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不学习不求教,种养花草会遇上一定难题,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防治林木白蚁有妙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白蚁隐藏深,扩散快,是为害林木的大敌。据调查,在所有木本植物中,已知被白蚁蛀蚀的逾1000种。遭白蚁为害的林木,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被蛀空死亡。现介绍5种防治白蚁的妙招。

1、毒饵剂诱杀法。不需追踪挖巢破坏场地,用药量少,工效高,污染环境小。操作简便,效果显著。毒饵剂是用白蚁喜食的含糖、淀粉、纤维素等食料与高效低毒药物按比例混合加工制成(林业或农资部门有售)。使用方法:4-10月白蚁取食高峰期,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有白蚁泥路、分飞孔或蚁蚀物等部位投放毒饵包(毒饵剂5克/包)。投放后用树叶覆盖药包,再压一层泥土、石块或砖头。每亩林地放40-60包,每年放2-3次,可诱引白蚁咬破纸包吞食药物或将毒饵带回巢中,使白蚁互相中毒。全巢死亡。

2、堆草诱杀。即在树冠投影外围,除去表土,挖长、宽各50厘米,深12-20厘米的穴。然后割取新鲜的蕨类、嫩草放入穴中,喷上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在药液中加少量红糖,上盖薄土或石块。每隔6-7米设1穴。或将灭蚁灵原粉用薄纸包成小包,放在桂花树主干附近,盖上嫩草。此法可引诱白蚁啃食而中毒死亡,或者白蚁带毒归巢后相互传递至全巢死亡。

3、点灯诱翅蚁。有翅白蚁具有趋光性。在夏季闷热天气的傍晚,待有翅白蚁飞出时点灯诱杀(最好是黑光灯,灯下置水盆)。

4、蚁路喷药。寻找到用泥土筑起的蚁路,喷灭蚁灵等药液,使白蚁带毒返巢,传至其他白蚁中毒死亡。

5、清理蚁巢。清除树边杂草、树桩、死树,以减少蚁源,降低为害。同时寻找蚁巢,人工挖除,消灭全巢。

采取上述办法效果虽好,但不能根治。要从根本上控制白蚁为害,必须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天然次生林中,全面清除和治理伤病树,清理林中各种朽木,是有效减少白蚁繁殖为害的方法。在人工林中,整地后要全面灭蚁1次。另外,保护白蚁的天敌,如林问蟾蜍、蛙类、蜘蛛、蝙蝠和鸟类等,对白蚁的为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xZh52.Com小编推荐

林木介壳虫防治技术


林木(含竹林,果树,花木)每年都会遇到介壳虫危害,很多种类的介壳虫,体外包着蜡壳、蜡粉、蜡丝等,一般药剂较难透过蜡层。因此,防治介壳虫比较困难,现把三种防治介壳虫的方法介绍如下:

1、天敌防治 首先要了解介壳虫的天敌,然后想办法引进、保护,利用天敌治虫。例如吹绵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澳洲瓢虫和大红瓢虫;粉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孟氏隐唇瓢虫;黑点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寡节小蜂;甲介壳虫和红蜡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跳小蜂等等。利用天敌防治介壳虫,是比较彻底而又省事的办法,但技术性较强。

2、施药防治 关键是在一龄若虫活动时施药。一般刚孵化后的若虫,并不马上爬出母体的蜡壳外,往往等候1---3天,等到天气晴朗暖和时便陆续爬出,爬行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固定,再过几天,体外即陆续上蜡,当虫体上蜡后,防治就较困难。所以一旦发现有介壳虫从母体下往外爬时就应立即喷药防治。一般可用亚胺硫磷800---2000倍,或用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射,也可用松碱合剂防治,防治农药浓度,冬天可浓些,夏天可稀些。其他内吸性农药,如久效磷,氟乙酰胺,杀虫醚、杀螟松、氧化乐果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林木对象、害虫种类及发生虫害的时间,做到安全施用。

3、修剪防治 介壳虫喜欢阴、湿的外界环境。利用冬季林木进行修剪疏删后通风透光,减少湿度,以创造不利于介壳虫的生活条件,达到控制介壳虫繁殖的目的。如无法修剪疏删时,被害树又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冬季可以试喷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坏介壳虫的蜡壳,杀死介壳虫,开春后,一般嫩枝可再抽出,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

早春林木防治蚜虫效果好


蚜虫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分布很广,主要刺吸植株的茎、叶,尤其是幼嫩部位。蚜虫的防治方法很多,如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施放真菌,人工诱集捕杀等生物防治法,清除枯枝杂草等病虫残物,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施用农药等,最好的方法就是因地制宜,综合防治。

蚜虫繁殖和适应力强,种群数量巨大,因此,各种方法都很难取得根治的效果,但如果抓住防治适期,往往就会事半功倍。春季的早期防治是蚜虫防治的最佳时期。

由于1998年冬季出现暖冬天气,使许多病虫害的越冬体得以大量存活,为今年的流行和危害提供了大量病虫源,如果环境适宜,势必严重发生。虽然早春的多雨天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虫的危害,但3月底至4月初,它巳在许多园林植物上发生。

暖冬造成植物萌发较早,促进了蚜虫的聚集危害。另外,蚜虫自身也因未经低温锻炼而表现得较为脆弱。由于春初气温相对较低,蚜虫成长速度较慢,低龄期相对较长,食量较小,危害较轻,抗逆抗药性较弱,是防治的大好时机。一旦错过此期,气温普遍回升,植物生长繁茂,不但蚜虫数量已成千上万倍地增长,蚜虫抗逆抗药性也大大增强,蚜虫繁殖周期缩短,将会给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

春季防治蚜虫可收到兼治尺蠖、螨、介壳虫等害虫的效果,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药剂和浓度,或复配用药。由于植株本身也处于幼嫩期,耐药力低,所以药剂施用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药害。春季多雨时期,施药就需在短暂的无雨时实施,且药剂易被随后的雨水冲掉而无法发挥作用。笔者使用稀释500至1000倍80%的敌敌畏乳油在下雨的间隙抢施,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当时空气湿度大,气温较低,所以没有发生药害。在这种较高浓度下,敌敌畏能迅速发挥熏蒸效果。不担心遭雨水冲刷而失效。如果使用氧化乐果等内吸传导性药剂,往往会因雨水的干扰而无法施药或药效不佳。

抓住春季防治,大大降低虫源基数,再结合栽培措施,如栽植密度适宜,通风透气,控制水肥,保护并饲养释放天敌等,必能将蚜虫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越冬期林木病虫害防治要点


越冬期防治树木病虫害,不仅省工、省药,技术简便易行,而且防治效果较好。对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减轻翌年的防治压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越冬期林木病虫害防治着重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可以减轻日灼和冻害,延迟树木的萌芽和开花,使树木免遭春季晚霜的危害,还可兼治树干病虫害,即杀死在树皮内隐藏的越冬虫卵。常用的涂白剂配制比例是: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用盐1-2份、黏土2份、水36~40份,此外还可加入少许杀虫剂。涂白次数以2次为宜。第1次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第2次在早春。涂白部位以主干为主,对树冠不完整的大树、病树等树干的南面及树叉向阳处要重点涂,主枝基部也可以涂白,但不要全树涂白,以免造成烧芽。

二、做好翻园。利用冬季低温和干旱的自然条件,通过翻园,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如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竹螟等,翻到土壤表面冻死,或被有益动物取食而消灭。翻园深度以20~30cm为宜;时间以越接近土壤封冻效果越好,也可在早春进行,但防治效果比初冬翻园要差些。结合翻园,在土壤表面撒施除虫粉,可提高早春防治害虫的效果。翻园不仅可以消灭越冬害虫,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冬季保水保肥的能力。

三、做好修剪及清园。树木休眠后将树木上的病枝、有虫枝、枯枝剪掉,然后集中起来烧毁。同时结合翻园将树木落叶、落果、枯枝及下部杂草等杂物清理干净,集中起来深埋或烧毁,以消灭越冬的病菌和害虫。

四、做好树木刮皮工作。树木的粗皮裂缝中有很多病菌、害虫越冬,如部分红蜘蛛、蚧虫、栗大蚜等害虫和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病菌。刮树皮后将其收集起来烧毁或深埋,可将病菌和害虫消灭。在整个休眠季节均可进行刮树皮,但从保护天敌的角度考虑,以早春天敌已出蛰而害虫尚未活动时刮树皮为宜。刮树皮的部位包括主干和主枝上的粗翘皮,以主枝为主。刮树皮的程度应掌握小树和弱树宜轻、大树和旺树宜重的原则。刮去枯死的粗皮。刮树皮不仅能消灭树木粗皮裂缝中越冬的病菌害虫,而且还能复壮树势。

五、做好喷药工作。有的病菌、害虫除在枯枝、落叶、杂草和土壤中越冬以外,也可在树体的其他部位越冬,如翘皮、轮痕、病芽等处,因此在树木发芽前普遍喷1次石硫合剂,防治越冬的病菌和害虫虫卵效果良好。

六、人工捕捉。就是人工摘除虫卵。在休眠季节将树上的蓑蛾、刺蛾、卷叶蛾等摘掉消灭,降低翌年虫口基数。

解决盆花积水妙法


按照正常的方法处理盆花积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环工作:首先在花卉上盆或换盆时,用瓦片盖住盆底排水孔,然后再铺上一层大小均匀适度的塘泥块。转入到盆花正常养护管理时,我们要经常松土,浇水施肥时要柔和,不能大水大肥冲击盆土,雨后要及时倒掉盆内积水,或用竹杆在盆土上戳孔,以便盆内积水流掉。用上述方法预防盆花积水,我认为花费的精力较大,而且后遗症多,没有根本解决盆花积水问题。为了提高盆花的自然排水能力,减少后顾之忧,我反复多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我发现造成盆花积水的关键问题在塘泥块。用塘泥块作排水隔离层,只能收到短时效果。因为塘泥块是土壤团粒结构,经常被水分渗浸逐步溶解成浆状,堵住了盆底排水孔,使水分难以排出。 如何较好地解决盆花积水问题,让花木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呢?我们应在排水隔离物上做文章下功夫。本着久效,实用,精简管理这一原则,我选用干枯的针叶作为排水隔离层物质,代替塘泥块。实践表明:用针叶作排水隔离层有四大好处:一是干枯的针叶铺在盆底好似一层海绵,渗透排水能力强。二是针叶不会因水分的渗浸而溶解堵塞排水孔。三是需要换盆时,可将用过的针叶再拌合到新的培养土中,让它起到一定的肥效,并增强盆土的疏松度。四是取材容易。大家可以试一试。

家庭养花治虫妙法


家庭养花,病虫防治使用农药,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也不方便。因此,家庭花卉害虫要巧治。
1.蚊香治虫法。将蚊香点燃,放在有害虫花卉植株下面花盆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袋,连同花盆罩住1小时左右即可杀死蚜虫、红蜘蛛、粉虱等。
2.风油精杀虫法。用风油精400~500倍液喷洒,具有熏蒸作用,渗透到虫体内,使害虫致死。特别是对蜡质蚧壳虫防治效果良好。
3.樟脑丸(卫生球)杀虫法。用樟脑丸研碎,撒施翻入盆土内,可杀死土中为害根系的害虫。对芍药、大丽花、百合、石蒜等块茎、鳞茎及肉质根花卉根线虫有特效。
4.洗洁精杀虫法。用洗洁精500倍液喷洒,24小时可杀死害虫,再喷清水,减少洗洁精的副作用。
5.颜色驱虫法。在花盆的下面铺设银灰色地膜或在植株上空悬挂银灰色塑料带,驱避迁飞性有翅蚜虫。也可在花株上空悬挂黄色板,在黄板上涂上机油或凡士林,诱粘雌蚜,减少发生,防止病毒传播。
6.植物克虫法。在花卉植株下盆土中套种葱、蒜、韭菜等,释放出挥发性物质,不仅有驱避与杀死蚜虫的作用,还有兼治病害的效果。
7.肥料杀虫法。肥料治虫,还可供给养料,促进花卉生长健壮,花色艳丽,种子饱满。①20%草木灰浸出液(浸泡24小时)喷洒。②0.2%尿素或1%碳酸氢铵或0.5%氨水喷洒,熏蒸、触杀蚜虫、螨类害虫。③0.5%~1%尿素加0.2%洗衣粉混合液喷洒,可防治红蜘蛛、蚜虫等。④每个0.1平方米的花盆面积,施用4.5~6克硅酸钙肥,花卉吸收在表皮细胞积聚,使表皮变得坚硬,增强抗虫力,令蚜虫等刺吸性口器的害虫难以为害。

白蚁应该如何预防


白蚁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

(1)检查:当我们在移栽苗木的时候,有时候会在无意之间将白蚁带过去,然后使之蔓延开来。所以在移栽苗木的时候一定要将白蚁彻底处理,还要尽量不要用已经被白蚁严重威海的树木,以免白蚁危害扩散。

(2)消灭有翅成虫,防止新群体产生。群 体内的有翅成虫是新群体的创造者,每年4-7 月分飞繁殖,这期间可利用其趋光性,设置灯 光诱杀。

(3)保护天敌。

(4)消除树木上的白蚁享生场所。树木中 常有些枯树、死根、伐桩、树棍长期置于露天 下,受潮后易腐朽,成为白蚁喜食的材料,对 白蚁有一定的引诱力,必须清除干净。

(5)避免机械损伤树木。伤口是白蚁的主 要人侵口,因此在修枝、整形等操作中,要避 免造成大的伤口,在中耕、整地及其他人为活 动中,不要造成机械损伤。已形成的伤口,应 涂刷防蚁药剂后再涂水柏油等防护。

(6)堵塞孔洞,修补创伤。有些大树会有 空心孔洞或大的创伤,要及时涂刷防蚁药剂, 再用水泥碎石或水泥沙浆修补,一来美观好 看,二来可防止白蚁人侵。

(7)药的处理:用50%氯丹乳剂的10倍稀 释液或9202(乐斯本混合液)环涂树木近地面 部分,对预防黑翅土白蚁等上树危害有一定 作用;另外,于苗间开沟,撒放2%氯丹粉剂, 对预防扦插苗木的白蚁危害有一定效果。

苗木资讯请上。

三色堇越冬妙法


三色堇又名蝴蝶花、鬼脸花,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是布置春季花坛的主要花卉之一。原产欧洲,性耐寒。通常做二年生栽培,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先播入露地苗床,出苗后要经一次移栽,入冬前转入冷床或冷室越冬,此法费工费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简单 三色堇越冬方法--覆盖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1) 9月上旬正常整地、作畦、播种,正常管理。

(2) 大地封冻之前浇一次透水,然后在畦面上用麦秸、稻草、落叶、废旧草帘、杂草、碎玉米秸等覆盖8至10公分。上面再盖以废旧塑料薄膜,以加强御寒保温能力。

(3) 整个冬天不需管理。翌年3月上旬先去除上层废旧塑料布,到中旬全部去除其他覆盖杂物。视情况浇一次透水。

(4) 3月下旬或4月上旬即可3至5株一丛定植、春季放风等多道工序和搪架冷床的木棒、塑料薄膜、蒲草帘等物资,也不用担心春天放风不及时花苗徒长。

珍稀林木


海南岛的热带森林,以出产珍贵的热带木材而闻名全国。在1400多种针阔叶树种中,45种为珍稀树种。《中国红皮书》中记载国家重点保护的354种珍稀濒危植物,在海南就有海南油杉、海南粗榧等42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珍稀树种。
下面介绍一些海南珍稀树种。

坡垒,别名海梅,海南柯比木。属龙脑香科,常绿乔木,高10~25米,胸径可达75厘米。树干挺直,树冠伞形,喜欢生长在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环境。坡垒为海南特有树种,为热带雨林的主要特征树种之一。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等林区。林质坚韧硬重,不变形,材色鲜艳美观,极耐腐,耐水浸日晒,不受虫蛀,为特种工业用材,可做高级家具。树脂含古芸香脂,可作名贵香料。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

子京,也称海南紫荆木,海南刷空母、马胡卡,铁色。属山榄科乔木,高9~30米,胸径达80厘米。子京为海南特有树种,分布于坝王岭、尖峰岭、吊罗山等地。材质极韧且坚硕,特重,干后少开裂,稍变形,极耐腐,为海南木材中最重者。木材适用范围很广。种子可榨油,含油率50~55%,油可食用和工业用。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

绿楠,学名海南木莲,别称绿兰。为木兰科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高达30米,胸径达1.3米。分布于岛的中南部,为海南特有树种。绿楠木材纹理通直,美观雅致,结构细致均匀,材质很轻稍软,易加工,少开裂,不变形,心材极耐腐。适用于细木工用材,可作乐器和极其小巧的工艺品,并可作胶合板用材。

青梅,别名青皮。属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高达30多米,胸轻达120厘米,树干通直。为海南岛特产乔木树种。木材特别坚硬,一般的铁钉钉不入,难以加工,干燥后稍开裂,不变形。心材极耐腐,耐水浸,百年不朽,是工业良材之一。属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树种。

海南油杉。属松科油杉常绿乔木,树干圆满通直,高达30多米,胸径150~200厘米。为海南岛特有乔木树种,仅分布在坝王岭。木材具有树脂和松脂囊,早、晚材急变,生长轮较明显,纵切面上呈花纹、美观雅致,适作高级家具,也适于胶合板、房屋建筑等用途。属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

海南石梓,别名苦梓、石梓。属马鞭草科石梓属的半落叶乔木。树高20余米,胸径达50厘米。为海南岛特有乔木树种。常散生于海拔75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石梓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韧而稍硬,易加工,干后少开裂,不变形,极耐腐,耐水浸,不患虫蛀,是建造车船桥梁和家具的良材。属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树种。

油楠,别名蚌壳树、油脚楠,科楠,脂树。属苏木科乔木。树干耸立,高达30余米,胸径达120厘米。油楠材质优良,易加工,干燥后稍开裂,并稍有变形,心材很耐腐,是建筑、高级家具的优良用材。油楠树的木质内含丰富的树液,可燃。树液呈淡黄色,澄清如水,可燃性与柴油相似,故称其为“柴油树”。削开韧皮部或砍断枝丫,树液就自行溢出,尤其是伐倒大树时,液溢如泉涌。每株树能产树液10~25公斤,多者50公斤以上。油楠是木本燃油之树,为珍贵的能源树种,屋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

海南粗榧,别名红壳松。展粗榧科常绿大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达100~150厘米。为海南岛特产乔木树种。材质优良,适于做天花板、胶合板和高级家具。海南粗榧全株均含有抗癌生物碱,以树皮和树根含量高。由树皮中提取的总碱中分离出的九种生物碱中,有抗癌活性的酯碱有四种,其中的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粗细胞白血病有良好的疗效。海南粗榧中还含有其它药用价值更高的化学物质。经肿瘤医院临床试用,证明能有效地抑制某些癌细胞的生长,不仅对治疗血癌有显著作用,而且对一些恶性肿瘤均有良好疗效。经测定,250公斤海南粗榧木材,可提炼1克“三尖杉酯碱”,在国际市场上价值2000美元。海南粗榧属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

只吃白蚁的食肉植物



 由于植物没有腿不能去捕获猎物,所以大多数的食肉植物无法选择食物,它们只能吃掉那些不幸掉进它们"嘴"里的小昆虫。但是根据《自然》杂志最近报道,一种生活在文莱雨林的食肉植物却很挑剔,它们只吃一种昆虫——白蚁。

这种挑剔的食肉植物外形类似较常见的猪笼草,属于猪笼草科,常见于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达腊半岛的海岸边或岩石上。它们的叶子是壶状的、内壁很光滑,里面充满了消化液。这种草可以利用自己的这种叶子一次吃掉数千只白蚁。大多数的食肉植物都生长在雨林的顶部,它们靠斑纹或香味吸引那些会飞的昆虫。而这种草生长在雨林阴暗潮湿的底部,那里昆虫的种类很少。这种草是利用围绕在壶状叶子顶部的白色长毛来引诱白蚁的。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马里斯默班教授认为,在所有已知的食肉植物中惟有这种草是可以选择食物的,也只有它会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诱饵。白蚁发现了那些白色长毛后会把它们当成可口的食物,因此就会叫来其它的白蚁一起把这些战利品搬回窝里,所有的这些白蚁因此都将掉进猪笼草的叶子里。白蚁是社会性昆虫,所以如果幸运的话猪笼草可以一次吃个够。研究植物与动物相互作用的专家奥托贝尔说:"如果你吸引来一只白蚁,那你就引来了整个巢穴中的白蚁。"一分钟内默班教授看到有22只白蚁掉进猪笼草的叶子里。而那些生长在雨林顶部的食肉植物在它们为期六个月的一生中只能吃掉几十只昆虫。

食肉植物--它们的共同特色是利用所分泌的粘液或是简单的闭合动作来捕食一些粗心大意的小昆虫。食肉植物并不稀有,像猪笼草和捕蝇草都已成为花市中常见的观赏植物。


大棚林木育苗技术 详解大棚林木育苗技术


利用塑料大棚培育树苗既可以提高苗木质量,加快苗木生长速度,缩短育苗周期,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育苗地规划
育苗地规划以便于操作管理为原则,内容包括道路,排、灌水渠,苗床配置等,尽量减少非生产性面积,提高棚内土地的利用率。主道应顺大棚长边设置,副道与主道垂直。主道宽度以50~60厘米,副道宽度30~40厘米为宜。排、灌渠可与道路结合规划。棚内一般采用低床作业,步道高出床面10~15厘米,苗床的方向与主道垂直,床宽1~1.2米,床长依棚宽度而定。如采用喷灌设备,管道布设要便于苗圃各项作业的进行。
二、育苗前准备
首先,按照规划筑床整地,整地时施入基肥,并进行土壤消毒,将土壤粉碎搅匀,搂平床面。
针叶树苗多采用容器育苗,既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又能提高大棚的利用率。选择质量合格不易损坏的容器杯,营养土的选择视苗木品种而定。将装入营养土的容器整齐地排入苗床。
三、播种
播种技术因树种而异,以油松为例介绍如下。
播种日期视计划育苗的次数决定。春季可在3月上旬播种,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1年可培育两次。播前苗床上要灌足底水,再用喷壶向容器杯上洒水,润湿杯内土壤2~3厘米深为宜。种子在播前要进行消毒与催芽处理,待70%~80%种子裂嘴即可播种。每杯内播3~4粒,覆土1厘米厚,并随即用喷壶喷水,洒水量以表皮湿润为度。
如果直接在苗床上下种,也要先灌透底水,播前疏松土壤,开沟条播,每米条沟播50粒左右,覆土厚1~1.5厘米。
四、播后管理
1.温度控制 棚内最适于苗木生长的温度为25℃~30℃,温度高低要进行人为调控。秋末冬初重点是增温、保温,注意大棚密闭,减少通风换气的面积与次数,夜间要在棚膜外覆盖草帘。阴天白天可不卷草帘。冬末春初(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温度稍有回升,日温差较大,可在午间温度最高时通风换气。5月中旬以后,棚外气温升高,棚内温度也随之升高,全天温度在22℃~30℃之间。当棚内气温升至30℃时,要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是喷雾、洒水、灌水降温,打开门窗,卷起棚底塑料,实行大面积通风。温度达35℃时要将全部棚膜揭去,有必要时可用遮阴网遮阴。
2.水分管理 容器育苗要根据墒情适时洒水。油松苗每1~2天洒水1次,不宜过多,湿度大易烂种,并感染立枯病。为了降温增湿,同时给苗床、道路洒水。
3.通风换气 棚外气温低于10℃时,夜间要关闭气窗,早晨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棚外气温达20℃~25℃时,夜间也要打开门、气窗,白天打开所有边窗和天窗。当气温升至30℃时,要卷起周围薄膜至1米高,下午温度降至20℃时,放下薄膜,关闭部分气窗。进入6月份,将全部棚膜揭去。在大风天气要关闭大棚所有通风气窗及门窗,以防大风将棚膜撕裂。
4.土壤管理 追肥要及时,再配合根外追肥。早期以氮、磷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每一生长周期施5~6次。容器苗每10~15天手工拔草1次,地床育苗可用小锄松土除草。
5.病虫害防治 对针叶树幼苗为害大的主要是立枯病。坚持以防为主,严格种子及土壤消毒,注意通风换气,春播不宜过晚。只要注意这些环节,基本可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温度较高时,降低温度,加强通风,立枯病也不至于大发生。生产实践表明,化学药剂防治立枯病,不如调节棚内温湿度,加强通风换气等措施效果好。
6.撤棚及炼苗 为增强棚内苗木的抗性及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要及时撤棚,并注意撤棚前的炼苗过程。即先撤掉上部薄膜的1/4~1/2,以后逐渐撤膜。撤膜过早,对苗木生长不利,甚至造成苗木死亡。

养花技巧《防治林木白蚁有妙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盆栽花卉白蚁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