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柏的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竹柏是常见的室内植物,因叶似竹叶,而树枝干如柏树,故名竹柏。竹柏有净化空气、抗污染和强烈驱蚊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药用和经济价值。其抗寒性弱,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属耐阴树种,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本文对竹柏的栽培及日常养护管理总结如下:

1.种子采收

竹柏一般4至5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有的1年两度开花结实,第2次在11至12月开花,次年3月果实成熟。宜选择20至50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作采种母树,当果皮青色带黄时可采收。将采下的果实置于阴凉处,堆放10至20天使其成熟,当果皮变紫、手指稍按即下陷时,可洗去果皮,阴干后即可播种。也可用沙藏层积处理,层厚10厘米,堆高在1米以下,翌春再行播种。种子千粒重455克左右,发芽率可达40%以上。

2.播种育苗

选择日照较短、水源充分的地方播种,土层深厚、肥沃湿润、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最宜做苗床。开沟点播,沟距25厘米,沟深3厘米,种距5厘米。每公顷用种225公斤。播种后要搭盖透光度为30%至50%的荫棚,及时除草松土和追肥排灌。当年苗高可达20至30厘米,一般留床培育1年;第2年苗高达50至80厘米时出圃栽植。

3.整地栽植

整地:在低山或丘陵的阴坡和半阴坡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整地栽植。坡度20°以下的地块采用全垦挖穴整地,20°以上的坡地采用带状挖穴整地。穴距1.5-2.0米,穴规格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然后结合回土工作施放基肥,每穴施复合肥0.5kg,回土时先将表土回填,并与肥料混合均匀,然后再回填心土,至与穴面持平即可;回土时注意打碎土块和清理草根、石块等杂物。

栽植:早春在苗木萌芽前起苗栽植。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植深度适度、根土密接,然后用松土培蔸。大面积行山地绿化时,可在1、2月未萌芽时,用2年生高约0.5米左右的苗进行裸根栽植。竹柏不耐修剪。用竹柏造林时最好与等量的阔叶树苗混交栽植。公园、庭院、风景区可在较阴湿处成片或零星栽植。

4.抚育管理

栽植当年要适时中耕除草,追施肥料,若遇干旱要浇水降温并遮草保墒。以后每年要中耕除草1-2次,直至郁闭成林或树高3米以上。10年生左右应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间伐,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劣留优,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作为园林观赏用的植株,则应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树形,提高观赏价值。

5.移植技术

竹柏深受庭园、住宅小区及街道绿化人员的青睐。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株距以4米、6米为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挖穴规格视苗木粗细而定,以0.5-0.8米见方,深0.4-0.6米为宜。移植前,应在穴底部施足基肥。竹柏大苗起苗必须带土团,土团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径3-5厘米带土团直径为15-30厘米。起苗时,先挖去土团周围土壤,用草绳将土球上部缚牢并扎紧,以防土团松散。然后将底部土挖去,切断主根,轻抬至地面,再用草绳将整个土团缚好、扎牢。栽植前应合理修剪枝叶,以防水分蒸发造成干枯。苗木放人栽植穴后,应将草绳四周剪断,以利填土时紧密结合,并使草绳易腐烂,栽好时苗根际表土应高于地面5-10厘米,并浇透水一次,视移栽季节考虑蔽荫情况,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6.竹柏盆栽种植标准

6.1光照:竹柏喜光,但是不能使阳光直射,平常接触散光就可以。

6.2湿度:其湿度可保持在69%-90%之间。

6.3浇水时,要保持其土壤的干湿度。

6.4施肥:一般可用酸性肥料。

6.5修剪:及时的修剪枯叶以及干枝。

7.竹柏盆栽养殖常见问题

7.1枯死:要避免阳光直射,土壤软硬适中,同时要适当的施肥。

7.2虫害: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叶斑病、炭疽病、红蜘蛛等等,预防介壳虫可用施毒死蜱、杀扑磷等,防治红蜘蛛,需要喷施三氯杀螨醇、尼索朗等。治疗炭疽病、叶斑病则需要喷施多菌灵、甲托、爱苗等。

7.3要经常的喷水冲洗竹柏盆栽,以做到一直细菌以及细菌的传播。

XzH52.com精选推荐

龙柏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


龙柏又叫刺柏、红心柏、珍珠柏,是圆柏(桧树)的栽培变种。因长到一定高度,枝条螺旋盘曲向上生长,好像盘龙姿态,故名龙柏。主要产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经过多年的引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也有龙柏的栽培,常用于园林绿化,如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公路绿化等。今天主要介绍的是龙柏的栽培管理技术:

栽培管理

龙柏习用无性繁殖,方法有靠接、枝接、插条、压条等,各有长处,兹分述如下:

1、靠接成活率高,成苗快,缺点是繁殖数量有限,手续和管理比较麻烦,因母树高大,更觉操作不便,但作少量繁殖时,此法仍可采用。

靠接砧木用圆柏、璎珞柏、扁柏、花柏都可以,3-4月施行,8-9月已充分愈合,即可剪离母本移栽,具体操作请参看有关苗木花卉书籍中靠接章节。

2、早春枝接:早春2月,以2年生侧柏作砧木,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龙柏1-2年生枝条作接穗,长5-10厘米,

龙柏除去下部2-3厘米的针叶,一边直切一刀,长2-3厘米,反面斜切一刀,长2-4厘米;砧木可自接枝处剪头,然后自横断面的一边直切一刀,长2-3厘米,注意都要带少许木质部,然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并使一边的形成层相互对准,然后以塑料薄膜扎紧接合部。为使接穗在成活前不失水枯死,接穗上可套上一个小塑料袋,约2个月后,风接穗顶芽萌发,即证明伤口已愈合好,即可除去套袋,进入正常管理。另外,在生长期可撕皮嵌合接。此种方法嫁接成活率也很高。

整形修剪

(1)圆柱形:龙柏主干明显,主枝数目多,若主枝出自主干上同一部位,必须剪除一个,每轮只留一个主枝。主枝间一般间隔20~30cm,并且错落分布,各主枝要短截并剪成下长上短,剪口落在向上生长的小侧枝上,以确保优美树形。主枝间瘦弱枝及早疏除以利透光,各主枝的短截工作,在生长期内每当新枝长到10~15cm时依旧短截,全年剪2~8次,以抑制枝梢的徒长,各主枝修剪时应从下至上,逐渐缩短,以促进圆柱形的形成。注意控制主干顶端竞争枝,以免造成分杈树形。对大枝的修剪主要在休眠期进行,以免树液外流。

(2)飞跃形:一般均匀保留少量主枝、侧枝,并让其突出生长,其余的主、侧枝一律短截。全树新梢在生长期进行6~8次类似短截的去梢修剪,并使突出树冠的主、侧枝长度保持在树冠直径的11.5倍,以形成巨龙飞跃出树冠的姿势。

(3)人工式整形:龙柏树形除自然生长成塔形外,常根据设计意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体,但应注意树木的形体要与四周园景谐调,线条不宜过于繁琐,以轮廓鲜明简练为佳。整形的具体做法视修剪者的技术而定,也常借助于棕绳或铅丝,事先作成轮廓样式进行整形修剪。将其攀揉盘扎成龙、马、狮、鹿、象等动物形象。

繁殖培育

通常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在春季扦插比较适宜,在气温24℃至30℃的条件下进行扦插,插穗应剪取母株外围向阳面长15厘米左右的顶梢,把剪口浸入5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1分钟即可。扦插基质可用蛭石、质地纯净的河沙、草炭土或草炭土与河沙各半掺匀的土壤。扦插容器可用苗盆或苗箱,插后排放在遮阴的棚室或塑料小棚内,浇透水,每天定时喷雾保持相对湿度在80%以上,适时通风换气,约60天后生根。

龙柏也常采用腹接法育苗。用3年生桧柏的实生苗作砧木,用2年生龙柏的枝梢作接穗,宜在4月间操作,接活后的苗木于来年4月再将砧木的树冠剪掉,未接活的还可以再接。

肥水种植

龙柏喜欢大肥大水,栽植成活后,结合灌溉,第一年追肥2至3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5kg,入秋后停止施肥。第二年早春,结合浇灌返青水,条沟式追施一次含氮量稍高的复合肥,每亩40kg。因龙柏根系浅且水平根多,应随开沟随施肥随埋土,尽量避免伤根。夏季再追施2至3次尿素,每次每亩25kg。

繁殖方法

龙柏是一种名贵的庭园树,树冠圆筒形,宛若盘龙,形似定塔适宜栽植在高厦广场四周,或代盆栽布置用。它对多种有害气体有吸收功能和除尘效果。

龙柏虽然能结籽,但不易萌芽。繁殖方法大都以扦插和嫁接两种。

嫁接繁殖龙柏时期,春季以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为适宜,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也可进行。有2年生侧柏作砧木,嫁接方法有:

(1)地接:砧木地上部分要保留,把根茎部分土壤挖除3-5厘米,割砧木深达二分之一左右。接穗选取二年生枝条中段,长8厘米左右,基部针叶除去三分之一,切口一面削成长1.5-2厘米,另一面为0.6厘米左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使二者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扎紧,并壅土3-5厘米,盖草防旱,还需搭棚盖帘子临时蔽荫。

(2)掘接:把砧木掘起后适当修根、修枝,掘接方法与地接相同,但是嫁接后要及时种植,壅土至露顶3厘米处。龙柏嫁接后,从开始愈合到成活都较缓慢,春接要到5月份开始愈合,因此砧木枝叶要逐步剪除。接后除了要适当遮荫、防止干旱风吹、保持一定湿润外,在接后半个月内,还要防止雨水侵入,一般成活率可达75%以上。

8、病害防治

除人工锄草外,还可利用除草剂。在禾本科杂草多的苗圃地,混合喷施金都尔与尖叶锄效果佳。每次每亩使用量为96%金都尔乳油100ml、尖叶锄(10.8%精喹禾灵乳油)35ml。

龙柏易发生红蜘蛛、立枯病、枯枝病等病虫害,要注意经常观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防治红蜘蛛可交替喷施20%螨克乳油3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5000倍液,或15%达嗪酮乳油3000倍液;立枯病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至800倍液浇灌;防治枯枝病可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室内竹柏的栽培与日常养护


竹柏是我们生活中较常见的室内植物,因其叶似竹叶,而树枝干如柏树,故名竹柏。竹柏有净化空气、抗污染和强烈驱蚊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药用和经济价值。其抗寒性弱,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属耐阴树种,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应广大网友的要求特总结了一篇关于竹柏的栽培及日常养护管理知识如下:

1.种子采收

竹柏一般4至5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有的1年两度开花结实,第2次在11至12月开花,次年3月果实成熟。宜选择20至50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作采种母树,当果皮青色带黄时可采收。将采下的果实置于阴凉处,堆放10至20天使其成熟,当果皮变紫、手指稍按即下陷时,可洗去果皮,阴干后即可播种。也可用沙藏层积处理,层厚10厘米,堆高在1米以下,翌春再行播种。种子千粒重455克左右,发芽率可达40%以上。

2.播种育苗

选择日照较短、水源充分的地方播种,土层深厚、肥沃湿润、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最宜做苗床。开沟点播,沟距25厘米,沟深3厘米,种距5厘米。每公顷用种225公斤。播种后要搭盖透光度为30%至50%的荫棚,及时除草松土和追肥排灌。当年苗高可达20至30厘米,一般留床培育1年;第2年苗高达50至80厘米时出圃栽植。

3.整地栽植

整地:在低山或丘陵的阴坡和半阴坡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整地栽植。坡度20以下的地块采用全垦挖穴整地,20以上的坡地采用带状挖穴整地。穴距1.5-2.0米,穴规格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然后结合回土工作施放基肥,每穴施复合肥0.5kg,回土时先将表土回填,并与肥料混合均匀,然后再回填心土,至与穴面持平即可;回土时注意打碎土块和清理草根、石块等杂物。

栽植:早春在苗木萌芽前起苗栽植。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植深度适度、根土密接,然后用松土培蔸。大面积行山地绿化时,可在1、2月未萌芽时,用2年生高约0.5米左右的苗进行裸根栽植。竹柏不耐修剪。用竹柏造林时最好与等量的阔叶树苗混交栽植。公园、庭院、风景区可在较阴湿处成片或零星栽植。

4.抚育管理

栽植当年要适时中耕除草,追施肥料,若遇干旱要浇水降温并遮草保墒。以后每年要中耕除草1-2次,直至郁闭成林或树高3米以上。10年生左右应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间伐,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劣留优,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作为园林观赏用的植株,则应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树形,提高观赏价值。

5.移植技术

竹柏深受庭园、住宅小区及街道绿化人员的青睐。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株距以4米、6米为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挖穴规格视苗木粗细而定,以0.5-0.8米见方,深0.4-0.6米为宜。移植前,应在穴底部施足基肥。竹柏大苗起苗必须带土团,土团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径3-5厘米带土团直径为15-30厘米。起苗时,先挖去土团周围土壤,用草绳将土球上部缚牢并扎紧,以防土团松散。然后将底部土挖去,切断主根,轻抬至地面,再用草绳将整个土团缚好、扎牢。栽植前应合理修剪枝叶,以防水分蒸发造成干枯。苗木放人栽植穴后,应将草绳四周剪断,以利填土时紧密结合,并使草绳易腐烂,栽好时苗根际表土应高于地面5-10厘米,并浇透水一次,视移栽季节考虑蔽荫情况,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6.竹柏盆栽种植标准

6.1光照:竹柏喜光,但是不能使阳光直射,平常接触散光就可以。

6.2湿度:其湿度可保持在69%-90%之间。

6.3浇水时,要保持其土壤的干湿度。

6.4施肥:一般可用酸性肥料。

6.5修剪:及时的修剪枯叶以及干枝。

7.竹柏盆栽养殖常见问题

7.1枯死:要避免阳光直射,土壤软硬适中,同时要适当的施肥。

7.2虫害: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叶斑病、炭疽病、红蜘蛛等等,预防介壳虫可用施毒死蜱、杀扑磷等,防治红蜘蛛,需要喷施三氯杀螨醇、尼索朗等。治疗炭疽病、叶斑病则需要喷施多菌灵、甲托、爱苗等。

7.3要经常的喷水冲洗竹柏盆栽,以做到一直细菌以及细菌的传播。

竹柏的种植技术


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又叫大叶沙木、猪油木,为常绿乔木,高20m,树冠圆锥形。叶对生,革质,形状与大小很似竹叶,故名,叶长3.5~9cm,宽1.5~2.5cm,平行脉20~30,无明显中脉。种子球形,径1.4cm,子叶2枚,种子10月成熟,熟时紫黑色,外被白粉;种托不膨大,木质。花期3~5月。

习性: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抵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极端最低气温达-7℃,但1月平均气温在6~20℃,年雨量在1200~1800mm的地区。竹柏为阴性树种,在广西曾见生于阴坡的竹柏比生于阳坡的生长速度快数倍。

竹柏对土壤要求较严,在排水好而湿润富含腐殖质的深厚呈酸性的沙壤或轻粘壤上生长良好,但在土层浅薄、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则生长极差,而在石灰地区则不见分布。在自然界于富含腐殖质而较湿润的山地下坡、谷旁均生长良好,而在较干旱的台地上生长很慢,在积水处不能生长。

竹柏有良好的自然更新能力,在竹柏林中和其他阔叶林下常可见到自然播种的幼苗。幼苗初期生长较慢,至4、5年后可逐渐变快。一般10年生的可高5m余,胸径约8~10cm。10年生左右可开始开花结实。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竹柏的枝叶青翠而有光泽,树冠浓郁,树形美观,是南方的良好庭荫和园林中的行道树,亦是城乡四旁绿化用的优秀树种。

转运竹的栽培技术


栽培要点

土地选择

由于转运竹是喜阴湿的观赏植物,为此,要加速其生长,缩短生产周期,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就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水稻田栽培为宜。

搭建遮阳棚

搭建遮阴棚即是盖遮阳网,稻田四周用木柱或水泥桩搭架,木柱要求高2.4米,深埋0.4米,若按20平方米用四条木柱(或水泥柱)计,每亩约需木柱30~35条,棚顶面上用铁线或尼龙绳系紧。然后按每亩10捆塑料遮阳网(宽1.5米/100米55元/捆),盖好遮阴,再用泥龙绳四周系好即成。

精细整地,合理密植

整地时畦面高度为15~20厘米,畦面宽120~150厘米,畦沟25厘米。每亩施30担腐熟农家肥充分把平后,插植株苗,种植规格以85寸或65寸种植,每亩可种1.5~2万株以上,一般种植不要过密,栽植深度以2.5~3.5厘米为好,(即种苗4个节位,插植2个节位即可),保持适当的空间,以便通风透光。

科学施肥,加强管理

转运竹无论在坡地、半旱水田都能生长,为加速其生长,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抓好:

1、施足基地

插植时,亩施腐熟农家肥30~40担,撒施15~20公斤(N:P:K=15:15:15)复合肥与农家肥耙均匀,然后插植。

2、适施苗肥

植株种植20天后,开始透发新根,可淋一次粪水30~40担/亩,30~40天后,视苗的生长情况,追施一次攻苗肥,一般以复合肥为主,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施后培土、当植株长至35~45厘米高时,需要养分也增多,是植株生长始盛阶段,因此,此期追肥要重施,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尿素10~l5公斤为宜,同时可结合喷施根外肥,用新枝素或喷施宝等植物生长素喷施,以促进生长平衡,叶茂茎粗,提高抗逆力。

养殖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叶片发黄时,找几块生锈的铁块,铁丝,放在水养的容器里,促使长出新根,有利于叶片的正常发育。切根,买回来的转运竹和家里的容器不匹配时,就要切根,刀具最好是用酒精消毒,要平切,在结节处下方半厘米平切。

光照条件

转运竹耐阴怕晒,放在室内光线比较亮的地方,有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深绿宽厚油光墨绿;反之,则发黄细长,失去其观赏性。所以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特别是阳光最强的时候绝对不可以的。

水质条件

生根后的转运竹不宜换水,缺水的话,补充加水就行了,最好是加井水,一般情况下是难做到的,用自来水,要存放个一两天再补加进来,不要用带油的水,污染过的水,容易造成烂根。

施肥条件

不能加化肥,是防止转运竹徒长,发黄,在补加水时,加几滴营养液,有利于生长发育出新的叶片,

风、辐射条件

怕风,巨怕干燥的风,远离电风扇吹到的地方,平时要向叶面喷洒水,使叶片保持湿润;

远离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

修剪条件

要保持稀密程度,太密容易干叶枯死;太稀影响观赏性。

通常不用修剪,植物生长的好,根部才会生长茂密,当不易清洁或视觉不良,可进行适当的修剪,切勿修剪过短。

养殖问题

一、水质问题

主要看转运竹根系是否新鲜,如根系腐烂,则应剪除烂根并换用凉开水。症状严重时,应适当喷施农药或在水盘中加入少量杀菌剂。

二、环境条件造成

如光线过暗、闷热不通风、空气干燥等。若为光线原因,先剪去黄叶,为其创造一个清洁、适温、凉爽、湿润和有较好散射光的环境。有竹枝腐烂时,将转运竹的绑带松开,将腐烂的挑出来,重新绑扎,使其逐步恢复。

栽培养殖要求

水养转运竹要掌握的要点如:入瓶前要将插条基部叶片除去,并用利刀将基部切成45度斜口,刀口要平滑,以增大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养于直筒玻璃器中,水深5至10厘米上下。每3-4天,换一次清水,可放入几块小木炭防腐,10天内不要移动位置和改变方向,约15天左右即可长出银白色须根。转运竹生根后停止换水,水分减少后,及时添加即可,若常换水反易造成叶黄、枯萎。生根后给予少量光照,并滴入少量复合营养液,以后每隔3周施一次营养液。

1、水质要求

转运竹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蒸发后只能及时加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萎。加的水最好是用井水,用自来水要先用器皿贮存一天,水要保持清洁、新鲜,不能用脏水、硬水或混有油质的水,否则容易烂根。

2、施肥要求

水养转运竹为防止徒长,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内注入几滴白兰地酒,加少量营养液;也可用500克水溶解碾成粉末的阿司匹林半片或VC一片,加水时滴入几滴,即能使叶片保持翠绿。

3、杜绝风吹

不要将转运竹摆放在电视机旁或空调机、电风扇常吹到的地方,以免叶尖及叶缘干枯。

栽培提示

转运竹在中国北方4月至10月为生长季节。应保持盆土湿润,每半月施一次腐殖酸液肥。夏季在室外养护的要遮阴,光照过强会使叶片变黄,放在北向阳台或疏荫下较好。

气候干燥时每日向地面及叶片淋水1次至2次。11月至翌年3月要在室内养护,放南窗前可见阳光处,保持10℃以上可缓慢生长。春季3月至4月换盆换土,培养土可用泥炭土加50%园土配成。盆底先垫2厘米至3厘米厚的陶粒或粗沙砾做排水层,再加入培养土。栽后保持盆土微湿,待新芽发出后可进行正常水肥管理。栽培两年左右要截干重栽,植株可留5节至6节截干,截下的部分可扦插或水养。

绑扎造型的开运竹多用水养,平日应放室内明亮处。气温较低时7天至10天换水一次,春、秋生长旺季每3天至5天换水一次,水中可加入全元素复合肥。夏日高温期水养最好用凉开水,以免烂根或孳生藻类。冬季停肥。严寒季节北方无供暖设施的室内水养易受冻害,可于10月上旬用河沙栽植,寒冷时用塑料袋连盆罩住,放室内冷风吹不到的地方,5℃左右可安全越冬。

春季可用培养土盆栽或洗去河沙后水养。养护中如有烂茎、烂根,应及时剔除,并用75%百菌清1000倍水溶液浸泡根、茎30分钟,用清水冲洗后继续水养。如植株已很衰弱,应土栽复壮。

皇竹草的栽培技术


1、生长速度快。当年春季栽培的茎节,于11月下旬停止生长,高度可达46米,可分蘖2030根,每667平方米可达3万5万根。

2、根系发达,茎秆坚实。长根系达3米5米,茎粗23厘米,大4厘米。茎秆可作架材,也是和于繁殖的主要材料。

3、整体抗风力强,可作围栏、绿篱,并可防洪护堤,保持水土。

4、营养丰富、产草量高。嫩叶含粗蛋白质18.06%,每667平方米年产鲜草高达2.5万公斤,相当于53366670平方米玉米产量的蛋白质含量。叶片宽大脆嫩,适口性好,用于喂奶牛,日产奶增加0.56公斤;养鱼增产22.7%。

5、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春栽一株(节),年底可分蘖2025根,繁殖系数达500倍以上。

6、适应性强。冬季无霜区,植株的地上部分可自然越冬;轻霜区,地上部分嫩株受冻;寒流区可采取设施保护越冬,在8摄氏度以上正常生长,抗旱能力较强,一般无病虫害。

其栽培要点如下:一、密度:作饲料,每667平方米栽2000株;作围栏、护堤,株距40厘米;作种节繁殖、架材、观赏,每667平方米栽6001000株。光照不足宜稀植。

二、施肥:重施有机肥和氮肥,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并满足水分要求。

三、栽植:用较粗壮茎节或种蔸,每节(蔸)为一个种苗,盖7厘米厚的土。也可直插或斜插,1020天出苗。

四、管理:生长前期中耕除草,适时浇水和追肥。作为架材使用,应选择1年以上的老化植株,随砍随用;作为观赏、护堤、围栏,每年春季萌发前将老株砍去,重新萌发。作为青饲料栽培:当株高80200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年刈割48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5公斤或碳铵50公斤追施。

五、引种事项:无霜期四季均可引种;有霜区38月为佳。

旱伞竹繁殖栽培技术


旱伞竹(Cyperusalternifolius)科属:莎草科,莎草属

形态描述:

旱伞竹茎干粗壮直立,近圆柱形,丛生.旱伞竹的叶片实为其叶状苞片,螺旋状排列于茎干的顶端,扩散呈伞状.花序有叶腋着生,为聚伞花序.旱伞竹在有水环境下花期全年,在陆生环境下花期8-10月,种子成熟期9-11月.类型:挺水,湿生植物

产地分布:

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我国南北均有分布,长江以南可露地越冬.

旱伞竹繁殖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

旱伞竹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尤其是高空气湿度.旱伞竹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对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适宜排污沟附近生长,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旱伞竹新芽对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差,污水中淹水时间较长会引起腐烂死亡,但旱伞竹的根系对污水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浮岛栽培试验过程中发现,越是污染严重的水体,旱伞竹的根系越是发达,旱伞竹生长对水位的要求比较严格,旱伞竹在水中生长适宜的水位深度为3-5cm,水位过高则会影响新芽的光合作用,导致腐烂死亡,从而引起整个植株的死亡,旱伞竹喜欢肥沃的生长环境,水域或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低,植株生长瘦弱,黄化,旱伞竹的生长速度较快,通过对旺盛生长的旱伞竹进行观测发现,单丛旱伞竹日均新芽的萌发量在2个以上。

繁殖方法:

旱伞竹常采用分株和播种的方法繁殖.在植株的生长期间,将植株分成每丛3-5株的株丛另行栽植。旱伞竹播种在3-4月,以盆播为宜,播种后浸盆使土质湿润后盖薄膜或玻璃,控制盆内温度在25℃左右,7-10天开始萌芽,一个月后即可分株栽植,另外旱伞竹的叶腋常萌发不定根,截下旱伞竹的叶片,置于水中,水温在20℃左右,水体透明度在1以上,10天即可萌芽,25-30天即可形成新株进行栽植。

栽培管理:

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栽植.灌浅水使土质水分饱和后进行栽植.由于旱伞竹喜光照,栽植时按宽窄行的形式进行,即两行之间的距离为40-60cm,两厢之间的距离为60-80cm.株距以40-50cm为宜.栽植后灌浅水使旱伞竹的根系与泥土充分结合,水自然落干后,行见干见湿,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法,即灌水后待其自然落干后再行第二次灌水.灌水的深度一般以3-5cm为宜.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可以促进新稍的萌发和生长.一般栽植后10天即有新稍萌发.在水质条件较差,水体养分含量高的水域,可以采用瓜子石或蛭石进行无土栽培.瘠薄的水域环境,用塘泥加腐熟的有机肥按1:1的比率进行配比作为基质栽植.

工程应用:

园林工程中,旱伞竹常作为水景的点景材料予以应用。由于旱伞竹的耐污染能力较强,因此环境工程中应用广泛,常应用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用作环境工程植物用苗时,一般选择生长旺盛,根系无损伤的植株栽植,或栽植后用净水养护至生长恢复,根系,新稍开始萌发后在污水下管护,以提高成活率.生态恢复工程中,,由于旱伞竹冬季不耐低温,因此,只适宜应用于坡岸或堤坝附近,不适宜栽种于冬季淹水的环境.

病虫防治:

旱伞竹的虫害主要是秋冬季节新叶上发生的蚜虫,其防治可以用45%的乐果乳剂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杀。

案头菊的栽培技术及日常养护管理


案头菊怎么种植?有句俗话说道“养花难菊花为甚”。这其中以案头菊更甚,评定菊花质量的优劣以“菊不盈尺,花不露体”为标准,也就是说一盆好的菊花高度不能超过一尺,菊花的叶片要齐全,叶片要能遮盖住盆面,从侧面看不到菊花的枝体。

案头菊小巧玲珑、花朵硕大,色彩缤纷,放置于案头或茶几,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并且案头菊的标准更是苛刻,主要是限制株高由基部至花托在15cm之内,盆高不超过12cm,盆口直径不超过10cm。

一、品种选择

案头菊要求株型矮,叶片大,因此宜选择对矮化剂B9敏感、茎节粗壮、节间短、花型丰满、球形、莲座形或卷散形花系的品种,如国华系、兼六系等等品种。如“国华强大”、“金大社”、“凌波仙子”、“兼六香菊”、“光辉”、“艳桂”、“玉龙闹海”、“岸的赤星”、“泉乡水长”、“白绣球”、“金狮头”、“草上霜”、“西厢待月”、“粉狮头”、“旭桃“、“黄石公”、“虎啸”、“华光云”、“女王”、“高原之云”等等。

二、培养土的制作

菊花喜湿耐旱但不耐涝,有“干兰湿菊”的说法。菊花喜光不耐庇荫,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因此培养土要疏松肥沃。培养土的配制是养好菊花的关键,配好培养土您的菊花就成功了一半了。常用配方是草炭土:腐熟猪粪:炉灰=4:3:3,加入千分之一的呋喃丹颗粒和多菌灵粉剂混合均匀即可。家庭种植如果找不到猪粪可用草炭土+蛭石+园土按1:1:1混合拌入百分之一的磷酸二铵和千分之一的呋喃丹颗粒、多菌灵粉剂即可。

三、扦插育苗

案头菊的繁殖,都是用扦插的方法。7月下旬-8月上旬,选择生长健壮的菊花嫩头,留4-5厘米掐下用于扦插,手感不硬不软正好,太硬说明已木质化,不易生根,太软说明太嫩,易腐烂。有条件批量生产的可采用雾光扦插,用素沙或蛭石、珍珠岩等作基质,日出后至日落前用自动喷雾或间歇自动喷雾,阴天和夜间不喷。扦插菊头入沙2厘米,3-4厘米一株即可,不用去叶,全光照条件下5-7天生根,10-15天即可上盆。家庭少量的扦插,把菊头插入素沙中用薄膜覆盖放到阳光直晒不到的地方,每天喷2次水,10天左右即可生根。

四、上盆

菊花上盆以瓦盆或泥盆最好,案头菊对高度要求严格,因此,为降低高度,上盆时不要上满盆,土填入半盆即可,随着苗子的生长以后逐渐加土即可。上盆时首先用瓦片曲面朝下盖住底部出水孔,确保多余水分能顺利排出。菊苗栽入后及时浇水,发现花盆内存水的,用手指捅一下底部的孔即可。

五、上盆后的管理

上盆后视天气情况,晴天早上浇水,下午一般不要浇水,如果是高温干旱天气,部分菊苗打蔫厉害,可进行“找水”,就是对部分萎蔫苗少量喷水,不可浇太多,防止徒长。菊苗高生长的时期是傍晚和凌晨,一定要控制水分的供给。除了水分控制高生长以外,每隔7—10天喷一,500-1000倍B9,一直到菊花看见顶部花蕾。现蕾后停止使用B9。上盆后的前25天是养根阶段,不用施肥。25天以后,天气渐凉,菊花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候对水肥要求较高。“养花难,养叶更难”,这一段要加强水肥管理,每10天可施一次磷酸二铵,沿着盆边每盆放入10粒左右。病虫害防治是重点工作,每5-7天喷一次500倍代森锰锌+800倍多菌灵一次。封连阴雨天,要把盆放倒,防治盆中积水。阴雨天无法喷药的,停雨间隙,对发病植株用多菌灵粉剂撒到发病部位。菊花花蕾长到绿豆大小时,用牙签把多余的花蕾剥去,选留一个最大的。现蕾后进入养花期,这个时候应每5-7天加喷一次0.3-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定蕾之后,基部的萌芽和叶基的花蕾及时清除。

六、换盆

盆景菊进入观赏期了,可以把菊花从泥盆里换到紫砂盆或塑料盆里进行观赏。把泥盆倒立,用一只手托住泥盆上口,另一只手扶着底部,把盆上沿轻轻的磕几下,菊花就出来了。

相信《竹柏的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栽培与养护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