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植百科:雪松疫霉腐烂病的诊断与治理”,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

雪松疫霉腐烂病症状是针叶枯黄,极易脱落,同时伴有大量绿针脱落,根末端呈鸡爪状,根部树皮易剥离。树干形成层变褐色。经专家多年研究,发现发病树木多是樟疫霉(Phytophthoracinnamomi)引起根部病害。

雪松疫霉腐烂病症状是针叶枯黄,极易脱落,同时伴有大量绿针脱落,根末端呈鸡爪状,根部树皮易剥离。树干形成层变褐色。经专家多年研究,发现发病树木多是樟疫霉(Phytophthoracinnamomi)引起根部病害。这种病害,据国外报道可危害100多种针阔叶树种。

经多年观察,此病干旱年份很少发生,但在多雨年份,一般是在雷雨季节多雨的年份,8月后,树木表现出发病症状,病情发展迅速。

快速鉴定方法可采用江苏林科所黄世钰研究员筛选出的诱饵检测法,利用刺槐对樟疫霉菌敏感的特点,将刺槐的嫩茎小段和嫩叶投入病株根或土壤浸出液中,在20℃至25℃暗光下培养24小时后,如刺槐茎、叶出现病变,初为水渍状,后呈黑褐色,即可诊断为樟疫霉。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刺槐叶边缘出现的大量孢子囊。

雪松疫霉腐烂病的防治方法:樟疫霉是土传病害,高温高湿,土壤板结时病菌繁殖速度快。防治时,要着重对土壤的处理。首先,将病树冠下土壤全部深翻25厘米,使土壤通透性增加,其次施以药剂。用90%的乙磷铝(甲霜灵)撒入松土中,后浇足水,也可以配成1:500倍的药液浇透病株根系附近土壤杀死病菌,促发新的毛根,树势恢复,发出新叶,扬州瘦西湖公园去年用此法防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5至7天。

平时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冬季结合施肥疏松土壤,每年4至5月,及时清除死亡病株,并进行土壤消毒,做好排水工作,使树木能够健康生长而病菌受到抑制。

xZh52.Com品读分享

种植百科:雪松黄叶病防治


雪松主要生长在北非和西亚,我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也有分布:上世纪20年代以来,雪松引种南京、上海,现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及辽宁都有栽植。北方引栽雪松逐年增多,大连、北京直径60~90厘米的大雪松多见。

雪松主要生长在北非和西亚,我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也有分布

上世纪20年代以来,雪松引种南京、上海,现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及辽宁都有栽植。北方引栽雪松逐年增多,大连、北京直径60~90厘米的大雪松多见。雪松高可达80米,高大挺拔,侧枝平伸,枝叶浓密,枝下高极低,树冠呈坐地尖塔形,终年苍翠,姿态雄美。它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同为世界著名的三大观赏树种,雪松还有树木皇后之美称。

近年在大连、北京、南京的一些大雪松出现了部分针叶枯黄的现象。大连几处雪松出现叶枯黄,辽宁和北京的林木病虫及生态专家进行了会诊,结论是:不是病,也不是虫,认为是土壤、水文或气候方面的原因,这显然没有确诊。笔者是会诊中搞生态的,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请教了园林专家,并调查了北京友谊宾馆一株大雪松1993年发生叶枯黄被治愈复壮的过程;今年又调查了南京、苏州、杭州的部分大雪松,其中南京1925年引栽的一株雪松得了叶黄衰老症,经南京有关专家会诊后初步认为是基土不良,缺少微量元素。

据笔者实地调查后认为,大雪松发生黄叶症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地形条件下其原因是不同的:

土瘠缺肥

雪松喜肥沃土壤,大雪松根系需要较大的地下土壤空间,吸收养分靠根端细根,当土壤瘠薄或含石砾较多时,土壤养分不足发生叶枯黄,南京的那株叶黄势衰的大雪松可能属此因。

低地水湿

雪松怕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积水多,因过多的土壤水排挤了空气造成缺氧,影响根系呼吸而使叶枯黄。典型的一例是北京友谊宾馆那株大雪松因积水叶黄树衰,经采用环状挖沟,充填草木灰、有机肥后,很快复壮,现生长正常(见图)。

地下空间狭窄

雪松属高大乔木,随年龄增长需较大的地下营养空间,常见在近雪松2米内挖沟,筑水泥沟壁(大连广场内)。上述北京那株曾叶黄的雪松,50余龄,其下部冠幅(根幅同)直径已15米,所以地下空间狭窄也会导致叶黄枯衰。

冬季生理干旱

北京、大连处北纬39度左右,北方有近半年的寒冷和干旱、多风的春季,此期土壤因冻结供水不足,而树冠蒸腾不止,同北方的杨树一样,冬季生理干旱也会使某些大雪松发生部分针叶枯黄。

有害烟尘污染

雪松对大气烟尘污染的抵抗力较低,又因是常绿树叶子不每年更新,使叶子连年受烟尘危害。雪松尤其对SO2气体敏感,叶很快会变枯黄。

种植百科:雪松芽苗的移栽


雪松侧技平展,冠似宝塔,姿势雄伟,四季常青,是优雅的观赏树种之一。要松一般采用实生幼树移栽。为扩大种源、满足市场需要,这里介绍一种译苗新技术---芽苗移栽。1、建筑温床:选择地势高燥、向阳的沙壤土建筑温床,床宽1米。

雪松侧技平展,冠似宝塔,姿势雄伟,四季常青,是优雅的观赏树种之一。要松一般采用实生幼树移栽。为扩大种源、满足市场需要,这里介绍一种译苗新技术---芽苗移栽。

1、建筑温床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的沙壤土建筑温床,床宽1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温床高出地面30--40厘米,床面中间稍高,四周可用砖砌或泥堆,内铺纯净细砂。温床上面撑竹弓覆盖农用塑料薄膜。

2、种子处理

雪松种子空粒较多,因此需进行选种,将空粒去除,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再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

3、适用播种

温床播种的播期略早于直播田。一般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播种。播前温床用水浇透,而后将种子均匀地播于砂上,务必将种子的大头向上,播后盖1.5--2厘米厚的砂子。每平方米播一两种子。温床内经常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30C以内,天气转暖温度过高时,需及时将塑料薄膜揭开,并喷水保温。

4、芽苗移栽

种子约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土。4月中、下旬苗木子叶全部展开,这时苗高4--7厘米,主根长4--8厘米,侧根尚未生出或刚开始生长,应及时将这样的芽苗移某至大田或容器中。移栽时,将芽苗从砂床轻轻挖出,放在预先装有清水的盛苗器内。移入大田,用一根宽2厘米的剑形竹签,插入土中,开出比芽苗的根略深一些的穴缝,将芽苗根部随即放入中,如用容器移栽,可采用高20--25厘米,直径7--10厘米的通底塑料袋,装满营养土,整齐地排列在1米宽的苗床上。移栽芽苗,要掌握土壤不能过干过温,芽苗宜小不宜大。一般移栽后10--15天,幼苗相继长出新根。大田移栽的株行距为3030厘米。

5、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要掌握以下要点:

(1)移栽床上需搭盖1米高的荫棚。晴天早盖晚揭,8月中、下旬拆除。

(2)苗床土壤水分不宜过多,切忌积水,雨季需及时排水。

(3)防止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及立枯病的危害。

(4)常给苗床松土除草。

种植百科:雪松的栽培技术


雪松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下面介绍一下雪松的栽培技术。

选盆

雪松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大型盆景可用深圆形盆,亦可用各种凿石盆,但须用金属丝固定根底。中型盆景宜用海棠形、马槽形盆,小苗合栽丛林式可用白矾石或大理石等凿石浅盆。

用土

雪松可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盆栽常用熟化的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沙使用。

栽种

以春季3-4月为宜,秋后亦可。从地上挖取的雪松苗木须带宿土,以利于成活。并疏剪枯根,将须根舒展开来,覆以细土,轻轻摇动盆钵,用竹签揿实,使盆土与根系贴实。栽种位置主干宜偏向一侧1B3处为好。

加工

雪松盆景的加工造型以攀扎为主,结合修剪为辅。攀扎以冬春为宜,多采用棕丝进行攀扎。雪松主干耸立,侧枝平展,故多将侧枝做弯成S形状,主干一般不做弯,自然向上成大树型,姿态极为朴实美观。也可取当年生小苗5-7棵,高低错落,合栽成丛林式,枝叶婆娑,别具韵味。

树形

雪松树体高大耸直,侧枝平垂舒展。制作盆景须利用其自然形态,树形以直干式、双干式、斜干式、丛林式为好。枝叶通过扎剪,可作成层片状或云片状,养护多年,即可成刚柔兼蓄,姿态优雅的盆景佳品。

以上就是雪松栽培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种植百科:雪松的夏季移植方法


雪松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很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在笔者所在的山西晋城矿务局,雪松是骨干绿化树种。一些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就与一些树木发生矛盾,特别是工程赶到夏季,经常需要对一些树木进行处理。

雪松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很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在笔者所在的山西晋城矿务局,雪松是骨干绿化树种。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一些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就与一些树木发生矛盾,特别是工程赶到夏季,经常需要对一些树木进行处理,如果把雪松砍伐掉很可惜,于是我们尝试对它进行夏季移植。多年来我们夏季共对数十棵5米以上雪松进行移植,成活率达100%。

现将移植方法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雪松的移植时间

夏季第一次生长停止后约1个月时间。

二、雪松的移植地点

起挖前先为大树选好栽植位置,最好选在背风向阳处。立地条件差的要先进行改换土。

三、雪松的起挖运输

1.起挖规格:起挖土坨为胸径的10倍至15倍。

2.挖前修剪和捆扎:若无病虫枝及枝枝,一般不修剪,但要仔细捆扎,以免挖时损伤下部枝条。

3.起挖操作:开挖时留出比所定土坨规格大30厘米至40厘米处开挖,深度80厘米至100厘米。

4.包装:用草袋或木箱。若用铁皮做成的漏斗形工具起挖,随起,随运,随栽,则不必包装。

5.起运:用吊车,吊运时一定注意不能损伤树木。注意轻装、轻放、防止根、枝折断和根部泥土散失,还要注意过路电线、建筑和其他东西损伤。

四、雪松的树木栽植

栽植坑要比土坨大1米左右,便于卸板。卸时要轻,卸后栽植要分层填土,每层最多30厘米厚镇踏一次,一定要踏实,踏紧。

栽后在树干四周作土埂,以利灌水,并立立柱,支撑树干。

五、雪松的栽后养护

栽后连续灌三次透水。栽后当天灌第一次,2天至3天灌第二次,一周后灌第三次。然后进行松土,把捆扎的枝条松开。 

若开气炎热,每天早晚向树冠喷水1次至2次,保持湿润,并经常注意松土、除草。第二年支架撤去,进入正常管理。

种植百科:影响雪松生长的因素


影响雪松枝条生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雪松或品种与砧木不同树种或品种由于遗传型的差异,新梢生长强度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生长势强,枝梢生长强度大,称长枝型;有的生长缓慢,枝短而粗,即所谓短枝型;还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称半短枝型。

影响雪松枝条生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雪松或品种与砧木不同树种或品种由于遗传型的差异,新梢生长强度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生长势强,枝梢生长强度大,称长枝型;有的生长缓慢,枝短而粗,即所谓短枝型;还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称半短枝型。 砧木对地上部分枝梢生长的影响很明显。通常砧木可分为乔化砧、半矮化砧和矮化砧3类。同一树种或品种嫁接在不同砧木上,其生长势有明显差异,并使整体上呈乔化或矮化的趋势。

(2)有机养分雪松树木体内贮藏养分的多少对枝梢的萌发、伸长有显著的影响。贮藏养分不足,新梢短而纤细。春季先花后叶类树木,若开花结实过多,消耗了大量养分,则新梢生长较差。

(3)内源激素 雪松体内5大类激素都影响枝条的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多表现为刺激生长;脱落酸及乙烯多表现为抑制生长。新相加长生长受到成熟叶和幼嫩叶所产生的不同激素的综合影响。幼嫩叶内产生类似赤霉素的物质,能促进节间伸长;成熟叶产生的有机养分与生长素类配合引起叶和节的分化,产生的休眠素可抑制赤霉素。摘去成熟叶可促进新梢加长生长,但不增加节数和叶数;摘除幼嫩叶,仍能增加节数和叶数,但节间变短而减少新梢长度。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种植百科:雪松疫霉腐烂病的诊断与治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