积极筹划和抓紧前期工作,市场的建成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笋产品的流通,加快推进竹业产业化进程。

竹业是建瓯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竹业产业,把建瓯建设成全国瞩目的“竹业之乡”。

xZh52.cOm同步阅读

中国竹乡—贵州赤水


赤水地处贵州西北端,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美丽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万人。

赤水区位优势较为突出,赤水港是贵州第一大港,水路可经合江入长江并直达南京、上海,陆路可到泸州经成渝高速直达重庆、成都。

赤水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丹霞地貌典型地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景区规划面积328平方公里,主要由十丈洞风景区、四洞沟风景区、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大景区、39个独立景点组成,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生态良好而著称,被中外专家誉为“楠竹之乡”、“桫椤王国”、“丹霞之冠”,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得游览胜地。赤水市是革命老区,因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领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而名扬中外,拥有众多得红军长征遗址和丰富得长征文化。

赤水森林资源充足,森林覆盖率达68%,现有竹林面积87万亩,其中楠竹40万亩,年产楠竹400万根;料竹47万亩,年产料竹材50多万吨;年产各种鲜竹笋4万多吨,竹综合开发已初步形成竹建材、竹工艺品、全竹造纸、竹生活用品和竹笋加工五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近年来,赤水市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2004年全市GDP完成160826万元,同比增长14.7%,财政总收入完成12903万元,同比增长8.4%。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赤水着眼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创建活动,切实帮助农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市已创办示范点63个,今年已规划启动创建点37个,“四在农家”已经在17个乡镇全面开花,近1.5万农民受益。

围绕“竹业强市”的发展思路,赤水大力推进竹原料基地建设,2001年至2004年全市累计完成造竹34.4万亩,进一步支持竹加工业发展,加大竹产品开发力度,提升竹综合应用效率,竹产业的支柱效应更加明显,2004年全市竹业综合收入达9.3亿元。

近年来赤水还相继被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批准和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称号。

中国竹乡—江西崇义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章江源头,东邻南康市,南接大余县和广东仁化县,西毗湖南汝城、桂东两县,北与上犹县交界,现辖16个乡镇(6镇10乡),15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19.3万,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是个“九分山,半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

崇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雾日多,无霜期长,被誉为“赣南雾都”。境内山奇石异,峰峦叠翠,奇美壮观,三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阳岭森林公园,万亩原始森林如浩瀚林海,胜似“小庐山”;聂都大理石溶洞群,似“地下宫殿”,为国内罕见;过埠、茶滩库区80里湖光山色似“漓江山水”,别有洞天。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于1517年在崇义写下的“茶寮碑”石刻,聂都章源桥,思顺王尔琢烈士墓等人文景观10多处,是国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及投资开发的胜地。

崇义山场面积广阔,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1%,为全国重点林业县、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素有“江西绿色宝库”的美称。 有林业用地259万亩, 耕地13.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937万立方米,毛竹6258万根,年提供商品材12万立方米,毛竹300多万根。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树种28种,草珊瑚、茯苓等中草药材267种。地下矿藏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24类109种, 主要有钨、锡、铜、铝、铅、锌、铀、煤、萤石、大理石等,钨、蓝钼、ATP、松香、罐头、“华森王”牌系列板材、“贵竹”牌竹地板是主要出口产品。 牧用草场96.3万亩,畜牧以牛、猪、羊为主,是省列草地生态建设县。 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9.9万千瓦,全县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420千瓦,是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崇义境内公路贯通湘,粤及周边县市,乡村90%已通公路。赣丰线茶亭拗至渔梁、渔过线、茶滩线已改造成水泥路面,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通信便捷,各乡镇已开通国际互联网,实现传输数字化,中继传输光缆化。旅游开发步伐加快,有著名的阳岭森林公园、度假村等一批设施完备、服务一流的接待馆舍。

崇义县林业生产以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封山育林为主。全县各类山地面积259.2万亩,其中有林面积197.97万亩,占76.4%。据1998年统计,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023.7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为5993.98万根,森林覆盖率为85%。崇义县拥有较丰富的竹林资源。占林地面积的17.24%,已成为全国6个毛竹生产大县之一。1996年3月,国家林业部授予崇义县“中国竹子之乡”称号。2004年,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南酸枣之乡”称号。

中国竹乡—湖南桃江


桃江县早年因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一曲《桃花江美人窝》而蜚声中外。该县80年代中期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以后又列为国家山地综合开发示范县,并被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

竹乡桃江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全县有竹林50多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竹林,有32处。竹乡桃江位于县城近郊2公里处的桃花江洪山竹海就是这翠竹世界中一颗光彩闪烁的宝石。竹乡桃江以独特的竹林自然资源为基础,熔山水、佛教民情风俗于一炉,竹乡桃江是具有旅游、避暑、疗养、野营、度假、科研等多种功能的旅游胜地。

竹乡桃江,有三万多亩翠绿挺拔的楠竹,山连山,坡连坡。从眼前伸向远方,一眼望不到边,组成了竹涛滚滚的海洋。山山青竹翠,坡坡涌绿波,是一幅乡在桃江大地的水彩画。

游览竹乡桃江,前后山门均可乘车盘山而上,也可步行上山,四里路程,全是绿色的林荫道。春天,游人可以沿路观赏雨后春笋。夏天,游人可以尽情享受清凉世界。行至山顶,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红楼,它是竹乡桃江最高最佳的观竹楼,故名竹海红楼。游人登上观景平台,极目远眺,楠竹青青,满山翠绿,风吹叶摇,竹浪起伏,沙沙的竹涛声,似优美的丝竹声,响起在游人耳旁。望着此情此景,谁都会心旷神怡,超凡脱俗,像步入了人间仙境。以观竹楼为中心,现在山上已修建了屈子祠、竹艺博览馆、吊脚竹楼情人村、避暑休闲度假楼,还有一个小型的珍稀运动园。竹海中的几家餐馆,各有特色,有的以经营山珍野味著称,有的以炒制干鲜全笋为先,还有的以武潭水煮鱼招客,或以竹乡桃江山乡家常风味引人。尤其是在红楼的第二楼,有一个以卖竹乡桃江擂茶为主的茶楼,可以让游人一边品尝桃江擂茶,一边观赏桃花江美女打擂茶,并可亲自参与打擂茶。在《新白娘子传奇》中扮演小青的香港影星陈美琪,见两米长的擂棒,在桃花女手中像绣花针一样灵巧,也跟着学起来。听说竹乡桃江擂茶,具有健肤美容的奇特功能,小青也想多沾点美的灵气,所以在红楼上一连饮了三碗香擂茶。

楠竹是人类的密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的品格风貌,能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授人以待人处世的哲理,不少人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根翠竹,在大千世界里造福于民。

中国竹乡—浙江安吉


安吉县,地处杭嘉湖平原西北部,邻近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一个迅猛崛起的对外开放县。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10镇9个乡。建县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安县吉兮"之意。全县水陆交通便利,距湖州68公里、上海220公里、杭州76公里,县内水运航程52公里,船只可达湖州、上海、苏州等地。

安吉钟灵毓秀,得天独厚,素有"竹乡"之称。1996年,被原国这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同志亲笔题词"中国竹乡"。全县有竹林面积98万亩,其中毛竹林77万亩,小竹林21万亩,毛竹蓄积量1.32亿株,居全国之冠。年产商品毛竹2000万支以上,列全国之首。近年来,安吉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多项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兴村示范县、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温化先进集体、全国小水电先进单位、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安吉还是全国最大的竹制品和五轮转椅生产基地。

安吉的经济发展坚持杨长避短,注重特色,围绕建设"竹业强县"和"旅游大县"的奋斗目标,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已形成了以竹产业、旅游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 竹业经济是安吉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安吉竹经济的发展围绕资源开发做文章,实施贸工农和外向型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投资多无化、产品多样化、市场全球化的发展格局。已开发形成竹凉席、竹胶板、竹装饰板、竹工艺品、竹保健品、竹文体用品、竹中间体等七大系列7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竹笋制品是全县的传统拳头产品,木煮笋产量居全国之首。全县年加工各种笋制品能力已达到3万吨,其中一半产品出口日本。此外,在天目山南侧的安吉大片山区,盛产某种名的特产天目笋干、笋尖、笋脯等,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是百食不厌的美味佳肴。新近研制开发的国家级新产品--竹叶黄酮,可代替银杏黄酮,在降血脂、降血压、抗疲劳,防衰老等方面具有明显功效,其系列产品竹啤、个个健饮料、竹康宁胶囊已投入批量生产。到1999年底,全县竹制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00余家,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清汁笋和竹制品出口基地。

安吉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县境内山峦叠障,绿荫环抱,山青水秀,林海茫茫,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3%、69.4%,是一个天然的绿色世界。"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举世无双的万倾竹海孕育出竹文化,竹风情,赋予安吉旅游独特的迷人魅力。境内坐落在海拔900多米山巅的无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抽水蓄能电站,以此为中心的天荒坪风景名胜区,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湖光山色、相得益彰,造就了"雾漫天荒坪,人在天上行;山隐竹林中,湖在青山顶"的人间胜境,堪称天下奇观。占地1200亩,拥有300多种竹种的安吉竹种园,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最大、品种最全的"世界竹子王国"。省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是黄源江源头,素有"浙北天然森林植物园"的美誉,奇山胜水相映成趣,云海雾岚缭绕其间,植被分布层次井然,是生态探秘旅游的绝佳去处。安吉还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的故乡,先生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在中国艺术史上享有极高地位,被尊称“一代宗师”,日本称其为"中国画圣"。此外,境内千年古刹灵峰寺钟鼓悠远,明代安吉古城墙完整无损,灵芝塔、云鸿塔千年几立巍峨,天赋度假村湖光山色迷人,形成了一条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近年来,安吉充分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提出了"旅游生态化"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建筑"都市后花园"和"旅游大县"的战略目标。并先后举办了1997中国竹文化节、1998天荒坪之光旅游节、1999中国竹乡生态旅游节,成功地推出了天荒坪风光游、龙王山生态游和昌硕文化游三条旅游热线。旅游业成为安吉经济双一新的增长点。 展望二十一世纪,任重道远,安吉人民将解放思想,争创特色,狠抓落实,促进发展,继续按照"农业生产化、工业规模化、旅游生态化、交通网络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实施"绿色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好青山绿水,建设旅游大县、经济强县,争取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福建省清流县—中国花木之乡


清流县田源乡被省花卉协会命名为“福建省花木之乡”,这是三明市首个乡镇获此冠名。
田源乡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花木的生长。近年来,该乡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鼓励乡民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种植,既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技术指导,又组织一些种植示范户到外地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引进浙江宁波客商钟永明先生投资建立的绿化苗木示范基地,总面积1060亩,累计投资总额达1500多万元,主要种植罗汉松、桂花、竹柏、美国黑松、银杏、中华杜英、乐昌含笑等40多个品种,苗木总数达230多万株。永明园艺场创作培育的“米珍罗汉松”盆景、“雀舌罗汉松”盆景分获第七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银奖和铜奖;“罗汉松”盆景、“五针松”盆景在2006年第八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银奖;“五针松”盆景、“罗汉松”盆景、“雀舌罗汉松”盆景在第二届福建“花王”暨花卉精品展中分获福建“花王”称号和银奖、铜奖。去年投资120万元建设精品罗汉松盆景展示园和罗汉松、竹柏、桂花种籽采穗场,形成集种苗繁育、种植基地、展示推介、苗木销售一体化的苗木基地,为该乡荣获“福建省花木之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带动全乡农民种植苗木的积极性。
如今,新发展万乔谱苗木公司和福升园艺苗木基地,新增种植面积共计1400亩,全乡总种植面积达2460亩。所种植苗木花卉大部分销往北京、上海、福州、广州、厦门、浙江等大中城市,用于城市、公园、小区及道路绿化建设。

花卉百科:中国竹乡长宁 现代林业助推产村相融


江苏省林业信息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省林业局副局长傅兵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省政府网站编审陆高峰就如何提高信息采编质量作专题讲座。

傅兵指出,2024年江苏省林业信息工作较往年相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省林业局门户网站——“江苏林业网”获得了“全国十佳林业网站”和“2024年度江苏省优秀政府网站”称号,并在省202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成绩来之不易,可喜可贺。傅兵强调,今年的网站测评工作即将开始,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局各处室(单位)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林业信息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社会公众、服务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力争在今年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在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政务信息考核中取得新突破。要明确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局各处室(单位)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确定专人负责网站工作,最大限度地将可公开的信息及时收集整理,第一时间上网发布,满足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的需求。在报送发布信息时,要贴近“绿色江苏”建设大局。在收集信息、挖掘信息、整理信息过程中,要突出有效性,注重适用性。要保证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要强化考核督查,提高网站管理水平。局办公室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局各处室(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全省林业网站绩效考核,加大表彰先进力度,定期对林业网站内容保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以考核促提高,切实解决应上网信息的缺失和滞后问题,不断提高门户网站的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加强学习,提高信息采编质量。信息员要转变工作思路,在保证上报信息数量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开发深层次的信息,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工作水平。要围绕政府工作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数据分析,透过表象抓实质,开发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要重视“网络直播”、“在线访谈”等栏目的内容保障,强化公众参与。

各市林业局负责江苏林业网内容保障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及信息员,省林业局各处室(单位)负责江苏林业网内容保障的信息员参加了会议。(江苏省林业局

花卉养殖:福建茶品种有哪些?应如何制作福建茶盆景?


福建茶为常绿灌木,叶小、色绿、革质,叶面有光泽.常年开小白花,花后结绿果。果熟时为红色。它是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盆景树种。

福建茶有大叶、中叶、细叶之分。大叶的叶片大而薄,叶色也不如中叶、细叶的亮绿,观赏价值比中叶、细叶的稍逊。其较好的树桩可用中叶、细叶的接穗,嫁接改造后形成中叶、细叶福建茶盆景。

中叶福建茶叶片比大叶偷树叶片稍小,叶色及光泽都适宜,春夏开花,夏秋结果,花期长。其生长速度比细叶快,萌发力强,伤口愈合力强。分枝多,可塑性强,是岭南盆景的好材料。

小叶福建茶叶片细小,叶色亮绿,花多,果红明显。但它生长较慢,粗干的较少,培养时间很长,多作小型盆景。

制作盆景时,要选择树形好,树干粗壮、有曲节,主干每一节过渡自然、比例适宜,根系发达的中叶型树桩。一般树桩通过上盆、加工、造型,可逐年成型。福建茶盆景树形有直干式、双干式、多干式、斜干式、卧干式、丛林式、悬崖式、附石式等多种。中叶福建茶由于生长速度快,适宜采用蓄枝截千的岭南盆景造型手法制作盆景。在春夏季树干达到需要粗度时.将树干剪掉一段,枝条剪掉一节,然后经过育干蓄枝,即培育侧枝为新一节主干。依枝条的部位、方向选择枝条的芽点,芽点萌发成新枝、新干,当其生长达到造型比例时,再进行剪截、培育,并反复进行,即可在较短的几年时间内,千枝会达到曲折、自然,苍劲、有力的观赏效果

了解花卉:怎样养护福建茶盆景?


福建茶喜暖、喜阳、喜湿、喜肥,但畏寒、怕旱。它适宜栽植于肥沃、疏松、排水性能好的土壤中,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

(1)施肥。盆土多为含腐殖质的塘泥土,经晒干敲碎成细粒而成。多用骨粉、饼肥与土壤腐熟后作为基肥。生长季节宜施薄肥,且勤施肥。薄肥可用人尿经腐熟后,1-2份加水s-8份。施肥一般7-10夭施1次,叶片茂盛时7天施1次,叶片稀少的10天施1次

(2)浇水。春季每天浇水1次,夏季每夭浇水2次,初秋每天浇水1次,秋末2^-3夭浇1次水,冬季3-5天于上午浇水1次。除冬季外,浇水时要对叶片淋水。浇水要透,即盆面水要满,水应能从盆底孔中流出。缺水叶片易萎蔫发黄,甚至落叶

(3)翻盆、换土。最好是每年翻盆、换土1次。萌芽期,萌芽力不强时,当年夏初翻盆、换土,翻盆要结合修剪根部,整理根系。

(4)平时要放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阳台养护每月树体里外朝向要调整1次。

(5)虫害有蚜虫、吹棉介壳虫。蚜虫用40%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吹棉介壳虫用人工刷洗清除,或用敌敌畏工。00倍液喷杀。由吹棉介壳虫引起的烟煤病,可将叶片经常用水冲洗。

花卉行业:福建柏的营林技术


营林技术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做好事前的计划和规划,所以要根据福建柏的生长特点,以及总体的生态环境做一个完整的事前规划。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树种。营林技术主要是对各种树木种植的位置进行技术分析,正常情况下,山下田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地段,立地条件较好,营造福建柏、木荷混交林带都比较好,这样既可以隔离火源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因为福建柏的存活率比较高,生长能力也比较强,在海拔800m以下的位置,造林的成活率比较高,每年平均生长率也很高。在南方丘陵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和杉木混交种植可以保护这里的土壤质量,还能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并且混交林会比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的生长量提高很多,杉木混交林10年时单株材积比杉木纯林增加了40%;混交林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生长的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峰值也比较大,迅速生长持续的时间长。

在某些马尾松低产林的空隙中间补种上福建柏,福建柏会生长的比较快,自身的更新能力也会特别强,能和稀疏林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比马尾松纯林好,还能大大的提高生产力。福建柏与木荷进行混交的话,它们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彼此的营养空间,并以此改善土质,他们的关系处于比较协调的状态。但是在大约2350株/hm2的密度下,混交林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一些,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到高温季节的时候,混交林内的气温要比纯福建柏的气温低0.8℃,但是湿度会比纯福建柏的湿度提高7.1%。因为17年的檫树产量比较低,经过强度间伐后,掺上福建柏形成混交林,10年时,与檫树混交种植的福建柏比同龄纯林中的福建柏平均树高和胸径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福建柏和檫树混交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福建柏比较适合生长在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在海拔580~1500m处的中山、中低山上,温度略微凉一些,云雾较多的气候,土壤比较肥沃的地方。若在斜面的坡地,福建柏会随着坡面倾斜度的增大而越来越差,但是在缓坡地段、山的下部生长的比较好,对立地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分析福建柏12年生的生长量,结果表明:这个时候还没有达到成熟年龄。

福建柏的整个生长过程基本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林期的时候福建柏的胸径长的比较缓慢;速生期的时候树高和胸径长的都比较迅速;到杆材期的时候材积的生长量会迅速增加,出现高峰;近成熟阶段,福建柏的平均生长速度都比较平缓,但都比较接近最大值。利用合理的营林技术,使福建柏和其他树种混交,都会大大提高生长量,同时还能有利于保护土地,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相信《中国竹乡—福建建瓯》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种植花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