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长寿花栽培养护技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拉丁名】kalanchoe

【别名】圣诞伽蓝菜、红落地生根

【科属】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

【原产地】非洲马达加斯加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稍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5~25℃,夏季高温超过30℃,则生长受阻,冬季室内温度需12~15℃。低于5℃,叶片发红,花期推迟。冬春开花期如室温超过24℃,会抑制开花,如温度在15℃左右,长寿花开花不断。BRnbsp;nbsp;nbsp; 长寿花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的砂壤土为好。长寿花为短日照植物,对光周期反应比较敏感。生长发育好的植株,给予短日照(每天光照8~9小时)处理3~4周即可出现花蕾开花。

【概况】长寿花叶片密集翠绿,临近圣诞节日开花,拥簇成团,花色丰富,是惹人喜爱的室内盆栽花卉。长寿花是由德国人波茨坦(R.Blossfeld)自非洲南部引入欧洲。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欧洲较广泛的栽培观赏。至今,世界的花卉出口大国荷兰,1995年长寿花的产值己达到3330亿美元,列盆花生产的第三位。在丹麦,盆栽长寿花已成为丹麦盆栽花卉之冠,产量与产值均列第一位。说明长寿花在盆栽花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国际花卉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盆花之一。BRnbsp;nbsp;nbsp; 我国栽培长寿花的时间不长,20世纪30年代引种作为多浆植物栽培,栽培数量很少,主要在大城市的公园或大学的小温室中。到90年代才从国外引种优良品种,开始在公共场所的栽植槽中摆放。目前,一些合资园艺公司已小批量生产供应市场。由于长寿花花期长、耐干旱、栽培容易、装饰效果好,其发展的前途还是看好的。

【形态特征】长寿花为多年生肉质草本。茎直立,株高10~30厘米。叶对生,长圆状匙形,深绿色。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色有绯红、桃红、橙红、黄、橙黄和白等。花冠长管状,基部稍膨大,花期2~5月。常见品种有卡罗琳(Caroline),叶小,花粉红。西莫内(Simone),大花种,花纯白色,9月开花。内撒利(Nathalie),花橙红色。阿朱诺(Arjuno),花深红色。米兰达(Miranda),大叶种,花棕红色。块金(Nugget)系列,花有黄、橙、红等色。四倍体的武尔肯(Vulcan),冬春开花,矮生种。另外还有新加坡(Singapore)。肯尼亚山(MountKenya)、萨姆巴(Sumba)、知觉(Sensation)和科罗纳多(Coronado)等流行品种。BRnbsp;nbsp;nbsp; 同属观赏种有玉吊钟(K.fedtschenkoi)、褐斑伽蓝(K.tomentosa)和榛状落地生根(K.tubiflora)等。

【花后处理】繁栽要点:播种繁殖,用腐殖土或泥炭土中小盆栽培。喜凉爽怕高温,夏季注意通风、遮荫降温,防止休眠。生长期温度18℃左右为好,最低温度10℃。10月以后至开花前,注意加强通风和光照,花可以开得久。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和组培繁殖。

nbsp;nbsp;nbsp; 扦插繁殖:在5~6月或9~10月进行效果最好。选择稍成熟的肉质茎,剪取5~6厘米长,插于沙床中,浇水后用薄膜盖上,室温在15~20℃,插后15~18天生根,30天能盆栽。常用10厘米盆。如种苗不多时,可用叶片扦插。将健壮充实的叶片从叶柄处剪下,待切口稍干燥后斜插或平放沙床上,保持湿度,约10~15天,可从叶片基部生根,并长出新植株。BRnbsp;BRnbsp;nbsp; 组培繁殖:美国和法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应用长寿花的茎顶、叶、茎、花芽和花等作为外植体,用MS培养基加2毫克/升激动素和0.1毫克/升萘乙酸,诱导不定芽。再用1/2MS培养基加1毫克/升吲哚丁酸诱导生根。在室温25~27℃、光照16小时下,经4~6周就能长出小植株。

【栽培管理】盆栽后,在稍湿润环境下生长较旺盛,节间不断生出淡红色气生根。过于干旱或温度偏低,生长减慢,叶片发红,花期推迟。盛夏要控制浇水,注意通风,若高温多湿,叶片易腐烂,脱落。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也可以用卉支15-15-30盆花专用肥。为了控制植株高度,要进行1~2次摘心,促使多分枝、多开花。长寿花定植后2周用0.2%比久喷洒1次,株高12厘米再喷1次。这样能有效地控制植株高度,达到株美、叶绿、花多的效果。在秋季形成花芽过程中,可增施1~2次磷钾肥。BRnbsp;nbsp;nbsp; 同时,在长寿花的栽培过程中,可利用短日照处理来调节花期,达到全年提供盆花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主要有白粉病和叶枯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叶片和嫩梢,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防治。

【成花用途】长寿花植株小巧玲玫,株型紧凑,叶片翠绿,花朵密集。是冬春季理想的室内盆栽花卉。花期正逢圣诞、元旦和春节,布置窗台、书桌、案头,十分相宜。用于公共场所的花槽、橱窗和大厅等,其整体观赏效果极佳。由于名称长寿,故节日赠送亲朋好友长寿花一盆,大吉大利,长命百岁,也非常合适,讨人喜欢。

XzH52.cOm精选阅读

麒麟花栽培养护技术


麒麟花栽培养护技术|麒麟花养殖方法

养殖宜用扦插
5月至6月间从母株枝条顶端剪取8厘米至10厘米的插穗,擦掉切口处流出的白浆,蘸上草木灰,放置3天至4天,使伤口干燥后再扦插于清洁的沙土中。插后少浇水,以保持盆土半干状态,约1个多月生根。第二年春季分植于花盆中,日常浇水宜少,见干后再浇,否则会烂根。冬季室温保持10℃左右,即可安全越冬。麒麟花生长缓慢,新枝每年只能生长10厘米至15厘米的新梢。扦插基质可用干净的素砂土,也可用细砂与砻糠灰以1:1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插穗入土深度3/4厘米。插后浇透水,以后经常保持基质湿润,约经两个月插穗即可生根,翌年4-5月就能分株上盆。 麒麟花习性强健
是最适于城镇居家阳台盆栽的观赏花木之一。它原产热带,性喜阳光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干旱,不耐阴,否则因其枝叶生长过茂招致不开花或少开花。它耐高温,夏季可在阳台上露天过夏。其不耐寒冷,冬季室温只有不低于15℃,方能持续生长。若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叶片脱落,进入休眠状态。春、夏、秋三季均可在阳台上种养,唯有冬季必须搬放到室内方可安全越冬。 麒麟花养护比较粗放
栽培用土宜用含砂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培养土,过分粘重的盆土会导致植株烂根。春、秋两季可每隔2-3天烧水一次,通常需等盆土稍干后再浇,切不可浇大水,特别是在开花期间,水多、过湿易引起落花和烂根。梅雨季节应及时倒去盆中积水。夏季每天要浇一次水,不可过干,盆土过干会造成叶片,影响其正常生长。冬季可每隔1-2周浇水一次,维持盆土湿润即可。施肥从4月下旬至9月底,除夏季高温和梅雨季节外,可每半月追施一稀薄的饼肥水。为培育良好的株型,可于每年6-7月将植株上过长的枝条进行短截。剪口处可抽发两个新梢,并能在新梢端部孕蕾开花,剪下的枝梢可用作插穗。冬季要将盆株移放到室内阳光充足的南向窗前,让其充分接受光照,可多开花、开好花。入夏后易遭红蜘蛛危害,应及时喷洒低浓度的氧化乐果或三氯杀螨药液防治。

长寿花栽培管理技术


长寿花是一种多肉植物,肥大光亮的叶片形成低矮株丛,终年翠绿;植株小巧玲珑、株形紧凑、花朵密集、抗病性强;性喜温暖湿润,也耐旱,喜光也较耐阴,花期长,栽培容易,适宜冬季室内装饰,夏季室外摆设,观赏效果极佳。

在国外,长寿花不仅是室内观赏盆花,在室外景观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目前,这一理念逐步被国内园林设计者接受,并开始将其应用于园林小品中。在现代化的管理条件下,长寿花的生产量能达到100盆/年·平方米,单位面积产出比红掌、凤梨等大盆花还要高。

近几年,进口重瓣长寿花被北京五洲翔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引进,其以玫瑰花形的独特魅力得到市场认可,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新品种花卉”。五洲翔远公司不断推陈出新,除了主流红色系外,还推出了粉色、紫色、黄色、淡绿色等品种;为了提高国内长寿花的种植质量,公司针对长寿花种苗种植问题,多年来与国外供应商不断沟通,归纳出了长寿花种植管理要点。

种植技术

基质中等颗粒的泥炭混入石灰、肥料、粘土等。

扦插盆径标准的花盆规格为9厘米、10厘米或11厘米。

浇水要求有节制,避免植株过旺生长。

施肥

施用复合肥,加钙,配合浇水进行,pH值为5.5至5.8。需要注意的是,施肥前应进行水样分析。每周检测一次盆中基质的pH值和EC值,pH值应为5.0至6.0,EC值应为1.8至2.5。

矮壮素在植株生长前期用CCC,在后期用B9。

温度

生根的适宜温度为22℃,此后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9℃。当室外光照过强时,需使用通风设备将温度降低。另外,应避免温度超过25℃,否则高温会减弱短日处理效果。

遮阴及人工补光

在夏季,室外高温容易使植株叶片变红,当光照强度大于6.5万勒克斯时,必须进行遮阴。在冬季,为了缩短植株一两周的生长时间,使之形成更多的花序,需要对其进行人工补光,光照强度要求达到3000勒克斯,一般在短日处理前进行,日照长度应不少于18小时/天。

相对湿度应达到75%,以减少病菌的危害。

病虫害防治

长寿花虫害主要包括蚜虫、西方花蓟马、介壳虫、仙客来螨、卷叶虫和蕈蚊幼虫。

蚜虫

能给长寿花带来严重的伤害,尤其在冬天和早春时期。如果放任不管,蚜虫数量就会成爆炸性增长。利用蚜虫的寄生虫和胡蜂进行防治,效果会比化学控制好,而生物防治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及时预防。

西方花蓟马

为害时数量相对较少,但仍应重视。蓟马喜欢侵害生长力强的植株生长点部位的软组织,建议每周用粘虫板来监测其数量,即使出现少量成虫,也要引起对蓟马防治的重视。

介壳虫

主要侵食腋芽和生长点造成危害,在温室中很难将它根除,关键在于早期监测。少量的介壳虫也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害,通常来说,只要受到该虫侵害,植株就不能再销售。一旦在温室中发现介壳虫,建议当场处理,以防扩散。介壳虫在温室中能借助被侵染植株、操作人员的手及衣服传播,发现后,应马上停止侵染区域的一切活动,直到移走被侵染植株以及妥善处理苗床和走道。

仙客来螨

仙客来螨不喜温热,所以在夏季极少造成危害,主要在冬季为害。主要危害症状包括阻碍生长,使生长点变形和使花苞畸形褪色。要辨认出仙客来螨,至少需要20倍的显微镜。由于它们经常藏于花苞内或生长点周围的嫩叶间,查看时要打开花苞,多检查几处。

卷叶虫

卷叶虫是蛾的幼虫,叶子会以一种极具特色的形式将其包住。在暴发虫害时,如疏于查看,造成的损害就会相当严重。

蕈蚊幼虫

在插条和幼苗的茎上钻孔,经常在感染了松腐朽菌的病株上出现,需用适当的土壤杀菌剂控制。

长寿花真菌病害包括白粉霉、灰霉、根霉、漆斑菌、茎腐病、腐霉。

白粉霉

危害长寿花最严重的真菌病害。感染了白粉霉很难辨认出,因为在其标志性的白色绒毛状霉出现时,病害就已经非常严重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见的症状限于局部的生长阻碍,叶及生长点的畸形,花变形和叶节点及其前伸的茎上的深灰伤疤。长寿花上的多数白粉霉都是植物性素,化学控制很难起效果。

灰霉

在冬季会使长寿花的叶和茎腐烂,保持叶面干燥以及盆间通风良好,可有效防止此情形出现,但要注意许多灰霉病会在叶子上留下明显的斑点。

根霉

发生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这种菌专找瘦弱柔软的组织感染。如果环境过暖过湿,根霉在海运中也会经常发生。

漆斑菌

在长寿花繁苗期间会与蕈蚊同时出现危害植株。植株摆放过密、空气不流通和植株之间又暖又潮的小气候都可能造成此种菌爆发。

茎腐病

引起长寿花茎腐病的真菌有多种,如疫霉、根串霉、丝核菌、柱孢霉等。一般来说,这些菌类能在被感染的植株上找到,但是最常见的是与蕈蚊在茎中钻孔,同时造成损害,应该针对病菌和虫害双管齐下进行治理。

腐霉

长寿花的根系对于不合理的浇水非常敏感,过干或过湿都会造成问题。根据经验,腐霉在恶劣条件中多半以从属病害出现。长寿花能以少量根存活,如果根部环境不好,植株就只长一部分根,使得腐霉更容易入侵。

长寿花病毒性危害包括长寿花花叶病毒、凤仙花坏死斑病毒、黄斑病毒、高凉菜潜伏病毒、卡拉病毒等。

长寿花花叶病毒(绿岛病毒)

这是长寿花最常见的病毒,它在现代杂交品种中出现得极为广泛。这种病毒只出现在生长环境恶劣并且重度感染的植株上,表现为叶片上有深绿色马赛克斑点,严重时会抑制病株生长。目前,防治这种病毒还没有可行的免疫化验方法,蚜虫可能是这种病毒的携带者。

凤仙花坏死斑病毒

这是番茄斑萎病毒的变种,能给长寿花造成一系列的伤害,有时甚至像是在生产过程中失误造成的,它由西方花蓟马传播。

黄斑病毒能引起萎黄及坏死斑,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免疫化验方法。在长寿花种植中,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植株就会彻底损毁。

高凉菜潜伏病毒这种病毒一点症状也没有,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能检验出来。

卡拉病毒此种病毒的症状是叶片上产生淡绿色到黄色的马赛克斑点,能检测出来。

长寿花生理病害主要包括喷洒药物伤害、花朵损伤、短日照损伤、乙烯损伤、逆境反应、变异等。

喷洒药物伤害

部分杀虫剂能对长寿花的花和叶造成毒性伤害,其中许多EC成分会腐蚀长寿花叶片和花瓣的角质层,最终导致花褪色以及在叶上留下斑点。

花朵损伤造成长寿花花朵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持续的高湿度是主因。在种植前期,补充合适的钙离子,并尽量保持植株活性可以防止此情况发生,一些敏感脆弱的品种在不理想条件下会表现出特别的症状。

短日照损伤

长寿花种植期间每天需要至少遮黑6小时,即使是在长日照处理期间,长时间置于暗处会导致健壮叶发生萎黄。

乙烯损伤

储藏室或零售店放置的成熟果实会产生乙烯,暴露在极低浓度的乙烯下,长寿花会在数天之内掉花或使花苞退化,所以在运输、贮藏或陈列过程中,需加强注意。此外,温室中的CO2发生器运作失常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逆境反应

长寿花的逆境反应会由一系列的原因引起,包括水、光及温度等。在温和条件下,植株成熟叶片会褪色;当环境极其恶劣时,生长点内部就开始产生乙烯,从而导致出现典型的乙烯中毒症状,植株生长完全停止,生长点变红,花苞退化。

变异均由基因缺陷导致。

散尾葵栽培养护技术


别名:黄椰子

学名:Chrysalidocarpus lutesens

科属:棕榈科,散尾葵属

原产:马达加斯加

散尾葵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原产地可高达38m。室内盆可达2m以上。茎干光滑,羽状复叶,叶柄稍向下弯曲。小叶狭披针形,富光泽。亮绿色。细长的叶柄和茎干金黄色。基部分蘖较多,故呈丛生状。整体株形丰满而线条柔和纤细,使人感觉安逸舒适并有亲近感。

散尾葵株形优美、较耐阴,盆栽后是布置客厅、书房、卧室、会议室、室内花园或阳台的高档观叶植物。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期的观赏,在阴暗的房间也可以连续摆放46周。根据株形大小和摆放的需要,可用中小盆栽植,也可大丛栽植于木桶中。

主要用分株法繁殖。约3年左右分盆1次。华北地区,可于4月中下旬结合换盆分株。选分蘖多的盆,扣出植株,去掉部分旧土,将其分割成2至数丛。每丛最少有苗2株以上,并注意保持优美的株形。分别栽植后放温度较高的室内,在20℃以上恢复较快。

盆栽散尾葵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的河砂或珍珠岩及基肥配成培养土。510月份,每12周施1次液肥。散尾葵喜半阴环境,春夏秋3季应遮去50%左右的阳光。冬季温室栽培可不遮光。散尾葵喜高温、潮湿的环境,十分怕冷。冬季夜间温度应在15℃以上,白天25℃左右较好。若长时间低于5℃,必受冻害。在生长季节,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较高的空气温度。冬季应保持叶面清洁,可经常向叶面少量喷水或擦洗叶面。

旱伞草栽培养护技术

[别名]伞竹、水棕竹、风车草。

[学名]Cyperusalternifolius

[科属]莎草科,莎草属。

[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地下茎块状而短粗。茎秆自地下茎上丛生而出,茎截面略呈三角形,中空,长50~100厘米。叶片退化成鞘状,包裹在茎杆基部。花序着生在茎顶,总苞片10~20片,似轮状排列。苞片狭剑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并下弯,每片长10~20厘米,宽O.6~1.O厘米,花期不定。

[习性]原产西印度群岛。喜温暖、湿润和蔽荫的环境条件,怕阳光暴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湿润、疏松的土壤,不耐旱,不耐寒。

[繁殖]家庭栽培多用分株繁殖。春季结合翻盆将老株丛分剪开来,每丛有2~3枝茎杆上盆。待新的茎杆长出来后可将老茎杆剪掉。播种繁殖也很容易,种子脱落能自行繁衍。

[栽培]盆栽用园土作基质,不必过肥。用盆不要太大,以浅盆景盆栽植为好。栽后可作简单粗放管理,夏季给予蔽荫,冬季入室保暖,越冬温度不低于7℃。平时多给予水分,要宁湿勿干。春、秋季各施1次薄肥使叶色鲜绿。过老的茎杆应尽早剪掉,让其更新。每两年翻盆换土1次。

[用途]盆栽室内观赏,可用于布置客厅、书房、会议室。枝可作切花配叶。

银杏盆景栽培养护技术

盆土配制

盆栽银杏因容器有限,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在有限的盆土里必须含有充足的肥力,才能维持银杏生长与结果的需要。选疏松、肥沃的田园土过筛,加入三分之一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绿肥等),掺入五分之一粉碎的植物秸秆,用5%的人粪尿或1%的尿素水溶液将上述原料浸湿,湿度为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止,放于阳光充足处堆放,用塑料薄膜盖实,高温发酵15到25天。

容器选择

根据所放置位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容器。放于案头或窗台上观赏,选择直径30厘米左右,高度30厘米,底部有排水口的陶瓷或瓦陶花盆,放于庭院或阳台上观赏,可用木桶、小箱、小缸、花盆等容器。每隔1至2年换盆一次,同时填入部分新的腐殖盆土。

精细栽植

春季土壤解冻后,苗木发芽前,选择侧根发达、无病虫害、基茎1厘米到2厘米的2年生健壮苗木,修剪根系,剪平伤口,以利伤口愈合。栽植前苗木和新盆用水浸泡一昼夜,先将花盆的排水孔扣上一小片瓦片?使其既能排水又不漏土。然后装入二分之一盆土?中部高四周低,将苗木根系舒展开,根干直立,填土,用手轻轻提苗后晃盆让土沉实,再填土按牢。盆土要低于盆沿3厘米到5厘米,以便灌足水。要注意防止灌半截水,上湿下干,影响成活和生长,浇透水放置于阴凉处进行缓苗。
嫁接育苗:选择早实丰产的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成活三年后即可结果。较优良的品种有郯城3号、大佛指、洞庭黄等。春季萌芽前用劈接法或7月份至8月份带木质芽接,春接当年萌发,秋接当年成活第二年剪砧萌发。

修剪造型

根据个人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点,培养成合适的树形。如弓形、二层平展型、十字形、纺锤形等,弓形可用直径2厘米至4厘米的铁丝曲成弓形,于第二年春季固定于盆上,将新枝顺树形进行绑扎,3至4年完成整形。后面三种树形可通过撑拉别曲等措施,将枝条固定在预期的位置上,逐年进行整形修枝,第三年时,在树冠上部向阳面选择一壮枝,嫁接雄枝,以备授粉之用。

肥水管理

盆景栽培受容器大小、土壤肥沃程度的影响,盆内水分蒸发较快,应勤观察及时浇水,浇水要看盆土、看树叶决定浇水次数,一般每隔1到2天浇一次。在天气炎热的干旱季节,每天上午8时前,下午5时后各进行一次根部灌水,叶面也要喷水,冲掉叶面灰尘,利于光合作用,使局部湿度增加,满足银杏生理的需要。秋季落叶后将盆里表面土拿出,换入疏松肥沃的营养土,灌水沉实。早春发芽时追施氮肥为主的催芽肥,开花盛期喷施0.1%的硼砂溶液,花后果实膨大期施肥以磷钾肥为主。盆栽银杏的施肥要少施勤施,既能防止烧根又能充分吸收。

病虫防治

银杏虫害主要有刺蛾和超小卷叶蛾等,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叶枯病。根系病一般是由根部积水所造成,叶枯病主要是缺肥、树势衰弱所造成,与高温也有关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要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也是防治病虫的有效途径。

长寿花长年开花栽培技术


长寿花为景天科伽蓝菜属多年生肉质草本花卉。植株矮小,高约20~25cm,枝条紧凑、光滑;叶片肥厚、密集、对生,叶缘疏齿状,叶色翠绿;顶生聚伞花序,小花高脚碟状,4片花瓣,有深红、橙红、粉红、白色等花色,一般情况下在3月中旬开花。因花期长达3~5个月,故名长寿花,适于盆栽。我们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成功地使其实现了周年开花,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繁殖

1.1 繁殖方式

长寿花采用扦插繁殖方式。扦插基质以含一定有机质的砂壤土较好,其生根快,成活率高。

1.2 插条

剪取经试验,由嫩枝繁殖的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好,株型美观,且植株寿命长,故最好剪取嫩枝。插条长8~10cm。为了加快生根,可先将嫩枝在剪口处剪伤而不剪离母体,约15d即可生出气生根,当气生根长1cm时再将插条剪离母体直接扦插在花盆中,每盆1株,成活率极高。花盆以装土2.5kg为佳。

1.3 扦插季节

长寿花春、夏、秋季都可扦插繁殖,最好在春末夏初进行,植株经过几个月的生长,翌年就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苗期管理

2.1 花芽分化前的管理

植株成活恢复生长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养分以氮肥为主,可将尿素配成浓度30g/kg的水溶液每隔8~10d浇1次,在此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在高温夏季适当遮荫,以防光照过强和温度过高而降低生长速度。

2.2 花芽分化期的管理

2.2.1 温度的调节 要使长寿花实现周年开花,花芽分化的质量与数量是决定性的因素,若花芽质量差、数量少,就会缩短花期。花芽分花期在10月至11月,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18℃,因此在11月上旬应将花盆置于日光温室内,以保证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白天温度超过25℃时通风换气,夜间不低于10℃即可。

2.2.2 水分 由于长寿花的花芽分化期在10月至11月,故对水分的要求不高,土壤湿度以50%左右为宜。若土壤湿度太大,在日光温室中会造成枝叶旺长,不利于花芽分化。

2.2.3 土壤营养 长寿花花芽分化对磷肥的要求较高,在此期间应补充充足的磷肥。另外花芽分化处在秋末冬初,为了提高其越冬能力还应补充钾肥,可用磷酸二氢钾,配成浓度40g/kg的水溶液,从9月中旬开始每隔10d浇1次。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影响花芽的分化。

2.2.4 光照 虽然长寿花为短日照花卉,但较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花芽的良好发育,因此在此期间应尽量提供充足的光照。

2.3 越冬期的管理

越冬期间的管理主要是防止冻害的发生。长寿花耐低温的能力较强,只要温度不低于5℃,就能安全越冬。白天应尽量接受较多的光照,夜间在日光温室透光屋面加盖草帘。若遇长期阴雪天,则应在室内加小拱棚,以防低温冻害,土壤湿度以30%左右较适宜。冬季生长缓慢,应停止施肥,约在元月下旬至2月初现花蕾。

3 春季管理

当春季气温回升、花序开始伸长时,要逐渐增加肥水。一般在初春每15d施肥1次,养分应全面,土壤湿度保持在50%~70%,至3月中旬开花。当外界最低温度在1~2℃以上时,即可将花出售或用于景点布置。需注意的是在出售前7~10d应进行低温锻炼,即逐渐加大温室的通风量,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使其适应外界的环境。以后的管理与苗期的管理基本相同。另外,长寿花栽培3a后就应重新繁殖,否则会因枝条过长而发生倒伏,降低或失去观赏价值

长寿花周年开花栽培技术


长寿花为景天科伽蓝菜属多年生肉质草本花卉。植株矮小,高约20~25cm,枝条紧凑、光滑;叶片肥厚、密集、对生,叶缘疏齿状,叶色翠绿;顶生聚伞花序,小花高脚碟状,4片花瓣,有深红、橙红、粉红、白色等花色,一般情况下在3月中旬开花。因花期长达3~5个月,故名长寿花,适于盆栽。我们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成功地使其实现了周年开花,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繁殖

1.1 繁殖方式

长寿花采用扦插繁殖方式。扦插基质以含一定有机质的砂壤土较好,其生根快,成活率高。

1.2 插条

剪取经试验,由嫩枝繁殖的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好,株型美观,且植株寿命长,故最好剪取嫩枝。插条长8~10cm。为了加快生根,可先将嫩枝在剪口处剪伤而不剪离母体,约15d即可生出气生根,当气生根长1cm时再将插条剪离母体直接扦插在花盆中,每盆1株,成活率极高。花盆以装土2.5kg为佳。

1.3 扦插季节

长寿花春、夏、秋季都可扦插繁殖,最好在春末夏初进行,植株经过几个月的生长,翌年就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苗期管理

2.1 花芽分化前的管理

植株成活恢复生长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养分以氮肥为主,可将尿素配成浓度30g/kg的水溶液每隔8~10d浇1次,在此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在高温夏季适当遮荫,以防光照过强和温度过高而降低生长速度。

2.2 花芽分化期的管理

2.2.1 温度的调节 要使长寿花实现周年开花,花芽分化的质量与数量是决定性的因素,若花芽质量差、数量少,就会缩短花期。花芽分花期在10月至11月,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18℃,因此在11月上旬应将花盆置于日光温室内,以保证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白天温度超过25℃时通风换气,夜间不低于10℃即可。

2.2.2 水分 由于长寿花的花芽分化期在10月至11月,故对水分的要求不高,土壤湿度以50%左右为宜。若土壤湿度太大,在日光温室中会造成枝叶旺长,不利于花芽分化。

2.2.3 土壤营养 长寿花花芽分化对磷肥的要求较高,在此期间应补充充足的磷肥。另外花芽分化处在秋末冬初,为了提高其越冬能力还应补充钾肥,可用磷酸二氢钾,配成浓度40g/kg的水溶液,从9月中旬开始每隔10d浇1次。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影响花芽的分化。

2.2.4 光照 虽然长寿花为短日照花卉,但较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花芽的良好发育,因此在此期间应尽量提供充足的光照。

2.3 越冬期的管理

越冬期间的管理主要是防止冻害的发生。长寿花耐低温的能力较强,只要温度不低于5℃,就能安全越冬。白天应尽量接受较多的光照,夜间在日光温室透光屋面加盖草帘。若遇长期阴雪天,则应在室内加小拱棚,以防低温冻害,土壤湿度以30%左右较适宜。冬季生长缓慢,应停止施肥,约在元月下旬至2月初现花蕾。

3 春季管理

当春季气温回升、花序开始伸长时,要逐渐增加肥水。一般在初春每15d施肥1次,养分应全面,土壤湿度保持在50%~70%,至3月中旬开花。当外界最低温度在1~2℃以上时,即可将花出售或用于景点布置。需注意的是在出售前7~10d应进行低温锻炼,即逐渐加大温室的通风量,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使其适应外界的环境。以后的管理与苗期的管理基本相同。另外,长寿花栽培3a后就应重新繁殖,否则会因枝条过长而发生倒伏,降低或失去观赏价值。


水杨梅栽培养护技术



水杨梅别名细叶水团花、水杨柳等,为茜草科水团花属落叶小灌木。水杨梅自然生于低海拔疏林中或旷野,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微、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贵州、云南等地,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乡土植物。

形态特征

梅为落叶灌木,高1米至3米,茎多分枝,枝细长,通常红褐色,具白色皮孔和细毛,渐老则无毛。叶片对生,近于无柄,叶革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至4厘米,宽8毫米至1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下面侧脉有毛。叶色翠绿,新叶带有红晕,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尤为明显。头状花序球形,直径约1厘米,由多数小花密集而成,单独顶生或腋生。花小,花萼五裂,条形,花冠管状,五裂,淡紫红色或白色,6月至7月开放。蒴果长卵状楔形,9月至10月成熟。

生态习性

梅生命力旺盛,愈合能力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和干旱,但耐水淹,萌发力强,枝条密集。在深水区域及河岸上没有水杨梅生长,在河谷滨水区域分布最多,且生长最旺盛。一般来说,水杨梅适宜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沙质壤土,土壤含水率19%左右。

繁殖方式

梅的繁殖主要有扦插和播种两种方法。

1.扦插繁殖
繁殖季节在江苏及周边地区,主要于3月中旬、5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其扦插最佳温度为20℃左右,以5月梅雨季节嫩枝扦插成活率最高。不宜在8月进行扦插,8月扦插生根率低于40%。
扦插床准备扦插设施使用遮阳大棚(遮阳率75%),底层为黄土,上层为沙子、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基质层厚5厘米至10厘米,扦插前苗床需要喷洒多菌灵20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
穗条采集及处理采集半木质或木质化的一二年生、健壮饱满的枝条。将插条剪成长10厘米左右的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个至4个饱满芽。所剪插穗先用多菌灵浸泡杀菌,然后用国光生根剂5000倍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3分钟左右即可扦插,扦插深度为1.5厘米至2厘米。
插后管理扦插后及时喷雾浇水,棚内每周喷洒一次杀菌剂消毒,杀菌剂可选用多菌灵和百菌清,最好能轮换使用。
水杨梅为皮部生根类型,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在生长季节扦插生根时间为15天至20天左右,落叶期扦插生根时间需2个半月。

2.播种繁殖
种子采集及储存水杨梅种子一般在10月份进行采集。采用普通干藏法储存:将采集的种子进行干燥处理后,装入麻袋或瓷缸中,置于干燥、通风、低温室内。为防止种子回潮,可在装种子的袋、缸四周放生石灰或其他干燥剂。
播种季节翌春播种,播后约30天发芽。
土地整理播种前需要进行土地整理,苗床最好做到上虚下实,土质疏松,能够蓄水保墒。之后,在苗床上施撒适量基肥,确保发芽后供肥。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需要进行浸种处理,采用清水浸种法和药剂浸种法均可取得不错效果,前者主要是催芽作用,后者有催芽和防病虫害的效果。
播后管理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一般采用小拱棚,以利保温、保湿,当地表出现干燥时用喷雾器喷雾,切忌大水浸灌,以免冲动种子。种子发芽出土时,先两头通风2天至3天后,撤去塑料膜,以免光照不足,中午烈日前后要适当遮阴。在此期间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如遇恶劣天气,还需扣棚保护幼苗。为使幼苗茁壮成长,应逐渐增加光照,减少浇水,以免引起幼苗徒长。

栽培管理

1.移栽
水杨梅一年四季均可移植,但北方地区要避开严寒的冬季,以春季萌芽前和雨季成活率最高。生产上一般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并加以修剪整形。春季萌芽后,施肥1次,促使多萌发新枝,对徒长枝适当进行摘心,使株形均衡美观。遇干旱天气,需灌水一两次。
2.修剪
在冬春萌芽前可进行整枝修剪,理顺主侧枝,萌芽前疏除过密枝、干枯枝、交叉重叠枝,并将过长的枝条短截,使枝叶分布均匀,达到各个部位都能通风见光,有利于多开花。
3.养护
发芽以后施一次含磷钾丰富的肥料、如腐熟的鸡鸭粪水或复合化肥,由于水杨梅喜水湿,种植地可以开沟引水,需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水杨梅的生长。生长期间要进行中耕除草,改善土壤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每隔两年于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一次腐熟厩肥。忌夏季施肥,否则高温气候易导致植株死亡。

病虫防治

水杨梅可能会发生黄化病和煤污病。黄化病施3%至5%硫酸亚铁水溶液防治,煤污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介壳中危害,可用50倍机油乳剂喷杀。

园林用途

水杨梅的繁殖比较简单,容易栽培,观赏价值高。其叶面油光发亮,春天萌出的新芽幼叶在阳光下,光亮耀眼,清新宜人。
此外,水杨梅枝条披散,婀娜多姿,紫红色的球状花吐出长蕊,秀丽夺目,且极耐水湿,具有水质净化功能,是湖滨绿化的优良树种,尤其适用于低洼地、池畔和塘边布置,也可作花径绿篱。同时,该品种树姿优美,花丰秀丽,也是制作景观树和盆景的好材料

含羞草栽培养护技术



一、含羞草因何得名 

植物与动物不同,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肌肉,它不会感知外界的剌激,而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外界触动时,叶会下垂,小叶片合闭,此动作被人们理解为“害羞”,故称为含羞草

二、含羞草特性

别名:怕羞草

科属:豆科含羞草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常作1年生栽培。茎蔓生,株高30-60厘米。羽状叶片2-4枚成手掌状排列,小叶圆形,触之即闭合下垂。头状花序淡红色,花期7-10月。荚果扁形。

装饰应用:含羞草株形散落,羽叶纤细秀丽,其叶片一碰即闭合,给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地栽散植于庭院墙。盆栽可置于窗口案几上。

三、繁殖方法 含羞草为直根性植物,须根很少,适宜播种繁殖,而且最好采取直播的方法,以免移栽伤根;若必须移栽者,应在幼苗期移栽,否则不易成活,作为一年生栽培的含羞草,一般于早春在室内播种。

可以用小盆直播.也可用浅盆养苗分栽。播种土用2成腐叶土、3成园土、5成细黄砂过筛后混合配制。播种时,先在盆中盛上适量的培养土,铺平压实,用喷壶洒透水,待水全部渗透后立即进行播种。小盆直播,每盆播种子1~2粒。如用浅盆育苗,则以2cm ×2cm的距离进行点播。播后覆土3~5cm,以盖住种子为宜。盆上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湿,将盆放到20℃左右的散光处。以后见盆土干燥时用浸盆法灌水。约经7~10天,种子发芽出苗。

出苗后,应将盆上覆盖物拿掉,并使逐渐接受阳光。待幼苗长到3cm高时,播在浅盆中的即可分苗移栽。分苗应带土移栽,否则不易成活。刚上盆的幼苗浇透水后,先放到半阴处,待缓苗后再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而直播在小盆中的可直接放在阳光充足处生长。南方4月中,北方5月初,可将苗盆移出室外培养,并及时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幼苗长到4片叶时开始追施液肥,一般7-10天追肥一次腐熟淡液肥即可。苗长大后可再换一次盆,但用盆不宜过大,一般定植到15-20cm的中号花盆中即可。

四、栽培管理 适应性强,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在湿润的肥沃土壤中生长良好。

含羞草习性强健、生长迅速。生长季节可放在阳台上或院子里,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湿润。冬季应移到室内窗台上,室内温度在1O℃左右即可安全过冬。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根系生长很快,需要每天浇水。夏季炎热干旱时应该早、晚各浇一次水,缺水则叶片会下垂以至发黄,受触动也不再闭合。苗期每半月施追肥1次。如不想让株形过大,则要减少施肥量。含羞草小叶细小,羽状排列,甩手触及小叶受刺激后,即行合拢,如震动大可使刺激传至全叶,总叶柄也会下垂,甚至可能传递到邻叶使其叶柄下垂。这是含羞草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因为它原产地在热带,多狂风暴雨,当雨水滴落于小叶和暴风吹动小叶时它即能感应,立即把叶子闭合,保护自己柔弱的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折,植物学上把这种有趣的现象叫做感震运动。

  五、含羞草为何不开花
含羞草为何不开花含羞草不开花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适,植物开花所需的光周 期,与植物的原产地密切相关。含羞草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短日照植 物。需要短日照的光照条件,才能使它开花。要想使含羞草当年引种当年开花一是在纬度比较相近的地区引种,二是纬度相差甚远的地区必须人工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

北林科技大花蕙兰栽培养护技术


【拉丁名】Cymbidium

【别名】“虎头兰”, 喜姆比兰和蝉兰

【科属】兰科兰属

【概况】大花蕙兰叶长碧绿,花姿粗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大花蕙兰的植株和花朵分为大型和中小型,花朵硕大,有黄、白、绿、红、粉红及复色等多种颜色,色彩鲜艳,异彩纷呈,花型整齐且质地坚挺,经久不凋,属豪华高雅型兰花。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日本人民称它为"东亚兰",欧美人士又叫"新美娘兰"。总之,大花蕙兰十分讨人喜欢。
大花蕙兰自1889年英国培育出第一个杂种以后,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也选育出大量种间和品种间杂种。至今,大花蕙兰的栽培品种已有上千个,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成为兰花中的一支独秀。

大花蕙兰的生产地主要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省。主要销售国是日本。1993年日本消费大花蕙兰410万盆,销售额1.05亿美元。在欧洲,主要荷兰生产,其销售额为8000万美元。所以说,大花蕙兰在国际花卉市场还是占一定份额,其地位不亚于其他热带兰。
我国虽然是大花蕙兰的原产地,又拥有相当丰富的种质资源,但仅是原生种,缺乏改良,野生性状较强,花色暗淡、不鲜艳,花朵稀疏、不丰满,花茎长而弯曲、不够挺拔或下垂,要开发利用必须加快改良。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云南等地已从国外引种优良品种,进行小批量的生产,由于售价昂贵,目前尚未全面推开,但市场还是比较热销,如价格下降,大花蕙兰的前景是好的。

【形态特征】大花蕙兰为多年生附生性草本。假鳞茎椭圆形,粗大。叶宽而长,下垂,浅绿色,有光泽。花葶斜生,稍弯曲,有花6~12朵。花大,浅黄绿色,略带香气。常见栽培品种有洋红色的安娜贝丽(Annabelle)、彩斑(Heathery),血青色的巴塞罗那(Barcelona)、森林之王(ForestKing),莱维斯公爵(LevisDuke)和先锋(Vanguard),红色的卡门(Carmen)、红美(RedBeauty),乳白色的小瀑布(Cascade)、牧歌(Madrigal),黄色的金色羊毛(GoldenFleece).抒情诗人(Troubadour),银灰色的莫莉(Molly)和白色的新娘(TheBride)。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冬凤兰(C.dayanum),花白色,带紫色条纹。碧玉兰(C.lowlanum),花黄绿色,唇瓣紫红色。黄蝉兰(C.iridioides),花浅黄色,唇瓣黄色。独占春(C.eburneum),花纯白色,唇瓣有紫红色小点。短叶虎头兰(C.wilsonii),花淡绿色,唇瓣黄白色,有红褐色条纹和斑点。

【生物学特性】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常野生于溪沟边和林下的半阴环境。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10~25℃。夜间温度10℃左右比较好。叶片呈绿色,花芽生长发育正常,花茎正常伸长,在2~3月开花。若温度低于5℃,叶片呈黄色,花芽不生长,花期推迟到4~5月份,而且花茎不伸长,影响开花质量。若温度在15℃左右,花芽会突然伸长,1~2月开花,花茎柔软不能直立。如夜间温度高达:20℃,叶丛生长繁茂,影响开花,形成花蕾也会枯黄。总之,大花蕙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和开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间温差大。

大花蕙花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微酸性水,对水中的钙、镁离子比较敏感。以雨水浇灌最为理想。生长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湿度过低,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根系生长慢而细小,叶片变厚而窄,叶色偏黄。总体说,大花蕙兰怕干不怕湿。
光照是影响大花蕙兰生长和开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兰在兰科植物中属喜光的一类,光照充足有利于叶片生产,形成花茎和开花。过多遮荫,叶片细长而薄,不能直立,假鳞茎变小,容易生病,影响开花。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见阳光,有利于花芽形成与分化。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辅助光,对开花极为有利。

【栽培管理】盆栽大花蕙兰常用15~20厘米高筒花盆,每盆栽2~4株苗。盆栽基质用蕨根、苔藓和树皮块的混合物。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也可用浓度在0.1%以下,氮磷钾比例为1:1:1的复合肥,每周喷洒1次。使假鳞茎充实肥大,才能促使花芽分化,多开花。但萌芽力强的品种,要控制叶芽生长,不使养分过多消耗,就必须进行摘芽,使一个假鳞茎着生一个叶芽。

大花蕙兰喜昼夜温差大,白天生长温度在25~28℃,晚间温度在10~15℃,有利开花蕾生长。若花芽已形成,气温高达28℃以上,将会造成枯萎或掉蕾。

【花期】大花蕙兰的开花期多在冬末春初,花开寿命特长,整串花朵可维持开放50-80天,室温10度可有近3个月的花期,抵抗力很强正值我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居室中摆设一盆盛开的大花蕙兰,显得雍容华贵,增添不少节日的祥瑞吉庆气氛。

【温度】适宜10-30度环境中生长,夜间大于10度比较好。叶片呈绿色,花芽生长发育正常,花茎正常伸长,在2—3月开花。若温度低于5度,叶片呈黄色,花芽不生长,花期推迟到4—5月份,且花茎不伸长,影响开花质量。若温度在15度左右,花芽会突然伸长,1—2月开花,花茎柔软不能直立。夜间温度高达20度,叶丛生长繁茂,影响开花,形成花蕾也会枯黄,总之,大花蕙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及开花,都要求昼夜温差大。

【浇水与湿度】大花蕙兰应栽种在多孔的陶质花盆并宜采用无土栽培,也可用科学培养土种植,喜根部湿润不积水的环境。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微酸性水,对水中的钙、镁离子比较敏感。以雨水浇灌最为理想。生长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种植环境要通风透气,避免暴晒及潮湿阴暗。盛夏注意遮光,其余季节可接受充分日照,室内栽培需控制相对湿度80%。

【施肥】中小苗期需要高钾肥,中大苗期加重磷的比例,以有机肥为主,叶面施肥为辅,开花期需要充分的肥料保证花苞的形成。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播种和组培繁殖。

分株繁殖:在植株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正处短暂的休眠期。分株前使质基适当干燥,让大花蕙兰根部略发白、略柔软,这样操作时不易折断根部。将母株分割成2~3筒一丛盆栽,操作时抓住假鳞茎,不要碰伤新芽,剪除黄叶和腐烂老根。

播种繁殖:主要用于原生种大量繁殖和杂交育种。种子细小,在无菌条件下,极易发芽,发芽率在90%以上。

组培繁殖:选取健壮母株基部发出的嫩芽为外植体。将芽段切成直径0.5毫米的茎尖,接种在制备好的培养基上。用MS培养基添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52天形成原球茎。将原球茎从培养基中取出,切割成小块,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中,使原球茎增殖。将原球茎继续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天左右在原球茎顶端形成芽,在芽基部分化根。90天左右,分化出的植株长出具3~4片叶的完整小苗。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和轮斑坏死病危害叶片,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和蜗牛危害新芽、花茎。介壳虫和红蜘蛛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有蜗牛则在台架及花盆上喷洒敌百虫或用敌百虫毒饵诱杀。

【产后处理】盆栽大花蕙兰株大棵壮,花茎直立或下垂,花姿优美,适用于室内花架、阳台、窗台摆放,更显典雅豪华,有较高品位和韵味。如10~20株苗盆栽的大型盆栽,适合宾馆、商厦、车站和空港厅堂布置,气派非凡,惹人注目。

【花后处理】花谢后,新芽开始萌发,此时宜将大花蕙兰移至室外,每两天浇水一次。随着气温的回升,日照逐渐增强,此时宜将其移于半荫处,每天早上浇足一次水。每月施肥一次,前期以氮肥为主,6月份以后要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花芽分化。为使养分集中,有利花芽生长,每个鳞茎上最多只能留2芽,多余的新生芽一定要及时抹除。当花芽抽出时应遮荫并注意通风,过迟过弱的花芽也应及时抹除。只要细心养护,到翌年春节前,大花蕙兰又将盛开,给主人带来美的享受。

八仙花栽培养护技术


【拉丁名】hydrangea

【别名】绣球、紫阳花

【科属】虎耳草科八仙花属

【概况】八仙花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

八仙花原产我国和日本。1736年引种到英国。在欧洲,荷兰、德国和法国栽培比较普遍,在花店可以看到红、蓝、紫等色八仙花品种。在小庭园、建筑物前地栽八仙花也不少。目前,德国兰普·琼格弗拉曾(RamppJungpflanzen)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生产八仙花的企业,也是八仙花新品种最主要的培育和生产单位。其次,荷兰的门·范文公司和以色列的亚格苗圃,也是八仙花主要生产企业。在亚洲,主要是日本盛产八仙花,在园艺商店中八仙花的品种繁多,可以看到许多花色奇异的新品种,价格昂贵,都作为家庭盆栽观赏。目前,八仙花年产270万盆,产值1700万美元,列日本盆栽花卉产值的第十二位。在美洲,主要是美国栽培比较普遍,盆栽和室外栽培都有一定数量。

我国栽培八仙花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八仙花。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也离不开八仙花的配植。现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观。但八仙花的盆栽观赏还不很普遍,这就给八仙花开发应用带来极好的机遇。

【形态特征与品种】八仙花为落叶灌木。小枝粗壮,皮孔明显。叶大而稍厚,对生,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叶面鲜绿色,叶背黄绿色,叶柄粗壮。花大型,由许多不孕花组成顶生伞房花序。花色多变,初时白色,渐转蓝色或粉红色。常见品种有阿尔彭格卢欣(Alpengluehn),花深红或玫瑰红色。红帽(ChaperonRouge),叶小、深绿色,花淡玫瑰红至洋红色。恩齐安多姆(Enziandom),叶深绿色,花鲜红色,如土壤pH5以下,花变成深蓝色。弗兰博安特(Flamboyant),叶小,花大、洋红色,花径5厘米。雪球(Kuhnert),叶小、锯齿状,正常花玫瑰红色,可变成蓝色。用硫酸铝处理可变成天蓝色和米色花心。法国绣球(Merveille),花洋红或玫瑰红色,可转变为蓝色或淡紫色。奥塔克萨(Otaksa),老品种,有100多年历史,是日本培育的矮生品种,花粉红或蓝色。雷古拉(Regula),叶小、紧密,花淡绿白色,是由德国选育的品种。大雪球(Rosabelle),花序大,洋红或玫瑰红色,花径20~25厘米。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叶小、深绿色,花玫瑰红色。德国八仙花(Todi),花粉红色,用硫酸铝处理可变成紫色。观赏变种有大八仙花(var.hortensis),花为全不孕性。紫茎八仙花(var.mandshurica),茎暗紫色,叶椭圆形,花蔷薇色。齿瓣八仙花(var.macrosepala),花白色,花瓣边缘具齿牙。蓝边八仙花(var.coerulea),花深蓝色,边缘花为蓝色或白色。银边八仙花(var.maculata),叶缘为白色。

【生物学特性】八仙花原产我国和日本。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

八仙花的生长适温为18~28℃,冬季温度不低于5℃。花芽分化需5~7℃条件下6~8周,20℃温度可促进开花,见花后维持16℃,能延长观花期。但高温使花朵褪色快。
八仙花盆土要保持湿润,但浇水不宜过多,特别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受涝引起烂根。冬季室内盆栽八仙花以稍干燥为好。过干潮湿则叶片易腐烂。
八仙花为短日照植物,每天黑暗处理10小时以上,约45~50天形成花芽。平时栽培要避开烈日照射,以60%~70%遮荫最为理想。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但土壤pH的变化,使八仙花的花色变化较大。为了加深蓝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铝。为保持粉红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压条、扦插和组培繁殖。

分株繁殖:宜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将已生根的枝条与母株分离,直接盆栽,浇水不宜过多,在半阴处养护,待萌发新芽后再转入正常养护。

压条繁殖:在芽萌动时进行,30天后可生长,翌年春季与母株切断,带土移植,当年可开花。

扦插繁殖:在梅雨季节进行。剪取顶端嫩枝,长20厘米左右,摘去下部叶片,扦插适温为13~18℃,插后15天生根。

组培繁殖: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0.8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培育出不定芽。待苗高2~3厘米时转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0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上,长成完整小植株。

【栽培管理】盆栽八仙花常用15~20厘米盆。盆栽植株在春季萌芽后注意充分浇水,保证叶片不凋萎。6~7月花期,肥水要充足,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盛夏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可延长观花期。花后摘除花茎,促使产生新枝。花色受土壤酸碱度影响,酸性土花呈蓝色,碱性土花为红色。每年春季换盆一次。适当修剪,保持株形优美。

【病虫害防治】主要有萎蔫病、白粉病和叶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蚜虫和盲蝽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八仙花花大色艳,花期又长,是盆栽的好材料。用它摆放建筑物旁、池畔、林下,花团锦簇,叶绿花红,十分雅致耐观。点缀窗台、阳台和客室,新奇别致,别有一番情趣。


红花继木得栽培养护技术


1、整地做厢:将底土进行翻耕,深20至30厘米,打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及杂草等。每亩施钙镁磷钾肥400至800公斤。红继木小苗采用厢式栽培,厢面高出地面20厘米,苗床宽1.2米,长度视地势而定。每两厢之间设宽40厘米的步行道,每厢外侧设一条2020厘米的排灌水沟,整个地块在周边设4030厘米的排灌水沟。

2、苗木移栽: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的状态下进行,起苗前3小时充分洒水,使湿润的土附在根群上,避免根群受伤。起苗时做到边起边栽,勿使其长期暴露于强光下。如需长途运输,苗木根部要打稀泥浆,并用塑料袋包紧。整个地块栽完后,及时灌水。栽苗季节以10月上旬-12月中旬、2月上旬-3月下旬为好,12月下旬-1月下旬易产生冻害,4月以后栽苗因光照强、气温高会影响成活。栽植可分沟植或穴植,每亩栽1至1.5万株。裸根移植应将根系舒展于穴内,勿使其卷曲,上盖细土,稍稍提动,使根群舒展,再轻轻压实,浇足压蔸水,再盖一层表土保墒。秋季栽植应避免冬季受冻,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要采取防寒措施,一般是在苗床上铺盖干草、落叶,也可拱盖薄膜。

3、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能促进苗木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中耕深度依苗木根系的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幼苗小苗中耕宜浅,中苗大苗宜深;近植株根部宜浅,株间行间宜深,一般以3-5厘米为好。中耕除草常在5-6月进行,7月以后苗木根系已扩大到株行间,要停止中耕,否则可能切断根群,使苗木受损。

4、适时追肥:追肥目的是促进枝叶生长,氮肥可多施,但在秋季苗木生长后期,应增施磷钾肥。追肥除粪干、人粪尿外,也可追施腐熟的猪粪尿,对红花继木有催红作用。大面积栽培时,化学肥料亦可配合施用,2-3年出圃的苗木,可每100平方米施硝酸铵1.2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0.5公斤。

5、病虫害防治:立枯病主要在春季雨水多时发生,幼苗和成株均受危害。受害处产生暗褐色病斑,严重时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用无病新土移栽,使用的肥料一定要腐熟,绝不能用新鲜农家肥。及时清除病株。移栽前每平方米用40%甲醛50毫升兑水6公斤对土壤进行消毒,或用70%五氯硝基苯酚按1∶30 的比例拌细土,撒于苗床土上。春栽小苗一星期后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交替使用。

6、虫害:主要虫害有蚜虫、尺蛾、黄夜蛾、盗盼夜蛾、大小地老虎及金龟子等。蚜虫会影响植物生长,诱发煤污病;尺蛾、夜蛾以幼虫食叶危害,严重时2至3天可吃光全部嫩梢;地老虎和金龟子以幼虫蛀食根系,地老虎主要危害扦插苗和幼苗,金龟子大、中、小苗均危害。防治蚜虫可于萌芽前喷5%柴油乳剂或波美3-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成虫和虫卵。落花后喷第二次药,秋季10月间喷第三次药。防治尺蛾、夜蛾幼虫可用50%甲胺磷1500 倍液喷施,要治早、治小。地老虎和金龟子的幼虫为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是加强苗圃管理,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冬季翻耕,将越冬幼虫翻到地表冻死。用3%呋喃丹颗粒剂,按每亩2公斤用量,开沟施入10至20厘米深的土中。

喜欢《长寿花栽培养护技术》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长寿花卉栽培养殖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