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标本菊的养护》,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上盆前,在盆土中层放20-50克马蹄片做基肥。然后对新选定的植株、母株去掉多余的根芽,修整根须,上盆。以新定植株为中心扶正,但不可损伤母株。盆土填半盆踏实。上盆后1至2天内不要浇水,天气干燥可喷水保苗防萎蔫,遇雨后晴天立即用清水浇透。 剪除母株8月上旬新株和母株的根茎一齐生长,为使新株发育健壮,可从茎基部剪掉母株。母株根系仍能供给新植株养分。 填土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和氏势,再分别填入三成普通培养土或重肥培养土。填土时要把埋在土里的茎基部叶子去掉。 追肥9月中旬,植株根茎叶已发育成型。追肥仍根据品种,分别填人重肥培养土一成左右作为催花肥,然后浇水。到10月上旬可用0.1%尿素和0.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做追肥,每隔5-7天追肥一次。也可用上述混合液晚间喷施,做根外追肥,每隔3-5天喷一次,连喷3-4次,至绽蕾透色即可停止追肥。 剥蕾一般9月中旬开始现蕾,应适时剥蕾,以保证顶端正蕾充分发育。剥蕾时要在第四叶腋下留有1一2侧蕾做后备蕾。当确认正蕾发育正常充实时再把后备蕾去掉

XzH52.COM好文推荐

怎样采集标本


一、大自然植物种类繁多,究竟要采什么样标本?这要根据使用目的而定。植物标本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

1、整体标本:通常用来识别植物,鉴定学名,鉴别中草药。对某一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也是使用这种标本。例如调查某个学校、山头的植物资源。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是识别植物依据之一,但是常因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而花、果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最能反映植物的固有特性,是识别和鉴别植物的重要依据。采集标本时必须尽量采到根、茎、叶、花和果实俱全的标本。草本植物还应该挖起地下部分。从根系上可以鉴别出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的。而且地下部分除根茎外,往往还在变态根和变态茎,如荸荠、百合、菊芋、甘蓝、黄精、贝母、七叶一枝花等等。木本植物应采集有代表性的枝条,最好附有一小片树皮。孢子囊群的形状与排列、根状茎及其鳞片和毛被等是蕨类植物重要的分类特征,采集时要加以注意(图7)。整体标本常制成腊叶标本和原色浸渍标本。

2、解剖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某一器官的内部组织结构。如解剖洋葱的鳞茎,以观察基盘、幼芽、鳞叶、须根等结构。横剖黄瓜,以观察瓜类的侧膜胎座和种子着生位置;纵剖桃花,以观察花的各部位及其形态。采集这类标本只要选择健康的有代表性的某一器官即可,不必采集整个枝条。解剖标本通常制成防腐性的浸渍标本。

3、系统发育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的生活史,即某一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各阶段的生长情况,常用于生物教学和引种栽培及科研方面。这类植物标本必须采集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如制作菜豆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标本,就要采集它们胚的萌动、长出主根和幼芽、长出真叶等各阶段的标本。这类标本可制成腊叶标本,也可以制成浸渍标本。

4、比较标本:比较标本主要是比较不同植物的某一器官的异同。例如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形态就要采集油菜、大豆、黄瓜、番茄等成熟的果实,除去果皮,将种子晾干,还要采集小麦、水稻、玉米的果实晾干进行比较。比较各种形态的根可以采集直根系的棉花、须根系的水稻和小麦、球根的心里美萝卜、圆锥根的胡萝卜、圆柱根的萝卜、块根的某薯、玉米及甘蔗的不定根,以及菟丝子、桑寄生的寄生根等。比较各种形态的茎可以采集直立茎的桃、榕树,缠绕茎的牵牛花、金银花,匍匐茎的草莓,攀缘茎的葡萄、葫芦、爬墙虎,枝刺的山楂、皂角,肉质茎的仙人掌、昙花,球茎的荸荠、甘蓝,鳞茎的洋葱、大蒜等。比较和种形态的花冠可采集离瓣花的桃花,十字花冠的油菜、荠菜,蝶形花冠的大豆、紫檀、蚕豆,管状花的红花,舌状花的菊芋,以及单子叶的小麦花等。比较各种花序可以采集总状花序的白菜,穗状花序的车前,伞形花序的开竺葵,头状花序的向日葵等。比较各种形状的果实可采集核果的李、杏,浆果的柿、葡萄,梨果的苹果、雅梨,荚果的豌豆、刺槐,角果的萝卜,大青,瘦果的向日葵,颖果的水稻、小麦,翅果的榆、槭等。比较标本可以制成腊叶标本,也可制成风干标本,而果实以原色浸渍标本效果更好。

二、采集标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采集标本除以上介绍的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采集标本除以上介绍的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根据制作目的选择具有典型牲、生长健壮、姿态良好的植株或枝条作为标本。有的植物有异形叶,如白菜有基生叶和茎生叶之分;海金沙有营养叶和繁殖叶之分;菱有飘浮叶与沉水叶之分。甚至同一枝条上就有不同形态的叶,如枫荷桂就有三种叶形。有的植物是雌雄同株,如南瓜、蓖麻,或是雌雄异株如大麻、杨,应分别采到雌花和雄花。

2、采集时应根据台纸大小或标本瓶大小,选择大小适中的标本。有的植物体很小,如地衣、葫芦藓、满江红等应多采几株。有的植株很大,可以取其典型的一部分,如百合、芦苇等,不需采全株,可分别剪取顶部、中部和根部的典型部位(图11)。

制作浸渍标本,一般以标本占瓶内体积的五分之三为宜,标本太小显得空旷无物,标本太大又显得臃肿,这都有损美观。

3、带有花果的标本,无论是干制还是浸渍,其效果往往与花开的程度有关。若花开太盛,各部位容易脱落,离瓣花尤为突出,所以要选择刚开的花或将开的花蕾。这时花的各部位特征已经明显地反映出来,也不容易脱落。如盛开的木棉花不易压制,而选择即将开放的花蕾进行压制,就能收到较好效果。制作浸渍标本时,浆果类未成熟的果实其果型、色泽还不典型,而太熟的果实内部果汁浓度大于浸渍液浓度,果皮内外渗透压不平衡,也容易造成果皮爆裂,或果肉溶烂等情况,如西瓜和番茄等都有这种情况。干果类的大豆、白菜、穿心莲等果实太熟,压制时果实容易爆裂,种子散出,不易获得完整形态,采集时也应引起注意。种类种子标本应待种子完全成熟时采集。

4、采集标本的份数根据各自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制作腊叶标本应多采几份,除自己保存外,必要时寄给有关单位衣他们鉴定学名,还可以与国内外有关单位交换。通常一种植物至少采2~3份。制作浸渍标本也要多采几份,以比较不同的浸渍方法的效果。采集份数除了根据需要以外,还应注意爱护植物资源。

同一种植物同时采的几份标本称为副份标本。副份标本的采集号应是相同的。

5、采集标本还要注意到各种植物的花要期,以便及时采到需要的标本。有的植物是先花后叶,如榆、柳、木棉等,这些标本在长叶以前就要注意观察,以便及时采到花的标本,待长叶后再在原植物上采叶的标本,编不同号。

6、制作各种标本都有一定整形问题,目的是使标本既美观,又真实地反映原来的形态,这个问题在原色浸渍标本制作中更为突出。因此要求采集时注意观察植物的生态、花果着生的位置等。

7、特殊标本的采集:在大型标本的采集方面,因有些植物的叶片极大,例如芋头、蒲葵、假槟榔等,不可能采集整片叶子。这类标本可以采集部分叶片,若是单叶可沿中脉的一边剪下,或剪一个裂片;若是复叶可采总轴一边的小叶,但无论怎样采都必须留下叶片的顶端和基部,或顶端的小叶。花、果和叶片可分开处理,但要编同一号。至于较大的花序,如向日葵的状状花序、棕榈科的花序都只能采取其中一部分。

大型标本的野外记录显得更为重要,必须详细记录株高、胸径,整片叶子的长、宽,裂片或小叶的数目、长短,全花序的大小等。

寄生植物采集时应注意采到寄主植物。

孢子囊群的形、根状茎及其鳞片和毛被常是蕨类植物的分类特征,因此在采集蕨、木贼、海金沙、卷柏时,要注意采集带有孢子囊群的叶片和营养叶,还要挖一小段根状茎,并且小心保护鳞片叶,防止脱落。

葫芦藓、地线等苔藓植物的孢子体成熟后常常会脱落,所以应在孢子体尚未成熟时进行采集,而且要及时放在纸袋或广口瓶中暂存,以免丢失孢子体上的蒴帽。

地衣是一个独特的植物类群,生长在多种基质上,叶状和枝状地衣如松萝等大量生长在山林中,而壳状地衣常生长在岩石、树皮及建筑物上,采集时尽量连基质一起采下。若不能采到基质,也庆作好记录。

菌类植物中的蘑菇是由子实体(菌盖、菌柄0及地下菌线体组成,子实体是重要的分类特征。它们有的生长在地上,也有生长在树枝或腐烂树皮上。采集长在地上的蘑菇,要仔细的挖起地下的菇根;采集树上的蘑菇,应用刀连同基质一起割下。用手拿标本时要注意不可在菌盖和菌柄的表皮留下指印,以免损失子实体表面固有的分类特征。标本采集后立即挂上标签,用柔软纸轻轻包好,放在纸盒里。

水绵、海松、多管藻等藻类植物多生长在水里,它们一出水面叶片往往收缩一团失去原形。采集这类标本时可先用水网捞出,倒在水盆中,等植叶展开后,再用吸水纸置于标本下面,轻轻将标本托出水面,然后用干燥纸压平。为避免标本带有盐渍,采集的海藻必须先在淡水中浸10多分钟后,再放入清水中按上述方法处理。

三、标本的清理

标本采集后,在制作前还必须经过清理,目的是除去杂质,使要展示的特征更为突出。清理一是除去枯枝烂叶,除去凋萎的花果,若叶子太密集,还应适当修剪,但要留下一点叶柄,以示叶片着生情况。二是用清水洗去泥沙杂质。冲洗时不要损伤标本,有些植物体上附属物也是分类特征,如蕨类植物根状茎上的鳞叶等,都应注意保护。

标本清理后,应尽快进行制作,否则时间太久,有的标本的花、叶容易变形,影响效果。  

案头菊的阶段养护


案头菊是供居室装饰的精品盆栽菊花,独有特点是株矮、单干枝挺、独花硕大、叶厚青秀、脚叶不衰、开花期长。案头菊的阶段培育措施:
养苗 案头菊培育矮壮苗是关键。一是培养土要精,用园土5份、腐叶土2份、垃圾土或堆肥2份、草木灰1份配制而成;二是扦插育苗要迟,7~8月扦插;三是苗期控高增粗,少施氮肥,应用生长抑制剂;四是菊苗上盆深栽,开始上盆土6~7成,随着菊苗生长,逐渐增加培土,埋掉根茎部2~3节老叶,促使盆口外茎节长出粗大肥厚的叶片,使植株形成下大上小的宝塔形;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栽后生长期用多效唑500~700mg/l,或矮壮素1000mg/l、或B91500mg/l喷洒或浇根,花盆放阳光充足处,防止徒长,促进矮壮青秀。
养根 选根系发达的矮壮苗上盆,栽后浇水保湿养根。新根未发出前不施肥,浇水不可过多,以土湿润为宜,防止渍水与肥伤烂根。发新根恢复吸收功能时,结合浇水,用腐熟的人粪尿或枯饼薄肥勤施,防止高浓度施肥伤根败叶,促进稳健生长。
养叶 要使菊花茁壮、花大艳丽,首先要培养深绿肥厚的叶片打基础,防止脚叶黄化脱落。保叶措施:其一适时适量浇水,防止干旱涝害落叶。高温干旱天气,每天早、晚浇水,空气干燥,结合叶面喷水,高温烈日中午不浇水,以防温差剧变伤害。黄昏与清晨为菊苗一天生长高峰,严禁浇水,以免徒长,影响花质。其二看苗施肥,菊叶表现黑绿下垂,说明肥料过量,应节制施肥,尤其要控制氮肥,以防徒长,提高叶质;叶片淡绿、黄化、花叶,表示营养不足或失调,适当增加施肥,结合浇水用饼肥、骨粉、过磷酸钙、草木灰、硫酸钾、硫酸亚铁等,液肥浇施,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花芽分化期节制氮肥,肥料稀施,防止浓肥伤害产生早衰落叶;出现徒长、黄叶、烂根现象,控制浇水施肥,待发出新根后进行正常肥水管理。其三防治病虫,抹芽摘心整枝、叶面洗尘防污,保持叶片清洁,增强光合功能,防止早衰落叶。
养花 花蕾露色进入保花阶段,秋高气爽,高温干澡,每天上午浇水1次,晴朗多风天气,结合傍晚叶片喷水。结合抗旱用稀释饼肥、0.2%磷酸二氢钾浇施,补充磷、钾肥,控制氮肥,叶面喷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花大色艳。开花期一般不施肥,以防焦花早凋,延长花期。

勋章菊的养护方法


勋章菊为一、二年生草本,形奇特,花色多彩,花心具深色眼斑,形似勋章,具浓厚的野趣,是园林中常见的盆栽花卉和花坛植物之一。勋章菊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高温,怕积水。

一、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分株、扦插和组培繁殖。

1、播种繁殖:4月春播或9月秋播,每克种子560-580粒,发芽适温16-18℃,播后14-30天发芽。苗具1对真叶时移4厘米种苗盘。有些地区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

2、分株繁殖:在3-4月茎叶生长前,将越冬的母株挖出,用刀自株丛的根颈部纵向切开,但每一分株必须带芽头和根系,可直接盆栽。

3、扦插繁殖:常在春、秋季进行,室内栽培全年均可进行。剪取带茎节的芽,留顶端2片叶,如叶片过大,还可剪去1/2,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插入沙床,室温20-24℃和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20-25天生根。若用0.1%吲哚丁酸处理1-2秒,生根更快。

二、栽培管理。勋章花常用8-12厘米盆。幼苗3-4片叶时可从4厘米育苗盘内取出定植于12厘米盆。生长期每半月施肥保持盆土湿润和充足阳光,勋章花可开花不断。如不留种,花谢后要及时剪除,这样可减少营养消耗,促使形成更多花蕾开花。冬季放室内栽培仍可继续开花。

三、病虫害防治。常见有叶斑病危害,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红蜘蛛和蚜虫危害,蚜虫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红蜘蛛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非洲菊的养护方法介绍


非洲菊水养方法:

1、养非洲菊必须要准备高、中、低三种花瓶,插花前要做到瓶净水净,一般是选择家里的纯净水。

2、插花前我一般用剪刀沿根部斜剪一下,剪去2、3cm,露出新鲜的根部,这样插入水里,斜面增加了吸水面积,更利于传送水分,特别象这样的高杆花,水分输送最重要。

3、等硬梗剪完,出现空心花杆,这时的花杆容易烂,所以一天至少检查一次,发现烂杆,一定要毫不留情把烂部剪掉,直到剪到新鲜的部分,这样更利于花儿生长。

4、修剪过程中,要注意随时根据花的高度换花瓶。

5、养花过程,最重一个勤字,要一两天一换水,到了后期,可能一天一换水。

6、瓶插花不要阳光直射。

平时我养瓶插花,除了注意换水就是修剪,没有添加其它的营养剂、保鲜剂等,可花一直开得不错,非洲菊能开20多天呢。此法也可用于百合、玫瑰、康乃馨,不同的是这些花要注意清理叶片。

非洲菊盆栽方法:

生长习性:喜冬暖夏凉、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炎热。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

施肥:非洲菊比较喜肥,夏季施肥时氮与钾的比例为2誜1,冬季为1.5:l。肥料pH值应为5.5至6.0。

浇水:盆栽非洲菊对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必须保证浇水的正确时间,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入夜时要使植株相对干燥。植株开始长根时必须从下部浇水,可以采用底部渗透的方式;高温期间可以从植株上方浇水,但要注意防止从植株中心部位开始产生的真菌霉变。

盆土:使用透气和排水性能良好的介质,最好是泥炭和珍珠岩混合的基质。pH值为5.5至6.0,EC值为0.7至1.0,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

病虫:病害防治所带的病原菌对非洲菊威胁最大,故应注意消毒。主要病原菌有腐霉菌、疫霉菌、丝核菌、葡萄孢菌等;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和红、黄蜘蛛等。定期喷施杀虫剂,如氰戊菊酯和硫克百威等。

艺菊的栽培养护


菊花品种成百上千,微寒凌霜金秋吐艳,广为大众喜闻乐见。近有初学的从业者和爱好者问大众习见喜爱的普通盆栽菊花怎样栽培,特答。

普通盆栽菊花园地生产栽培或家庭观赏栽培,一般管理应选择适生健壮、抗逆性强、株型适中、枝干挺拔、花型丰满、花姿艳丽、花期耐久的品种。

母株在露地、阳畦或冷室越冬。北京地区露地越冬,可在7月扦枝育苗,栽植在背风向阳的畦里,株行距30厘米。入冬插上名牌,剪去茎杆,浇足冻水,覆盖一层稻草。来春解水,去掉覆盖杂物,逐渐萌芽。母株在阳畦或冷室越冬的为盆植菊棵。开过花后剪去老本,整坨移出,除去外层肥土和枯根,用中浓度石硫合剂等杀虫灭菌农药喷布后,换坨假植在阳畦或冷室内,把土贴实。如土壤干燥,可浇一次透水。平时喷水保持土壤潮润,不可太湿。冬季阳畦用塑膜防寒,最冷时夜间应用蒲席覆盖。白天注意通风光照,温度宜在7℃以下,夜间保持0℃左右,来年春季移出阳畦或冷室,根据根坨大小,以株距40厘米左右在畦地栽植。栽后视土壤干湿,浇一两次透水,适时松土保墒。

当宿根新芽长到高10厘米左右新枝时,开始疏枝和摘心。先把密集残弱的小枝疏掉,再将选留的新枝摘去心尖,促发大量的健壮分枝,准备扦插繁殖。如新枝长势不旺,可酌施速效化肥促壮。

家庭莳养盆菊,花后剪去老本,可原盆保留,注意放低温(0℃左右)处,保持盆土潮润,宿根不怕冷,怕风干。来春放室外养护,准备剪枝扦插繁殖。

根据株型的大小和开花朵数,通常分三期进行扦枝育苗。

大株十数朵(或称三枝九顶)菊:在5月上旬,第一期扦枝育苗,采用母株新发枝的顶尖。

中株(三五朵)菊:在6月上旬,第二期扦枝育苗,利用第一期采枝扦插后母株续发的新枝。

案头菊(矮壮独本菊)要求规格:原盆栽培,茎高不超过15厘米,在内径10厘米,外高12厘米筒盆定植;植株体态和谐匀称,能表现出品种特性。7月中下旬第三期扦枝育苗。选剪第二期采枝后母株上部发出的顶梢,要求芽头丰满,长势健壮,叶腋没有萌发侧芽迹象。同时要求选择花型丰厚、茎粗、节密、叶肥的早花品种,传统品种与引进品种各半,如平沙落雁、长风万里、君子玉、仙露蟠桃、绿云、白鸥逐波、鹫峰霁雪,兼六香菊、久米庭、久米游、泉乡迎阁、泉乡万胜等。

大量生产栽培可在畦地扦插育苗,选择靠近稀疏林荫或绿篱的湿润地段做畦,长宽面积可因地制宜。畦土不须精耕细作、平整排水松散透气。如畦土黏重,可掺适量沙土调配均匀。畦内撒布适量代森铵,进行土壤消毒和灭虫。再在畦土表面覆1厘米厚干净河沙,仔细压平。畦地上方用竹木搭起60厘米高的框架放遮阳篱网。高温多雨地区可在遮阳帘网上再覆一层薄膜防雨。

北京地区五月上旬天干风大,7月中旬酷热多雨。一般生产栽培利用苗箱扦插具有很高的成活率。插箱用板条打成,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10厘米,箱下钉三条横带,箱底留3毫米宽3条排水缝。扦插前在箱底垫2厘米厚的粗沙作排水层,然后用素面沙土与隔年普通培养土各半混匀装箱压平,表面再覆盖1厘米厚的纯净河沙。5月天干风大插箱宜放在温室,前口打开窗子,上张遮阳帘网。7月扦枝放荫棚下凉爽通风处,架离地面。

家庭小量莳养菊花,可用一个大花盆装半盆干净细沙土,每盆扦插十枝,扦好上盖玻璃,放凉爽通风、漫射光处,“见天不见日”,约3周后成活即可分栽。

蛇鞭菊养护方法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蛇鞭菊养护方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蛇鞭菊,学名为Sansevieria trifasciata,也被称为虎尾兰、朱蕉、虎皮兰等,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种。它具有浓郁的观赏价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成为室内盆栽中的热门选择。为了让蛇鞭菊能够在家中健康生长,以下是一些关于蛇鞭菊养护方法的详细介绍。

1. 环境要求:

光照:蛇鞭菊喜欢明亮的光线,但不耐强烈的阳光直射,可放置在室内接受充足的间接光。如果放在半阴处,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叶片的颜色。

温度:蛇鞭菊耐寒性较强,但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不宜低于12摄氏度。寒冷的环境可能导致生长缓慢或叶片变黄。

2. 水分管理:

浇水:蛇鞭菊属于耐旱植物,喜欢在土壤完全干燥后再次浇水。通常每次浇水的量要充分湿透足够的土壤,并确保盆底的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导致根部烂死。

避免过多浇水:在冬季或生长期较低的时候,减少浇水的频率,避免造成根部腐烂。

3. 土壤和肥料:

土壤选择:蛇鞭菊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太苛刻,可以选择通气性良好、排水性好的腐殖质细土或混合多肉土。

换盆:一般每2-3年更换一次盆土,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施肥:蛇鞭菊在生长期需要适量的肥料供给,可选择添加有机或全面肥料,每月施肥一次即可。

4. 病虫害防治:

病害:蛇鞭菊容易受到缺氧和根腐病的影响,因此,及时排水、合理浇水是预防这些问题的关键。如果发现叶片出现斑点、变黄、变软或普遍发黄,可能是由于病菌感染导致的。

虫害: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和螨虫,在叶片上形成白色或红色颗粒。可使用洗涤液稀释后喷洒叶片,或选择专用杀虫剂进行处理。

5.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在春季或夏季,通过将蛇鞭菊的侧芽或健康的分株分离出来,然后将其种植在适宜的土壤中,可用于繁殖新的蛇鞭菊。

叶片繁殖:将健康的叶片从根部剪下,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然后将其插入湿润的沙土或腐殖质土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光照,约1-2个月后即可生根。

以上是关于蛇鞭菊养护方法的一些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养护蛇鞭菊的过程中,还需要观察其生长状态,及时调整光照、水分、温度和肥料的供给,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观赏效果。同时,注意预防病虫害,合理繁殖方式,更能让蛇鞭菊长久地陪伴在您的生活中。

花环菊怎么养?花环菊的种植养护方法介绍【荐】


花环菊怎么养?花环菊的种植和养护方法介绍一、花环菊习性介绍

花环菊,为菊科茼蒿菊属草本植物。其原产地为摩洛哥。花环菊生命力旺盛,怕涝,耐旱,高温高热需加湿遮阴,需要充足的阳光。花期4~6月,整个夏天都在开花。花开完后进行修剪处理安全越冬,来年会发芽。

二、花环菊的种植和养护方法1、温度

花环菊生长适宜温度为15-35℃之间。植株喜欢阳光充足,但也可以耐一定的荫蔽环境。室内栽植最好放置在阳台透光处。如阳光不足,只会陡长,不会开花。

2、土壤

喜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壤中适当添加草炭土或腐叶土作为基肥。生长期每两周施有机肥一次。

3、浇水

春夏季节早晚浇水一次,适当增加周围环境湿度。花期浇水注意不要直接浇到花瓣上,需从花根部浇水。

4、繁殖栽培

一般用播种法繁殖,也可以扦插育苗。播种多在初秋至中秋进行,冬季寒冷可覆盖蒲席保暖越冬。扦插一般采用嫩枝扦插,温度控制在25℃左右。等到幼苗根由白变褐,就可以进行移植了。

5、病害防治

花环菊的煤烟病和蚜虫危害。病因多是通风欠佳,高温湿的生长环境。

综述

以上就是花环菊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当您见到花环菊时一定会被花朵的颜色组合而感慨。如果家庭养殖建议还是选择颜色种植,白色的花环菊从风水上讲究不太适合家庭养殖。

瓜叶菊的家庭养护方法


繁殖

可采用播种的方式,7-8月播下,提供20-25℃的温度,大概10-20日,慢慢长出芽,然后进行换盆。

土壤

可用一般的腐叶土、泥灰掺入少量沙土和少许基肥混合而成,保持其疏松性,不可积水。

温度

防止炎热时期温度过高,尽量控制在10-20℃,其幼苗可在1℃室温下存活,开花的时候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可以加长开花的时间。

光照

生长旺盛期应接受充分的阳光,保湿保温,见花即可放到室内,不要保证出北窗之外的其他三个方位受到4小时的阳光,不断更换植株方向,让其均匀生长。

水分

让土质有微微的湿润感,应一次性浇灌完全,注意平时的排水情况,高温天气注意水的补给。

施肥

处于生长期时可以施点稀释的肥料,该过程应避免肥料碰触叶子,然后经过冲洗步骤,喷洒新高脂膜。处于花蕾期的植株可以施花朵壮蒂灵,让花蕾健康,发出的花更加美艳,请不要在花期施肥。

病害

植株易受红蜘蛛和蚜虫的侵害,因此要控制好环境条件,尽早发现并马上处理掉病枝,也可喷上少许农药。若病害情节重,可着重往叶背面及瓜叶菊顶部喷2000倍乐果稀释液,另外,其他部位也喷点。

虫害

瓜叶菊常见的虫病害是蚜虫和红蜘蛛,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危害比较严重的,可用2000倍乐果稀释液喷杀。因为红蜘蛛一般发生在叶片的背面,而蚜虫一般发生在瓜叶菊幼嫩的顶部,喷药时要以叶片背面及植株的顶部为重点,叶片正面也要适当喷药。

瓜叶菊的繁殖与养护


瓜叶菊又名瓜叶莲、千日莲、生荷留兰,是菊科瓜叶菊属植物。原产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虽系多年生草本花卉,但由于其老株在我国大部地区均不能安全度夏,因而只作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栽培。其叶似瓜叶而花如菊,花有白、红、粉、蓝、紫等多种颜色,花期长,可由播种期不同而控制在元旦、春节、五一节开花,是我国冬春两季主要的盆栽观花花卉。

〔育种采种〕培育和采集种子是繁殖瓜叶菊的一项重要工作。当2—5月盛花期时,选择植株健壮、花色鲜艳的品种做育种植株,与其他品种分置,于阳光充足处养护。每周施二次复合液肥,当气温高时应移至阴凉通风处,至后期适当摘除部分叶(约占1/3)使养分集中而促使种子成熟。大约40天以后种子将陆续成熟,应随熟随采,及时干燥,放在纸袋内于干燥处保存。

〔播种方法〕瓜叶菊的播种,从4月至10月均可进行。但由于夏季气温高,幼苗在自然条件下较难培育,往往于春、秋两季播种。从播种至开花在江、浙、沪地区约200天左右,北京地区约220天左右。播种可在苗床或盆内进行。用盆育苗时,可先将盆底铺一层厚粗砂,上层用细素砂或以细砂拌细土,将种子撒在表面,然后覆土约种子的一倍半,从盆底透水,温度掌握在15一20℃,置阳光下,每天喷雾,隔2—3天浸盆一次,若气候干燥时可用薄膜覆盖保湿,苗在5—7天内均可出齐。

〔移栽定植〕当瓜叶菊放二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或稀植,株距以4×4cm为好。幼苗需通风及适当光照,以防止猝倒病及白粉病。每两周施一次液肥。当叶长至5—6片时应及时移栽于10—12cm口径的盆内,盆土应含丰富的腐殖质并通气排水性能良好,逐步增加光照,有利于健壮生长,经40天左右可移至口径20cm的盆内定植。

〔管理养护〕瓜叶菊性喜温暖、湿润,喜阳光,但不耐高温及严寒,夏季应遮荫防雨淋;晚秋可置室内不见直射光处,当抽苔时应移至向阳处,因为花芽的分化形成是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而花蕾生长和开放则应长日照,并可防止枝叶徒长不开花或少开花;冬季室温不需太高,适宜温度在7—8℃,在5℃时就能安全越冬,如室温超过15—20℃时会引起徒长而影响开花,开花期最适温度在10—15℃之间。在4一5月,中午阳光强、气温高时,应及时移至阴凉通风处,如此可延长花期。

瓜叶菊喜肥,生长期应肥水充足,花前增施磷、钾肥,施肥应于中午进行,并先行控水以利于吸收。花期应减少施肥,浇水要干湿相宜,防止过于或过湿。低温时应控制浇水,稍润即可。生长期经常注意及时摘去从基部叶腋枝芽,以保证充足的养分,有利于开花。

〔病虫害防治〕注意通风,增加光照可防止瓜叶菊的病虫害。在雨季最容易染白粉病,其症状是在叶表面先出现小白点,继而变为白色粉斑,以后逐渐变为灰色呈粉状。应及时将病叶摘除,并喷以200倍的50%代森铵液进行防治,每周—次,连续2—3次。瓜叶菊在苗期容易被蚜虫或红蜘蛛危害,发现虫害应及时用1500—2000倍的乐果进行喷杀。

五针松 罗汉松 校园就是活的植物标本馆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直观地学习生物学,老师经常会借助一些植物标本来教学,但在余姚高风中学,同学们学习双子叶、单子叶植物时,老师会让大家在校园里捡点树叶带到课堂上;学习植物嫁接时,老师就带学生到盆景园去,目睹盆景师傅的现场操作。

高风中学有100多种、有近万棵树木,既有余姚杨梅等本地“特产”,也有上千年的罗汉松、几百年的五针松等名贵树木,这里春天樱花烂漫,秋天丹桂飘香。同学们说,校园里的树木、盆景就是活的植物标本馆,既让他们身心愉悦,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现在虽然已进入数九寒天,笔者走进高风中学时,这里仍是一派生机盎然。行政楼前松柏成荫,宿舍楼前代代橘挂满果子,长廊边红梅迎寒绽放;盆景园里,杨梅、红枫、松树、柏树等几千盆盆景,形态各异。一位高三同学说,虽然现在复习很紧张,但下课后在校园里走走,心情很快就得到了放松。

校长罗志康指着教学楼旁的一片桂花树告诉笔者,这里有几百棵大的桂花树,小的还有上千棵。去年桂花盛开时节, 7天时间就有8000多名市民前来赏桂,还有20多家幼儿园小朋友和中小学学生来这里秋游。校园里有六七百棵樱花树,今年樱花盛开时还会邀请市民来赏花。

近年来,高风中学在前期绿化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一大批古树名木,成为学生课外拓宽知识和陶冶情操的载体。食堂门口是“七松图”,科技楼北面是“罗汉会”,钟楼附近则是“黑松广场”……丰富的植物品种,尤其是一些名贵树种让高风中学的师生大开眼界,像黑松、大阪松等不少名贵树木,都是进校后第一次看到。于是师生一起查资料,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习性,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而提高。在初中教学楼前的一棵五针松上,我们看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五针松的特点、分布。科学老师张迪煊告诉我们,这是初中植物花卉兴趣小组同学们制作的。学生们也经常以校园风光作画,在图书馆展出的学生艺术作品展中,我们看到不少同学的画作就是校园的一角风景。

切花菊栽培与养护


1,切花菊栽培-定植.

切花菊是喜肥忌涝的植物,宜深沟高畦,施足基肥,沟面高差30-40厘米,每亩施4吨腐熟的猪粪.露地栽培,畦宽为120厘米,沟宽50厘米,保护地栽培则根据设施情况而定,例如6米30米标准大棚,栽植3畦,畦面宽1.2米,沟宽0.5米.

定植适期因品种栽培的株型,摘心的次数和供花期的不同而差异.一般夏菊,早菊或多花型的定植适期为5月下旬,秋菊,冬菊或大花型的定植适期在6月上旬.露地栽植,定植密度为20株/平方米;塑料大棚内栽培,每畦宽1.2米,每行种6株,行距20厘米.

2,切花菊栽培-主柱张网.

切花菊的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需要在畦的四周立支柱作为固定网络用,网宽同于畦宽,网眼为20-25厘米见方,当菊株生长到20-25厘米高时,在30厘米高处张第一层网,以后随着菊株不断长高,在60厘米处张第二层网.

3,切花菊栽培-整枝,抹芽,疏蕾,换头.

切花菊多本栽培经过摘心萌芽多个分枝,选留3-4枝,其余全部疏除,及时抹去分枝上的腋芽.现蕾后及时剥除菊株顶端主蕾以下的所有侧蕾.出现柳叶头现象,应及早摘心换头,将枝条顶梢的柳叶部分连同1-2片正常叶剪去,待其下部萌发的侧枝长成代替主茎,以后在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

4,切花菊栽培-病虫防治

菊花常见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白粉病,锈病等,运用轮作清除残体;通气结合运用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有效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脐螬,用氧化乐果,敌杀死,呋喃丹等防治.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标本菊的养护》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菊类花卉养护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