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上):病害”,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桂花又名木犀,为我国特产的珍贵芳香植物。咸宁位于鄂南,素有“桂花之乡”之美称,近年来,桂花病虫害为害上升,致使观赏价值下降,常见的有: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吉丁虫、木虱、粉虱、介壳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和尺径等,结合近几年防治实践,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经验简介如下。
(1)发疽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茎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为害严重时枯叶。
从6-7月开始,喷代森锌500-600倍液预防;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并喷洒50%代森胺800-1000倍液防治。或冬季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2)叶斑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面上发生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上生有黑霉,致使叶片早落。
从6-7月开始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合理浇水及施肥;注意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3)腐烂病
多发生在根颈部,被害部位呈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乃至死亡。夏无多雨季节发生严重。
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患病严重处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XzH52.COM推荐阅读

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病害、虫害


病害

桂花又名木犀,为我国特产的珍贵芳香植物。咸宁位于鄂南,素有“桂花之乡”之美称,近年来,桂花病虫害为害上升,致使观赏价值下降,常见的有: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吉丁虫、木虱、粉虱、介壳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和尺径等,结合近几年防治实践,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经验简介如下。

(1)发疽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茎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为害严重时枯叶。从6-7月开始,喷代森锌500-600倍液预防;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并喷洒50%代森胺800-1000倍液防治。或冬季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2)叶斑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面上发生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上生有黑霉,致使叶片早落。从6-7月开始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合理浇水及施肥;注意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3)腐烂病多发生在根颈部,被害部位呈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乃至死亡。夏无多雨季节发生严重。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患病严重处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虫害

(1)吉丁虫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人工捕杀: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振动枝干,落地后捕杀。涂刷茎干:从成虫发生到幼虫为害期在茎干上涂刷20-30倍敌敌畏乳剂,氧化乐果乳剂或久效磷乳剂,重复3-4次(间隔7-10d);用80%敌敌畏乳剂和10-20倍粘土,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刷在枝干被害处,使羽化后成虫咬破树皮出洞时中毒死亡。成虫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2-3次(间隔7d左右);毒杀幼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刮除树皮,涂以80%敌敌畏乳剂20倍液。

(2)木虱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液,诱发煤烟病。若虫盛发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0%久效磷2000-3000倍液

(3)粉虱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焉、甚至死亡。该虫分泌大量排泄物,污染叶片,可引起煤烟病。抓住低龄幼虫期喷药,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2.5%敌杀死40ml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4)蚧壳虫为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蜡蚧、糠片蚧、吹绵蚧等。蚧壳虫的若虫和成虫用口针刺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导致枝、叶枯萎而死亡。同时,多数蚧壳虫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为害严重。掌握在低龄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5)刺蛾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青刺蛾、扁刺蛾等。多以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附着在树枝、树干或土中。成虫超光性强,幼虫食叶,低龄幼虫群集为害,7-8月最重。人工摘除茧蛹及虫叶;低龄幼虫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0%杀螟松每亩150ml等,有条件可进行灯光诱杀。

(6)卷叶蛾有褐卷叶蛾、苹小卷叶蛾及黄斑卷叶蛾等种类。其幼虫有卷叶、缀叶取食习性。在幼虫卷叶前,喷洒40%久效磷每亩80ml或50%杀螟松200ml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卷苞后及时摘除或将虫苞由下而上快速捏死。

(7)蓑蛾有大蓑蛾、茶蓑蛾、白囊蓑蛾等种类。幼虫能吐丝作茧,上面粘着各种断技残叶,呈各种形式的囊袋。幼虫在囊袋内,移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前进。老熟幼虫在袋内化蛹,幼虫取食叶片。在幼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

(8)尺蠖俗称拱拱虫,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活跃,能吐丝下垂,借风力分散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树木皮层缝隙内或枝丫间。利用灯光诱杀成虫(4月上旬前用石灰水涂刷树木的树皮裂缝等,减少其产卵及卵的孵化率)。低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40%亚胶硫磷每亩150ml或50%杀螟松每亩200ml等。


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桂花又名木犀,为我国特产的珍贵芳香植物。咸宁位于鄂南,素有“桂花之乡”之美称,近年来,桂花病虫害为害上升,致使观赏价值下降,常见的有: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吉丁虫、木虱、粉虱、介壳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和尺径等,结合近几年防治实践,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经验简介如下。
(1)发疽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茎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为害严重时枯叶。
从6-7月开始,喷代森锌500-600倍液预防;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并喷洒50%代森胺800-1000倍液防治。或冬季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2)叶斑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面上发生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上生有黑霉,致使叶片早落。
从6-7月开始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合理浇水及施肥;注意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3)腐烂病
多发生在根颈部,被害部位呈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乃至死亡。夏无多雨季节发生严重。
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患病严重处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虫害
(1)吉丁虫
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
人工捕杀: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振动枝干,落地后捕杀。涂刷茎干:从成虫发生到幼虫为害期在茎干上涂刷20-30倍敌敌畏乳剂,氧化乐果乳剂或久效磷乳剂,重复3-4次(间隔7-10d);用80%敌敌畏乳剂和10-20倍粘土,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刷在枝干被害处,使羽化后成虫咬破树皮出洞时中毒死亡。
成虫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2-3次(间隔7d左右);毒杀幼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刮除树皮,涂以80%敌敌畏乳剂20倍液。
(2)木虱
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液,诱发煤烟病。
若虫盛发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0%久效磷2000-3000倍液。
(3)粉虱
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焉、甚至死亡。该虫分泌大量排泄物,污染叶片,可引起煤烟病。
抓住低龄幼虫期喷药,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2.5%敌杀死40ml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4)蚧壳虫
为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蜡蚧、糠片蚧、吹绵蚧等。蚧壳虫的若虫和成虫用口针刺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导致枝、叶枯萎而死亡。同时,多数蚧壳虫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为害严重。
掌握在低龄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5)刺蛾
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青刺蛾、扁刺蛾等。多以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附着在树枝、树干或土中。成虫超光性强,幼虫食叶,低龄幼虫群集为害,7-8月最重。
人工摘除茧蛹及虫叶;低龄幼虫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0%杀螟松每亩150ml等,有条件可进行灯光诱杀。
(6)卷叶蛾
有褐卷叶蛾、苹小卷叶蛾及黄斑卷叶蛾等种类。其幼虫有卷叶、缀叶取食习性。
在幼虫卷叶前,喷洒40%久效磷每亩80ml或50%杀螟松200ml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卷苞后及时摘除或将虫苞由下而上快速捏死。
(7)蓑蛾
有大蓑蛾、茶蓑蛾、白囊蓑蛾等种类。幼虫能吐丝作茧,上面粘着各种断技残叶,呈各种形式的囊袋。幼虫在囊袋内,移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前进。老熟幼虫在袋内化蛹,幼虫取食叶片。
在幼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
(8)尺蠖
俗称拱拱虫,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活跃,能吐丝下垂,借风力分散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树木皮层缝隙内或枝丫间。
利用灯光诱杀成虫(4月上旬前用石灰水涂刷树木的树皮裂缝等,减少其产卵及卵的孵化率)。低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40%亚胶硫磷每亩150ml或50%杀螟松每亩200ml等。

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下):虫害


(1)吉丁虫
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
人工捕杀: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振动枝干,落地后捕杀。涂刷茎干:从成虫发生到幼虫为害期在茎干上涂刷20-30倍敌敌畏乳剂,氧化乐果乳剂或久效磷乳剂,重复3-4次(间隔7-10d);用80%敌敌畏乳剂和10-20倍粘土,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刷在枝干被害处,使羽化后成虫咬破树皮出洞时中毒死亡。
成虫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2-3次(间隔7d左右);毒杀幼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刮除树皮,涂以80%敌敌畏乳剂20倍液。
(2)木虱
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液,诱发煤烟病。
若虫盛发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0%久效磷2000-3000倍液
(3)粉虱
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焉、甚至死亡。该虫分泌大量排泄物,污染叶片,可引起煤烟病。
抓住低龄幼虫期喷药,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2.5%敌杀死40ml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4)蚧壳虫
为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蜡蚧、糠片蚧、吹绵蚧等。蚧壳虫的若虫和成虫用口针刺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导致枝、叶枯萎而死亡。同时,多数蚧壳虫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为害严重。
掌握在低龄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5)刺蛾
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青刺蛾、扁刺蛾等。多以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附着在树枝、树干或土中。成虫超光性强,幼虫食叶,低龄幼虫群集为害,7-8月最重。
人工摘除茧蛹及虫叶;低龄幼虫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0%杀螟松每亩150ml等,有条件可进行灯光诱杀。
(6)卷叶蛾
有褐卷叶蛾、苹小卷叶蛾及黄斑卷叶蛾等种类。其幼虫有卷叶、缀叶取食习性。
在幼虫卷叶前,喷洒40%久效磷每亩80ml或50%杀螟松200ml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卷苞后及时摘除或将虫苞由下而上快速捏死。
(7)蓑蛾
有大蓑蛾、茶蓑蛾、白囊蓑蛾等种类。幼虫能吐丝作茧,上面粘着各种断技残叶,呈各种形式的囊袋。幼虫在囊袋内,移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前进。老熟幼虫在袋内化蛹,幼虫取食叶片。
在幼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
(8)尺蠖
俗称拱拱虫,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活跃,能吐丝下垂,借风力分散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树木皮层缝隙内或枝丫间。
利用灯光诱杀成虫(4月上旬前用石灰水涂刷树木的树皮裂缝等,减少其产卵及卵的孵化率)。低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40%亚胶硫磷每亩150ml或50%杀螟松每亩200ml等。

桂花主要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又名木犀,为我国特产的珍贵芳香植物。咸宁位于鄂南,素有“桂花之乡”之美称,近年来,桂花病虫害为害上升,致使观赏价值下降,常见的有: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等,结合近几年防治实践,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经验简介如下。

(1)发疽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茎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为害严重时枯叶。

从6-7月开始,喷代森锌500-600倍液预防;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并喷洒50%代森胺800-1000倍液防治。或冬季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2)叶斑病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面上发生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上生有黑霉,致使叶片早落。

从6-7月开始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合理浇水及施肥;注意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3)腐烂病

多发生在根颈部,被害部位呈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乃至死亡。夏无多雨季节发生严重。

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患病严重处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桂花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叶斑病。主要危害叶部,初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中央灰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常常是发病诱因,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10 月以后病情减退。防治:①冬季修剪去除病叶和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②5月初,喷洒1∶2∶100-200波尔多液,以后可喷洒50%苯来特 1000至1500倍液或嗪胺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2.枯斑病。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 ,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防治: ①发病初期,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②以后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 00至1500倍液。 

3.刺蛾。绿或黄绿色,背线白色,最容易在叶片背面发生,取食叶肉,留下皮层。可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收集消灭。或者用含孢量100亿/毫升以上Bt 乳剂500至800倍液喷雾,另外还可以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4.介壳虫。在长江流域可发生2至3代,危害严重的为5至6月及8 至9月,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成、若虫均分泌蜜露,导致花木的煤污病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生,当少量发生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地刷除,收效良好。夏季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最有利,或者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单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5.红蜘蛛。高温干旱条件常常发生。防治方法:在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溉并结合施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虫力。在采取化学农药施用时,要注意经常轮换,因为其在施用一定高毒的农药后,会产生抗性。可用40%菊杀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良好。

秋季花卉主要病虫发生预测及防治


花卉在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病虫的为害,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据调查,近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粉虱、蚧壳虫、炭疽病、菊花黑斑病、蚜虫等。近期天气有利于这些病虫的发生和发展,预计上述病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
粉虱
该虫为害多种花卉种类,尤以一品红受害最重。近日调查一品红、小天使、叶牡丹、瓜叶菊等花卉品种,一般百叶活虫19至193头,个别严重的每片叶高达200多头。该虫具有繁殖快、世代重叠、抗药高等特点,如防治不力,将迅速扩展为害。严重时造成受害造成受害株叶片卷曲,裉绿发黄,甚至干枯,未来的高温干燥天气极有利粉虱的发生和繁殖,预计该虫8—9月将中等偏重发生。
蚧壳虫
我市花卉发生的蚧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盾蚧类、棉蚧类和蜡蚧类。近日调查散尾葵、细叶榕、苏铁等,叶片受害率为6.7%,百叶活虫60头,其中若虫占70%.预计8—9月该虫将中等发生。
炭疽病
据调查,该病在夏威夷椰子、菊花、白掌、大丽花等花卉上发生为害,尤以菊花受害最重,一般株发病率为7—40% ,严重的高达92.9%,叶片发病率为29.9%.其中菊花、大丽花、夏威夷椰子叶片发病率分别为35% 、7%和27.3%.在高温、施肥不当、药害等情况下均易诱发该病的发生。
菊花黑斑病
近期的一千一湿天气,极易诱发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近日调查丽金、安宁公主等菊花品种,黑斑病发生较重。尤以生长中期及种植密度高的菊花受害最重。株发病率达30—80% ,严重的高达100%,叶片发病率为56.8% ,其中幼苗期为44% ,中苗期为61.4%.据市气象部门预报8 月份雨水偏多1—2成,并有5次中一暴雨降水过程。对病害发生和发展有利,预计8—9月份上述两病将偏重发生。
此外,部分地方发生蚜虫为害,小天使叶片受害率为17% ,百叶活虫1105头,其中若虫占99.4% ,亦是防治关键时期,预计蚜虫将在部分花卉上偏重发生。
防治意见
为了确保花卉正常生长,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1、防治花卉粉虱、蚧壳虫应抓住若虫高峰期用药防治。
蚧壳虫:可选用40%速扑杀或40%速蚧克1000—1500倍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
粉虱、蚜虫:可选用10%康福多1500—2000倍或2%除虫脲2000倍或10%吡虫啉或3%敌蚜虱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防治花卉病害,在苗期或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连续喷4—5次。
菊花黑斑病:1)开花后割去地上部分集中烧毁病残株;2)发病初期摘除病叶;3)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或80% 敌菌丹800倍或25%敌力脱1000—1500倍液防治。
炭疽病:可选用50%施宝功1000倍或40%施宝乐1500倍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秋季花卉主要病虫发生预计及防治意见


花卉在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病虫的为害,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据调查,近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粉虱、蚧壳虫、炭疽病、菊花黑斑病、蚜虫等。近期天气有利于这些病虫的发生和发展,预计上述病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
粉虱
该虫为害多种花卉种类,尤以一品红受害最重。近日调查一品红、小天使、叶牡丹、瓜叶菊等花卉品种,一般百叶活虫19至193头,个别严重的每片叶高达200多头。该虫具有繁殖快、世代重叠、抗药高等特点,如防治不力,将迅速扩展为害。严重时造成受害造成受害株叶片卷曲,裉绿发黄,甚至干枯,未来的高温干燥天气极有利粉虱的发生和繁殖,预计该虫8—9月将中等偏重发生。
蚧壳虫
我市花卉发生的蚧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盾蚧类、棉蚧类和蜡蚧类。近日调查散尾葵、细叶榕、苏铁等,叶片受害率为6.7%,百叶活虫60头,其中若虫占70%.预计8—9月该虫将中等发生。
炭疽病
据调查,该病在夏威夷椰子、菊花、白掌、大丽花等花卉上发生为害,尤以菊花受害最重,一般株发病率为7—40% ,严重的高达92.9%,叶片发病率为29.9%.其中菊花、大丽花、夏威夷椰子叶片发病率分别为35% 、7%和27.3%.在高温、施肥不当、药害等情况下均易诱发该病的发生。
菊花黑斑病
近期的一千一湿天气,极易诱发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近日调查丽金、安宁公主等菊花品种,黑斑病发生较重。尤以生长中期及种植密度高的菊花受害最重。株发病率达30—80% ,严重的高达100%,叶片发病率为56.8% ,其中幼苗期为44% ,中苗期为61.4%.据市气象部门预报8 月份雨水偏多1—2成,并有5次中一暴雨降水过程。对病害发生和发展有利,预计8—9月份上述两病将偏重发生。
此外,部分地方发生蚜虫为害,小天使叶片受害率为17% ,百叶活虫1105头,其中若虫占99.4% ,亦是防治关键时期,预计蚜虫将在部分花卉上偏重发生。
防治意见
为了确保花卉正常生长,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1 、防治花卉粉虱、蚧壳虫应抓住若虫高峰期用药防治。
蚧壳虫:可选用40%速扑杀或40%速蚧克1000—1500倍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
粉虱、蚜虫:可选用10%康福多1500—2000倍或2%除虫脲2000倍或10%吡虫啉或3%敌蚜虱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 、防治花卉病害,在苗期或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连续喷4—5次。
菊花黑斑病:1)开花后割去地上部分集中烧毁病残株;2)发病初期摘除病叶;3)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或80% 敌菌丹800倍或25%敌力脱1000—1500倍液防治。
炭疽病:可选用50%施宝功1000倍或40%施宝乐1500倍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叶斑病。主要危害叶部,初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中央灰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常常是发病诱因,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10 月以后病情减退。防治:①冬季修剪去除病叶和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②5月初,喷洒1∶2∶100-200波尔多液,以后可喷洒50%苯来特 1000至1500倍液或嗪胺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2.枯斑病。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 ,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防治: ①发病初期,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②以后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 00至1500倍液。 

3.刺蛾。绿或黄绿色,背线白色,最容易在叶片背面发生,取食叶肉,留下皮层。可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收集消灭。或者用含孢量100亿/毫升以上Bt 乳剂500至800倍液喷雾,另外还可以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4.介壳虫。在长江流域可发生2至3代,危害严重的为5至6月及8 至9月,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成、若虫均分泌蜜露,导致花木的煤污病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生,当少量发生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地刷除,收效良好。夏季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最有利,或者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单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5.红蜘蛛。高温干旱条件常常发生。防治方法:在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溉并结合施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虫力。在采取化学农药施用时,要注意经常轮换,因为其在施用一定高毒的农药后,会产生抗性。可用40%菊杀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良好。

夏季花卉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


据近日调查,当前花卉病虫种类较多,病害偏重发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粉虱、美洲斑潜蝇、蚧壳虫、金龟子、菊花黑斑病、炭疽病等。
粉虱
该虫在多种花卉上发生,以一品红受害最重。近日在番禺化龙、增城镇龙、芳村等地调查一品红、非洲菊、小天使、绿帝、瓜叶菊等品种存虫量较大,平均百株活虫268.7头,其中一品红、非洲菊百叶活虫300—403头。虫态以若虫为主,亦是防治适期。该虫具有繁殖快、世代重叠、抗药性强等特点,需抓准若虫期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美洲斑潜蝇
该虫是菊花、大丽花等花卉的主要害虫。近日调查,平均叶片受害率13.6%,百叶活虫28头,虫情指数3.2,预计该虫将中等发生。
蚧壳虫
当前散尾葵细叶榕、苏铁上虫口密度较大,发生的蚧壳虫种类有:盾蚧、吹棉蚧、蜡蚧等,叶片受害率为7.8%,百叶活虫929.3头,个别严重的高达4878头。
金龟子
该虫为多食性害虫,成虫啮食叶片和花瓣,若虫为害根部。据近日调查菊花、天鹅绒、绿帝、散尾葵等,叶片受害率为5%,百株活虫2--6头。
菊花黑斑病
近期天气相当潮湿,极易诱发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据近日调查丽金、安宁公主等菊花品种,黑斑病发生较重,株发病率27.8%,严重的高达43%,叶片发病率13.4%。
炭疽病
该病在非洲菊、菊花、夏威夷椰子、白掌和富贵椰子等花卉上均有发生,一般株发病率20.25%,叶片发病率14.5%,严重的高达61%。
此外,部分花卉发生蓟马、红蜘蛛为害,非洲菊蓟马百株活虫头,细叶榕百株活虫60头。
防治意见
1、防治花卉粉虱,蚧壳虫应抓住若虫高峰期用药防治。
粉虱:可选用10%康福多2000倍或2%杀虫脲2000倍或10%吡虫啉或敌蚜虱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蚧壳虫:可选用40%速扑杀或速蚧克1000-1500倍或40%氧化乐果等1000倍液喷雾。
美洲斑潜蝇:1.8%爱福丁或绿菜宝1000--1500倍或40%乐斯本800倍液喷雾。
2、防治花卉病害,在苗期或发病初期开始用药,视病情每隔7一15天喷药一次,连喷3一5次。
菊花黑斑病:(1)摘除老病叶,集中烧毁;(2)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或80%敌菌丹800倍或25%敌力脱1000---1500倍液喷雾。
炭疽病:可选用50%施宝功1000倍或40%施宝乐1500倍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毛茛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花毛茛为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茎挺立,花朵硕大,多瓣重叠,花色艳丽,是春季布置花坛、花境,点缀草坪,盆栽观赏和用于鲜切花生产的理想花卉。但花毛茛病害的发生,常导致块根腐烂,不发芽。植株茎叶枯萎,早衰不开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花毛茛的观赏,降低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在花毛茛生产中,对其发生病害的种类,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地调查与研究,以期为花毛茛生产中,早期正确诊断出病害的种类,及时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灰葡萄球菌侵染所致。为害花毛茛的叶、叶柄、茎、花及根系等整个植株。发病初期,先在近地面叶片的叶缘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蔓延至叶柄、花梗、花,并使病部变成褐色或灰褐色,受害组织呈软腐状坏死。后期发病严重,且在潮湿条件下,患病部位产生分生孢子,长出灰色霉层,植株枯萎死亡。

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环境条件适宜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棚室雾滴在植株间传播。阴雨绵绵,浇水过多,或大棚雾气大时利于发病。施氮肥过多,通风透光差,土壤排水不良,生长衰弱或多年连作等,发病严重。如遇连阴低温,天气转晴,温度升高时,灰霉病也易爆发。

防治方法:①花毛莨栽植前施足底肥,做好土壤和块根消毒,实行轮作。②加强栽培管理,保证通风透光良好,避免湿度过大。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③及时摘除有病枝叶、带病花蕾和清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菌源,减少病菌扩散。④发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向病部和土壤表面喷洒,每隔10d(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即可控制病害发生。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上):病害》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上主要虫害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