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防治越冬代松毛虫三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马尾松毛虫以幼虫越冬,每当春季来临,越冬代松毛虫陆续倾巢而出,给松林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抓住冬季有利时机,防治越冬代松毛虫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工防治对小面积或稀疏的高大树上的越冬代松毛虫可采取人工防治。即根据松毛虫有90%分布在树干7米以下的树皮缝内越冬的规律,越冬后期幼虫将要上树活动取食前,可于树干6至7米处涂毒环(用敌杀死或灭幼脲、溴氰菊酯等农药沿树干涂一个圈),这样松毛虫爬过时就会触药中毒而亡。还可以在树干6至7米处环割除老树皮,在周围一圈捆上光滑塑料膜,膜要贴树身,塑膜环宽度在15至20厘米,使松毛虫爬上树取食时从塑料膜上滑下,无法通过,使之饿死。

人工防治松毛虫技术不仅是小面积高大树防治的好措施,也是公园、旅游区、住宅附近等地防治越冬代松毛虫的理想方法。

喷雾防治在越冬代松毛虫幼虫全部孵化出后至越冬前,或在越冬后幼虫初春开始活动时的早、晚或阴天、毛毛雨天,用25%的溴氰菊酯和柴油20倍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佳。

白僵菌防治试验证明,用每克含孢量1000亿至1200亿的“白僵菌高孢粉”,于10月到次年的3月这段时间,在松林间每亩施放8至12克,进行大面积防治,虫口下降率可达80%至95%。

XzH52.COM推荐阅读

苗木越冬防寒三法


苗木越冬防寒三法
一、越冬假植法。此法适用于各种阔叶树种苗木。假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温变化情况来定,一般在土壤结冻前,约10月下旬-11月上旬左右。假植不宜过早,否则,地温高,苗木易发热霉烂;如过晚,土壤冻结,不便作业,而且由于气温下降,苗木易遭冻害。
具体做法: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挖假植沟。假植沟深、宽各30-40厘米,东西走向,将沟土翻向南侧,堆成45°的斜坡,然后单株摆苗于沟中,使苗梢朝南斜靠,顺着冬季北风方向,在靠沟北侧再挖新沟,将土覆在前沟苗根,覆一层土踩一次,做到两埋两踩。待第1条沟的苗已埋好,即第二条沟也挖成,再在第二条沟上单株摆苗,然后又开始按上述方法挖第三条沟,同时埋好第二条沟中的苗根。如此由南向北推进,直至全部苗木假植完毕。土壤封冻以后,最好用秫秸或草帘将苗木盖上。在风沙严重地区,可在迎风面设置防风障。
二、覆土防冻法。此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红松、沙松等针叶树和一年生幼苗,或板栗、核桃等抗寒能力较弱的阔叶树幼苗。
具体做法:覆土防寒要在土壤结冻前2-3天进行。先用犁将垄沟(或步道)趟起,然后将碎土向垄(床)面一方覆盖,使苗梢向一边倾倒,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厚度要超过苗梢3-4厘米,盖后耙平,并将垄(床)两侧的喧土拍实。覆土前宜侧灌一次水,以利保墒,防止春旱。覆土要匀、严,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待翌春起苗前1周,分两次撤去覆土,这样有利于苗木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粘附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
三、坑藏防寒法。落叶松幼苗的防寒,大多采用此法。
具体做法:一般在霜降后至立冬前进行。选择排水良好的空隙地,按东西向挖深0.6米、长10-20米、下底宽0.8米、上口宽1米的坑、坑底中间挖一条东西向深、宽各25厘米左右的渗水沟,内铺卵石。落叶松幼苗起苗后,应先采取假植,待其残叶全部脱落后再进行坑藏。坑藏时先在坑底铺上5厘米左右厚的沙子,将捆成把的苗木在坑的两侧各摆一排,苗根朝向坑壁,但不要紧靠坑壁,苗梢相对,把与把之间不要挤压。每摆一层苗,上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湿沙(手握能成团但不出水)。每摆2-3层苗,在梢部垫1根去叶的秫秸,使苗梢与根部一样平。摆至距地面10厘米左右时,全部盖上湿沙。为保持坑内低温(不要超过5℃),在坑藏初期,白天用草帘覆盖,晚间打开。结冻以后再盖上一层草帘,其上覆盖10-20厘米厚的稻草,并在坑上用整捆秫秸搭成北低南高的棚子,以防雪水渗入。周围要设防风障,坑口要盖严,防止寒风危害。一般10米长的坑,可储藏20-22万株落叶松苗。
此外,在土质粘重地区不宜覆土,可采取覆草防寒。

马尾松毛虫防治


马尾松;马尾松毛虫;BT;推广;防治;森林保护
主要内容:本项目经过2年的准备与实施,已完成BT生物制剂飞防马尾松毛虫4.05万亩,比合同下达任务4.0万亩多飞防0.05万亩,超过国家林业局合同任务。防治效果以20株固定样株统计,总虫数3014头,株平松毛虫150.7头,喷药防治1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18%,防治第7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97.3%,平均虫口密度为3.4头/株;大面积飞防效果(表2)以标准样地飞防第12天统计,总防治效果为90-97%,平均防治效果为93%。有虫株率下降87-95%,平均林分松毛虫下降为92%。
项目飞防的松林的马尾松毛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松林健康生长,达到年提高松林材积0.1m3/亩以上,9.45万亩实现增长材积9450m3,年增产值283.5万元(300元/m3)。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森林,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推广情况:BT生物制剂飞防马尾松毛虫4.05万亩,喷药防治1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18%,防治第7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97.3%,平均虫口密度为3.4头/株;大面积飞防效果(表2)以标准样地飞防第12天统计,总防治效果为90-97%,平均防治效果为93%。有虫株率下降87-95%,平均林分松毛虫下降为92%。

油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聚存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油松等各种规格小苗,并承接各种大小绿化工程。他们油松树苗基地里从未发生过油松毛虫泛滥的情况。我们感到很好奇,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防治的呢?下面是我们从聚存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找到的答案:

(1)农业防治。造针阔叶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自控能力。

(2)物理防治。在成虫羽化始期,按4hm2设置一黑光灯诱杀成虫,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可达到预防和除治。

(3)化学防治。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kg/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hm2用有效成份90g。

(4)生物防治。①注意引放天敌。卵期每hm2可释放赤眼蜂9-15万头进行防治,寄生率达80%以上。②幼虫期可用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为1亿孢子/mL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白僵菌菌粉含量50亿/克,每hm2量15kg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在林间并有再侵染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每hm2用2250亿病毒含量,加水喷雾防治,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菊花繁殖三法


一、扦插 菊花在3~5月均可进行扦插。扦插时选8~10厘米长的新梢做插穗,剪去下部2~3片叶,插入盛有细沙的浅盆或冷床中,插后第一周遮阳,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周中午遮阳,以后全日照射,15~21天开始生根。也可于11月至翌年3月,割取菊花根旁的脚芽进行扦插。脚芽生根快,生长好,是最好的繁殖材料。

二、嫁接 嫁接可培育出特大型立菊或多层次高大的塔菊。一般在夏秋季选择野生粗壮的艾属蒿草做砧木,在温室内栽培,于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嫁接后用木槿或柳条靠上,防止倒伏。

三、分株 在悬崖菊开花后至清明前可进行分株繁殖。方法是在上一年秋季将整个母株挖出来,抖掉根上的泥土,去掉枯枝残根,将地上部分截成6~10厘米长,用刀剪劈开根系连接部分,将其分成若干小丛,每丛有2~4根枝干及完整的根系,重新栽植,成活率高。

松树赤松毛虫


危害赤松、黑松、油松等。

1. 发生规律

一年1代。以3~5龄幼虫在翅皮下、落叶丛中或石块下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10oC左右时上树危害,取食2年生针叶。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8月上、中旬幼虫陆续孵化,1~2龄幼虫群集危害,啃食叶缘,危害至10月中、下旬,3~5龄时即下树越冬。

2. 防治措施

(1) 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如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改造纯松林等),创造利于天敌生存而不利于松毛虫暴发的环境条件,是治本措施。

(2) 利用松毛虫秋末下树、早春上树危害的习性,在树木胸高处用菊酯毒笔划环或绑毒绳喷聚酯类药环,可有效压底虫口。

(3) 幼虫发生时,可在暴食以前,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或25%乐果乳油超低容量制剂,每亩200~300毫升,兑水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4) 秋季用每克含苞10亿活孢子的苏云金杆菌喷布树体,防治小幼虫。

(5) 黑光灯诱杀成虫。

(6) 保护和招引灰喜鹊、大山雀等。

盆花修剪三法


摘心:也叫去尖、打顶,是将花卉植株主茎或侧枝的顶梢用手掐去或剪掉,破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促使其下部腋芽的萌发,抑制枝条的徒长,促使植株多分枝,并形成多花头和优美的株形。

抹头:橡皮树、千年木、鹅掌柴、大王黛粉叶等大型花卉,植株过于高大,在室内栽培有困难,需要进行修剪或抹头。通常在春季新枝萌发之前将植株上部全部剪掉,即为抹头。抹头时留主干的高低视花卉种类而定。

疏剪:包括疏剪枝条、叶片、蕾、花和不定芽等。当花卉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导致枝叶过密时,应适时地疏剪其部分枝条,或摘掉过密的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花卉长得更健壮、花和果实的颜色更艳丽。盆栽花卉还应当经常疏剪植株上的枯黄枝条、叶片和受病虫危害的叶片,以使株形显得整齐、美观。带斑纹及花叶的观叶花卉品种是绿色植株芽变形成的,绿色枝条的长势比带斑纹及花叶的枝条旺盛,应及时修剪掉,以免绿色枝叶覆盖住带斑纹及花叶的枝条,从而保持原品种的特色。应注意的是五针松等针叶树不宜摘除叶片。

茶花等盆花常形成过多的花蕾,为使这类盆花开好花,可适当地疏除花蕾。疏除花蕾要尽早进行,以免消耗营养成分。一般应在花芽与叶芽刚刚能够区分开时进行,每一小枝留1~2朵花即可,多余的花蕾全部掰掉。对于不准备收获种子的盆花,对开放过后的残花应及时剪掉,以免消耗营养。

油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又名松虎,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华北油松分布区以及山东、四川两省区,除为害油松外,还可为害马尾松。

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针叶,为害严重时叶丛被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23-30mm,翅展57-75mm;雄体长20-28mm,翅展45-61mm。体色为棕褐或深褐,斑纹较马尾松毛虫清晰。雌蛾前翅没有白色斑纹是和赤松毛虫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中室斑点较小,亚外缘斑列黑色,各斑略成新月形,斑列常为9个组成,7、8、9三斑斜列,内侧衬有淡棕色斑。雄蛾中室斑点较雌蛾小,亚外缘斑列内侧呈棕色,触角鞭节淡黄色或褐色,栉齿褐色。

卵 椭圆形,长1.7mm,宽1.2mm。初产时色泽较浅,精孔端淡绿色,另一端为粉红色,孵化前呈紫红色。幼虫 初孵幼虫头部棕黄色,体背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4-72mm,灰黑色,体侧有长毛。额区中央有一块状深褐斑,各体节纵带上白斑不明显,每节前方由纵带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腹面棕黄色,每节上生有黑褐斑纹,两侧密被灰白色绒毛。

蛹 栗褐色或暗红褐色,臀棘短,末端稍弯曲,或卷曲,呈近圆形,雌蛹长23-32mm,雄蛹长20-26mm。

茧 灰白色或淡褐色,附有黑色毒毛。

发生规律 河南省1年发生1代,多以4龄幼虫在树根周围的枯枝落叶层,能活动的石块下、草根盘结和上面有覆盖物的林地凹坑中越冬。多卷曲成团。越冬幼虫于4月中上旬,开始上树危害,6月中旬结茧化蛹,蛹期28-34天,7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开始产卵,7月中、下旬出现幼虫,10月中、下旬下树越冬。

成虫多于傍晚16-20时羽化,在当晚或次日晚交尾后即产卵。卵成堆产于树冠上部当年生的松针上。每卵块数十粒到500多粒不等。成虫有趋光性和向周围林分迁飞产卵的习性。

幼虫孵化时有取食卵壳的习性。1-2龄幼虫群居并能吐丝下垂。先取食卵堆周围的松针,将针叶边缘咬成缺刻状,造成枯萎卷缩,呈扫帚状针丛,一头幼虫一生约取食400-500根松针。在林州市每年有2个为害高峰期,即5月初至7月末;8月中旬-10月上旬。老熟幼虫在针丛、树干及杂草灌丛、树冠下部结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自控能力;注意剪除有虫枝,秋冬季清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人工摘除虫茧,在幼虫大发生期人工捕捉,捕捉时注意毒毛。

(2)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始期,按4hm2设置一黑光灯诱杀成虫,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可达到预防和除治。

(3)化学防治。

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kg/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hm2用有效成份90g。飞机超低量喷洒675-750 ml/hm2,防治效果达90%以上,并致存活蛹、成虫发育畸形,不能正常交尾产卵。

(4)生物防治。

①注意引放天敌。卵期每hm2可释放赤眼蜂9-15万头进行防治,寄生率达80%以上。

②幼虫期可用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为1亿孢子/mL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白僵菌菌粉含量50亿/克,每hm2量15kg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在林间并有再侵染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每hm2用2250亿病毒含量,加水喷雾防治,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常用药剂 安得利、灭幼脲

花果类盆景浇水三法

根浇:即直接往盆土表面浇水,润湿土壤和根。用此法浇水要注意避免盆土局部受水,而使盆土受水不均匀以及冲刷盆面表土等现象。

叶浇:即用细孔壶往桩景叶面喷淋。叶浇既可冲洗叶片上灰尘又可调节盆面附近空气湿度,对一些喜湿树种如杜鹃、山茶等十分有利,而落叶花果树种如石榴、紫薇、梅花等,若经常往叶面喷水,则枝条徒长,影响桩景树形。另外,着花时不宜往叶面喷水,否则花易腐烂,影响观赏。

浸浇:即将盆景底部浸入水中,依靠土壤毛细管张力,使盆土润湿,吸足水分。此法不要将水面漫过盆面,否则易造成养分损失和盆面土壤板结。对于未及时换盆翻土而出现盆内长满缠绕根的桩景,应定期采用浸浇法浇水,待季节适宜时再翻盆换土。

用“塑料环”防治落叶松毛虫


“塑料环”就是用质地较好的塑料薄膜剪成宽5厘米的塑料布条,将其绑于要防治的树木上。利用它可以有效地阻止落叶松毛虫上树为害,以此达到保护林木生长的目的。

落叶松毛虫是松林最严重的历史性害虫之一,其为害重,分布广。主要为害落叶松,同时红松、樟子松、云杉和冷杉也遭其害。

落叶松毛虫的生活史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3—6龄或5—6龄幼虫在树干基部枯枝落叶丛中卷曲过冬,次年4—5月份上树为害。6—7月份老熟幼虫结茧化蛹,7—8月份羽化为成虫,数天后产卵,经过10—12天孵化成幼虫,8—10月份新生幼虫为害。11月份下树越冬。

经过多年的观测,我们发现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点,即昼伏夜出,白天下树躲藏,晚间上树为害。我们根据落叶松毛虫的这个生活习性,于2000年4月份在黑龙江省阿城市亚沟林场采用“塑料环”法防治落叶松毛虫,结果获得成功,虫口密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6头/株,有虫株率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6个百分点。以后又经过多次的实践验证,防治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在每年的3—4月份,正值天气回暖,落叶松毛虫越冬幼虫复苏上树之际,我们马上组织人力,抓住时机,全力以赴到经预测将要发生虫害的林分内,在每棵树木胸径1.3米处,用镰刀轻微地刮去翘裂的老粗皮(以防止幼虫从龟裂处钻入上树为害),然后,绑上一道塑料布条,开口处要闭合、严紧,并用钉书器把开口处钉死(用图钉压缝也可以),为了确保落叶松毛虫幼虫不能上树,最好在与绑好的“塑料环”相隔15厘米处再绑上一道环(经济条件好的单位用不干胶胶带也可以),该方法不但省工省力,而且经济,不污染环境,保护生态,效果十分明显。

养花技巧《防治越冬代松毛虫三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毛毛虫的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